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这些细节对别人是毫无意义的,但对于我却具有难以言喻的魔力、魅力。谁能料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细节竟会在你的生命图案上形成一个投影,支配、左右你的精神运动轨迹,成为心路历程的转折,使你哭,使你笑,使你叹息,使你回味默想……生命的丰收,原来是动人、永恒细节的丰收。没有属于你生命的细节,即便你是个百万富翁,你也因精神世界的极度贫困而自杀!

人生常有不如意的事。人的聚散在一念之中,人的生死也全在一念之中。在痛苦的打击下,有时感到走累了,厌倦了,不想再往前走了。万念俱灰时,沉睡在记忆深井中的一个个优美、动人的细节,会吹起一个个橡皮圈来搭救你,使你感到人生还充满着温暖和希望,生活中还有人给于你深信不疑的期待。为了世上你所爱的和爱你的人,你感到有永久生存的必要。

生活中难免不发生误会,巨大的误会往往会产生更巨大的爱。敢于承担精神的巨大痛苦者,才会有人生的丰收。痛苦和欢乐的更替,也是人的潜意识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若把人的潜意识一一写出来,恐怕是一本畅销书。因为从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是一系列无声的惊心动魄的细节。这无声的细节却是肉眼能看到,心灵所能感受到的。你甚至会感到,不管你把视线投向哪里,你都能看见那些充满感情的细节。人生的遗憾莫过于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刻不能重现。但美的细节确是永久不衰的,能久久存在于回味中,这回味是个大熔炉,日后发生再大的误会也会被熔化“如果我心里存不下金子,就是我的灵魂有了大漏洞。”在自责中,爱欲得到了升华,在你的心里形成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灵光一束,于是又构成了你生命中又一个新的难忘的细节。

一个个细节记录着人的崇高与卑劣,宽广和狭小,坚强和软弱,欢乐和哀怨,幸福和痛苦……这些对立着、不相容的概念,竟如此和谐地共存于一个生命之中,真是造物主的精美设计!

当你的形象被歪曲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当卑鄙的小道新闻在编织着你种种不堪入耳的故事,还有你听不到的却分明存在的诽谤和猜忌,使一颗纯净的、容易受伤的心,顿时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时,你的朋友却悄悄地出现在你面前,用信任、同情的眼光关注着你,抚慰着你。就是这眼神,这一简单的细节,会在你身上注入神奇的力量。一个至爱亲朋的理解和信任,可以抵销一百个中伤和诽谤。

生活中的残酷,摧毁了人们心灵中美好的东西。美总是在灵魂瞬间的震颤中得以发现的,恰如夏夜远处天边的一闪。谁不需要心灵的朋友啊,人人都想心有所寄,灵有所托,养一养在尘世间所受的内伤。在众目睽睽之下,每个人又难免不戴上一个假面具,明明心里黄连般苦,脸上却堆着甜甜的笑。而在心灵的朋友面前,你可以毫不设防、任性地一吐为快,把被压抑的心理能量一一释放出来。这样产生的自然而然的交流,也许就是一种神圣不可多得的信赖和理解。是的,在命运不济时,才找得到忠实的朋友。

珍藏在心底里的动人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一部没有细节的小说或电影,是枯燥的,干巴的,空洞的。同样,在我们人生中,一个没有细节的人物也是索然无味,缺乏魅力,打动不了人的。爱的魅力,其实也是细节的魅力。

近年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储存细节,追求细节,也懂得珍爱细节。这一个个细节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页页教科书,使我懂得生命的动人之处恰恰在于苦与乐、光与暗、得与失、受伤与复原戏剧性的交换,恰在于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

那至善至美至真、缠绕着丝丝柔情的细节,是永不枯败的。它永存在你的精神中,直至生命之光消失。

Number:2694

Title:“迟到”九十年的捐款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去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默思学院正式宣布接受一名学生的捐款,然而这却是发生在九十年前的事。那么,为何推迟到现在才宣布呢?

