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他们可傻眼了,人家把闽江给封锁了,连个半渡而击的机会都不给,一下水就完了。船夫也不能都杀了呀,没了船夫,他们这些旱鸭子可就更过不了闽江了。

    闽江东岸的那些有钱人家,虽然迫于李自成的兵威不敢不给粮草,可也是拖拖拉拉的,而且还总是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郑芝龙的人知道。这些人家,但凡有些家业的,没有几个是与海上贸易无关的,所以只要在能保住性命的情况下,这些人还是愿意给郑芝龙卖个好的。

    李自成率部继续北上,却是山势逐渐大了起来,水流也急了,而且对岸的军兵和民团已经准备起来了,火铳弓弩,还有大小佛郎机炮都不在少数,依然是无法过江。

    更关键的是,后面李岩的部队追的紧,这些天白旺,刘宗敏,田见秀等人轮流担任后队,没有一个不叫苦的。之前刚投降了李岩的方国安和高杰所部,更是吃了椿药似的跳的欢,追的比李岩的嫡系都猛。

    没办法,谁也不愿意同李岩决战。李自成等人一商量,还是继续北上吧,总能找到过江的地方。可是到了闽清县附近,北上的隘口被人挡住了。山势险要,易守难攻,试着攻了两次毫无进展。此时他们才知道,原来挡住他们去路的是左梦庚这个丧家之犬。

    众将知道之后,都是异常愤怒。这还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前年的时候,左良玉就是因为不敢与他们接战,才溜号东下,去搞什么清君侧的。现在这个丧家之犬也敢来堵他们的路了,还真是世事难料。不过左梦庚占着地势,他们一时半会也打不过去。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他们只能背靠闽江,决定于李岩的先头部队打上一场。要是李岩有几万步兵在后头,他们宁愿全力去攻打左梦庚把守的山口,要不会同李岩决战的。可是现在追击的,李岩的骑兵不到一万,再加上高杰和方国安的千余骑兵,步兵好像还有一段距离呢,所以取胜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们的目的,主要还是给他们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好能充分的准备,将左梦庚击败,能够继续北上。至于说占领地方,与李岩对峙什么的,那早就证明是不可行的了,他们自然不会浪费这个精力。

    这次还是让史进才来打头阵。虽然上次已经证明,史进才的手下也不能抵挡李岩的进攻。可是这次追来的主要是骑兵,史进才训练出来的兵将应该能够抵挡的住吧。

    史进才忙活了半天,布置好了阵势,刀盾兵,长枪兵,弓弩兵和火铳兵从前到后依次排开,还有各式火炮也放在队列之间,等着迎战李岩追击的步兵。

    此时他觉得很荒唐,当初为了一个女人背叛了李岩,只想着跟李自成这个真龙天子打下了天下,什么女人得不到?可是打来打去,最后却是李岩坐了龙庭,自己转了一圈儿,还是流贼。

    田见秀断后的部队进入视线,他在前面安排了十来个骑兵,要求后退的己方骑兵向两边绕回本阵,否则一概当敌军对待。他这次可是发了狠,就算田见秀本人直冲军阵,他也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射击。

    不过他多虑了,田见秀怎么可能撤在最后呢?在前面撤退,当然不像最后的兵将那么紧张,自然能按提示行事。可是落在最后的兵将,就算是看到前面的同伴向两边避开,也有的为了能逃的快一些,而直接向军阵冲去。

    这些人就成为史进才第一批杀伤对象,轰隆隆的炮声响了起来,霰弹的弹丸,还有虎蹲炮的开花弹飞了出去,把数十个己方骑兵,还有追击的最近的十多个敌人骑兵放倒。而这十多个追击而来的骑兵,全部都是高杰的手下。

    轰隆隆的火炮声和爆炸声一响,后面追击的骑兵都马上勒马停了下来。在前面追击的高杰和方国安部下,全部都慌慌张张后撤,只有李岩的部下留意观察敌人的布置。

    黄得胜在得知消息之后,也就不着急了,而是让骑兵稍微后撤,在与敌相距三里的地方派出警戒,而大部队在五里之外集结。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安全,又能与敌人保持接触。既然李自成停下来了,那么他也不着急了。用骑兵去冲击背水而战敌人是不明智的,等后续的步兵和火炮跟上来,将李自成击败在闽江东岸,才是此战最好的结果。

    双方相峙了一天,李自成不满意了,这样的局势,让他不得不留出大量兵力来防备李岩骑兵的攻击,不能让他集中兵力来打通北上的隘口。所以他下令,让史进才主动出击,将李岩的骑兵赶远些。

