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上,只剩下王炎和吕布。

    “贤弟,你来了!”

    吕布眼神古井不波,似是对一个陌生人说话。

    可语气,却像是问候多年的老友。

    王炎回答道:“我来了,自从我离开洛阳,就注定会有这一天。”

    吕布一听这话,脸上漠然的表情骤然发生了变化,像是万里晴空突然被乌云遮住,有着狂风暴雨在酝酿。

    吕布握紧拳头,面色狰狞,低声说道:“王炎,丞相待你不薄,你为什么?为什么要逃走。纵然丞相视你为人质,但他给了王家足够的好处。没有丞相,王允不可能担任青州刺史,没有丞相,你在洛阳也不会如此轻松。不论丞相对你如何,无论怎么样,你都不该参与讨伐的。”

    王炎说道:“兄长,你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忠于董卓了?”

    吕布摇头道:“我从来不忠于谁,但丞相现在信任我,给了我足够的权利,我便要替他卖命。假如哪一天丞相不再信任我,或许我会和你一样。但丞相没有负我,我便效忠他。”

    王炎道:“兄长,你错了!”

    吕布摩挲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喃喃说道:“我从来不认为我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只要是我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

    王炎肃然说道:“董卓给你兵权,你给他卖命,这说得过去。”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古来如此。”

    “但是,兄长考虑过你的未来吗?考虑过你的子孙后代吗?”

    “董卓欺压百官,闹得天怒人怨。此番讨伐董卓,天下官员尽皆响应,都讨伐董卓。如今的董卓,可谓是人尽敌国。”

    “以一人之力,对抗万人之力,能长久吗?”

    “现在的董卓暂时占据优势,但董卓窃据洛阳,已经是位于巅峰时期,只能走下坡路了。而讨伐董卓才刚刚开始,讨董的人会越来越多。”

    “此消彼长,董卓最终会被灭掉。”

    “灭掉董卓之后,董卓遗臭万年,兄长难道要给董卓陪葬吗?兄长愿意搭上你的家人吗?”

    王炎语气凝重,缓缓说道:“兄长能征善战,是一等一的绝世猛将。如果你和我们一起讨伐董卓,必定能名垂青史,天下人更要称赞兄长。诚然,因为董卓势大,暂时可能难以击败董卓,但将来一定能取胜。”

    吕布听了后,神色变化,却是有些触动。

    王炎接着又说道:“不管如何,今日战场相遇。如果兄长要战,王炎奉陪到底。但是,此战不论胜败,不论生死,都不影响我们的情谊。”

    吕布看向王炎,锐利的双眸中渐渐多了一丝凝重。在洛阳期间,吕布和王炎数次较量,他对王炎的能力非常的清楚,想击败王炎非常困难。

    同时,王炎的话也让吕布有些触动。

    吕布犹豫片刻后,沉声道:“贤弟,或许你的话有道理。但我是吕布,我有我的路。丞相待我不薄,而且我也不认为关东诸侯能击败西凉军。今天是我们兄弟初次再见,便不动刀兵了。下一次战场上再见,生死由天。”

    话音落下,吕布拨转马头,转身退回军中。

    “撤!”

    吕布直接下令,率领西凉军往虎牢关行去。

    王炎望着吕布退去的方向,神情也有些复杂。以他现在的实力,无法招揽吕布,更无法说服吕布。如今的实力和立场,注定了双方只能暂时对立。

    “呼!”

    王炎长舒了口气,驱散了心中的一抹伤感,策马返回营地。

    此刻,营地中一片沸腾。

    吕布连战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人,更打得张飞吐血而回。吕布的骁勇霸道,已经让营中士兵畏惧不已。然而,王炎一人一骑出战,几句话之后,吕布便乖乖的退兵。

    一时间,无数士兵早已对王炎无比崇拜。

182。第182章 使绊子() 
吕布的离开,让王炎在营中的威望愈发高涨。自从喝退吕布之后,营中的士兵见到王炎,在以往尊敬崇拜的基础上,更多了虔诚。甚至在许多士兵眼中,他们只知道王炎,只知道敌人来了有王炎,不知道袁绍。

    一条条消息汇报在袁绍的案桌上,渐渐的,袁绍心中有了疙瘩。袁绍希望王炎帮助他抵挡西凉军,但不希望王炎完全掩盖了他的风头。

    中军大帐,袁绍高坐在主位上。

    下方,坐着许攸、逢纪、郭图、颜良、文丑等文臣武将。

    袁绍语气严肃,沉声道:“吕布前来挑战,被王炎一言喝退之后。军中士气大振,此时此刻,诸公有什么看法?”

