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途-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身份已经曝光了,李青山他们一行走到哪里都有当地的苏军接送,向南去很是顺利。虽然看不着一些暗地里的东西了,可是也能从表面上观察到一些问题。比如:当地人对苏军的态度,苏军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中朝边界上的一些问题等等。

    向南行走了三天,李青山才带领着三台车到了新义州。这个时候的对面,基本上没有了战事,来往的人也多了起来。而接到命令的米哈伊,在第一时间就率领他的团队等候在了新义州海边的码头旁。

    此时,李青山亲自联系的胡建民也给他发来了电报。他在电报里面告诉李青山,坦克已经收购了一百二十多辆,全都是军方更新下来的。当当地驻军知道要把这些坦克送到战场时,都乐坏了。因为他们更新下来的坦克,正在犯愁怎么处理呢。打了个报告,就把这些坦克以高出废铁价百分之五十的价钱出售了。每台坦克,算上一个基数的弹药,没有超过一万卢布。

    这回李青山有的忙了,不但要联系胡建民,陈主任那里他也给发去了电报。给陈主任发去了电报,苏军驻海参崴的远东军区司令部,他也得发电报打招呼。因为跟林布托夫熟悉,很快李青山就接到了允许陈主任一个营的战士过境了。

    “告诉洪司令员,坦克部队只是从珲春过境朝鲜。然后在中江过境到我这里。赶紧组织珲春那里懂机械的士兵,过境到海参崴。一百二十辆啊!还有一个基数的弹药,这个杰克,的确是办事的人。”

    陈主任在松原的一个办公地点,开始指挥人员过境了。

    李青山处理完相关电文,正在跟着米哈伊面授机宜。他说到:“熟悉了潜艇的性能,你的任务就是游拽在整个日本海靠着朝鲜一侧的海域里。把他们送回去后,你就开始吧!”

    “是的,将军。这也是我想做的。另外,这批货物运到月牙湾基地后,是不是让专机运往红旗农场那里?”米哈伊问到。

    “不用了,药材暂时放在那里,至于皮货,先给慕容飞,他肯定知道制作皮子的办法。那些灰狗子皮,让他试着加工一下,看看能不能制作一些大衣。剩下的把皮子制作出来,等着我回去。沙漠那里需要一些鹿皮做的鞋,应该能用到。”

    安排完了装卸药材和皮货,李青山又立刻赶到了坐车那里,开始跟着陈主任联系士兵们过境的事儿。这回,李青山知道了身边有一个机要人员的重要性了。他也开始怀念端木瑞琪和端木瑞莹在身边时,他是多清闲了。不但来往的电文不用他经手,就是一些小事,也都不用他过问。现在,自己竟然能亲自担任机要人员的工作,不得不说这是这次来朝鲜的一个失误。

    虽然泥鳅和马洛夫都懂电报的收发,可是李青山不想让他们知道一些具体内容。只好自己代劳了。

    把一切都安排完了,李青山把马洛夫找了过来。指着军用地图,李青山说到:“从这里到平壤的沿海一带,我们基本上都不用去了。朝鲜人民军从三月份成立至今,海防的问题都是我们的人教给他们做。剩下的,我想在靠近平壤的中部,去查看一番。然后,直接从那里去三八线。你看看,你在这里熟悉情况,我们怎么走?”

    马洛夫看着地图,思索了很久,说到:“我怎么没有找到我们走的那条路?地图是日本人绘制的,我们在这里都用他们的地图。可是,我们进入到这里,打到新义州,然后折返去汉城的时候,就是从这里向龟城开进的。可是,从龟城去平壤的那条路,竟然没有在地图上显示出来。走这条路,直接过清川江,我们距离三八线就只有一百多公里了。而且,那个大桥距离平壤,也只有五十公里多一点。”

    “你确定龟城到平壤还有一条路?”李青山看着地图问到。

    “有!我们进入平壤,走的就是那条路。只不过,吉普车别想过去。另外,清川江上的那个大桥,也都做了伪装。而且,那条路是小路,只有坦克和运兵车能过去。去三八线那里,这条路到是能通。也都是山谷和树林之间隐蔽着。当初,我们猜想,应该是日本人的秘密通道。因为着急进军平壤,谁也没有细究。”

    “行!进军路线,我们走这条路。不但能避免遇到平壤方面的人,还能看看朝鲜中部老白姓的生活情况。地图上没有显示的路,一般都是鬼子秘密修建的,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工事。这回啊,顺便再看看。”李青山知道,小鬼子经营朝鲜比经营中国东北还要早,里面肯定有朝鲜方面和苏军没有发现的秘密。于是决定,走中线,不和朝鲜人民军接触,也不和米洛舍维奇他们打招呼。

