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王炎争斗,他就没有占据一点上风。

    济南相听了后,忐忑的心却突然踏实了许多。原来自己活下来的原因是这样,原来是为了告发许攸。济南相眼珠子转动,心中很快有了决定。他不打算替许攸遮掩隐瞒,他能活下来就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冒风险替许攸说好话。

    王炎吩咐道:“来人,将人带下去,全部羁押起来。同时,马上准备上等的棺椁,将高览入殓。”

    当即,便有士兵进入营帐,将高览以及其余人全部押下去。

    营帐中,只剩下王炎以及麾下的文臣武将。

    王炎目光扫过所有人,沉声道:“斩杀高览,意味着暂时取得了胜利。但乐安国、济南国、平原郡还没有派兵收复,需要派人前往才行。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安排新的官员前往主持政务,避免这些地区再次陷入袁绍的掌控。”

第284章 调整() 
调整的话一出,营帐中一下便彻底安静了下来。

    王炎见众人脸上流露的神态,再一次道:“贾诩、郭嘉留下,其余的人忙各自的吧。”

    一瞬间,众将都神色黯然。

    可王炎的命令,他们却只得遵从,便拱手告辞。

    一个个的心,却已经被调动了起来。

    黄忠作为武将之守,带头走出,臧霸、管亥、史阿、典韦等人紧随其后,全都走出营帐。

    除了营帐后,管亥忍不住道:“黄将军,这一次,料想你肯定要高升了。平原太守、乐安国、济南国、北海国都出现了问题,都肯定要调整。黄将军,末将在此恭喜了。”

    史阿也拱手道:“将军升迁指日可待,可喜可贺。”

    其余将领,纷纷前来道贺。

    黄忠却是神色如常,但眼眸中却更有意思慎重,说道:“诸位的好意,本将心领了。然而,如何调动,如何安排,是主公的事情。关于这一次调整,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我。但我所想的,是主公调整,如果有我,那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有,那必然是我还有什么做的不好的。说这么多,是个什么意思呢?我想说的,就是请诸位抱着平常心,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否则一旦没有轮到自己会失望的。所以,都各自忙去吧。踏踏实实做出了成绩,必然会得到重用。”

    管亥等人闻言,顿时肃然起敬。

    臧霸更说主动说道:“黄将军教诲,臧霸铭记于心。”

    管亥也道:“此番一听主公说调整的事情,的确是有些心思浮躁。将军一番话,令末将幡然醒悟。多谢将军!”

    其余人,也纷纷前来道谢。

    因为涉及到的调整,在座有的人肯定会涉及到,但有的人职位不上不下,所以很可能无法升迁,但又抱着一丝的希望。

    黄忠在这时候提醒,令所有人都一下明白了过来。

    众人散去,便各自忙手中的事情了。

    营帐中,贾诩和郭嘉都面色严肃,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涉及到青州的大调整,两人心中也是有些紧张,毕竟是一州的调整。

    王炎说道:“文和、奉孝,这里没有别人,说吧,你们有什么想法?”

    两人仍是面色严肃,不知道从何说起。

    王炎又道:“这一次调整,你们两人肯定不再调整的范围内。或者说,平原郡、济南国、乐安国等等的调整,你们不再这个范围。所以,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贾诩一听,脸上紧绷的神色,稍稍消失。

    毕竟,这一次的调整他不再其中,那么提出建议,便不受影响。一旦他也在调整的范围当中,那么公布出去后,其余的人见到了贾诩的调整,难免就会产生出不满的想法。

    不在其中,其余的人便没有借口指责。

    王炎沉声道:“好了,不要藏着掖着了,从东莱郡开始调整。文和,你认为改如何调整?”

    贾诩略作思考,反问道:“关于胡昭的安排,主公是想要调回齐国吗?”

    王炎点头道:“青州需要胡昭,他再留在东莱郡,已经不适合了。所以,他肯定要调入青州。”

    贾诩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

    显然,王炎主政青州后,胡昭顺理成章就成为刺史府衙的班底之一。

    贾诩说道:“在下认为,东莱郡的重要性,不亚于齐国,甚至比齐国更重要。主公在东莱郡期间,已经是把东莱郡构建成了我们的大后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下建议新任的东莱郡太守,必须是绝对忠于主公的。”

    王炎直接问道:“人选呢?”

    贾诩道:“羊家的人!”

    王炎剑眉一挑,问道:“缘由?”

