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存田走后的隔日,来自张大户的回信就到了,表示已经按照张籍的意思,将李家庄的五名孩童送入了仓上社学。张籍也算是放下心来,他心知在这个时代对于平民而言读书的确是能改变命运。
这天张籍正在家中闭门不出,整理离京前王学士交待的任务,不曾想张百万登门而至,他手中拿着一叠文书进门直接说道:
“维桢今天我来就一件事,我想了好久,这书坊的经营上我也没出什么大力,咱原来定的那个四六分成,这四成我也不要了,你全收了罢。”
“嗯?张兄这是何故,三元书坊不是经营的好好的么,今日为何有此一言?”张籍放下笔惊讶后又态度坚决的道,“咱们原本就是说好的,我怎么能平白占你家的产业,此事休要再提。”
“维桢你有所不知,今次我这是要丢去身外事一心去读圣贤。”张百万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得意洋洋的笑道,“下次的童子试我指定是要过的。”
“奥?张兄这么有信心?”张籍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不错,近些日子以来我读书颇有心得,这全仰仗维桢你所编纂制定的那套清渊密卷……”张百万说起来就兴致勃勃的提起了在三元书坊看书的境况。
听完张百万的话,张籍也明白了他的想法,张百万是觉得他并不缺钱,而且现在他在课业上的成就受了张籍很大的帮助,这次将四成股份给自己也有感谢的意思。
“这四成股子,你若是不要,我到时无法取中生员可就赖到维桢你的身上。”张百万把书本一合耍起了无赖。
这都哪跟哪,怎么考不上秀才还赖上自己了。
“如此罪过我可不敢当,那这书坊我就收下了。”张籍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下来。
随后两人聊了几句,张百万又提起一事道:“维桢,过几日我家荷塘正是盛开之时,值此盛夏美景,游园泛舟岂不美哉……”
张百万说了一大堆赞他家河边园子美景的话,最后挠了挠头道:“其实就是我爹想办个诗会,到时维桢你可一定要来啊,这次诗会虽是我爹提起的,但是他全权让我来主持,我可不想最后没几个人来,全看你的面子了。”
“一定,一定。”张籍笑道,“就算不是张兄相求,这有地方游玩,还管吃管喝,如此好事去哪找,我当然要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维桢你要是不来,这诗会可就大大逊色了。”张百万完成了他老爹交代的任务高兴地说道。
又寒暄闲谈几句,说了会儿话张百万便告辞离去。
……
到了诗会这天,张籍乘着骡车出了南城门沿河而走约有一里地,便快到了地点。
张百万家新修的这处园子在城外依河傍山,引河水而建,逶迤里许,望去林木郁郁葱葱,林木缝隙之中影影绰绰亭台楼阁似是数不胜数。
此时张百万正在园门处迎客。
他见到张籍下了马车当下笑道:“维桢,你可来了,就等你来镇场子呢。”说着就吩咐另一个家人在此迎客,他便带着张籍向园内行去。
举步入园,内中小径或是石板铺成,或是石子筑就,每隔不远处就有规矩得体的下人恭候引路。
不多时便来到一处花厅,此地半边向荷塘中突出,三面环水,凉风习习是个夏日极好的所在,这会儿花厅中已经来了不少人,大约有十几个,都是读书人打扮。
张百万带着张籍来到此处笑着道:“维桢,我与你介绍,这几位都是我在书坊读书时遇到朋友……”
在书坊读书时遇到的朋友?难不成今天是大明版的书友会么?张籍闻此不由得来了兴趣,随即上前通了姓名。
“原来是探花郎当面,失敬失敬。”
“探花郎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
众人听得张籍的名字,纷纷起身见礼,科场之中达者为先嘛。
通明见礼之后,一个黄姓士子笑道:“张兄,今日吾等在此相聚,不知有什么好玩的?可否先透漏一番?让我等先心里有个底。”
张百万笑着道:“当然有,今天除了饮宴和游园泛舟,一会儿的诗会上,家父还请来了莳花馆中从苏州来的两位女校书,说是要一睹咱们临清州士子的风貌,到时诸位可都要拿出十成十的本事,免得落了我等脸面。”
办这游园诗会,张父一是为了赚取文人间的名声,二是想让儿子张百万锻炼锻炼,积攒些士林的人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请来苏州的女校书,可谓是极其用心了。
这里的校书可不是那个校书郎官职,而是青楼女子中有名的善诗文之人,最为士林所熟知的便是唐朝的薛涛,当时人称其“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不知是哪两位女校书,张兄可否告知姓名?”
