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格斯疲乏地坐在椅子上,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特别是罗伯逊夫妇的死,已经够他伤心的了,现在又听到这些唠叨,实在心烦。“伯恩斯小姐,你消消气走吧!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请别大声嚷嚷。”

“我到这儿来,就是要骂你一顿,再把东西还给你!”她昂起头,用愤怒的眼睛瞪着他。

“这车木柴和粮食原本是送给一个朋友的,可是我费了很大劲,没有遇到他。当时我不知道应该把它卸在什么地方。这时候,你来了,这只是一时的想法,我并不要你感谢。”

“我知道,你是要我付钱,所以我就到这儿来了,可是,你首先应当知道,我是多么地恨你!”她大声喊起来,“我是多么恨你们这些有钱的人!你们干吗不让我们安宁?”姑娘的眼睛象一把利剑。

恩格斯朝门走去,把门打开,向外面喊道:“米勒管家!伯恩斯小姐今晚在这儿过夜。”

姑娘一听跳了起来,异常气愤:“恩格斯先生,我要告诉你,你若以为我们穷人好欺负,就错了!”

米勒管家抓住她的胳膊说:“我的孩子,你在小房间里睡,谁也不会动你一根毫毛,姑娘!”

这一夜,恩格斯翻来覆去睡不着,天还没亮,就起来工作了。他写了一篇事实性的揭露罗伯逊夫妇的遭遇和死亡的文章后,便在屋中踱来踱去。这时听见管家和那个姑娘在争执:“我认得路,不用你们送!”

“可是恩格斯先生已经吩咐过了,就这么办吧!”

“我自己做主,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用不着你们管!”

米勒管家发起火来:“你这个愚蠢的调皮鬼!我昨天马上把你赶出去就好了!真是个不知好歹的野姑娘!我要是把你这些撒野的话告诉恩格斯先生,他生起气来会把你打一顿!”

“你说的话同所有的英国人一样。你们有钱人想打我们,踢我们,毒死我们!可是,当我们爱尔兰人有朝一日获得了自由,我们就会对这种侮辱进行报复!”

“哎呀!老天爷!

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忘恩负义、厚颜无耻的人!我不理解,我们年轻的主人为什么对你这样宽容!”

“他敢碰我!”

恩格斯似乎看见姑娘的眼睛闪闪发光。

女管家发起脾气来了。难听的话象连珠炮似地倾泻在这个倔强的姑娘身上:“他没有让你这双勾魂似的眼睛迷住,你就有气了?”

“我永远不会跟一个英国人在一起过日子。”

“首先,他不是英国人,而是德国人。”

“可他是个有钱人,我最厌恶这些有钱的人!”

“他当然有钱,也许能同英国最美丽最有钱的姑娘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可他的心思不在这里,他的生活不像那些有钱的人。”

“这怎么说?”

“他从早到晚地工作,白天在帐房里为他的父亲工作,晚上为穷人工作。”

“为穷人?”姑娘疑惑地问。

“对,一个德国人,哲学家。可你不知道这是什么。”女管家米勒热情地补充说,“救世主说: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想在尘世上实现这一点!为此,恩格斯先生每天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这时,上面的门开了。恩格斯听见楼梯上有脚步声,接着又来到穿堂上。

“玛丽·伯恩斯!”恩格斯靠在沙发上,脑子里浮现出她的身影:明亮的眼睛,讨人喜欢的脸,倔强的性格,任何内心的活动都会在她的脸上流露出来;肩膀上披散着黑丝一样的卷发,一枝含苞欲放的野玫瑰……。一个正在崛起的无产阶级的哲学家,就这么爱上了一个贫民区的爱尔兰姑娘。

恩格斯抑制自己,尽快摆脱这种想法,脑海里又出现了罗伯逊夫妇自杀身亡的情景,他的心又紧缩起来。他重新拿起笔聚精会神地写起来。他要告诉工人一个伟大真理: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解放自己。“团结起来,砸碎旧锁链!”

在恩格斯的精心组织下,罗伯逊夫妇的葬礼举行得十分隆重。玛丽·伯恩斯也来参加葬礼。墓地四周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在牧师对这对苦难夫妻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令人同情而又悲愤的祈祷后,恩格斯走到墓穴边。山谷里巨大的喧哗声立即平息了,他觉得几千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伊丽莎白和詹姆斯,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后的问候。”他的声音颤抖,一直传进山谷,形成一种强大的回声。参加葬礼的人静静的听着他继续讲道:

“五年前,你们还年轻,满怀希望来到曼彻斯特。你们是工人,正直、勤劳的工人,努力做你们的事情,为的是能够在一个向全世界夸耀自己财富的国家里,过一种有人的尊严的生活。我看见你们手挽手、容光焕发地穿过金碧辉煌的市场大街。你们漂亮、美丽,充满了爱和希望,充满着企求幸福的梦想,相信将来能够在这座非常富裕的城市里,像人一样生活。你们不知道在金钱的弱肉强食的统治下,一无所有的人是不能过人的生活的。对这些金钱万能的主人来说,只有你们的手才能创造财富,只有用你们的手才能使他们富起来。

”詹姆斯,当你在工厂可怕的生存斗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的时候,你们就掉进了贫困的深渊。尽管你们的生活比野地里的动物还不如,你们还不能用自己的剩余的劳动力维持自己的温饱。詹姆斯,你们想要保持人的尊严的唯一可能性,就抗议,就奋起反抗有产阶级……

“伊丽莎白和詹姆斯·罗伯逊,安息吧!……”

恩格斯捧起一把土,撒在他们的坟上:

“……我们为你们哭泣,因为,你们的命运也就是世界上千百万被剥夺生存权利的穷人的命运。但是,仅仅用眼泪去抗议是不够的!眼泪洗不掉别人增加给你们的不公正。全世界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受苦人联合起来,团结起来,打破财产垄断,推翻唯利是图的政权,取消他们对国家财富的支配权!我们的眼泪将变成革命的意志和力量!”

恩格斯又捧起一捧土,撒在罗伯逊夫妇的坟上:“我们向你们发誓,竭尽一切力量,不让你们的孩子们遭受和你们同样的命运!我们保证做到!”

听众中报以闷雷似的呼喊:“我们保证做到!”墓地上几千人象一个人一样,融成了一个意志:“我们保证做到!”人们的压抑和绝望显然变成了坚强的决心,要夺回他们的人权:“我们保证做到!我们保证做到!……”

恩格斯的演说,象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受奴役受压迫的人民。

玛丽·伯恩斯姑娘。对恩格斯的演说虽然有许多话还听不懂,不少名词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从总体上来讲,她对他的话是理解的,她知道了恩格斯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

葬礼结束后,玛丽望着恩格斯踌躇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向他走了过去:“请原谅,恩格斯先生,我错怪你了……”

“玛丽!”恩格斯吃惊地喊起来。她解下围巾,一双黑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在这一瞥中,隐藏着一个动人心弦的请求,她内心中爆发出来的热情直向他涌来,充满着信赖,期待,使他透不过气来。

天知道,她这样站了多久,直到他发现,穿着单薄的连衣裙的姑娘颤抖起来。他迅速脱下大衣,披在她的肩上:“天哪!您一直在这儿站着吗?”

她感受到他的大衣的温暖,羞怯地望着他。忽然,她的脸上闪过一种害怕的表情,眼睛里含着热泪。她紧紧地靠在他的胸前。“弗里德里希……”。她用一种异样的声音轻轻地说。他搂着她,心里充满对爱情难以抑制的渴望。当他确信自己已经获得一种难能可贵的东西永恒的爱情时,他感到十分幸福。他情不自禁地说:“她才是我梦寐以求、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呀!”

在恩格斯的指引下,玛丽成长成为一个有觉悟的女工,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玛丽的革命精神唤起了恩格斯对受尽英国资产阶级压迫的爱尔兰人民的深切同情。恩格斯对玛丽的爱,大大有助于恩格斯最终站到无产阶级方面,加深了他对工人们的了解和对他们的状况进行科学研究,并成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卓越的工人运动的领袖。

Number:2774

Title:克洛德尔的悲剧

作者:罗伯特·沃尔尼克

出处《读者》:总第72期

Provenance:环球

Date:1986。3

Nation:

Translator:沈立

伟大的罗丹老迈而且虚弱,在巴黎市外躺在一张病床上。他喃喃自语,说他想见见他的妻子。人们说,罗斯·布莱就在你身旁。50年来,她一直是他的忠实的模特儿、情妇和管家。说这话后不久他就同她结了婚,婚后两周她便亡故,几个月后他也逝世。而此时,他烦躁地说:“不,不是她,是另外那位。”

“另外那位”此时离他400英里外,住在靠近阿维尼翁的一座疯人院中,由于担心罗丹及其亲信毒害她,日常只食用生鸡蛋和带皮煮熟的土豆。她就是卡缪·克洛德尔,在转入本世纪前的不安生的15年中,她作为他的学生、模特儿、合作者和情人,分享了罗丹的艺术和情感生活。她是一位自身确有真才实学的雕塑家,然而她的艺术生涯和健全神智却在一朵乌云下化为乌有。

过去几年中,她的声誉大见恢复。她的曾经散失的少量作品从私人收藏者手中或地方博物馆中重见天日,作了两次重要展出。正在计划拍摄一部反映她的生平的影片。还已经出版了几本有关她的书籍。

