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伞游诸天-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行不怎么样,但排场摆的倒是比真佛还要大。”

    李休站在地上,仰头看着云头上的国师王菩萨,脸上由心流露出一丝嗤笑。

    听到这句话,国师王菩萨表情顿时一僵,勉强保持着脸上伪善笑意,眼中神光却冷了下去,张口似要再说些什么。

    但目光投下,猛然发现李休的身影已从原地消失不见,不知哪里去了。

    此时,国师王菩萨心中猛然一颤,像是要有大难临身一样,福至心灵,手中一晃出现一柄金刚杵,向身后的砸去。

    果断刚猛,金刚杵带起风雷,声势极为吓人。

    已不知在国师王菩萨身后站了多久的李休,脸上笑意不减,看都不看向自己砸来的金刚杵,对着转身至半途的国师王菩萨就是猛地一脚。

    国师王菩萨感觉自己的后背像是被一座山砸了一下,极快的掉落云头,在地上砸出一个方圆数十丈的深坑。

    等国师王菩萨摇摇晃晃的从深坑中勉强飞了出来后,发现李休已站在地上等着他。

    国师王菩萨被李休一吓,差些心神不稳,又掉回坑洞里,虽最终还是稳住身形,却也是激得伤势发作,吐出好一口鲜血来。

    “你不能杀我!我乃是佛祖亲口敕封的菩萨!”

    面对着轻松将他重创的李休,国师王菩萨已然被打怕,神情畏惧,声音发颤的说道。

    “我问你,你的实力如何?”

    李休没再出手,问出的话语让国师王菩萨一时有些迷茫,摸不清是什么意思。

    李休换了一种更加直白的说法:“你是地仙,天仙,还是金仙?”

    “我…我是地仙。”国师王菩萨磕磕巴巴回答道。

    “地仙嘛?那你觉得我是天仙还是金仙?”

    李休觉得自己几乎没废力气就将国师王菩萨击败,怎么也不可能与国师王菩萨同为地仙。

    “仙人应该是天仙……或者是金仙。”

    李休一击就将他击败,没有显露出太多实力,国师王菩萨也有些拿不准。

    “嗯?”

    李休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又问道。

    “我再问你,金仙上面都还有什么?”

    国师王菩萨想了想,说道:“回仙人,金仙之上是混元金仙,混元金仙之上听说是混元无极金仙。再往上就没有了。”

    “没有了?那世上有名的仙神,都一般是何实力。”

    李休有些惊诧,咂嘴想了想,又问道。

    “啊?”国师王菩萨犯了难,世上有名的仙神非常之多,但是他见过的又有几个,何况见过的也不代表就清楚对方实力,这叫他如何答。

    李休也反应了过来,龙不与蛇居,国师王菩萨这个实力,能认识多少有名的仙神。

    眼中冒出凶光,李休已经有些不耐烦,这个国师王菩萨知道得似乎不比那个金刀神将多多少。

    “我要你猜一猜,以你的见识来看,观世音菩萨实力应该在哪一个层次?”

    李休决定,国师王菩萨再一问三不知,就杀了他。

    佛教的菩萨不知有多少尊,多半都居住在灵山,跟随如来修行,除此之外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像观世音菩萨这种有足够的实力与地位开辟属于自己的道场,二就是极度不受重视的,不够资格跟随如来在灵山修行。

    这个国师王菩萨虽然有他的大圣国师王禅寺,但却是居于红尘凡俗之中,明显是后一种情况。

    所以,李休即使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应该是……是混元金仙,因为五老应该都是混元金仙。”

    国师王似察觉到李休心中杀机,颤着身子,更加磕巴的说道。

    观音菩萨虽然只是一尊菩萨,但实力肯定不止是菩萨那么简单,她在西游记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李休若想要谋划什么,很难不与她对上,怎么也要先知道她的大致实力。

    接下来李休又接连问了很多问题,有的国师王菩萨答了上来,有的没能答上来。

    一切问完之后,李休随手送国师王菩萨上了西天,离开龟山,寻了一处山野清静之地,消化着自己所得。

    西游神仙的高下尊卑,一般是按照,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耀,十都等等排列。

    五老分别是为西天佛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四御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黄地祗、南极长生大帝,北极紫薇大帝。

    三清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李休猜测,观音与如来同为五老,但以剧情中观音对如来的尊敬来说,如来的实力肯定要远远超过五老,很可能是一尊混元无极金仙。

