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办公室。
“你好,我们已经接到了内务部的命令,让我们全力配合你们,请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紧急情况,把内务部都惊动了?”一个军官看着肖大河问到。
“暗中查找这个人,这是个危险人物。”肖大河说着,把手里高桥的照片递了过去。
“黄种人?这个人具体有什么威胁?”军官问到。
“这个目前还不知道。你们马上用显影液复制一下,看看有见过这个人的吗?我们马上走,去尼布楚。但愿那里能有这个人的消息。”
“是!上校同志。我马上就做!”
虽然肖大河和这个边防军长官都是上校,可是肖大河是内务部的军官,见官大一级。边防军长官非常尊敬的给肖大河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肖大河可没工夫和这个边防军军官交谈,让他影印照片后肖大河还得走呢。还完了礼,肖大河走出了军营,让刘英宇开始满大街的转悠了起来。
就是转悠,他们也转悠不起来,因为整个博尔贾就只有一条街道。这条街道还是过境路,直接通往西北面的奥洛维扬。
看着街道两侧的民居,肖大河知道那是大多数的随军家属们居住的地方。在苏联境内,只要是有驻军,就会有家属跟着,这也形成了苏军独特的军营文化。
等了十多分钟,他们也查看完了这里通往奥洛维扬的路,赶紧回到军营,把车加满了油,和那个边防军军官告别后,直接开往了奥洛维扬。
奥洛维扬距离博尔贾也是九十公里,着急的肖大河也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把车开到了这里。这也就是这台吉普车的性能好,换成别的车,非开坏了不可。
奥洛维扬这里没有铁路,只有几条公路连接着赤塔、尼布楚和博尔贾。肖大河判定,那个高桥绝对不会出现这儿的。因为没有铁路,人口又不密集,他在这里要是隐居还可以。要是有所图,肯定要在尼布楚那里。现在,肖大河也像李青山一样,一致认为高桥就在尼布楚。
向尼布楚开,过了温达,换成了刘英宇开车了。因为这里都是山区公路了,肖大河想开快,可是公路等级不够,只好以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前进了。
在往前,他们就到了巴列伊,距离尼布楚只有五十公里了。可是肖大河不让走了,因为他看到了有条公路向着巴列伊的东南延伸过去了。摊开地图一看,这条公路一直到库伦。也就是李青山说的那个西北方向。
看完了地图,肖大河对着刘英宇说到:“回来时,我们就走这里。说不定就能从那条公路直达山里。”肖大河指的山里就是李青山现在的所在。
五十公里的距离,让肖大河一个小时就跑到了。因为这的公路路况好了不少,也没有什么车。速度自然就提了起来。
一进到涅尔斯琴克,肖大河就有点兴奋了。这个地方可是有纪念意义的。满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和沙俄女皇签订的边界协议。沙俄承认中国在外兴安岭的势力范围,满清把贝加尔湖以西交换给了沙俄。反正那个时候康熙很牛,疆域也很大。据肖大河所知,早在唐朝时,贝加尔湖就叫北海了。那时就是中国的势力范围。一个尼布楚协议,不但改变了中国的疆域,也让沙俄惦记上了富饶的东方土地。
第349章北山要塞(二十五)高桥()
越过涅尔琴河上的一座大桥,吉普车就正式进入尼布楚。要说肖大河对尼布楚有多少了解,那还是从这次学习上,军事学院对军官的爱国主义教育说起。原来,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严禁谈论的。可是军事学院不同,他们都能在正确的认知上确定以前的领土界限。远的不说,近的,列宁在世的时候就同意归还中国被俄国占领的江东江东六十四屯等地。等到斯大林上任,这个事儿就不提了。一个是国民政府始终处在‘剿匪’平叛阶段,国力上根本不能和苏联平等。另一个是中国的东北是处在小鬼子的实际控制下,那个逃跑将军还跟苏联打了一仗。这就让苏联找到了各种借口拖延,以至于弄成了现在这样。
现在,作为苏联军人的肖大河只能感慨,实际上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只能驱车来到西郊机场,打听一下远东军区驻地。
西郊机场是苏联军民两用的一个机场,面积不大。最少,李青山那架专机能够落下。
表明了身份,机场值班人员根本没有接到上级的指令,只能给肖大河指出军区是在靠近涅尔琴斯克市政府的一处建筑里,其他的什么都没告诉。要不是肖大河携带着自己的军官证,地址都不一定能得到。
从机场出来,肖大河和刘英宇很快来到了军区驻地所在地。接待肖大河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当肖大河说出要找他们的最高长官时,他说到:“尤里上校还没有上班,等他到了这里才能给您办您要办的事情。”
肖大河一看表,才想起来,虽然这里是早上八点半,可是这里是早九点上班。
耐心的等了半个小时,尼布楚的最高长官来了,这个尤里上校可比博尔贾那里的上校权利大多了。虽然都是团级的最高建制,可是尤里上校这里的规模就不是博尔贾那里能比的。苏联现在在远东边界的建制是,一方军队的领导,必须主抓地方的行政事务。说白了就是军队和地方一起抓,主官就是这里的一把手。当然,他是第一书记,还有第二书记什么的。
