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押在了一个叫嬴异人(又名嬴子楚)的秦国王子身上。
  嬴异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当时在赵国当“抵押品”,也就是“人质”,孤独落魄可怜兮兮。但吕不韦就认定他以后会飞黄腾达,于是不惜血本对他进行大力包装疯狂炒作,不但让异人成了秦国太子嬴柱(嬴异人之爹,秦昭襄王之子,初封为安国君,后被立为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秦孝文王)和老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不孕不育)的嗣子,还把自己的女人(此说有疑)、一个媚惑迷人的赵国佳丽(有版本说是歌妓,有版本说是富豪女)嫁给了异人。
  没多久嬴政呱呱坠地。嬴政的亲爹到底是谁,自古至今争论不休,关于这个八卦问题咱就不深入探讨剖析了。
  数年后,异人、赵姬和嬴政一家三口安全回到秦国。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嬴柱继位,即秦孝文王。然而这位由于老爸活得太久导致自己足足当了15年太子的国君在位仅一年就病死了,嬴异人随之继位成为秦国新一代的国王,即秦庄襄王。对异人有大恩大德的吕不韦被任命为相国,成为总揽秦国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吕不韦成功地实现了自己从商界巨子到政坛巨头的转型。
  秦庄襄王也是个无福消受国君乐趣的主,他在位仅三年就撒手人寰,年仅33岁。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成了咸阳王宫的新主人,而国家实权掌握在相国兼“仲父”(即仅次于亲爸爸的“二爸爸”)吕不韦之手。这一年,罗马和迦太基这对冤家争夺地中海霸权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依然打得火热,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孔雀帝国的阿育王正在大肆弘扬佛法,和自己亲姐姐结婚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第二位法老托勒密二世已离死不远,而未成年的中国小男生嬴政则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
  
16。 貌似禽兽虎狼之师(1)
一眨眼,九年时光逝去,嬴政21岁了。
  在咸阳王宫,嬴政头戴冠冕腰佩宝剑,举行了庄严盛大的冠礼亲政仪式。昔日懵懂青春的小男生如今长成了一个形貌奇特且心理变态的爷们。据某位见过他的人(此人咱后面还会谈到)说,这位国君生得“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用白话翻译一遍就是“高鼻子,长眼睛,猛禽的胸脯,豺狼的嗓音,缺少仁慈,虎狼的心理”。(关于嬴政相貌的问题,史家一直有争论,咱就不细分析了。)
  如此“禽兽”的形貌和性情甚是吓人,而这位冷酷君王在日后的一些表现也确实令人胆寒,甚至恶名万古流传。那么,嬴政真就如“禽兽”一般凶残冷血毫无人性吗?
  其实中外历史上比嬴政更凶残更暴虐的君王多的是,嬴政和他们相比算是良善之辈了。一位研究中国历史多年的美国历史学教授写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如果嬴政是希腊或罗马历史上的牛人,那么希腊和罗马的史学会将其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而中国史家却并未对嬴政交口称颂,而是将他贬斥为残忍、专横、残暴、疑心并且迷信的自大狂。”您瞧,东西方史学家的思维模式何其迥异也。
  既然是拥有“虎狼心”的人,那么嬴政绝对不能容忍任何威胁他君王地位的人。亲政两年内他先后做掉了两个绊脚石,一个是和他老妈也就是秦国太后赵姬保持奸情并掌握极多特权的长有特大号棒棒的长信侯嫪毐,一个是也曾和他妈有一腿并被很多人怀疑是他亲爹的把持秦国大权多年的相国吕不韦。
  这两位既是给嬴政死去的老爸戴绿帽子的人,也是让嬴政的大王宝座坐不踏实的人。
  公元前238年,“大阴人”嫪毐将他的“勇猛”从床上转移到战场——冒用秦王玉玺和太后玺印举兵作乱。早就对嫪毐厌恶至极的嬴政当机立断,派兵对“嫪毐反革命集团”实行了坚决的武力镇压,两军战于咸阳。这是嬴政生平指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结果是完胜。嫪毐兵败被擒,落了个车裂加灭族的下场,就连嫪毐和太后赵姬的两个私生子(即嬴政的同母异父弟弟)也被嬴政杀死。与此同时,让嬴政感到耻辱的老妈赵姬亦被软禁。
  第二年,嬴政借口吕不韦和“嫪毐反革命事件”有瓜葛,罢免了吕不韦当了12年之久的丞相职位,并将他从首都咸阳踢到封地河南。又过了一年,嬴政发现吕不韦在老家依然不安分——经常接待各国诸侯的宾客使者。于是嬴政给吕不韦发去一封将吕不韦昔日功绩糟践得一钱不值的信,内言:“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与其家属徙处蜀!”大意是,您对秦国有啥功劳,秦国封赏你那么多?您是秦国啥亲戚,还号称“二爸爸”?您和您的家属都给我搬到四川住去!吕不韦知道自己彻底完蛋了,这位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并编撰了大部头《吕氏春秋》的卓越的企业家兼政治家服毒自尽,结束了自己既传奇辉煌又苍凉悲剧的一生。
  从此,嬴政大权在握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驾驭着大秦这架威猛战车横冲直撞一往无前。
