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Number : 7910
Title :诗五首
作者 :郑愁予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英语世界》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牧羊女
哪有姑娘不戴花
哪有少年不驰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驰马访亲家
哎
哪有花儿不残凋
哪有马儿不过桥
残凋的花儿呀随地葬
过桥的马儿呀不回头……”
当你唱起我这支歌的时候
我底心懒了
我底马累了
那时
黄昏已重了
酒囊已尽了……
????
Number : 7911
Title :诗五首
作者 :郑敏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不愿举手敲门,
我怕那声音太不温和,
有一只回来的小船,
不击桨,
只等海上晚风,
如果你坐在灯下,
听见门外宁静的呼吸,
觉着有人轻轻挨近……
扔了纸烟
无声推开大门,
你找见我。倚在你的门边。
????
Number : 7912
Title :诗五首
作者 :法勒斯雷本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德国
Translator :
毋忘我
有一朵美丽的小花,
开在我们碧绿的草地上,
它的眼睛好像天空,
非常青碧,非常睛朗。
它懂得的言语很少,
它所说的话儿不多,
只有这一句话语,
只有这一句:毋忘我。
????
Number : 7913
Title :诗五首
作者 :佚名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世界文化》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嘉期
生日
年龄只是精神的体现,
如果你放弃了梦想,
如果你不再希望,
不再展望未来…
如果你的追求之火不再燃烧,
那么你就真的老了。
但是,如果你从生命中摄取琼浆玉液,
如果你保持生命中旺盛的热情,
如果你不断地去爱,
那么不管日子过得多么飞快,
不管一个个生日消失得渺无踪影,
你也将永远年轻。
????
Number : 7914
Title :诗五首
作者 :兰斯顿·休斯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英语世界》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承南
紧紧地抓住梦想,
因为一旦梦想幻灭,
人生将是断翅的鸟儿,
再也不能飞翔。
紧紧地抓住梦想,因为一旦梦想消失,
人生犹如一片荒原,
终年雪地冰天。
????
Number : 7915
Title :俄罗斯怀表
作者 :汤吉夫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大众日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儿子去黑龙江出差,为我捎回一只旧式的怀表。镀银外壳、罗马字盘、航海图案,古色古香。在上衣口袋里挂上这样的表,便平添几分古典绅士般的风采,很让人高兴。
表盘上有字:MADE IN RUSSIA,自然是俄罗斯产。但究竟是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产,还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产,我便无从辨别了。只想到,倘是前者,这表就近乎文物;若是后者,那属旧壳表新制,如同我们各地正在修建和制造的种种假古董一样。
但这表,我还是挺喜欢的。即使是新制吧,它也制得一丝不苟,古朴典雅,又走得极准,并不糊弄人的。
