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9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5406

Title:邮票与战争

作者:张明亮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世界军事

Date:

Nation:

Translator:

  邮票被喻为国家的名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寸方之间却留下了许多关于战争的轶闻趣事。

  战争的导火索

  玻利维亚和巴拉圭都对大查科荒地提出领土要求。1930年,玻利维亚轻率地发行了带有这个有争议地区的地图并注明“玻利维亚的查科”字样的邮票(面值2分)。巴拉圭因此被激怒,随之以牙还牙,1932年发行了大型邮票(面值1。5比索),其上有这一地区的详细地图和图注“巴拉圭的查科”,还有一条标语“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双方争执不休,此后不久,两国就在查科爆发了战争。

  无独有偶,多米尼加共和国1900年发行地图系列邮票,改绘了同海地的边界线,因此引起海地反多米尼加运动的高潮,几乎导致两国间的战争。这一事端在最高级外交会晤中才得以解决。多米尼加迅速地用不带刺激性的纹章系列邮票代替了令人不快的邮票。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厄瓜多尔和巴拉圭、委内瑞拉和圭亚那、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智利和秘鲁之间的边界纠纷,也都曾利用邮票提出过对领土的要求和反要求。

  打击敌方的有效手段

  一些投机者出于牟利目的仿制邮票的行为并非鲜见,但是,有的政府出于某种需要有时也会干出这种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在集中营里建立了大规模的仿制工厂,利用被关押在集中营的人制作他们所需要的复制品,如英美国家的钞票,因为在成千上万被囚禁的人当中很容易物色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并且无需支付他们很高的薪水,被囚禁的人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不会走漏风声。他们也印刷盟国的邮票,这些假邮票和盟国的邮票极为相似,只是图案的某些局部稍微有些改变,并加上了宣传文字。

  盟国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英国印刷了一种与纪念慕尼黑暴动及突击队员殉难20周年邮票酷似的邮票,邮票上的德语文字“你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原封不动地保留,高举旗帜的突击队员像改成了1944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未遂事件的领导人之一维茨莱宾将军的肖像,纪念邮戳的日期也改成了将军被处死的日子。美国也对德国采取了行动。当时德国最常见的邮票是希特勒头像邮票,美国仿制了这枚邮票,只是使希特勒的脸看上去好像一具骷髅:邮票上“德国”两个字也变成了“灭亡的国家”。1940年,某同盟国成员国发行了希特勒51岁生日“贺喜”邮票,画面是献花的儿童向希特勒脸上吐唾沫。

  为战争征税

  一些国家为继续进行战争募集军费,曾发行了战争税邮票。战争税邮票为西班牙1874…1877年间首创,这种邮票上印有“战争税”字样,强迫在全部通信上贴用,募集的税款用于西班牙王室发动的战争。1899年,在美西战争期间,西班牙再次发行战争税邮票,之后这种邮票又多次发行,延续到这次战争结束后很久,有些邮票一直使用到1920年。

  英联邦于1915年发行了战争税邮票。同年2月,加拿大发行了印有“战争税”字样的3种邮资的邮票,1916年还发行了邮资和战争税合在一起的邮票。1916…1918年间,先后有23个英国殖民地发行过印有“战争税”或“战争邮票”字样的邮票。1918年2月,英邮资增加半便士,据称这是一次暂时性的战时措施。

  攻心战的手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我国组织志愿军参战,抗美援朝。志愿军英勇善战,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胜利。在对敌作战的前线,我志愿军充分利用美国军人中爱好集邮者众多的特点,用邮票开展了“对敌工作”。1952年7月7日,中国发行一套“抗日战争15周年纪念”邮票。志愿军政治部将它们制成对美军展开反战的宣传品。在每枚邮票背面印上两行英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共同打击过日本。”当时,志愿军指战员将这些邮票和书信、糖果等宣传品一起分装成小袋,夜间由侦察员把它们挂到美军前沿阵地的铁丝网上,甚至挂到美军营地房门上。利用集邮活动展开瓦解敌军的宣传活动,是我军的一种发明,一种新战术。