  年轻的嬴政十分清楚,他掌控的这架威猛战车——大秦,是一个由许许多多伟大的祖宗辛勤倾注无数心血的王国,这些伟大的祖宗包括:
16。 貌似禽兽虎狼之师(2)
吞吃鸟蛋繁衍秦人的老祖奶奶女修(远古时代);
  为周天子辛勤养马有功被赐予封地的秦人首领非子(公元前9世纪);
  护送周平王搬家(迁都)有功被正式封为诸侯的秦襄公(前777—前766在位);
  跻身五霸、称雄西戎的秦穆公嬴任好(前660—前621在位);


  重用商鞅、锐意改革的秦孝公嬴渠梁(前361—前338);
  重用张仪、大搞“连横”的秦惠文王嬴驷(前338—前311);
  重用白起、狂扁六国的秦昭襄王嬴则(前306—前251);
  ……
  多么牛逼的祖宗们啊,嬴政不能对不起祖宗们的艰苦奋斗,更要在祖宗们打下的坚厚基础上再接再厉,建立一番超越祖宗们的光辉业绩!
  一个“虎狼之心”的君主,主掌着一个“虎狼之国”,统领着一支“虎狼之师”,这东方六国还有好吗?
  世人皆言嬴政冷血残暴,但嬴政对待人才可是礼遇有加一腔热情,正因为一帮文武牛人的精心辅佐,才使得秦王能顺利“扫六合”。
  这帮顶尖人才中有个叫李斯(?—前208)的楚国人,他对秦国的贡献可谓功高盖世。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博士在其大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秦始皇小传”里曾这样写道:“毫无疑问,秦始皇的业绩与丞相李斯分不开。事实上,李斯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很难把他们两人的业绩区分开来。” 您看到没,连美国佬都对李斯的业绩如此推崇,由此可见这位名相政治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何其牛叉!
  李斯乃战国大思想家荀子的学生,思维敏捷,智商极高;擅长政治、法律、战略、书法、文章等。有一次他从厕所里吃屎的老鼠和仓库里吃粮的老鼠的身上感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学,从此奋发向上积极拼搏。他坚定认为,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只有在秦国混才能前途光明事业发达。就这样,他来到秦国并很快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了秦王嬴政的“虎狼之心”。
  就在李斯作为外籍员工为秦国政府努力工作的时候,一帮仇恨和鄙视“外国人”的秦国政府官员鼓动嬴政说“外国人”都不是好鸟,请求嬴政把这些“外国人”全部赶走(即“逐客令”)。此事的缘由在于一起“间谍案”——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家特务”鼓动秦王修建水渠,目的是削弱秦国的人力物力,结果事情败露,举国轰动,“外国人”在秦国成了坏蛋的代名词。
  李斯得知此事后立即给嬴政写了一封被后世誉为“史上最牛公文”的信(即著名的《谏逐客书》),大意是秦国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牛叉状态,就是因为历代君主都大用特用外国人才(如虞国的百里奚、卫国的商鞅、魏国的张仪和范雎等,他们都被秦国任为高官)。如果不重用外国人才,那就等于是极度浪费且有利于敌国。嬴政毕竟聪慧过人,他一眼就看出李斯之言句句真理,于是立马取消了赶走“外国人”的诏令,并提拔李斯为廷尉(类似司法部长)。从此,李斯为嬴政的帝国大业出谋划策,兢兢业业奉献了全部智慧。
  李斯得到重用之时,秦国又来了一个外国人才,他就是那位用生动文字形容嬴政形貌和性情很像“禽兽”的人——魏国人尉缭。此人是个战略高手,他曾提出了一个很震撼的军事观点,那就是“军事是枝叶,政治是根本”(原话为“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这个军事观点绝对超前,甚至可以说有“穿越”的味道,因为两千多年后一个受到现代军事教育的欧洲战略大师也提出了类似的军事观点,即“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此人便是西方第一军事经典《战争论》的作者、被誉为西方兵学宗师的德国将军克劳塞维茨。 txt小说上传分享
16。 貌似禽兽虎狼之师(3)
尉缭来到秦国后很快就被对人才异常敏感的嬴政看中,被任命为国尉(类似国防部长),他和李斯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因为他们都向嬴政提议对东方六国大玩“间谍战”的策略。怎么个玩法呢?那就是:挑拨六国的君臣关系,用重金贿赂各国权臣,让他们给自己的国家捣乱,为秦国服务;凡是不与秦国合作的六国重要的文臣或武将,就采用恐怖暗杀手段将他们做掉!虽说这招阴损狠辣,但效果极佳,嬴政对此兴趣十足,他不断派出间谍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潜入六国都城,到处煽风点火拉拢分化,竭尽全力把六国政治搞得乌烟瘴气以配合秦军的大举进攻。您看,这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便对“谍战”如此精通,真可谓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也。
  在大玩“谍战”的同时,嬴政手里的秦军也开始全面动员,将士们热血燃烧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在新的大战中一展雄风!