“老毛子”的东西,我一向喜欢。虽有傻大黑粗的讥评,却皮实,用着让人放心。15年前,茅以升先生的外孙女在我们班上读书,她告诉我她外公60年代从苏联捎回一台冰箱,一直使用至今(1980年),所以我在选购冰箱时竟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苏产的萨拉托夫牌。这冰箱容积小,噪音大,可用了十几年,眼见得别人家的冰箱一台台坏,一台台修,它却嗡嗡地响叫着从不出一丝半点儿的毛病。甚至到了我都盼它不如坏掉,好去另换一台大一些的时候,它也依然嗡嗡嗡嗡地恪尽职守。
我的电动剃须刀,抽屉里扔着六七把,上海、浙江、深圳、日本产的都有。它们似乎抗不住我的浓密又坚硬的胡须,纷纷地折戟沉沙败下阵来。后来偶逛洋货市场,见摊头上有卖俄罗斯生产的剃须刀,就买了一把。这家伙既大又笨,用交流电,每一开机,声音竟像开过来一架小飞机。然而它实用,小型康拜因一般,收割着我的胡须,至今半年过了,竟不见半点小毛病。
都道文如其人,其实货也如其人。于是我想到在遥远的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的那个被叫做俄罗斯的邻人们。他们的性格也一定似我的冰箱、我的剃刀和我怀中的怀表一样,沉甸甸的厚重吧?听说我们精明的同胞曾把鸡毛干草塞进羽绒服里冒充鸭绒,用伪劣的牛仔服装和“礼拜鞋”去换俄罗斯人的毛毯、厚呢大衣、望远镜、照相机什么的,我心里便充满了黯然。除去诚实者不可欺的古训之外,我还以为这里边还包含了一种比较。而这一比,竟又会比出我们一些人的许多卑劣来。
我的祖上是闯关东的农民。闯来闯去,曾祖父竟然闯到海参崴去。我对俄罗斯人的印象,最初就是从曾祖父的只言片语中得知的。说起房子,曾祖父说:“老毛子的房子,嘿,全是石头砌的,一尺厚。”谈到衣服,曾祖父说:“老毛子的大氅,呢子有二指厚,一件能披一辈子。”至于面包,曾祖父说:“老毛子的大列巴才是面包呢,小枕头似的,拿刀一片片地切着吃。”然后说起人,曾祖父的评价则完全是他自己的:“大大咧咧的,挺实诚,傻乎乎的劲头上来,什么都舍得给别人。”
我从曾祖父那里获知的俄罗斯人的印象,后来在俄罗斯的小说和电影中得了到证实。兴许是国土辽阔造成了人们心灵空间阔大,地处北国,艰难的生存条件形成人的坚韧的求生本性的缘故吧,我从文字中接触到的俄罗斯人,大都粗犷、豪放、厚重、诚实。男人好喝酒,喝醉了打老婆;而女人则肯干、柔韧、能吃苦。这是个历经苦难,却百折不挠,诚实、执著而又沉甸甸的民族。
我的故乡闯关东闯到俄罗斯去的人远非曾祖父一个。本村一位李姓的老人,就是当年闯过关东,去过北国,“文革”期间从俄罗斯返回来的。他在莫斯科效外种了半个世纪的蔬菜,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并不错。迟暮时刻耐不住乡恋的折磨,悄悄回故乡来,不料一病不起,终于逝于山村的土炕上。不知他的魂灵如今飘游何处,亦不知临终时刻,他是否想起那养育了他半个世纪的冰雪的异乡。
前年夏天去青岛,大连作家邓刚讲了不少俄罗斯人的故事。邓君谈吐诙谐,凡有描述,绘声绘色,极尽穷其本相之能事,让我更加真切地能摸到俄罗斯人的诚实与厚重的性格。邓刚数度赴俄,他的介绍和描绘理当不讹。后来又见他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俄罗斯酒鬼》,百般风趣,把俄罗斯人的敦厚、粗豪,勾画得入木三分,读罢忍俊不禁,又反复思之,竟又咂出若干苦涩与酸辛来。
尽管我知道我们与俄罗斯人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历史,也听说当年的红军在东北的某些传闻,但我还是对那个伟大的民族怀有着真诚的好感。作为一个民族,厚重、诚实、坚韧、不屈,总比狡猾、奸诈、浮华、堕落乃至专工小计好。何况,他们一点都不“傻乎乎的”,他们曾经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度的文明文化,就是明证。也许他们正在经受着苦难,但是一个诚实不屈的民族,难道会被历史的沟壑挡住而不跨越过去吗?
现在,在会议或课堂上,当我从怀中取出沉甸甸的带着我的体温的怀表查看时间时,时针便和俄罗斯人凝重的蓝眼睛一起,出现在我的面前,于是我心中便常常涌起一片祝福友人的温暖。
????
