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就仨字,求月票!哦,再加四个字,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一七七章 贺寿遇到闺秀团(第三更)

    如果说,松明山只是因为出了个汪道昆,方才在整个歙县乃至于徽州府颇为出名,那许村就是货真价实的源远流长,名人辈出。这里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东汉,而到了宋时,如王安石、欧阳修那些如雷贯耳的名人,都曾经为这里的许氏名人做宗谱,写世系表,朱熹文天祥也有相应序、跋留下。和松明山那一座进士及第的牌坊相比,这里简直是牌坊林立,古宅遍地,随便遇到个半大孩子,兴许都能对你张口说出祖上一大堆知名人物。

    就连斗山街许家,也是发源自许村,更不要说由此繁衍生息出去的各大支族了。

    所以,汪孚林一行人根本就不必问人家许老太公家在何处,因为这一日是正寿,只要跟着人流最多的地方往前走,那准没错。

    一条昉溪从西北到东南穿过许村,经由这么多年发展下来,这里说是村,其实早已超过一般城镇的规模。石板路上两边尽是典型的徽式宅院,从村口进来,过了昇平桥,汪孚林一行人便先后经过好几处牌坊,每一座后头,都是一座白墙黛瓦的豪宅,其中一座,村人舍其名而不称,只叫做大邦伯第。只看门楼那四柱三开间五重檐的排场,而且竟然是一代大儒湛若水题的字,汪孚林甚至要以为那是哪位大学士家,可一问才知道,原主人竟然只是个知府!

    但这是一位政绩卓著,人人称道的知府!

    至于一路前行,那些各式各样的牌坊就更多了。终于。众人抵达了横跨在昉溪上的高阳廊桥。这是一座风雨桥。由于前头人多,汪孚林等着过桥的时候,抽空看了一下桥旁的碑文,这才知道,这桥原本是石墩木桥,弘治年间改成了石拱桥,到了嘉靖年间,又加盖廊屋。行人因此免受风吹日晒雨淋。

    这些廊屋一共七间,人走在其中,还能通过精工细作的花窗看到外间河面上的景色,中间设有永镇安流的神龛,房顶上是游龙戏凤的彩绘,两旁甚至还有长凳供人休息。头一次来的叶小胖不禁啧啧称奇,拉着金宝和秋枫嘀咕个没完。

    等过了这座高阳廊桥,便是双寿承恩坊了。

    这座石质牌坊四柱三间,有三层楼那么高,楹柱两侧雕着奔狮图。柱、梁、拱、隔扉上也全都是各式各样的雕刻,但最最引人注目的。却还是上首的字。因为是去年才敕建的,这簇新的牌坊尚未经历太多风吹日晒雨淋,此刻巍然矗立,自有一股凌人气势。

    而到了这里,那路途简直是水泄不通。虽则汪孚林这一行人当中,还有歙县父母官叶县尊的公子千金,按照通常原则,当然可以率先通行,可这时候若是恃强让人让路,那就有违今天来贺寿的本意了。所以,汪孚林问过叶明月的意见后,征得同意,他也不嫌路途拥堵,就这么在人群中徐徐跟着前行,同时充分发挥人小嘴甜的特质,打探四周人的来路,然后拉关系,扯家常,反正在他看来,把这当成消磨时间也好。

    须臾,前后左右就全都知道了,他便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汪小秀才,汪道昆上任之后,松明山汪氏的代表。

    反而叶小胖没有那么高的人气。知县只得一任,顶多三年,而乡宦却是如无意外,一辈子都是本地豪强,所以,纵使汪孚林会引介一下他这位叶公子,别人亦是恭敬而客气,但要说热络,那就远远比不上对汪小官人了。叶小胖也不擅长这个,和人攀谈一两句,他就看着人家拉着汪小官人套近乎去了。

    发觉汪孚林长袖善舞,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他叹了一口气,对金宝低声说道:“金宝,你爹还真会和人打交道。之前在状元楼时,在松园时,教我那些话都有板有眼,我就比他小两岁,怎么我就说不来那两面光的话来?”

