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财神传奇-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龙顺着田间的小路边走边看着来到了养牛场,养牛场规模挺大,十几间高大的牛棚整齐的排列着,每个牛棚前面都建着牛圈,牛们三三两两的趴着反刍刚刚吃过的青草,几头小牛在圈里撒着欢儿的嬉戏。

路过一个牛圈旁时,金龙看到里面有几个汉子正在清理牛粪,一个50多岁的老汉在最边上,遂凑过去招呼道:“大爷,歇会儿吧您!”

那老头打量一下金龙,停下手里的活计,走过来隔着牛拦问道:“您这是来看牛的吧?”

金龙笑笑说道:“是,是来看看。”

老头蹲下,顺手从兜里掏出烟荷包,从里面拿出卷烟纸,倒上烟丝,卷了个大炮,递给金龙说道:“您尝尝这个!”

金龙也不客气,顺手接了,点着,深吸了一口,立时,一股辛辣、干炝的烟气直冲心肺,金龙咳咳的咳嗽着,眼泪都被炝出来,说道:“大爷,您这烟可真够劲儿。”


老汉笑着说:“那时,我这烟是自家种的,自己烤了抽,就是带劲,那洋烟卷抽着不顶事儿,这烟你得柔着点儿抽,匀着往里吸,就炝不着了。”说着,自己也卷好一棵,点燃了,给金龙做着示范。

见老汉歇下,旁边几个人也纷纷走过来,席地坐下边抽烟边和金龙聊天。

一个中年汉自问道:“您是看牛的吧,我们这旮牛好,牛细嫩,没腥味,那是真正用青草和精饲料喂出来的,一点不搀假。”

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补充道:“我们这的牛肉全国各地方都要,听说过金元宝面馆没有,全国那么多家店,都是我们这儿的牛肉,那味道没挑的。”

金龙把自己的烟掏出来,一一分发给大伙,问道:“你们都是这个村的吧?”


“不是。”那中年汉子说道:“这个村的人都富呀,家家养牛,咋会干这苦活呢。我们都是临县郊县的,翻过这道山就是,我们几个是老乡,我们是东疙瘩村儿的,他们几个在西疙瘩村。”

“哦?”金龙诧异的问道:“那你们为什么不在家种地或者也养牛呀?”


老汉说道:“我们那瘩水土不行咧,别看就隔一道山梁,这边山青水绿的,那边就是光秃秃的沙丘和盐碱地,那地要用水冲上几遍才能种出点儿庄稼,养不活人呐。所以年轻力壮的都出去干体力活,家里老人孩子种种地,能收几个算几个。”


“就是就是!我们那瘩水也不行,也碱大,喝着是苦的,而且常喝那水,骨头关节就大。”那年轻的小伙子说着,将手伸到金龙面前,金龙仔细看,确实手指的几个关节很突出,再看其他几个人的手也是一样。

金龙不禁问道:“你们那边县里不给解决这些生计问题吗?”


老汉说道:“怎么解决呀?荒原几十里没有几户人家,从我们疙瘩村再往西就是几十里的戈壁荒滩,连草都不长一棵,想解决也没办法,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这点儿苦还受的下。”

金龙问道:“你们在这儿干累不累,收入怎么样?”

中年汉子答道:“还不错咧,这场长从不狠劲儿使唤工人,管吃管住,每个月有四五百块钱,一个月顶我们在家里两年的收成,比我们在外面打工的那些乡邻强多了。”

老汉说道:“这李场长四个好人,从不克扣工钱和伙食,象我这样的老头子也给开几百块钱,这要在别的地方不敢想咧。”

“就是就是,我们场长说咧,他是学这个他的大老板,听说那大老板就是对咱穷人好着咧。”那年轻人补充道。

听到李刚也能这样的怜贫惜弱,金龙不禁感到满意。

正说着,李刚从那边走过来,边走还边和老汉他们打着招呼。几个工人也赶忙站起来,同李刚打招呼,老汉说道:“场长,这有一个客人要看牛咧。”


金龙转过身,和李刚打个照面儿,李刚一眼认出金龙,嘴里喊道:“我的老天爷!金总,您怎么来了!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说着,赶紧走上前,双手在衣服上使劲蹭了蹭,才一把抓住金龙的手,兴奋的望着金龙。

金龙笑着说道:“呵呵,我是随便出来走走,来看看你们,两年没见了,你和淑英都还好吧?”