“对啊,对啊,张兄你这一说我们可更是难耐了。”
“是那两位佳人到此?”
时下文人与名妓往往产生许多交集,尤其是善于诗词歌赋色艺俱佳的名妓,这不刚一说出来了两位女校书,厅中诸人就纷纷起了兴致,询问起来。
“诸位好友,先容我卖个关子,等一会儿自然就能见分晓,总之定然不会让诸位失望。”这次张百万笑着就不答话了,“好了诸位可先在园中游玩一番,等一会儿有琴声为号,到时再聚于此处。”
“嘘……”
众人见张百万打定主意不答也没办法,在一片嘘声中,笑着开了几句张百万的玩笑便沿着园中临水长廊,三三两两的游览赏玩起来。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各有风情()
别园之中,荷塘有数十亩之广,其中荷花红白通透如蕴,碧叶亭亭如盖,翠绿之下似有游鱼嬉戏,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洒满一池璀璨的光屑,正是池园锦鳞动,浊泥出风华,纤尘不染是荷花。
忽的清风拂来,紧接着一阵琴音筝声而至。这是诗会即将开始的信号,池园虽好,但一时间无法尽数游遍,况且又有佳人吸引,故而众人纷纷向别园花厅行去。
张籍也闻声来到廊台花厅中,厅内此刻摆着几十张案几,案几之上有瓜果点心并酒盏等物,每个案几后都有士子一二,张籍看去,见郝澄、吕广等几位举子也在此处,念及清渊书院和张家关系密切,他们几人前来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曾经是书院的学生也曾为书院讲郎。另外在厅中一角有五人组成的女乐班子正抚琴拨筝,刚才那琴声就是源于此处。
见到张百万和张籍来到。几个刚才在主持茶盏点心分配的白衣文人上来见礼恭敬的道:“大公子,此处已准备的差不多了。”
“好。”张百万闻言点了点头后小声吩咐了当先一人几句。然后那白衣文士应声出了花厅。这些人是张家养的清客门人,多是生员功名,平时为张家附庸风雅或出谋划策所用,这也是时下富豪大贾常见的做法,对于那些不得志的文人而言,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命运坎坷,聪敏超群,才高卓著却不得志,一生中做的时间最长的也就是这清客幕僚的工作。
“张兄,为何这女校书还未到?”
“是啊,是啊。”
张百万到了正席坐定,朗声一笑道:“诸位好友莫慌,稍后佳人即至……”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众人正说话间,但听湖面上传一阵动听清丽的合唱歌声,其中一人婉转悠扬,似黄莺出谷;另一声音清澈动听,如深山流水,花厅中的女乐们曲声一变随之相和,人们莫名陶醉,暗自叫绝。
待回过神来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艘画舫破开丛丛荷叶向此处行来。
那画舫停在花厅外的却不见有人下来,此时张百万抚掌笑道:“今日来此的是苏州大家裘如烟与祝小宛两位。”
他的话音刚落,席间的士子们就议论起来,张籍从别人的议论声中得知原来裘如烟和祝小宛两位皆是江南名家,色艺双绝,还曾得到汤显祖的盛赞留诗。
这时,画舫中出来一个翠衫烟笼袖的双髻丫鬟走到船头向着诸人微微一福道:“诸位公子有礼了,方才我家两位小姐有言,今时荷园景致甚好,要诸位公子各拟一首诗词品评方才下船呢。”
“奥?今日佳人至此,确是当有诗词相和,诸位若想见到两位大家,还请拟一首情悦性的诗来,写得好的,我就选一首命画工提在厅中。”对众人说罢张百万看向那丫鬟又道,“不知,两位大家要以何为题呢?”
“今入荷塘,诸位公子不妨以荷为题。”那丫鬟还未应声,就听画舫中传来清丽的应答声,单论这嗓音就知其必然是个美人。
众人来此之前知道诗会是要作诗,都是提前做过了功课,此时为了在美人面前露脸,纷纷抢着要作诗。当下便有一人,离席到了场中吟道:
“云光堂前廊桥边,最是荷花盛开时。谁人一曲动琴弦,亭亭锦鲤不曾眠。”
“好,赵兄好诗。”
张籍听后微微点头,这首诗平仄中规中矩,但胜在应景,也算不错的诗。
在众人的赞叹中,当下便有两名白衣清客挥笔疾书将诗文录在纸上,一式两份,一份在席间传阅,一份送入画舫中。
之后,在座的士子们各有诗文吟诵,清客们笔墨不停,一张张纸笺在人群及画舫中传阅着。忽闻一个娇嗔妩媚的女声从画舫中传出道:“听闻今日有探花郎至此,为何不见探花郎诗文,莫不是觉得小女子和妹妹不得动探花郎之心么?”
