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菀沁也不计较,从茂哥竹姐的追问中扭过头,随口笑道:“料不到三妹与我进了一趟宫,就得了这么好的姻缘,姐姐还没来得及恭喜一声呢。”

    云菀桐眉毛一蹙,只觉得她在提醒自己,若不是她,自己是没这福分的,又像是在讽刺自己用的手段不入流,脸上藏着万般的委屈,叫人一看,还以为云菀沁诬赖了她,给她破了脏水。

    小家子气。妙儿摇头,本就是沾了别人的光,使出污浊手段、歪打正着骗来的姻缘,到头来,摆着一副当了粉头又立牌坊的模样,还不让别人说,看得叫人焦心。

    妙儿本就是个受不了气儿的主儿,一梗脖子,站在云菀沁背后,着低讽:“满宫里到处乱跑,幸亏套着个王爷,若不小心套上个没把儿的,看还嫁不嫁。”

    云菀桐离妙儿近,这指桑骂槐一字儿没落,谁都没听到,偏偏自己听的一清二楚,头一抬,脸颊涨得出血,一副眼神骤起厉色,恨不得要将妙儿生吞。

    方姨娘见着女儿受委屈,不敢明说什么,却也生了一股不容被人欺辱的傲气,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扯着圆场,将话题拉远,脸上浮了笑意:“话说昨儿三姑娘被几个宫人用皇家的马车送回,那阵仗,可真是气派,引得一条街的街坊都来张望,妾想大姑娘既然被太后留宿,今儿恐怕又得饱饱眼福,比三姑娘更厉害,没料到却是一个人回来的。”

    想讽刺大姑娘没排场?这回可是自取其辱了,妙儿轻声一笑:“本来是有宫里的车子接送,不单有宫车,还有一堆仕宦公子府上的家仆驾车在正阳门外等着,排着队送大姑娘回来呢!不是奴婢夸张,为了争送大姑娘,都快在皇城根儿下打起来了!”

    童氏一听,笑得皱纹迭起:“哟,还有这回事?有哪些家的啊。”

    “老夫人,有杨太傅家的车子,太傅,就是当朝皇上的老师,杨太傅是三朝元老,连皇上都要听他的呢!还有奉恩辅国公家的车子,国公,便是大宣一品爵位,归德侯府的慕容家都比不过!”妙儿笑着给老太太解释,本来想把秦王的名号也甩出来,可那大姑娘也真是太低调了,回来的路上千提醒,万嘱咐,不要说自己跟秦王见过,也别说自己个儿搭过秦王的车子,只得作罢。

    童氏也不知道怎么,从第一次见着妙儿,与这丫头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估计是爱屋及乌罢,此刻见妙儿笑得甜兮兮,跟自己的孙女儿一个模子似的,越发笑得灿烂,连连点头,连云玄昶一张脸也是挂满了笑意:“好。”

    方姨娘牙痒痒,怎的,这云菀沁想说自个儿成了抢手饽饽?那又如何,什么太傅啊国公啊,能比得上皇帝老儿的亲儿子么,有本事你也来个皇子啊,你那是以量取胜,光是多有什么用啊,我家桐姐儿才是以质取胜。

    想着,方姨娘不觉撇撇嘴:“要是有个皇子就更好了,指不定能跟咱们三姑娘一样。”

    这般一说,云玄昶的目光又落到了三闺女头上:“嗯,桐儿这次确实争气。”

    妙儿岂能容得了方氏母女好,叫下人将那九九果盒拎了进来。

    云玄昶一看哪会不知道是什么,眼睛都直了:“沁儿,这是……太后赏的?”不等回答,便欣喜地抱了那九九果盒一格格地抽开看起来,又对不明所以的童氏解释,不消一下,两个人都顾着赏起果盒,赞着自家大闺女,气得方姨娘快歪了嘴。

    室内正气氛热络,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莫开来去看了一眼,只说是怜娘闹着要进来,给桃花求情。