克洛德尔于1864年生于费莱…恩…塔当努瓦镇。她的一个兄弟叫保罗,后来成为法国著名诗人兼剧作家。

父亲路易…普罗斯伯喜爱克洛德尔,当她有用粘土雕塑的爱好时,就鼓励她干下去。而母亲路易则忌恨她,因为她不随俗,自傲,有主见,且爱好艺术。

保罗也喜爱克洛德尔,他们年幼时就想为他们的世界留下一个印记。克洛德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雕塑的特殊才能。一位名叫艾尔弗雷德·鲍彻的著名雕塑家注意到她的这种才能。在他的鼓励下,克洛德尔有了成就。她的早期作品是俾斯麦和拿破仑的两座胸像,现已散失。

克洛德尔17岁时,随全家迁居到巴黎。此时,她已是一位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幸存下来的她的早期作品,一件是一位老妇,另一件是保罗的胸像,都是20岁前创作的,它们表现了她在艺术技法和心理洞察等方面惊人的成熟。

克洛德尔在蒙帕纳斯同他的一位英国朋友和另两个姑娘共用一间工作室。一天,应鲍彻之邀,罗丹来到那里,见到克洛德尔,从此,对二人说来,生活再也不复往常。

当时罗丹40出头,年龄比克洛德尔大一倍以上。他已被公认为当代的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

不久,克洛德尔就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创作。他们在难得的和谐气氛中一道工作。谁都不知道他们是何时开始相爱的。作为雕塑家,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以一种新鲜和清晰的想象力以及在摆弄粘土时产生的喜悦感,从事艺术创作。有时,他们的作品如此相似正如罗丹的《该拉特亚》和克洛德尔的《麦堆上的少女》那样,以致于人们都难于辨识何者创作于先。由于此时只有她的极少数单独作品,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得出结论:罗丹在八十和九十年代的部分巨作是由克洛德尔构思并完成的。

不管实际上谁有赖于谁,有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即这几年是罗丹的漫长艺术生涯中最丰产的时期。一旦这头“野猪”变得博爱仁慈,他的感受能力就变得深而且广,因为他发觉同自己相处的一个女人对他说来绝不止是一个不期而遇的猎物。在他早年作品中反映出的力量和凶悍,他对人的肌肉所感受的野性的喜悦,这些都曾使他成为历代的伟大兽类雕塑家之一,而此时却淡化了。此时,在无所不在的肉体之外,有了精神境界。你只要比较一下那座巨大的《沉思的人》和《沉思》就可以了。前者所包含的思想并未超出他后来创作的这件可以与之媲美的作品,后者是几年后作为克洛德尔的一幅消像而作的,它雅致精美,隐含着几分忧怨。

她称他罗丹先生。他叫她洛德尔小姐。他们在巴黎从未住在一起,虽然他曾携她到乡间游逛。传说她曾为他生过一两个小孩,也有说生过4个小孩,还有人说她堕过几次胎。

克洛德尔为罗丹作过几幅漫画,雕塑过一座胸像。她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艺术生涯。她从来不是一个罗丹亦步亦趋的模仿者,她的作品都有她自己的个人标记。他们不过于夸张,而是更为含蓄,更为亲切。

罗丹在内心深处是个来自人民的人,喜好单纯,性情粗犷。他对克洛德尔忠诚,慷慨大度,为她爱发脾气担忧。但是,也深深依恋着罗斯,罗斯在年轻的罗丹处境困难或陷于绝望时,总是同他站在一起。她总是用湿布罩在他粘土塑像上,以保持它们的柔润可雕。她还给他生过一个儿子。此外,他喜欢她的烹调。他本想长久同这两位妇女同时相伴,以适应他的性格的不同方面。克洛德尔却不这样看,他为此感到悲哀。

罗斯是一位异乎寻常的易于轻信和善于克制的妇女,但是她了解真相的那天终于到来,于是在她和克洛德尔之间出现了糟透了的局面。

绝裂持续了好几年,然而人们都不清楚在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克洛德尔同克浓德·德彪西也许有过、也许没有过不正当的关系,而后者肯定为她而神魂颠倒,这可能使罗丹出于妒忌而勃然大怒。而且,罗丹讨厌德彪西的音乐。可以肯定的是,罗丹不会同克洛德尔结婚,因1898年以后她不让他走进她的门槛,虽然据说她曾隐藏在他在梅当的住宅附近的灌木丛后,在他回家时偷偷摸摸地看上他一眼。

