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三国-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许多普通兵卒认为颜良是死于什么天雷,什么天罚,什么鬼玩意不同,袁绍心中清楚,颜良肯定是死于征西将军斐潜留下来得什么陷阱上,虽然袁绍不是很明白具体陷阱是什么,但是对于袁绍来说,这无疑就是数九寒冬迎面泼来的一盆冰水,到现在想起,背后依旧是凉嗖嗖的冷汗一片。

    那么现在,该怎么做?

    颜良死了,虽然让袁绍哀痛不已,但是再怎样的哀痛也是挽救不回颜良的性命,接下来的才是关键。

    壶关,粮草。

    目标是攻克壶关,可现在最大的变数,便是后方的粮草。如果说粮草还能接济得上,那么就还有希望,如果万一……

    于是乎,问题重新又回到了袁绍的后方。

    战争,永远都不是一小撮人就能够打的起来的,这一点,不管是在汉代还是在后世都是一样,尤其是举国之战,就像是后世很多人为了倭寇洗地,但是纵然怎样掩饰,当年的东倭,确实是举国上下都在期盼着侵略他国,以劫掠为荣,以杀戮为耀。

    “来人!”袁绍裹了裹身上的大氅,觉得山风有些透骨,“让元图来一趟……”

    逢纪很快的就赶过来了,拱手向袁绍行礼。

    “元图,此处就交给你!只需固守,不必进军!”袁绍站了起来,言语之中没有了多少迷茫和伤感,而是多了几分的坚定,沉声说道,“某即可回程,督促粮草!另,某另调大将至此,协同元图作战!”

    逢纪一愣,旋即深深拜下:“纪定遵主公之令!”

    袁绍点点头,回头再度深深的看了一眼山体崩塌之处,很是撒了不少老泪,让周边的兵卒都深深感动,还下令要给颜良举办厚葬,最后才带着护卫离开……

    袁绍也确定了一点,所谓“天雷”,这种杀手锏一般的手段,着实令人震惊,但是正是为杀手锏,便不是寻常能用的,所以既然征西将军斐潜已经将这种手段都使用了出来,那就说明了征西将军斐潜同样也是到了窘迫之地!

    眼下,便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

    田丰虽然身处于太行山区的辎重后营之中,但是依旧能得到一些消息,虽然这些消息多少有些滞后,也足够让田丰推断出一些事情来了。

    袁绍没有下令释放田丰,所以也没有人敢放。当然,辎重后营的官吏也不敢刁难田丰,除了生活条件确实差一些之外,其余的能照顾便尽量的照顾,只不过对于田丰来说,这样的生活环境依旧是非常的困顿,尤其是一个已经是习惯了锦衣玉食的老年人来说,骤然变化太大的生活反差,依旧让田丰有些吃不消。

    “田公!”袁绍走了过来,看到田丰正在眯着眼晒着太阳,抓挠着身上的虱子,似乎还挺逍遥自得的模样,不由得有些气打不一处来,“倒是好生悠闲!”

    田丰这几天也没有办法洗漱,便多少是有些蓬头垢面,但是猛然间听见了袁绍的声音,正在怀中抓挠的手一抖,然后转眼之间平复了下来,睁开眼看着缓缓走来的袁绍,上下打量了几眼,然后说道:“主公,可是大胜归来了?”

    “……”袁绍的脚步不由得一顿。

    “明白了……”田丰用手指头捋了捋有些杂乱的胡须,“壶关不克?”

    袁绍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挥了挥手,护卫会意,向外扩了扩,给袁绍和田丰空出一块住够大的交谈空间。

    “征西将军于山口立寨……”袁绍缓缓的将这一段时间的经过讲了一遍,然后说到了颜良身亡,眼中不由得泛出几丝的水光,“……征西此獠,害某大将,纵然挖心剔骨,也难消某心头之恨!”

    颜良竟然身亡!

    田丰听闻此事,也是吓了一跳,不过田丰修炼到家,脸上的神情倒是没有多少变化,似乎还表示出一股我早知道会这样的意思来。

    田丰眯着眼,并不没有接袁绍的话题。之前他已经和袁绍有过沟通,也向袁绍提出过他的条件,但是袁绍的回应让田丰很失望,虽然颜良的死亡对于田丰来说,也是感到非常的意外,但是更重要的不是一名将领的生死,而是袁绍现在是怎样想的……

    颜良虽然可惜,但也就是一名贴近袁绍的冀州将领而已,冀州人才济济,死了颜良,还有高揽,张合,蒋奇等等……

    再说,死了一名死心塌地忠心袁绍的大将,从某个角度来说,或许也不见得完全就是一件坏事。

    袁绍看在眼里,心知肚明,虽然有气,但是也不得不吞下去,便说道:“元皓,可有何言,但讲无妨!”