Number : 7916
Title :意林
作者 :星光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青年社交》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前辈的致辞
八十年代中叶一个睛朗的正午,在我就读的高校法律专业的开学典礼上,律师界一位前辈在给新生致辞。他没有按惯例说上一套美好的祝愿,却用不无忧虑的目光注视着台下的学员:司法部门是社会阴暗面的大看台,我最担心的是你们将来会不会背叛自己的职责,被阴暗面俘虏过去。
这番令人警悟的告诫一直伴随着我走上司法岗位后的许多个日日夜夜。每当目睹一些身穿司法制服的同行沉没于黑暗的深渊,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出前辈律师那不无忧虑的目光。
????
Number : 7917
Title :意林
作者 :松下幸之助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日本
Translator :
向麻雀学习一味追求
仔细观察一下鸟类的生态,会收到很大的教益。比如生活在庭院的麻雀,它们真是争分夺秒,飞飞跳跳,一味儿地寻觅食物。它们始终处于无任何思考余地只能拼命地无休止地为生存而努力的活动之中。如不这样做,麻雀就生存不下去,稍有偷懒就会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人类,是否已付出了这种程度的努力呢?
这种说法也许很苛刻,但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显示出人们为生存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如不了解到这一点,而是轻易地说“我没有信心干好啊”之类的话,这种姿态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人要活下去本来就是很严峻的。
????
Number : 7918
Title :意林
作者 :王选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电脑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三种作风
美国华人中流传一种比喻:用“下围棋”形容日本人的做事方式,用“打桥牌”形容美国人的风格,用“打麻将”形容中国人的作风。“下围棋”方式是从全局出发,为了整体的利益和最终胜利可以牺牲局部的某些棋子。“打桥牌”则是与对方紧密合作,针对另外两家组成的联盟激烈竞争。“打麻将”则是孤军作战,“看住下家,防住上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
Number : 7919
Title :争画记
作者 :冯蜂鸣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中国文化报》
Date :1994。4。27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建国伊始,齐白石先生满心畅快,如坐春风,欣悦之情变作对湖南老乡亲毛泽东的敬仰与热爱。于是,他十分用心地制作了两方印章。分阴阳文刻写了“毛泽东印”,用宣纸包好,托人送入了中南海。
主席收到印章之后,深为喜爱,不久便在中南海设下宴席,请郭沫若先生作陪,答谢白石老人。
3位老朋友久违重逢,自然免不了一阵热情问候。一会儿主席又端起一杯酒,向白石老人微笑着说,刚才请白老喝酒,是感谢您为我制印,这一杯,是感谢您为我作画。白石老人不禁一怔,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
喝了酒,您就晓得了。干!
白石老人碰了杯,喝了酒,但还是不晓得。
主席笑吟吟地对秘书说,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
接着,秘书取来一卷画,展开挂到了墙上。
这是一幅全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伫立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正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这幅画构图别致,颇有意境。
白石老人见画后好不惊诧,这幅画是他练笔的“废品”。他有个习惯,为别人包画时,常常扯过一些没用的宣纸作包装,可能一时没留神,给主席包印盒的时候,把它用上了。使白石老人更感不安的是,主席居然把这“废品”装裱得如此精美……
白石老人实在坐不住了说,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画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之后,马上……
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主席转向郭老说,诗人同志,您对这件精品有何评价呀?
郭老心领神会,仔细地欣赏着画面:鸟儿们交头接耳,似是在相互诉说梦中佳境;老牛嘛,有几分矜持,定是在偷听人家的情话。
讲得好。主席接着说,而且笔墨颇具气势。你看,这一笔,从牛头至牛背到牛尾,一笔勾出,足见画家功力过人啊!
听到这番赞扬,白石老人坐不住了。他说,主席,千万不要再夸奖了,请让我把它带回去,不出3天,我重画一幅……
不必,大可不必。喝酒,吃虾。主席就是不答应。
白石老人急了,他一甩长须站起身说,主席再不应允,我可要抢了!
郭老走过来,用身体挡住了画说,白老这件墨宝是送给郭沫若的,要想带走,应当问我!
