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下,他没有选择,而且他本身就处于弱势的一方。

    袁绍深吸口气,道:“好,我给五十万石粮食。”

    五十万石粮食对冀州而言,不是太大的负担,袁绍只是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找王炎出兵帮主,现在反而让王炎敲诈他。

    袁绍一松口,公孙瓒顿时无奈了。

    如果他不同意,王炎就会出兵帮助袁绍,公孙瓒苦涩说道:“我回到幽州后,会马上调拨三千匹战马。但三千匹战马要抵达青州,必须经过冀州,我无法保证途径冀州的安全。”

    王炎轻笑道:“我会排遣商队前往冀州接洽,同时,我相信本初兄会协助我。”

    袁绍口不对心的道:“我一定全力协助。”

    王炎又道:“你们现在就可以返回各自的辖地了,一个月内,如果没有粮食或战马派出的消息,我将会采取行动。”

    袁绍哪里敢惹蛮横霸道的王炎,道:“一个月内,必定送出粮食。”

    对王炎,袁绍恨得咬牙切齿,他心中暗暗立誓,一旦击败了公孙瓒,一定调集军队攻打青州,将今日的耻辱一一讨回来。

    公孙瓒也暗暗下定决心,等击败了袁绍后,就立即攻打青州,一雪今日之耻。

第263章 诸侯割据() 
袁绍和公孙瓒气哼哼的离开州牧府,当日就离开了临淄县。留在临淄县的李儒、陶谦、曹操等人,又分别前来拜访,和王炎交谈后,便各自离开。所有来拜访的诸侯,对王炎都表现了极大的善意,原因无他,王炎展现了足够的能力和实力。

    接下来的几天,王炎留在州牧府陪伴王允、羊续等人。

    正月十六,王炎带着羊雅妃、郭嘉、贾诩等人离开临淄县,直奔东莱郡。

    返回东莱郡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五。

    王炎第一时间就安排胡昭准备春耕的事宜,东莱郡百废待兴,农耕是民之根本,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有胡昭亲自主持春耕事宜,很快就推进了下去。

    接下来,王炎才全力为出兵做准备,以王越、史阿为首的英雄楼得了王炎的命令后,全力打探各地的消息,将各郡各国的贼匪情况一一汇报上来。

    三月初十八,消息打探完毕。

    这一日,临淄县传回消息,公孙瓒的三千匹战马送到临淄县,袁绍的五十万石也同时抵达。

    这一消息传来,令王炎大受振奋。

    有了粮食和战马,王炎在短时间内便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三月二十六日,王炎率兵西出东莱郡,率兵进入北海国。在北海国期间,王炎指挥军队直奔贼匪的老巢,连续三战,三战三胜,轻易剿灭了北海国境内的贼匪。

    接下来,王炎又挥军直逼青州西面的济南国、平原郡。

    这两地和兖州接壤,王炎率兵攻伐,按照和曹操的约定,剿灭贼匪的同时,将大量的贼匪往往兖州驱逐,为曹操制造机会。

    五月初二十,历时近两月时间,王炎完成了曹操的承诺。

    青州境内的贼匪,尽数被赶入兖州。

    王炎扫荡青州,威名更甚,而青州也是风气大变。

    各郡各国的官员再也不敢欺上瞒下,境内也再无贼匪作乱。

    整个青州,完全大变模样。

    而在这剿匪的数月时间,王炎麾下兵力随着剿匪的持续,不减反增,反而直接增加到了一万人,麾下的精骑也装备了一千人,其余的战马则暂时安置在东莱郡。

    六月十八日,兖州传出消息,济北相鲍信等兖州士族,迎接曹操出任兖州刺史。

    其原因,是兖州刺史刘岱被杀后,曹操为刘岱报仇,剿灭了兖州的贼匪,更扩充了兖州的力量,再加上曹操曾经是昔日讨伐董卓的发起人,对朝廷忠心耿耿,兖州官员一致认可鲍信的提议,由曹操出任兖州刺史。