    云菀沁心下一凝,手脚还真是利索,舍得一身剐,说做就做。

    那桃花都已经被她借刀杀人打废了。

    怜娘这是已经算准了,就算求情,家主也不会留下桃花,自己还能给家主建立个好印象。

    云玄昶见不得哭哭闹闹,本挥挥手,欲叫家人将怜娘拉回去,倒是童氏开口:“都是一个地儿出来的,总有几分感情,就让她进来吧。”

    怜娘一进来,一张娇小的脸蛋已是哭得像个花猫儿似的,可泪不沾睫,清清新新,丝毫不显得邋遢,反倒透出一股梨花带雨的柔弱和洁净,一身素白裙衫显然打理过,虽是粗布面料,款式倒是有腰有臀,衬得女子纤细如柳,加上这么一哭,越发是柔若无骨,竟看得座上的云玄昶微微一怔。

    云菀沁眉尖一蹙,云玄昶对这种类型的女子,始终还是没什么抗拒力,这个怜娘,活脱脱就是年轻时的白雪惠,甚至更胜一筹,心机更不赖,那白雪惠无非就是凭靠些床帏内的情趣媚态,可这怜娘,已是扩展到了日常的一举手,一投足。

    只怕这会儿怜娘一露脸儿,已是进了云玄昶的眼里。

    怜娘跪下,头颅半垂不抬,泪儿宛如断线的银珠子一颗颗往外淌,胸脯起伏着,叫人看了动心:“婢子是来认错的,是婢子误会了桃花,害怕桃花的那个胸针是赃物,才告诉了方姨娘,求她做主,却没料到害了桃花!奴婢有罪啊。桃花如今这个身子,出了云家,哪里还有活路,若老爷与老太太非得卖了桃花,便将奴婢一块儿卖走,她到哪里,奴婢跟去哪里,到时候能够随时照顾她,也当是个补偿!”

    这话其实也是担着风险!万一主家一个“好,我成全你”,怜娘就完蛋,只是素来赌注下得越重,风险越大,收获才越丰厚,若只说些不痛不痒的求情话,搔不到实质,没什么用。既然搏,搏大一些!

    果然,这话很重,证明了怜娘真是不知情,满满都是悔意,云玄昶一听,攒起眉:“也不能怪你,你也是因为忠心,向着云家,生怕家里遭了内贼,才这么做。”

    怜娘提着一口气松了下来,心内大喜,芙蓉小脸却哗啦啦珠泪频落,用帕子揩了一揩,可怜巴巴:“那……老爷和老太太,不怪我冲动办错事儿了么?”

    若是怪你,岂不是我也脱不了责任?方姨娘率先开口:“老爷不是说了么,你只是忠心维护家里而已,还在哭哭啼啼作甚,擦了眼泪吧。”

    云玄昶得了方姨娘的话,亦是抬起手:“起身吧,不怪。”

    也不晓得日后方姨娘会不会为了自己的一句帮腔而后悔死?云菀沁悄悄看着那怜娘口里呼着“多谢老爷,多谢老夫人,多谢姨娘”,柔柔地起身,中途还因哭得眩晕而晃了一晃,更是叫人动心,云玄昶竟是看得眼皮一弹,手指动了两下,身子朝前一倾,语气更加温和:“你倒是个善心的,放心吧,我云家也不会亏了桃花,一定会给她择个好下家。”

    那怜娘又是弯腰一拜,楚楚哽咽:“多谢老爷。”一步两回头地走了,回头时,看似只是轻微转颈子,实则那目光却像是带了钩子,瞟去上首的家主身上。

    半晌,云玄昶方才开口:“桃花一走,里屋就缺了个人手,娘看如何调配。”

    那只有从两个瘦马中挑一个进去了。童氏见儿子恁般快就原谅了怜娘,猜得出,这个老二,只怕对这瘦马上了几分心,乐得成全:“那就怜娘吧。”

    云玄昶脸上闪过一线振奋,立刻说:“好。就依娘的。”

    时候不早,众人散场,前后离了正厅。

    回盈福院的路上,初夏与妙儿正叽喳说着话儿,只听大姑娘开声:“初夏,你之前去看桃花时,怎么样?”

