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实际上一条河流突然涨水就会导致一支军队延迟一日乃至数日到达指定的战场,从而导致一场战事的失利。一场突入其来的暴雨就会使得骑兵陷入绝境,就会使得弓弦松软,使得火铳无法发射,从而影响战争的胜负。

    对于战争天赋极高的名将来说,也许这些都不成问题。可是对于资质普通的将领,有了参谋司的筹谋,至少可以避免很多失误,也就增加了胜利的可能。而战争,往往比的就是交战双方谁犯得错误更少。

    陈越自认不是名将,虽然从军一年多,可对战争还是一知半解,也就靠着超前的见识打了一些胜仗。可他打的也多是小规模的战役,遇到的也多是如高杰、刘良佐这样的“名将”,并未和这个时代真正的强军交手。

    而按照原本的历史,不到一年,满清主力就会南下攻明。而八旗兵,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军队了吧,军队里多是征战沙场多年强兵悍卒,都是职业军人,组织力强大,士兵的个人战力更是惊人。

    面对这样的强敌,陈越并没有一点把握能够对付,他也不认为自己的领兵能力指挥作战会比多铎阿济格这样的打惯了仗的悍将要强。

    若何才能战而胜之,如何才能取长补短,自然要靠更为先进更为完善的制度。所以,陈越对参谋司寄予厚望。

    敌情司故名思义,自然是负责探查敌情。在战场上,能准确的探得敌方的情报做到知己知彼极为重要,关系到军队能否取得胜利。当然,在每一支军队中都有夜不收这样的编制,负责的就是探查敌情。

    而都督府的敌情司职能超越了一场战斗探查敌情这么低级的任务,而是要在战斗未发生前,就要往敌方派出敌情人员,打探敌方的一切情报,兵力、布防、将领名字爱好等等,必要时还要担负着收买暗杀这样的任务,同时要防范敌方人员渗透。

    按照陈越的了解,满清就经常采用收买明军将领、劝降这样的手段,不得不防。所以敌情司还有一个不能说的职责,就是监控己方重要将领!防止己方人员被敌方收买,甚至叛变。

    在以前,是锦衣卫负责这样的职责,可是如今,锦衣卫只是初建,根本担负不起这样的重任。虽然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是陈江河,可毕竟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名义上并不归陈越指挥。也许有一日,崇祯就会把锦衣卫交给他人,陈越不能把平南军的前途寄予不受控制的锦衣卫的身上。

    镇抚司,自然是负责军纪,镇压军中贪腐之军官,负责军中秩序,战时负责督战,战斗中记录将士的战功。在明军中就有镇抚这样的职位,按照余枫林的筹划,在都督府有镇抚司,各营中也设有镇抚官,而各营的镇抚官受镇抚司直领,对镇抚官的工作,各营主将无权过问,更无权任命镇抚。

    军械司负责军中所有武器军械之补充。新成立一支军队,不是招募几万士兵就可,要给他们配备铠甲武器。新成立的军队士兵个人战斗力不如敌军,经验不如敌军,各方面比八旗兵这样的军队都相去甚远,如何能守住江淮,只有在装备上下功夫。

    虽然说士兵的装备要由朝廷负责兵部补充,可以兵部的效率兵部官员的贪腐程度,陈越根本就不敢指望兵部提供的武器铠甲。要负责武器的打造、修缮、保养,下面会设弓弩司、火铳司、火炮司、甲衣司等各个分司,计划征调南京有名的工匠填充军械司,在扬州直接开始工坊打造各种兵器。当然在平南军中,原来就设有将作营,也有几十位工匠,能制作一些军械,不过靠他们为数万大军提供军备,则远远不够。

    一支庞大的军队事务极其繁杂,要想让士兵们安心训练打仗,自然要做好一切后勤工作,粮食蔬菜的补给,膳食的制作,营房的搭建,辎重的管理等等。当然,在每个营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辎重兵,专门负责这些工作,不过各营物质的调配,则由后勤司负总责。

第374章 步入正规()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按照陈越和余枫林设计的幕府模式,以后平南军直辖的军队,各营将领只是负责领兵作战,而其他各种权力都收归幕府各司负责,军队士兵将不再是将领的私军,而是只能由平南侯陈越一人控制。

    余枫林刚设计幕府时,不过是想借鉴朝廷机制管理军队,经过陈越的参与修改,幕府的规模更为庞大,各项功能更为完善。若按这种机制补充好各司主事以及下辖人员,使之能够正常运转,可以预想的不久,这架精密的机器将会飞速转动,为陈越提供源源不断的精锐而且忠心的士兵。

