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的妆容,跟邺京贵族女子们喜欢的风气一样,美艳浓丽,将厚厚的粉往脸上堆匀了就算成功了,若是少女倒还好,可对于年纪稍长一些的妇人,就显得俗艳了。其实贾太后的五官和气质也撑得起来浓妆,只是今天的衣裳本来就贵气斑斓,颜色充盈,脸上再花里胡哨,倒衬得累赘了,而且贾太后今天是去饮宴,稍后酒酣耳热,妆容一花,更显得有些脏感。

    还有一点,邺京人喜欢浓妆的缘故是因为中原汉人的五官远远不如北方和西人那么立体,若用浓妆,便能凸显五官,弥补先天的不足,而刚刚一来的时候,听朱顺提过,今儿来的,恰好是西域国家的来使夫人。

    西域国境的女子多半鼻高目深,蓝眼睛,绿眉毛,就跟个洋玩偶一样,就算不化妆,也是五官浓艳,何必非要用自己的短处硬要跟别人的长处拼?大宣中原人,除了秦王那种有一半外人血统的五官精致逼人,大半人的长相眉眼唇鼻偏向柔润,不如在自身的长处发扬光大。

    云菀沁心中已经确凿了一个妆容方案,净了手,从底妆开始,到眉眼,然后用口脂点上唇,最后将亲制的花水喷一些在自己的小腕上,蹭在贾太后的耳根后和袍摆处,幽香自然发散,初调是玉兰和广藿香,有开胃和助心情愉快的功效,中味和后味是栀子和茉莉的淡淡甜香,又有饭桌上解油腻的作用。

    待妆容妥当,云菀沁卷下袖子,示意马氏与宫婢将长立镜搬过来。

    长镜中的贵妇人,妆容跟以往大相径庭,干净剔透,没有浓墨重彩,却暗中处处雕琢,有股天然去雕饰的通透明亮感,比之前的妆容更加精美清爽,既大气典雅,不流于俗艳,又显年轻了不止十岁,却又没有故意装嫩的轻佻感。

    尤其,平日稍显松弛的法令纹部位,也被一层略深的脂粉往上扫了两撇阴影,显得整张脸提升不少,衬得皮肤紧实多了。

    太后从年轻起便是个美人儿,即便年老也没色衰,可许多年却没这么惊艳过,马氏衷心赞道:“太后这模样,比那西域使节夫人美不知道多少倍呢,西域女人就跟波斯猫似的,乍一看是不错,可看久了挺腻人,满身的汗毛倒胃口,体味也重!还是太后姿容清美,耐看!倒是叫奴婢想起了您刚进宫与先帝爷初次见面的样子。”

    贾太后笑着啐嬷嬷一口:“哀家那会儿才多大啊,瞎说个什么!”说是这样说,面色却添了一抹难得的酡红与欣喜,又一指状态上的花水香粉等物:“稍后云丫头留一套下来。”

    云菀沁咯咯笑道:“这些都用过,太后要用便得用没开封的,臣女回去后再拿一套新的叫人送进宫。”

    贾太后被哄得心花怒放,又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云菀沁:“是啊,到时候便去那香盈袖拿一套。”

    云菀沁笑意一滞,脸色微微酡:“什么香盈袖……私制小物而已。”

    “还在瞒哀家?”贾太后笑着剜她一眼,“香盈袖若是没有有技艺的人撑腰,光靠洪嗣瀚那女儿一人,哪里开得成?那红胭找皇上求要御赐牌匾时,哀家同皇上都猜到了,背后东家,只怕就是你这丫头,只嘴巴上没揭穿你罢了。”

    云菀沁也不多忸怩,捻了裙摆笑道:“臣女多谢太后不揭穿之恩,”又一顿,“亦多谢皇上的赐匾之恩。”说来,除开秋狩他召幸之事叫她心里生了些疙瘩,这位天子待她还是偏袒的,若真只是因为娘亲的原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毕竟,自己与宁熙帝并没什么关系,宁熙帝这些年对云家的提拔,后来装聋作哑打着红胭的名义赐牌匾,到现在赐婚的顺利,应该多少也是看在娘亲的面子吧。