  说到这,咱得简单介绍一下秦军的兵种和装备。话说这大秦军队主要有五个兵种,即:战车兵、步兵、骑兵、弩兵、水师。
  战车兵在春秋时期最为流行。咱中国古代战车比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波斯等国的战车的“体格”都大(这些老外战车多为两人乘坐),一般是三人乘坐,中间的哥们是驭手,两边的哥们是战士,手握戈、矛、剑、盾牌、弓箭等武器。春秋时兵车的多少几乎成为衡量国家军事力量的标准,一些牛逼大国(如齐、晋、楚等)至少有战车千辆(即“千乘之国”,楚国甚至有近“万乘”),嬴政的老祖宗、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手里至少有一千辆战车,而称霸西亚的波斯帝国的战车最多时也就二百辆。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越打越雄壮、场地越打越复杂,战车兵就有点过时了,被迫退居次要,步兵成为各国军队的主力,秦军也不例外。
  秦军步兵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两种。轻步兵身穿战袍,行动迅速;重步兵身着铠甲,出手凶猛。秦军全部兵力最多时达百万之众(“带甲百余万”),而步兵就有六七十万,其人数之多(如果中国史料记载的数字属实的话)超过了早些时候的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的步兵数量,也超过了同时代的罗马和迦太基的步兵数量。纵观当时整个地球,估计只有印度孔雀帝国的步兵数量堪与秦军步兵匹敌(孔雀帝国开国时便有步兵六十万)。
  秦军步兵战士装备有戈、矛、戟、剑等武器,个个骁勇凶悍、嗜杀如命。在当时的华夏战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秦军步兵夹着俘虏挂着人头在战场上疯狂杀戮敌手的血腥场景。
  骑兵在战国时期成为各大国的独立兵种,赵国骑兵堪称其中的佼佼者。由于秦人的老祖宗是养马起家的,所以秦人对马一片痴情,骑兵也自然成了秦军的重要兵种。长平之战时,秦军就曾用五千骑兵奔袭赵军营垒。嬴政时代,秦军骑兵约有一万。虽然秦军骑兵也挺骁勇,但由于当时骑兵还不太流行(客观条件限制),所以秦军骑兵的数量和地位远不如秦军步兵,其规模和影响力也远不如以后的汉唐骑兵。
  如果说战车兵和骑兵在秦军中是配角,步兵是主角,那么弩兵就堪称秦军中的超级明星。秦军弩兵极为骁悍,他们在远距离攻击中作用最大。这秦弩乃是一种极有个性又异常恐怖的兵器,堪称当时的步枪,万弩齐射,箭如暴雨,遮天蔽日,场面壮观。长平之战中的赵军总指挥赵括便命丧秦弩之下。身为秦军最高统帅的嬴政还曾亲自使用弩,不过他可不是拿着弩去打仗,而是射海里的鲸鱼,您想想,这玩意儿连鲸鱼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能弄死,何况人乎?