    可是,这也等于把原本属于朝廷兵部的权力改为幕府所有,而不管军队发展到多大规模,都是平南侯陈越的私军,朝廷根本没法调动,若是有朝一日平南军发展到一个庞然大物,会不会对朝廷对大明产生威胁?余枫林自己想想都觉得恐惧,恐惧之后也有丝丝的期待。。。。。。

    幕府设置了六个司陈越还不罢休,仔细思考之后又增加了主管职方司,管理军队各级军官将领的人事升职一应工作。各营官兵的员额、士兵军官的名录都在职方司存档,而军官的升职降职均要职方司批准才能生效。

    这样算下来,幕府就有七个司,每个司设立一正二副两个主事,下面再分设各堂,需要的官员就达数十人近百人,还不算吏员仆役,幕府众人都不再朝廷编制,都需要陈越自己找人,可一时间又哪里有这么多的人才?想要完善幕府非一日之功。

    余枫林已经被陈越委任为参谋司主事,暂时负责幕府工作,在淮安练兵的杨正平被任命为战训司主事,很快会带领军队回扬州上任。杨正平粗通文字、熟悉平南军军制,任战训司主事很是适合。

    原来高杰和刘良佐两部的降军万余人已经被杨正平训练月余,陈越再计划招募两万新兵,统统由战训司负责新兵训练工作,三个月后,会把这批新兵编制成伍,计划编为十个营的新军,沿着淮河一线布防。

    敌情司的主事暂时由卫阳担任,他原先是夜不收的首领,任这个职位还算对口,不过卫阳人比较老实,权变不足,陈越打算过段时间再找到合适的人选代替他。

    镇抚司主事由单明磊担任,单明磊一直负责平南军的军纪,又有着秀才的功名,足以升任这个职位。

    至于军械司,主事则由原来的将作营主事李雄担任,考虑到李雄只是个军匠出身识字不多,陈越任命了潘学忠副之。潘学忠是洋人汤若望的干儿子,学贯中西,原本担任主事也足以升任,不过资历相差李雄甚远。

    后勤司主事由张程凯担任,张程凯一直管着平南军的粮草,平日里把平南军后勤事宜打理的井井有条,出身浙江商人之家的他,胜任这个职位绰绰有余。

    至于职方司主事,暂时由何禄担任,何禄也算是平南军的老人,平日里帮着陈越整理文书处理军中杂物很是辛苦,本身又有着秀才的功名,给他个主事理所应当。

    各司主事的人选算是定了下来,但每司还需要大量的从吏,这就需要各个主事自己去找。陈越制定的规则是优先选用平南军军中之人,外部进人必须经过考核经由陈越亲自批准。

    平南军中自然也是有人才的,自从刚成军只有五十余个家丁时,就注重军中的文化教育,开有识字班。一开始是由陈越自己教家丁们识字,后来军中陆续有文人加入,单明磊,袁可望、王寅等,这些人应陈越的要求,也会不时的教授士兵军官们文化。

    当初刚成军时,陈越就有过规定,升职优先考虑识字多的人,所以在军中学习认字的氛围还挺浓,一年多以来,很多士兵都能认识百十个乃至数百个汉字,而小旗总旗这样的基层军官,大多数都粗通文字,能够看懂白话写就的军令。

    所以单从识字率这一点来看,平南军可以说是大明识字率最高的军队,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陈越这个穿越者超前的认识。

    而现在,这些粗通文字的士兵和军官顿时成了香饽饽,幕府各司开始从军中疯狂的挖人,而只要双方都同意,陈越会一律开绿灯放行。至于会不会影响平南军的建制?不久的以后,平南军也会重新编组。

    各个主事,各司的低级官员从吏,在朝廷是没有编制的,可有必须给予其一定的待遇地位。陈越是江北总督,却是有任命武官的职权,于是决定,一律授予幕府众人以武职。

    各司主事一律给予四品武职,这是陈越这个江北总督所能授予的武将最高职衔,再高就得经有朝廷审议兵部批准。而现在,只需要陈越加盖平南侯大印的一张告身即可。当然,他们的身份只能在平南军内部得到承认,因为兵部并未存档。

