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鹆妓呈钟侄嘈戳思妇涔鎏痰那榛啊

    甄姜收到信,先是被金良那一手漂亮的飞白体给折服了,真是一手好字。r

    甄姜是不知道金良这一手好字都是被蔡邕、蔡琰父女给逼出来的。r

    因金良之前的字迹实在太烂,能够当上御前总统领,那是纯粹因为武力。r

    蔡邕甚是嫌弃金良那一手破字,觉得丢自己的人,便要求金良每天都要练上半个时辰的字,并且只能站着练,要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好几天过去了,金良的字都没有长进,蔡邕很生气,觉得金良没有用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常山赵子龙() 
蔡琰便自告奋勇,跟在金良身边,监督金良每天练字,每当金良想偷懒,蔡琰便代表父亲,要用戒尺打金良的手心,金良哪里肯让蔡琰得逞,便硬着头皮写下去,时间久了,还真练就出一手好字,而且熟能生巧,勉强也能在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这类的赞誉后面添上一笔书法家的美誉。r

    甄姜看了金良信里那滚烫的情话,好生甜蜜,便乖乖待在家里,翘首盼望金良的到来,她相信母亲见了金良一定会很欣赏他的,到时候金良便可以名正言顺把她迎娶。r

    金良先在壶关会见了老朋友张杨。r

    张杨因为是吕布的老朋友,之前在丁原麾下的位置又高过吕布,所以虽然跟吕布关系很好,所以并不奉金良为主公,金良也不勉强张杨,毕竟吕布之死多少也是跟自己有关。暂时维持同盟关系也挺好的。r

    张杨是武猛都尉出身,武艺不凡,应在张辽之下,魏续之上,但他人却长得甚是清俊斯文,人如其表,温文尔雅,最让金良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待下属十分宽仁,无论下属犯下什么错误,他都能原谅。就在金良和张杨的会面间,金良多次听到张杨部将在下面的窃窃私语声,张杨并不制止,反而笑道:“我这些部下先前未曾见过贤霆,所以才有如此好奇!”r

    金良不禁摇摇头,在他的中央军中,大家一起讨论军情自然是十分踊跃,但在这样的礼仪场合,下属将领一定是肃静无声,做主公还是有有一些威仪才能服众。就在金良会见张杨的过程中,张杨的部将杨丑一脸狼狈地跑来禀告,说自己领兵征讨太行山贼陶升,陶升部非常狡猾,杨丑进剿不利,二千人马折损了一千多。r

    金良仔细一问,那个陶升手底下只有一千两百多人,是杨丑轻敌,误中陶升的伏击,对待这样因为轻敌而导致的战败,在金良军中轻则杖责八十、降军职军衔,重则斩首示众。r

    可张杨只是轻轻摆摆手:“是陶升贼子狡猾,非你之错,下去吧!”r

    金良清清楚楚地看到杨丑听到张杨宽恕他的时候脸上浮现出的“果然如此”的轻蔑神情,金良这才明白为什么郭嘉说自己对待下属太过宽仁不但不会赢得他们的好感反倒会被他们看轻。r

    金良便把这话明明白白地告诉张杨张稚叔:“稚叔,你刚才如此宽恕杨丑,实在是不应该,对待下属太过宽仁,不但不会赢得他们的好感,反倒让他们看轻你,赏罚要分明,不能光赏而不是不罚。”r

    张杨却轻描淡写地摆摆手:“杨丑是我新近招抚的太行山贼,他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我相信,我对他好一些,他也会对我忠诚的,所谓投桃报李嘛,我一向不主张对部下太过严苛。”r

    金良无奈地摇摇头,难道他能告诉张杨,你在历史上就是被这个杨丑砍了脑袋送给曹操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杨已经三十多岁了,除非遭遇部下背叛,否则不会因为金良几句劝谏便学会赏罚分明、律下从严的,可一旦遭遇部下背叛,便又可能把自己的脑袋丢掉。r

    出了壶关,金良便目视郭嘉:“刚才你看到了吗?张杨再这样放任下去,我怕他有性命之尤!”r

    郭嘉嘿嘿一笑道:“主公,您无须担心,张杨有您这样的好友,他那些部将是不敢造次的。”r

    金良摇摇头:“可不能把张杨生还的希望寄托在这些蠢人对我的畏惧上,奉孝,赶紧派几个人安插在张杨军中,安插在杨丑的左右,一旦他有任何异动,就把他斩杀掉!”r

    郭嘉见金良脸色非常严肃,不敢怠慢,连忙安排下去。r

    因为在白波谷俘虏了匈奴人很多战马,所以金良现在带领的两千飞虎军全是一人两骑,行进速度很快,两日后便到了常山郡真定县。r

    金良急于见到甄姜,便策动赤兔马,想要越过真定县,快些到达中山郡无极县,却被郭嘉拦住:“主公,我们已经赶了一天的路了,人困马乏,不如在这常山郡真定县城暂住一晚,明日再启程前往无极。”r

