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等一的美人跟中等美人放在一起,有的情场老手一眼就能看出差别,分个三六九等,可对于老八来说,没什么区别。

    @

    仙居殿一场夜间走水,天亮才扑灭大火,满殿宫人无事,偏只有韩侧妃母女当夜在卧室里没有来得及跑出来。

    待第二天搜寻火场时,只在烧成了断壁残垣的主殿卧室内,搬出一具烧成了黑炭的女尸。

    尸体穿的是韩侧妃的夜间寝衣,怀里还抱着一团烧得褴褛的幼儿棉被,太医查看女尸的牙龄和骨骼后,发现跟韩侧妃差不多的年纪,不是韩氏又是谁?

    至于那可怜的小皇女,只怕也是被韩氏抱在怀里躲火,跟着娘一道双双殒命。

    两岁的幼儿,才多大一点?火一猛,只怕连骨头渣滓都烧化了,尸体都没留下来也不奇怪。

    这桩惨祸在宫中传播开来,宫人都叹红颜命薄,想韩氏也是倒霉,好容易熬着家主荣膺万人之上的权势,就等着封位了,却跟这皇宫没缘分。

    不过又有些流言,那场火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不好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放的。

    后宫除了韩氏,等着册封的还有谁?不就瑶台阁那位么,宏嘉帝本就因为中途代位而罢选新女,韩氏没了,这后宫就只有她一人独大了。

    若真是如此,瑶台阁那位当真蛇蝎心肠啊,还没册封就能做出这种事儿,今后真当了皇贵妃,岂不更是在后宫兴风作浪?

    这般一想,一些宫人也不敢多说了,免得被蛇蝎美人捉着把柄了。

    初夏将这话捎回去一说,晴雪和珍珠柳眉一挑,斥道:“叫我听到了谁敢再说,上前不撕她嘴巴!”

    云菀沁倒是无所谓,眼波流转,噙几分笑,安抚几人:“你们瞧瞧旧朝往代,后宫那些稍微有名气的女子,哪个没被人说过不好听的话?写史的那些老学究,不都是可着劲埋汰这些女子?被骂又如何,人家一辈子照样活得自在惬意又有福气,也没见着被人骂掉了一块肉啊。蛇蝎心肠?倒也好,最好瞧见这后宫有个狠辣点的人,都别起那些歪心思。”

    后半句倒是个实在的,几人安了心。

    随着册妃仪的临近,宫里忙碌起来,韩氏母女遗体安葬皇家陵园,特赐韩氏谥号为惠贞敏纯贤嫔,平复韩家丧女心。

    其后,仙居殿的祸事也渐渐消弭下去,再没人问津。

    册妃仪式设在初八的吉日上午,在华盖殿举行。

    皇贵妃位份仅逊于后位,许多朝代更称皇贵妃为副皇后或是西宫皇后,除了名号,余下一并如中宫仪,即是说,享受的待遇跟皇后差不多,大宣亦是一样。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妃嫔在晋升为皇后之前,都会先擢升为皇贵妃,再升皇后,所以册立皇贵妃的旨意一下,宫中和朝上的人也都清楚了,这皇贵妃不过是个跳板,皇上最终是要将云氏擢升为大宣皇后。

    晴好天气,鸟语花香,供皇贵妃的轿辇在瑶台阁外等着,垂银香圆宝盖,四角各雕金铜飞凤,红销金罗轿衣,一片璀璨如火,喜气洋洋。

    “奴婢怎么觉得,好像又伺候主子出阁一次?”初夏搀着云菀沁出门,笑着低语。

    云菀沁也觉得比新婚时还紧张,在王府新婚时,至少是前世经历过差不多的流程,可皇宫里的仪式,却还是头一遭。

    到华盖殿时,夏侯世廷早就御殿,正在丹陛上等着来人。

    一声通传下,云菀沁被扶着进殿,感觉到殿堂上的肃穆气氛,隔着头帘,朝座上的人望去。

    他跨坐盘龙金丝椅上,今日穿着一身册妃的皮弁服,赤色绛纱袍,金红敝膝,腰束白玉佩革带,说不尽的风神俊朗,威仪赫赫,此刻一双灼灼目光望过来,眸仁如星辰,却不苟言笑。

    原来他在朝堂上,是这么个形象?

