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短暂沉默,蒙阔直言道:“你怕被郑国人复仇吧?”
“你!”宋起闻言,指着蒙阔,面色有点愤怒。
攻郑时,他大肆屠城,被郑国百姓称作屠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发泄心中仇恨之火!
不过,宋起性格狂妄霸道,从来不会忌惮任何人,岂会忌惮郑国人复仇,对方敢来,他会毫不犹豫率军迎击。
今日之战败北,纯属意外,若非刑伊柯带兵从东线出现,打的他始料未及,汉阳城绝不会易手。
宋起狂暴态度,蒙阔没有与他继续费口舌之争,转身离去,返回大营,谨慎对待郑军。
目前,联军汇合一处,他不动,宋起单独迎战,会非常吃力,解决不言而喻,宋起打算违抗君令,也必须考虑考虑代价!
其实,郑国丢失大量土地,人口锐减,粮食急剧消耗,正常情况下,不在适合与宋国长期作战。
只是宋国上至皇帝李钊,下至黎明百姓,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准备报仇雪恨,收复失地。
恰好燕国及时支持,陈军在东线休战,大大减轻郑国身上压力,快速调集刑伊柯西进,与鞠文泰联合对付宋国。
不过,李钊内心清楚,燕国并非真心帮助,陈国暂时休兵,而非撤兵,燕陈两国,好像两头猛虎,横卧宋郑两旁,坐看两国发生战争,互相消耗。
李钊可以肯定的说,只要宋郑在内耗中不断消弱,横卧在两旁,迟早会对宋郑两国下手。
当前,宋国占据优势地位,燕陈支持郑国,若郑国面前击败宋国,打破当前局势,燕陈势必放弃对郑国支持,宋郑继续再战。
这是个循环套路,燕陈策略无非保持宋郑力量基本平衡,双方互相消耗,坐收渔翁之利。
除非郑宋罢兵,彻底休战,以当前地界为界限,保持平衡!
郑国,开封,金銮殿!
朝堂中,百官俱在,汉阳城从前线捷报传回,诸臣面孔中却没有露出笑容,汉阳城中宋军三万人被全部歼灭,然而,在宋军强大守城器械防卫下,郑军却战死五万多人。
这场战争,郑国损失更多!
不幸中万幸,成功阻止宋军东进,岳岩城暂时无忧,又打击宋军嚣张气焰,抗战半年,郑国首次取得较大胜利,总体而言,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
龙椅上,相对当年在被选作北方盟主时的意气风发,而今,李钊变得非常没落,苍老,花白头发,皱巴巴面孔,看起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然而,李牧双眼却炯炯有神,依然深沉内敛,透出几分坚毅和倔强,看起来,昔日枭雄气质变得越发内敛了。
即使郑国东西两面大片领土被占领,李钊依然没有放弃,内心深处潜藏的争王称霸想法,暂时被隐藏,却没有消失,只要有机会,他依然会暴露出枭雄的野心。
扫了眼殿内诸臣,李钊开口问道:“郑国领土逐渐缩小,百姓不断流失,国内有不怀好意之徒,伺机生事,国外强敌虎视眈眈,大家说,目前,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皇上,连续征战半年多,郑国东西两线大片领土被占领,数百万百姓受到战火牵连,死的死,伤的伤,若得不到强有力外援,我们恐怕没有能力彻底扭转局面。”丞相韩琦道!
宋郑之战,乃持久之战,需要拼人力,物力,财力,此三样,郑国当前都及其欠缺,长久下去,即使郑军战斗力强悍,物资食物短缺,依然会给郑军造成非常大影响。
李钊闻声,问道:“韩琦,你有什么想法,直说便是了!”
韩琦道:“今日,刑伊柯率军夺回汉阳城,打响反击第一枪,微臣觉得,我们趁着局势改变,一鼓作气继续征战。
另外,燕陈暂时支持郑国,无需担心来自两国的威胁,微臣愿亲自前往各诸侯国,游说门阀在钱粮上支持郑国,毕竟大周曾经为天下共主,各门阀至今对大周有感情,郑国乃大周后裔,所以,只要郑国求援,对方肯定会答应,另外发出号召,召集天下英杰,来郑国共同对抗宋国!”
韩琦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燕陈两国,相反,另辟蹊径,转而向门阀世家求援,毕竟门阀力量很强大,只要支持郑国,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钱粮,军械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而且,各世家背后的诸侯国,也会名利按理想支持郑国。
一旦门阀支持,各诸侯偏向郑国,天下英杰共聚郑国,人力物力财力欠缺问题会全部迎刃而解,大家共同对付宋军,即使局面糟糕,又有多糟糕呢!