    金良惊问道:“你是这是哪里?!”r

    郭嘉望着金良惊喜交加的表情,甚是迷惑不解:“主公,这里确是常山郡治所真定城!”r

    金良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常山郡真定县有一人名叫赵云,字子龙,文武双全,他的龙胆亮银枪更是一绝,十分精妙,能攻善守,可堪与我一敌!我原本想着有机会亲来征召,却不想其师不准艺为成下山,一直不得见。既然这次有缘路经此地,我一定要把赵云招致麾下不可!”r

    金良身后的典韦典恶来听主公如此推许赵云,心里不禁涌起十分好胜之心。r

    金良想要得到赵云这员大将并不只是他出色的武艺,更在于他有极强的大局观和政治眼光,这是五虎将其他几位所严重缺乏的,若是关羽有赵云的政治眼光大局观,想必也不会丢了荆州。r

    此外赵云的用兵能力并不是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么不堪只配做个保镖,他在汉水之战摆出空营计,显示出他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非凡镇定,“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以此观之,赵云若得机会独领一军,他的功绩绝对不亚于关羽、张飞,甚至远胜之,怎奈刘备那厮一直把赵云留在身边做亲卫统领,几乎没给赵云独当一面的机会,赵云也得不到锻炼,所以空有斩将之名,无有破军之功。r

    这一次,赵云若肯跟随金良,金良绝对会给他充分的锻炼和发挥能力的机会,会让他成为不亚于张辽、徐晃这样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r

    金良赶紧派人到处打探,赵云赵子龙住在真定县的什么地方。r

    不多时,便有人前来传报,赵云家住在真定县以西二十里常山脚下的赵家村。r

    常山,便是日后的恒山,始于阴山,横跨塞外,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r

    远远看到常山的壮丽风光,再看看常山脚下的奔腾滂沱的滹沱河,不禁神往,只有这样的山水才能造就出赵云那样的英雄。r

    等金良领兵赶到赵家庄的时候,远远看到弄弄滚烟腾空而起,激烈的喊杀声和惨叫声也随风传到耳中。r

    金良暗叫不好,连忙领飞虎军快马加鞭往赵家村赶去。vr

    r

    赵家村这里靠近常山,常山又跟太行山接壤,山贼流寇甚多,所以这一带并没有什么世家大族,而是一些穷哈哈的山民和一些寒庶地主罢了,赵家村的寨墙是用常山上的石头砌成,寨门却是木门,轻易地就被山贼攻破,村民的房屋亦是山石为墙,但房顶确实铺着茅草,那些山贼点燃了几个房屋的屋顶,想震慑这些山民乖乖交出粮食。(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夏侯兰() 
一个身着白袍的男子,站在破碎的寨门口,舞动亮银枪,挥洒出无数个光影,虚虚实实,让人眼花缭乱,那些山贼挥动刀枪,凶神恶煞一般冲了过来,妄图一涌而上,把这个白袍男子斩杀当场,那男子冷厉一哼,亮银枪一转,犹若梨花飞舞,飘飘洒洒,那一拨一拥而上的山贼纷纷捂着脖颈,栽倒在地。

    金良看那赵家村外蜂拥而至的山贼,约莫有四五百人,料想赵云一人都能收拾干净,不过金良想要赢得赵云的好感,便不能不出手。

    可不等金良出手,那些山贼见大事不妙,就想溜走。

    金良的飞虎军距离赵家村有一里地的时候,轰隆的马蹄声被那些山贼发觉,他们看到有两千骑兵奔腾到此,以为是官军特意来围剿他们的,便一窝蜂地往那常山上跑去。

    金良吩咐典韦:“恶来,你领一千人绕路赶到他们前面,我领一千人紧紧追上,这四五百山贼连这么破败的山村都想劫掠,定然不是盗亦有道的好山贼,一定要消灭干净,防止荼毒地方。”

    典韦迅速带领一千骑兵,兜了一个圈子,赶往那些山贼逃跑的前方,赵家村距离常山还有几里地,几里地对纵马驰骋的飞虎军来说是瞬息而过。

    过不多时,这四五百名山贼被中央军团团包围起来,金良扫了一眼,看到好几个山贼肩上还扛着女人,身上还有劫掠来的金银细软,一个个松松垮垮,毫无精气神,跟张燕的飞燕军简直有天地悬殊,估计是某一股太行山贼被张燕赶出了太行山流窜到了常山。

    金良对于那种敢跟官军、世家大族对着干的山贼土匪并无恶感反倒愿意整编他们,对待这种欺软怕硬只知道欺负一般贫民百姓的山贼土匪没有丝毫好感,如同后世他敬仰那些敢去劫掠钱庄、达官贵人的江洋大盗却无比痛恨那些偷钱包的蟊贼。

    金良挥手止住中央军对这群山贼的杀戮,只是让他们把这群山贼围住,然后策马来到那个白袍男子,稍作打量,看那男子年方二十,身高八尺,挺拔伟岸,面容俊朗,双眼神光湛湛,眉宇间英气勃发,吕布心里已有几分确定,便拱手问道:“敢问阁下可是常山赵云赵子龙?!”