  秦弩生猛骇人,堪称世界古代史上的一流王牌武器,不过它并非世界最强也非世界最早更非世界唯一。古希腊时代也曾有过一种叫“腹弩”的玩意儿,其威力亦不可小觑。它和秦弩哪个更厉害?没PK过,不知道,咱就不YY了。
  由于地处西北,早期的秦军属于只能在地面上折腾的旱鸭子,但随着秦国吞吃别国的地盘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接近一些靠江河的地儿,所以秦国便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号称“楼船之士”,他们在后来荡平南方的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秦军的情况咱就简单侃到这儿,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还不过瘾的话那就奔西安亲身领略一下世界奇迹兵马俑的无敌风采吧。下面咱就来看看这支“虎狼之师”在嬴政的统帅下是如何“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国的。
  
17。 首都市长打赢“韩战”
话说嬴政和前面咱介绍的两位帝国大BOSS波斯的居鲁士大帝以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有些不同,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不假,但他从未像居鲁士和亚历山大那样御驾亲征甚至亲自紧握武器与敌人玩命(两年前俺看过一部老外制作的关于秦始皇的纪录片,里面的秦始皇亲自上阵砍人……实在暴汗),也许是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君王依然发挥猛男风格冲锋陷阵者并不多,所以嬴政在战争中的任务只是待在咸阳王宫里遥控指挥他的庞大军队,战略上亲自决策,战术上让将领们自由发挥,您看这多像20世纪现代战争军事统帅的指挥风格啊,要不怎么说中国人的军事思想先进呢。
  六个敌手,先拿谁开刀呢?
  嬴政的“长目”在地图上扫射一圈后,决定首先收拾首都在今天河南新郑的韩国,而秦国第一谋臣李斯也认定韩国极度虚弱,不灭它灭谁?!
  其实这韩国军队在战国七雄中也算一劲旅,被誉为“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看到没?人家韩国军队也有弩这种牛叉兵器,而且还是“劲弩”。按说战斗力如此强悍的军队应该成为秦军的难缠对手才是,但从史料记载来看,嬴政灭掉韩国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这究竟为何呢?

()免费TXT小说下载
  话说这韩国军队装备强大士卒勇猛,但这个国家一直没啥出色的军事人才(纵观战国风云名将,秦有白起王翦王贲、赵有廉颇李牧赵奢、燕有乐毅、齐有孙膑田单、魏有吴起、楚有项燕,而韩国的“名将”一栏几乎空白),加之总体国力太弱,地理位置也惨(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片儿,被一群强邻包围,无险可守,极易受攻击),所以这可怜孩子自从公元前403年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有像秦齐楚魏燕赵那样雄起过。
  秦昭襄王时代,韩国数次遭到秦国悍将白起的蹂躏,军队越打越衰,国土越打越小,到了嬴政要拿它开刀的时候,它只剩下洛阳到南阳的一小片地盘了。
  为了保全自己,韩国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经典的好主意——派出“水利家间谍”郑国忽悠秦王开凿水渠以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然而事与愿违,“郑国渠”搞定后不仅没有损害秦国的国力反而大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变得越发富强了。
  可怜的韩王安(前239—前230在位)无可奈何,只能在嬴政面前低三下四装孙子又割地又称臣,还把嬴政向他索要的法学人才韩非公子送给了嬴政(结果可怜的韩非还被师兄弟李斯给搞死了)。但即便如此,韩王安依然阻挡不了嬴政气势汹汹的灭韩步伐。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出一支军队很轻松地就打进了韩国都城新郑,吞掉了韩国的全部领土,韩王安成了嬴政统一战争中的第一个高级俘虏,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最早谢幕了。
  说来这韩国真是够衰的,如果它是被白起王翦这类名将灭了好歹也算风光,可是灭掉它的秦军统帅是一个在战国名将排行榜中根本排不上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腾(不知姓啥),职务是内史,也就是秦国首都咸阳的行政长官。除了迅速打赢“韩战”这一“壮举”外,这位“首都市长”在史册中没有留下任何其他光辉的军事业绩。不过内史腾的行政本领挺强,除了治理过咸阳外,还治理过南阳(今属河南)和南郡(今属湖北)。无论在首都还是在地方,都有不错的政绩,堪称一位大秦人民的好干部。
  就在嬴政为轻松搞定韩国而欣喜的时候,一个狂热爱国的韩国公子暗自发誓要弄死这个“侵略者”。嬴政当时打死也想不到,12年后,这个韩国公子会向他巡游的座驾飞出复仇的铁锤(遗憾刺杀未遂),并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辅佐了一个本事了得的流氓建立了一个替代大秦的新帝国。
  这个韩国公子的名字叫张良。
  继韩国之后被嬴政收拾的国家是首都在今天河北邯郸的赵国。
  这赵国实力可非韩国可比,自赵武灵王(前326—前298在位)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事力量突飞猛进,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精良,牛人名将辈出,堪称战国中期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
  不过自从长平之战被疯狂的白起弄死四十余万兵力后,赵国实力大损,辉煌不再。更要命的是,嬴政进攻赵国时,赵国的领导人赵王迁(前235—前228在位)是个昏庸无能擅长败家的主,他的脑残行为直接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18。 同是歌妓的儿子……(1)
这个败家孩子赵王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