“都好都好,只是我们结婚喜宴您没吃上,想请您,可怕您太忙,没敢请,正好今天补上,走家去吧。”李刚说着,兴奋的拉起金龙的手就走。

金龙跟着李刚往村子里走,看到街道两边的庄户基本都是两层的小楼,院子也是整齐的高墙碧瓦的建的很漂亮,金龙问道:“看来你们这里的乡亲还真是很富裕呀?”


李刚答道:“那是,这都是托了您的福,我们这个养牛场可是我们当地的一块金元宝呀!现在村里家家都和我们牛场签了协议,我们这个场负责种牛培育,小牛生下来断了奶就交给村里人养,还负责给村里人提供饲料和兽医服务,养成出栏的肉牛,再由牛场统一收购,送到各地的金元宝面馆,家家养牛,家家都在养牛上发了财,庄户人家,有了钱首先就是盖房子,呵呵。我们家也是两层的小洋楼,去年盖的,气派着咧。”李刚说着,抑制不住的流露出兴奋和自豪。

不一会儿,李刚到了家,刚迈进院门,就大声叫道:“淑英、淑英,你快看是谁来了!”

淑英小跑着从屋里奔出来,一眼看到是金龙,惊喜的叫着:“老天爷,金总!您怎么来了,快进屋歇歇,爸、妈,有贵客来啦!”

一会儿工夫,李刚父母相跟着从屋里迎出来,李刚赶紧介绍道:“爸妈,这就是我们常跟您说的金总!”


“唉呦!是金总您来了,您快进屋,您看您冷不丁的来了,我们这儿没预备什么,这可怎么办呢!刚子媳妇儿,快去地里摘点新鲜的好菜,再去铺子里买好酒来。”李刚夫妇显然是有点慌了神儿。


金龙赶紧上前扶住二老,说道:“您别忙,不用太张扬破费,我们一起唠唠嗑吧。”众人一起进屋,坐定,拉开家常。金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淑英,两年没见,淑英已经不再是一副干瘪瘦弱的样子,身体长开了,显得丰满秀丽,和强健干练的李刚倒是般配的一对。李刚说道:“金总,今天无论如何我们要把喜酒给您补上,您别嫌寒酸咧。”金龙说道:“当然,我来就是要喝你们的喜酒,只是不要太破费了。如果方便,我还想在你们这儿住两天。”“行啊!我们这里房间富余,您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李刚说完,就拉着淑英去置办酒菜去了。


当天夜里,金龙睡在李刚家二层的客房里,临睡前,他照例用李树林教给他的入定的方法,很快进入到空明的状态。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入定一会儿,而且进入空明的状态越来越快,有时甚至还在想着白天的事情,不自觉的就已经陷入空明,等解脱出来后,才发现刚才思考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恍惚中,他好象来到了养牛场,牛栏打开了,一群牛在齐声“懑儿懑儿”的叫着,金龙跑过去,那群牛开始奔跑,金龙跟在后面追赶,很快的,群牛越过山梁,在视野中消失了。金龙奔下山梁,循着牛群远去的方向奔跑起来,大地从两边飞速的向后倒去,他来到两个丘陵夹着的一块谷地,谷地一片荒凉,地面干裂着,泛着白花花的碱末,用脚踩上去硬梆梆的,很不舒服,不远处有个熟悉声音在叫他的名字,金龙问道:“你是谁!为什么要带我到这儿来?”那个声音说道:“我是你的朋友,你帮过我,所以我要报答你,这里是东疙瘩村,这里遍地是黄金,这都是你的!”


“黄金?”金龙疑惑着,这分明是一大片盐碱地呀!他凝神望去,脚下的大地、两边的山丘突然间都变的金灿灿的一片,放射着耀眼的金光,刚才消失了那群牛也忽然间出现,变成了一头头金牛,金龙大喜,叫道:“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是黄金,是黄金谷地!”

金龙清醒过来,久久的回味着刚才的意境,那情景仿佛又回到眼前,他自言自语着:“黄金、盐碱地!东疙瘩村!”