“姐姐,莫要这般……”另一个温婉好听的声音想要打断她的话。
“维桢,刚才那个声音是裘如烟,这个被称为妹妹的是祝小宛。”张百万先在张籍的身侧小声解释一番后,又高声道,“维桢兄,佳人相求,岂可无诗?”
文人捧名妓,名妓衬名士,此乃这年月颇为高雅的商业互吹典范,今日从两位女校书还未下船就开始了,张籍对其中的门道曾有耳闻,不想扫了众人的兴致当下道:“美人抬爱,籍偶有所得,愿诸友品评。”
话音一落,场中的士子们都看向张籍,想聆听探花郎的佳作。
“十里漫漫水含烟,三千亭亭立玉盘;天光云影人徘徊,宛宛歌声绕清潭。”
张籍所做是刚才游园之时所感,算不得上佳之作,不过意境极佳,道尽此刻张家别园之景,最妙的还是其中将两位女校书的名字给巧妙的融入其中,周围众人听得其中之意,顿时轰然叫好。
纸笺传入画舫,片刻后一句妩媚的声音便从画舫上传来,
“探花郎是在取笑小女子么?”
“恰有所得,适逢其会,非为唐突佳人。”张籍也笑着应道,他倒要看看这个时代的明星是何等样人物,认真说起来他来到大明至今除了杜十娘外,还没怎么见过这时代的佳丽呢。
随后便见两位佳人从船中莲步而出来到厅中向众人施礼。此刻有二位美人在场,诗会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张籍也仔细向两人看过去,但见两名女子气质不同各有风情,一个妩媚诱人,一个清新秀美,面上虽不施粉黛,但韵致天然,丝毫不掩丽色,身上衣着素衫白裙,淡雅简约,大略一观便知两位女校书不是以色媚人的普通青楼女子。
张籍不自觉给两人打了个分,评分都在八十五往上,放在后世也是极其出色的天然美人。不过呢,野花纵然香,不及家花善解人意知情贴心,心底下张籍还是认为自家十娘胜过眼前二人多矣。
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百万的目光()
时下的交游诗会,是读书人放松自我怡情怡兴的场合也是自我炒作扬名的方式,而其中出场的诗书色艺皆通的女校书就相当于其中的传播者。
京中殿试时遇到的汤显祖也就是先因诗会而展露才华,最终名满大江南北,连当时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都对其高看一眼,想要拉拢,虽然并未成功但是从之后对其的打压之深也能看出对汤显祖的重视。在场诸人多是平平不得志之辈,有谁不想仿效前人一朝成名天下知呢。
“小女子如烟(小宛)见过诸位公子。”
两位各有风情的女校书一出场便吸引了场中士子们的眼球,张籍注意到身旁的张百万也是如此,他那一双眼睛看着那年纪较小的祝小宛颇有倾慕之色。
有如此佳人参与诗会,士子们都如孔雀一般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佳人,故而彬彬有礼,言辞文雅起来,场中不在是一帮大老爷们饮酒作乐,诗会的格调不知不觉间也上升了许多。
这时张百万起身笑着为众人介绍二人女道:“裘如烟、祝小宛两位女校书,人称大小薛涛,平日在苏州府交游的都是江南之地的举人秀才,今日来到临清州,让我等一睹大家风采,实为难得,亦是为诗会增色不少。”
经过张百万的介绍,士子们对眼前二位佳丽有了一定的了解,都是一并行礼,场中二女亦是欠身回礼,随后做到了两张书案后。
既是以才学著称的女校书,在这般诗会上那自然不用以色娱人,故而两女不必操琴抚筝也不必下场跳舞。
“诸位公子,今日张公子邀我等至此,是为吟诵相和,品诗论赋。久闻临清州人杰地灵,才学之士辈出,更有十景之称,今时所见荷塘之景刚才已有吟诵,想来此处当不逊于书院荷香之景,但那卫浒烟柳之美景还未提及,正巧此园中亦有垂柳婀娜之姿,不妨小女子与诸君再以柳为题作诗如何?”座上那裘如烟此刻收起妩媚之色,温婉款款而谈。
紧接着祝小宛语声漓呖清脆的道:“若有出色之作,我与姐姐就此谱曲唱和,为诸君所贺。”
“如烟姑娘所言甚佳。”
“此言可行。”
“今日但教两位姑娘知晓吾临清州美景之姿。”
……
