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ovenance:《知识窗》

Date:1992。2

Nation:

Translator:

  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往往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艰苦努力。然而,科学的进步除了经历大自然的重重磨难,有时还会为人类自身设置的种种障碍所阻。这实为世人所憾、所思。

  火山脚下的一场闹剧

  一种是“水成论”。18世纪,以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教授魏尔纳为首的一批学者,由于在德国山区看到了大量的水成岩,就把天下的岩石都说成是由原始的海水或洪水中的沉积物形成的,即都是水成岩,形成了“水成派”。

  一种是“火成论”。以英国的地质学家郝屯为首的一批学者,由于生活在火山地区,则认为天下的岩石都与地下的岩浆作用有关,是由高温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即都是火成岩,便形成了“火成派”。

  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两个学派在爱丁堡附近的火山脚下,对那里的地层结构成因展开了激烈的现场辩论,由于两派都以偏概全,只相信自己,各执一词,因而导致了双方互相攻击,互相谩骂,最后竟然拳打脚踢,企图用武斗来解决学术问题,演出了一场科学家互相打骂的丑剧。

  后来的研究证明,岩石的成因是多元的。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有火成的岩石,还有些是由天外来的陨石生成的。它并不因“水成派”和“火成派”的冲突而改变这一客观真理。

  耐人寻味的一场骗局

  1893年2月,曾在氟化学以及发明和应用高温电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异常激动地向科学院和报界报告了一项重大成果:他和他的助手共同努力,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实现了多年来人们试图把平常的石墨转化为高贵的钻石的夙愿,打通了“点石成金”的道路。

  当时,这一成果轰动了整个科学界,人们奔走相告,莫瓦桑更是兴高采烈,陶醉在胜利的欢乐之中。许多正在探索人造金刚石的科学家,也因此而中断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1906年,在瑞典科学院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中,莫瓦桑以1票的优势战胜了创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翌年,莫瓦桑因病去世,人们期望他的发现能尽快转化为实用的生产技术。为此,许多科学家按照莫瓦桑的设计去重复实验,却从未获得成功。于是,人们不得不对莫瓦桑的成果产生怀疑。后从莫瓦桑的遗孀那里了解到,莫瓦桑的人造金刚石是假的,原来,莫瓦桑的助手对无休止的、繁重的重复实验感到厌烦,就偷偷地把过去实验剩下来的一颗金刚石颗粒混到实验材料中去,从而导致了这一骗局。

  可怜的教授至死也不会想到,他自己受了骗,而且还以他的名义蒙骗了世人!

  顺便提一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造金刚石的成功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一种高压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1600℃高温和95000个大气压下,于1955年取得的。

  发明乙醚麻醉剂的风波

  18世纪以前,由于没有麻醉剂,外科手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为了做手术,有的医生用绞勒的方法使病人暂时窒息;有的则用放血或压住颈部血管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脑暂时缺血而昏迷;有的干脆用一根木棒猛击病人的头顶,使病人失去知觉……这些野蛮的做法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在手术中突然惊醒,痛得大喊大叫;有的在手术后留下了脑震荡等后遗症;有的甚至因此而丧失生命。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笑气(一氧化二氮)对神经有兴奋作用,亦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后来,美国牙科医生维尔斯用笑气做麻醉剂,成功地给不少患者做了拔牙手术。可是,1844年的一天,维尔斯在美国波士顿城做拔牙公开表演时,由于笑气用量不足,手术没有成功,病人痛得大声呼叫,一群保守的人就此把维尔斯当做骗子,将他赶出了医院。

  当时,维尔斯有个学生名叫莫顿。一个偶然的机会,莫顿听到化学教授杰克逊说,有一次在做化学实验时,他不慎吸入一大口氯气,为了解毒,他立即又吸了一口乙醚。不料,开始他感到浑身轻松,可不一会便失去了知觉。听了杰克逊的叙说,勤于思索的莫顿深感兴趣。他大胆设想,能否用乙醚来作为一种理想的麻醉剂呢?于是,他便动手在动物身上试验,以后又在自己身上试验,结果证明乙醚的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剂。

  1846年10月的一天,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乙醚进行麻醉外科手术的公开表演成功了。从此,还是医学院二年级学生的莫顿出名了。乙醚麻醉剂亦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家医院手术室里不可缺少的药品。