李钊点点头,非常认可韩琦建议,韩氏本为门阀,即便与某些门阀利益矛盾,但郑国生死存亡之际,对方或许会看在郑国份上,暂时放下恩怨!
这时,苏秦也道:“皇上,门阀世家力量,肯定会改变郑国局势,然战事问题,微臣建议,皇上邀请燕军参战,势必解决当前所有问题!”
“燕军要战,不必郑国邀请,亦早参与战斗中!”李钊不爽的道,燕国上下全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有绝对利益,肯定不会轻易出手。
苏秦暗笑,继续道:“陛下,你莫非忘记了天公宝藏吗?把消息传递出去,燕帝肯定动心!”
655。第655章 阴谋,天大的阴谋()
天公宝藏?
闻言,李钊,韩琦,文武百官,瞬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苏秦身上!
天公宝藏,传言中确实存在,数百年来,却从来没有人找到过,甚至从来没有人可确定对方具体位置。
唯一知情者,仅有郑国历代少数皇室成员清楚,然而,他们具体身份,谁也不清楚,唯一可确定之人,仅有李钊!
大周灭亡,数百年来,不管诸侯国君王,还是江洋大盗,又或者盗墓贼,无数人,前赴后继,寻找在郑国寻找天公宝藏,却没有半点头绪。
宝藏作为郑国固有财富,多年来,郑国为保护天公宝藏,明里暗里做了许多事情,刻意弱化宝藏,故意混淆视听。
导致多年来,众人开始怀疑天公宝藏是否存在了。
今日,苏秦提起此事,让众人觉得很意外。
不过,当年梁国之战时,林枫曾打着宝藏被找到的幌子,麻痹过蒙阔,致使攻击梁军的蒙阔上当,燕军快速横扫梁北九郡!
说明,诸侯猎国君王,并非完全忘记郑国拥有这笔巨大遗产。
当年蒙阔轻而易举上当,亦表明许多人依旧在打天公宝藏的主意。
因此,天公宝藏重新人世,特别是消息从郑国传出,势必引起各方窥视,将来郑国能不能继承这笔遗产,将很难说。
现今,苏秦企图拿天公宝藏做文章,吸引林枫注意力,最终燕军进入郑国,实现重创宋军的计划。
别人不清楚天公宝藏真伪,在场却又少数人清楚,听闻苏秦建议,李钊面色微微一怔,抬手挥袖,示意诸臣离开,唯独留下苏秦与韩琦,及水师名将韩先当。
诸臣离去,偌大金銮殿内仅仅剩下李钊君臣四人,李钊抬头望向苏秦,语调低沉:“苏太尉,天公宝藏,事关重大,燕军多次拿天公宝藏做文章,显然清楚宝藏,今日太尉提起,朕觉得不是时候!”
之前,韩琦提出向门阀求助,或许可解决郑国燃眉之急,李钊认为没有必要拿天公宝藏做文章。
当然,依照天公宝藏对诸侯国王的吸引力,倘若消息散布出去,林枫肯定协助郑国,击败宋军,趁机分一杯美羹。
毕竟,天公宝藏会聚天下财富,数量庞大,若被诸侯国获悉,别说林枫会主动帮助,其他诸侯国王,未得到财富,亦会帮助郑国。
毫不客气的说,郑国强大时,开启天宫宝藏,会令郑国实力更上一层楼,郑国落败时,开启天公宝藏,只要手段运用合理,宝藏将会是燕国击败,诸侯国的一张王牌。
不过,韩琦联合门阀力量,号召天下英杰的计划,差不多可抗击宋军了,李钊觉得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开启天公宝藏。
“没错,宝藏一出,天下诸侯闻风,势必会把注意力集中郑国,当前郑国示弱,对方肯定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那时,郑国不敌,宝藏可能落入他人之手,太尉有没有想过!”韩琦亦不赞同苏秦建议,觉得会引起更大****。
更重要,他提出的建议,被李钊采纳了,若实施成功,他势必会成为郑国大功臣,地位越发稳固。
而苏秦计划若实施成功,势必会抢夺他的功劳,所以,韩琦不希望苏秦计划被李钊采纳。
苏秦闻言,轻笑道:“皇上,韩丞相,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天下诸侯,皆清楚天公宝藏藏在郑国某处,却无人知晓具体地点,那么,是不是由我们说了算呢,真真假假,谁又说的清楚呢?”
呼,李钊闻声,忍不住倒吸口气,真真假假,谁又能说的清楚,莫非苏秦口中寻找找宝藏,另有所指,另有所图。
倘若在不把宝藏拱手让人的情况下,有希望邀请燕军击败宋军,郑国收复失地,李钊非常愿意采纳苏秦建议,毕竟,有燕军支持,苏秦计划更容易成功。
一时间,李钊情不自禁问道:“太尉有何妙计,不放直接说出来!”
