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见秀此时才想明白,李岩还是对他们这些人不放心。不过他也没多少怨言,就算换一下地位,他做的肯定不比李岩好多少。在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选择了做参议,这样的话,再过一二十年,等天下都安定了,他还是能回乡去养老的。否则没有了公职,在开封或是北京定居下来,之后再想回乡,怕是也不容易。
至于被送来的前明监国君臣,朱常汸被明令废除了所有了名分,在向李岩跪拜表示臣服之后,就被在开封城幽禁了起来。当然,这个前朝的监国,还是得到了一个南宁侯的爵位。
而在金声恒领导下的左家军,此时却是正在接受整编。之前通过给左梦庚供给钱粮,就已经对梦庚的队伍完成了点验。此时要做的,就是把近万随军的家属,分散在江西就地安置。对于那些老弱和不愿再从军的兵士,也都给予一些银钱,让他们带着开具的安置书,回各自家乡安置。好在左梦庚的兵没有云贵两广的,家乡都在大梁的统治之下,这些裁汰的兵士回乡安置也不算有多大难度。
左梦庚的下将领,也都没有多少抵触,他们心里都清楚,大梁一统天下就在眼前了,他们为自己在新朝的前途和富贵,也不会做没头脑的事情。至于左梦庚,不是被封了伯爵嘛,待遇也算不错了,他们也该为自己考虑了。
趁着左梦庚的部队在整编,刘宗敏带着万多人也终于能在武夷山区休整一下了。不过山贫瘠,大户家银子倒是有些,可是粮食却不够他们几万人马吃几天的。因此他们也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没几天就得换地方,不全是为了躲避大梁官军的追剿,也是为了能找到粮食果腹。
刘宗敏召集了将领们会议,商讨下一步该怎么办。其的缘由,不但是知道了田见秀已经投降的消息,而且也是狐疑李自成的死讯。若是李自成真的死了,那这大顺的旗号,还是不是要继续打下去?而且如今的形势,他也确实是没有多少信心。
“大家也都知道了,”刘宗敏开门见山的说道:“田玉峰(田见秀)已经向李岩投降了。据说,自成也遭了不测。且不说这消息的真假,现在咱们就议一议,今后咱们这伙人,要怎么办了?大家都说说吧,有甚说甚,这个时候了,就不要有什么顾忌了。”
几个将领都低头不说话,刘宗敏只好点名:“丞相,你先说说吧。”
牛金星被点了名,只好开口:“汝侯,如今的情势,鄙人也没有什么办法了。不论是在山间游走,还是去两广占地,也都只是能坚持一个时候而已。都这个时候了,我也就有话直说了。李岩的部队是越来越强了,不论是弓弩还是火器,都是精品且装备充足,兵士训练得法,军势森然,灵活自如。现在就是北边的清国,怕也不能给李岩造成多少麻烦了。所以,”
牛金星尴尬的一笑,无奈的说道:“还是大家商议吧。”
刘宗敏又看向了顾君恩。
顾君恩面沉似水,道:“不论陛下的消息是不是真的,咱们都应该南下去看看。即便陛下真的遭遇不测,还有汝侯主持大局。如今李岩南下,福建首当其冲,郑芝龙可是海龙王,李岩在陆上再厉害,他的万里海疆却是尽在郑芝龙的威胁之下。北有清国牵制,东有海疆威胁,南边还有南明残余,只要咱们坚持下去,李岩势必不能持久。若是能与郑芝龙联合起来,那胜算就会更大了。”
刘宗敏满意的点头,总算是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至于宋献策,早就不所踪了,到底是投降了还是自己跑了,愣是谁也不知道。
史进才此时却是插话道:“军师说的有些道理,可是也不是全都有道理。李岩给他下的兵将都分派了田地,就算是不收百姓的税赋,他的军队也能维持的下去。熬时日,肯定不是好办法。要想有一线生,还是要分兵四出,各支部队到各地去袭扰、破坏才行。只有让李岩没办法掌控地方,才能达到消耗李岩的目的。”
他这个建议,人人都知道没有错,毕竟这些都是造反的老了,当年他们就是这么干的。可是面对李岩,他们都知道其的危险。不说他们现在骡马都扔的差不多了,就算是有些驴子和骡子,也跑不过李岩麾下的骑兵呀。现在李岩的骑兵有多少,他们可都见识过,随便一出就是上千呀。要是被李岩盯上,他们还能坚持几天?
