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巴脸上掠过一阵失望,不过,能得到高立功的不反对,已是极大的好处,到时科尔沁部先过去扎下根来,那时木已成舟,唐王就是反对,除非他再派大军,否则科尔沁赖着不走就是。

奥巴主动道:“大将军,我部尚有五千勇士,愿全部随大将军剿灭满人。”

其它蒙古人都是要唐军大军临头,才勉强愿意出兵,虽然科尔沁部不提,高立功还是会让他们随军,一方面是可以让蒙古人替唐军打头阵,一方面是可以确保自己地后路安全。只是难得他们的大汗能主动提出来。

高立功大赞:“好,大汗的美意我会向唐王殿下转达,你所说之事也不是不无可能。”

奥巴大喜:“多谢大将军。祝大将军一路高歌,此去一战功成。”

高立功一愣:“大汗不同行么?”

沿途各部被唐军扫灭地部族不论是否投降,都是同他们的族长带部落中的勇十随唐军出征。只是奥巴原先就做过唐军地俘虏,一直对唐军恭顺。再说人家又是杀牛宰羊劳军,又是送上金银珠宝和美女,若是他不愿同行,高立功也不好拉下脸一定要奥巴同行。

奥巴道:“我老了,该是让年轻人出头地时候,此次出征就由吴克善领兵如何?”

吴克善是海兰珠地哥哥。高立功还以为奥巴是要讨好自己,却不知奥巴对满人心中惧得要命,三年前,奥巴还想夺得蒙古大汗之位与满人争一争。只是蒙古人自相残杀后,奥巴再无雄心,这次皇太极起兵伐明,本来是想让科尔沁一同出兵,奥巴只得远逃数百里,皇太极才作罢。

吴克善三十多岁,正是壮年,虽然奥巴也不过比他上十岁,一点也不见老,高立功还是接受了吴克善作为统兵的人选,反正科尔沁的力量已撑握,也不用担心奥巴能捣鬼:“也好,就依大汗的意思。”

高立功在科尔沁部住了一天,唐军的大军已扩允到了七万五千人,唐军全是骑兵,连三万民夫也有自己的马匹,一路上风尘滚滚,铺天盖日,从科尔泌地后翼直接进入辽宁。向沙金台满人、柳树屯满人、西关屯满族人、东升满人聚集区扫了过去。

一路上,唐军都是让蒙古人打前锋,这些蒙古人对待昔日的世代姻亲,比唐军更狠,只要蒙古人的兵锋所到之地,男人不分老人,小孩全部杀掉,女人全部掠来做奴隶,他们的财物全部抢光,当然,最好地一份得留给身后的唐军,然后所有参战的蒙古人再一一瓜分。

满人的主力都集中在辽阳,二万多蒙古大军从郸武,铁岭,清河一路横扫,无人能挡,满人在各地遗留下来的村庄全部焚毁,整个东辽的满人为之一空,而满人原先掠夺来的汉人奴隶重新成了这里的主人。

开始蒙古人不分汉人和满人全都屠杀,高立功发现后,对出兵的蒙古部落严厉喝斥,并命他们交出与屠杀汉人等量的族民抵罪,才令蒙古人收敛起来,遇到汉人乖乖的护送到高立功的大营。

只是东辽已被满人占了多年,这里的汉人也全部被迫穿满人的衣服,扎满人的猪尾巴,要想一眼分辨确实困难,高立功下令,反是会说汉话的人一个不杀,若是不会说汉话,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一律剿灭,并在每个蒙古部落中派兵监督,防止蒙古人乱杀,因为一旦是死人,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说汉话。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出了事,在进入东辽第五天后,一名亲兵向高立功报告:“大将军,阿鲁部不我军将士劝阻,杀了数十名汉人,还把我军派出去的人扣压起来了。”

高立功大怒:“竖子大胆,传我将令,将阿鲁部全部包围。”

此刻唐军已到了铁岭地区,阿鲁部就扎在离铁岭不远的一个小山下,这次阿鲁部出兵有二千人,其族长乌布心中也正在忐忑不安,上午剿灭一个满人村庄时,其中有一家最为富有,可是他们却都会说汉话,是属于满人汉军八旗一名梅勒额真的家,按理他们应当交给唐军来处置,只是乌布贪恋这家的财富,将军中的唐军监察人员引开,屠灭了这家上下数十口,把他们的财富洗劫一空。