    那白袍男子将亮银枪往地上一扎,拱手施礼道:“在下正是赵云,敢问阁下可是征南将军金良将军?”

    金良愕然道:“子龙你应该与我从未谋面,缘何一眼就把我认出来?!”

    赵云朗声笑道:“金将军,在下虽未见过您的尊容,可也听师兄讲过您的行头装扮,赤兔马、石龙大刀、三叉束发紫金冠、西川百花红锦袍、狮身吞面连环甲。”

    金良也禁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自己这身装备已经随着自己的无敌名声传扬出去了。

    赵云身边有两个男子亦躬身行礼道:“赵风,夏侯兰参见奉先公!”

    金良定睛一看,赵风年约二十五六岁,模样跟赵云有几分相像,应该就是赵云的哥哥,看起来身体比赵云嬴弱多了,从常山吹来一阵寒风,赵风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看来若是没有名医医治,恐怕再过几年,赵云就会跟历史上从公孙瓒那里辞职回乡安葬兄长一样,再从金良处告别回乡安葬兄长。赵风刚才带着乡亲们往自家的宅院里躲避,听到有官军来了,便走出来见礼。

    夏侯兰年约十八,面容俊秀,身高七尺五寸,同样提着一杆亮银枪,亮银枪上也沾染一些血迹,在他脚下也横躺着好几个山贼的尸体,而在赵云身边躺着十几个山贼的尸体,光从这一点儿就看得出,夏侯兰的枪法远在赵云之下,所以金良刚才扫了一下寨门,只看到枪法精湛的赵云而没有看到夏侯兰。

    不过夏侯兰明于法律,历史上他被刘备军在博望之战擒获以后,被赵云推荐给刘备,做刘备军中的军正,以正军中法纪,从这个角度来看,夏侯兰也是值得拉拢的人才。

    金良连忙拱手还礼道:“两位贤士,请勿多礼!”

    金良从马鞍上提起方天画戟,对赵云说道:“我看你枪法通神,满身武艺恐不在我之下,我很想跟你比试一番,又恐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如我们拿这四五百山贼来做比试,谁杀得多便是谁的武艺高?”

    赵云拱手道:“云自知武艺不如贤霆公,然这些贼子欺凌弱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在可恨可杀!”说着就提起亮银枪,准备冲向那群山贼。

    金良连忙摆手制止:“子龙,好枪配好马,好将配好甲,还是要披挂整齐才好上得战场。”

    金良又一挥手,便有飞虎军士牵来一匹上好的白马,这马身长一丈,高八尺,通体雪白,神骏异常,马鞍上端放着崭新的银盔银甲,这是金良在派人打探赵云住在何处的时候又派人在真定城里买到的。

    赵云看着这神骏的白马和闪闪放光的银盔银甲,眼神里闪过一丝欢喜,继而黯淡下来,拱手道:“贤霆公如此厚爱,云不知如何报答?”

    金良翻身下了赤兔马,疾步走到赵云跟前,朗声笑道:“如今董卓乱权,天子落难襄阳,四海不宁,子龙可愿随我一同讨伐董贼,迎天子还于洛都,共同中兴大汉?”

    在原来的历史上,赵云先投奔袁绍,就是因为袁绍招兵买马说要对付董贼,可袁绍在联盟军中的私心自用、不顾大义让赵云非常失望,所以他才转投公孙瓒,实际上他是冀州常山郡真定人,若非对冀州牧袁绍非常失望,否则他是不会背弃本土的主公而转投异乡的主公。

    赵云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后躬身施礼道:“赵云愿跟随贤霆公讨伐董贼、中兴大汉。”

    赵云的父亲生前是一个县令,从小教授他儒家经典,使得赵云对大汉的忠诚度比一般人要高上一些,他心底深处还是有些担心金良会成为王莽第二,所以并没有像郭嘉、董昭、徐晃那些人那么干脆利索地拜服金良为主公,他还需要观察,若是金良真的忠于大汉、仁义爱民,他赵云才会全心全意拜金良为主公。毕竟公私是要分开的而且这个时候赵云还上不知金良跟唐家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只是义子那么简单的话大可不必为了私情坏了公义。

    金良听得出赵云话语里隐藏的深意,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笑道:“若有子龙相助,大事可期!”