    “不过,”贾太后的声音打破了女子的沉思,“你有些小兴趣爱好无妨,只是,毕竟马上就要嫁入秦王府,到时还是得要以王府中馈为主,你手艺这般出众,哀家叫你关铺子,废了你的长处,也不忍心,只是你要记得,不要太过分心,听见了么。”

    云菀沁脸上乖巧笑着:“一切听从太后的。”

    贾太后一看她这小模样就知道不是个安于本分的,面上一套,腹内一套,这是在哄自己呢,看她这样子,估计那老三也难得压住,就算有能耐管,只怕也舍不得,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也没说什么,笑着叹息一声,拍拍她的手。

    正在这时,马嬷嬷又进来,说宴请那边的布置差不多了,请太后先过去入座,又叫朱顺将云菀沁送回去。

    云菀沁福身别过太后,跟着朱顺出了慈宁宫。

    **

    养心殿,书房。

    姚福寿凑近御案边的宁熙帝,悄声道:“皇上,听说刚刚太后将云家小姐召进宫了,好像是帮忙负责稍后宴会上的妆容。”

    宁熙帝正在改朱批的御笔一顿,虽说云家这个女孩就快成为秦王妃,可一提到她名字,心中仍是有些涟漪,因为总会想到青瑶,隔了半会儿,终于还是叹口气:“嗯。”

    末了,宁熙帝又停下笔,看似不经意的随口发问:“她再过几日便要出嫁,云家家中的儿女,便只剩下她那个同母弟弟了吧。”

    姚福寿悄悄端视皇帝的脸色,云小姐没有得到手,莫不是皇上心病还没消,又想好号照料许青瑶的另一个孩子?他点头应着:“可不是,云玄昶如今一妻三妾,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两个出嫁,一个听闻前段日子没了,如今后院就只有……许氏夫人诞下的这么一个独苗苗了。”

    宁熙帝点点头,又写了几行字,淡道:“学业可好?”

    姚福寿照直禀道:“国子监门槛高,就算是官家子弟可以享受荫监的资格,进去也得通过笔试和面试,十岁不到就能进国子监的人,官家子弟中十个中没有一半能做到,那云少爷肯定是个聪明孩子,加上有个云小姐这般的长姊,学业也差不到哪里去。”

    “唔。”宁熙帝面上松缓了许多,紧绷的疲劳消失了大半。

    姚福寿当自己眼花了,好像看见皇上唇角刹那一扬,浮除了一丝笑意,却转眼即逝,还没多想,又听宁熙帝开口:

    “那你便去看看吧,若然那孩子学业好,上进心强,便暗示曹祭酒叫他多给那孩子一些机会,科举和推举上,都多照应一些。他这个年纪,也可以参加童生试了,要是聪颖悟性强,接着就能考进士,到时便能一步步地入仕,功成名就。”

    说完,蜷起拳头,弯下腰,咳了两声。

    姚福寿忙道:“皇上要不要紧”

    “朕没事。”宁熙帝歇了会儿,又道:“朕刚才说的,你都听清楚了么?”身子一日比一日沉起来,有些事儿必须得要陆续交代了,以往那孩子还小,可如今已是该安排的时候了。

    姚福寿叹道:“奴才知道了,奴才一定会去国子监暗中交代曹祭酒的。其实,皇上这些将云家这寒门府宅一步步提了起来,如今云玄昶已经贵为尚书,那云少爷因为父家的门楣,前途本就已经不容小觑了,就算不用皇上照应,应该也是个出人头地的,皇上放心”

    “朕不要应该,朕要一定!”宁熙帝忽的眉头一皱,又咳了几声,“除了父家的门楣能照应他还不够,还须要朝廷的提拔,朕要那孩子一定要成人中龙凤,为大宣万人之上的高官名相,世代享受尊荣耀,明白吗!”