    六月二十九日,冀州传出消息,袁绍麾下大将麹义在界桥大败公孙瓒。一战之后,公孙瓒和袁绍之间攻守之势转换,公孙瓒撤出冀州,不再进攻,转而将目标转移向幽州。

    袁绍并没有趁胜追击,而是停止兵戈,全力整顿冀州。和公孙瓒交战时,冀州境内一片混乱,各郡各国的官员有许多人投降,有的则保持中立,这让袁绍看清了自己对冀州的掌控力。

    接下来的时间,袁绍排除异己,扶持亲信,彻底掌控冀州。

    公孙瓒和袁绍罢兵,幽州和冀州暂时平静了下来。而在这一期间,位于洛阳的董卓已经沉醉在纸醉金迷中,屯兵关内,再没有出兵的意图。

    整个北方,都陷入了一种平静中。

    此时的南方,也是诸侯割据。

    袁术占据豫州,刘表占据荆州,孙坚父子因为王炎的缘故,没有夺得玉玺,孙坚也没有被杀,至今活得好好的,而且回到长沙后,更是占据了扬州,形成了南方的割据局面。

    天下各州,尽数被瓜分。

    这一年的下半年,各地除了些许小摩擦外,没有大战发生。

    初平二年,就在暗潮汹涌的平静中渐行渐远。

    又是一年冬日,东莱郡百姓脸上再无愁容,脸上都洋溢着喜滋滋的笑容。这一年,东莱郡风调雨顺,百姓都获得了丰收,再加上官府免除了诸多的赋税,百姓家中有了余粮。

    这一年的青州,相比于以往也有了很大改观。不论是赋税,还是人口,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增长,不再似昔日凋敝破败,也再没有贼匪四处劫掠。

    青州境内,呈现出勃勃生机。

    和青州相比,冀州的底子好很多,发展更是迅速。

    袁绍掌握了冀州后,采取了稳固发展的策略,在短短一年之内,实力不断增强,麾下兵马无数,粮食更是不计其数。

    抵近年关,袁绍在州牧府召集了麾下的文臣武将议事。

    大厅中,众人落座。

    袁绍目光扫过麾下的文臣武将,眼中浮现出自豪之色。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冀州,早已有了太多太大的变化。

    袁绍麾下的实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袁绍沉声道:“把诸位召集起来,是为了宣布明年开春后的安排。”

    许攸道:“请主公示下!”

    郭图连忙开口道:“主公高瞻远瞩,请主公明示。”

    下方一众人,目光炯炯盯着袁绍。

    袁绍握紧拳头,在空中狠狠一挥,咬牙切齿的道:“犹记得年初的时候王炎大婚,本官亲自前往临淄县寻求结盟,王炎不仅不结盟,反而敲诈了冀州五十万石粮食。昔日教训,恍如昨日历历在目,不敢忘却。如今的冀州,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担心公孙瓒,而且经过一年的发展后,有足够的实力征伐青州。”

    说到这里,袁绍斩钉截铁的道:“本官决定开春后,出兵讨伐王炎。对此,诸公有什么看法?各抒己见。”

    颜良马上站出来,抱拳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

    文丑也抱拳道:“主公,末将也愿为先锋。讨伐王炎,不能没有末将。”

    其余将领,纷纷开口求战。

    对昔日虎牢关王炎嚣张的事情,以及袁绍被敲诈五十万石粮食的事情,冀州的文官武将全都知道,如今一听要开展,一个个武将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开战。

    许攸略作思考后,缓缓开口道:“主公既然决定了要攻打青州,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袁绍问道:“子远,计将安出?”

    许攸脸上有着满满的自信,捋着颌下胡须,将计策讲述了一遍。

    袁绍听后,连连称赞。

    郭图也赞同许攸的计策,道:“在下也赞同许子远的建议,他的计策,不仅可以为我们争取准备的时间,也可以缩短攻打青州的时间。”

    袁绍问道:“诸公,你们认为呢?”

    沮授、田丰等人连连点头,都一致赞同许攸的建议。

    袁绍吩咐道:“既如此,这件事便交由许攸主持,为明年开春攻打青州做准备。”

    “诺!”

    许攸得令,脸上更是得意洋洋。

第264章 突生变故() 
初平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东莱郡一片祥和,即使天寒地冻的,百姓脸上却有着浓浓的笑意。这一年,百姓过得很踏实,甚至开始为年关准备。

    南门外,骤然传来马蹄声。

    “哒!哒!”

    马蹄声急促,战马奔跑的速度极快,完全没考虑下雪天会打滑的情况。

    策马赶路的黑衣武士,神色焦急。当战马逼近城门,黑衣武士直接从怀中取出一封布帛,大吼:“刺史府急报,让开!”

    这一情况,令南门的驻守将领心中大惊。尤其是见对方没有停下的意思,再加上对方高喊刺史府急报,驻守的将领不敢阻拦,当即命令驻守的士兵让路,任由黑衣武士入城。

    战马疾驰,直奔州牧府。

    当抵达州牧府后,黑衣武士快速下马,径直走到大门口。他稍作停顿,缓了口气后,喘着粗气道:“刺史出了差池,快去禀报。”

    站岗的士兵一听,吓得打了个哆嗦,赶忙进入通报。

    同时,其余站岗的士兵搜查了黑衣武士,便带着黑衣武士朝大厅行去。

    时间不长,王炎急匆匆走来。

    王炎看到黑衣武士,连忙问道:“刺史出了什么问题?”王炎脸上神色也非常焦急,王允的身体一直好好的,怎么突然出了状况?