在裘如烟的提议下,众人以柳为题书写诗词,再交给两人品评,若能出类拔萃则当场由二女谱曲唱出,这可不是简单的唱一次就罢了,以两位女子在青楼楚馆中的地位,她们看中的诗文是会在今后传唱的,青楼之地多文人,随着传唱越来越远,这正是不得志文人向往的扬名之法。
厅中有一排单独的书案,上面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谁有了思路就可以上去书写。
美女的力量果然强大,在场的士子们都想急于表现自己,这不就连平时较为稳重的吕广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上前书写了。
张籍看了看吕广不由得说道:“宏远兄,不用这么急着上前去写吧。”
“维桢兄,你有所不知,这裘如烟和祝小宛可是江南人称大小薛涛的女校书呢,在江南之地往来的多是文人士子。若不是张兄之父将其请来,而是在苏州府我等登门去见,不是才名卓著如汤临川一般绝难一见。只有来客有上佳之作或是百两以上的银子方可一睹芳颜前来相陪否则那是连门也不开的。”
吕广闻言笑着说完,又神神秘秘以男人都懂的样子小声说道,“若是想要做那入幕之宾,一亲芳泽那得是一掷千金的豪商或者当今名士了。”
“真的假的,这么离谱?”张籍惊讶道,“一百两才只是见面?”
“当然是真的,你问问同光或者是咱书院的陈教习等人,他们都知道。”吕广说完笑着又道,“好了,不说这个了,我要去写一首了,维桢你才思敏捷诗文卓著,也作上一首别让两位大家小瞧我江北士子。若是维桢你出手或许还能一亲芳泽哟。”
言罢,吕广起身边去那书案前提笔挥毫了。
张籍听完吕广的话犹自在咂舌,一百两银子见个面,这在时下的临清城能买两处二进的好院子了,就算是在北京城也能买下一处小点的四合院,即便不用后世的北京房价而是用十八线小城后世临清来对比,这一面也得价值近二百万啊。作为这时代的人气明星比后世明星的吸金能力不逊啊。
这边张籍还在感叹的时候,张百万也喜滋滋的上前题写了一首咏柳诗,和张籍一同做过方清之大婚傧相的陈到之年少气盛,更兼美人当前不禁诗兴勃发,在那书案前挥笔疾书,不一会儿连作三首。
一旁的裘如烟见此走到陈到之近前,软语相陪,随写随评,陈到之还未成亲,哪见过这等阵仗,见到美人在侧晕晕乎乎的竟连写六首咏柳诗。
此情此景,用最科学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厅中士子们的男性荷尔蒙激增,情不能已。
“公子,你怎么不去写诗呢?”张籍正颇有兴趣的看着场中诸人,忽的耳边听得一婉转清丽之音,转身一看原来是祝小宛。
“还不曾想出佳句,草草写就不免有扰姑娘清听。”张籍笑道。
“我和姐姐早闻探花公子才名,东林书院的几位先生也曾提及公子诗文,多有钦佩之意,今日公子莫要如此过谦。”祝小宛抿嘴一笑道。
莫不是那时清渊雅集上的事情传到了江南,那时的东林来人有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等才子,还有后来的高子扬,也不知是何人传出的。张籍心道。
张百万这时也从书案那边凑了过来道:“维桢,今次你可要留下佳作在此,刚才我见众人所书只有陈兄的两首入了如烟的姑娘的眼,其余的只道是尚可,我等可不能全数折戟于此啊。”
张籍但见张百万虽然是对自己说话,但是一双眼睛却不由自主的往祝小宛那边不时偷偷瞄去,这是张籍第二次注意到了,莫不是张大公子对其有意么?
不过,食色性也,佳丽如此,张大公子此举倒也能理解。
身为好友当然要帮他一把,张籍闻言道:“张兄,小宛姑娘,且在此稍坐片刻,还容我再细想一番。”
第三百三十七章 十景诗()
今天的诗会,张籍本来是无心卖弄才学的,但是此刻本着为好友张百万撑场子的目的,他还是决定下场一试,不过在此之前他要细细思量一番,总不能拿出一首应付之作,平白丢了面子,让人小瞧自己。
悠扬的乐声之中,大约过了两炷香时间,厅中士子们大多都已经题诗完毕,只余张籍和寥寥数人未曾前,裘如烟和祝小宛品评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