    三清与四御,个个都是混元无极金仙,还有玉皇大帝,他的地位特殊,是属于四御之上,三清之下,实力肯定也是一尊混元无极金仙,绝不是没有什么实力的神仙。

    剧情之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根本就没能打进凌霄宝殿,见到玉皇大帝的面,不然怕也是被玉帝一掌降服的下场。

    不过混元无极金仙与混元无极金仙不能等同而论,因为无极的意思就是没有穷尽,无论是实力超过普通的混元无极金仙十倍,百倍,亦或是千倍,都只能被叫做混元无极金仙。

    所以如来的实力或许可以与四御一较高下,与玉皇大帝勉强交锋,但绝对无法与三清相比,至于他们之间具体实力差距有多大,和现在的李休还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以李休现在的实力来说,任意一尊混元无极金仙对他都一样,都是无法抗衡的存在。

    依仗对国师王菩萨的盘问,李休已对西游世界的强者大致有了一个了解,只是可惜还是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实力在这片天地到底处于哪个层次。

346, 善哉,善哉。() 
简单开辟出来的山洞之中,李休盘坐在粗糙的青石床上,身体颤栗,像是忍受着极大的痛苦。

    他正在尝试吞噬六耳猕猴的血脉化为已用。

    忽然,李休的身体骤然变得巨大无比,以往他曾吞噬过血脉的特征都一一显现出来,麒麟角,龙鳞,凤翼等等等等。

    而一项一项不凡特征又渐渐消失,直至各种乱七八糟的血脉特征全部不见。

    李休的身上开始生出猴毛,人相渐渐向着猴相转变,并长出六只略显细长怪异的耳朵。

    六耳猕猴的血脉太过霸道,把他以往曾吞噬过的其他血脉都给压制了下去。

    等待将六耳猕猴的血脉吞噬完毕后,李休感受了一下没有问题后,趁热打铁将无支祁与石猴的血液,也都吞服了下去。

    这一次,吞噬没有再像刚刚那般激烈,反而是非常的顺利。

    最后,李休将他所得的三只混世之猴的血脉全部吞噬完毕后,他成了一只毛发呈现青白之色的高大猿猴。

    接着,摇身一变,李休动用千变万化的神通,又恢复了常人模样。

    李休知道青白猿猴的模样已成了他的本相,现在的人族模样,才是他使用神通变化的,准确的说,他成了一只妖。

    也可以说他早早的就已经成了妖,风云世界,他吞噬火麒麟血脉,人族血脉不再纯粹的时候,就很难再被称为人了。

    吞噬掉三大混世之猴的血脉之后,李休并未立即感觉到什么天生神通的存在。

    他觉得,天生神通可能需要一个觉醒的过程,比如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或许就是灵明石猴的天生神通之一。

    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通就是通晓的意思,通变幻即是能够知晓看清所有的变化,指得很可能就是火眼金睛。

    孙悟空在进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之前可没有火眼金睛这一神通,可能是在八卦炉的生死威胁下,才觉醒了这一神通。

    天生神通需要觉醒,需要时间,但也有李休当下就能感觉到的好处,他的肉身在不断变强。

    李休修习阳神世界的武道,肉身之力来源于一元之窍,现在他的血脉发生变化,导致各个穴窍正生出新的力量,使他的肉身还能继续增强

    李休现在的实力,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肉身,二是纯阳元神,三就是法力。

    若是论法力,李休觉得自己说不定还不比上那被他轻易打死的国师王菩萨,他能有如此强横的实力,主要还是靠肉身与元神。

    现在肉身在变强,岂不是代表他的最强实力在增长,李休怎么能不高兴。

    并且从单单一个六耳猕猴血脉就能轻松压制他以往曾吞噬过的所有血脉来看,此次肉身变强的程度恐怕还不小。

    当然,彻底消化完这些新生的穴窍之力,需要消耗的时间恐怕也要很长。

    岁月变迁,三百年过去,花果山上,又是一年好风光。

    每值夏季诸果收获之时,群猴都要大开果宴,石猴坐在石座之上,眼神迷离,他已记不清,离他越过瀑布,找到水帘洞,成为美猴王已过了多长时间。

    石猴觉得自己很不一样,他曾不知多少次看到小猴降生,看着它们长大,强壮,衰老,最后又目睹它们死去。

    水帘洞里的群猴换了一拨又一拨,还活着的最年轻的猴子也是他的猴子猴孙辈,但他却还没死去,甚至是石猴现在也没感觉到自己有衰老的迹象。

    活得越久,石猴就越担忧,他怕他也有一天,也要死去。

    生生死死见得多了,石猴没有看开分毫,反而对死亡的恐惧越发深重。

    此时忧愁又涌上心头,一发不可收拾,石猴甚至当着群猴的面,落下泪来。

    众猴见到石猴落泪,着急得抓耳挠腮,连忙拜问道:“大王这是怎么了,因何落下泪来,可是今年的瓜果不合胃口。”