接下来的几天,金龙被当作村里的贵宾,被李刚的乡党们轮流请到家里去做客,十天后,金龙离开历城返回北京,而“东疙瘩村”这个地名他已经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一天下午,金龙正在研究研究院的筹备小组提供的几份科技死档的有关资料,李自然推门进来,找他商量研究院建设选址的事情。筹备小组在北京选定了三个地方,一个是紧邻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一块地,优点是人才技术集中,缺点是地价太高;第二个是在西山八大处附近的一个倒闭的兵工厂,厂区很大,而且还有不少建筑可以利用,缺点是偏僻,收购费用也较高;另外一个在南城挨着京开高速路的一块建设用地,价格虽然便宜,但基础设施不具备,还要进行拆迁安置,建设周期比较长。三个地方金龙都不满意。他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好象早已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是哪呢?猛的,一个地名闪现在脑子里:“东疙瘩村!”


两天以后,金龙带着李自然、晓雅和王刚一行人乘坐着一辆面包车出现山东胶县的公路上,他们的目的地是东疙瘩村。公路在离县城20多里的地方就中断了,面包车下了公路,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一路向西行驶,开始,路两边还间或能看到村庄和稀稀落落的农田,越向西,越是显得荒凉,走出十几里才能看到几户人家,连农田的影子也看不到了。开车的司机是个当地人,他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里是一大片盐碱地,越向西盐碱化就越严重,而东、西疙瘩村是最靠西部的村庄,也是胶县最穷的地方,从那里再往西就是一块方圆几十里荒漠,寸草不生,没有人烟。


晌午十分,一行人到了东疙瘩村。这是个只有30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街道很窄,一个人也没有,显得死气沉沉的,两边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子,挤挤挨挨的排列着,每家房前都是篱笆扎成的低矮的院墙,从院墙看进去,可以依稀的看到几小块院子中的菜地。大概是听到汽车的声音,各家各户开始有人出来,站在篱笆门里向外好奇的张望着,几个不安分的孩子,更是跑出门,跟在汽车后面指指点点的说笑打闹着。

面包车缓缓穿过东疙瘩村,金龙指示司机继续向西走,司机说道:“再往西就是一大块盐碱地,可什么都没有。”金龙道:“我就想看看这块盐碱地,你就走吧。”


面包车继续西行,地上已经没有路了,车在干裂的地上颠簸行进,地面上已经能明显的看出白色的盐碱末的痕迹,车子开出十几里,来到一个山丘前,金龙感觉有点眼熟,仿佛这里就是他那天入定时到过的地方。他赶紧叫司机停车,然后独自一个人慢慢登上山丘。放眼望去,东疙瘩村已经模糊不清了,周围方圆几十里都是白花花的干裂的地面,连棵树的影子都看不到,更看不到幻境中满地的黄金,但直觉告诉他,这里就是那块黄金谷地。


金龙坐下,一边抽烟,一边琢磨着那梦境要告诉他的究竟是什么?“黄金,如果这里真的是遍地黄金会怎么样?”金龙想着,眼前的这片荒原开始出现人迹,一伙一伙的淘金工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搭起帐篷,生火做饭;开始出现酒馆、旅店,开始出现女人孩子,接着有了马路、汽车,然后出现了高楼大厦、飞机、火车,街上的人流摩肩接踵。这里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嘶!”不知觉间,烟头已经烧到手指,金龙一惊,从幻境中回过神来,他已经明白了黄金是什么,黄金就是脚下这块干裂的土地。现在如果买下这块地,不仅容易办,而且价格会很便宜,如果有一天这里成了繁华的都市,那么脚下的土地就会几倍、十几倍的升值,这不是黄金是什么!

在返回的路上,金龙指示李自然:“迅速和山东有关政府部门联系,把这块盐碱地买下来,能买多大,就买多大;我想将金龙研究院就建在这里。”

李自然不解的问道:“在这儿!金总,这里太荒僻,根本就不具备建研究院的条件,水、电、通讯等等设施都不具备,恐怕难度太大了。”


金龙笑笑说道:“拉斯维加斯也曾是一片荒漠,现在怎么样,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了,这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基本设施可以慢慢建,量力而行,先建简易的水厂、小型的电厂,简易公路、办公房和住房,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吗,呵呵。不过有一条,就是要快。”

“金总,您能告诉我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吗?”李自然问道。

金龙沉思着,看着车窗外,悠然的问道:“在这块地上,你看到了什么?”

李自然疑惑的看着窗外,说道:“什么也没有啊!”