    不看他还好,一看倒还更紧张了!

    她鼓了鼓勇气,抬起缀牡丹珠的云霞绣靴,按着礼制,独自上前,走到正对着御座的中轴线上,跪了下来。

    这一跪,却觉得膝盖软软厚厚的,她悄悄一摸,毯子下方鼓起来几毫,好像被提前垫了什么东西,往上面一瞄,顿时明白了。

    册妃仪式冗长,这一跪,时辰不短,他早安排好了。

    丹陛下的人,一身霞帔配上红罗裙,如娇艳祥云般降临大殿,珠帘后一张玉无瑕的娇容影影绰绰,看不清,却已经让夏侯世廷英朗眉宇舒展开来,下令宣制。

    这时,承制官出列,代天子宣制:“瑶台阁云氏,敏慧夙成,恭谦有度,兰殿承芬,兹仰承命封皇贵妃,命卿等持节行礼。”

    两侧,礼官宫人纷纷在拜位上行礼,然后是礼官授皇贵妃宝,来来去去,快到正午,整个仪式方才完毕。

    要不是这个隐藏得很深的跪得容易,膝盖还真是得酸个好几天。

    好容易,一声旨意下来,册妃仪总算是散了。

    皇贵妃新所选在福清宫,这次就算小元宵哭破喉咙也没用了,只能跟老家说再见。

    从华盖殿坐轿辇回福清宫的途中,轿子却一转,朝御花园走去,径直到了承天湖才停下来。

    云菀沁也不意外,一定是他主张的,果然,一下轿,只见湖心停泊着两层高的宝舫。

    虽距离远远,却看得清楚,宝舫从上到下扎着红带,窗棂贴着红窗纸,一片通红,喜气洋洋,映得旁边的水波也红了一片。

    齐怀恩驾着小舟已摇到了岸边,笑道:“请娘娘上船过去。”

    云菀沁一身衣饰都还没除,累得紧:“三爷在上面?要不我先回去换一身……”

    “没事,娘娘,皇上说了,总是得脱的。”齐怀恩笑道。

    云莞沁脸一烫,只能带着沉甸甸的武装先过去。

    小舟摇过去时,天色渐暗,月牙儿半露,星辰渐出。

    榻上甲板,却静悄悄一片,什么人都没有,一层房间里空荡荡的,云菀沁沿着楼梯上了二楼。

    宝舫二楼是露天开放式的,只有四方围着阑干,平日多半是凉快的季节,宫里的贵人们在顶楼上吹风游湖吃酒,此刻却红艳艳的一片,跟下面装扮得一样。

    可,这次却不是彩带,不是窗纸,而是满地的西域玫瑰花,新鲜,柔嫩,饱满,摘下来后似是还清洗过。

    男子躺在中间,修长双臂枕在脑后,卸下了朝上威严得叫人透不过气的服饰,目中的笑意如天上渐渐浮现的星光:“朕的皇贵妃来了?”

    一派散漫慵闲,与刚刚在华盖殿授宝册妃的人,截然不一样。

    她摘下头冠,朝前走几步,陷入了花瓣的陷阱,走一步,花瓣香气扩散一次,待走到中间,整个人就像在香花中打过滚的。

    身子下的花瓣厚厚软软,也不知道他叫人收集了多少,竟比高床软榻还要舒服。

    只不过随口说了一次而已,他却每次将西洋的玫瑰花当做惊喜。

    幸亏上次没说是金子银子,那这会儿岂不是睡在金山银海上,骨头都磕散了?云菀沁失笑,却觉身边这个一点儿不懂变通的人手一滑,握住自己的手。

    “沁儿,我们终于能够这样躺在一起了。”