  乙醚麻醉剂的发明是医学外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然而,当莫顿以乙醚麻醉剂发明者的身份向美国政府申请专利时,他的老师维尔斯和曾经启发他发明的化学教授杰克逊都起来与莫顿争夺专利权。后来,这场官司打到法院,但多年一直毫无结果。他们为此都被搞得狠狈不堪。最后,杰克逊为此得了精神病,维尔斯自杀身亡,莫顿则患脑出血而死去。

  乙醚麻醉剂的发明造福于人类。可是,因发明减轻人们痛苦的3位科学家却因名利的争夺而在科学史上演出了一场令人遗憾的悲剧。

  法拉弟的幸运与不幸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科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因发现钾、钠、钡、镁、钙等化学元素而名扬世界。

  1801年,23岁的戴维被聘为英国皇家研究所教授。从那以后,他开始举办通俗化学系列讲座。他的讲座通俗易懂又有风趣,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当时,听众中有一位名叫法拉弟的装订工人,对戴维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很感兴趣。于是,冒昧给戴维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强烈兴趣;同时,一并寄去了自己整理和装订好的听课笔记。

  1812年圣诞节前夕,法拉弟收到了戴维的招贤信。次年2月,法拉弟便到皇家研究所充当了一名实验员。他主要做些杂务工作。然而,平凡的工作显露出了法拉弟的卓越才能。正当法拉弟在科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并在科学领域里频频取得成就、声望有可能超过戴维时,嫉妒在戴维心中产生。他起初是倚老卖老、不平等待人,以后逐渐发展到为法拉弟的进步屡设障碍。1824年,身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戴维竟投票反对法拉弟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显然,戴维既是法拉弟的老师、引导者,又是法拉弟成名以后的嫉妒者和反对者。事实上,戴维晚年不能谦逊待人,别人很难与他合作,因而影响了他在科学上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是密切相关的。兼备德、识、才、学,对一个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科学家,首先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愿为人类崇高事业奉献一切的人。那种追求金钱、地位,充满虚荣甚至品格低下的人,终究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必然毁灭自己!

Number:6841

Title:张恨水的“总答谢”

作者:晓庆

出处《读者》:总第133期

Provenance:《民国春秋》

Date:1992。2

Nation:

Translator:

  1944年5月16日,是张恨水50寿辰,恰好也是他从事新闻和创作30周年纪念日。为此,张恨水所在的重庆《新民报》社及一些报社准备联合开茶话会。张恨水感到十分不安,亲自撰写了一篇题为《总答谢》的文章发表在《新民报》上:

  照说,这种光荣的赐予,我应当诚恳的接受。可是我想到物价的数字,我立刻想到不应当因我这百无一用的书生而浪费。而且我的朋友,不是忙人,就是穷人。对于忙朋友,不应当分散他的时间;对于穷朋友,不应当分散他的法币。于是我变为恳切的婉谢。

  假如茶话会真的开了,一个面白元须、身着川绸长衫的措大,在许多来宾中公然受贺,那窘状是不可想象的。说我矫情不如说我知趣。朋友,以为如何?

Number:6842

Title:一把钥匙的爱意

作者:莎伦·惠特利

出处《读者》:总第133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周健男

  我渐渐地长大,父亲便经常停下手中的活,听我气喘吁吁地向他详细讲述我的经历,对他来说,没有任何话题存在禁区。13岁时,我发育还不成熟,长得又瘦又高,爸爸便教我如何像大姑娘一样站立、行走。17岁那年,我深深地堕入了情网。我向爸爸请教怎样在学校做一名新生。“讲话要保持中庸。”他劝告说,“不妨跟那个小伙子谈一谈他的汽车。”

  我接受了他的建议,然后便是向他汇报每天的进展:“泰瑞陪我走到了我的衣帽柜!”

  “你猜发生了什么?泰瑞抓住了我的手!爸,他邀请我出去了!”泰瑞和我的关系稳定地发展了一年多。不久,爸爸开玩笑说:“我可以告诉你怎样得到一个男人,最厉害的一招就是甩了他。”

  大学毕业后,我便准备展翅高飞了。我找到一份进行特殊教育的工作。学校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卡其拉,那是一个离我家约170英里的沙漠小镇。工作毫无梦幻色彩可言。学校附近的街道两边,是一些破败的住宅,那是吸毒者的避风港。天黑后,街上的地痞便在学校附近游荡。我所管教的孩子大都因冒充顾客到商店行窃、偷汽车、放火而蹲过监狱,他们只有10~14岁,感情受到过极大的伤害。

