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靠谁养活中国 王治安著-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人都称北海为“东方夏威夷”。
  这是名人要人的定语,但不是名人要人的造化,而是大自然的杰作。
  北海,原来是个小镇,自从198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以来,游客逐年增加,1991年达120万,1992年突破150万!随着“北海投资热”的高涨,1993年游客突破200万人!
  火热的北海,沸沸扬扬,至1993年已有50余家海内外客商投资,总金额达83亿元。120幢别墅和一批娱乐设施已初具规模。北海将号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洋运动娱乐中心。
  那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呀!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海的发展似乎梦幻一般,美元少了,投资者节节后退。潮涨潮落,生产停滞,生意萧条,土地荒芜,一些高楼刚冒出地平线,就蔫气了,停产了。昔日沸腾的景象消失,海滩上的游客稀稀拉拉!
  盛世不惧危言。越是改革开放越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越要不避左见。要有一些“杞人忧天”,从大好之中管窥不测,从盛况之下预见危机,从而才能知荣辱,明兴衰,制对策。
  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弊端,常常爱用“忧患”二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文人更是如此。其实,“忧患”一词并非今人所造,自古有之。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其曰: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在中国,也许是一种民族的特征,历来许多文人都有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也就是常说的“安不忘危”,“居安思危”。
  总结历史,忧患意识的重心有两点:一点是忧国;一点是忧民。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忧患意识始终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文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和各种隐形的危机,产生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并发展成一种自觉意识。
  追溯历史,忧患意识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莫过于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范仲淹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影响着许多文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东林书院一伙文人忧患朝政的腐败,写下的留芳千古的一幅对联。它更富有典型性。
  在今朝,对土地忧患的人也不少呀,他们纷纷撰文,发出呼吁,充分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中科院学部委员、西南农业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土壤学专家侯光炯,在1992年岁末,从长期蹲点研究土壤的长宁县到成都,一路耳闻目睹,对一些城镇乱占耕地和农村土地抛荒十分痛惜。对眼下出现的办开发区热感到既高兴,又担忧。他向全社会呼吁:“寸土寸金,请珍惜土地!”
  1996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在《毁了耕地,愧对子孙》一文中说:“我国耕地负载量已到了临界状态。农业科学家预测,我国现有耕地至多可养活15亿人,我国目前现有耕地实际能种植的只有16亿多亩,待开发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大约只有一亿亩,两项数字加起来仅有17亿亩。”“前一段时期不少地方的领导在考虑工作时,只顾眼前利益,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导致毁坏了大量的耕地,这实际上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毁了耕地既愧对列祖列宗,更愧对子孙后代。”
  作家那家伦在1994年1月发表的《漠茫的土地》一文中,重笔疾呼:“民,以食为天,以地为本;无天就无生,无本即无根。当今纷乱的世界,有的国家正经历着‘无天,的困苦,有的民族正饱受着‘无粮’的苦难。任何民族,都应在求生存求发展中,顶起天,立住根,否则将会自掘坟墓。”
  在第六个“土地日”到来的前夕,书法家、画家和爱国志士廖静文、秦岭云、李铎、刘艺、杨力舟等,云集首都,挥毫泼墨,为纪念《土地管理法》颁布10周年留下了墨宝。
  他们把深怀的激情,一齐吐露在笔尖之上和书画之中:
  “土地是人类之母,万物之本!”
  “惜地如金,造福人类!”
  “但留方寸地,传与子孙耕!”