    田丰拱拱手,硬邦邦的丢出来两个字,说道:“退兵。”

    “汝!”袁绍气结。

    片刻之后,袁绍平复了一下心情,又将自己的安排和考量,给田丰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如今征西已然技穷,我军旦夕可至壶关!所欠缺者,不过是钱粮后援而已,若并州克定,便可直下何东,进军三辅!若是如此,天下可定!”

    这话,袁绍也真没有夸张。在袁绍认知当中,曹操是自家小弟,原本最大的竞争对手袁术被自家小弟揍得找不到北,灭亡指日可待,那么若是击败了征西,也就意味着从此从南到北都属于袁绍旗下,至于那些什么刘备刘表之辈,袁绍根本没放在眼里……

    不等田丰反驳说些什么,袁绍便竖了一只手,又说道:“田公所虑,某也知晓,冀州困顿,焉知并州窘迫何如?若是不趁此机降服征西,若是翌日征西势大,岂不是更难?”

    这样说,到也有几分道理,不过田丰并不愿意就此改变自己的想法。

    田丰坐正了,肃容道:“主公!主公之心,丰已知晓!然天下之大,岂能于速成于一时一地!须知内忧者,重于外患也!如今幽州初定,青州不稳,若是冀州再乱,敢问主公,何以定天下?如今虽有小败,然无伤大雅,可徐徐而退,积蓄实力,另寻他机就是!征西跳梁之辈,且容其苟活几日又又何妨!”

    袁绍长长的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

    他很失望。

    虽然田丰讲的话也有田丰的道理,但是袁绍不惜亲自来此,跟田丰说明厉害,甚至是将情况陈述剖析出来,不就是希望田丰能够理解,并且愿意合作么?

    结果田丰依旧还是想要袁绍撤兵……

    真要是撤兵,袁绍还需要跟田丰这样好声好气的说话么?

    如今天下,就到了似乎再努力一把,就可以解决一切的节点上,为何田丰就不明白,或者说依旧不愿意跟随听从呢?

    田丰也在看着袁绍。

    他也很失望。

    战事都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了,袁绍居然还想着继续,难道说非要等到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再来后悔么?

    或许袁绍说的没错,再加把劲可以拿下壶关,可是袁绍有没有算过要付出多少代价?

    战打到现在,田丰也从最开始认为征西易克,渐渐的明白了征西其实很难对付,也不会因为一城一地轻易丧失斗志。

    这就很麻烦了。

    打下壶关,上党太原打不打,打下上党太原,河东平阳打不打,还有关中三辅,这么大一片区域,真要是一点点打过去,要用多少冀州子弟的性命去填?

    袁绍亲自过来,的确是很有诚意,可是诚意这个东西又不能当饭吃,冀州的那些士族豪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留存在袁绍嘴边的这种“诚意”!

    田丰既然被这些冀州士族豪右推出来作为利益的代表,就不能仅仅是依照个人的情感来说话,要不然田氏如何能担当起这个隐形的领袖地位?若是不给冀州士族豪右谋取福利,这些人又怎么会支持,又怎么会听从调配?

    打,不是不可以商量,但是冀州利益要保证,现在这样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事情,绝对不能继续下去了。

    袁绍盯着田丰,田丰也看着袁绍。两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都认为自己是在坚持着正确的事情,都不愿意轻易退让。

    一阵难言的尴尬和沉默,两个人都在试图让对方先屈服。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便是打得钱粮,在本土作战,因为运输方便,再加上考虑到最前沿的阵地有可能被敌人突袭失守,所以前线的粮食可以不用储备的太多,但是像现在需要展战线绵延到壶关那边去,没有足够的钱粮储备,即便是前期有获得再多的胜利,也是将成为一场空。

    袁绍必须要搞到一批粮草,即可运往前线,否则前线则损大将,有没有粮草补给,立刻就是溃败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中线这里,基本上都是直接听从袁绍号令的比较忠诚的老兵,若是中线兵卒伤亡惨重,那么袁绍也就将会失去许多控制冀州的本钱!

    “某不甘心!”袁绍目光流露出凶狠之意,沉声说道,“若田公不愿意替某分忧,某便亲自至冀州,召集各家,陈明厉害就是!”