    各司副主事则给予从四品的武职,至于各堂各科,吏目从员,则授予五品到八品的武职。

    品级不同则待遇不同,任免升迁自有制度。

    杨正平带着万余降军已经从淮安府赶到了扬州,这批降军将会和部分淮安团练兵,以及即将招募的新兵编组为新军,计划共招募三万新兵,组成十个营。

    杨正平已经任职战训司主事,在淮安扬州地方官府的协助下,招募士兵工作也在进行中,江淮虽然比北方富裕一些,可也有太多太多的贫民,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当兵吃饷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募兵不会太难。

    当然,平南军募兵是有一定要求的,只肯招募农村的农民,城市兵则一概不收,有战训司往各地派出人员专门负责,招募好的士兵一律送到扬州集训。

    平南军中大量的老兵和基层军官被抽调出来,补充到战训司,协助进行新兵训练工作。这些新被招募的农民,将会在扬州城外的军营里经历三个月繁重而残酷的训练,能撑到最后的才会被留下来,成为平南军的一员。

    这个夏天,江北都督府的一切都将步入正规。

第375章 人才奇缺()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扬州,古称广陵,故名思意,其地多山岭,不过也都是低矮的丘陵。在扬州城北二十多里,邵伯湖以南,运河西岸,丘陵之间分布着连绵起伏的营地,这里就是平南新军练兵之所,原来的一万降军加上新募的士兵就在这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训练完毕后,他们将会被编制成伍,派往各地驻守。

    运河上,舟楫往来,为兵营运来给养补给,远离城池,也不用担心对百姓造成干扰,起伏的丘陵遮挡外面窥视的目光,是个难得的练兵场所。

    战训司主事杨正平坐镇兵营之中,全权负责练兵之事,大量的老兵和基层军官从平南军中调来,担任练兵的教官。

    三个月的时间,新兵们要完成队列训练,阵形变幻,旗号金鼓的识别,行军扎营等各种基础军事技能。至于更高深的能力,在成军后还要继续训练学习。

    训练场中,热闹非凡,按照总旗为最小单位,正在进行队形训练,在教官棍棒的威慑下,新入伍的农民们正在艰难的适应着军营中的生活。

    虽然训练太过枯燥太过严苛,这些新入伍的新兵却只能默默忍受,一日三顿管饱的伙食是最好的诱惑,更不用说每月还能得到一两五钱的饷银可以寄给家里奉养家人。和天天吃不饱饿肚子相比,繁重的训练又算不得什么。。。。。。

    在所有大明的军队中,平南军的训练也许是最为严格的,当然前提是充足的食物、足额的饷银。

    。。。。。。

    新兵训练如火如荼,而扬州城中,平南侯陈越正在焦头烂额。

    忙!很忙!真的忙!这就是陈越现在的写照。

    一个新生事物从无到有必然经过繁杂的过程,更不用说幕府这个庞然大物。眼下幕府一切初创,除了杨正平的战训司步入正规以外,其他各司都问题多多。

    规章制度、人员配置均不完善,到处都是问题。偏偏以幕府众人的水平,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很多事情只能拿到陈越面前,请他决断。

    钱枫林虽然是幕府的初创者,可他熟悉的只是朝廷的那一套体系,对更多偏向军事职能的幕府很多地方也是一知半解,而陈越虽然来自后世,脑中也懂得一些后世军队体系,可他后世只是一个小小的警察而已。所以,很多地方,只能大家一起商量着来,慢慢的进行完善。

    “侯爷,参谋司虽然架子搭了起来,可懂得军事筹划的人太少,能胜任参谋的人寥寥无几,恳请侯爷把余枫调到参谋司来,担任属下的副手。”

    钱枫林向陈越恳请道。

    按照幕府的架构,参谋司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钱枫林自己只是文官出身,虽然看过几本兵书,可对战事谋划也是一知半解,当然他有着专研的尽头,而大明以文官担任军队统帅的也为数不少,钱枫林能升任参谋司主事这个职位。

    可问题是,除了钱枫林以外,在军中再也找不多多少通军略之人,平南军中大多数是家丁农民矿工出身,这些人哪里懂得什么谋略。余枫出身军户世家,军事素质明显高于众人,钱枫林便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可是余枫现在是骑兵营的指挥,是陈越身边重将,钱枫林担心陈越不肯放人。

    “余枫嘛,我将来是有大用的,不过眼下可以暂时借调给你,帮你把参谋司的架子搭起来。”

    陈越寻思了一下,道,“其实在军中还有一些人通谋略,你可以调到参谋司。”