    一时间,王炎担忧不已。

    黑衣武士面色疲惫,喘着粗气,快速的禀报道:“回禀太守,二十日晚,刺史大人在刺史府大宴宾客。当时谈到太守大人的时候,刺史大人更是兴致高昂,当场要饮酒赋诗,可一杯酒下肚,竟然一下晕倒在地上。等刺史大人醒来后,便口齿不清,还偶尔伴随着呕吐的情况。诸葛国相担心刺史大人的病情恶化,请您立即返回临淄县。”

    王炎听了后,表情份外凝重。从刚才的描述中,王炎认为这是脑溢血的情况,但这种病症很难治疗,在这个时代近乎无解。

    此时此刻,王炎唯有希望王允的症状不严重。

    “来人!”

    王炎压下心中的交击,开口下令。

    大厅外,一名侍从急匆匆的跑进来,抱拳行礼。

    王炎神色凝重,吩咐道:“传令黄忠、胡昭、郭嘉、贾诩、典韦、管亥、史阿、王越来太守府议事。”

    侍从得令,转身下去通知。

    时间不长,众人先后抵达,而后宾主落座。

    王炎目光掠过众人,开门见山的道:“刚得到消息,家父突然患病,如今已经卧病在床,我必须马上赶回临淄县。”

    贾诩眼珠子一转,忽然说道:“主公,刺史大人身体一直很好,现在却突然患病,这其中是否有猫腻?”

    王炎摇头道:“从传回的病情分析,应当是突发性的疾病。”当即,王炎又说了一遍王允发病的情况,众人听了后,也都找不出有什么问题。

    贾诩点点头,也不再赘言。

    郭嘉问道:“主公此番返回临淄县,带哪些人回去呢?”

    王炎道:“这一次返回临淄县,典韦和史阿随行,再加上一百精骑,其余的人一律不带。我离开黄县后,胡昭、黄忠负责东莱郡的军政事宜。”

    “诺!”

    黄忠和胡昭得令,直接答应了下来。

    王炎又看向王越,沉声吩咐道:“王老,家父病重,青州可能会出现动荡。你掌握的英雄楼监察各地,一定要密切关注。”

    王越拱手道:“主公放心,青州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老朽的耳目。”

    王炎点头,心中才放心许多。

    郭嘉忽然开口道:“主公,虽然刺史大人病重是偶然,但我认为这一次的事情不会单纯,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发生。刺史大人的病,将会成为一个印子。”

    史阿道:“英雄楼监察青州各郡,没有发现异常。”

    郭嘉说道:“英雄楼只是打探消息,而且青州各郡都是自己人,英雄楼不可能专门派人去渗透各郡监视。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情况不一定能打探清楚。而且,这一次刺史大人病重,才让有些人看到了契机,这一次,后续才是关键。”

    史阿点点头,没有开口反驳。

    王炎沉声道:“不管如何,我必须尽快赶回临淄县。东莱郡的事情,交给诸位了。”

    众人抱拳,齐齐朗声回答。

    王炎挥手让众人散去,起身返回后院,和羊雅妃、貂蝉说了王允的事情后,便带上羊雅妃、貂蝉、典韦、史阿等人,匆匆离开黄县。

    ……

    临淄县,城西某处。

    一座普通的住宅中,书房内坐着一个头戴纶巾的儒雅中年。

    此人,正是许攸。袁绍定下了攻伐青州的计划后,许攸就悄然来了临淄县,然后在临淄县隐藏起来,一步步的布置攻打青州的计策。

    在许攸身旁,站着一名衣着普通的中年人。

    中年人神色恭敬,禀报道:“许先生,刚打探到一个消息,青州刺史王允在几日前宴请宾客,忽然晕倒在地上。刺史府请了医师来诊治,但不见效果,如今王允生死未卜。”

    许攸眉头一挑,问道:“王允病重的消息确定吗?”

    中年人说道:“确定!”

    许攸忽然大笑了起来,笑声愈发的高亢兴奋。

    好一会儿后,许攸笑声停止,开口道:“我一直等待机会,没想到机会就这样来临了。王允病重,王炎必定要返回,而他回了临淄县,便是最好的机会。你马上传信给主公,让他调集军队,准备开进青州。同时,传信给青州的人,随时等候我的命令。”

    “诺!”