再说了,在人家地头杀人放火,将来还有投降的会吗?他史进才是李岩的叛将,没有回头路了,他们这些人可还想着能活到九十九呢,谁愿意跟他一起疯呀。所以史进才的建议过后,所有人都当没听见,无一表态。
第七百三十八章 乘火打劫()
? 趁着这个时,刘宗敏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带着部队寻小路南下。金声恒等人防备松懈,被刘宗敏给逃了出去。
不过这也不全是金声恒等人的错处,对于大梁来说,大顺的残余部众,可以南下,北上却是被严厉禁止的。因此黄得胜和周鹤在北方部署了严密的防线,而南边就交给了金声恒等人,所以刘宗敏带大部分人马逃脱包围,金声恒也只是被官降一级,留任后效。
不过金声恒等人也知道,这是大梁皇帝体谅他们的部队还在整编当,小小惩戒一下。若是下次再犯,那肯定不会是这么轻飘飘的放过。所以他们都马上整顿队伍,急急忙忙的向刘宗敏的队伍追上去。
之前是因为有黄得胜的部队牵制,才让李自成他们不能全力渡江。现在他们摆脱了战斗力较弱的左家军,而且也只有全力南下这一条路,所以他们这次亡命的冲杀,终于从上游一处浅水地点冲杀过去。而负责江防的郑芝龙下,多是当地的民团组织,无力阻挡刘宗敏的冲击,全部溃散逃跑。
而后续追上来的金声恒等人,在消灭和俘虏了一小部分敌人之后,也跟着过了闽江。不过很快,他们就被黄得胜的命令给制止了继续的追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保卫这个渡河点上。虽然他们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对于新归降的部将来说,没什么比听命行事更好的选择了。
其实黄得胜这也是执行李岩的战略思想而已。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来做的,让敌人来做,总要好过他们自己去做。破坏者是会遭到记恨的,而秩序的重塑者,则会得到所有人的赞颂。
大梁对福建的进攻没有进一步扩大,这让郑芝龙稍微放下了心,可以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同刘宗敏谈判。说实话,养活着刘宗敏的两万人马对于富可敌国的他来说没有任何压力,可是他担心的是万一控制不住这些盗匪,毁了他的根本之地。所以他要谨慎一些,要看到刘宗敏等人的诚意,才敢做出决定。
而海上对于大梁的袭扰也基本停止了,因为他派出去的小部队损失惨重,半数以上都被歼灭在了海滩上。所以他意识到,靠小部队的袭扰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反而让自己在不断的失血。以后要对大梁形成实质威慑,就不得不用大部队登陆作战了。虽然这是他极力避免的,可是现在的情况看来,他也只能放一搏了。
不过现在是台风季节,船只要回港避风,船只也要修缮一下,让远航的水能休息一阵,与家人团聚。等这次台风结束,趁着风向还合适,得赶紧准备北上的部队和登陆的地点了。当然,他也只能选浙江和南直隶的某个地点了,再靠北的地方,水、港口等情况他们也不熟悉,自然不能冒险行事。
此时张翰的南下水师船队,也在台州入港,避开即将到来的大风浪。他麾下的舰船本来就是老旧舰船,经不得大的风浪,现在又装上了轮浆,估计抵抗风浪的能力会更差。所以虽然只是有台风的迹象,也只能先进港暂避。他现在倒是不想怎么去打击郑芝龙的船队了,而是希望新造的战舰能结实一些,否则一有稍大的风浪就不能出航,还叫什么水师呀。
在越来越大的海风,张翰收到了来自开封的命令,要他马上率领舰队北上,去上海附近抗击荷兰人可能的攻击。
原来,由于大梁向南进军,以及与南明和郑芝龙的对峙,让南北货物贸易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江西地区的优质瓷器,浙江南直地区优良的丝织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以至于荷兰人不能有效的利用他们的货船。
另一个缘由,就是郑芝龙控制着福建各个港口,势力庞大,也严重影响着荷兰人在东方水域的贸易自由。那么趁着现在国改朝换代的好时,荷兰人想要直接同新兴的政府取得联系,要求新兴的国政权能同意他们在上海港口从事海洋贸易,而且是排他性的海上贸易。当然,荷兰人知道明的照会不一定能达到目的,所以也发出了侵略的威胁。
这种事情,在十几年前他们就在厦门做过,不过被郑芝龙这个海贼给搅了局。而今天,他们要对付的国新政权,恰恰正在和郑芝龙处于战争状态,而国北方的水师实在太弱小,所以他们这次信心满满,一定要从国新政权拿到独占的海贸权,以垄断国的海洋贸易。
