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天光未醒,晨鸡甫啼。思罚殿宫人疾步穿梭宫墙下,去养心殿急奏。

    中宫蒋氏在思罚殿因着风凉,染了风寒恶疾,加上近日所犯错事,心情不佳,内外积累下来,昨日夜里溘然长辞。

    消息不到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皇宫。

    宫人听说皇上大哀,好容易身子好了些,上了几天朝,因为这件事大受打击,当天又免了朝事。

    朝臣们站在金銮殿上,没见着皇上上朝,却听姚福寿过来,传禀了皇后陡然驾薨的事,震惊之下,免不了流言满溢。

    皇室家宴那夜,蒋皇后被亲侄女带头揭发了戕害储君的恶事,群臣都有所耳闻,只听说皇后暂被拘禁在宫里,还没押送纵宗人府正式定罪。

    也就不到十来天的功夫,蒋后千秋正盛,身子骨一向康健,就算染了风寒,也不至于一晚上都撑不过去。

    怎么现在,说病逝就病逝了?

    蒋皇后的娘家这几年因为少了蒋胤,已经式微,可上朝的却还有两名兄弟,听了姚福寿禀告,半真半假地嚎啕两声:“皇后那么年轻,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不过是个风寒,怎么将命都要去了啊——娘娘啊,这叫咱们日后怎么活哇——”说着,更是趴在丹墀下,痛不欲生。

    两人心里有些怀疑,不敢当面质问,只能半哭半闹着,掀起舆论风波,施点儿压力。

    蒋家两名臣子一嚎丧,自然就像是烧开的水一样,群臣波动起来,有几个大胆的宗亲问:

    “姚公公,那夜家宴上,娘娘看上去还好得很呢。”

    姚福寿眉心一紧,掌心也跟着出了点儿汗,正欲接话,只听皇亲队列中传来一声斥:“两位蒋大人都哭成这个样子,你们这群狗奴才还愣着干嘛,还不扶回去歇着。”

    此话一出,殿门口的黄门官儿会意,忙过去将两个蒋家兄弟一箍,搀离了大殿。

    两人偷鸡不成蚀把米,眼泪往肚子里流,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被强行扶离了。

    姚福寿吁了口气,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不觉望了过去,露出几分赞许,正要再说话,殿内群情却仍是激动,并没因为蒋家两兄弟的离场而消减,大半是疑惑的言辞,就连郁文平也不例外,与几个平时相熟的同僚交头接耳。

    姚福寿脸色一紧,却也不好多说什么,这些臣子贼精老滑,只怕说了什么,反倒叫人越问越多,猜出些端倪。

    夏侯世廷默默看着,出了列,撩起袍子跪下:“皇后驾鹤西去,请皇上节哀!”

    这一打断,才叫朝臣们停住议论,回过神,皇子都开口了,他们还能傻愣着?再顾不得别的,殿里的臣子继而连三地跪下:“皇上节哀!”

    姚福寿一颗老心儿总算落了地,这才清清嗓子,道:“皇上病刚好些,经此哀恸,太后怕误了皇上的龙体,劝皇上多歇几日,本该是太子代替理政,无奈近日天不佑我大宣,处处不顺遂,同一天间,太子练习骑行时不慎堕马,受了些小伤,恐怕也需要休养几天,”说罢,头一转,望向郁文平,“所以,近些日子,朝上有什么事,只能靠郁相、景阳王照应着了。”

    郁文平与景阳王忙拱手:“臣定当尽心协力,在太子康复之前,打理好朝政,有什么事务,一定即刻报去东宫。”

    姚福寿嗯了一声:“有劳了。”

    传完了话,姚福寿回了养心殿。

    大步走近殿室,只见榻上躺着的中年男子刚被莫贵人喂服过药,脸色却比昨天更差,床脚边的金丝小痰盂内的呕物隐隐夹杂着血丝,姚福寿不禁暗中叹了口气。

    宁熙帝见姚福寿回来,叫妙儿退了下去,声音虚弱:“怎么,没人说什么吧。”