    把行军路线定下来后,李青山又把和陈主任他们联系的电台密码交给了泥鳅。针对这一点,泥鳅有点感激流涕。自己是美国人的海军陆战精英,他都想过,这辈子可能就和电台无缘了。可是,李青山竟然敢给他电台,这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

    “师父,您不怕我联系以前的部队吗?”泥鳅很诚实的问到。

    “小子,我借给几个胆子,你也不敢联系。一个失踪了快一年的士兵,忽然联系自己原部队,你说他们信吗?”李青山笑呵呵的说到。

    “买噶!师父,您算计人心,都能到骨头了。就冲这一点,想和您作对的人,几乎就不可能了。打打杀杀的生活,我真的过够了。以前的那些人,除了用着你时和你点头称兄道弟外,其他时间几乎都是不闻不问。和您在一起,感觉很舒服。您放心,我一定把您看成是自己的兄长一样。”泥鳅说出了心里话。这也是李青山想看到的,怎么的泥鳅不是自己的原班人马,这样他就放心了。

第654章连锁反应() 
临近米哈伊的潜水艇要起航了,李青山这边的路线也定完了。小蚂蚱藏卫像是个没妈的孩子看着李青山说到:“大哥,你一定要来看我啊!你说的基地,我人生地不熟的,还都说俄罗斯语,真的感觉不是很习惯。”

    “这样你就熊了?告诉你,在潜水艇里才闹心呢。基地那边,有会说中国话的。到是在潜艇里面,你要听从米哈伊艇长的安排。潜水艇里面,没有会中文的。你跟着学学俄语吧!想去金矿,就得挨得住寂寞。”李青山大声的说到。

    “好吧!我听大哥你的。学习俄罗斯语,我看算了吧!舌头都伸不直。鬼子话,我是会一点,可是跟小鬼子说什么话啊?再见!”小蚂蚱很不愿意的走向了潜水艇。

    李青山看着小蚂蚱的背影,摇了摇头,这小子也是没有地方去,才跟着他的。可是,现在真的没有一个好去处,暂时先这样吧。

    米哈伊的潜水艇走后,李青山又和胡建民通了一次电报,确定了那一百二十五辆装甲车确实已经正在雇人开往边境后,他才放心的领着马洛夫他们出发。

    两辆车一前一后离开了新义州的这个小码头,向着龟成的方向开去。马洛夫作为临时卫队的卫队长,亲自驾驶着自己的美式吉普车,辛福志作为翻译,坐在副驾驶上。一个苏军士兵,临时充当了李青山的秘书。李青山要保持和胡建民的联系,就要一个有文化的兵了。临时抽调的兵,是个文化兵,连同电台一起在新义州那里借调的。

    泥鳅作为卫队的副队长,现在坐在装甲车里面,他头戴耳机,正在收听有关陈主任的信号。因为联系过境是个很麻烦的活,必须随时监控。一旦有陈主任他们的消息,就得第一时间报告给李青山。

    从新义州到龟城这二百多公里的距离,李青山他们的车队行驶了近八个小时。不是因为道路不好走,而是他们停车的时间太过频繁了。只要陈主任那里有电报过来,泥鳅就得通过对讲机报告给李青山,他就得停车安排一下,然后返回到自己的车里,给胡建民那里发电报安排事儿。到最后,李青山干脆带着文化兵钻到了装甲车里,等着联系陈主任的人马。而四个苏军士兵也都上了马洛夫的吉普车。这下,可把马洛夫高兴够呛。因为李青山在车上,他就得负责安全问题,每次李青山下车,他都像是如临大敌一样。李青山在装甲车里就不一样了,安全绝对有保障。

    车到龟城,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马洛夫把车直接开进了驻守龟城的苏军部队那里。说是驻军,这里还不到一个连的士兵呢,看到马洛夫这个中校军衔的人亲自开车进来,驻守的连长立刻给他们安排住处。

    在住处里,李青山接到了端木瑞琪的来电。他告诉李青山,胡建民带着收购来了的坦克去了边界,家里是她自己值班,而乔世邦,出去收购他要的坦克去了。如果远东这里没有,就得去赤塔那里。

    李青山在电报里告诉端木瑞琪,坦克的质量一定要过关。最好连弹药一起收购些,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把苏军的几个军分区的人要安抚好。否则的话,宁可不干。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和苏军的军方把关系搞僵。