希尔·温斯特·沃特豪兹是1850年在达特默思学院读书的一名学生,他于1896年向母校捐款5;000美元。沃特豪兹在给学校理事会的信中写道:“我十分感谢母校对我的教育。不过,钱是很微少的,我无法拿出一大笔钱。”“数目虽少,如果善于投资,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大笔钱。”接着,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等到这笔钱增值到50万美元以上才能动用;二是要等到他死后多年才能向世人宣布他的这项捐款。

学院理事会按照沃特豪兹的要求,把此事保密起来,将他的捐款投资于各种事业,使其增值利率。沃特豪兹于1902年去世,他的捐款在90年里增值到了95万多美元。学院领导人不忍心使这个秘密再继续下去,决定宣布这项捐款的来龙去脉。

Number:2695

Title:冒险的代价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张国良

美国著名物理实验师皮·伍德(18681955)是一个极端求实的人。无论干什么,他都喜欢亲自尝试一下。一次,他想冒险体验一下麻醉剂的药力,好不容易搞到一点鸦片,他便服了下去,很快就失去了知觉。良久,他醒来了,却恍惚记得在昏迷中产生过一个非常深奥而奇妙的科学见解。可到底是什么大脑中已荡然无存。于是,伍德决定舍命再试一回。

这次,伍德事先准备好了纸笔。当鸦片开始其麻醉作用时,逝去的幻觉果然又出现在伍德的脑际。意识到就要失去知觉了,伍德拼命抑制袭来的困意,终于在半昏迷状态中把那个幻觉记在了纸上。醒来后,他用颤抖的双手展开那张冒生命危险换来的字条,只见上面写着:

“香蕉很大,而蕉皮更大……”

Number:2696

Title:逗人喜爱的米老鼠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米老鼠是美国动画片家迪斯尼创造的著名角色,它有两个大耳朵和一个长嘴巴,以及一个又圆又大的头,这个模样粗看起来相当畸形、丑陋,为什么逗人喜爱?

行为学家认为,婴儿的幼态特征,可作为重要的行为暗示,能够叩动成年人慈爱的心弦。婴儿与成年人相比,有较大的头,膨胀的颅部,较大的眼睛和短粗的四肢。当我们看见一个具有幼态特征的生物时,自然会流露出温柔的感情,这是一种天性。迪斯尼在创造米老鼠过程中正是不自觉地发现和应用了这一生物学原理,赋予米老鼠一些幼儿的典型特征,因此他赢得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Number:2697

Title:头衔的作用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美国有专家做过研究,发觉“头衔”如果利用得适当,它达到的效果相当于给这个人增加10%的工资。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某工厂有个门卫,对工作颇有倦意。后来,工厂里来了位新经理,此后这个门卫就突然变得勤快起来。实际上,新经理没花一文钱作奖励,仅仅是把这位门卫的职称改成了“防卫工程师”而已。

Number:2698

Title:约翰生拒“提携”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张骅

在18世纪的英国,文人想要出名,特别是年轻人要在文坛上崭露头角,除了需要有过人的才华外,还必须有达官贵人的庇护、提携和援引。英国18世纪的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生在尚未登龙之时,只是一个穷儒。他经济拮据,生活贫苦,长期在贫困和饥饿中挣扎。约翰生于1747年拟就了一个编纂英语词典的计划,出于当时的境地,约翰生亦未能免俗,希望能找一两个“恩主”、“提携人”援引一下。因为只要一经名人品题,就可以身价百倍。当时,切斯特菲尔德拍爵是英国文坛、政界的一个显赫人物,他是贵族、政客,又是知名作家。于是约翰生把这个计划送呈切斯特菲尔德,希望能得到伯爵的赞许和资助。不料,伯爵对该计划毫无兴趣,没有答复约翰生的请求,甚至连约翰生几次拜谒求见也被挡在门外。以后,约翰生又在公共场合多次向伯爵致意、恭维,希望能引起伯爵的注意,然而也毫无效果,屡遭冷遇。