    姚福寿照直禀报:“臣子们得知皇后乍然过世,颇是震惊,许多人更是猜疑纷纷,亏得秦王出面压了阵,免去了风波。”又将之前金銮殿上的事讲了一通,末了,低低道:“近来朝上空虚,连太子都没法儿理事,全靠郁相和景阳王打理也不成,皇上昨儿不是还说,想再安排个皇子帮忙料理朝务吗?秦王倒也算得上个好人选啊。”

    宁熙帝叹口气:“老三确实是个好苗子。”

    姚福寿知道皇上这口叹气是什么意思,虽然是个好苗子,却身份关系,也不好拔得太高,因为长川郡的事,叫他入朝已是极限,再让他负责监国理政,怕有些不妥,想了一想,不禁劝道:“皇上别怪老奴说些逾矩的话。这会儿朝政空虚,是特殊时刻,叫秦王帮忙打理,也没什么。皇上素来压制着秦王,不过就是因为他一半北人的异族血统,比起其他皇子,与皇上疏远一些。可再怎么疏远,他也是皇上的儿子,总比郁文平这外人和景阳王这侄子要亲吧,如今朝上只有这两人说话,总有些不大安心,时间久了,怕起了什么祸事儿,这两个人,到底不是皇上的至亲啊。三角关系,才最平稳,将秦王加进去,倒是能制衡,等这阵子过了,太子康复了,皇上也能上朝了,再叫秦王退下来,不就成了。”

    一阵沉默过后,宁熙帝终于下定了决心:“就依你说的办,等会儿你给朕拟个旨,叫老三这阵子代行朝务,行摄政之职。”

    姚福寿道:“是,皇上。”

    忙完朝上的事,宁熙帝又想到什么,好像一瞬力气被抽干,眼一暗:“……她那边怎么样。”

    姚福寿沉了须臾,道:“皇上宽心,奴才叫昨儿在场的人都闭了嘴,绝不会乱说。皇后的遗体被送回刑拘房后,奴才叫人给皇后清洗过,胸前的伤口也掩饰住了,换了一身新衣裳,今早遗体入了殓,目前停灵在凤藻宫的正殿,就等出宫发葬了。”

    宁熙帝从昨天到今天,每每一想到她死在自己面前,还是自己亲手毙杀她,心中就有如毛刺浸肉,震撼无比,如今一听,只觉心思一紧,头一低,忙用手掌接住,一抬头,又是一手的污红。

    **

    两天过后,蒋氏病逝于宫中的圣旨,正式颁下来。

    妙儿特意叫郑华秋去长青观,跟云菀沁说一声。

    云菀沁听到这道圣旨,思绪纷纷而出,在脑海盘桓了会儿。

    蒋皇后跟前世一样,公告天下的,也是病逝……

    这样一想,或许前世情况是太子在寿宴上准备蟠桃毒杀皇后,蒋皇后中毒,没有熬过去而夭亡。

    子杀母,实乃伦理败亡,天下丑闻。依夏侯皇家素来喜欢将丑闻捂得严实的性子,宁熙帝不将真相放出去也是大有可能,于是,公告天下,皇后病逝。

    而东窗事发的太子也被安了放荡不羁,不敬父不孝母的罪名,废了储君位。

    两败俱伤,成全了另一个人的拔起。

    今生,却变了个结局,只蒋氏一人坍塌,太子却保全了下来。

    局面,或许成了兄弟内斗。

    云菀沁正是想着,却见郑华秋犹豫了一下,注视她:“对了,还有一件事。”

    谢谢

    小米么么爱鱼的月票

    ghf55518的月票

    林间小溪a的月票

    catherine333的月票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子之恸() 
郑华秋小声说:“皇后去世后,皇上病情又有些反复,怕不是一朝一夕能痊愈的事。太子如今也受了伤,一时难出来打理事。皇上叫姚福寿下了旨,让秦王暂时总领朝务,行亲王摄政之职,景阳王和郁文平协办。”