  “老土地”的箴言
  “老土地”,这名字听起来很别致。
  时下,人们喜欢给人取绰号,而且绰号越幽默,越耐人寻味。绰号的成因有种种,或根据其职业的性质和资历,或抓住某一特征。叶荣聪,这位和土地有着深远交情的老人,在大伙的眼里,他就是“土地”,“土地”便是他身上的一块“肉”,所以,在他退休时,大伙给他取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美名“老土地”。
  我第一次认识他,是1993年11月23日,在四川省地价评估委员会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那天到会的人很多,省里管土地的副省长在座,一批土地专家和新闻记者也在座。个头高而瘦的叶荣聪,看上去朴实无华,像一位农村干部,然而,他的发言却刺激了我的神经。
  他用明镜般的大眼晴扫视大厅之后,便如数家珍地倾吐他蕴藏在腹中的“财宝”,阐述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土地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土地管理的绝招,评估在资产管理中的现实意义。他的发言令人惊讶,让人不难发现,他有满脑子的“土地经”。在会议休息时,他热情地邀约我和他合著一部土地管理和评估的论文集。他说,在大陆,这方面是个空白,绝对的好,绝对的受人欢迎。
  他长期研究土地,摸透了土地的脉络,精通土地韬略。近几年,他研究的新课题是土地的估价。在这方面他是位行家里手,是我国第一代土地估价的专家。我对这位土地老人十分感兴趣,对他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领域,想刨根究底,闹个透彻。
  一个春风融融的日子,我找到叶荣聪,邀请他介绍土地管理的真情实况。
  他是一位健谈而谦虚的人。说话直来直去,没有三弯九拐,一根肠子通到底。
  他哗哗啦啦地,仿佛在作讲演不打底稿,不要麦克风,要把肚里的话,倒个精光。
  他说,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党和国家赐予我们的批地权既不能让,更不能放唉,可是我们有些领导却把权放了我一边听,一边记,全神贯注。然而他忽然封了口,不再言语。
  我疑惑地盯着他,耐心地等待,希望他再次敞开“喇叭嘴”。可他不说了,一双眼珠儿,圆圆地盯着墙壁,一动不动他的心极不平静,还有许多话,堵在胸口上
  “老土地”,自他50年代中期参加革命工作后,就一直与土地打交道。先在市计委、建委等一些政府部门任干事,科长。他说,无论在哪个部门任职,他都干他的老行道:管土地,跑田坎,做“农二哥”的“贴身”兄弟。是的,你若稍加注意,即可以看出,他的语言、动作,特像一位地道的老农。他把“二”说成“噫”,把“吃”说成“溪”。他爱土,爱农,对“农二哥”有一片永不泯灭的深情。
  自那次参加学术研讨会后,我们常常会面。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又碰到一起,寒暄起老话题。
  “大记者,你竟然也迷上了土地?这两年,社会确实进步了,大部分人都重视起土地,重视起农业来啰!哈哈,我们这些管地的人,也被人瞧得起了。要不,我们干笨重活的人,没哪个器重。”他笑时,脸上的皱纹全动起来了。
  “哎呀,‘老土地’,人不是菩萨,要吃饭,没粮心里慌呀,还能不器重吗?”我顺着他的话,接上了头。
  “你最近忙不?”
  “不怎么忙。”
  “那好。哪天晚上欢迎你来家摆龙门阵,咋样?”
  “行!”
  “啪。”两只粗大的手一合,“协议”定妥了。“老土地”尽管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大伙还亲切地这样称呼他。他的精力很充沛,仍在潜心钻研土地的学问。
  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老土地”住在市政府的宿舍。我兴致勃勃地骑车去拜访他。
  初夏,蓉城的夜是寂寞而又清凉的。她没有广州“不夜城”的风采,更没有上海外滩那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景色。与其说蓉城人缺乏激情,没有迷恋夜生活的习惯,不如说蓉城人腰包内缺钞票。因此,人们常常是饭碗一丢,便围着电视机,看闹热,欣赏别人如何度过良宵。
  我绕过一幢幢高楼,七弯八拐,在高楼的腋下,一排矮小的平房内,找到了“老土地”的家。
  “老两口”正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在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
  朴实而洁净的小屋,没啥豪华摆设,几件古老的家具,都已褪色陈旧。
  此时,我有一种异样的心思冒了出来。看来管土地没啥油水,要不,这位干了40多年的“老土地”日子不会如此清平。
  家是清平的,可他那颗炽热的心却是满盈的。
  交谈开始前,似乎他有难处,我只好慢慢启发。
  有关土地的学识他极其丰富,对马克思的极差地租,对西方国家土地市场的研究谈得头头是道,有滋有味。
  “我省特殊,人多地少。土地失控的原因很多,但土地审批权下放是要害,是最大的失策”
  突然他关上了话匣子,长吁短叹。我急切地望着,等他说下去。可足足等了两分钟,他才抛出一句:“唉,我们只有一个川西坝呀!”顿时,我领悟到他心中忧郁的缘由。
  他说,法律应该是神圣的,然而,这些年代一些领导头脑发热,把法律置之脑后,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我行我素。
  某市,一度也曾把土地权下放了。由市上掌管的征用耕地20亩以内的批准权,放到了区、县。似乎他们的思想“开放”,有“远大”目光。殊不知,这一放酿成了灾难,哗啦一下,大块大块的土地失去了。
  下面的“官老爷”们,再略加动作,来个“化整为零”或“分散征地”,今天批一块,明天划一块,百亩、千亩的土地,“县太爷”大笔一挥,就“化”了。
  可怜的川西坝,在20世纪的末期,被折腾得遍体鳞伤,五官残损!