    姚福寿一怔,这话说的,怎么感觉云家这些年风生水起,一步步高升,那云玄昶从兵部普通官员晋升侍郎,得到不少军功机会稳坐左侍郎位,如今又升为尚书,全都是因为皇上为了荫照那孩子的前途?

    若正是这样,皇上这盘棋,还真是有点大,云玄昶的光耀,原来全部系在儿子身上?

    虽说那云少爷是许氏的骨肉,可毕竟也是云家的儿子。皇上就算再念及旧情人,让那孩子吃穿不愁,一世无忧就行了,居然金口一开,要那孩子万人之上?!

    这么费心,有必要吗?

    姚福寿脑子有些云里雾里,却只能点头,接下嘱咐:“是,皇上。”

    宁熙帝听了,这才脸色逐渐好转。

    **

    云菀沁沿着红色高墙朝宫门走去,一边走,一边趁朱顺不注意,左右张望。

    那日得知慕容泰被刑拘在天牢,她就探听过天牢的具体方位,这会儿正想找个借口先甩开朱顺,还没出口,却见前方走来个盛装女子,在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的陪伴下,正迎面而过。

    女子十四五岁,身着杏黄缎面交领长袄和湖蓝绣迎春花款滚金绫百褶裙,眉眼漂亮又有几分娇纵,一看就身份不低,也不像是宫中谨小慎微的嫔妃。

    云菀沁一见,这不是长乐公主夏侯婷么,旁边那个婢子不是吟雀又是谁,眼睛一亮,轻轻一喊,挥挥手:“长乐公主。”

    夏侯婷停下步子,望向云菀沁,疾步过来,笑起来了:“哟,云小姐不在府上待嫁,今儿怎么进宫了。”

    朱顺将云菀沁进宫原因说了一遍,夏侯婷脸上似是生了兴趣,吟雀见状,朝朱顺道:“朱公公,奴婢家公主秋狩时便与云小姐有些交情,这会儿云小姐难得进一次宫,能不能将云小姐借给咱们公主,聊聊天啊?”

    朱顺颇有些为难:“这太后交代过,叫奴才直接送云小姐回去啊。”

    云菀沁见缝插针:“朱公公,不妨的,稍后公主应该会派人送的。”吟雀亦是趁热打铁,笑嘻嘻:“是啊朱大人,小姑子和未来嫂子拉拢拉拢感情,天经地义,便是太后老人家知道了也会高兴呢!您还怕小姑子将嫂子给吃了啊。”

    朱顺苦笑,只得叫云菀沁先跟着夏侯婷去聚聚。

    云菀沁见朱顺离开,跟夏侯婷在吟雀的引路下,边说话边朝御花园的方向走去。

    冬季的御花园,虽百花凋零,空气却清爽干净,很有一番清冽劲头,风微微扑在面颊上,叫人心旷神怡,衬着不远处波光闪耀的承天湖,别有一番风情。

    走到了御花园内,又说了会儿话,云菀沁正想找个借口告辞,一个人出城门,临走前再摸去天牢,夏侯婷却将她一拉:“等一下,你先跟我来个地方,有人想见你。”

    有人见自己?这宫里,云菀沁认识的人倒很有几个,可大部分都是不大想见的,正想着,已经被夏侯婷牵着手儿,拉到了承天湖边的藕香榭台阶下。

    水榭四周静悄悄,一个宫人都没有,看来早就提前被人清了场子,云菀沁抬头朝亭子内的人影望去。

    谢谢^O^

    guyoky的评价票和3张月票

    chunfeng888的月票

    帅气的土豆的3张月票

    趣味小花的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催眠熏香套前世记忆() 
水榭内,年轻男子穿一身绛纱袍,胸前绣五爪腾云龙纹,体型挺秀而优雅,青丝如流水,并没有戴头冠或者用玉笄给束着,只用青碧色丝绦系住,懒懒垂在背后,长眸微弯,一双似笑若嗔的桃花眼透出倜傥风流,此刻坐在石桌边,低着头,信手抚一把朱红色桃木筝,行举是一贯的恣情。