    他声音不大,一张脸庞古井无波,宁谧深远,对着头顶上渐萌的苍穹夜色。

    她尖尖五指一收,扣紧了他指缝。

    “我要你亲口告诉我,你又嫁给我了。”他声音淡淡,却带着点得意和骄傲。

    她对着星月交晖的天际,笑他的孩子气:“我又嫁给你了。”

    他这才满意了,握得她的手更紧:“在封地时,日日都是这样想着,给自己鼓气的。”

    她心头一动,好像有什么暖暖又软软的爬上来。

    他身下坐着的那把椅子是属于江山的,可椅子上的人,却永远是她一人的。

    她撑起手臂,忽的一个翻身,滚到他身上。

    他措手不及,被压得呻吟一声,却呼吸渐浓,赤红了眼色:“本来说跟你说会话,既然你这么迫不及待,那我就勉为其难了……”

    云菀沁啪一声拍开他手,这一身毒好了就忘乎所以了,只往下一滑,头也一俯。

    他简直不敢相信能有这好事,声音有些发颤:“宝贝儿,你想做什么?”却觉得脚踝一凉。

    她掀开他便袍下的一截,小腿上的钢筋印子已经淡了很多,舒了口气。

    这处是他在封地留下的印记。本来他没告诉她的,可之前有一次下大雨他来瑶台阁,一脚的泥泞,进了屋换靴子时,她才看到了他这处的伤,只听齐怀恩说是在雪莲山谷失踪那次摔的,虽伤势早没什么了,伤疤却触目惊心,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忍过来,于是她配制了些活血消疤的草药,叫齐怀恩定时给他敷,如今倒还真是有些效果了。

    她看完他的腿伤,爬了上来,对着他失望不已的脸:“你以为我要做什么?”

    “没什么。”他恢复正色,却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她抠抠他手心,故意:“哦,好,那我就不什么都做了。”

    摆明是故意的。他急了,目色一沉,双肘一曲,将她翻压在下方,气息有些不稳当了,却记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什么。

    修指间夹着的透明薄膜让云菀沁一愣:“这是……”似是有些眼熟,可又不确定,想来想去,脸色一烫,这难道是……

    “帮我戴上。”他呼吸滚烫了起来。

    她明白了,早前他刚回宫时,姚院判就没忘记跟他打过招呼,自己生小元宵时剖腹,需等身子复原,近两三年最好不要生产,不然会有危险。

    她本已经做好了避孕的打算,没料到他将这玩意拿出来了。

    男女避孕,多半是女子承担喝避子汤的苦,极少有男子会牺牲欢愉,主动避孕,他竟是愿意么?

    民间这些男子的避孕的物事挺多,一般是羊肠、鱼肠制成的,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少女,自然知道,却还从没看过,更没想过当皇帝的人还会用这个。

    他现在捏着的这玩意儿,没有丝毫羊肠、鱼肠腥气,反倒还有股清幽的香气,好闻得很。

    云菀沁有些好奇,一时之间,甚至超过对其他事情的兴趣,凑过头,薄膜的质地蚕丝一般细腻,晶莹透亮,不过软塌塌的,看起来很小啊,不知道……吹起来……会不会大一些?

    “避孕汤药喝多了总不好。”他懒得跟她多解释,话语更急遽,又叫她好像不大熟,英眉一皱,有些不放心:“你会不会啊,要不然我自己……”

    她脸蛋儿盛开如花,比堆积在两人身下的玫瑰还要娇艳三分,红唇绽如夜昙,声音小得似蚊呐:“瞧不起人啊,这有什么不会。”抬起手,丝袖一滑,一管雪白酥臂露于眼前,刷的一下子拿过那羞人的套儿,如一截儿窈窕尾鱼般滑下去。