    这番话模棱两可,看不出袁绍有针对的王炎的意思。因为可以理解为王炎大出风头,是否需要打压一下王炎的风头。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军中士气大振,是否要趁着这个机会痛打落水狗,一鼓作气攻下虎牢关。

    不同的会意,有不同的结果。

    许攸作为袁绍多年的好友,一听这话,便明白了袁绍的心思。许攸捋着颌下的胡须,肃然说道:“主公,在下认为军中士气大振,应当一鼓作气攻下虎牢关。但是在出兵之前,有一件事在下却是不吐不快。”

    “何事?”袁绍身子微微前倾,很认真的问道。

    许攸正色道:“华雄来挑战,被王炎一枪击杀;吕布前来挑战,被王炎一言喝退。如今,营中只知道王炎,不知道主公。这对主公的大业,并不利。”

    “诚然,主公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但人心隔肚皮,王炎不会为主公考虑。”

    许攸语气沉重的倒:“长此下去,王炎凭借个人威望便足以调动军队。反过来,主公下令恐怕没有人服从。主公,为了讨伐董卓顺利,请主公三思。”

    袁绍呵斥道:“许攸,你这是什么意思?要离间本官和王炎的关系吗?”

    言辞严厉,可袁绍的眼眸中,分明透出了赞赏。

    郭图也察觉到了袁绍意图,立即道:“主公,子远先生一番话,乃是肺腑之言。正因为子远先生忠于主公,才会有这番话。在下也赞同子远先生的提议,如果再放任王炎不管,任由王炎积累人望,恐怕主公的盟主之位都要换人了。”

    “混账!”

    袁绍一听郭图的话,仍是开口呵斥。

    郭图一副宁死不惧的神色,道:“主公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不为我们这些替主公出谋划策的人考虑吗?主公的前程,便是我等的前程。”

    “唉……”

    袁绍轻叹一声,表情终于缓和了下来。

    许攸知道袁绍表演完了,又说道:“主公,该有决定了。如果主公再不做决定,等大军攻破虎牢关,进入洛阳后,大局已定,谁知道主公的功劳呢?”

    袁绍再一次轻叹,他深吸口气,问道:“我该怎么办呢?”

    他的眼眸中,闪烁着期待之色。

    郭图毫不犹豫的道:“在下建议,撤销王炎总督粮草的官职。同时,寻个由头将王炎逐出军营。没了王炎,一切仍会继续下去。”

    袁绍轻轻摇头,目光看向了许攸。郭图的建议很直接粗暴,虽然立竿见影,却暴露出袁绍嫉贤妒能的心思,这样的建议不可取。

    许攸微微一笑,说道:“主公,依在下之见,给王炎找一件事做,借机调他离开。”

    “什么事?”袁绍问道。

    许攸沉声道:“军中虽然粮草充足,但粮食补充是很正常的事情。主公可以告知王炎,让他去押送一批粮食来营中,让他前往的理由则是确保不被西凉军偷粮。粮食是重中之重,这也说得过去。”

    袁绍闻言,手搭在案桌上,中指轻轻敲击着案桌,仍是有些犹豫不定。他犹豫的原因,不是因为下不了手,而是觉得用粮食作为借口依旧不完美,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

    许攸见状,一下就明白了过来。他低着头,仔细思考新的办法。

    这时候,郭图道:“主公,在下还有一计。”

    “什么计策?”袁绍问道。

    郭图说道:“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必定忠于天子。然而,青州刺史王允却没有参加。主公可以借此机会,告知王炎说有人举报王允心怀二心。为了洗清王允的嫌疑,请王炎去青州劝说王允出兵。如此一来,既能名正言顺的支开王炎,也让王炎不得不前往。”

    “不可!”

    许攸面色大变,直接否定。

    袁绍也是摇头否定,说道:“这一计策很不错,但不适合现在使用。如果不怕得罪王炎,这一计策实施后,即使王炎心中愤懑,王炎也不得不去。但现在不能得罪王炎,明知道要得罪王炎,还要去做,那反而得不偿失。我要调走王炎,也必须保证他不会生出其余的情绪。”

    郭图轻叹一声,一时间也想不出其余的办法了。

    “难道没有其余的办法了吗?”袁绍问道。

    许攸眼神渐渐变得冷厉,咬牙说道:“主公,在下还有一计。只是这一计策,会影响到军中士气,更有些狠辣。”

    “什么计策?”袁绍问道。

    许攸脸上流露出迟疑的神色,欲言又止。

    袁绍顿时急了,问道:“子远,到底是什么计策?”