    “放心吧!他是以人种的名义去的。就像当初收购轻武器那样,应该没有问题。而且,运输的车皮都是在远东军区要的。我办事,你放心!”看着端木瑞琪的回电,李青山笑了。

    晚上十点的时候,陈主任的人过到了边界的那面,一切都等着胡建民带着人把坦克开到边界,就完事了。

    已经几天没有很好休息的李青山等人,这回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第二天一早,泥鳅高兴的告诉李青山,陈主任的部队,已经等到了胡建民的装甲部队。现在,交接已经完毕,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而且,珲春过境到朝鲜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有林布托夫的临时命令,边界已经对中方开放,就等着一百二十五辆坦克过境。

    其实以李青山的意思,从珲春过境后,坦克可以直接让东总的人员接收,用不着像这样麻烦。可是陈主任非要开到他那里,说什么要出奇兵。这样,装甲车就得在珲春那里向着临城开进,这中间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

    已经答应了陈主任,李青山也不好说什么。好在,过境的装甲部队是冲着中朝边界开的,要不然李青山真的想叫停这次行动了。三八线那边的美国人,知道装甲部队过界是向着临城开的,要是不知道,闹成误会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青山决定给米洛舍维奇发个电报,让他们密切注意边界那边的动静,然后他才能走。

    好在调兵的命令和密码在一起,李青山能够和米洛舍维奇联系上。

    呼号接通后,李青山把这里向中国境内运送一批装甲武器的事儿说了一下。让米洛舍维奇密切注意三八线那边的动静。如果有可能,加强边界的管控,还是必须的。毕竟大于一个团的坦克进到了朝鲜一边。

    米洛舍维奇的回电让李青山很吃惊,因为今天是南部朝鲜建国的日子。八月二十五日,早就有消息通过美国人的电台传了出去。也就是李青山这段时间竞钻山沟了,没有得到消息。他们现在正在密切注意着边界的动向。就是李青山不给他拍电报,他们也必须要防范美国人的偷袭。在朝鲜是苏军的两个军,近六个师。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那损失可就大了。

    “赶紧找无线电,听听南朝鲜那边是什么情况?”李青山对着马洛夫说到。

    “装甲车有啊!您所知道的这件事情,我们都知道。南朝鲜要建立大韩民国,早就接到了上级的通知了。”马洛夫不解的说到。

    “那也听听什么消息。辛福志,你去装甲车那里收听一下。泥鳅,给陈主任发个电报,让他们尽快过境。”李青山是想,装甲部队过境了,在迅速的离开,估计美国人也说不出什么来。难道,还要通过外交部才能把这点玩意弄过中方境内吗?那样,还不如不弄了。

    泥鳅立刻执行李青山的命令,联系了陈主任。而陈主任现在也得知了南朝鲜建国的消息,正在抓紧进入。第一批次,状态好的已经进入了三十六台。其他的正在检修中。

    有了南朝鲜建国这件事,李青山觉得三八线那里去不去已经没了意义。他还不如去马洛夫所说的那个鬼子留下来的工事去转转。也许有什么发现。

    可是等到了中午,米洛舍维奇来了电报,因为美国人通过地面的间谍,知道了有大量的装甲部队进入,正在向边界运兵。另外,肖大河从办公室也发来了消息。让李青山注意,美国人通过大使馆,向苏联提出了抗议。原因是,苏军违背协议,在大韩民国建国之际,秘密向朝鲜境内增兵。

    接下来收到米洛舍维奇的电报,让李青山头都大了。前期进入到三八线边上的美军和南朝鲜军队,达到了和苏军对峙的程度,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请示李青山这个钦差大臣,打还是不打。

    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李青山立刻清醒了过来。他知道,自己此时必须学会像斯大林一样思考问题了。

第655章反道而行() 
李青山分析,美国人在南朝鲜的人数和苏军在朝鲜的人数几乎持平。如果从力量上对比,苏军的装甲兵团还略微占有优势。可是,美国人有日本做为基地,后续力量才是最可怕的。想到这里,李青山身上不由得冒出了冷汗。如果,南朝鲜的李承晚集团,要趁着建国的机会打过来,形式还真不容乐观。

    冷静的分析出结论,李青山开始给在平壤的米洛舍维奇发电报了。他询问,最近边界上发生的事件都是谁先挑起来的。

    米洛舍维奇告诉他,苏军严格遵守不越过三八线的协议。最近几起事件,几乎都是南朝鲜那边以各种名义挑起来的。而且不算陆地上,海上就有三起。碍于美国人强大的海军实力,苏军只是象征性的谴责了一番。