    赵云将银盔银甲披挂身上,更显得面如傅粉,俊美非常,他翻身上了白马,提着亮银枪,策马走了几步,感觉甚是称心如意,便笑问道:“贤霆公,这马叫做什么名字?!”

    金良愣了一下,继而笑答道:“白龙马!”

    “白龙马,好名字,真是一头宝马龙驹!多谢贤霆公赏赐!”赵云拱手谢过,随即夹紧白龙马腹,撒开缰绳,挥动龙胆亮银枪,冲向那群山贼,那亮银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那白龙马如同一条银龙,飞旋在那群山贼之间。

    金良亦是夹紧赤兔马腹,散开马缰,挥动石龙刀,似是一道红色闪电杀向那群山贼。

    一对君臣在一群山贼里,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些只懂得欺凌贫民百姓的穷凶极恶的山贼们那里是这一龙一虎的对手,根本没有招架之力,都在眨眼间被这君臣二人取走了性命。赵云非常憎恨这群毁他家园的山贼,每次出手,必定以狮子搏兔之力,嗖地一枪,飞刺过去,那山贼捂着咽喉,瞪大眼睛,翻身倒地。

    金良手段更加辛辣,加持着如红色闪电一般掠过的赤兔马,挥舞锋利的石龙刀急速划过那些山贼的脖颈,飞起的头颅上眼珠子骇然瞪大,望着已经分离异处的身躯,这样骇人的一幕,惊得余下的山贼仓皇失措,四散奔逃,怎奈他们已被飞虎军团团围住,逃脱不出。

    一刻钟也就一刻钟,四百二十多名山贼全被斩杀当场,算起来,当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赵云拱手笑道:“贤霆公,我刚才点算了一下,死于我枪下的山贼应为一百八十四人,以此观之,云之武艺远不如贤霆公!”

    金良朗声大笑道:“子龙你似乎刚刚学艺归来,尚未经历阵仗,第一次杀贼有这样的战绩,已经远胜于许多名将了,我相信你将来的武艺必定能够有更大的成就!”

    赵云拱手谢过金良的赞誉,继而皱起眉头:“我在常山学武八年,未曾见过如此蟊贼,却不成想,我刚刚下山,便见此蟊贼侵掠家园,真不知这些蟊贼是从何而来?”

    金良指了一下常山:“子龙,我想这些蟊贼并非是倾巢而出,在这常山上必有他们的巢穴,不如我们杀上山去,找寻他们的巢穴,一举将他们全部歼灭,只是这常山方圆数百里,想要找到他们的巢穴甚是困难。”

    赵云朗笑道:“还好我还留了一个活口,盘问一下便知!”说着便策马走到最后面那个倒在他枪下的山贼面前,那山贼只是被亮银枪刺穿大腿无法行走趴伏在地。

    赵云将亮银枪搁在那个山贼咽喉上,厉声问道:“你们是从那里来的山贼,现在盘踞在常山何处?!”

    那山贼被赵云狠厉的枪法吓懵了,一五一十地把他们这股山贼的情况吐露出来,他们原本活跃在太行山中一条山谷里,靠劫掠过路客商谋生,不知何故,一向跟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的张燕忽然倾发飞燕军,把他们这一股山贼歼灭,顽强反抗的山贼尽数被斩杀,投降的山贼精壮一点儿的编入飞燕军,其余都被卖到山下的中央军屯田兵团里,只有七八百人仓皇逃出,一路往北,暂时躲藏在常山的飞石窟。

    赵云问完话,就抬起亮银枪,准备把山贼刺死。

    那山贼尖声大叫:“赵云,我说了我们山寨的秘密,你可要放了我,你可不能言而无信!”

    赵云冷厉一笑道:“我刚才有答应不杀你吗?”

    那山贼愕然,他这才想起赵云刚才只是逼问他,并没有跟他交换条件,正在他愕然间,赵云的亮银枪已经飞快地刺向他的咽喉。

    赵云拔出亮银枪,在那山贼身上拭去血迹,抬头对金良笑道:“对待这等劫掠成性、屡教不改、还以为能够得到宽恕的山贼土匪都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只会让他们越加猖獗!”

    金良深度佩服赵云的细心和果断,笑问道:“子龙在常山习武八年,怎么有这等透彻认知,我刚才很担心子龙你心慈手软放过这等贼子,不想子龙跟我一样,对这等贼人深恶痛绝!”

    赵云面有忧色:“我在常山上跟随师父习武的八年间,曾跟随师父四处游历过,见识了那些黄巾余党们的残民之行,哎,现在官害民,贼也害民,平民百姓生逢乱世,不但有穷困之虞,还有性命之忧,于是有很多人自甘堕落,从贼为寇,迫害起其他平民百姓更加凶残!这大汉天下不知何日才能真正太平起来!”

    金良认真地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