    这并不是袁绍愚钝,也不是不通明厉害,而是正常的一种心理,就像是一个赌徒,当他在赌桌上失去了许多筹码之后,总是不愿意就那样轻易的放弃,因为那就等于是这些失去的筹码再也没有了属于他原本的价值。

    什么见好就收,止损原则,袁绍并不是不懂,但平日里的讲得头头是道的嘴炮王者,到了赌桌上也常常沦为水鱼,袁绍此时此刻有这样的心态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袁绍原本就不是一个轻易愿意妥协的人。

    压不住冀州士族,岂不是未来就要收到冀州士族的制约?袁绍最终还是露出了杀意,若是不肯听从,那就休怪狠手无情!

    这是在威胁啊……

    田丰闭上眼,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若主公执意如此,某便替主公走一趟冀州就是……不过,某有言在先,事不过三……如今已经三调,若是……”

    田丰最终还是退让了半步,毕竟袁绍也说道了这个份上,若是真的让袁绍亲自去冀州邺城办理这个事情,也就等于是宣判了田丰的死刑。

    虽然田丰觉得袁绍未必会舍得他养护许久的良好名望,但问题是狗急了也跳墙啊……

    袁绍大喜,自然无有不允,但是袁绍和田丰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其实事情远远都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

第1431章 破朔迷离() 
当斐潜领兵退回了壶关不久,南北两个方向的信息几乎是前后脚终于是传递到了斐潜这里。??火然?文???.???a竭尽全力奔驰而来,八百里加急的传令兵几乎是一下马就瘫倒倒地上,完成了使命之后几乎立刻是昏死过去,让斐潜不由得感慨,像这样的紧急军情,送到之后,就几乎是跑废了,不浆养一段时间根本恢复不过来。

    信鸽确实是好,但问题是只能定点的进行,而且信鸽也不懂得自动来回,也是需要人员携带,虽然单向传递得时候速度明显快捷,但是如果考虑到携带和饲养的问题,其实也依旧是好多的问题。

    通信啊……

    斐潜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大力推动骑兵的发展,甚至基本上来说重心全数倾斜到了骑兵方面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这个没有机械化的年代,骑兵不能说是唯一的,但至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骑兵,华夏人想要走出西域的限制,基本就是做梦。

    后世金帐帝国能建立起那么庞大的一块疆土,只靠两条腿是无法想象的。

    当然纯骑兵也是局限很大,但是至少在斐潜控制的这些范围之内,骑兵的重要性依旧是不言而喻。

    太史慈平安返回,这让斐潜终于是放下了一半的心。

    至少在袁绍南路上,算是彻底打残了。

    袁绍南路,可以说斐潜借着多少一些的先知先觉,利用袁绍和曹操面和心不和的情况,游走出一条缝隙,穿透冀州,让邺城左近的这些冀州人知道其实他们认为的安全的后方一点都不安全,这不仅会加重了冀州人的危机感,而且其实也让曹操看到了袁绍的外强中干。

    太史慈的信息当中表明的,曹操这一方面特意派遣了夏侯渊一路跟随,拉关系,送粮草,借这一次的行动表示善意,要从斐潜这里采购大量的战马,似乎也表明了一些曹操的未来的方向。

    战马这个重要的战略资源,斐潜倒是不介意放一些出去,只要控制一定的数量,而且还可以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全国的4s店都控制在一个人手里,是多么可怕且获利丰厚的一件事情。

    至于曹操坐大的后果,现在还轮不到考虑这个,而是先解决袁绍这边才更重要。

    对于太史慈取得的战功,斐潜立刻回信一封,表示特别的表扬和祝贺,待整场大战结束之后一并论功行赏,让太史慈在函谷关内修整,等待后续机会。

    另外的一个方面上,斐潜对于赵云的行动,则是有些担忧。

    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斐潜也没有想到赵云会有这么冲动的一面。

    赵云在军情邸报上写明了事件的整体过程,也说明了原由,只不过斐潜依旧觉得,要杀拓跋力微可以用很多种的方式,这样的处理手段很不赵云。

    至少不符合原来斐潜印象当中的赵云。

    这让斐潜忽然想起了徐晃。

    简单对拼和纯粹消耗,这样的战争模式斐潜向来就是最为发对的,而赵云若是一不小心,就可能会陷入到这样的局面当中去。

    不管是城池攻防,还是野外骑兵对决,这样的战斗对于兵卒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消耗,部队的伤亡都会非常的严重,而一个老兵的价值往往比三个新兵都还要大。斐潜就像是一个吝啬的地主老财一样,嘀嘀咕咕的计算着,然后觉得北线似乎有些问题,似乎赵云现在可以收一手,不用太过于逼近,只需要做出防御的动作就可以了……