    @

    半月后,皇贵妃之子大名拟定为“勋”,上玉牒,名字显示了皇上对此子寄托建功立业的厚望,不足两月,又册金宝,三岁不到的孩童,封为亲王爵。

    皇上信手一指,将富饶的南部地带选为封地,封蜀王。

    一年后,韩氏与皇女一事烟消云散,在人们的视线中淡出,同时,京城燕王府接进一名张姓妾侍,还携带着一名稚龄的娇娇女。

    王府长史上报宗人府,这一对母女是燕王养于外宅的外室,女子是乡间民女,偶被出行游玩的燕王看中,因为身份低微,养在了别庄。

    近年,这名外室诞下了女儿,燕王才特上表奏请,接这对张氏母子进王府。

    上批允诺之后,张氏母女进了王府,拨了妾侍的名分,居在燕王府后院的东北小院,据王府中下人说,这名新进府的张姨娘性子很是低调,极少出屋,就算是王府的下人,也不是个个见过她,平日只在小院里绣花读书,养育女儿。

    倒是张氏的女儿,很得燕王宠爱,燕王是个性子还不定,不爱着家的,自从将这个女儿接进王府,却像是找到了另外一个稀奇玩意,每天回来得早多了,对着女儿爱不释手。

    宅子里的下人们感慨,这女儿虽是外室所出的庶出女儿,可有了燕王这份疼爱,今后也不至于差到哪里。

    与此同时,经过一年多的锋刃磨剑,宏嘉新朝气象雄伟,在件件政绩下,臣心归一。

    惟独朝堂上,部分旧皇党虽已无奈默认新天子,可对于营救隆昌帝一事,始终没放弃,时不时进谏个几句。

    夏侯世廷并不拒绝,每隔些日子仍派沂嗣王去跟蒙奴斡旋,然后由沂嗣王来京禀报那边的回音,如此一来,沂嗣王进京更加频繁。

    沂嗣王巢营驻地仍在江北城,打从皇上登基后没过多久便回去了,只偶尔回京述职,眼下因为隆昌帝一事,跑得更勤了。

    臣子们看在眼里,沂嗣王本就拥立皇上有功,在朝堂上,皇上对他的抬爱,几乎不逊于对景阳王和燕王。

    如今这么一来,沂嗣王在邺京的权势,更是日趋如日中天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地噩耗() 
午后的议政殿,一群臣子巍巍跪了一排,正在劝谏营救隆昌帝一事。

    一个个说得口沫子直飞,有个年纪大的甚至快要体力不支,却还没停下来的意思。

    自从隆昌帝被俘,通过皇上委派沂嗣王在北边的暗查明问,才打听到音讯,原来隆昌帝被俘后,作为黄金人质,一直被蒙奴朝廷安置在京城上都靠近皇宫的一处宅邸内,由朝廷士兵和官员看守。

    可就算知道也没用,蒙奴那边压根不放话,想要施救也无力可出。

    直到上个月,蒙奴终于来了音讯,表示愿意将隆昌帝还给大宣,只指定大宣北方的四座城池为交换条件。

    齐怀恩站在皇上的御案边,眉头皱紧。

    太子太傅杨敬,殿阁大学士何元中,翰林院掌院学士涂继祖,三个全是扎扎实实的内阁元老,还有三人带领下的一群臣子,全部是仍将隆昌帝夏侯世谆作为正主儿的旧皇党。

    皇上即位前,这群人的反对声就最大,后来看见皇上政绩斐然,又丢出罢选六宫,待隆昌帝回来后还政的旨意,暂时没话好说,如今一听北边的信,又染起了希望,在朝上吵了好几天,皇上对蒙奴的条件却持保留态度,并不发话。

    旧皇党们虽嘴上不说,却多了些话里藏针的讽刺,暗示皇上完全不尽心,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迎回旧帝。

    亏得皇上大度宽宏,不恼怒,要是齐怀恩,早就发飙了,这些老儿,心里只有那隆昌帝,只想着不能贻误旧帝的性命,难道就不知道那四座城池全是北方的关卡和大宣边境的屏障?

    可哪里跟这群死心眼的人说得通?在他们心里,区区几座城池,又哪里得过旧天子的性命?!