    许攸说道:“纵火烧粮,再借口粮食不足,派遣王炎征调粮食。军中没了粮食,王炎作为总督粮草的官员,去征调粮食就顺理成章了。”

    “嘶!”

    袁绍倒抽了口凉气,喃喃道:“子远,这,这……”

    一时间,袁绍也被震撼住了。

    粮食是军队的根基,一旦失去了粮食,军心必定动荡。稍有不慎,便是自毁前程,毁掉攻打董卓的机会。

    许攸变得冷静下来,缓缓道:“粮草由王炎管理,但事实上,真正管理粮食的佐吏,却是主公的人。只要控制得当,可以烧掉大部分的粮食,留下两月左右的粮食。如此一来,粮食既能够保证暂时的战事,又不能长久支持,正好抽调王炎离开。”

    袁绍听了后,已经有了一丝意动。

    郭图见到袁绍的神情,立即道:“主公,在下赞同子远的建议。唯有烧掉部分粮食,才能支开王炎。至于使用其余的办法,总是会让王炎有疙瘩。一旦王炎离开了军营,主公便下令攻打虎牢关,甚至主公可以亲临战场指挥,一举攻破虎牢关,兵进洛阳。一战之后,除掉董卓,主公便可以名扬四海。”

    袁绍深吸口气,点头道:“可以,这件事就这么办。子远、公则,具体事宜由你们二人处理。需要协助的地方,由颜良、文丑协助。”

    “诺!”

    众人点头,都齐声回答。

183。第183章 再见贾诩() 
宽阔的营帐中,王炎和郭嘉正煮茶聊天。

    郭嘉呷了一口茶,缓缓道:“会盟之后,你斩华雄、退吕布,军中士兵莫不崇敬。如今,你的个人威望已经达到最高峰,连我替你筹谋的计策都不用派上用场。到了这一步,我建议你找机会离开。”

    顿了顿,郭嘉又说道:“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我发现营中的诸侯除了孙坚、曹操外,其余的诸侯要么是兵力微弱无力讨伐董卓,要么是实力强大却只是做样子的。即使连败西凉军主将,但各路诸侯仍然畏惧董卓。再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都为自己筹谋,想尽可能的保存实力。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取得太大的效果,撤吧。”

    王炎闻言,脸上神色变得凝重严肃。之所以参加讨伐董卓,王炎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通过讨伐董卓获取名利,为往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短短几天时间,王炎已经收获不少。

    至少,天下第一武将之名,已经稳稳坐实了,令所有人不敢轻慢。

    “报!”

    恰在此时,营帐外响起史阿的声音。

    “进来!”王炎道。

    史阿走进营帐中,恭敬的禀报道:“公子,营地门口有一名中年文士求见,他说是您的恩人。”

    王炎顿时疑惑了,恩人是谁呢?

    难道是荀威?

    王炎初到琅琊国,是荀威无私帮助,使得王炎顺利的在阳都县站稳脚跟。可荀威的年龄早已过了中年,是荀威的可能性不大。

    或者是羊续?

    因为羊续,王炎才能前往琅琊国见到荀威,在王炎心中,羊续也是恩人。

    脑中,更有其余的人。

    思来想去,王炎也琢磨不清楚,吩咐道:“请!”

    “诺!”

    史阿点头,立即去接人。

    不一会儿的功夫,史阿带着一个中年文士走了进来。王炎看到来人的瞬间,眉头一挑,略微吃惊。来人四十出头,眉眼凌厉,鼻梁挺直,嘴唇细薄,给人以锐利之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王炎有着一面之缘的贾诩。

    王炎沉声道:“贾诩贾文和,身为董卓的佐吏,竟然敢孤身进入联军营地,难道不怕死吗?”

    贾诩进入大帐中坐下,无奈的说道:“当然怕死,可是我不来,就得死在丞相受伤。所以,我只有冒着被杀的风险来了。再者,王县令离开洛阳时,真当我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吗?这件事,我算是救了王县令一命,知恩图报,我相信王县令不会杀我。”

    王炎面色一肃,吩咐道:“史阿,守在营帐门口,不准任何人闯入。如果有人来访,就说我有重要事情处理,暂时不见客。”

    “明白!”

    史阿点头,转身退出了营帐。

    王炎继续道:“文和先生来访,所为何事?”

    贾诩开门见山的道:“王县令斩华雄、退吕布,令丞相震惊。今日,在下便是奉了丞相的命令,来做说客的。”

    郭嘉忽然问道:“董卓什么时候抵达虎牢关的?”