    石猴勉强笑了笑:“没有,花果山的瓜果一如往年那般美味,却是我心中有一点远虑,因此而烦恼,越想越不知该怎么办。”

    众猴中走出一只老猴,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在这水帘洞福地洞天里,日日开心享乐,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不受麒麟辖,不伏凤凰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便是人间的帝皇都比不得我们。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石猴叹了一口气道:“当下我们虽逍遥自在,享乐无边,但总有一天会年老血衰,殒命往生,到时可该如何是好!”

    似是被石猴的情绪感染,刚才还吵吵闹闹的群猴一下子全都沉默下去,低头悲啼起来。

    此时,那只老猴反而声音更高,言语中带着喜意:“大王若是为这般忧恼,那就算是踏上向道求道的路了。”

    “如今世上,只有三者,可不为寿命忧愁。”

    石猴急道:“你可知是哪三者?”

    闻言,老猴笑道:“正是那佛与仙与神三者。此三者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受轮回之苦,不死不灭,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

    “此三者那里能够找到?”石猴神情更加紧张。

    “此三者一向居于人世间的仙山古洞之中。”老猴不紧不慢的答道。

    “妙妙妙!”猴王闻言,满心欢喜,忧愁尽去:“我明日就要下山,跋山涉水,云游天下,一定要寻到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之术,躲过生死轮回!”

    “善哉!善哉!”老猴也说道:“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多多寻上一些甜香花果,大摆宴席,欢送大王,祝大王此去心想事成!”

    第二日,石猴尽情享受过瓜果酒水,登上群猴为他编造的竹筏,撑着竹篙,飘飘荡荡,向着茫茫大海中行去。

    海岸边,众猴看着石猴架筏远去的身影,各自抱在一起,啼哭着。

    唯有猴群中的老猴,身体挺立远望,犹如一颗不老青松,没有半点猴样,眼神深邃,闪着异芒,不知在想着什么。

    半响后,他望着远方天际,口中又道:“善哉,善哉。”

347,石猴访道() 
老猴来到花果山深处,把手一挥,一道凶戾黑气,滚滚而出。

    老猴端详了片刻,手指一点,团团凶戾黑气凝聚在一起,组成一个模糊模样,与之前再不相同,似乎是诞生了灵智。

    凶戾黑气刚刚诞生出了灵智,对周遭一切都是一副好奇模样,但与当初的石猴不同,他的好奇是饱含着一种想要毁灭一切的,左冲右撞。

    一棵棵青树折断倒地,地上被黑气撞出道道沟壑,原本好好一处青野山林,被它祸害得不成样子。

    不多时,凶戾黑气就盯上了老猴,向他破空撞来。

    眼看老猴将要筋断骨折,命不久矣,老猴反手一挥,一道金光似鞭抽出,击打在滚滚黑气之上。

    黑气差些被老猴一道金光打得形体溃散,似是受了重创,对老猴生出几分惧意,记仇的看了老猴几眼后,转头向花果山深处逃去。

    老猴也不恼,反而像是对黑气这幅模样很满意,点了点头后隐去了身形。

    石猴自登上竹筏之后,似是运气不错,接连好几日都是东南风向,将他一路送到南赡部洲。

    临海岸边,有几个渔夫与妇人正在捕鱼,淘盐,挖蛤,石猴走上前去,抬起双臂,发出大吼,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