荷兰人从国通译那里得知,大梁朝廷只有一支十几艘老旧舰船的小型海军,所以他们分外轻蔑。虽然知道大梁在陆上的实力强悍,可是在海上,他们却是十足的信心击垮大梁的海军。因此在照会的语气上十分强硬,不但威胁要攻击大梁的沿海港口,而且还发出了打击大梁所有海上贸易船只的威胁。
李岩可是不会接受任何威胁的人,当年如日天的李自成他都毫无惧色,还会害怕只有几艘舰船的荷兰人?于是他当即给张翰下令,暂时停止对郑芝龙的袭扰,首先来对付这些目无人的荷兰。
不过他也不是对海战一无所知的懵懂人,没有让张翰立刻就去与荷兰人作战,而是让张翰先到附近水域做好一切准备,侦察清楚敌人的实力,制定好作战计划。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水师的实力确实不强,所以马上给沿海各地发出了警戒的指令。有之前对玩忽职守军将的处罚,相信沿海各处应该能有效的防备荷兰人的袭扰和入侵。
本来李岩还找来汤若望,想要了解一下这个荷兰国的底细,可是汤若望从头至尾一直都在强调,荷兰是异端国度,是天主的弃儿,掰扯了半天天主教和新教的恩怨。而有用的信息,就只有荷兰虽然是刚从西班牙独立的国家,但造船技术一流,包揽了大部分的海上贸易份额。当然,荷兰的海军也十分强大,从而奠定了海上霸主的基础。
“郑芝龙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多了个荷兰国,海上的事情还真是不好弄呀。”李仲在汤若望离开之后叹息。
李岩却是坚决的说道:“再不好弄,也要把他们都捋顺了!海贸的利润这么丰厚,决不能让夷人独占了,更不能让他一家独占了。这场仗我们和他打定了,打十年,二十年,也要和他们打到底!”
第七百三十九章 小麻烦()
? 李仲突然想起来,南直隶和浙江的海商们可是勉强投靠大梁的,要是荷兰人真的在海上截杀大梁海商的船队,会不会让这些海商心生怨念,对大梁的统治毕竟也会有些影响。于是他马上把这个担忧同李岩说了。
李岩却是一点儿都不在乎。道:“不妨事。荷兰人只是嘴上叫的响而已,要是他们真有那个实力和闲工夫,也不至于被郑芝龙制衡。大不了先把船停两年,不是还有濠境奥的葡萄牙人和小吕宋的西班牙人嘛,咱们的贸易断不了,反倒是荷兰人少了赚钱的会。荷兰人要是不满意,就去找葡国和西国的麻烦,让他们先斗斗法去。等咱们把舰队建起来,保护南洋这样的短途航线,还是有把握的。”
“希望如此吧。”李仲点头同意。之后又提议:“是不是让那些江南的官员给海商们打个招呼,让海商们有个心理准备。要是这些人没有耐心,闹将起来,少不得又会是一场风波。海商毕竟不同于边商,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上的,损失了倒是可惜。”
李岩嗯了一声,道:“也好,也让那些参议们活动活动,不能只拿薪水不做事嘛。咱们也乘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心怀鬼胎的。”
两人相视一笑,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他们都不担心荷兰人所谓的袭扰和入侵,若是荷兰人真的敢上岸的话,大梁的陆军会让他们再也回不了家乡。
之后李岩又给张翰一个命令,让他率领水师相行事,目的以打击荷兰人的舰船为主,授权张翰全权处理海上交战事宜。至于对荷兰人的回复,也是简单的一句话:大梁欢迎平等的贸易往来,但是也有责任剿灭任何盗匪,好自为之。当然,给张翰的命令用的是信鸽,而给荷兰人的回复是走陆路,到达时间是存在差异的。
李岩把事情交代下去就不管了,毕竟那是在千里之外的海上,任何遥控指挥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他不但要批示各种奏章,还要关注各种突发事件。
比如八天前,李牟就汇报,北京西南的回回就因为周围人吃猪肉,酿成了一场大斗殴,还死了人。由于涉及的人员众多,又有关宗教,所以请示李岩如何办理。李岩自然是以律法为准,那些回回,首先是大梁的子民,之后才是教民,律法自然不能有丝毫的退让,于是下令严办。
可是乱子却是更大了。由于大梁不禁止民间持有武器,仅仅是不允许将弓弩、长枪等拿上街,而佩戴的刀剑也必须挂于身上显眼位置,不能隐藏而已。本意是激发民间尚武精神,能够有自保的能力,免得重蹈整村的百姓被少许盗匪肆意屠戮的惨祸。可是现在却是方便了这些人抗拒执法,居然结团抵抗,杀伤前去缉拿犯人的衙门捕快。
这还了得?李牟正准备秋季的出关边市,扫荡蒙古草原的清国力量呢,哪里能让后方存在不安定因素。直接出动军队平乱,还动用了火炮,杀伤聚居的回回达到四百余,其他全部被抓捕。既然定性为叛乱了,那这些人自然要被发去做苦役,黄河的内堤坝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工作,不愁他们会吃闲饭。