    云菀沁并没有太惊讶。

    要是没记错的话,前世也是差不多。

    蒋皇后和太子前后落马后,皇上大受打击,龙体染恙,好久一段日子没有上朝。

    朝臣为天子祈福,禁了府上玩乐,一日三餐食素,云府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就算她上一世不关心外界政事,那段日子也有留心过,那一段时期,朝事交给了郁文平和景阳王打理,后来不知怎的,秦王也加进去了,令其督管军事与政务,权势凌驾于郁文平和景阳王之上,这也是他总揽大权的开端。

    她记得爹在家中提起这事时,自己还私下好奇过,一个名不见经传,沉寂了这么多年的皇子,生母还是北方和亲的人,怎么会突然冒到了众人眼中,还当了摄政王爷。

    现在想来,上一世,他必定是使过什么手腕,才能让皇帝准允他摄政。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今生艰辛,——他上一世,并没经历过晏阳之乱,没有军功和威望,这样的情形下,这么多的皇子,皇帝惟独让他摄政,他肯定是下过功夫。

    想到这里,云菀沁问:“皇上为什么独独挑了秦王?虽说秦王近来平乱有功,可摄政毕竟不是小事。”

    郑华秋也明白云菀沁的怀疑,别说她了,莫贵人当时听了也有些奇怪,私下打听过,这会儿压低声音:“好像是姚公公在皇上耳边劝谏了一番,才叫皇上动了心意。

    姚福寿?对。这么个皇上身边的权势人物,她怎么没想到呢。

    姚福寿跟了皇上几十年,说什么话,皇上只怕都得放在心里。

    可是,姚福寿无端端怎么会帮秦王游说?难道……他是秦王的人,或是被秦王收买过?

    是啊!他私下招揽的门客私人又是一个两个,她亲眼看到的还少了么?

    拉拢姚福寿又算得了什么?

    这么说来,上辈子,恐怕也是姚福寿的私下劝谏。

    郑华秋见她不语,不禁笑了笑,语气倒是一派恭喜:“秦王既然摄政,那秦王府的好日子就来了,秦王得了势,王妃也再不得受这种苦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不用受别人的绑缚,王妃怎么还像是不大高兴似的。”

    好日子?不见得。

    眼下他能摄政,姚福寿的劝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朝上空虚,正是用人之际,估计皇帝也不大放心将大权旁落在外人手,所以才叫秦王得了机会。

    等太子的伤一好,或者,等皇上挑选了其他更合心意的皇子,秦王的作用也就没了,摄政职权注定要交卸出来。

    ——那个时候,他会甘心交权吗?

    尝惯了权利的滋味,有几个人还愿意重新坐冷板凳?

    云菀沁听郑华秋安慰自己,也没多说,只轻笑道:“别人说这话就算了,郑姑姑这么聪慧的,却不该说这么孩子气的话。他要是摄政,满朝上下的目光都得盯着他,今后什么事都得以身作则,不愿意做的事都拒绝不了。我也跟着受拘束,说不定还不如从前呢。”

    这倒也是,郑华秋点点头,却又道:“不管怎样,总是个荣耀的大喜事,还有,秦王那边先不提了,王妃马上要出这鬼地方了,前儿莫贵人去慈宁宫给太后传报皇上的病况,帮您旁敲侧击地问一下,太后的意思,似是说本来家宴那几天就想赦了您,只刚好摊上皇后这事儿,耽搁了,说是等皇后出殡了,就正式让您出宫。”

    提起蒋皇后,云菀沁不免问:“皇后的身后事,皇上怎么处理?”