尤里见到肖大河很高兴,因为上级终于能够想起他这个被遗忘的边区首长了。自从西伯利亚铁路修通后,作为一个地区的尼布楚,已经从一个主要城市变成了赤塔城的附庸。他这个主官虽然也受重视,可是级别一直上不去。军人都有个将军梦,尤里也是如此。
看到自己的首长和肖大河谈的火热,那个值班参谋也没有回避,他直接说到:“上校同志,昨天晚上值班的机要室人员,下班的时候留下了这个。请您过目!”
尤里接过电文,认真的看了起来。肖大河在旁边看了,心说:“机要室的工作人员这么不负责任?电文都能等到首长上班后才送达?还是下班以后让值班人员递交的,这有点不符合规定啊!”
似乎看出了肖大河心里的想法,尤里拿着电文说到:“我们这里事儿少,就是生活上的琐事儿多些,平时值班确实没大事儿。”
肖大河摇了一下头,表示无所谓。这跟他确实没啥关系。接着他手一指说到:“内务部的吧?电文和我们有关系。”
“嗯!哦!原来您就是电文上指的猎鹰小队的成员啊?失敬!失敬!你们的事迹,我们边界的军人都知道,上级还有让配合你们的命令。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上校,请您说说这次我们能帮助些什么?”尤里作为一方首长,反应到是挺快。
“电文说了一个危险人物吧?我们这次来,就是找这个人。你们只配合我找到这个人就行了。另外,电文里面没说,我现在以内务部特派人员的名义命令你们,排查所有在籍和不在籍军人的名单。还有这里地下势力的情况。越快越好!”肖大河毫不客气,直接行使着他的权利来。
“是!我立刻执行!马佳,通知所有在家的尉级以上军官开会!我们有事儿做了。”尤里一声令下,参谋马佳开始忙碌了起来。
半个小时以后,军官们陆续的到位了。不少军官都在窃窃私语。这可是二战以后,他们聚得最齐的一次会议了。平时都是长官来开会,然后回去传达。
“是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吗?军令怎这样急?”
“哦!蚂蚱,别耸人听闻好不好?我正在和我的女人度蜜月,你这样我会不舒服的。”
“听说从莫斯科来了一个钦差,是要调团长回去。这个要保密哦!”
一时间,整个团部的走廊里,聚集了二三十个校官和尉官,说什么的都有。看来,尤里的治军能力确实有待观察。
“我能毫无原则的信任这些人吗?”肖大河把照片递给刘英宇,看着走廊里面乱哄哄,像菜市场逛着玩的人群问到。
“这……。”尤里一时语塞,不知道回答什么好了。
“我建议,大尉以上的军官全都参加,至于上尉以下的,让他们在外面等候,看情况而定!”肖大河说到。
这也是肖大河实在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因为要找高桥,就不能不让下面的人参加,只有他们才能和高桥这样的人打交道。可是,越是和高桥打交道的人,就越能被他迷惑了,泄密的可能性就越大。肖大河知道,像高桥这样手里握有重金,肯定会和这里面的人或多或少有些联系的,也可能是个大官。总之,不管高桥在不在尼布楚,保密工作还是要做的。
这回,一共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十二三个人参加了会议。
尤里简短的开场后,直奔主题。然后就是肖大河站起身子说到:“诸位,确实打扰大家了。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只能说我叫地瓜,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透漏给你们,还望各位多多包涵。现在,我要找一个人,这个人对我们相当重要。”
肖大河很是巧妙的把查人说成是找人。要是传出去,也不至于引起高桥的怀疑。
看到这个军官都一本正经的正襟危坐起来,肖大河很满意。虽然军官们平时散漫惯了,可是一到有任务来临,还是能做到令行禁止的。
“这个人,尤里团长已经看过了,他不认识。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认不认识这个人。我给你们他的照片,你们轮流看,稍后会有影印的图像分发下去。你们回去找你们的下属,让他们帮着查查。记住,这件事情一定要在保密条令下做。这一点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说话间,肖大河面沉似水,样子相当的严肃了起来。
“是!我们学习过保密条令,请上校同志放心!”一个中校军官站起身,对着肖大河一个敬礼,嘴里喊到。
“好!很好!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杀敌百万的我军铁甲集团的身影。好了,从这位中校同志开始,依次往下传。你们先看看,这个人现在叫什么名字,家住在那里。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肯定在这里出现过。”
肖大河说完一挥手,他身后的刘英宇把照片递给了那个中校。
中校接过照片,认真端详了一会,转手给了自己左侧的一个军官,嘴里说到:“不认识,没有见过这个人。是个亚裔面孔,应该在哈萨克和哥萨克的兵营才对?”