目睹李钊对自己计划感兴趣,苏秦瞥了眼旁边的韩琦,朗声道:“微臣建议,聚集国库半数财富,送给燕国,若燕帝大营帮助郑国御敌,则不必深谈,若燕帝不答应帮助,直道是天公宝藏中少数财富,瞒天过海,提出燕军帮助驱逐宋军,收复失地,可把半数宝藏送给燕国,依照燕帝贪婪性格,获悉宝藏存在,肯定会花费精力,帮助驱逐宋军!”
闻言,李钊没有否定,也没有直接赞同,作弊拖着腮帮,开始思考起来。
“苏太尉,此计过于冒险,若燕帝得到财富,狮子大张嘴呢,你不要忘了,但凡与燕帝合作过的人,都在他手中吃亏,连宋国也不例外!”韩琦没有思考,直接否定苏秦计划。
危机时刻,把国库半数财富送给燕国,亏苏秦敢提出这种建议,若郑国当前需要燕国帮助,若非苏秦建议为郑国考虑,不然,他都想提起旧事,把苏秦做法定为资敌。
李钊惊喜之后,也安静下来,不由自主想起苏秦与林枫关系,不管苏秦是否承认,都不能改变他与林枫翁婿关系。
此刻,苏秦提出把国库半数财富转移给燕国,他同样怀疑苏秦用心!
若苏秦选择通敌,把半数国库半数财富交给燕国,燕帝食言,势必会让郑国处境变得更糟糕。
作为皇帝,李钊不能不考虑事情带来的严重后果!
目睹,李钊表情,听闻韩琦直言怀疑,苏秦似乎不为所动,继续道:“韩丞相,燕帝贪财,若获悉天公宝藏真实存在,郑国才有与燕帝讨价还价机会,才可依仗燕国部队,解决当前危机。”
“若燕军击败宋军,却选择留下呢?岂不是赶走恶狼,引来猛虎吗?”韩琦反问。
“天公宝藏在郑国之手,我们为何要担心呢,倘若燕军击败宋军懒着不走,妄想得到更多财富,难道没有解决方法吗,你是没有听懂我的计划,还是不想让郑国复仇,收复失地?”苏秦毫不客气质问,甚至提出韩琦拒绝自己建议的用心。
非但没有打消苏秦建议,还被扣了顶别有用心的帽子,韩琦顿时来气,怒不可歇的问道:“苏太尉,你什么计划,烦请你全部道出,若你当真为郑国着想,本丞相不与你追究,若你计划资敌,今日之事,你我没完!”
“我自然为郑国招降,既然有方法把燕军招进来,自然有方法把他们送出去,这点,韩丞相无需担心!”苏秦瞪了眼韩琦,亦不爽快,这厮多次与他作对,待郑国渡过难关,有生之年,定要把郑国韩氏连根拔起。
看到苏秦自信满满,当前似乎没有更好计划,李钊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急切问道:“苏太尉,你的想法是。。。?”
苏秦向李钊拱手道:“若燕军将来赖着不走,皇上把可对外宣称,燕国成功夺取宝藏,国力大胜,准备吞并郑国,夺取中原,凭借宝藏财富为根基,雄兵百万为利剑,南下横扫南方诸侯国,届时,不管为天公宝藏,或为阻击燕军兵锋,南方诸侯国肯定联合起来,挥兵北上,燕军不想离开,怕行不通吧。
此计,在微臣看来,郑国仅仅损失少量财富,便能成功利用燕军,既能击败宋军复仇,又能收复失地,将来还会与南方诸侯形成盟友,共同对付陈宋燕,完全是一举两得之事,皇上,你觉得呢?”
苏秦把自己计划大白于众,望向李钊,又盯着韩琦,希望两人采纳自己建议。
李钊盯着苏秦,希望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些许端倪,先前没有了解对方计划,他对苏秦建议表示怀疑,然而,这会儿,听闻苏秦全部计划,不禁对苏秦建议有点兴趣。
这个计划,表面看,郑国初始会付出不小代价,可接下来整个过程,郑国基本是空手套白狼,若计划得当,肯定会郑国轻松收复失地。
留意片刻,李钊在苏秦严重没有发现半点端倪,问道:“苏太尉,若按照你的计划实施,你敢保证郑国成功收复失地!”
“微臣,有几分把握!”苏秦斩钉截铁的道,他相信自己计划。
“为何不是十分?”李钊问道。
苏秦道:“燕帝喜欢财富不假,不过,若让他相信天公宝藏存在,彻底与宋国为敌,没有充分证物,燕帝肯定不会相信,毕竟,天公宝藏谣传多年,从来没有人知晓,燕帝又亲自利用天宫暴躁谣言,深深坑过宋起,此事,他未必会直接相信。”
“伪造地图,制造假象,可能会瞒过林枫!”李钊道。
李钊清楚苏秦建议,凭借天公宝藏,利用各诸侯之间矛盾,使得各诸侯国,为郑国所用,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效果。
闻言,苏秦问道:“皇上是不是答应,微臣计划了?”