他感到这种日子很难熬,她则更难受。她在精神上崩溃了。

她在离弃罗丹之后,工作象往常一样勤奋,她的一些最动人的作品诞生于其后的短短几年中:名为《华尔兹》的表达被抑制的感情的螺旋体;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克卢福,她作为三个《命运女神》之一,被缠以她所织成的人类命运之线;名为《成熟》的一组戏剧性极强的作品,是她作品中最具有自传性的一件。

她创作了一些精湛的小型作品,如《窃窃私语》,试图借此使自己疏远罗丹。她成天为街上行人画速写,然后制作小雕像,她自豪地说“这些人都身有衣着”,企图以此表明自己同罗丹情不自禁地用裸体表达魅力的做法有多么巨大的差异。

她毁掉几乎全部晚年创作的作品。她让世界和自己失去接触。她不再去看望朋友。她独居于圣路易岛上的两居室内。年轻的身躯消瘦了,不过35岁,面貌已如老妪。在她孤独地沉思默想中,罗丹成为一种缠绕着她的恶毒东西。他迫害她,他派人去伤害或抢掠她。

罗丹的最后20年一直是光彩夺目的。勋章、奖状、名誉学位,雨点般地落在他的身上,名界仕女纷纷投入他的怀抱,诗人们颂赞他的无所不包的才华。

而对克洛德尔,既无荣誉,又无奖章。1913年3月5日,保罗从一位医生那里开了一张同意禁闭克洛德尔的医疗证明。5天后,两名医院勤杂工闯进波旁车站旁的那套房间,克洛德尔正畏缩在一群猫和多年积起的一堆秽物之间,他们把她抬到一辆救护车上,送进巴黎附近维尔埃夫拉尔的精神病院。次年战争爆发,德军逼进巴黎时,精神病院里的病人被转移到阿维尼翁附近蒙德维格的精神病院。她后来在那里呆了29年。保罗在外交岗位上升迁的间歇期间,同他的家人短暂地看望过她,保罗后来是法国驻日本和美国的大使。只有一个朋友看望过她,那就是杰西·利普斯科姆,而她也不过只此一遭。

精神病院的医生为她作出的毫不动摇的诊断是:一直到死患的是被迫害妄想症。它具有偏执狂的性质,不会导致对心理活动的损伤。她从禁闭室里寄出的信件都是一页一页写得非常明白流畅,可是她的思想一转向罗丹,情况就不同了。

她曾写信给她的兄弟:“疯人院是蓄意让人受罪而设的……我再也忍受不了那些人的尖声叫喊了。”

在她被锁于禁闭室内满22年时,她写信给一位老朋友说:“我生活在一个如此奇特的世界上。我的生活是一场梦幻,是一场恶梦。”直到她变成一位疯癫、同外部世界完全隔绝的老妇,她一直在做着这场恶梦。她的侄儿侄女、保罗的孩子,都记得到禁闭室里看望她的场面,在那里,只见一位老妪身穿病人服,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双目凝视着地板。

罗丹死于1917年冷酷的11月,他没有足够的煤烘暖居住的大房间,而且还患了肺炎。

克洛德尔在一场战争的阴暗日子里,死于中风。她曾苦于营养不足。当保罗在她死前去看望她时,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小保罗。”

Number:2775

Title:佩约和他的蓝精灵

作者:樊金纯

出处《读者》:总第72期

Provenance:文化娱乐

Date:1987。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蓝精灵是比利时连环图画家皮埃尔·居里福特(他要人们称呼他佩约)于1958年塑造出来的。他从小就酷爱绘画。上学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画画,在他书本上空白的地方,都画满各种各样的富有感情的人物。所以,在学校毕业后,他在布鲁塞尔这个连环画的首府,很快找到一份工作。他25岁就有了自己的作品:叙述中世纪两个男孩约翰和比路易的奇遇。一天,这两个男孩在牧场的草地里,偶然遇见了一些奇怪的小人,他们长得只比草高出一点儿。虽说这些小人只是次要的配角,但孩子们看了连环画之后,都把约翰和比路易艰难的经历全忘了,而对蓝色小人大感兴趣。佩约得知后,乐意地接受了孩子们的兴趣,专门为这些小人创作了一本连环画。不久,他的约翰和比路易被丢在抽屉里,遗忘了。

佩约给这些蓝色小人取名字纯属偶然。有一天,他吃饭需要一点盐,可一时想不起这个“盐”字,于是脱口而出地说:“请把施通福递给我!”(注:施通福,这里是音译,它是没有意思的字,是指一时想不起来或者不知其名的人或物。如,请把那个东西或者那个玩意儿递给我。)就这样,这些小人就被称为施通福。而各个国家的叫法都不一样,英语叫史墨福,意大利语皮福,西班牙语比杜福,希伯来语达尔达仁,日语司马福,德语施仑福,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