    史进才无奈,只好带着他的嫡系部下列成方阵,敲着鼓点,向敌人的骑兵前进。虽然他指挥着一万多兵马,可是能够完成方阵移动的,只有他两千多的部下,所以出击方阵不大。

    黄得胜知道敌人列阵出击之后,立刻做出决定,在预定的区域集结部队,将仅有的六十枚火箭弹全部向敌人的方阵发射出去。在火箭弹升空的同时,两千骑兵,排成五层阵线,向敌人一波接一波的直冲而去。

    史进才的部队还没有准备好炮火,火箭弹就在方阵周围乱窜和连续爆炸,将方阵中的士兵吓得不轻。还没等史进才的部下反应过来,黄得功的骑兵就冲到了近前。

    史进才的部下仓促开火,可是没有组织的火炮和箭矢完全无法阻挡敌人。黄得功的骑兵,只是第一排有些伤亡,可是依然冲进了敌阵,等后续的骑兵冲上来之后,史进才的方阵就完全溃散开来。

    黄得胜带着骑兵趁势掩杀过去,顺势冲散了李自成的一道防线,砍杀了不少李自成的部下。不过出于减少伤亡的考虑,他并没有继续猛冲,而是收兵回营,继续监视牵制李自成。

    经此一战,史进才精心训练出来的部下十亭去了九亭,再没有与大梁军兵一战的实力了。而李自成等人,也打消了主动出击的念头,转而专心去对付曾经的手下败将——左家军去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新的困扰() 


    左梦庚这边还想呢,左手握着大明监国,右手再抓住大顺皇帝,到了李岩面前,说话也硬气呀。别的不说,要个国公那是必须的,要是李岩再高兴点儿,没准儿还能弄个异姓王呢。可是才过了两天,手下就来禀报,李自成发疯了,隘口实在顶不住了。

    李自成也不是白给的,现在是南边有闽江挡着过不去,旁边还有李岩万余骑兵盯着,也不敢移动。他想要逃脱险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左梦庚击溃。否则再过几天,李岩后续的步兵,炮兵跟上来,那可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而刘宗敏等人以及他们的手下,对于左梦庚的部队也没有多少惧怕。不像对上李岩的大梁部队,士兵们总是战战兢兢,不愿意去冲杀。对上左家军,就算是知道山谷两侧有左梦庚的部队,必定会在他们攻击的时候箭如雨下,乱石飞奔,他们也能呐喊着冲上去。

    大顺的军兵们顶着箭雨,一次次的冲向隘口的敌阵,终于把敌人的拒马掀翻,把简陋的寨墙拉倒,冲进了敌人的军中。他们的后续部队也马上跟了进来,随着人数的不断怎加,左梦庚的部队终于支撑不住,溃散而去。

    到得此时,左梦庚才终于想起来,派人去联络黄得胜,并且要求黄得胜马上攻击,拖住李自成,不能让李自成进入山区。可是他布置在前方的阻截部队却是根本挡不住李自成的攻击,还在不断的溃退当中。

    而黄得胜带着的是骑兵,最近的一支快速部队,也在五十里之外,步兵才刚到了宁德一带。而且他们的火箭弹都用完了,只有十来门虎蹲炮,主动攻击的话,伤亡一定不轻。更让他们不放心的是,他们觉得左梦庚还不是完全可靠,害怕这是两伙贼寇合力给他们做的圈套。所以黄得胜只是敷衍过去,同时给开封送信,要求增派部队入闽。

    原先的设想是打下浙江,把李自成赶到福建去祸害郑芝龙。可是郑芝龙反应很快,把闽江一封锁,李自成就不能继续南下了,所以还是先把李自成解决掉为好。否则,李自成在福建的大山中游荡一段时间,又找到了流寇的感觉,那时候要将李自成彻底剿灭,需要耗费的时间和兵力就会更多。

    当然,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的部队进入山区,还是要适当的佯攻一下才行。结果在攻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被留下来断后的周凤梧和马世泰,见到他们的队伍之后,并没有发炮,而是派人过来,向黄得胜表示要求投诚。

    这些部队,都是当初留守湖广的人。他们的家人都在陕西呢,所以就算投降了,也不会有什么牵绊。而且他们也确实不想再这么没有希望的奔波下去了。当初他们造反,就是为了能吃口饱饭。现在老家早已安定,而且也没有饥荒之虞,他们也没有继续杀戮下去的理由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纯粹,那些还有挣荣华富贵想法的人,在李自成率领大军离开之后,就被他们全抓起来了。有反抗激烈的,立时就被砍杀了,虽然心中不忍,可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不能让这么多的兄弟,为了几个人的痴梦,就都失去过上安稳日子的机会。