    不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骑在马上的小北暗自腹诽。占着马匹高度的光,她能够看到,前头那汹涌的人潮一直蔓延到那座光鲜亮丽的大宅内。虽说没人在意她一个随从,可那些各式各样的议论声,她却能够听得清清楚楚。她小时候固然没来过这里,可叶钧耀上任之初,她跟着叶明月,与许家九小姐许薇和几个衣香社的千金们来过许村,当然知道这里尽出名人。

    至于那位许老太公,更是一个传奇人物,早年不过塾师,还当过替人写状纸的讼棍,后来行商积攒万贯家业,资助了很多同村学子。如那位许翰林,就是当初得了许老太公慨然资助,方才能够一举中解元,而后金榜题名点为翰林。话说回来,许家大小姐人其实挺好的,就是有点……

    “小北,是小北吗?”

    小北冷不丁听到有人叫自己,登时愣了一愣,举目四望,她很快就找到了那个说话的人。却只见她后头不远处的一乘小轿中,有一只手正在挥舞。虽说相差不过十几步远,可在这样塞车塞人的情况下,即便已经听出了这声音是谁,但她还是没法过去,又不敢出声暴露自己的女扮男装。而轿子里的叶明月看到小北在马上弯下腰来,对自己说明了一下后头的情况,她就更无奈了。

    这位还真是……大庭广众之下出声叫人,而且是叫一个貌似小厮模样的少年,就不怕回头外间胡乱猜测?

    汪孚林听到有人在叫小北,他在滑竿上转过头,也看到了那只从小轿中伸出来的手。觉得那声音依稀有些耳熟,而后又认出了那个探出头来却又迅速缩回去的人,他终于把人认了出来。对于天真烂漫却又古道热肠的许家九小姐,他当然没有任何意见,可一想到当初在许家被许薇为首那些小丫头围观的经历。他又有些发怵。此时此刻不禁在思量。今天是不是拜完寿后,迅速找程乃轩去许翰林家一趟,然后立马开溜。

    至于程乃轩,他在回头看了一眼后,见那轿子湮没在车马中,只是疑惑地挑了挑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一行人才终于挪到了双寿承恩坊下,大门在望。这里就有许家仆人在此迎客接帖子。当汪孚林把手中帖子递上去时,那仆人迅速扫一眼,立刻满脸堆笑。等看到程乃轩的帖子时,他脸上笑容就更盛了:“汪小官人,程小相公,里边请……”

    汪孚林却让开一步,请下了滑竿的叶小胖上了前:“不止是我和程兄,叶县尊公务在身,故而遣叶公子和叶小姐同来贺寿。此外,还有戚百户。”

    闻听县尊竟是派来一双子女贺寿。还有戚家军的百户,那仆人先是一愣。随即慌忙撂下一句请稍等,继而一溜烟往里头冲去。不消一会儿,他便带着一个中年人迎了出来。那人身穿一身宝蓝色纻丝直裰,看上去相貌堂堂很是富态。一打照面,他先好一番赔罪,旋即便对前头其他宾客告罪了一声,直接把叶家姐弟并汪孚林等人引了进去。一面走,他还一面歉意地说道:“若是早知道县尊和各位如此美意,我原本该先行迎接,免得各位在外等候如此之久。”

    “爹来时就吩咐过,既然是诚心贺许老太公大寿,就得有贺寿的诚心。”

    叶小胖这话是叶明月教的,此刻说得异常顺溜。他虽胖墩墩圆滚滚,可这形象看着却颇为讨喜,兼且话又诚恳,亲自迎接的许老太公幺孙许友临自是对其大生好感。而同行的其他人也都是会说话的人,包括戚良这位昔日战场骁将。所以,在拜寿者大多还在轮候的时候,他们这一拨人便已经登堂入室,顺顺利利来到了许老太公和宋老太太的面前。