    对于贾诩提及羊家的人,王炎感到非常的意外。

    贾诩不急不缓的道:“首选,抛开了胡昭外,主公麾下唯有黄忠、臧霸等人,以及诸葛玄等人。诸葛玄现在担任齐国的国相,做的正好,并不适合调整。”

    “黄忠是武将,随着主公的重心调整到了青州,那么主公就需要让黄忠也跟着前往东莱郡,所以,黄忠是不合适的。”

    “再看臧霸,臧霸虽然也具备牧守一方的能力,但东莱郡是主公的大后方,臧霸初次前往,并不合适。再说典韦、史阿之流,恐怕更是不合适的。”

    “再者,在下和奉孝也不再其中,剩下的人选已经非常有限。”

    贾诩沉声道:“要安排东莱郡的人,在下认为羊家的人合适。一方面,羊家是官宦世家,对治理之道颇为了解;另一方面,根据在下的了解,羊家人才辈出,羊续的几个儿子都非常出色,足以胜任东莱郡太守一职;最后,羊雅妃是主公正妻,这就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要选放心,并且有能力的人,在下认为羊家的子弟是最合适的。”

    贾诩说道:“至于具体的人是谁,是长子羊秘,还是次子羊衜,亦或是三子羊耽,主公可以和羊老太守商量。在下相信,羊老太守会同意的。”

    羊老太守,自然是羊续。

    自从羊续从南阳太守任上退下来后,便回了泰山郡。

    王炎要找羊续商量,问题并不大。

    郭嘉附和道:“关于东莱郡太守的人选,我也赞同文和先生的说法。”

    王炎点了点头,道:“很好,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下了。”顿了顿,王炎又说道:“东莱郡之后,便是北海国,关于北海国的安排,你们有什么建议?”

    北海国相,这一次曾经投降袁绍,虽然后因为黄忠掌控了剧县,使得北海相不得不再一次归顺。王炎没有斩杀北海相,但并不意味着会放过北海相。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这一次,肯定要调整,否则北海国可能再一次陷入危机。

    郭嘉主动说道:“关于北海国的人选,我倒是认为,可以任用臧霸担任。”

    王炎问道:“原因!”

    臧霸是武将出身,虽然臧霸文韬武略都还不错,但真正要直接就执掌北海国,其实论资历论经验和阅历,还是有些牵强。

    至少,需要给臧霸一个足够的时间增强自身的能力和见识。

    郭嘉说道:“论带兵打仗,臧霸还是不错的。唯独欠缺的,是在文治方面。但北海国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海国位于齐国和东莱郡之间,纵然臧霸有些欠缺,但不至于让北海国出现问题。再者,齐国和东莱郡,也能够帮助调整。所以,这其实是可以考虑的。”

    王炎闻言,却是陷入了思考中。臧霸的调整,也在王炎的调整之内,只是王炎一开始没有把臧霸安置在北海国的想法。

    有了郭嘉的建议,王炎倒是觉得非常可行。

    这一建议,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285章 借刀杀人() 
王炎思考一会儿,道:“奉孝的建议可以,北海国就以藏霸为国相。北海国之后,便是平原郡等地,这些地方暂时都归顺了袁绍,而袁绍的军队还没有前往,这是有一定危险的。对此,你们二人有什么建议。”

    涉及平原郡,乐安国和济南国,的确更加的复杂,郭嘉和贾诩听了后,也变得神色凝重起来。

    王炎说道:“既然复杂,我们仍是一个个分析,就先说济南国吧!”

    郭嘉说道:“济南国的人选,我建议黄忠,由他前往比较合适。”

    稍作停顿,郭嘉继续说道:“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济南国必须作为青州乃至于齐国的第一道防线,因为平原郡很可能已经真的落入袁绍的手中,济南国必须树立一道防线。再者,黄忠在济南国,进可攻平原郡,退可守济南国,正是最合适的。”

    王炎点点头,道:“奉孝言之有理,但有一个问题,黄忠去了济南国,青州的军队谁来负责?”

    对于黄忠,王炎是有安排的。

    从南城县开始,再到阳都县,再到东莱郡,一路走来,黄忠早已展现出在练兵以及统兵打仗方面的能力。

    除此外,黄忠更是沙场冲阵的猛将。

    综合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黄忠在王炎麾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

    故此,王炎接任青州后,打算让黄忠主持青州的军队。

    一旦黄忠去了济南国,那么王炎的打算,就将落空。

    郭嘉说道:“有黄忠主政青州的军队,对主公而言,却是会让主公轻松许多。但目前的青州而言,对主公来说,主公麾下的人才已经严重不足了。主公再想将麾下的所有人都凝聚在身边很难,因为全都凝聚在身边了,那么各郡各国便难以掌控。所以,必须将黄忠外放。至于没有主持军事的人,主公不就是吗?”