    郑华秋应着:“人都死了,又没正式定罪立案受审,奴婢看皇上这几天的样子,并不大想死后还要追责,仍是以皇后谥号拟旨,入皇家陵园安葬,只是毕竟有错在身,排场一切从简,低调处理,倒是比妃嫔的葬礼还要清冷,奴婢前几天打凤藻宫旁边路过,外面连个人都没有,里面也没灯火,冷冷清清的……只等着明天出宫了。”

    倒也是,蒋氏在皇上面前死得震悚,就算百般错在身……因为一死,也抵消了。

    不但抵消。想必皇上到这会儿还是心绪难平。

    蒋氏投匕而死时,皇上脸上的表情,被妙儿强行扶回去时绝望悲痛、心如死灰的样子……云菀沁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一刻,她甚至觉得,蒋氏一死,皇上也活不久了。

    一个男子若对一个女人没感觉,是绝对不会有这种强烈反应的。

    她相信,皇上对蒋氏还是有感情的,甚至还有相当深刻的感情。

    只是,这个男人是皇帝,身边太多女人,乱花迷眼中,忽视了对这个结发妻子的感情。

    加上蒋氏一直都是表面无波无澜,更让他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其他女人的爱情,和她的依从。

    直到不知道如何获取夫婿欢心的蒋氏,选择了一个最决绝的办法,才唤醒皇上心中的不自知。

    这样说来,眼下整个皇宫里,对蒋氏之死最痛苦的人,莫过于皇上。

    两人说了几句,时辰不早,虽说云菀沁快出宫了,净逸也早就不敢怎么管,待久了怕也不好。

    郑华秋抬头看了窗外天色,夕阳西下,告辞离开了长青观。

    ~~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

    刚喝过药的宁熙帝第二次推开晚膳。

    姚福寿见皇上两颊凹陷,泛着乌青色,心急如焚,打从皇后殁了,皇上就没正经吃过一顿饭,能勉强吃下药就算不错了。

    他与床侧的莫贵人对视一眼,上前苦苦劝:“皇上,吃一口吧。”

    “朕说过,不想吃。”不是宁熙帝不知道饿,实在是胸口就像堵着什么似的。

    “皇上就算不想也犟着吃两口吧,这样下去,身子会垮的,就算药有效果也没用啊。”妙儿也道。

    宁熙帝一阵烦躁,手一扒,打翻了碗碟,汤水菜叶泥泞一地:“说了不吃就不吃,皇后死了,你们连朕都想逼死吗!”

    这话一出,床榻上的虚弱男子忽的脾气一消,竟眼圈发红,垂下头,瘦得骨凸的脊背轻轻颤抖。

    妙儿和姚福寿赶紧跪下来:“皇上息怒。”

    只听帘外传来轻盈脚步,有个纤丽身影不经通禀走了进来:“姚公公,莫贵人,你们将碗碟收拾了,先下去吧,妾身跟皇上说说话。”

    两循声望过去,是赫连贵嫔不请自来了。

    赫连氏一身天蓝清雅宫装,身后跟着蓝亭和青檀,与平日一样,气态温和,眼神微微敛着,说话也是低微到尘埃里。

    皇上再次在养心殿养病,仍是跟之前一样,下了旨,不让人随便来看望,贵嫔今天怎么会过来?

    贵嫔算是老人儿,有她开导,皇上兴许会好过一些。

    想着,姚福寿也没阻拦贵嫔,给贵人使了个眼色,匆匆拾起盘碟,先出去了。

    宁熙帝沉浸在悲痛里,也没多注意,半晌才抬起头,眉一皱:“你来做什么?朕传你了吗?姚福寿,姚福寿,你这个狗奴才,跑哪——”

    话没说完,只听赫连氏跪下道:“皇上节哀,皇后若见着您这个样子,在天之灵也会难受。”

    宁熙帝声音一噤,没料到她居然猜出了自己的心思。

    姚福寿他们都只当自己是因为亲手杀了蒋氏,还没从受惊中恢复,她却清楚,自己是因为难过。

    他再没赶赫连氏走,哀声一叹:“她怎么会难受?是朕——”又将话吞了下去,“她恨朕还差不多。”