肖大河没有出声,而是默默的注视着面前的人们。他学过测谎,是真是假从说话上看不出来,只能从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反应才能捕捉到一二。
慢慢的,肖大河面前的白种人军官看完了,轮到几个帽檐下面是黑色头发的军官了。一个身高一米八点军官接过照片,只看了一眼他马上站起身子说到:“报告!这个人是特尕西•齐鲁,是个蒙古族士兵。他参加过二战,作战特别英勇。转业的时候,已经是上尉连长了。我和他并肩作战过。当时我们属于东方军团,因为他不怎么会俄语,还和战友发生过一点小摩擦。不过,我敢肯定,这个人作战相当的勇敢,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从一个狙击手,升为了上尉连长。可惜了,他等到我们打进了柏林就申请转业了。据我所知,他来过捏尔斯琴克,和我手下的一个中尉连长来往密切。似乎他还在捏尔斯琴克的一个地方成立了一个荣军院。听说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感觉很有钱似的。”
军官一说完,肖大河就有点坐不住了。这个人怎么可能参加过苏军的卫国战争呢?不是鬼子的一个少佐吗?
正当肖大河疑惑的时候,刘英宇一脸激动的低头对着他嘀咕了几句。肖大河差点拍桌子。多亏了他受过内务部的正规训练,连忙对着那个军官说到:“这个人现在在哪里?都有谁和他来往过?”
“这……?让我的属下告诉您吧!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候。”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肖大河现在就有这种感觉,想睡觉就有人给递枕头,这运气也未免太好了点?
第350章北山要塞(二十六)追查()
很快,一名苏军上尉连长被领到了尤里的办公室。会议室那里,尤里只好宣布会议暂停,等候内务部特派员的问话结束,才能散会。因为肖大河有交代,参会的所有人员必须要保密。
“这个人和你很熟悉吗?他叫什么名字?”肖大河把照片递给面前的连长问到。
接过照片,经过仔细的辨认后,这个连长说到:“认识,关系相当的好。我救过他,他也救过我。是属于过命的交情的那种。这不就是特尕西吗?前两天他还来过这里。我们在一起喝了一顿酒,他就去山里打猎去了。而且,他还在这里收购一些皮毛、矿石、粮食等物资。”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认识几年了?是在什么时候?”肖大河笑呵呵的问到,像是在聊家常。
“四一年,我确定是四一年的冬天,德国人入侵苏维埃联盟三个月后的一天。我们都去报名参军,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当时我们还去劝他,一个三十七岁的人参军,身体条件不行,赶紧回去。因为这个,他没有听懂,和我们的人打了起来。最后,他领着他身边的一个人,把我们都打趴下了。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战场上,他的判断力非常之准,救了我们很多人。我们也非常服他。不久,这位老大哥就给我们当了排长。我哈马依对天发誓,他是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没有之一。”
哈马依说完,还做着宗教才有的仪式。
死党,绝对是死党。肖大河真佩服自己,当初没有大张旗鼓的去找。真要是那样,这些当兵的可不管自己什么来头,会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别说高桥救过他们,就说他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这一件事,都会让他有免死金牌的。
肖大河看着这个比自己高出七八公分的大个子连长,接着问到:“他身旁那个人,是个大个子对吧?他叫什么?”
