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要会问问题

  你可以问:“这份工作似乎非常有意思,可有什么缺点?”“我很想知道你认为我合不合适干这项工作?”这些都是不亢不卑的问题。你可别问:“办公室里吸烟的人多吗?”或者“你准我们请多少天病假!”原来进行顺畅的口试可能会因为这个小差错而泡汤。你应该说:“我不想浪费你的时间谈工作的细节,可是我想略微了解一下工作的环境、福利,以及种种有关的事。”

  该做的都做了,也许这项工作还是跟你无缘。这不一定是悲惨的结局,只是个挫折而已。你还有机会光荣撤退:“你知道,这份工作很吸引我,我也很希望为你工作,不过显然你需要的是跟我不同的人。”

  承认失败需要相当的勇气,不过如果我是主试官,一定很欣赏你这种坦荡作风,我更感谢你解除了我不聘用你的罪恶感。有机会,我会向别人大力推荐你。

Number:3506

Title:一位代理母亲的故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拾穗

Date:4。15

Nation:

Translator:谢碧漪

  维拉蕊是一位有两个男孩的纽泽西女子,男孩年龄分别为三岁及两岁,她常形容那两个小男孩是“调皮捣蛋的小怪物”。她的丈夫是个卡车司机,手头经常很紧。他们四人住在维拉蕊的母亲家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存到足够的钱,来买一栋属于自己的公寓。1983年3月的某天,维拉蕊(当时23岁)看见纽泽西的地方报纸有一则广告:寻求代理母亲。夫妻无法生育,愿付一万元以及其他一切费用给利用人工受精来怀她丈夫婴儿的女人。应征者均代为保密。

  这则广告使得维拉蕊思虑不已。她说:“我很容易受孕,我想再怀一个小孩对我来说应当是轻而易举的事。也许我能帮助别人一个大忙。”当然,还有1万美金的诱惑。她坦诚地说:“这笔钱能帮助我应付小孩的教育费用,或者能使他们生活得更好。”

  第二天,维拉蕊即起程往纽约的一个委托公司面谈,该公司是个盈利组织,由密歇根州的一位律师诺尔肯思所开办。维拉蕊填了一份五页的申请书,详述她的病历以及申请代理母亲的原因。该公司的一位行政人员说:“大部分的申请者都是诚实、中恳、家庭至上的女人。”至于申请的动机则由“我喜欢怀孕”到“想怀他人的小孩以减轻过去自己曾经堕胎的罪恶”都有。维拉蕊的彩色照片与其他300位应征者了照片都放于照片簿上,一并送到当事人的手里。一星期后,维拉蕊很吃惊地发现她被选中了,而且还要求她再次回到委托公司与当事夫妇见面。

  艾伦及曼蒂已经经历多年的不孕治疗,最后只好寻求委托公司的协助。艾伦是一位36岁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生,他的太太30岁,一家广告公司的主管,夫妇两人于1980年婚后不久即计划生儿育女。他们在纽泽西的霍博肯购买了一栋两间卧室的房子,艾伦形容他们的邻居“充满了婴儿”。可是三年以后,他们很痛苦地接受了自己无法生育的残酷事实。他们想到了收养别人的小孩因必须长期等待,大量花费,以及收养外国小孩的错综复杂而退缩了。然后,出乎艾伦意料之外的,曼蒂居然建议使用代理母亲的方法。

  第一位由曼哈坦的委托公司所推荐的女人没有通过心理测验,他们发现她情绪不稳。维拉蕊是夫妇两人的第二位候选人,她毫无困难地通过了测验。这位活泼的女人喜欢看书,比当事人要求的还漂亮,不抽烟,不饮过量的酒,也没有任何遗传性疾病。艾伦说:“我们最感到欣慰的是,她不停地问问题,想知道我们是否真的要个小孩。”

  起初,维拉蕊的丈夫对这种安排采取保留的态度,但是,据她说,她的丈夫终于百分之百地支持她了。维拉蕊并不在乎她的邻居们会怎么说她,因为小孩一生下来他们就要搬家了。她也不认为她自己的两个小孩对这个安排会有任何不良的反应,因为他们还太小。尽管她的双亲不能见到这第三个孩子,他们还是没有加以反对。