    然而贾衢却有不同的意见。

    “主公,赵将军之处,依旧需兵至易京……”贾衢琢磨着,建议道,“引而不发,战则未必战……然仍需让冀州人士如芒刺在背一般,方为最好……”

    斐潜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贾衢的建议。毕竟人总是要屎到临头了才会急着找个坑,若是离得远,恐怕也不能给这些心高气傲的冀州佬带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就像小孩尿床,只有多尿几次,然后被揍得狠了,懂得痛了,才会下意识的使用自己的括约肌。

    不过赵云和鲜卑人之间的矛盾,终究是个隐患。斐潜不认为鲜卑人会有什么宽宏大量的心肠,现在没有翻脸,多半是在琢磨着在哪里挖坑,但是现在也只能是让赵云多加小心……

    锦囊妙计?

    不存在的。

    斐潜又不是诸葛,在说就算是猪哥真人也不一定能够像老罗同志意淫的那样,时不时的搞一些锦囊批发生意,战场之上变化万千,保不准哪一家的马蹄踩到一块石头或是一坨屎,都有可能会改变整场战斗的结果,因此只能是大体上的进行规划,而具体实施,还是要依靠临阵的将领。

    斐潜汇总了一下自己和贾衢的考虑思路,然后给赵云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既然和鲜卑已经算是关系濒临破裂,那么久需要再找另外一个新的补充,在幽州的乌桓人,似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乌桓人的实力比不上鲜卑,但是只要运用得当,依旧还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信件发出去了,具体执行的怎么样,也就只能是依靠赵云自己了。

    当然除了太史慈和赵云两个人的消息之外,斐潜还获得的另外的一个消息。

    关于吕布的……

    得益于斐潜的超前意识,在这个时代,对于情报网的布置,或许没有任何一个诸侯能和斐潜相提并论,起初的时候只是得益于崔厚的那个所谓的各地护官符一样的东西,在商队当中有意识的收集汇总,就能够得到许多旁人不太注意的信息。

    不一定非要斐潜的人才能获取这些资料,因为这些东西走南闯北的行商大概率都会准备一些,这也是各地书吏用来谋取额外好处的一种方式,因此斐潜只需要以交换或是购买的方式,在平阳的集市内找这些行商,就可以获取到很多这些比较粗浅的情报了。

    这些所谓的“护官符”,都会涉及当地官员的出身,喜好,甚至对物价以及民政的一些基础描述,而在这些描述当中,加以整理和汇总,就可以得出非常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就可以为斐潜战略部署提供各种各样的参考。

    比如某地,标注了主官是某人,多设卡哨,征收过路费,严禁粮草外卖等等,初看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若是将临近郡县的进行汇总,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地,而是一整块区域都在实行的政策,也就说明在这块地上,粮草短缺,而造成粮草短缺的原因,要么就是灾荒,要么就是官府管控,准备大规模作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斐潜布置下的一些人物也在各个势力当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可以传递出一些重要的消息,比如这一次袁绍军分为三路,各路作战统领是谁,大概兵力等等,在袁绍三路大军还未完全出动的时候,就已经传递到了斐潜这里。

    毕竟这个年头,要有对军事行动的保密意识的人还是极少,许多信息甚至都不用太费劲,就像是袁绍出兵,竟然还公然誓师,怎么安排的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只是在传递方面多少有些困难而已。

    而在斐潜掌控之下的地盘当中,传递信息就比起在外界容易得多,而且更加的及时了,关于吕布的动向,基本上是三天就有一次信息传到上党,而对于这个事情,吕布至少是到现在依旧还没有表现出察觉的状态。

    甚至连陈宫都没有,所以陈宫派遣出去的人,就在山道上被斐潜的手下堵了个正着。

    和原先斐潜预料的差不多,陈宫是属于袁绍一方的……

    或者说,现在的陈宫,在行为上来看,是比较倾向于袁绍这一边的。

    这个事情,并不奇怪。

    就像是斐潜偷偷的在往各路诸侯当中安插人员一样,袁绍其实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布置了人员,毕竟袁氏门生遍布天下这句话,并不是简单的这样说说而已。

    想想也是,就袁绍这样的家伙,又怎么会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就感这样大模大样的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