  老叶激动起来,颈项上的青筋直跳。他说,俗话说“一碗泥巴一碗饭”,土地乃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市粮、油、蔬菜基地被征占的情况十分严重!
  “人属于土,土地的命运,便是人的命运。土没有了,人之难存。这道理很简单,但至今未被引起广泛重视。唉,真叫人生气。”他气愤,许多话仍在胸中涌动。
  休闲的时候,人们总想到郊外去透透气。然而,当你走出四门,便觉沮丧,那景象已经变了。茂林修竹的景观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高楼、别墅,或是红砖砂石圈占的“阳光”工程。
  在大批的“阳光工程”中,有些是如前所述,正儿八经地经过批准占用的。而多数是乡、村企业占用,或出租变卖的。
  他说,外地人一提四川,都竖起大拇指说,那里是“天府之国”。其实呢,56万多平方公里的四川,真正最富裕的地区在川西平原。严格说,川西平原也就是成都周围的一些县市,总面积不到一万平方公里啊!耕地在急剧减少,如果失去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还名副其实吗?
  两千多年前,蜀太守李冰父子尚知施出良策,凿离堆,开水道,使川西千里沃土,水旱从人。并警示后人:“深淘滩,低作堰,惠泽至今。”如今的一些“父母官”却鼠目寸光,给人一种“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感觉。
  土地太广袤厚重了!
  相传女娲造人的原料,都是泥土。我们任何人的归宿,也是泥土。珍惜每寸土地,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和人类的未来!
  历史的诉说
  戴世荣,一位忠诚的“土地卫士”。
  一天下午,也就是第五个全国“土地日”的前两天,我忽然想起去找他聊一聊,探访我国土地三次失控的情况。
  他正在忙碌着,准备“土地日”的宣传材料。文件、资料,以及红红绿绿的报纸、书刊,摆满案头。
  我在他对面坐定后,他发话了:“老王,你稍等一等,我改一份‘土地日’的宣传材料,正等着打印呢。”
  “嗯!”
  我会意地点了点头,便坐在一旁静静地观察。戴世荣,身为四川省国土局办公室副主任,专管土地宣传的“大臣“,实际上,他和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在宣传上,他是一位行家。自成立省国土局,他就一头扎进了这个“土地庙”。
  年过半百的戴世荣与同龄人不一样,性格刚毅、倔强,无论大小场合,他都在侃谈土地,土地!他的嗓门高,中气足,总是不知疲劳地宣讲土地的管理,土地的命运,土地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我心中的老戴,相识几年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他那密匝匝的头发,由黑变黄,由黄变成花白,又由花白变成了灰白,也许这是土地给他的馈赠。
  土地管理是艰辛的。在全省,可以说在全国,一代国土“元老”,仅经历了10年,太多太杂的大事、小事,时代浪潮的冲击,土地官司的纠缠,生活的折腾,给他们镌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记忆!
