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进入,单膝跪地道:“盟主,天子使节到了营地门口。”

    “狗屁的天子使节,还不是董卓的使节。”

    张飞撇撇嘴,一脸不屑的神情。

    刘备瞪了张飞一样,示意张飞不要开口。

    袁绍微微一笑,缓缓道:“董卓是董卓,天子是天子,不能混为一谈。既然天子派遣的使节到了,见一见也无妨。请!”

    “诺!”

    士兵抱拳,便转身退下。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名中年文士大步走来。

    “在下叶将,奉天子之命而来。”

    叶将名字和武人挂钩,可却是气质儒雅,一派儒生气度。他目光环视营帐中的各路诸侯,面色如常,隐隐有着不屑之色。

    袁绍微笑道:“天使到此,有什么命令?”

    叶将从袖口中取出一封明黄色的布帛,朗声道:“韩馥听令!”

    韩馥一听,顿时犹豫了起来。

    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眼前的叶将不是天子的人,是董卓派来的人。在这个时候,董卓派遣叶将来,耍什么把戏?

    袁绍笑了笑,道:“韩州牧,天子之令,不容拒接,接旨吧。”

    韩馥深吸口气,躬身道:“臣接旨!”

    叶将摊开手中明黄色的布帛,朗声道:“冀州牧韩馥文采斐然,德昭日月。钦令韩馥入朝为官,任太常一职。”太常一职,掌神祇、人鬼之礼,位列汉朝九卿之首。除此外,太常更统辖博士和太学,乃是要害职务。

    这一职位,是仅次于三公的重要官职。

    对文人来说,这绝对是升迁。

    但对韩馥来说,入朝为官,意味着他成为董卓砧板上的鱼肉。到时候,他再无半点自由。如今的韩馥担任冀州牧,是冀州的土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都要看他的脸色。尤其是天下大乱,诸侯权势赫赫,韩馥不愿意离开冀州。

    叶将沉声道:“韩州牧,该接旨了。”

    这时候,韩馥犹豫起来。

    怎么办呢?

    韩馥犹豫的时候,袁绍微笑道:“韩州牧,接旨吧。”对袁绍来说,他一直想拿下韩馥,想要霸占冀州。然而,韩馥在冀州期间,颇有政绩,以至于他威望很高。再者,韩馥是冀州之主,占据了大义,袁绍没有正当的理由对付韩馥。

    如今,董卓来了一道诏令,袁绍瞬间看到了机会。

    韩馥瞥了眼袁绍,心中冷笑,他自然明白袁绍打的什么主意。不论如何,他都不会让袁绍得逞。忽然,韩馥的脑中有了主意。

    韩馥朗声道:“臣接旨!”

    当即,叶将将手中的旨意,递到韩馥的手中。

    韩馥接过后,说道:“天子诏令,臣不敢违抗。然而,冀州还有些政务需要交接。等臣交接完所有的事情后,自然会入洛阳为官,请天使代为禀报。”

    叶将说道:“可以!”

    韩馥的脸上,便有了笑容。

    只要他回了冀州,交接的时间,就是他说了算。什么时候入洛阳,是他决定。甚至,韩馥可以拖延时间不去洛阳。

    曹操坐在营帐的右侧,眼眸中有着一丝的凝重。他也认为叶将传令,是董卓的安排。但董卓不可能安排简单的计谋,必定还有后续安排。

    旋即,便听叶将沉声道:“袁绍听令!”

    “臣听令!”袁绍不卑不亢的站起身,拱手回答。

    叶将嘴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朗声道:“韩馥迁任太常,冀州牧空缺,由袁绍担任冀州牧,主政冀州。”顿了顿,叶将说道:“天子的这一决定,是考虑到你能力出众。望你在冀州期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袁绍一下瞪大了眼睛,愣在了原地。

    冀州牧!

    董卓竟然假借天子的命令,任命他担任冀州牧。

    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

    袁绍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看了韩馥一眼,毫不客气的道:“臣接旨!”

    哗!

    顷刻间,营帐中一片哗然。

    叶将却不管这些,将诏令给了袁绍后,再一次道:“曹操听令!”

    曹操眼中杀气腾腾,他听到叶将说话的瞬间,站起身,手一下握住了腰间的长剑。只听铿锵一声,曹操拔剑出鞘,喝道:“受死!”

    半空中,一道剑光闪烁。

    噗嗤!

    剑锋划过了叶将的脖子,殷红的鲜血汩汩流淌。

    叶将瞪大眸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曹操竟然在这一刻杀他。

    轰!