    王炎听了后,轻叹道:“终究,还是人才不足啊!”

    贾诩接过话道:“关于人才的事情,主公的确改提上日程了。青州虽然不大,但想要将青州治理好,更固若金汤,仅仅依靠主公目前的人才,远远不足。”

    “如今,主公麾下真正的大将,也就黄忠一人,真正的谋士也就在下和奉孝。至于治理内政的,也就胡昭和诸葛玄。沙场争锋的战将,也就典韦一人。其余人等,如史阿之流,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要独当一面,还是存在太大的难度。”

    贾诩道:“人才是题外话,主公,现在要考虑的,还是怎么安排其余两地的问题。”

    王炎说道:“济南相的人选,就安排为黄忠。接下来,便是乐安相的安排。”

    贾诩轻笑道:“乐安相的人选,在下建议可以暂时由齐宣担任。”

    “齐宣?”

    王炎眉头皱起,问道:“奉孝,你说的齐宣,可是齐家的现任家主,杀死齐潭的人。”

    贾诩点头道:“对,正是他。”

    王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正色道:“齐宣此人,一开始是跟随齐潭一起密谋造反。后来经过拉拢,才转而背叛齐宣,更借机执掌齐家。此人两面三刀,更心狠手辣,适合吗?”

    对于齐宣,王炎也有一些抵触。

    不管是哪一个人,都希望自己麾下的人忠贞不二,王炎也不例外。

    旋即,王炎又问道:“文和先生推荐齐宣的理由是什么?”

    贾诩沉声道:“其一,齐宣此人虽然狠辣,但足以看出他有一定的手腕能力。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用呢?以主公之能力,足以压制他。”

    “其二,齐家作为青州第一世家,潜藏的势力强大。齐宣身为家主,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乐安相,他必定接近能力,调动所有的力量经营乐安国,更会全力驱除袁绍的力量。”

    “第三,主公之前横扫齐国世家,连续灭掉几大世家,对青州而言,造成了许多的影响。这些青州不影响主公的大局,一旦不配合,或者使绊子,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既如此,主公何不释放一点信号,让他们看出这是主公对世家的放松,让他们看到世家在青州,也有希望。”

    “有了世家配合,主公对青州的掌控,便会更上一层楼。终于世家执政后带来的威胁,在下相信主公有足够的能力解决。”

    贾诩一连分析了三个理由,道:“齐宣的任命,便是基于以上的理由。至于怎么安排,还需要看主公的决定。”

    王炎说道:“好的建议,没有理由反驳。乐安国相一职,便由齐宣担任。”

    话锋一转,王炎道:“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平原郡太守的人选。平原郡太守紧靠冀州,这一地虽然暂时没传出袁绍进驻的消息,但我相信,情况恐怕不乐观,甚至可能已经落入袁绍的掌控。平原太守的人选,你们有什么看法?”

    贾诩摇头道:“这一人选,在下一时也找不到人选了。”

    郭嘉道:“一方面,主公麾下人选有限,暂时的确是找不到人选前往平原郡任职;另一方面,平原郡情况不明,非常的危险,不是一般人,难以胜任。”

    两人的答案,都一致如此,暂时找不到答案。

    王炎说道:“既然这一人选你们想不到,那就有我来安排。”

    贾诩神色好奇,问道:“主公选定的人选是谁呢?”

    郭嘉也是想不到平原太守的人选,道:“遍观主公麾下,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请主公明示。”

    王炎哈哈一笑,道:“我拟定由北海相,出任平原太守。”

    “啊!”

    贾诩和郭嘉,同时惊呼一声。

    两人脸上的神色,都是倍感惊讶,一副不理解的神色。

    片刻后,贾诩和郭嘉,却又是一副恍然大悟样子。贾诩郑重点头,赞叹道:“主公这一招借刀杀人,的确是一招妙棋。”

    郭嘉说道:“正如主公所言,现在的平原郡,恐怕已经落入袁绍的掌控,要进驻平原郡,非常的不容易。那么,在这个时候派遣北海相去,以袁绍的性子,必杀北海相。”

    “杀北海相,有三大坏处。”

    “其一,北海相是降将,他曾经投降袁绍。虽然北海相后来又归降主公。但袁绍杀了北海相,后果却会造成青州的官员惊恐,谁还敢轻易归降袁绍呢?