  艾伦及曼蒂把答应付给维拉蕊的1万元存于第三者处,将于完成小孩收养后交付维拉蕊。此外,他们还得付与委托公司7500元,以及大约4000元的医师诊断费、检验费、法律费用、孕妇治疗费,及其他各种费用。今年4月,维拉蕊在作了第一次由艾伦提供精子的人工受精后即告怀孕。曼蒂说当她听到这消息后,真是快乐得无以复加。

  代理母亲与其雇主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位于马里兰州的国立代理父母中心,其所推荐的女方与雇主从不见面。完全相反的一个例子则是住于底特律的31岁女子玛俐莲·詹顿,詹顿在怀孕期间与雇主变得非常亲近,以致于生出的女婴以玛俐莲为名。生产后她仍然不时地去访问小女孩,她说:“我觉得象个疼爱她的姑妈。”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代理母亲的工作都被安排得这么顺利。有的女人在历经9个月后,拒绝将产下的婴儿交给雇主。身为一个律师,艾伦知道,如果维拉蕊决定将小孩留下,他与她之间所订的合同在法庭中根本不起作用。不过艾伦说:“我是一个很浪漫的人,我总觉得两者之间的亲和力是来自人类的诺言。”维拉蕊的大肚子正开始要显露出来了,她说她正在自我训练,使自己对这未来的婴儿不要太眷恋。她说道:“这不是我丈夫的小孩,所以我不必将它视为己出。”她并不计划在生产后再与小孩见面。不过,她承认:“也许偶而看看他或她的照片也好。”

Number:3507

Title:美国中学生必读的文学著作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由美国国会创始的国家人文科学促进委员会,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促进学术发展的机构。1984年8月20日在该委员会主席威廉·班奈特主持下,来自全国的四百多名教授、作家、史学家、新闻记者等文化界的领导人参加了一项民意测验,据调查结果,列出了如下重要著作为美国中学生必读的书。

  1。莎士比亚:《麦克白》、《哈姆雷特》等

  2。美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等

  3。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

  4。《圣经》

  5。荷马:史诗《奥德赛》及《伊利亚特》

  6。狄更斯:《远大前程》及《双城记》

  7。柏拉图:《理想国》

  8。斯坦培克:《愤怒的葡萄》

  9。霍桑:《红字》

  10。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11。梅威尔:《墨比·狄克》

  12。奥威尔:《1984》

  13。索洛:《沃尔顿》

  14。弗洛斯特:《诗歌》

  15。惠特曼:《草叶集》

  16。菲兹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

  17。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0。狄勒里:诗作

  21。陀思妥也夫斯基:《罪与罚》

  22。福克纳:各种著作

  23。赛林格:《麦田守望者》

  24。德·道克威尔:《美国的民主》

  25。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26。爱默生:诗文

  27。马基维利:《王子》

  28。弥尔顿:《失乐园》

  29。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30。维吉尔:《伊尼德》

  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支持这项调查结果,认为它“是衡量学校教育的一个标准”,鉴于近年美国学生在人文学科学习上下降的趋势,这列书目无疑是“对广大教师及学生的挑战”。目前社会上对此书目尚持各种不同意见,但正如威廉·班奈特先生指出的,“引起广泛的争论正是我们所期望做到的,因为它可以促进广大人民用心去思索和探讨。”

Number:3508

Title:英迪拉·甘地给美国女友的信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中国妇女

Date:1985。1

Nation:

Translator:妙龄

  “瞧,我把生活弄成了什么样子!”作者手记

  1917年11月19日英迪拉·甘地出生在印度北部邦阿拉哈巴。她是印度第一位总理尼赫鲁的独生女儿,也是父亲工作上的得力助手。1955年她曾在行政工作委员会任职,还担任过印度新闻、广播部长。之后,出任印度总理。她是一位能够在印度人心目中引起强烈感情的总理。千百万人亲切地称她为“夫人”。下面是她在五十年代写给一位美国女友倾吐心怀的几封信:

  1950年10月13日

  我这人眼高手低。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不管这事多小也得斗争。可我生就一个懒人,所以,我就把事情分为三类:最重要、次要、不很重要。我只是为头一类事奋斗。如果我身体好,有潜力,也去张罗第二类事。

  生活之所以复杂就是要同其他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不靠别人不行,可是彼此又不甚理解……可惜,我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那么感兴趣。他们使我乐,又使我恼。有时,我竟不知不觉地把他们当作异类来观察他们。你说这种想法糟糕不糟糕?