  间谍邮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邮票就已被用于间谍活动了。1915年,英国精心仿制了德国10芬尼和15芬尼邮票,纸张经过药物处理,用特制墨水在背面书写了肉眼看不见的信函,信在特殊处理后才会显现。这种“间谍邮票”是发给在德国境内活动的英国间谍的。他们把情报写在邮票背面,贴在不惹人注意的信封或明信片上,寄到中立国。这些邮票的秘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若干年才被发现。

  一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曾截获了一封奇怪的信件,这封信里只有一张贴有两枚邮票的白纸,一枚是面值2。5便士的英国邮票,一枚是面值1角的法国邮票。当反间谍人员用一张与信纸同样大小的透明欧洲地图覆盖在白纸上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正有2。5万英军和1万法军要开往前线,贴邮票的地方,恰好是军队要前往的地方。

  奥地利与南斯拉夫也曾经为因领土问题发生了战争。在南军队参谋部里,一位军官实地视察时,在所停留的每个战区都写信,以交换邮票为借口寄给指定在维也纳的邮票交换人,这位交换人原来是奥地利的一位高级将领。这些邮票的图案主题都是这位军官在战地视察时所获军事情报的秘密报道:一枚南非邮票,图案是一辆军用马车,以暗示这是敌人的辎重车队,邮戳指明了它的地点:另一枚的图案是一枚国徽和一匹马,它无异是表示敌人的骑兵部队的集结处;哥伦布及其考察队抵达新大陆的邮票,暗示了南军参谋部的所在地。

  同样在一战期间,沙俄在柏林的间谍每天把一张当日出版的当地抵纸寄往国内情报机关。他所用的邮票齿孔大小和一般的邮票不一样,原来这些不规则的邮票齿孔,正是传递情报的密码。荷兰驻英国的一个间谍,每天从英国港口把一套邮票寄往荷兰,他利用邮票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目向国内报告当地港口军舰的数字。比如,哥伦比亚邮票代表辅助舰,蒙特利尔邮票代表战舰,秘鲁邮票代表巡洋舰,邮票的枚数表示军舰的数目。

Number:5407

Title:邮票上的笑话

作者:李志倩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900年,智利发行一枚哥伦布头像的邮票。画面把这位伟大的西班牙航海家错绘成毫无须髯的少年。

  1903年,法国邮政部发行的一枚玛利安娜(法国的象征)像的邮票。画面农妇顺风撒种违反农事常理,更使人啼笑皆非的是画面上旭日东升,人影自然要抛向后方,可农妇的影像却背道而驰,落在前方。

  1903年,意大利发行的一枚纪念哥伦布的邮票,画面哥伦布手拿望远镜遥看远方。可是,当时望远镜还没有发明。

  1919年,德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其中一枚飞机画面的设计没有螺旋桨和稳定尾翼,这样的飞机是根本不能飞的。

  1931年,印度发行的一枚7马拉车,但7匹马只有4条腿。

  1944年,美国为纪念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建成通车而发行的邮票,画面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冒出的烟与旗子飘扬的方向相反。

  1947年,为纪念摩纳哥参加纽约百年国际邮票展览而发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邮票,画面上的罗斯福左手有6个手指头。

  1956年,摩纳哥为宣传第五届纽约国际集邮展览而发行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肖像的邮票,艾森豪威尔西服上衣的翻领错绘成右压左式(女式)。

  1973年,美国发行的一套4张邮票,其中3张月亮的方位与票面上物件的投影正好相反。

Number:5408

Title:“行窃”新说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美国,下列行为称为行窃:

  Δ未生病时请病假

  Δ上班迟到或早退

  Δ故意在工作时漫不经心或拖延时间

  Δ为私事使用公司的复印机或电话

  Δ办个人私事时使用公司的邮票或其他物品

  Δ为私事使用公司的车辆或其他工具

Number:5409

Title:“健忘”趣谈

作者:汤学智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新民晚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十多年前,有人告诉我一件“健忘”趣事:

  一位著名学者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妻子。他用手指着妻子,却半天说不出她的名字,只好向旁边的同事请教。

  当时我觉得荒唐,不可信。不料七八年后,事情临到自己的头上。我发现常常在最需要的时候,把最亲密的朋友的名字忘掉。虽然他们的音容笑貌乃至许多交往细节都生动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那平日脱口而出的熟悉的名字,却无论如何使劲儿也想不出来,而且越着急越糟糕,脑子里就如曝光的胶卷,一片空白。这时我才明白上述事实原来是可信的。不过我想这样的“健忘”水平,大概要属上乘了。