    “还能怎样,”初夏摇摇头,“趴在榻上恨得双眼血红,不住的撕被子,口口声声喊着要将怜娘给撕了。”

    “你去拿点儿银钱给桃花吧,。”虽说对那桃花也谈不上喜欢,可见她跟自己上辈子的遭遇一样,毁了生育能力,倒是有几分戚戚感。

    云菀沁又转头朝妙儿:“你寻个机会,去将今儿的事,从头至尾告诉一下蕙兰。”

    妙儿跟了大姑娘些日子,早就能拿准她的心意,这是要叫蕙兰防范着呢,免得成了第二个桃花,最后让怜娘成了一家独大,拔腿就去了。

    却说蕙兰知道了桃花的事儿,又从妙儿口里得知是怜娘作祟,大惊失色,继而胸中涌起一股怒。

    三人年龄差不多,几乎一起在雅致楼里长大,她因为长在乡下,性子较另外两人淳朴厚道,那怜娘性子温柔娇弱,很会凭着弱势讨人的怜爱,以前就时刻照料她,就算来了云家,怜娘一说不愿意在外院当差,她也马上主动担下来,为的就是不内斗,和平过日子。

    在蕙兰心里,既然三个人有缘分到了同一个主家,就该合力齐心,抵抗外人,哪知道怜娘这才没来几天,竟成了这个局面,害得桃花被冤打一顿,打得以后连孩子都生不了,还被发卖出去!

    蕙兰冲到怜娘屋子里,劈头盖脸甩手两耳光:“你好狠辣的心!”怜娘被打得懵掉,见第三耳光又要冲过来,只将她腕子一拽,娇声一斥:“够了!”

    蕙兰看出怜娘眸中一闪而过的凶意,终是明白了,妙儿姑娘讲得没错,这个怜娘哪里是个会同甘共苦的,甩开手,冷笑几声,摔门出去,自此看出她腹内到底是个什么肠子,决了裂。

    **

    却说云家之外,塘州案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因为宁熙帝重视,又涉及国舅蒋胤,大理寺重审起来,如流水一般顺畅,效率极高。不过几天的功夫,证据俱全,宫里来了信儿,传唤红胭进宫,作为案件中官员的遗孤面圣呈请,相当于是最后一个步骤了,完毕之后,便是彻底盖棺定案。

    红胭第二次进宫,又跟大理寺的高官打了几次交道,再没有第一次那么紧张了,旨意一下,这日被宫人领着进了皇城。

    谢谢cherrylucia的打赏V

    谢谢284406059的月票V

第八十九章 赐店名,过立冬() 
翻案安排在议政殿。

    朱色铜环御门外,偶而听到天子审案的声音飘出来,红胭抑住紧张,等太监喊自己进去,跪在御前的丹墀之下,开始一字一句说起塘州旧案。

    蒋胤这几天身子好些了,作为人证也来了议政殿,被赐坐御前,不时蜷手咳两声,可眼光却一直盯在红胭身上,虽然满身的疲劳,多年的心事总算有个了结,脸上却一片安详与和乐。

    审毕,大理寺官印与玺印同时落在卷宗的尾处。

    结案封卷之后,姚福寿手持圣旨,下达定审结果,塘州一案的众将官尸骨重回各自祖坟,朝廷遣工匠去重新修葺,且修改罪籍。

    北漠流放的原军官家眷赦免千里流荒之重罪,返回原籍,祛罪臣家属身份,直待择日公告天下。

    洪嗣瀚之女洪嫣,即日恢复良籍,发回原籍塘州或者留驻邺京,自行决断,官府不可阻挠。

    最后一个字吐出来,红胭舒出一口长气,眼眶不觉浮出朦胧雾气:“民女在塘州已无半个亲人,如今在京城已有店铺谋生,算是有了些根底,恳请留在邺京讨生活。”

    蒋胤清瘦身子骤然一挺,缓缓放下,宛如落叶归根,再无所求。

    宁熙帝不是第一次亲自审理大案,却是第一次亲自翻旧案,尘埃落定,瞥了一眼丹墀下的旧臣遗孤,不免有些感概。

    旧案这回事儿,能不翻就不翻,翻案毕竟代表着帝王推翻以往的判断,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打嘴巴,损了朝廷尊严,故此,千秋万代的历史洪河中大案连连,冤案更是多,真正能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又能有几件?