    十指拨挑之下,筝乐悠扬清脆,如高山流泉,深林野风,就算不懂音律的人听了,也能如痴如醉,如堕尘外。

    男子旁边伴着个年轻女子,被四五名宫女簇拥着,似是个主子,打扮得却是比男子要正式和贵气许多,浑身五颜六色,缤纷璀璨,就像生怕别人发现不了自己,一身玫瑰紫灰鼠风毛棉缎对襟勾金丝宫袍,蜜合色闪银束腰褂子,发间缀着金簪翡翠钗,孔雀开屏一般华丽多姿,此刻却半步不离,也不敢坐下,手上捧着个银鹤大氅,站在男子身边,不敢打扰他抚筝,连气儿都不敢多出。

    待弦乐的最后一个尾音落下,女子才娇声道:“太子爷,风凉,要不先披上衣裳吧。”鹤氅打开,还没碰到男子的肩上,太子面朝水榭外,已经起身:“沁儿,你来了。”

    女子拿着鹤氅的手滞在半空,有些尴尬,幸亏旁边的婢子将衣裳及时接了过去。

    年轻女子是太子良娣蒋氏,闺名妤,为蒋皇后娘家的一名侄女,也是蒋皇后当年亲自将人送往东宫,让她陪在太子身边,好好伺候太子,太子还没娶正妃,蒋妤也是目前为东宫地位最高的女子。

    此刻,蒋妤朝外面望去,见长乐公主夏侯婷带着个女子站在亭子下,眼皮缓缓一动,旁边的婢子立刻小声说:“良娣,那个就是过几日要嫁进秦王府的云尚书家嫡出大小姐。”

    原来是她。蒋妤目色微沉,撷乐宴上太子只身去摘星楼与这云小姐见面,两人临湖谈天,关系亲近,后来,她私下为太子上戏妆,再后来,郁柔庄挑衅,太子爷又出手帮她从宫外请来那塘州案的遗孤,帮她解围……这些事,放在太子身边的眼线宫人事后都有传给她听。若不是这云氏快要嫁给秦王,蒋妤还当又多了个要进东宫争宠的眼中钉呢,可如今一看夏侯婷将她领了过来,脸还是垮了下来。

    都快要嫁人的女子了,还跟太子见面。蒋妤不动声色,将婢子手上的鹤氅拿了过来,重新跟上太子:“太子爷……”说着将鹤氅给太子披上,又故意在云菀沁面前凑近男子,系好衣襟上的带子。

    夏侯婷低声介绍:“这位是皇后的侄女,也是东宫的蒋良娣,跟了太子许多年了。”

    云菀沁饶有趣味地看着蒋妤一边给太子穿衣,一边不时瞟自己一眼,眸里闪烁着避忌和妒忌,轻福道:“太子殿下和良娣娘娘两位贵人这么好的兴致出游赏景,鸳鸯成双,浓情蜜意,臣女过来,会不会有些不合时宜?”

    太子唇一扬:“良娣,你先回去吧。”

    蒋妤见那云菀沁一来,自己便被太子支走,心里更是不大痛快,仗着东宫多年老人儿的身份,轻轻撒娇:“太子爷与云小姐说话吧,妾身在旁边伺候着。”

    太子剑眉一拧,似是不喜,却也没多训斥,只是音如锋刃:“回去。”

    虽不是斥责,却比斥责还要严厉。云菀沁虽和太子结交不久,可也算是了解他的性情,并不是轻易动怒的,对下人称得上是平易近人,对女子就更如谦谦君子,此刻并没料到他对蒋妤是这个态度。

    跟了储君这么久,太子是个什么性子,蒋妤怎么会不知道,外表宽松悠闲,核子里却严谨,似是另外一个人,一句话绝对不能叫他说两遍,蒋妤满腹的不甘:“是。”临走前,又朝云菀沁剜去一眼。

    夏侯婷见良娣走了,吐吐舌头,双手背在腰后,笑嘻嘻:“长乐的任务完成了,就先走了。”

    云菀沁看着夏侯婷离开的背影,进去水榭与他对坐下来,一眼落到那把古筝上,未语先笑:“多谢太子。”

    太子微微一怔:“孤做什么了?你谢孤什么?”