  谁知,近读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晚年的回忆》,又发现天外还有“天”。他写道:

  “在30年代,我头一次发现我会忘记我的姓名。有一次我打电话给陶孟和,他的服务员问‘您是哪位?’我答不出来。我说不管它,请陶先生说话就行了。我不好意思说我忘了。可那位服务员说‘不行!’我请求两三次,还是不行,我只好求教于王喜,他是给我拉洋车的。他说:‘我不知道!’我说:‘你没听见人说过?’他说:‘只听人家叫金博士。’一个‘金’字就提醒我了。”

  读着这段文字,我一面忍住笑,一面想:金先生的“键忘”“忘”到这份儿上,真可谓举世无双了

  !哪里晓得当我继续往下读时,金先生又举出一位更高级的“大师”潘梓年。

  原来,潘梓年当年在重庆的某一签名场合上,提笔恍然,也记不起自己的名字来了。他的“高超”之处,是当旁边的人告诉他姓潘,他不仅依然想不起来,并且还进一步询问:“阿里个潘呀?”

  真是“妙”绝!我再也忍不住,独自放声大笑起来。

Number:5410

Title:报章“差错”拾趣

作者:朱少建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新民晚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928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宁、汉联合第一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会议期间,该党中央党部举行盛大酒会,宴请与会委员,沪、宁各报均以头版头条刊出消息。其中上海《新闻报》的大字标题是《全体委员举行兽宴酒会》,由此造成一场“兽宴”风波。原来,是排字工人把欢宴的“欢”字排错了,审看大样的值班编辑查出后,排字工人在改样时却粗心大意地换了个“兽”字排上。

  在文网森严的国民党统治时代,抨击国民党政府及其要人的文章是难以刊载的。即使偶尔得以刊载,报馆、编辑也必遭横祸。因而,许多有胆有识之士便常利用技术性错误,故意印出错别字,以达到巧妙讽刺的目的。这种做法,往往使权贵们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据老报人张友鸾回忆,当年许多新闻界志士在同反动派作斗争时,都曾利用这一“秘密武器”,使反动派哭笑不得而又无可奈何。例如排字时故意把“大总统”排成“犬总统”,把“三中全会”排成“三小全会”等。当时国民党有个外交官叫刘文岛,性格粘粘糊糊的,是个糊涂虫。此公曾任驻意大利大使,有一次,某报将他“错”印成“刘大便”。这一“错”真是错到了妙处,以致后来他便得了个外号“刘大便”。

  国外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令人捧腹的笑话。《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大报,也是闻名全球的报界骄子。它是第一家刊登维多利亚女王彩色肖像的报纸。然而就在它为此而想大出风头之际,却因为一个印刷错误而大出其丑。女王为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新桥剪彩,该报报道时,竟将passed(走过)误印成pissed(撒尿)。待第二天清晨发现这一大错时,报纸已全部印完,只得校正后专印一份单独送给女王,暂时应付一下。

Number:5411

Title:魔鬼逻辑学

作者:庄宇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讽刺与幽默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肥猪原理

  ×乡党委接连收到许多揭发A村长的检举信,书记赶到A村劝其辞职,引出了A村长一番宏论:

  “我是有些不干净,确实沾了些油水,搜刮了一点民脂民膏,可现在我已像喂肥的猪,再喂也吃不了多少了,要是我辞了职,还得上来一头‘瘦猪’,又得集体把他喂肥,那就更不合算了。”

  增值原理

  D局长将公用彩电、冰箱长期放在自己家里用,群众议论纷纷。D局长便在全体大会上解释:“那些东西如果放在办公室里,必然因为姓公而短命,而放在我家里这些年还完好无损,等于延长了好几倍的使用寿命,公家没给我一分钱的保管费,有人还对我说三道四,他们的良心哪去了?”