  1951年7月12日

  总的说来,我是命途多??。很久以前,当我还在英国上学时,我曾情教经济学家拉斯基,他说:“我说姑娘呵,你要想干一番事业的话,最好从现在起就自己去闯。如果你老是跟在你父亲后面,那你将一事无成。”可是看来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我是说,父亲的孤独我是强烈地感觉到的,我还觉得,不管我能搞出什么名堂,也不管我自己的工作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满足,从大的方面看来都不如我“跟”在父亲后面有用。我跟着他处理众多的细节,使他不那么费神了。这些事虽小,但却是必要的。若是没有我,他就得亲自处理,而他哪里能够耐受这些琐事呢……所幸的是,我这人豁达,就是在最坏的环境中也能泰然处之,也爱大自然,即使在最不想去的地方也能找到怡情所在。另外,还有些事我也喜欢,比如人们、书籍、音乐、绘画。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孩子以及看着他们成长为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给我带来的欢乐。

  1955年5月31日

  瞧,我把生活弄成了什么样子!我常把自己当成第三者。从这个立场上来看我自己,不知这些忙忙碌碌是否值得。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说到机遇,一人在一生中只能遇到一次。我还不知道我是不是已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机会。

  ……

  我的家庭生活曾经是、现在仍然是非常不幸福的。不过,这种伤心及令人不愉快的事现在看来已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过呢,我还是觉得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事,因而感到惋惜,这就是同另一个人建立起一种美满的关系。我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个性才能够全面发展并开花结果。然而,算是一种补偿吧,我对自己倒没什么不满意的。我国十七世纪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去你愿去的地方。如果你对自己的灵魂不了解,这个世界都会与你格格不入。”我想,我已经到了随遇而安的境界。

  1958年4月17日

  我觉得自己心绪不宁。你说这是不是年龄的关系?自孩提时代,我就感到有某种东西赶着我一个劲地向前,就好象有笔债要还。可是忽然间,这笔债好象已经还清了。不知怎么搞的,我极为希望撇下一切,在一座遥远遥远的高山上去恬适地生活!

  1959年11月5日

  我的工作很不易做有时搞得人筋疲力尽,不过却总是让人觉得这是值得的。我对自己比以往更有信心。不过我不想继任,原因很多,那些例行公事太费时间,而且范围太窄。我一直感到我象只鸟儿,所呆的笼子太小。我还觉得,我是已经有了声望的人,除了能自由选择某项工作外(有些是急需要做的),我还能在笼子外大干一番。

Number:3509

Title: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时代青年

Date:

Nation:

Translator:沈承福

  在美国各地,选美种类繁多。学校、城市通常每年都选出才貌双全的少女,作为该校或该城的典型淑女。其中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美国小组“选美活动,历史最悠久,声誉最卓著,规模最庞大。

  一九六二年以来,美国五十个州每年都选派一名美女参加竞选“美国小姐”。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全国性活动,吸引着千千万万美国的男女老少。候选人首先当是花容月貌的窈窕淑女,而且都要具备大学学历。此外,她们还要多才多艺,具有特殊的表演才能。按惯例,选美日程是在每年九月份美国劳工节过后的第一周内举行。在四天的评选中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五日,最后的十名小姐进入决赛,选出了下年度即“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

  选美大赛会场气氛自始至终热烈非凡。许多著名的好莱坞影星、首屈一指的歌星和舞星纷纷登台献技,还有前任美国小姐的精彩歌舞表演。这些丰富多采的娱乐使广大观众饱享眼福。

  决赛时十名美女身着裙装大礼服,先后登台亮相,同时每个人还得当场表演口才、仪态和特殊的才能。评审员们综合这些确定名次。当节目主持人从评审员手中接过当选人名单时,最后的高潮来到了。全场寂静无声,台上的小姐和台下的观众们神情专注地期待着“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的诞生。主持人从第五名开始倒数读出当选人的名字。当念到最后一个名字犹太州二十岁大学生莎莉·韦尔斯时,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韦尔斯小姐快活得流出了眼泪。她戴上镶有钻石的王后冠,手捧鲜花,在节目主持人的赞誉声中,走上审展台,频频地向广大观众答谢。