可是这教派的问题,只要出事了,就不会只是一地的问题,而是涉及全国范围的大事。因此李岩只能给各地下,让各地驻军关注当地情况,做好紧急处置的准备。尤其是开封附近,回回达到数万之众,当初李自成围城的时候,还组建了一个回回营来协防,不过李岩入主之后,就把回回营遣散了,因此更不能有一点儿轻忽。
还有盐商们,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他们拿着数千万两的资金,不论向哪个领域投资,都会造成不小的冲击。虽然通过军队的威慑,让盐商们放弃了对借贷行的冲击,可是也不排除他们还会有其他方面的想发,也不得不关注。
除此之外,还有江南的富商大绅们,也在一起谈论密议,觉得大梁的税收太高了。以前大明的时候,商业和工矿业,几乎都是免税的,一个县每年的额定商税,不过百十两而已。可是现如今,各种商货都要交税,每年一个商家交的税,恐怕就有数百两了,比一个县的都多,所以他们都有些怀念前明的好处。只是摄于大梁的军威,只敢在嘴上说一两句而已。
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到头来发现他们几乎没有了做官的希望,也是怨气满满,少不得在乡民面前抱怨一二。不过这些人倒是最不成气候的,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李岩也只是适当留意而已。不过李岩也没有打算放弃这些人,毕竟是读书识字的,让各地挑选一些老实堪用的,做个稚子蒙童的开蒙先生,也还是能胜任的。
他要关心的,还不止于此,还有军器局的生产,也有太医局的试验。
火炮坊造出了架退火炮,提高了火炮的连续发射稳定性。可是架退装置太笨重,只能用在巨型岸防大炮上,离野战炮的使用还有不小的距离。现在火药的配方试验基本结束,找到了合适的******和爆炸药配方,提高了射程,也增强了爆炸威力。但是,火药坊对于更强威力的火药发现,却没有停止,还在继续探索试验。
而太医局,经过两年多,上百次的秘密解剖和术,终于把内脏、血管和骨骼分布完全搞清楚了。并且基本实验成功了在针灸加麻醉情况下的肠、胃、肺、肝、胆等处的损伤处理,不过心脏依然是难题,心脏受伤依然是无能为力。
但是太医院的试验依然是由何大夫秘密进行,粗浅学得术技能的医士也不过六人而已,要推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要让其他医者和百姓破除对开刀动术的恐惧,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所幸的是,李岩已经让太医局的太医开始收徒传艺,增加合格大夫的数量,将来在各县开设太医局分院,也能让百姓们少一些求医问药的痛苦。
当然,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福建方面的动向,毕竟这算是大梁一统天下最大的障碍了。本来他想让刘宗敏去给郑芝龙捣乱去,可是据最新情报,似乎两者有合作的迹象。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再等下去了,应该尽快南下,把郑芝龙的根据地解决掉。即便郑芝龙继续在海上抵抗,也是无根之萍,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至于张献忠的残部,虽然已经退到了云南贵州一带,试图联络当地土司继续作乱,可是不是每一个土司都有挑战原王朝的胆量,大部分还是愿意坐等天下太平。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东奔西跑,队伍已经有不少将领厌倦了征战,都开始秘密接触大梁军将,准备随时反正,归顺大梁。
大梁的一统天下,也就是这两年之内的事情了。
第七百四十章 时间差()
三天之后,大风浪天气终于过去。『→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c。k。a。n。s。h。u。g。e。la这次的台风中心在福建,浙江这里只是受到一些影响,刮大风,下大雨而已。既然大风浪已经消散,他就要马上北上,去执行打击荷兰人的新任务。
说到荷兰人,他还是比较陌生的。毕竟之前的对外贸易港口只有广州一地,即便是泉州,也是在郑家的控制下,不会允许西洋藩人进港的,他们这些北方的水师,就更没有机会见了。好在他的水师中已经有了一些骆淼泫的手下,其中有几个见过一两艘外藩舰船,也能让他咨询一二。
不过这些水手也只是泛泛而谈而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