  “很久不见,又在写什么大作呢?”他放下笔,微靠在木椅上。
  “没写啥,最近有个打算,许多关心土地的‘土地卫士,和文友,一直鼓励我,再写国土。去年想提笔,有同志劝我,不是时候,许多问题闹不清楚。我听了,没动笔,我想现在时机到了。”
  “对!写,应该写。我一千个支持,需要我们做点什么,就直说!”他稍加思索后,随即又说:“明明白白我的心。过去糊涂,今朝明白。上面明白,我也明白。中央对土地的态度,对几年的恩与怨,功与过,都有了个底。”
  “该如何去理解近几年在土地管理中冒出来的案件和纠纷呢?”我打断了他的话。
  “成绩要写,问题也应该写,光歌功颂德是引不起大家的兴趣的。这一场土地争夺战,教训深刻啊!应该猛击一掌,让几代人都不要忘记。诚然,唉”他似乎有啥心事,刹住了话题。我耐心地等待了一阵,他又漫不经心地往下说:“要讲真话。作为一个人,我没啥追求,就是讨个实情,不能昧着良心去讨好别人。老王啊,可讲真话难啊!我曾和新华社一位记者,合写过一份‘内参’,向中央反映土地第三次失控的情况,作了如实反映,结果至今还有人不理解我,耿耿于怀。我为了啥呀?一不图当官,二不图晋级,就是为了求个真理,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黄色的笔记本,哗哗啦啦地一边翻,一边说。
  我国土地管理的历史教训很多,也十分深刻。多少年来,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最早是建委管,后来由农牧部门管,城建部门也在管,再往后是三家合管,实际上谁也管不好,占一块,荒一块,浪费一块,无人问津。这是土地管理的历史沿革。
  他扳动指头,如同在数万人的广场上演说:我国多少年来,在农村一直保持着自给自足的格局。农民手握锄头、刀把这些简单的工具,进行着世代相传的简单劳作,无需对外界,对市场有更大的求索,便可养家糊口,繁衍生息。这就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也是小农经济的弱点。它像一根绳索,把几亿勤劳、富有创造力的农民,紧紧地系在黄土地上。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浪潮从城市转向农村,长期沉闷的“农二哥”醒悟了。在广大农村,突然兴起了一场工业变革,农民大办乡镇企业,学着城里人,部分农民当上了工人。
  这一波澜壮阔的浪潮涌来,很快在偏僻的山乡、小镇,建起了一个个小工厂,搞食品,造机器,冲向市场。
  这无疑是件大好事!
  然而这又是一件对土地强占、浪费的一次大冲击。
  “土地是我们自己的,占点、用点,天塌不下来。”这是一些人的想法、做法。一个全国性的占用耕地的严峻事实产生了。
  接着,他又翻开笔记本,告诉我一串惊人的数字。
  从全国来说,占用耕地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六五”期间,农村掀起一股占地盖房热,每年违法占地建房案件200万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700万亩。
  “七五”期间,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每年违法案件在10万件以上,平均每年减少耕地400万亩。
  “八五”期间,兴建“开发区热”,出现了占用耕地的第三次高潮。特别是1949年,全国耕地减少了1071万亩,如果减去同期开发复耕的面积,净减597万亩。
  在我国历史上,这一年耕地锐减达到了高峰。这个数字发布后,警钟轰然鸣响,引起国人对耕地保护的高度重视。
  我国耕地年年急剧减少,可长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造成人均占有面积越来越少。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人均占有耕地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变动的情况大致是:汉代人均占有耕地13.8亩,隋代42.2亩,唐代27亩,明代11.5亩,清代2.3亩,1949年2.7亩,1993年不足1.3亩。
  前二次全国性的土地失控,完全是人为的,也是违法的。
  不知从何处刮起一股邪风,那些富有自私心和小农经济特征的地、县、乡的干部,在“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意识的熏陶下,掀起了一场违法占地建私房的鏖战。
  那场具有毁灭性的举动,从东到西,从南向北,在一些中小城市和乡镇延续了两三年之久。
  我多次外出采访,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在城外、路边、镇旁,一个个矮小的土围子,如雨后的毒麻散一般从地下冒了出来。他们互相攀比,你占一分地,我比你的官儿大必须要占二分三分;你占半亩,我比你的资格老,千方百计要占一亩两亩。一片片好地,一块块良田,被那些“自私鬼”吞食了。
  可以说,他们对土地母亲犯下了滔天大罪,应该对那伙人进行声讨!
  第二次土地失控,四川又是重灾区。那些典型中的典型,被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官街”、“华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