    叶将倒在地上,眼中有着浓浓的不甘。

    曹操斩杀叶将后,环视众人,沉声说道:“叶将是董卓派来实施离间计的,表面上,是奉了天子命令,可董卓主持朝政,天子能有权利吗?这样的诏令,不要也罢。”

    “说得好!”

    袁绍点头,大声叫好。

    对袁绍来说,只要有了诏令,便有了操作的余地。

    曹操道:“盟主,攻打虎牢关的事情事不宜迟,请盟主下令。”

    袁绍心思一转,摇头道:“今日打算誓师出征,却在营帐中发生了血光之灾,已经不适合再出兵。诸公,都下去备战吧,明日再讨论出战的事宜。”

    一句话,暴露了袁绍的想法。

    显然,袁绍对冀州牧是垂涎三尺,有想法的,否则不可能罢兵不出。

    众人没有开口,都各自离开。

    曹操张了张嘴,最终却是无奈的离开。

    韩馥眼中有着浓浓的冷意,大袖一拂,哼声道:“袁绍,叶将带来的诏令,是董卓的矫诏,算不得天子命令。”

    袁绍微笑道:“诏令一事,不劳烦州牧操心。”

    韩馥大袖一拂,便离开了营帐。

197。第197章 曹操改变() 
曹操居住的营帐中,他面色凝重,眼神流露出担忧之色。

    下方,戏志才正襟危坐。

    戏志才问道:“主公,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握紧拳头,缓缓道:“董卓把冀州牧韩馥调入洛阳担任太常,然后又任命袁绍担任冀州牧。这一手,分明是离间计,韩馥接下命令是无可奈何,但袁绍却也接了诏令。”

    戏志才面色微变,道:“这一计,太狠了!袁绍,也心动了。”

    曹操点点头,接着说道:“董卓的使节宣布了韩馥和袁绍的任命后,又提及我。当时,我愤怒之下,拔剑就斩杀了董卓派来的使节。然后,我建议袁绍出兵,可袁绍却让所有的人各自回去整军备战,要明天再考虑出战的事宜。显然,这是袁绍拖延时间。”

    言语中,有着浓浓的担忧。

    这一次讨伐董卓,曹操抱着极大的希望,想斩杀董卓整饬朝纲。

    现实,却令曹操很无奈。

    戏志才叹息道:“主公,您不该杀人的。”

    曹操正色道:“必须杀,如果不杀,这一战,便进行不下去了。”

    戏志才道:“就算主公杀了董卓的使节,可韩馥和袁绍接下了诏令,局势已经无可扭转。卑职断定,袁绍和韩馥肯定会有动作的。最终,会导致盟军分崩离析。主公啊,如果你接受了诏令,即使联军分崩离析了,您也能攫取权利。”

    曹操面色严肃,摇头道:“如果我真的那么做了,我还是我吗?那样的事情,我现在不会做,将来也不会做。”

    戏志才摇头道:“主公错了!主公要成就大事,未来的路不可能一路平坦,更不可能由着您的想法去做。很多时候,需要委屈主公。如此,才有机会完成主公的理想。”

    曹操不愿意多说,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戏志才轻叹,他不赞同曹操的做法,可偏偏又非常赞赏曹操的做法。唯有曹操这样的人,才是真性情。

    曹操按捺住心中的浮躁,和戏志才商讨了对策后,便去军营中巡视。

    这一天,转眼便消失。

    表面上,营中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暗潮汹涌,营地中一片动荡,只是谁都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一晚,曹操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后半夜,曹操才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中。

    睡梦中,曹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诸侯离开的场景。

    他的心被一点点割裂,痛苦万分。

    “不!”

    “绝不!”

    曹操大吼一声,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呼!呼!”

    他坐在床榻上,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眼中有着挥之不去的焦虑。

    怎么办?

    如果真的出现梦中的场景,他怎么办呢?

    此时,天已经大亮。

    曹操站起身,洗漱后,刚穿上衣甲,便听到营帐外传来士兵焦急的声音:“将军,韩馥正在调集军队,要离开军营。”

    刷!

    曹操面色大变,直接往外走。

    他离开营帐,很快来到营地门口。

    此时,韩馥率领军队行驶而来。韩馥骑在马上,走在最前方。在韩馥的身后,有着无数的士兵。

    曹操迎了上去,拦住了韩馥的去路,沉声道:“韩州牧,你德高望重,是军营的主心骨。如果你走了,营地会陷入动荡的。曹操斗胆,请韩州牧留下。”

    韩馥说道:“孟德,我也想讨伐董卓。但现在的情况,你已经看到了。袁绍对冀州虎视眈眈,我如果不回去,冀州就要易主了。”

    一番话,令曹操无言以对。

    曹操没有理由去反对,没有理由去阻拦。

    韩馥轻叹道:“孟德,你的心,本官知晓。可这世道太乱,很多人的心和你不一样。”

    曹操说道:“韩州牧,我只是想讨伐董卓,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韩馥轻叹一声,道:“孟德,抱歉!”