    云菀沁笑道:“太子刚刚弹奏的是古曲名为百年合,不就是祝福臣女么。”

    太子浮出笑意,笑中却带着点落寞,又见她伸出皓腕,抚过筝面光滑桃木,笋指尖儿一勾,又拨了几根琴弦,噌的冒出清音,如碎玉声落盘,映着女子的恬笑,声音极勾人动心:“只是每把古筝都有自己的独特音色,这一把筝的弦音适合急促高昂变调之音,却不适合弹奏柔曼恬和、花好月圆的喜庆之音,”说着,抬起螓首,一笑:“太子用错了琴。”

    笑容明清而娇丽,如悬挂在承天湖的冬季暖阳,又似御花园中的独秀梅花。

    太子凝住她,笑意光华璀璨,衬得年轻俊朗的容颜越发:“孤就说过,最懂孤心者,莫若沁儿,不过不是孤用错了琴,刚刚你来之前,孤正在用这把琴弹奏一个剧本的配乐,便是你说的急促高昂变调之音。”

    云菀沁的目光顺着他的视线落到桌案另一边,一卷册子摊开,拿来翻看,果然是个剧本,扉页上赫然“沉香救母”。

    “再过两个月,便是皇后的寿辰,这是太子提前为皇后祝寿排的。”太子身边的小宦官知道这云家小姐同自家主子关系好,在一边多嘴解释。

    这故事在民间传了千百年,街头巷尾大人小孩都知道,云菀沁自然不会不知道,故事经过许多朝代,版本变了很多次,至今流传下来的便是仙女三娘与民间书生刘向相恋,生下沉香,后三娘事发,被哥哥二郎神杨戬困在华山西峰顶上,沉香义无反顾,对抗天庭,与二郎神相斗,最后终于劈山救母,将关了十六年的生母救出,免了生母的苦难。

    只是个通俗大众化的故事,云菀沁却是心中一动,莫名想起几刻前慈宁宫里贾太后的话,再看着面前的太子,隔了会儿,方才浅浅弯唇:“听说太子尚在襁褓,便在皇后身边长大,亲自养到两三岁才舍得给乳娘和嬷嬷,放进皇子所,想必太子与皇后母子感情一定深厚。太子精挑细选,选出这场经典戏码给皇后欣赏,也算是用心良苦。”

    太子并没听出她的试探,声音柔和,却就像没有撒盐调料的菜,寡然无味,听不出什么感情:“皇后养育孤一场,孤做场戏给她拜寿,也是尽身为人子的本分。”

    云菀沁下定决心,深呼吸一口,语气轻柔,甚至还噙着几分笑意:“想来太子与皇后也真是有缘,刚一生下来就被皇后抱了去,免去了没有母亲护佑的艰辛,袁妃在天之灵,见到是后宫最贵重的主子照顾亲子,也该放心了。”说话之间,她细细观察,坐在对面的男子平日风清水柔的眉眼突然一动,浑身游戏人间的慵态一扫而空,眸子中甚至还闪过一丝让人震悚的厉色,宛如变了个人。

    只是,这个反应和神色转瞬即逝,要不是自己一直盯着他,根本发觉不了他刹那间神色的大大转变。

    云菀沁明白了,太子对蒋皇后,心底抱着怨气,并不如表面上这么恭顺。

    若是蒋皇后真心实意抱养太子,太子能有怨气吗?生母袁妃之死,必定与蒋皇后有关……

    贾太后话中子嗣被加害的若是赫连贵嫔,那么惨死妃嫔难不成就是太子世谆的生母,当年的袁妃娘娘?

    秦王之前告诫自己,说太子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劝自己不要跟太子接触太深,难不成便是指的这个?

    也是啊,一个被杀母仇人养育、恨养母入骨,表面却玩世不恭,风流轻松,还要曲意承欢仇人膝下、当个孝顺儿子的人,心思肯定是不简单的。

    这一场沉香救母不就是太子对蒋皇后无声的讽刺?戏中的沉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