    纵是上头知道有冤情,大多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能够成功翻案的,要么是直接告到天庭,逼到了皇帝的鼻子底下,要么是新帝登基,为树威望,主动来翻。

    可喜,红胭正撞上第一种机遇。

    所以旧案这回事,要么各部门由下到上全都藏着捂着,一旦翻了,皇帝却是巴不得叫天下人都明明白白,晓得君主的仁慈宽厚。

    这会儿,宁熙帝亦是龙目一凝,当了文武臣子的面,开声:“洪氏女既愿意留在京城,朕欣允,你的经历不比一般的闺阁女子,到底是将门女子,心智坚韧,想必日后也能自力更生,不枉朝廷曾对你父兄的栽培。姚福寿,赐洪氏女白银一千,另附国库内……”

    姚福寿连连用鸡毛小笔记下,这个赏赐,与其是安抚冤案家属,不如说是彰显洪恩,做给天下人看罢了,记录完了,呼道:“吾皇圣明!吾皇宽宏!”

    红胭只静静听完宁熙帝的赏,却是伏地一趴:“草民谢主隆恩,不过民女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不当说。”

    姚福寿一愣,见宁熙帝脸上新鲜,拂尘一指:“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红胭揣着云菀沁的托付,心内倒是有些惊讶,这个大姑娘倒还真是料得准,她说宁熙帝既然翻案,定要弄个天下皆知,证明皇室宽容大度,睿智远谋,让百姓臣民折服,怎能才能天下皆知?岂不就是大肆封赏!红胭声音一缓,继续:“金银再多,尚有用竭的一天,不如赐民女谋生工具。”

    “怎么个说法?”宁熙帝来了兴趣。

    红胭只照着云菀沁的吩咐,一字一句,不无恭敬:“民女早就听闻圣上不仅是千古明君,还是书法名家,民间许多人求而不得,若民女有幸得圣上墨宝一副,悬于铺中当做门脸儿,肯定远远超过任何价值倾城的真金白银。”

    “噢?哈哈,”宁熙帝性子既然风流,风流之人也免不风雅,平时确实爱好书法,此刻得了赞美,心中自然开怀,此案一公诸于众,京人皆知红胭是塘州案军官之女,再看见店铺中有皇家御赐牌匾,确实比赏赐金银更要有影响力。

    宁熙帝兴致勃勃,立刻拍案而起:“福寿,摆文房四宝!”

    大理寺卿与文武臣子知道天子的意思,气氛轻松,俱是笑着议论起来。

    姚福寿不敢怠慢,忙与几个太监置宣纸,浓磨乌墨。

    宁熙帝抬袖,笔尖刚掠过纸面,方才记起,一犹豫:“你那铺子是做什么的,名字想好了吗?”

    红胭倒也灵光:“民女店铺所出胭脂水粉,之前倒是想过几个名字,可都嫌俗气了,今日天子在上,自然是由圣上赐个好名。”

    大姑娘说了,皇帝老儿,天下第一尊大神啊,放个屁都是有人去接的!名字?让他取!就算取个屎来香也认了!

    当时把红胭笑得前俯后仰,这大姑娘真是的……不过虽说话粗俗,理儿还是正的。

    “难为朕了,给水粉铺子取名,比堆在御书房的折子还要让朕头疼!”宁熙帝用笔尾端挠掠过鬓发,“你先前取的那铺子名,叫什么来着。”

    红胭笑道:“暗香盈袖,取其简意,本考虑过剔‘香盈袖’三字出来,当做店铺的名儿。”

    宁熙帝龙颜舒展,琢磨起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香盈袖,好名字,好名字啊,正合铺子。”却一疑,这洪氏出身边城的武官家庭,能认得字已经算不错了,十三岁开始就流落在外,更不可能有机会读书,如今单听她取名,倒像个肚子里有货的,不觉须眉一拧:“这名字,是你想出来的?”