    “驾!”

    韩馥一拍马背,绕开曹操,径自的往外走去。

    曹操没有再阻拦,他只是失落的后退一步,站在营地内,望着离开的冀州军怔怔发呆。不知什么时候,韩馥带着士兵消失在营地门口。

    夏侯渊、夏侯惇、戏志才、曹洪等人都已经赶来,站在曹操的身边。众人望着失魂落魄的曹操,都是一阵心疼。

    “将军,不好了!”

    又有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神色惊慌。

    曹操道:“什么事情?”

    士兵禀报道:“袁绍召集军队,也要离开营地。”

    轰!

    曹操的脑中,仿佛炸开了,脑中一片空白。

    那眼眸中,更是失去了神采。

    这个他倚仗的人,这个自小和他为伴的人,现在一声不吭的就调集军队。这样的举动,令曹操心中更是伤心。

    曹操背脊微微佝偻,喃喃道:“为什么,为什么?”

    他喃喃自语,目光盯着营地中。

    时间不长,袁绍率领军队出现了。袁绍麾下的士兵尽是精锐,他的军队一出现,便极为震撼。他全副武装,身着甲胄,骑着战马缓缓前进。

    见到曹操的瞬间,袁绍表情愣了愣。

    瞬间,袁绍又恢复了冷静。袁绍纵马向前,不多时,便来到营地门口。

    曹操站在袁绍前方,问道:“本初,为什么要离开?为了一个冀州牧吗?”

    袁绍神色严肃,缓缓道:“孟德,我不是为冀州牧,是为了讨伐董卓。这一次讨伐董卓,人太多,心不齐。别人的力量,始终是别人的,我需要自己的力量,再讨伐董卓。我回到冀州后,会在最短的时间掌握冀州,再讨伐董卓。”

    曹操冷笑道:“看似是为了讨伐董卓,其实是为了冀州吧。”

    袁绍道:“你非要这么说,我也不反对。”

    “后会有期,希望将来,我们还能并肩作战。”袁绍一挥马鞭,便策马离开,再也没看曹操一眼。

    曹操仍是没有阻拦,只是后退了几步,任由袁绍的军队离开。

    这一刻,曹操想到了王炎的话。

    这一刻,曹操的心中开始有些后悔了。

    甚至,曹操想到了戏志才的话,既然早早预料到了这样的场面,为什么还要拒绝董卓的任命呢?

    只要坚守本心,一切皆可以去做。

    这一刻,曹操的心中,生出了改变的念头。

    陆续的,又有诸侯离开。

    一个个诸侯得到袁绍、韩馥离去的消息,都坐不住了,选择了带兵离开。

    到了夜晚十分,营地中空荡荡的,再没有昔日的热闹喧嚣。

    最后,竟然只剩下曹操一个人。

    戏志才安慰道:“主公,这次讨伐董卓……“

    曹操伸手打断戏志才的话,道:“不用说了,这点打击我能扛得住。经过这次的事情,我也明白了,别人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顿了顿,曹操下令道:“传令,撤军。”

    “诺!”

    戏志才见曹操没有遭受打击,终于松了口气。

198。第198章 女人心() 
阳都县,县衙。

    胡昭、诸葛玄、臧霸、管亥等文臣武将,齐聚县衙。

    大厅中,站着一名士兵。

    这士兵是十八骑中的一人,他一脸疲惫之色,眼中却神采熠熠。他恭敬的向胡昭行了一礼后,禀报道:“胡先生,县令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不日后,就会抵达阳都县。县令派遣我先赶回来,是请县令提前做好离开阳都县的准备。”

    胡昭眉头一挑,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士兵回答道:“县令被朝廷任命为东莱郡太守,返回阳都县,便会准备交接事宜。一旦处理好阳都县的事情,就会离开。”

    胡昭听后,眼中浮现出一抹惊讶。

    王炎去了洛阳一趟,又从县令升迁为东莱郡太守,速度太快了。

    从王炎进入仕途到现在,也不过两年时间。

    两年,从一介布衣,到一方郡守,实在是不简单。再者,王炎的父亲王允执掌青州,一门两父子,一个担任刺史,一个担任郡守,可谓是权势赫赫。

    胡昭吩咐道:“消息我知晓了,会安排好的。你下去休息吧。”

    “诺!”