    “谁啊?”余枫林诧异的问道。

    “人就在教导营中,李成栋、郭虎,杨承祖、胡茂祯等。”陈越淡然道。

    这些人都是原高杰部的降将,后来被编入了教导营,在攻打南京时也立下了功劳。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曾经在高杰手下担任重要将领,领兵多年,精通指挥作战。也许这些人没有什么文化,可论带兵打仗却不比旁人差。在另一个时空,满清的大半江山就是这些人帮着打下来的。

    这段时间以来,这些人的表现还算驯服,平南军良好的待遇安稳的生活是他们归心的原因,跟着陈越,日子过的要比当初跟着高杰时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好得多,所以这些人也渐渐的已经归心,可以用了。

    “还有,我可以向朝廷请旨,发布榜文向天下卫所招募军官。”陈越淡淡道。

    虽然明朝的卫所制度已经接近崩溃,卫所兵早就不是明军的主力,大部分沦为了农夫。可是别忘了,这些卫所军官可都是大明世袭的军官,他们再不济也有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本事,军事素能要远远超过啥都不懂的农夫和只知道读四经五书的读书人。

    天下的卫所这么多,卫所的世袭军官更是成千上万,其中有本事的也为数不少,若是肯给他们机会,也许会再出现一个戚继光也为未可知!

    “这个主意好!”钱枫林大喜,卫所世袭军官子弟的军事素能当然比普通人好很多,可问题是朝廷会同意吗?这些世袭的军官子弟又肯来到扬州投奔平南军吗?毕竟他们本身就有着世袭的军职,再不济去参加朝廷的武举也比投奔平南军强。

    “怕什么!现在对大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守住江淮,抵挡住将来敌军的进攻。朝廷虽然也开武举,可对这些武举并不重视,咱们只要给他们充分的重视,就不怕他们不肯来。我相信在卫所之中,有血性的人还有很多,不怕招募不到人才!”

    陈越满是自信的说道。现在卫所几乎已经费了,这些世袭军官子弟除了继承祖先传下来的职位,做个地主以外,其实出路并不多。平南军能够给他们一个这样的机会,陈越不信没人肯来。

    “我这就向朝廷请旨,向天下招募有本事的军官。只要是有能力有本事者,咱们平南军来者不惧。就定在九月份,举行招募考试!”陈越毅然道。

    ps:参谋司缺人,向天下卫所诚招龙套,有意者可以在书评区龙套楼留言,被录用者前途远大,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第376章 军械()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侯爷,这军械司主事我做不了。”

    老李雄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向着陈越抱怨道。

    李雄在西山镇时就跟随陈越,为军队配置火药,平南军能不断的取得胜利,他统领的将作营功不可没。幕府成立,考虑他往日的功劳苦劳,陈越就任命他为军械司主事。

    李雄年过四十,却还是一个官迷,虽然他自己说做不了,若是真的把他免职,估计能闹个不休。

    “怎么了?李主事。”陈越笑着问道。

    李雄喜欢别人称呼他的官职,陈越曾经叫他老李,结果惹得他老大不高兴。

    “硫磺没有,硝石也缺,火药根本无法配置。还有精铁赤铜,石炭木炭,这些统统都缺,我给后勤司张程凯说过数次,让他去采买这些,可却迟迟没有动静。没有这些东西,我的军械司就无法开工。”

    李雄喋喋不休的抱怨着。

    “后勤司也是新立,张程凯忙的焦头烂额。这样吧,你把需要购置的物质清单拿来,我批银子你自行派人购买就是。”陈越忙道。

    “我哪里有人啊?我属下的百余人都在忙着建立工坊,火药作坊已经选好了地方,咱们的那套老家什还在,只要有原料,迅速的制作火药不成问题。可火铳和大炮制作需要炼制铜铁,需要制作模具,潘学忠和刘三正带着一帮铁匠正忙的焦头烂额。

    鲁三友那老东西正带人搭建制作盾甲的作坊,正在为如何打制铠甲而发愁。现在哪里有空余的人手?”

    李雄把自己的困难一股脑的倒了出来,完全不顾陈越的脸色越来越黑。

    妈的,什么地方都要人,我上哪里变出这么多人来?陈越很想破口大骂。

    然而,烦恼归烦恼,问题还得解决。

    “这样吧,”陈越仔细寻思了一会儿,缓缓道,“所需的各种物质你们没必要亲自去采买,你只管把所需的清单交过来。我委托扬州府进行招标。”

    扬州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里商人云集,只要露出风去,有的是商人愿意做这笔生意,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