    经过仔细分析,李青山决定给斯大林发电报。他把形式分析了一遍,然后告诉斯大林,美国人和南朝鲜的李承晚集团,极有可能趁着建国的时机,来收复平壤政权。因为,到现在,平壤政权都还只在苏军的辟护下,名不正,言不顺。而且,美国人早就对苏军占领北朝鲜有微词。

    很快斯大林的回电就到了。电报里,斯大林对李青山的报告加以肯定。可是,斯大林告诉李青山,苏军绝对不能和美国人正面接触。原因,几乎每个苏联人都懂。美国现在正是全面强盛时期,又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而苏联,在经过了二战的洗礼后,虽然士兵和军官的素质绝对高,可是综合国力绝对没有美国人强。如果战争让两个国家以两败俱伤而告终,那么绝对吃亏的还是苏联。

    看完了电文,李青山思前想后,没了主意。打不能打,躲又躲不起。人家都欺负到家门口了,还得给人家赔笑脸,这是李青山最郁闷的。

    手拿着斯大林发来的电文,李青山出神看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有做出决定。正在这时,泥鳅拿着电文走了进来:“报告,米洛舍维奇将军正在组织边境上的五个师,请示您打还是不打?另外,米洛舍维奇转来了总参谋部的命令,禁止开枪!而且,因为这个,元帅朱可夫被解职。”

    “等等!朱可夫被解职?”李青山问到。

    “是的,米洛舍维奇电文原文就是这么说的。”泥鳅如实的说到。

    “打又不能打,想躲都躲不起。斯大林这是唱的哪一出?难道他想放弃朝鲜?给米洛舍维奇发电,让他做好打的准备。把所有的部队都放到边界上。我亲自给斯大林发电报。你先去拟定给平壤的电文吧!”李青山说完,走到自己那台电报机旁。

    李青山给斯大林的电文很明确,那就是在朝鲜境内做打的准备。另外,他问是不是可以请解放军的部队向中朝边界移动一下。最好是,调集远东的装甲集团,陈兵中苏边界。这样一来,就是美国人想打,都要忌讳现在正在如日中天的东北解放军。

    此刻,远在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正在和刚刚被解职的朱可夫元帅秘密商议着:“……杰克主张打,你也主张打,可是我们打不起。名义上解除了你的职务,我就是做打的准备。我已经放出了风去,你将去远东地区做为期一年的调研。你去了那里,要把我们新型的装甲集团建设好。面前,让杰克在朝鲜先应付着。我想,就是美国人做好了打的准备,也得忌讳一下我们远东太平洋舰队。所以,你暗地里是去指挥海军。”

    “我明白!可是杰克在电报里面要调动远东的部队,以起到阻吓美国人的目的。这招我看可行。”朱可夫说到。

    “不行,我们不能动用一兵一卒,在苏联境内。要是东北现在在解放军手里,我就能做一些决定了。可惜了,他们还是慢了一些啊!”

    斯大林说完,又拿起李青山的电文看了起来。

    “要不这样,我们把远东库存的老式坦克支援给东北给的解放军。这样,只要东北解放了,美国人投鼠忌器,也会有所收敛的。”

    “这个办法行是行,可是有些晚了。要是看了杰克的分析报告,那个时候开始输送,现在他们已经能形成战斗力了。可是我们当初就输送一些轻武器了,还是在杰克的主导下完成的。”

    斯大林刚刚说到这里,秘书走进来说到:“约瑟夫同志,有杰克中将的电报到了。”

    “念!”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中央委员会以及所有同仁。鉴于目前朝鲜形式一触即发,我个人建议:第一、陈兵苏中边界,做好开打的准备尤其必要。第二、从目前之情况分析,南朝鲜总是挑战,我认为是在挑战我们的底线。一旦任其自然发展下去,就像当年的东北军那样,我们会被突然袭击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反其道而行,给予坚决回应。必要的时候,不惜打一场局部战斗,以消灭其锐气。第三、我斗胆建议,远东军区之库存装甲,应该提供给在东北的解放军一部分。我们要换掉老旧的装备,这些装备对于我们只能是个库存。而对于发展正旺的解放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那样,南朝鲜之敌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从而放弃南北统一之战。第四、就我目前的工作,我认为,朝鲜建国迫在眉睫。原因有二,一、总是在我军的军事管制下生存,会让朝鲜的老百姓没有归属感,也就造成了北面的一部分亲日的民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