    士兵行李,便恭敬退下。

    胡昭目光移转,神色严肃的看向诸葛玄,问道:“贤弟,县令即将离开,你愿意和县令一起离开吗?这一次离开,你必须离开故土,不能再留在阳都县了。”

    诸葛玄道:“愿意!”

    对诸葛玄而言,诸葛家早已落魄,不复昔日的荣耀。他想要振兴诸葛氏,唯有继续追随王炎。虽然,王炎目前只是一个县令,但即将赴任东莱郡,意味着诸葛玄就有了更大的舞台。这样的情况下,诸葛玄自是不会放弃。

    胡昭又看向臧霸、管亥等武将,问道:“你们呢?”

    “我誓死追随主公!”

    臧霸想都不想,直接就答应了。

    管亥也道:“只要主公不嫌弃,我也愿意前往。”

    其余人,也一一表明了态度。

    在王炎升迁为东莱郡太守的情况下,足以证明王炎前途无量。这个情况下,没人愿意留下来,都愿意跟随王炎一起去赴任。

    胡昭微微一笑,缓缓道:“既然都愿意前往,事情就定下了。等主公回来后,我们追随主公前往东莱郡。”

    旋即,胡昭又安排了其余的事情,让文官武将下去准备。

    毕竟王炎在阳都县经营了一段时间,早已扎根,要离开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这也正是王炎先派遣一名士兵回来禀报消息的原因。

    此时,营帐中,只剩下胡昭和诸葛玄。

    诸葛玄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凝重,道:“先生,我还担心一个问题。”

    胡昭道:“什么问题?”

    诸葛玄说道:“羊雅妃的问题!”

    此话一出,胡昭的脸上,也流露出一丝为难的神态。

    羊雅妃的心思,不论是胡昭,亦或是诸葛玄,都看出了羊雅妃的想法。可偏偏到现在,王炎和羊雅妃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炎不给羊雅妃一个名分,羊雅妃一个黄花大闺女,就不适合再跟着王炎长途跋涉前往东莱郡。

    诸葛玄道:“先生,羊雅妃的想法,我能够看出来,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这种事儿,不好处理。”

    胡昭面色严肃,陷入了沉思中。

    怎么办?

    胡昭的脑中,浮现出一条条计策,最终都被他直接否定。

    诸葛玄再一次说道:“对主公而言,如果真的娶了妃姑娘,他将得到羊家的支持。尤其是羊家的家主羊续,以及羊家老祖母都极为欣赏主公。双方联姻,便有种种好处。但想要撮合两个人,却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件事,我一直琢磨着,始终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胡昭咬了咬牙,沉声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只能快刀斩乱麻了。我去探一探妃姑娘的口风。如果她愿意,就容易多了。”

    诸葛玄道:“妃姑娘自然愿意嫁给主公,这事儿,不是很明显吗?”

    胡昭摇头说道:“我说的不是这件事,而是另外的事情。要促成两人的结合,从主公方面下下手不方便。所以,只能从妃姑娘方面做工作。”

    诸葛玄道:“既如此,那就辛苦先生了。”

    胡昭微微颔首,下令道:“来人!”

    顷刻间,一名士兵迅速的走了进来。

    士兵拱手行礼,道:“先生!”

    胡昭吩咐道:“你去军营一趟,请羊将军前来。”

    “诺!”

    士兵得令,变转身离去。

    胡昭又说道:“贤弟,我和妃姑娘交谈,你不能在场。”

    诸葛玄点头道:“我明白,多一个人,妃姑娘肯定尴尬。我这就去官署处理政务,早点把政务交接清楚。”

    胡昭点点头,坐在厅中等待。

    两刻钟时间转瞬即逝,大厅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旋即,一个英姿飒爽的身影大步行来。

    来的人,正是羊雅妃。如今的羊雅妃,脸上早已经没有了刚到阳都县的稚气,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之气。举止投足之间,颇具威严。虽然长时间呆在军营,羊雅妃的肌肤却丝毫不受影响,依然肤若凝脂,熠熠生辉。

    尤其是她那一双眸子,透着自信,闪亮得像是璀璨的星空一般。

    站在大厅中,羊雅妃拱手道:“先生!”在阳都县,胡昭不仅是羊雅妃的同僚,更是羊雅妃的长辈,故此羊雅妃对胡昭极为尊敬。

    胡昭微笑道:“妃姑娘坐!”

    羊雅妃依言坐下,目光又看相胡昭。

    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