    “皇上要快些定夺啊,蒙奴朝廷难得递了信过来,愿意还回隆昌帝,若是耽误了,惹蒙奴人不快,不愿意交换了怎么办?”何元中苦口婆心,说得胡子翻飞。

    “臣等知道四城是机关要卡,很重要,可能重要过堂堂天子么?我大宣幅员辽阔,护守北境的精兵多得很,不在乎几个城啊,今后若有机会,还能将城池夺回来,可隆昌帝若是没了,便再无挽回之地了,咱们都得愧对先帝爷和大宣的列祖列宗啊!”杨敬是中间年纪最大,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便是涂、何二人都曾是他的门下学生,或者有些姻亲关系。

    此话一出,涂继祖和何元中也携着其他下属呼应起来。

    “皇上已拖了好几天,请快些决断,给蒙奴回话吧!”

    “请皇上决断!”

    这话未免太重了,若是皇上不拨出城池去换人,就是个不孝子了?齐怀恩脸色一变,正要制止,却见御案后,皇上抬眼环扫一遭,神色并无波澜:“若不答应蒙奴人的条件,救不回皇弟,是对先祖不孝。若是答应蒙奴人的条件,失去北方重镇,致使北人入侵,也是不孝。若是你们,会如何决断?”

    几人哑然,嘀咕:“难道我大宣就是靠那四座城池保着么?没有那北边的四座城,还能垮了不成?”

    “那几位卿家可能用百年名誉和身家性命担保?”夏侯世廷唇角一撇,犹自温和。

    几人自然不敢轻易下这保证,转移话题,仍是执拗:“蒙奴便是拿了那四座城池,也不一定有能耐……”

    “你们不敢,朕却敢,”夏侯世廷语气蓦然一凉,声音渐铿,一字一句加重,“你们千方百计想要迎回隆昌帝,不顾北境安全,不惜以江山为代价,朕还当你们多忠贞,却连个保证都不敢下。朕却告诉你们,朕宁可用不孝的骂名做担保,也不会给蒙奴人一丝能侵犯大宣的机会!”

    座上天子虽未怒,仪自威,虽没丹陛下的元老们年纪大,一身气势足可镇住臣工。

    一群臣子屏了呼吸,半天不敢说话。半晌,杨敬依旧不甘心:“隆昌帝那边怎么是好?若蒙奴得知咱们拒绝,恼怒之下,这不是将隆昌帝置于险地吗……”

    夏侯世廷并未直接回答,只俊颜浮上一丝莫名冷冽:“几位卿家就不曾多想一下,为什么隆昌帝被俘两年,蒙奴都不提出条件,只将人禁在上都待价而沽,偏偏最近却放话过来,着急想要跟大宣谈判了?”

    杨敬等人被问住,面面相觑,抱袖弯腰:“臣等愚钝,还请皇上释疑。”

    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名黄门官匆匆进来,对着皇上低低禀报了几句话。

    “释疑的人来了。”夏侯世廷道,“传沂嗣王觐见。”

    殿中,众人统统回首望去。

    朱门后,年轻男子因为进宫面圣,已卸去了兵器,此刻一袭紫袍,金冠缁靴,虽然从江北城星夜快马赶路到京城,却没有半点仓惶匆忙和风尘仆仆,不紧不慢行礼:“臣拜见皇上。”

    眼前的男子,若看外表,着实不像个长年驻守边关的粗莽武将,反倒精致如璞玉,有一股浑然天成的闲雅翩然,五官是夏侯皇室中男子典型的长相,比起皇上眉眼镌刻的深邃幽旷,不可逼视,沂嗣王倒跟宁熙帝这个叔父和隆昌帝这个堂兄弟有些相似,身姿清瘦颀长,长剑眉,瑞凤眸,容姿隽永温润,可因为长期驻外,多了历练的缘故,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目光中又暗藏几分说不出的凌厉。

    齐怀恩第一次见到时,也不免有些惊叹,这沂嗣王近年才频繁进出京城,以前只闻其名,却哪里知道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