    赫连氏静静走到屏风边,将厚实的大氅拿过来,给皇上披上,又给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最后,蹲下身给他套靴子。

    “贵嫔这是做什么?”宁熙帝惊讶。

    “皇后明儿天不亮就要出宫了,妾身陪皇上去看看皇后吧,最后一眼若是没看见,皇上心里总会有个结。”赫连氏声音温和而治愈,不紧不慢,宛如山间溪水,划过皇帝这几日干涸龟裂的心田。

    这个提议,正中了皇帝的心意。

    得知蒋氏明天要出殡,宁熙帝今儿一整天都是坐立不安,心思不稳。

    宁熙帝鼻头一酸,握住赫连氏的手:“玉烟,没料到朕最不好过的时候,最体贴最细腻的是你。”

    赫连氏抬头,凝视着眼前的男子,形销骨立,憔悴不堪。

    这个男人,宠过自己,冷待过自己,然后又复宠自己,不管怎样,看他成了这个样子,也是有些心酸的。

    赫连氏唇角泛出些柔和的笑意:“走吧,天不早了,晚上外面冷,怕影响了皇上的身子,早去早回。”

    宁熙帝此刻中了魔怔一般,像个听母亲话的孩子,频频点头。

    赫连氏叫青檀去跟姚福寿打声招呼,让蓝亭跟在后面提着灯笼,与皇上趁着半明半晦的天色,乘着辇,去了凤藻宫。

    凤藻宫,果真已经没几个人。

    门前一个守门的太监见贵嫔搀着皇上来了,吓了一跳,话都说不清楚了。

    打从停灵开始,一个吊唁的都没,皇后本就是戴罪时病逝,谁敢蹚这个浑水?加上宫里的人大多都是跟红顶白,主子人都没了,还死得不光彩,他们还来拜祭干嘛。

    只听贵嫔吩咐下来,太监才醒悟,将皇上引了进去。

    宁熙帝一路进去,见堂堂皇后的居所如今破败不堪,偌大的宫殿,下人连五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情不自禁身子颤抖起来。

    灵堂设在凤藻宫的正殿。

    门前丧幡在夜风中飘扬,白色灯笼灯影憧憧。

    殿内,两根牛油白烛烧得快到盏底,烛油融了一地,中间安置着一具楠木棺椁,外面的套棺还没掩上,棺材盖也开启着。

    宁熙帝步履停下来,只听赫连氏一声“皇上”,才回过神。

    今天是最后一天能看见她了,明天之后,就是真正的阴阳两隔了。

    宁熙帝喉结一动,挣开赫连氏的搀扶,走了过去,借着灵堂内的烛火,朝里面看去。

    蒋氏的遗体清理过,寿衣齐整,五官稍修整过,栩栩如生,一如生前那么严肃端庄。

    宁熙帝几乎觉得手一触,她会醒过来,可碰到她脸颊的皮肤,触感冰冷,毫无弹性,紧缩感,是属于死人的皮肤,才双目通红,身子险些支撑不住。

    这个少年时就在自己身边的人,真的是没了。

    他没有计算过蒋氏在他的生命里有多重要,甚至好多日子不见她,也没觉得怎样,反正,她永远都会在凤藻宫里守着,可这一刻,他却好像魂魄离开了躯壳。

    眼光一移,他眉头一皱,忍住夺眶的泪,手伸到蒋氏尸身旁边,声音颤抖:“这,……这是什么?”

    赫连氏一疑,几步过去,只见皇后的身畔,露出一小叠黄缎金绸,似是压在遗体下面,露出了一点边缘,仔细一看,竟像是衣物,再小心翼翼地抽出来,摊开,果然是衣物。

    小小的一套,虎头帽,虎头鞋,开档裤,竟是——婴儿的衣物!

    看大小,是新生婴儿的衣物。

    门口,一名守灵的凤藻宫嬷嬷哪里想到皇帝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