    中年人得令,转身下去传达命令。

    许攸一个人坐在厅中,右手轻轻的敲打案桌,神色惬意,喃喃道:“昔日在虎牢关,你出尽风头,更令主公蒙羞。这一次我来了临淄县,便是你的末日。这一次,不管王家,还是你王炎,全部都要覆灭。”

    “我许攸,将成为主导拿下青州的人。”

    “我许攸,将借势而起,成为主公麾下第一人。”

    强烈的自信,自许攸脸上迸发出来。

    他来到青州许久,早已编织起一张反抗王炎的大网,如今随着王允的病重,契机出现,许攸准备收网了。

第265章 貂蝉怀孕() 
州牧府,后院。

    王允躺在床榻上,表情木然,眼神颓败。

    自从二十日晚上昏倒后,他经过医师救治活了过来,但双腿的力量却几近于全无,再也无法站立,腿上已经感觉不到什么力量。

    这种打击,令王允心灰意冷。

    他还不到六十岁,还有着中兴汉室的抱负,现在的打击,让他心生颓废。

    一个瘫痪的人,还能领导青州吗?

    诸葛玄恭敬的站在一旁,道:“使君,东莱郡传回消息,太守大人已经在赶回的路上。估摸着今天就会返回临淄县。”

    “知道了!”

    王允轻叹,神色落寞。

    以往,听到儿子回来的消息,王允心中欢喜不已。如今他再也无法站立,觉得见到儿子反而是心中难受。

    诸葛玄见状,又安慰道:“医师说了,使君的病情只要精心治疗,还是有转机的。不过在以后的时间,使君不能饮酒,不能大悲大喜,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王允说道:“我双腿没有知觉,到这地步了,哪里还能恢复?纵然是扁鹊再生,也难以治好我的病。我的病,我自己知道。”

    诸葛玄劝道:“使君放宽心,会恢复的。只要使君不放弃,总有机会的。”

    看着王允的情况,诸葛玄心中忍不住轻叹。

    按照医师诊断的结果,王允想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完全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能救回一命,甚至保持现在的样子,都已经是万幸了。

    “报!”

    一名侍从急匆匆走进来,道:“老爷,公子回来了。”

    侍从的话音落下,房间外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房间门口,王炎、貂蝉和羊雅妃快速走了进来。三人的脸上,都有着焦急的神色。

    王允看到儿子回来,心中欢喜的同时,又落寞悲伤。

    一时间,竟是矛盾无比。

    王炎走到王允的身前坐下,握住王允的手,问道:“爹爹,现在感觉怎么样?”

    王允强自打起笑容,回答道:“只是双腿不听使唤,没什么大问题的。”在儿子面前,王允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收起了心中的抑郁。

    王炎看向诸葛玄,问道:“国相,诊断的医师怎么说?”

    诸葛玄回答道:“医师说使君的双腿只要精心治疗,还有恢复的可能。”

    王炎又问道:“可曾请名医前来诊断?”

    诸葛玄点头道:“青州境内的名医,都请来诊断了,大体的情况都相同。所有的医师都说使君的身体,需要长时间的治疗。”

    王炎问道:“国相可知华佗、张仲景?”

    在王炎的记忆中,这个时代医术最好的两人,当属华佗和张仲景。王允的身体出了状况,唯有找这两人才行。

    诸葛玄摇头道:“略有耳闻,但不清楚两人的居所。”

    王炎点头,吩咐道:“来人,请史阿!”

    不多时,史阿来到房间中,抱拳行礼道:“主公!”

    王炎微微颔首,吩咐道:“你立即安排英雄楼的人打探华佗和张仲景的消息,这两人都是当世有名的神医,华佗居无定所,但张仲景应当在荆州附近。”

    “诺!”

    史阿得令,当即便退下。

    王炎又问道:“爹爹患病后,一直都躺在榻上吗?”

    诸葛玄点点头,回答道:“使君双腿无法站立,所以一直躺在床榻上。这期间,我每天都让侍从替使君擦拭身体,搓背揉腿,确保使君的身体不僵化。”

    王炎点点头,道:“为什么不用轮椅推着爹爹出去走走?”

    诸葛玄愣了愣,道:“什么是轮椅?”

    王炎剑眉一挑,瞬间反应了过来,在这时代根本没有轮椅。王炎轻笑两声,解释道:“轮椅是用来坐的,父亲坐在上面,侍从可以推着出去。”

    诸葛玄心中好奇,可王炎刚回来,有很多的话要和王允说,他没有追问,主动告退。

    房间中,王炎安慰道:“爹爹放心吧,我一定会找到最好的医师,治好您的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