“生死危机关头,多条建议多条保障,郑国要借助门阀力量,更需要燕国的力量,双管齐下,驱逐宋军的可能性会更大!”
656。第656章 冷血帝王()
李钊,乃枭雄,或者说,北方诸侯中,除了北辰穹与赵帆,两人不成器外,均为枭雄。
他与梁帝柳文龙为同一时代的天之骄子,两人均对各自国家实行变法,均取得不小成就。
柳文龙野心勃勃,藏兵百万,企图吞八荒,并**,成为天下共主。而李钊谨慎许多,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希望带领郑国富强。
从当年局势来看,不管柳文龙,或者李钊,均有与赵宋两国平起平坐,争王称霸的实力。
若非风云突起,形势巨变,破坏了郑梁大好局面,两人早成为北方举足轻重人物。
可惜,天不遂人愿,各方利益博弈中,郑梁两国逐渐被排斥,要灭被歼灭吞并,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要么处境岌岌可危,随时有灭国之祸。
从当前来看,李钊的人生,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半生,他带领群臣,施行大刀阔斧改革,取得不菲成就,成为北方著名的诸侯。
这一阶段,李钊甚至被北方诸侯,推上霸主之位。可谓春风得意,无限荣光!
当燕国崛起,灭掉晋国,开始展露肌肉,李钊人生,开始发生变化,尤其为对抗梁国,北方形成陈宋燕联盟,他彻底被从山顶打落谷底。
一个有一个劫难,让他措手不及,接下来,再努力改变,都没有扭转乾坤,带着郑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郑国先遭受南方楚国,越境进攻,之后,遭遇梁国打击,危机刚刚解除,梁国名将率领十余万骑兵,转投郑国。
这时候,他觉得郑国该是否极泰来,有资格崛起了。
岂料,陈宋灭掉梁国,马不停蹄,兵锋直指郑国,在陈宋联合打击下,郑国双拳难敌四脚,大片领土被占领,良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
来不及实现野心,大展宏图,郑国遭遇灭顶之灾,他这个中兴之主,差点变成亡国之君。
回想起曾经往事,李钊心中憋屈,有种难以言喻的苦楚。
此刻,苏秦建议,虽然冒险,却能够让郑国花费极少代价,利用各诸侯国之间力量与矛盾,收复郑国旧地,有可能稳固江山,李钊不答应才怪。
他有雄心,有能力,郑国有名臣,有宿将,军械物资粮食尚有存余,虽丢失大片领土,却为穷途末路。
若今日花费少量钱粮,改变从前与燕国的敌对关系,若有机会取代宋国,形成陈郑燕联盟,即使今日落败,也值得了。
李钊双目中放出精光,盯着苏秦,语重心长的道:“苏太尉,能否游说燕国。郑国能否否极泰来,扭转不利局势,东山再起,成为中原霸主,全拜托你了、
前往燕国,游说燕帝,花费多少财富不重要,只要游说燕国出兵,你便为郑国中兴之臣。”
此刻,李钊虽没有把苏秦当做自己救命稻草,却也对苏秦寄予厚望,毕竟,他还有争王称霸的野心!
“皇上放心,微臣绝对不会辜负皇上期待,只是宝藏之事,微臣希望皇上做到尽善尽美,以假乱真,如此,微臣计划,胜算也会增大几分!”苏秦道!
“你放心,在你前往燕国之前,朕会配合你完成天公宝藏的事情。”李钊神色严肃的道,苏秦之行,关乎郑国未来,绝非儿戏之事!
此刻,苏秦建议,让李钊死寂的心,开始死灰复燃,只觉得若按照苏秦建议行事,事情似乎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心情一时大好!
“皇上,小心使得万年船啊,苏太尉建议极好,然微臣依旧担心!”韩琦听闻苏秦建议被采纳,心情极为不爽,却又不能阻挡,唯有提醒道,不过,看向苏秦延伸却及其古怪,似乎在告诉李钊,皇上,你别忘了,苏秦与林枫,可是翁婿关系啊!
李钊摆摆手,朗声道:“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多言,韩琦,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游说门阀协助郑国,号召全天下英杰,协助郑国共度难关!”
“是!”韩琦无可奈何!
这时,许久没有言语的韩先当,迈出半步,拱手道:“皇上,既然请求燕帝出兵,前线战事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是否等待燕军抵达,双方联合,齐心协力,应对宋军!”
“乘胜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