  适应原理

  新班子刚组建不久,就收到一封反映领导干部不廉洁的批评信。“老板”(成员对一把手的尊称)着急地拿着信找上届留下来的“久经沙场”的老U寻求对策。老U不屑地说:“不理他,他提他的,咱干咱的。”“老板”不解地问:“那能行吗?老U诡秘地说:“他今天给你提一次意见你改一步,下次他就提得更有劲,盯得咱更紧,到最后咱就什么事也不敢办了。如果今天放下它不管,明天再提还不理,他们看到提了没用,慢慢地心理承受能力就强了,也就适应我们的做法了,比这再大的事他们也不会反映了。”

  工作原理

  上级领导找B长谈话:“最近检举你的人很多,你要注意收敛一点!”

  B长委屈地说:“那我只好少干点工作了。当今干工作就得得罪人,得罪了谁谁就会告你的黑状。现在告我的人多,正说明我得罪的人多,也就是说我干的工作多。”

  廉洁原理

  F刚坐上主任的交椅,就有人给他送来一台电烤箱,难为得他直说:“这不好,这不行。”秘书看透了F主任的苦衷,忙献计说:“主任力主廉政的品德可敬可赞,但要赢得廉洁的名声需要一定的背景,您没看到宣传的那些典型都是退了多少礼、拒了多少贿吗?如果您一来就一尘不染,往后就没有人给您送了,您还退什么礼,拒什么贿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您无能呢。”

  稳定原理

  某厂财务科长被审查出近万元的经济问题,在研究对其处理时,领导们犯了难:按规定处理,怕这个科长想不开,把老底都抖出来;处理轻了,又怕没法跟上下交代。在会议沉默了一个小时之后,滑书记忽生一计:“现在不是强调要一切服从稳定吗,×科长一直是咱厂的先进工作者,并且是第三梯队的对象,要是一下子一落千丈,难免发生意外,形成不稳定的因素。我看在小组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就可以了。”

  能力原理

  某厂研究配备一名业务科长,工会主席汇报说:“从民意测验情况看,群众一致认为技术员郑直……”话未说完,厂长便摇头说:“他不行!他不行!”接着解释道:“他分到咱厂5年了,连我家门都没进过。想必他也知道当官靠活动的道理吧。他连自己的事都不会活动,哪有本事为厂里活动?”其他头头也有同感。结果,曾因搞倒卖受处分的“泥鳅”因“活动能力强”。被“不拘一格用能人”。

  保险原理

  小覃因经济问题被查处,便到当局长的叔叔那里求救。其叔叔叹曰:“你真是太嫩了。”小覃委屈地说:“我也不知为什么他们专和我过不去,你捞了那么多,有时比我还露骨,却还一直稳坐钓鱼船。”其叔诡秘地一笑:“问题就在这里!像你那样可怜兮兮地捞那么一星半点,人家挖出来也不影响大局,还可以当成从严执纪的例子;像我这样一干就来上万的,他要揭出来就是单位的大案子,能把上下几级都砸进去,你说谁不替咱捂呢?”

Number:5412

Title:漫画与幽默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遗传

  老师在学生的鉴定表上写着:歌莉亚的话太多了,每节课都交头接耳说个不停。歌莉亚的父亲看了后,在旁边补上一行:如果你有幸认识她妈妈,你就不会奇怪了。

  胡萝卜视力

  病人:大夫,要是我多吃胡萝卜,我的视力确实能好一些吗?

  医生:那当然了,您什么时候看见过兔子戴眼镜呢?

  广告效应

  反酒精运动开始了,某企业负责人在墙上贴了一张宣传广告骷髅手中拿着一大瓶酒他认为这样触目惊心的广告一定会收到应有的警告效果。几个月之后,他试着去询问那些酗酒最甚的职工的反应。

  “你认为这张广告说明了什么?”他问道。

  “意思非常清楚,它叫我们喝!喝!喝到死了算!”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爸爸,今天老师对我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你一定又干了什么混帐事情!”爸爸说。

Number:5413

Title:学生手册

作者:安托斯·济尔尼斯

出处《读者》:总第167期

Provenance:青年参考

Date:1995。3。24

Nation:拉脱维亚

Translator:刘丛译

  儿子手里拿着一本学生手册。我曾在一本杂志里读到过,教育学生的责任,不仅学校有,而且家长也有。我决定试试。

  “拿来,”我说,“趁电视正在修理,我瞧瞧。”

  我把学生手册拿在手里,它又脏又皱,里边已经缺了几页,字迹潦草,只有女教师用红墨水写的字还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为防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