    顺嘴一溜吉祥话奉上,汪孚林端详着这两位笑得灿烂,口齿虽然说不上十分清楚,可夫妻对视间仍可见默契的瑞侣,不禁觉得这对夫妻实在是不容易。这年头长寿已经很难得,更何况夫妻一块长命百岁?而且,又是儿孙满堂,富贵荣华,实在是太幸福了。

    毕竟不是本家晚辈,多做几个长揖,多说几句好听的话,顺便奉上寿礼,这拜寿的过场就算是过去了。而作为寿星翁的许老太公,竟是还笑眯眯打赏了他们每人一个红包,本着长者赐的原则,汪孚林推辞两句后,就爽快收下了。

    而因为今天这样的大场面,许村几乎每家许姓人家都来帮忙,每个人都有职司,或是帮忙安置客人,或是帮忙端茶递水,管着席面等等。而负责款待汪孚林这一行人的,“无巧不巧”,却是许翰林的弟媳胡氏。此刻午宴未开,她就笑着请了众人先去自家,晚一些再过来坐席。

    对于这样一个邀请,汪孚林只觉得正中下怀,见程乃轩脸色微妙,他暗自给了这家伙一肘击,继而立刻答应了下来。叶明月早就去过许翰林家,自是没有二话,而戚良却辞以想在许村各处再走走,叶小胖立刻拉着金宝和秋枫,提出跟了戚良一块去瞧瞧,见汪孚林和叶明月点头许了,顿时喜出望外。

    胡氏带路,众人不走许家正门出去,而是通过一道侧门,又沿着一条火道走了一箭之地,从一扇小门进去之后,立时别有洞天。那边厢许老太公家的喧嚣立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这边厢的安静祥和。胡氏一解释,众人方才得知,这双寿承恩坊附近聚居的许家诸多人家,大多沾亲带故,通过一条火道相连,白天可以不出大门通过火道走动,晚上有什么事,也可守望相助。至此,众人方才分道扬镳,戚良和叶小胖金宝秋枫出外,其余人却继续往里走。

    当汪孚林跟着胡氏踏进一处院子,转瞬之间,这种平和的气氛就被众多莺莺燕燕给搅没了。

    倏忽之间,汪孚林就只见那边门帘晃动,五六个衣着喜庆的少女从堂屋里出来,为首的恰是许薇。听胡氏一解说,他才知道,这帮斗山街许家的孙小姐们,因为那边厢等着贺寿的人太多,竟是没有进许家大宅,而是提前到了这里。

    眼见叶明月连忙招呼小北摘下那顶男式**帽,拉着汪二娘汪小妹,笑着上前去和那帮八卦闺秀团成员会合,不消一会儿人就都进堂屋了,汪孚林就拍了一记整个人都有些畏畏缩缩的程乃轩,没好气地低声提醒道:“打起精神来,别忘了我今天干什么陪你来的!”

    程乃轩这才一个激灵惊醒,眼看胡氏还在旁边,他便鼓足勇气上前说道:“三太太,我今日来,祖母和母亲嘱咐我,务必拜会……”

    他这话还没说完,胡氏便抿嘴笑道:“大嫂就在堂屋里,你和汪小官人若是想要进去,到门口通报一声就行了。”

    这下,就连汪孚林也头痛了。那堂屋之中也不知道挤了多少闺秀,一会儿就是进去,看得清谁是谁?更不要说窥探什么性情品行了!而且,他现在不怕被人围观,但最怕被一群小丫头围观!