约翰生万般无奈,愤然自力奋斗。他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历时七载,终于编成了历史上第一部英语词典。但就在词典即将出版之际,切斯特菲尔德忽然在当时颇有影响、销路甚广的报纸《世界》上发表了两篇评论文章,对约翰生的词典极为赞扬,甚至捧上了天。切斯特菲尔德这样做,无非是以约翰生的提携人自居,使人们认为是他赞助了约翰生的工作,从而分享约翰生的荣誉。

约翰生得知后,立即挥笔回书,毫不含糊地否认切斯特菲尔德或其他任何人是自己的“提携人”,不客气地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冷嘲热讽地讥笑切斯特菲尔德这个事后“恩主”。

约翰生的这封信言辞激烈,痛快淋漓,笔触所到之处,满目珠玑,长期以来倍受各家推崇,是英国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是书信和散文的范文名篇。就连切斯特菲尔德伯爵本人读过后,也盛赞文章语言简练流畅,对仗工整,文风雄健有力,并对旁人称赞约翰生“此人具有伟大的才能”。

下面是书信的全文:

伯爵大人:

《世界》报社的老板于不久前通知我,爵爷您写了两篇文章,向公众推荐我所编写的词典。受到这样的推崇的确是一种荣幸,可是我对于大人物的垂青很不习惯,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受,或如何措辞来表示感激。

想当初,我也与其他人一样,为您那非凡的谈吐所倾倒。当我鼓起我可怜的勇气第一次登门拜谒爵爷您时,我也抑制不住希冀能夸耀自己是“征服了征服世界的人”,从而得到这个我已经看透了的世界的承认。然而,我发现我的希望日趋渺茫,以至最后自惭形秽之心不允许我再事强求。当我在公众面前向爵爷您致意时,我已经竭尽了一个与世无争、不善逢迎的读书人所有的讨好手段,我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不管是如何的微不足道,没有人会高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被忽视。

自从多次地被冷落在您的门厅里,斥退于您的大门前,我的爵爷,整整7年过去了。在这7年的时间里,我历尽艰难,发愤工作;其中甘苦,向谁诉说?现在,词典行将出版,而我,从未受到过一次资助的行动,或一句鼓励的言辞,或一丝赞赏的微笑。这种待遇殊非始料所及,只因为我从未有过提携人。

罗马诗人魏吉尔的牧童终于长大了,需要爱神的帮助,却发现爱神竟是个岩石般冷酷的野人。

试问我的爵爷:一个提携人岂能坐视行将溺死之人挣扎于水中而无动于衷,反而在此人已经到达彼岸时却多余地伸出援助之手?您居然高兴地注意起我的工作来了,但假若您给予我工作的注意来得早些,那么这种注意就是善意的;可惜您的注意直到我现在已无所谓时,才姗姗来迟,我担当不起。我已孑然一身,无法与人共享荣誉;我已名成业就,不需任何关照提携。我希望我这样做并不算愤世嫉俗、严厉苛求,不过既然我没有受过任何恩惠,也就没有必要让公众猜想此事应归功于哪一位“提携人”。是上帝的旨意让我自己完成了工作。

我在绝少得到任何学术奖励恩惠的情况下,已经把工作进行到了现在的地步,哪怕以后的资助更少假如还能更少的话我不会感到失望而影响工作的完成。因为我从一枕黄梁之中觉醒已久,而在那个梦里,我曾一度得意地夸耀自己是

爵爷您最卑顺的仆人

塞缪尔·约翰生

1755年2月7日

Number:2699

Title:两张戏票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个人走近纽约市一家剧院的售票处前,对着排队买票的人高声喊道:“我有两张多余的《真人真事》的戏票,有谁想要就奉送给谁。”他还一个劲地主动解释道:“我的伙伴有事脱不开身,不能来看戏,而售票处又不予退票,我觉得白白地浪费掉两张戏票也实在是有点可惜,所以,我愿将它送人。有谁愿意要吗?”排队的人都不理睬他。于是,这人耸了耸肩,走了。