没想到事做得不秘,还是被返回的唐军发现了,乌布大恐,情急之下又将数名唐军扣压,只是他族中已安下了唐军的眼线,高立功才能快速得到回报。

上万名唐军朝阿鲁部围来,乌布已感到大事不妙,不过,望着唐军手里黑漆漆的火枪,还有上百门架起来的大炮,乌布只能硬着头皮拜见高立功。

高立功的大帐内人头济济,唐军的高级军官和西乌珠穆,翁牛特,霍林郭勒等所有蒙古部落的头领悉数到场,乌布一见来,就听到高立功森然的声音道:“听说你不但杀了数十名汉人,还敢把我军派驻的人员扣押,你好大的胆子。”

乌布心中一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人该死,小人被猪油蒙了心,小人马上回去下令放了扣押的人员,并让四十一名族人顶罪。”

高立功冷哼一声:“你即以知罪,还不回去把人放回来,再把顶罪的族人押来。”

乌布松了一口气,以为过关,死几十名族人算什么,回到营中,忙把唐军的人员放了,并亲自押了四十一人过来顶罪。

见高立功依然没有下令大军撤围,乌布磕头道:“大将军,小人已知罪,大将军可否解除对我族的围困?”

高立功冷冷一笑:“即已知罪,还敢明知故犯,屠族,一个不留。”

随着高立功一声令下,唐军的火炮连发,无数的炮弹落到了阿鲁部的营寨中,阿鲁部的营地成了一片火海,里面的蒙古人四散而逃,被四周的唐军一个个射杀。

乌布大惊失色,指着高立功大骂:“卑鄙无耻的汉人,我已献出人抵罪,你身为大将军,怎能出尔反尔。

旁边高立功的亲兵马上将乌布拿下,将他的嘴封住,高立功的眼睛从西乌珠穆,翁牛特,霍林郭勒等部的族长身上一个个掠过,众人一接触到高立功的目光,就是一阵心悸:“我已重申过汉人必须交给我军处理,凡不听者,一律问罪,你们现在知道了吧,这个问罪就是灭族,你们听明白了没有。”

众人一起跪下:“是,小人一定遵守大将军的将令,若有违背,甘愿灭族。”

唐军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干净利落的将阿鲁部的二千人灭了个干干净净,阿鲁部上下无一活口,众人看得心惊胆战,若是自己的部落被围住,同样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从此各部行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再有伤到汉人的举动,将整个东辽的满人剿灭一空后,高立功才率军与高杰汇合。

第七卷 博奕 第四十九章 身份转变

    若说唐军中现在最忙的人是谁,莫过于新上任的大唐户部银行第一任行长了,唐军的第一批六百万枚银元,二十万枚金币只够两月之用,他一方面要赶快铸造出第二批银元,另一方面最麻烦的是要在唐军下面的五百多个县,全部建立银行,或者至少也要有一个联络处。

人员倒是现任的,每个县都有专门的银局,银局以前只是负责将收上来的碎银融成银锭,如今改用银币了,自然不需要再设这个银局,那里的人员正好改成银行的员工。

西安是唐军境内最大的银局,这里每月有二三十万两碎银要铸成银锭,进入唐军的库房,虽然再分散出去成了碎银,里面的银局有近一百人,陈小五是银局的老人了,他在万历年间就进入了银局工作,每天干的就是融银,铸银的工作。

现在陈小五已快到五十岁,事实上应当叫陈老五才是,可是大伙儿还是乐意叫他陈小五,陈小五的人缘极好,威望也高,这在于他在银局从不争利,老老实实的凭本事吃饭,干了近三十年,还只是一名铸银的技师,不要以为只是把银子化开,铸成大锭就没有技术,这里面的学问大得很。

一般刚学会铸银的新手,银子的损耗率经常在百分之二以上,那损失的都是白哗哗的银子,而熟手经过重炉,融合,银子的损耗率也在百分之一左右。经陈小五铸出来地银子损耗率却经常只是百分之零点七。

别小看这零点三个点,西安以前每年融铸的银子通常有上百万两,零点一个点。就是一千两白哗哗的银子,零点三个点就是三千两银子,到了唐军手上更是不得了。今年上半年西安就融铸了二百万两。尤其是六月份。

一月就融铸了一百多万两。

这银子损耗地多少,直接关系到官员们的利益,少损耗一点,进入官员们荷包的钱就多一点,因此,陈小五经历了三朝。又到了唐军手里,每一任官员都把他当宝,陈小五每月地收入达到了五两之多,虽然比起他每月省下来地成百上千两子差得太大。但他也满足了,一个月五两银子,加上每次有大宗银子融铸时,还不时有点赏赐,陈小五一年地收入有八九十两银子,对于那些当官的来说,他的收入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他的收入足足可以抵上十几人了。