    石猴眼珠一转,眼捷手快,追上一个跑得慢的,一把将他拽倒,剥了衣裳穿在身上,学着人的走路模样,摇摇摆摆,往渔村里走去。

    石猴还在花果山之时,被群猴称作美猴王,倒是也长着六七分人相,但以人眼来看,实则是一个丑瘦丑瘦的怪物。

    不然也不至于,他抬臂发出怪吼,就能将三四个粗壮渔夫吓得连网都不要了。

    怪异的是,自从石猴披了衣服进入渔村之中后,却没有再吓到什么人,反倒是有几个渔村的人凑上前来,问他从何处来,表现得对他很是亲近热情。

    石猴在红尘俗世之中,学人言,学人礼,整日走街串巷,穿山过林,脚步不停,一心想着寻到真仙,学到不老长生术。

    他花了年的时间穿过南赡部洲,到达西洋大海。

    石猴回想自己一路走来,所见之人尽是一心名利,竟未寻到一位真仙,甚至是都没见过和他一样向往大道的人。

    石猴摇摇头,想着到海外寻仙,这回自己做了一个筏子,驶过西海,到达西牛贺州。

    不觉又是两三年,这一天,在野外行走的石猴,忽然眼见一座秀丽高山,行到林深幽静处,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自争竟,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石猴听这歌诀,讲的是伐木卖钱,这等俗得不能再俗的事情,但又处处透着一股潇洒自在之感

    尤其是听到后半段歌诀,石猴更是欢喜,急忙寻去。

    林深处的是一个穿着布衣,蹬着草鞋的樵夫,正兀自一斧接着一斧,砍着一颗枯树。

    石猴走进前,张口就叫道:“老神仙,老神仙,弟子这里有礼了!”

    樵夫像是被石猴之言骇得差些将斧头掉到地上,转身回礼道:“可不敢胡说,可不敢胡说,我这衣事不全的粗汉,怎可当得神仙二字。”

    石猴又说道:“我刚才听闻你唱到“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经乃道教真经,一般人如何懂得。”

    樵夫笑道:“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叫做满庭芳,乃是一个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有颇多烦恼,便教我再烦恼之时,就念念这词,一则散心,二则解乏。我刚才伐木累了,才又唱起,不想被你听到误会了。”

    猴王感到颇为奇怪:“你竟能与神仙做邻居,真是好大的福缘。那既然这样,为何不跟他修行,学个长生不老之术,岂不妙哉。”

    他这一路走来,历经十余年,寻仙访道,求而不得。

    结果这樵夫一直与神仙做邻居,长生大道触手可得,但却没有去跟随神仙修行,反倒是在这伐木,这是什么想法。

    樵夫摇摇头道:“我这一生命苦,天性愚笨,岁时才懂事,承蒙父母没有嫌我愚笨将我舍弃,含辛茹苦将我养大成年。前几年时老父不幸死去,剩下母亲一人。家里又没什么兄弟姐妹,我要伐木换钱,赡养家中老母,一刻不敢离。所以不能去修行。”

    石猴语气多有些敬佩:“如你这般说来,你真是一个孝顺之人,日后必有福报。希望你能为我指向神仙所在,我好去拜访学道。”

    樵夫伸手横指道:“不远,不远,此山名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里有一神仙,称名菩提老祖,那老祖教出的徒弟,不知凡几,如今还有三四人跟随他修行。你顺着那条小路,向南行个七八里远,就是了。”

    猴王扯住樵夫道:“老兄,还希望你能与我一同前去,若是我能拜入神仙门下,到时定不忘你指引之恩。”

    谁知樵夫一把挣开石猴,有些不高兴:“你这汉子,甚是不知通变,我刚已经跟你详细说了,难道你还不知。七八里的路,我若是和你去了,岂不耽误我伐木。换不到钱,如何赡养老母,我还要砍树,你自己去,自己去。”

    石猴颇有些诧异,像是被人不耐烦的说话,是头一次一样。

    见到樵夫不管他又开始砍起树来,石猴无可奈何,只能一个人走出深林,找到樵夫所说的那条小径,顺着小路往南边走去。

    此时,三百里开外的一块青石之上,李休睁开双眼,脸现异色。

    这十几年来,自孙悟空出海之后,他就远远的跟着,动用不久前觉醒的六耳神通,监视着他,发现了非常之多的端倪之处。

348, 悟空学道() 
(这一章,干货不多,可订可不订。)

    孙悟空的一路求道,几乎就是一直被人操控着,一路上未曾遇到一个妖魔,也没能见到任何一个神仙,一路上平平安安,直到西牛贺州如来的地盘,寻找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刚刚指点孙悟空的樵夫,也在孙悟空走后不久,就腾空往灵台方寸山方向飞去。

    至于此时灵台山之中,李休所听一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