“可我看到了满地的黄金!”金龙肯定的说道。

第三十一章科研突破


购买黄金谷地的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这块地一直是山东省土地部门的一块心病,因为自然条件太差没人愿意开发,改造成耕地成本太大,这么一大片地荒在那里土地部门又感觉有压力。如今居然有人要买,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土地使用开发的审批手续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办好了,金龙投资公司花了很小的代价就拥有了这块40多平方公里谷地70年的使用权。


为了加快金龙研究院的建设进程,金龙将投资公司的工作全权委托给陈峻桥负责,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中,09年的春节刚过,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晓雅,带着研究院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一头扎进那片茫茫荒原,而且一去就是两年。


2011年的深冬,夜幕已经降临,天上正零散的飘着雪花,金龙一个人在雪中漫步走着,来到黄金山谷的那个山丘上。刚刚开完研究院成立两周年的庆祝会,金龙喝了不少酒,脸还感觉有些发烫,想着研究院两年来的发展历程,金龙感到自豪和欣慰。


俯瞰着山丘下那一片灯火,几十栋小楼高低错落着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那里就是他们花了两年心血打造的金龙研究院。如今的研究院已经建成了18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是最先进的,从世界各地招募的2000多名专业的科研人员陆陆续续的来到这里,在30多个科研项目上开展着研究工作。金龙从内心里感激和敬佩这批科研人员,这些人中,有70多岁的老科学家、有在国外研究所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学科带头人、还有从国内外研究机构聘请来的中青年科学家、研究员,也有不少是刚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舍去国外科研机构的优厚待遇,自愿到这里工作的,他们没有浮躁、没有奢求,有的只是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二年来,黄金谷地的基础建设工作一直在不停的推进,已经陆续建成了大型的自来水厂、电厂、直通济南的高速公路、通讯光缆铺设等建设项目,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了。


金龙研究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数研究项目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其中二个项目还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一个是硅化物提炼技术。这项技术可以通过高温和化学催化手段使沙石裂解,提取其中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硅中添加其他物质生成合金,可以产生出不同硬度和韧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到建筑、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工艺品制造等各个领域。第二个是高储能电池。这个项目是在传统蓄电池的基础上,使用碳硅合金作为储能棒,可以将电池的蓄电容量提高几千倍。这两个项目都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突破。现在基础研究阶段已经完成,接下来是要研究如何开发使用这些技术。


施默在东北基地主持的红芝相关的药物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完成了治疗爱滋病、癌症、肝炎等三种专门药物的合成,并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具备了进入临床研究的条件。


当然,黄金谷地和研究院的建设将金龙投资公司在其他项目上获得的收入,包括游戏公司上市后获得的大笔资金消耗殆尽。越来越庞大的研究院和接下来要进行的几个项目的应用开发以及黄金谷地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光是高能电池和硅化物提炼两个项目的实验厂建设的预算就要50多亿元。在北京主持工作的陈峻桥那边已经捉襟见肘了,几次来电话敦促金龙回北京商讨资金调用的问题。“看来是该回去一趟了!”金龙心里感慨着。


二年里,除了游戏公司上市签约等几个不得不出面的场合外,金龙一直待在研究院里,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每天上午,他的身份是院长,要处理决策研究院管理和谷地开发的相关事项;每天下午,他的身份是学生,每天安排一到两个专家给他讲解研究项目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协助他研究阅读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到了晚上,他则变成了老师,各个项目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会找他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金龙会就项目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睡觉前,金龙还是固定要入定一段时间,消化白天学到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刚开始时,那些专家们并不信服金龙的科研能力,毕竟他是个管理者,是个老板,只是象征性的汇报一下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但渐渐的大家发现,这个金总在研发思路的选择和研发方向的判断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往往会在大家一致认为项目已经进行不下去的时候,突发奇想的指出前进的方向,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判断绝大多数都是对的。慢慢的,大家养成一种习惯,在研究进程中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要找到金龙,让他帮着给感觉感觉。


雪越下越大,金龙头上、衣服上都粘满了雪花,湿漉漉的,金龙下了山丘,回到研究院。今天是两周年院庆,全院放假一天,但金龙看到大多数的实验室里依旧是灯火通明,在科学家们的心里只有他的研究,没有节假日的概念。金龙走回科研主楼,看到钱庆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转悠,钱庆40多岁,长得高高大大的很威武,戴着一幅深度黑边眼镜,穿着白大褂,由于秉性敦厚、古板,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钱老夫子”。钱庆是电脑芯片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兼组长,他曾在美国休斯敦大学的一个生命科学研究所任首席科学家,负责生物电脑芯片的项目研究,后来由于资金困难这个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