正是凭着这份手艺,陈小五在年轻时才击败众多的对手,娶得了巷子的最好看地一位姑娘作妻子,三十多岁时经不住人窜拾又娶了一房小妾,如今他有二个儿子,四个女儿,除了一个小女儿还没嫁外,其余的人都成了家,有一个儿子还参加了唐军,每月能拿到一两多银子,比起一般的小商小贩们,收入也算不错了。

儿子说参加唐军的野战军能够拿二两半银子一个月,而且也选上了,陈小五却死活不同意儿子去,野战军固名思义,要转战四方,兵凶战危,哪有当守备军好,只待在西安,他又不缺银子,何必要让儿子去冒险。

野战军装备比守备军要好,衣服比守备军要好,军饷要比守备军要高,一个守备军和一个野战军站在一起,天生要矮人家一头,许多人选不上野战军都急得大哭,为此,儿子和他这个老子一直呕了一个多月地气,现在父子俩还有冷战中,不过,儿子还算孝顺,生气归生气,还是不敢违背他的吩咐,留在了西安当守备军,不象周老六的儿子,他老子不同意,自己偷偷离家出走,参加了野战军。

自己的这份手艺终究要传下去,相比小儿子的孝顺,大儿子真不是一个东西,竟然瞒着他老子跟着商队到达一个叫什么熬死慢的蛮荒之地,整整一年没有一点消息,把全家都担心死了,虽然这次回来后,带了数千个那种番邦的银钱,合银子恐怕不下二千两,快抵得上他一生的收入了,陈小五却不希罕,凭手艺吃饭才是本事,不过,以大儿子的态度,恐怕不肯学他的手艺,看来陈家的这门手艺,还是要靠小儿子来继承。

只是小儿子现在还在和他呕气,若和他说肯定不会答应,还是等他消了气再说吧,陈小五一边思付着一边走进了银局的大门,银局尽管守卫重重,对这人西安府最器重的陈小五丝毫没有留难。

现在快要到月底,马上就会是银局最忙的时候,陈小五还没进门,却见到周老六哭丧着脸蹲在门口,陈小五还以为周老六还在为儿子偷偷参加野战军的事生气,安慰他道:“老周,想开点,咱们唐军从来都是百战百胜,儿子只是暂时见不到而已,又不是不回来。”

周老六抬起了头:“小五,咱们银局要关了,你不知道吗。”

“什么。”陈小五的脑袋嗡的一下子炸响,银局要关了,这怎么可能,陈小五此时才发现原来整个银局都是一片死气沉沉,不时还传来压抑的哭声。

陈小五勉强笑道:“没关系,凭我们的手艺到哪里找不到饭吃,大不了离开西安,如果你不愿意离开西安,咱们找一家银楼也一样过活。”

的确,象陈小五这样的人,不管各个官府的银局都抢着要,就是各家大的银楼也是求之不得,曾有一家银楼每月出十五两银子要请陈小五过去,陈小五没答应,到底银局是官府开办的,哪能不在官府做事,跑去为什么银楼做工,他的银子就是出得再多,陈小五也不愿去。

周老六道:“不但西安的银局要关,就是唐王辖下的所有银局都要关了,而且银楼也要解雇好多银工。”

陈小五一阵晕眩。这是他听到地最恶劣的消息了,他此时宁愿听到儿子偷偷参加野战军去了,也不愿听到这样的消息:“为……为什……什么?”

陈小五被自己地声音吓了一大跳。他此时的声音已完全沙哑,短短三个字还不能说连贯。

周老六从手上掏出了一个银币:“诺,就是这个。以后唐军境内不用银子了。全都改用银币。”这是周老六儿子临走时留下来的。每名参加野战军地士兵都会提前发放三个月地军饷,以便安置家里,周老六地儿子将十五个银币全部留了下来。

这种银币陈小五也见过,他儿子上月发放的军饷就是三枚银币,他当时看到做工如此精美的银币时还感慨了一番,不知这银币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却没有联想到银币会和自己扯上关联,自己会因它失去饭碗。

“那我们怎么办,直接回家吗。”

陈小五还以为自己一辈子就会在银局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然后把手艺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陈家可以将这门手艺一直传下去,没想到今天的梦想一下子破碎,今天不知是什么日子,难怪前一段日子算命先生说自己近日有大凶,自己以为会应在儿子身上,死活不让他参加野战军,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应在自己身上,这不是大凶是什么。

周老六抽抽潜潜的道:“听说要成立什么银行,我们转为为银行工作。”

陈小五问道:“这个银行是谁开地,是不是官府在管。”

周老六道:“说是由户部直接管理,最大的官员叫行长,是户部侍郎陈大人统管。”