    PS:月票一千大冲刺,我写得都滚不动了,大家帮忙顶下!!今天貌似又过万更新了,推荐票也一快招来!(未完待续……)

第一七八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一更)

    汪孚林昨日回了一趟松明山,晚间则去了汪道昆松园拜会,虽说老姨奶奶何为给他打点了一份代松明山汪氏送给许老太公的礼物,可他这个亲自贺寿的人总不能没一点表示,程家给他准备的礼物就派上了用场。而且,其中一块五蝠贺寿的镇纸明显颇为珍贵,价值不菲。所以,这会儿哪怕堂屋里头是刀山火海,可拿人的手短,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陪程乃轩一同进去。

    在门口由一个笑眯眯的圆脸仆妇通报了一声后,里头叽叽喳喳的声音须臾停歇,紧跟着,便是一个中年女人和蔼的声音:“二位进来吧。”

    看到程乃轩还在那犹豫,汪孚林不禁没好气地用脚轻轻踢了过去,直到其犹犹豫豫跨出第一步进了门,他才跟在了后头。一进堂屋,他就发现这屋子大约只有三开间,但前后用一座木屏风和纱帘做了隔断,四下摆设没有任何珠玉辉耀的奢华之物,无不是些家常东西。而居中坐着的中年妇人四十出头光景,和程乃轩母亲黄夫人相比,少了几分富态雍容,但人此刻满脸含笑,眉眼弯弯,似乎并不难打交道。

    至于刚刚正在这里的那些闺秀们,此刻一个不见,显然全都躲到屏风后头去了,但却一丝说笑声也没有,屏风两侧纱帘后头瞧不见一个人影,就连那极其喜欢凑热闹的叶明月和小北也是如此。

    无论在外头如何患得患失,真正踏入此间,程乃轩就豁出去了。他先行长揖行礼。直起腰后。就恭恭敬敬地说道:“家父数日前启程前往扬州。临行前嘱托我,一定要来拜望夫人,可我这些天和汪贤弟忙碌于琐事,一直都抽不出空,只能借着今天给许老太公拜寿,这才过来拜望夫人,还请恕罪。”

    汪孚林还是第一次见这样正经的程乃轩,暗笑这家伙摆出样子来的时候。那言行举止还是很得体的。听听这说出来的话,不知道的人谁能想到,就今天前来许村拜寿,还是程家老太太和太太婆媳俩齐上阵,摆事实讲道理,甚至把自己这个损友都给一块拉上了,方才促成了此行?

    程乃轩的未来岳母鲍夫人当然也知道,程乃轩并不是此时此刻表现出来的温文尔雅好少年,可婚事都定下来了,准女婿要在面前表现一下。她不得不配合。毕竟,此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曾经让她很堵心。直到程老爷亲自登门解释,这才少许澄清了一些。最重要的是,程老爷委婉提出,当初程乃轩和自家女儿远远照面的一次,出了些岔子,以至于程乃轩至今耿耿于怀,这才行止有差池。她想到小夫妻未来的和谐,在对方百般求恳下,方才决定答应。

    此时,她一面和程乃轩寒暄,一面打量着他旁边的汪孚林,知道人就是那个在歙县乃至于整个徽州府都声名鹊起的小秀才,她不由得斟酌了起来。

    于是,一来一回十几句纯粹套近乎的话说完之后,鲍夫人突然笑问汪孚林道:“这几个月,我这个深宅妇人也听说了汪小官人不少事迹,难得你父母在外,你却把内内外外都操持得这么周全,还能够急乡民之所急。之前我家三叔从城里回来时,说起你的义举,还赞不绝口。”

    真的赞不绝口?没有因为我硬把大家拉下水而心里不痛快?

    汪孚林心里这么想,脸上大义凛然,嘴上谦逊有加。鲍夫人看在眼里,想到汪道昆如今已经官居郧阳巡抚,又和阁老张居正是同年,她就更加心动了起来,突然更加和颜悦色地问道:“不知道汪小官人可定下婚事了?”