过了一会,他又回来了。然而,这次他却喊到:“谁买票?我这儿有两张,每张十美元。”结果,两张戏票立刻被抢购而去。

Number:2700

Title:脊骨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每个机构体系都由四种骨头组成:有许愿骨,他们老是但愿别人替他们完成工作。有颚骨,他们专说话,不做其他。有指骨,专指责别人所做的一切。幸而每一个机构里都有脊骨,他们承担责任,做大部分的工作。

 
Number:2701

Title:四个人的故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这是个关于四个人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叫:每个人、一些人、任何人和没有人。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每个人相信一些人会去做,任何人也可以做。但没有人做。一些人对此很生气,因为那是每个人应做的工作。每个人认为,任何人也可以做,但没有人意识到每个人都不愿意做。结果是每个人都责怪一些人,实际上当时没有人责怪任何人。

Number:2702

Title:金钱的魔力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作曲家傅雷默有一天扭开收音机,赫然听到啤酒广告采用了他最出名的乐曲《玫瑰玛莉》的调子。他气得不可开交,立即打电话给他的经纪人:“你听到用我的曲调卖啤酒没有?”

“大师,我正预备让你惊奇一下,”经理回答,“为此,你一年将得到5万美元的版税。”

电话里一时沉寂无声。过了一会,傅雷默愉快地说:“在广告里听起来确实是悦耳得很,是不是?”

Number:2703

Title:减轻1000克体重所需的时间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教堂林立:一个上帝不同派系。

2.师生关系随便,课堂活跃。

3.树不能随便乱砍,搬棵树是当地重大新闻。

@~15@增加1000克体重并非难事,可欲减轻1000克就非得委屈皮肉不可。

据实验证明:当耗去体内约7千卡热量的时候,才能使体重减轻1000克。折成体育运动的时间为:打网球16小时;跳绳21小时半;跳舞21小时;打高尔夫球23小时;游泳1小时20分;要是用洗衣板洗衣的话,得使皮肉“磨炼”26小时。

Number:2704

Title:考试,怕怕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台湾桃园国中三年级的学生,对考试的联想活泼自然,饶富趣味:

一想到考试,我就想,考试卷是什么人发明的?

一想到考试,就希望考题最好有错,以便加分。

一提起考试,就会想起导师通红的面孔。奇怪的是我们学生都不急,当老师的急什么?

考试是老师和家长打人、骂人、训人的借口。

考试是老师与老师间争面子的比赛。

考试!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唉!考试!一年级时,心生畏惧;二年级时,水来土掩;三年级时,家常便饭。

不“烤”不成器,“考”了就有“气”。

提起考试,我就想到外婆家那只老母鸭,因为它会下鸭蛋。

一听到考试,我就一阅试卷,二目发呆,三心二意,四肢发抖,五指麻木,六六不顺,七魂出窍。

Number:2705

Title:信不信由你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Δ人对红色或咸味的反应,一般说来比对蓝色或苦味的反应要快。

Δ触觉刺激的反应时间大约平均为90毫秒。

Δ每个产妇平均有180次阵痛。

Δ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人大部分都死于星期一,而由肺结核引起的出血性死亡,大多发生在月亮满圆前后的几天里。

Δ电扇能使室内的温度升高。

Δ气候酷寒的南极冰川上,也有水温达30℃的温水湖。

Δ一个静止不动的人所发出的热量,跟一只100瓦的电灯泡所发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Number:2706

Title: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作者:晁南之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文史知识

Date:1987。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语出《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后来,他变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认为不出自己,但几次刺赵襄子,都被赵襄子发现了,赵襄子因为他是义士而没有杀他。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说:“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原来范、中行氏并不是豫让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国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来报答。

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Number:2707

Title:五官变化与内脏功能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1期

Provenance:体育周报

Date:

Natio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