陈小五松了一口气,只要还是官府管就可以了,他依然和官家沾边,周围的邻居见到他还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老爷,这比什么都强。至于干什么倒不要紧,银钱也无关紧要,他地银子足够自己过上一辈子,大儿子也不会在意他的那点家产,小儿子有固定的银钱,虽然紧一点,自已可以用积蓄帮衬一二。

他想通后,拍了拍周老六的肩膀道:“老周,想开点,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官家的人,这点比什么都强。”

陈小五的话,让周老六稍稍安慰了一点,还是担心的道:“小五,我担心什么银行的事做不来,那我们哪还有脸呆下去。”

这么一说,陈小五心头也有一些忐忑,毕竟银行这个东西谁也没有听过,具体做什么事,连通知他们银局关闭要转为银行的官员们也不知道,许多官员听到银局关闭的消息都心头难受,虽然加了俸禄,可是比起损失来,这点加的俸禄相差太大,也没有心事去打听银行是干什么用的。

陈小五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来,问周老六道:“你说是知府大人的官大,还是这个户部侍郎大?”

在陈小五想来,若是户部侍郎官更大,他们也就算水涨船高,反而不是坏事了,只是陈小五虽然一辈子在银局工作,也见过不同的官员,西安的知府是陈小五见过最大的官,要分清这个侍郎是不是比知府更大,对他还是一件难事。

这个问题周老六也不能给他答案,今天银局都被刚宣布的事弄得人心惶惶,大家也无心工作,陈小五一天则在反复的想着这个问题,到底是户部侍郎大,还是知府大?

回到家中,小儿子对他依然板着个脸,陈小五却顾不得和儿子呕气,向儿子问道:“阿立,你说是户部侍郎大还是知府官大?”

陈立惊异的望了他老子一眼,这老头子转向了,自己明显给他摆着一副臭脸,怎么还主动向自己说起话来,不过,看着陈小五有点忧心仲仲的样子,陈立还是回答道:“当然是户部侍郎大,而且还大了好几级。”

陈小五一听,顿时展颜:“真的?”

“当然,知府是正六品,户部侍郎是正四品,中间差了从五品,正五品,从四品,你自己算算差了多少级。”

陈小五扳着指头算了一遍,才喜笑颜开,乖乖,差了四级,这么说银行岂不是比银局的地位要大大要高。

陈立不知知府和户部侍郎会和自己的老子拉上什么关系,见陈小五乐得合不笼嘴,好奇的道:“爹,什么事这么高兴?”

陈小五板起脸:“叫老爷,现在我要在户部侍郎陈大人手下工作了,身份又和以往不同,你不可在人前失了礼议。”

陈立还以为陈小五乱言乱语,想起他不让自己去参加野战军,心中的火气顿时又起,丢下陈小五让他一个人独自高兴。

到了第五天,陈小五终于知道银行是干什么的了,原来就是给人把碎银换成银币这么简单,这个工作对他来说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让陈小五失望不已。

随着银行的第一天开张,西安的市民全部朝银行涌来用银子换取银币,整整一天,陈小五和原先银局的近百人找不到一丝空隙时间,经他们手兑换出去的银币足有几十万枚,陈小五从中重新找到了热情。

唐军银行的开张,让市面上有充足的银币供应,居民们很快就将碎银抛弃,全部使用起银币,还有唐军的大钱,他们也比小的铜钱方便,每个人出门,身上带上一个银币,几十枚大钱,到哪里买东西都方便,找起来又快又准。再也不会为了找零,有时还得专门跑一场银楼。

这股使用银币的热潮很快又漫延到了朝庭的领地内,百姓们纷纷喜欢上了这种方便,精美的银币,唐军的大钱也通行于朝庭境内,商家也乐于接受。

朝庭的官员们虽然觉得银币上的图案有点犯忌,但也觉得方便好用,而且收取银币他们不会有火耗的损失,但老百姓该交的火耗一文不少,这样一来,使用银币对他们还有利,也乐得装糊涂。

直到有人指出这个银币的重量虽然对,但含银并不是十足时,朝庭才有人感觉到吃了亏,下令境内停止这个银币的流通。

唐军银币含银为标准的九成,其余一成由铜、锞、铭三种金属构成,只是唐军同样承认这种银币可以兑换标准的半两纯银,老百姓对这个九成的含量就不在乎了,照样使用不误,在商家的推动下,银币并不因为朝庭下令就能停止流通,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在朝庭境内漫延。

第七卷 博奕 第五十章 两难选择

    李鸿基静静的坐在书房,将陈宇的奏章打开,看完后,不由赞了一声!”好小子,动作真快。”

陈宇在一个月内,已整合了唐军境内的一半银局,组建了三十九家银行分部,二百五十二个联络处,其中陕西有分部十一家,湖南有四家,湖北有五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