  “当心点,”在一次周末回家时,爸爸提醒我,他正顾虑着我的独立生活。我那时23岁,既狂热又幼稚,需要的是走自己的路。在1974年,教学的工作很难找,而我能找到一份已经很感幸运。

  “别担心。”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装汽车,准备回到我工作的沙漠小镇。

  过了几天,放学后我留下来重新安排教室。准备离校时,却发现大门锁上了!我环顾四周,每一个人教师、看守人、秘书全回家了。他们都不知道我还在这儿,把我留在校园里,一筹莫展。我瞅了一眼手表,快6点了。我工作太专心以致于忘了时间。

  查过每一个出口,我最后发现学校后门下面仅能勉强钻过去。我先把包塞出去,仰面躺下,慢慢地挪了出去。

  我拾起包,向汽车走去,车停在楼后的一片空地上。阴森可怕的影子笼罩了整个校园。

  突然我听到人声,我向四周一瞥,看到至少有8个高年级的男学生正紧跟着我,离我有半个街区远。即使在暮色中,我也能看到他们那流氓团伙的标记。

  “喂,”一个人喊道:’你是教师吧?”

  “不,她太嫩了一定是个助教!”另一个说。

  我加快了脚步,他们继续侮辱我:“喂,她还挺有几分姿色!”

  我一边快走,一边把手伸进包中拿钥匙串,如果我拿到钥匙,我想,我便能打开车门,躲进去……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

  糟糕!我摸遍了整个包,钥匙串却不在!

  “喂,咱们捉住那个女人!”一个人在喊”

  上帝,救救我。我默默地祈祷。突然,我在包中摸到了一把松掉的钥匙,我不知道那是不是车上的,便拿了出来,紧紧地攥在手中。

  我蹦蹦跳跳地窜过草地,奔向汽车,把钥匙插了进去。正是它!我打开车门,钻进去,又锁上。这时,那帮流氓围住了车,踢车身,砸车篷。我颤抖着发动了汽车,开跑了。

  后来,几个老师和我一起回到学校。我们打着手电筒在校门口找到了那串钥匙。我爬出去时丢在了那儿。

  当我回到公寓时,电话铃响了,是爸爸的电话。我没有告诉他我的险遇。我不想让他担心。

  “噢,我忘了告诉你,”他说,“我配了额外的一把车钥匙,放在你的手提包中万一你会用到它。”

  现在,我把那把钥匙放在衣柜里,珍藏着。每当我拿在手中,我便想起这些年来爸爸为我做的美妙的一切。他现在68岁,我也40岁了,但我仍然期待着得到他的智慧、指导和安慰。

Number:6843

Title:办公室内的箴言

作者:温宪

出处《读者》:总第133期

Provenance:《人民日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津巴布韦,我常常因工作需要到各方人士的办公室接洽事务,发现不少人的办公室里都放着抒发心志的箴言。这些或娓娓动听、言近旨远,或诙谐滑稽、巧发微中的妙论精言读来颇耐人寻味。

  与津巴布韦政治事务部负责妇女事务的副书记恩佑妮接触不久,便感到这是一位爽朗泼辣、精明强干的妇女干部。她在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一篇她所钟爱的箴言:

  “生活是什么?如果生活是挑战,就迎接它;如果生活是赠予,就接受它;如果生活是风险,就承担它;如果生活是悲伤,就战胜它;如果生活是悲剧,就直面它;如果生活是责任,就完成它;如果生活是神秘,就揭开它;如果生活是金曲,就歌唱它;如果生活是旅程,就走完它;如果生活是允诺,就履行它;如果生活是壮美,就赞颂它;如果生活是奋斗,就抗争它;如果生活是目标,就实现它;如果生活是困惑,就解决它;如果生活是爱恋,就爱恋它!”