    一双龙目咄咄,让人作不得假,红胭斟酌了一下,声音平缓:“圣上慧眼如炬,店铺名字是云家小姐帮民女想的。”

    又是那云家的女儿。宁熙帝眉头一动,碧玺镶金扶手上的手掌略一动,竟是失神片刻:“好,香盈袖,好。”

    姚福寿将宁熙帝面上短暂一丝茫然尽收眼底,最先开声捧场:“香盈袖?好风雅的名儿!”

    宁熙帝魂魄悠悠回转:“那就这个名字吧。”

    红胭恭敬:“谢圣上赐名!”

    群臣一阵喧嚣,自然是赞美名字贴切。

    宁熙帝再不犹豫,羊毫饱蘸浓墨,一番笔走龙蛇,三个遒劲的尺长大字,跳脱纸上。

    姚福寿叫宫人晾干,卷好,用黄绫绑着,当做赏赐,一同出宫。

    这边塘州案审定,皆大欢喜,青河山铁矿一事也查到了关键处,顺藤摸瓜,彻底将魏王这个幕后大鬼扯了出来。

    一直盯着青河山矿产爆炸案的言官起了哄,最近也没什么大事儿,于是不依不挠,集中火力,一起炮轰魏王,奏禀魏王违反律法,私开矿产。

    韦家外戚自然是替魏王喊冤叫屈,打死不承认,只说魏王树大招风,招了人陷害。

    韦家势力近年不浅,一时之间,朝上成了两派,每天上朝都得唇枪舌战一场,金銮殿上尽是口水味儿。

    其实,是不是这老五做的,宁熙帝怎么会不清楚,别说证据确凿,单看老五被娇宠得不行了的德性就清楚,揽私财,算得了什么!?

    只是帝王心,海底针,朝上两派吵得欢脱,宁熙帝也只不做声,坐山观虎斗,冷眼先看着。

    魏王本想借由撷乐宴狠狠闹上一闹,太后一病倒,老三脱不了干系,言官和父皇的视线便会转移,如今没成功,又被翻了老账,怏了条儿,目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干脆躲在王府里,什么事儿都不做,抱着最近新宠的夜南风,足不出户,一条心等着亲娘给自己在宫里挡灾。

    要说私开矿产这个罪名,说大可以无限大,毕竟是跟国家抢钱抢资源,吃傻了的皇帝才会容许,但是要说从轻发落,也不是不行,若皇帝真想保住这人,大可一道圣谕放出去,就说是自己个儿背后允的。

    韦贵妃为了保儿子不受罚,自然是哭哭啼啼,水淹龙床,百般武艺都使出来了。

    宁熙帝本就宠她母子,一来二去心软了,决意轻罚,偏偏贾太后一听说,不愿意了。

    撷乐宴上,贾太后已经记恨上了这个孙儿,若真是他用桃花酒掉包害老三,那就是说,自己堂堂个太后,倒成了那奸险小儿的争风害人的棋子,只是苦无证据,孙郡王被软禁在府上,牙关咬得死死,到现在还不吐露实情,不然早就将那逆孙拎到御前去!

    如今贾太后一听说皇帝似是有些容忍魏王的意思,哪里肯依,桃花酒的事儿修理不得你,难不成铁矿一事还整不了么?

    等宁熙帝来请安时,贾太后也不犹豫,摆出一副淡漠嘴脸,不冷不热地将前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例子搬出来,啪啪啪丢了皇帝一脸,又将那些徇私而亡国的案例拿出来翻来倒去地分析,听得宁熙帝是心惊肉跳,也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这一下,连太后都站在了言官那一边,宁熙帝还能有什么说辞,怪只怪那老五不得人心,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