    此话一出,程乃轩傻了,汪孚林木了。但反应更大的,不是他们这前台三人,而是屏风和纱帘遮掩的大后台。一片寂静之中,就只听转瞬间就是两个响亮的声音。

    咣当——

    咚——

    就连沉浸在震惊和后悔之中的汪孚林,回过神后也不禁有些好奇,后头先后两声究竟是谁砸的东西。他反而没注意到程乃轩一个劲偷瞟他,而鲍夫人那张脸上的神情却有些微妙。事实上,鲍夫人确实是一时起意,这种话怎么也应该是私底下探听,而不是在后头一大堆各式各样千金闺秀的时候问,可她偏偏鬼使神差,突然问了出来,后头那些小丫头们有如此反应也不奇怪。她如今最焦心的反而是,后头究竟是谁如此失态。

    和程乃轩有婚约的长女不在这儿,幼女还小,其他程家本家的千金闺秀们也无所谓,千万别是自家外甥女就行了!

    屏风后头,第一个失手砸了杯子的许薇晃了晃脑袋,却没理会四周围那些或好奇或善意或恶意的目光,闷声不响蹲下身来准备捡拾东西,谁知道却被人抢在了前面。见小北手忙脚乱三下五除二把一堆碎片都捡了起来放在手帕里一团包了,继而东张西望找地方扔东西,她想到小北是在自己之后,弄翻了黄杨果盘,她自以为明白了对方的心绪,赶紧上前一把拉着小北,低声说道:“走,我们把这些碎片丢到外头去。”

    这两个失手摔了东西的人跑去了外头,剩下的人你眼看我眼,叶明月便收获了最多的审视目光,直叫她哭笑不得。汪小妹懵懵懂懂不明所以,汪二娘却是歪着头,眼睛忽闪忽闪的。

    将茶盏碎片给扔了之后,小北正想着幸好许翰林家是中了进士后,方才渐渐殷实起来的,否则许薇即便摔了一个茶盏,兴许就是天价,而好在自己打翻的是砸不坏的木盘。这时候,她就只觉得有人拽着自己的胳膊,随即听到一声抱怨:“七叔父人挺好的,可七叔母就喜欢自说自话!元娘都已经定给程乃轩那家伙了,可幼娘才多大?今年才七岁!要真的把幼娘许配给汪小相公。这得多少年啊。我那时候听到实在是吓着了。这才摔了东西!”

    “九小姐怎么知道,翰林夫人不是给本家又或者娘家其他小姐牵线搭桥?”

    反问一句之后,见许薇顿时哑口无言,小北方才轻轻吐了吐舌头。幸好小姐从没有明说,对那位汪小秀才有意思,否则就凭眼下人家的抢手程度,这还真说不好。她也是的,那时候那么失态干什么?这会儿屋子里那些许家闺秀千金们会拿什么眼神去看小姐?

    一个慌乱失神。一个茫然发呆,当叶明月久久不见两人进来,不得不告罪一声出来找人的时候,发现的却是许薇和小北傻站在那儿的情景。她又好气又好笑,可小北她还能说,许薇却只是她的手帕交,她只能重重咳嗽了一声,总算是把两人给拉回了魂。可接下来的进展,却有些微妙。小北顾左右而言他,绝口不提摔东西的事。许薇却紧张地拉着她问道:“明月姐姐,里面怎样了?”

    “放心。汪小官人很聪明,立时三刻就把话题岔到那位程公子身上了。”想到汪孚林那时候尴尬的表情,看到许薇如释重负,小北则是轻哼一声笑了起来,叶明月不禁微微一笑,暗想县衙吏役如今畏之如虎的汪小官人,竟然也有今天这样险些下不来台的一天。

    之前那会儿,若不是前后两声响动,汪孚林确实有些猝不及防,可既然有这样完美的插曲,他虽说无奈于今天自己这个陪客却惹祸上身,但还是立刻岔开话题,表达了一下自己和程乃轩打算求见颇有文名的许大公子,请教一下诗词文章的心愿。这是程家老太太和太太吩咐的托词,因此鲍夫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后,立刻就同意了,当即唤了仆妇过来带两人去。

    自打听说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