送给你的?白石老人更觉不解。
郭老得意地说,这不,画面上标着我的名字嘛!
画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字!白石老人望望画、看看郭老,无论如何猜不透他的意思。
郭老笑笑说,您这树上画了几只鸟?
白石老人向画上扫了一眼:五只。
树上画了五只鸟,这不是我的名字吗?
郭老说“上”、“五”两个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
白石老人一捋长须大笑起来:好!郭老大号正是尚武(郭沫若原名开贞,字尚武),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
郭老扯起画,卷了两转儿:物归原主,我带走了。
且慢!主席一挥大手,没看见画上标有本人的名字嘛!快快与我松手。
你的名字?
这会儿轮到郭老发愣了。他放下画,倒退两步,审视了许久,依然没有发现画上何处标有主席的名字。
考古专家也考不出吗?主席恰然自得地舔舔嘴唇说,请问,白老画的什么树?
李子树
画得茂盛吗?
茂盛。
李树画得很茂盛这不是敝人之名讳吗?
郭老双后一拍,妙哉妙哉!画上果然署有主席的大名
!白石老人却被闷进了葫芦罐儿,李树画得很茂盛,怎么会是主席的名字呢?
请郭老代为解释。主席又舔舔嘴唇,并美美地点上了一支烟。
好。郭老对白石老人说,红军决定撤离延安时,主席面对将要离开的延安说,离开者,得胜也。于是主席又取了另一台甫李(离)得胜,后来果然得胜。所以主席对这一姓名十分喜爱。
噢……怪不得主席的两位千金取名李敏、李讷呀。白石老人明白了,也乐了,如此说来,拙画还有点意思。那么,劳驾二位在卷首上赏赐几个字,如何?
郭老说,我听主席的。
主席说,我听画家的。
白石老人一抱又拳,多谢多谢!
他摘下画平铺到旁边桌上。郭老递过毛笔,要主席先写。主席的思路来得可不慢。他接过笔就写起了他那龙飞凤舞的怀素体:丹青意造本无法。
郭老一看,明白了,这是借用苏东坡的句子:“我书意造本无法”,主席稍动了两个字,就变成称赞白石老人的了,而且如此精当。主席真是出手不凡!
郭老的思维也够快的,他略一思忖,接着写道:画圣胸中常有诗。
这一句也了不起,原本是陆游的句子:“此老胸中常有诗”,郭老也改了两个字,使它与上句成为一联,而且对仗工整,一丝不苟!
白石老人喜出望外:二位大家这样夸奖白石,我可要把它带走啦。
主席看看郭老说,两位政治家斗不过一位艺术家呀!
3个人都笑了。
白石老人得到这件珍品后,视若瑰宝。然而《文化大革命”后,谁也没有再见到这幅画。
????
Number : 7920
Title :启功诗词选录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沁园春 自叙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这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从此后,守收摊歇业,再不胡抄。(末三句一作“收拾起,一孤堆拉杂,敬待摧烧。”)
贺新郎 癖嗜
癖嗜生来坏。却无聊。虫鱼玩好,衣冠穿戴。历代法书金石刻,哪怕单篇碎块。我看着全部可爱。一片模糊残点画,读成文,拍案连称快。自己觉,还不赖。西陲写本零头在。更如同,精金美玉,心房脑盖,黄白头麻笺分软硬,晋魏隋唐时代。笔法有,方圆流派。烟墨浆糊沾满手,揭还粘,躁性偏多耐。这件事,真奇怪!
贺新郎 咏史
古史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大本糊涂流水帐,电子机,难得从头算。竟自有,若干卷。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还使劲, 争辩。檐下飞蚊生自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谁参透,这公案。
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无名,一齐臭。(六,读如溜,见《唐韵正》)
注:年届八旬的启功先生集学者、教授、书画家于一身,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
Number : 7921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