    “其二,北海相两面三刀,这样的人留着就是祸害自己,不如杀之。但北海相归降主公,却又不能杀之,便有了这一招借刀杀人。”

    郭嘉说道:“至于最后一点,那边是利用北海相,试探一下袁绍在平原郡的力量。”

    王炎哈哈大笑,夸赞道:“知我者,奉孝也!”

第286章 王越教徒() 
一天后,王炎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将,宣布了新任命。黄忠从东莱郡调任济南相,臧霸从齐国调任北海相,齐家的齐宣出任乐安相,原北海相姜戒调任平原太守。

    任命一出,在营中掀起了一阵风暴。

    营帐中,当着王炎的面,众人面无表情,显得很平静。

    会议结束,出了营帐后却是神态各异。

    黄忠从东莱郡郡丞成为济南相,再一次升迁,但他表情平静,无悲无喜,又前往巡视士兵去了。臧霸从齐国都尉成为北海相,升迁后,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除了黄忠和臧霸,史阿、王越、管亥等人,没有调整。

    北海相姜戒回到营帐,脸色凝重。

    姜戒能担任北海相,有一定的能力,否则也不可能出任。在王炎说出要调整的时候,姜戒就知晓他的职位会被调整。出乎姜戒意料之外的是,姜戒被调往平原郡担任太守。看似是平调,可姜戒不傻,明白平原郡困难重重,去了后,说不定就被袁绍的人宰了。

    姜戒心中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

    把幕僚找来,姜戒说了情况后,问道:“先生,王炎让我前往平原郡,分明是让我去送死。就这么直接去了,必死无疑。我该怎么办呢?”

    幕僚眼神凝重,道:“大人的情况的确不妙。但卑职认为别无选择,只能前往。”

    姜戒道:“此话何解?”

    幕僚回答道:“如果大人不去赴任,王炎会饶了大人吗?”

    姜戒嘴角抽搐,眼中浮现出一抹恐惧。

    他背叛王炎的事情是硬伤,这事儿让王炎记在心上。王炎这么做,分明是不愿意亲自动手,逼他前往,让他自生自灭。一旦他放弃前往,说不定王炎真的会动手。

    姜戒说道:“先生,真的没有办法吗?”

    幕僚回答道:“唯一的办法,只能去上任。不过到了平原郡后,大人再见机行事。暂时,在下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姜戒轻叹了声,道:“唯有如此了!”

    在姜戒忧心忡忡的时候,王越和史阿所在的营帐中。

    史阿脸上,神色失落。这一次青州内乱,英雄楼虽然没有在正面战场立功,但劝降了齐宣,又协助黄忠进入北海国,除此外更有其他的诸多功劳,付出了很多。

    调整的安排出来后,史阿表面上没什么想法,心中却颇不是滋味儿。

    王越看着史阿的神态,便明白了过来。作为史阿的老师,史阿心中有什么想法,他一眼便看穿了。王越眼神深邃,道:“调整没有你,心里不舒服吧。”

    史阿低着头道:“弟子不敢!”

    王越冷哼了声,呵斥道:“不是没有,是不敢,对吧。”

    史阿抬头看向王越,语气有些埋怨的道:“英雄楼在这次平定青州的过程中,立下了多少功劳,您是最清楚的。弟子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连齐宣这样的人都担任乐安相了,却没有英雄楼呢?”

    王越盯着史阿,眼眸眯起,一丝冷意骤生。

    刹那间,史阿如坠深渊,仿佛感受到一股濒临死亡的感觉。片刻后,史阿才恢复过来,他昂着头,强自说道:“弟子只是说出实话而已,难道弟子说的,有半句虚言吗?”

    王越点头道:“你的话是实话,可有的事情,不一定按照你的想法进行。”

    史阿愈发的觉得不公平,说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主公的一贯风格。为什么这一次,却不同呢?”

    王越神色平静,反问道:“对啊,为什么不同呢?”

    史阿道:“弟子想不明白!”

    王越轻叹了声,道:“你啊,陷入名利中了。为师年轻的时候,也贪慕名利,处处想谋取一官半职,处处汲汲营营,最终反而落得个普普通通,什么都没得到。”

    “读书人读书,是学问。做人,也是一门学问。”

    “这做人,最重要的是清醒。”

    “时刻都让你的脑袋保持清醒,清醒的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