“对!他叫九敢,都是蒙古人。主动参加卫国战争的。那个九敢,在战争中负伤了三次,都是为了保护特尕西负伤了。主要是他们好像是主仆关系,九敢绝对不会为了升迁而离开特尕西的。”
哈马依好像很怀念他们和特尕西在一起的日子,样子都有点沉醉了。
“他在这里有生意,都是什么样的生意?听说他对老兵很好,成立了一家荣军院?这是真的吗?”肖大河接着问,他得弄明白高桥在这里的势力范围,也好组织人把它打掉。要不然,知道高桥怎么怎么了,别说这个连长,就是受过高桥恩惠的一些老兵,都得站出来反对。
“生意?特尕西的生意可做大了!他是我们这批兵退役里面最有钱的一个。虽然他为了苏联卫国战争流过血,但是他没拿一分钱的退役费。相反,他还给苏联创造着效益。从矿石运输,到收购皮毛,都是用的远东的铁路。人家从柏林回来,就回到家族继承了家族产业。听他自己说,他的长辈们给他凑了非常多的金钱,让他来苏联做生意。他的生意,遍布远东。他前些天,还和一个日本商人签订了一项协议。向苏联输送钢铁,他用从蒙古过境的矿石作为交换。这可是他亲口说的。至于荣军院,那是他出钱为我们这些老兵准备的一个玩的地方。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爱好,也能把我们这些老兵聚在一起。”
哈马依说这话的时候相当的自豪,就差写一部书了。书名就叫‘好人特尕西’。
听到哈马依说的钢铁交易,肖大河的心猛地一沉,他想:“不会是王双全找的商人就是高桥吧?”
不过,久经战阵的肖大河立刻静下心来,接着说到:
“特尕西穿多大码的鞋?那个九敢这次也跟着来了吗?他们什么时候离开你的?”肖大河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这……?我记得,特尕西穿四十码的鞋。对,没错!有一次因为这件事情,军需官还和他干了一架。就是因为特尕西明明是三十九码的鞋,还要四十码的鞋。军需官就特意准备了一双三十九码的鞋,特尕西因为这大发雷霆。本来军需官是好意,特尕西很不领情。您也知道,在战场上穿什么样的鞋子不行啊?可是特尕西特别在意这件事。不是因为这双鞋的事儿吧?”哈马依很是疑惑。
“怎么会?你接着说。”肖大河很自然的笑了笑,让哈马依接着说。
“九敢始终跟着他,不论到哪里。这次也跟着来了。据特尕西说,他和远东的驻军谈好一项生意,由他出钱,修建边界上的几条公路,然后他组织人打猎,收购皮毛当做修公路的费用。他进山打猎,做的就是去踏查了。这是在上个星期二的事情,我没有记错的话。”
“他还有什么生意在这里?全部!”肖大河总是感觉没有问到位,顺嘴说了一句。
“生意?应该就是这些了。种地算不算?”
“算!”
“他喝酒的时候说了,这里地广人稀,平原地带也多。想在这里开些土地,问我们谁能联系一下军区。其实,那个荣军院就是他种地维持着。要是种地也算生意的话,这就是他最开始的生意。”
“荣军院种地?”
“是的,这是刚开始的时候他申请的。因为是收拢残疾军人,上面划给他一个小型农场。本来那个农场就已经面临没有人种地的危险了。您也知道,男人都去打仗了。”
“荣军院在哪里?农场是和荣军院在一起吗?”
“本来荣军院就有些土地,可是特尕西说,那里得扩建,土地不够。在巴列伊申请了地,总共二百多公顷,才能养活荣军院里面二百多口人。这是特尕西干的最漂亮的事情了。”一提到荣军院,哈马依眼睛都放光了。
本来肖大河还想问些问题,可是肖大河怕引起哈马依的怀疑。嘴里说到:“好!不错!有时间领我去荣军院看看。好久没有见到伤残的战友了,看看有没有我认识的人。特尕西确实是个人才,我们要向上级报告,表彰他的事迹。你先回去,我到出时间就给你打电话。记住,对谁都不要提起今天的谈话内容,包括特尕西。”
接下来,肖大河回到了大会议室,对着眼巴巴等着的一些人含糊其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