  津巴布韦新闻和邮电部高级官员玛格丽特负责管理驻哈拉雷的外国记者。这位为人平和热情、乐于慷慨相助的“新闻官”,在办公室墙上贴着这样一则箴言:“官僚驱使下属,领导激励下属;官僚依仗权力,领导依赖善举;官僚引起畏惧,领导传播爱意;官僚言必称‘我’,领导总说‘我们’;官僚穷究何人出错,领导指出错在何处;官僚只晓结果,领导明了过程;官僚强求人们尊重而不得,领导赢得人们尊敬而不倨。因此,要做领导而不要当官僚。”

  乔伊夫人在巴克莱银行负责公共关系,她的办公桌就放置在银行大门内进口处的右边。她总是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解答顾客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她的办公桌上,有一篇用镜框镶起来的题为《一个微笑》的箴言:“一个微笑不费分文但给予甚多,它使获得者富有,但并不使给予者变穷。一个微笑只是瞬间,但有时对它的记忆却是永远。世上没有一个人富有和强悍得不需要微笑,世上也没有一个人贫穷得无法通过微笑变得富有。一个微笑为家庭带来愉悦,在同事中滋有善意。它嫣然地为友谊传递信息,为疲乏者带来休憩,为沮丧者带来振奋,为悲哀者带来阳光,它是大自然中去除烦恼的灵丹妙药。然而,它却买不到,求不得,借不了,偷不去。因为在被赠予之前,它对任何人都毫无价值可言。有人已疲惫得再也无法给你一个微笑,请你将微笑赠予他们吧,因为没有一个人比无法给予别人微笑的人更需要一个微笑了。”乔伊夫人笑着说:“许多人一进门看了这篇东西后都笑了。”

  在马尼卡海运公司的办公室内,墙上的一幅招贴对因懒怠而失业的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广而告之:失业的好处/有人一谈及工作便厌恶之极,此类诸君不妨将失业的好处悉数如许:不纳税,无帐记;没上司,不出力;免流一身淋漓汗,只是免费午餐无处觅。/为获上述益处,一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懒惰、极不负责任、不懂礼貌、不遵守规矩、对生活无任何进取之心、没有一天是在诚实地工作、一无所能因而毫不利人。/符合上述条件者保证会拥有一个享有全部失业好处的无趣人生。”

Number:6844

Title:门槛

作者:聂作平

出处《读者》:总第133期

Provenance:《四川农村报》

Date:1992。5。10

Nation:

Translator: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我家的门槛上。

  我家的门槛真高,比我的小凳子还要高。那时候,我要踩在小凳子上才能跨上门槛。

  娘在门边削红苕,捡猪草;我坐在门槛上看天,看黄泥巴围墙外的行人和那棵很大、很孤独的苦楝树。

  坐门槛怪脏的,娘说。娘要我坐凳子。娘真高,轻轻一脚就能在门槛上跨进跨出。我不坐凳子,我要坐门槛,门槛高,看得远。

  后来就不坐门槛了,也不坐小凳子了。

  后来我回家,发现门槛其实很矮,轻轻一脚就跨过了,就像娘那样。围墙仍是黄泥巴的,苦楝树依旧很大,很孤独。

  只是,娘却矮多了。娘坐在门槛上,像我的童年。娘说:门槛高,看得远。

Number:6845

Title:智审

作者:朱永安

出处《读者》:总第133期

Provenance:《知识窗》

Date:

Nation:

Translator:

  音雷横行,盟军决定智取

  1943年纳粹德国集中了全国优秀鱼雷专家,研制成功了一种新鱼雷声响自导鱼雷(简称“音感鱼雷”或“音雷”)。它的头部装置能在水中按敌方发出的噪音,特别是舰艇螺旋桨的转动声,调整方向,准确命中。一时间,法西斯潜艇大显威风,盟国海军官兵惴惴不安,谈雷色变,渡大西洋如过鬼门关。被围困的英伦三岛燃料、粮食、弹药频频告急。丘吉尔坐卧不安,急电罗斯福总统,请求协助,尽快解除音雷威胁。中央情报局奉命破获音雷秘密,立即下令德国及德占区的潜伏间谍紧急行动,无奈德方将这“超级机密”封锁严密,间谍们虽全力以赴,但仍两手空空。中情局首脑辗转反侧,冥思苦想,却还是一筹莫展。

  不久,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艘装有音雷的德军潜艇在激战中,被一艘英勇的美国反潜驱逐舰击沉;美舰还生俘了一批德艇的官兵,其中可能有鱼雷技术官。中情局通过五角大楼急令:即刻用专机送他们到世界谍界闻名的“华盛顿反谍审讯中心”进行突击审问。专家们经过周密研究,决定先采用“先兵后官、先下后上、逐步缩小包围圈”的方法,寻找目标。被提审的官兵都透露,该艇的汉斯·克鲁普中尉是德军鱼雷专家,掌握音雷的全部机密。美国情报官大喜过望,要求立即审讯克氏。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