    贾诩笑道:“华雄被杀后,丞相震怒,便亲自率领大军敢来。同时,李儒也来了虎牢关。如今的虎牢关,早已经是屯聚了十数万西凉军。”

    郭嘉听了后,朝王炎微不可查的点点头,便不再开口。就在刚才,郭嘉建议王炎撤出,如今董卓派人来劝说,正是捞取好处离开的机会。

    贾诩继续说道:“丞相的要求很简单,请王县令退出盟军。作为王县令退出的条件,丞相任命王县令担任一郡太守。”

    “哪一郡?”王炎直接问道。

    “东莱郡!”贾诩回答道:“东莱郡地处青州东面,东面临海,西面是青州腹心。一旦王县令担任东莱郡的太守,令尊在青州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说着话,贾诩从袖口中取出一枚印绶,以及王炎的任命帛书。

    听完贾诩的话,王炎真的心动了。

    一方面,是王炎官职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王炎和王允汇合后,王炎能帮助王允分忧。

    贾诩见王炎不回答,又道:“王县令是聪明人,必然能看清楚这一战的局势。”

    “纵然诸侯联军因王县令而声威大震,但战场厮杀上,诸侯联军丝毫不占优势。尤其是西凉军出身苦寒之地,悍不畏死,再加上据守虎牢关,诸侯联军想取胜难如登天。退一步说,即使丞相败了还可以退回洛阳。再退一步说,丞相还可以退回西凉,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

    “事实上,这一战绝不可能是最坏的情况。”

    “诸侯联军主政各地,且不说各有盘算,心思各异的事情。丞相只需要一道命令,重新任命这些人所在州、郡的官员,诸侯们就得灰溜溜的退走。”

    “譬如北平太守公孙瓒,他和幽州牧刘虞关系僵持。一旦丞相重新任命北平太守,公孙瓒马上就要退回北平;再说徐州刺史陶谦,徐州的世家大族林立,许多人更是不服陶谦,一旦丞相重新任命一人担任徐州刺史,陶谦必定火烧火燎的退回去。”

    “再者,袁绍担任渤海郡太守,虽然是韩馥的下属,却对冀州虎视眈眈。一旦丞相罢黜韩馥的官职,任命袁绍担任冀州牧,后果会如何呢?”

    贾诩冷笑两声,不屑的说道:“要击败诸侯联军,有太多的办法。王县令留在盟军,无法得到利益。既如此,为什么不答应丞相呢?”

    王炎笑道:“文和先生真是好辩才,分析更是精辟。文和先生一番话之后,我心动了。但我还得说一句,文和先生的设想、计策,董卓未必会同意。再好的计策,无法实施下去,都不是好计策。”

    贾诩神色一黯,却瞬间恢复了过来,笑道:“这么说,王县令是答应了?”

    “我还有一个条件。”王炎说道。

    贾诩说道:“什么条件?”

    王炎道:“我写一封书信,请文和先生转交董卓。只要他同意,我便答应他的要求。”

    “可以!”

    贾诩点头,静静等着。

    王炎铺开一张上等的左伯纸,便提笔书写。眨眼工夫,王炎写下了四个字,然后装在信中密封好,才交到贾诩的手中,“文和先生,我期待你的好消息。至于你拿来的印绶和任命,暂时带回去。如果董卓同意,等下次来的时候,一并带来即可。”

    “可以!”

    贾诩很好奇王炎写了什么,但王炎把书信装在心中密封,他无法知悉。

184。第184章 附赠品() 
虎牢关内,西凉军营地。

    中军大帐之中,董卓身穿一袭锦绣华服,大马金刀的盘坐在坐席上,眼神肃然,透着凛冽肃杀之气。他目光落在贾诩身上,问道:“文和,此次前往,结果如何?”

    贾诩站在下方,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回禀丞相,王炎暂时还没有答应。但他给了下官一封书信,说丞相看完后如果答应信上的内容,便同意丞相的条件。”

    “哦,快拿来看看。”

    董卓神色大喜,脸上流露出期待之色。

    华雄被斩,吕布败退,让董卓对王炎有了浓浓的忌惮。如果王炎退出诸侯联军,那么他攻伐其余的诸侯,阻力便会削弱许多。

    贾诩从袖口中取出密封好的信,上前一步递出。

    董卓接过后,没有立即拆开,反而问道:“王炎神神秘秘的写了一封信,难道他没有告诉你吗?”

    贾诩摇头道:“没说!”

    董卓颔首,撕开了信封,取出后拆开来看。

    “咦……”

    董卓看到纸上的内容,眼神惊诧。他忍不住抬头看了贾诩一眼,问道:“贾诩,你真的不知道王炎信中的内容?”

    贾诩一头雾水,摇头道:“下官不知!”

    不知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