  韦尔斯小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一夜之间便成了名扬全国的新闻人物。荣获“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可获得二万五千美元奖金,并得到一份一九八五年的广告合同,这样又可赚一笔钱。韦尔斯小姐是一位身材修长、十分健美、皮肤白润、金发碧眼的美女。她童年时生活在南美的巴拉圭,会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决赛当场,她用古典的拉丁美洲竖琴,一边弹奏一边唱一支巴拉圭民歌。她弹得娴熟,优美的歌喉悦耳动听,令人陶醉,全场为之倾倒。这是她压倒群芳而制胜的因素之一。

  在记者招待会上,这位小姐作了自我介绍。她说,她信仰摩门教,相信上帝。她遵守教规,过去二十年如一日,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婚前严守贞操,生活上循规蹈矩,言行一致,决不越轨。她表示,过去如此,今后也会如此,婚后一定遵守妇道。韦尔斯小姐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她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十分爱国,在政治上支持里根总统。她还表示,当选“美国小姐”之后,希望多了解美国各个背景的人物,因为美国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多元社会,要向各种人学习。她深信,“美国小姐”应当是美国淑女的典范。“美国小姐”带给她荣耀,也带给她责任。

  作为美国淑女的典范人物,无论在选美大赛之前或之后,都不许有失体统的举止行为,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斥责。当选“一九八四年美国小姐”的黑人美女万尼莎·威廉斯,在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宣布辞去“美国小姐”王后桂冠。原因是在此之前的几个月中,她同意一家名叫“眉”的色情杂志刊登自己的裸体照片。而这位小姐曾答应过,她的这类照片只限于私用,不公开发表。由于她的轻浮举动,有损于“美国小姐”的美称与荣誉,在美国社会上震动很大,反响激烈。威廉斯小姐在多次的压力下,不得不辞去“一九八四年美国小姐”头衔。于是,由原来的第二名苏姗特·查尔斯小姐自动继任“一九八四年美国小姐”。

Number:3510

Title:王光英的闪电战

作者:金涛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企业家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1983年4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香港掀起一阵激荡人心的洪波。以我国著名实业家王光英先生出任董事长的光大实业公司,在这个各国企业家大显身手的疆场摆开了阵势。规模盛大的招待会吸引了多少香港实业界的金融巨头、企业大亨,各大报纸相继以显赫地位报道了这一重大消息,不错,光大实业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登记的港商,它的总部便是设在香港,但是人们从王光英的身份不免私下揣测,这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举动。他们难免暗自盘算:王光英真的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战场上站住脚根?光大有能耐打开局面吗?

  诚然,香港实业界的人士没有谁不知道王大老板的名字,也并没有人怀疑他作为一个大企业家能谋善断的经营魄力。早在青年时代,王光英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他便胸怀实业救国的宏大抱负。他后来长期经营天津近代化工厂,在那样艰难的乱世,就以产品质量高、资金周转快而在企业界享有美誉。不过,香港企业界也有他们的逻辑,在他们看来,尽管王光英有三头六臂,他的光大公司能否摆脱国内厂商那一套条条框框,层层请示、公章旅行的拖拉作风呢?如果仍是如此,那么他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行情十八变的竞技场上,光大公司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是,他们低估了王光英。

  一个扑朔迷离的信息

  光大公司精干的业务人员,在开业后的几个月里,象老练的侦察员一样到处捕捉着各式各样的商情信息。他们的目标是世界各地的二手设备,象一些外国厂商实行技术更新后拍卖的旧设备,也有的是在激烈竞争中倒闭的厂家盘出的设备,这些设备只要价廉物美、技术先进,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需要,都是他们追踪的目标。

  几个月过去了,无数的信息纷至沓来,真真假假,它们一个个被分析,解剖,印证,核查,又被一个个地否定。

  终于,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取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内容是有一批二手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