    投降的军兵不多但也不算少,有四千多人,还有十几门三寸上下的大炮,十多门虎蹲炮。大炮都是厚重的青铜炮,每门都在千斤以上。李自成这是知道要进山了,这些大炮行动困难,就都留给这些后卫了。当然,给后卫部队的命令,也是尽可能死守,多多拖延时间。也难怪这些兵将要投降呢。

    黄得胜接受了这支队伍的投降,同时派出一千骑兵尾随进山,侦探李自成的去向,为后续部队提供情报支援。同时也给左梦庚送信,要求他尽量把李自成缠住,并承诺等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会如实上报功绩,让左梦庚得到应有的功勋。他此时也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要是左梦庚真心投诚,自然会有效果。就算没有结果,也不会损失什么。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带领后续步兵的郭成栋却是遇到了麻烦。

    郑芝龙让他的船队运送部队北上登陆,来袭扰李自成的后路。可是李自成跑的快,他们错过去了,却是正好碰上了郭成栋率领的步兵。本来这些海匪的骚扰,对于郭成栋来说不会有多大的威胁,可是有了这些兵将上岸,原来打算投降大梁的官吏和商人们,又都观望起来了。

    这些人摇摆起来,却是让郭成栋部队的粮草购买遇到了麻烦。虽然这些商人们也认可大梁的银圆,可是因为惧怕郑芝龙在海上的实力,即使手里有粮,也不敢卖给郭成栋。所以郭成栋不得不停止了南下,开始做攻城的准备。并且派出骑兵,搜索郑芝龙手下的位置,筹划歼灭作战。

    不过他也知道,这样做也是权宜之计,关键还是增加兵力,能切实把浙江和闽北控制住。而之后的关键,还是泉州的郑芝龙。只要郑芝龙不归顺,闽浙沿海,甚至于整个南北沿海地区,都有可能被攻击。于是他把这些情况,都向开封做了及时简明的汇报,让朝廷早做准备。

    开封的李仲收到消息之后,一面把消息转给已经去了陕西的李岩,一面从开封,山东抽调骑兵步兵南下。同时让湖广加快鱼鳞册和保甲册的编定,尽快安定地方,开始新兵的征集和训练工作。

    之后觉得似乎少做了什么,第二天,他才想起来,给还在洞庭湖休整的水师下令,让水师舰队马上返航。本来他是想让舰队直接在松江停靠的,这样以后有行动的话也方便,可是考虑到自家水师的规模相比于郑芝龙来说实在太小,于是只让张翰率舰队返航。同时让张翰来开封一趟,商议如何来应对郑芝龙这个海上王者。

    毕竟这是海上的战争,与陆地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步兵骑兵能依靠火器和军阵以少胜多,可是在海上他就没有发言权了,还是要听听水师将领的意见才行。

第七百二十二章 北疆无忧() 


    李岩继续在陕西三边巡视,并没有因为福建方面的状况而改变行程。一个是福建方面不过是小意外而已,他认为李仲的应对没什么错处。更重要的是,北方的边防兵将确是需要安抚的。

    大家同样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就因为他们当初被调到北方防边,却让他们失去像南方同袍那样立功的机会,心里总是会有些不服气的。而北方边疆,这两年时间却是还算平静,没什么仗打,没有军功自然得不到升赏,因此在北方的将领,整体上的爵位都要比南方兵将稍微低一些。可是边防的兵将又都是精兵强将,这就会让他们更加失落。

    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一段时间,难保兵将们会有懈怠的心思,甚至可能出现更恶劣的情况。所以他有必要对边关的将士们做适当的安抚,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立功于疆场机会马上就会到来。

    “你们不用着急,”李岩对陪同他参观马场的冯程说着:“朝廷现在的头等要务,是统一江南。刚送来的消息,张献忠已经毙命,张献忠的残部已经放弃湖广,向川贵逃窜。李自成也逃到了福建,被困在山间。统一江南的阻力正在减少,用不了多久,咱们的重心,就会放到北边来。”

    冯程抱拳回应:“眼见我大梁将要一统天下,臣等只有为我大梁感到高兴的,绝无其他想法。”

    李岩笑着说道:“好,你们心里明白就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蒙古,不论是西蒙古还是东蒙古,还有清国,都是我大梁的心腹之患,我是不会让他们继续威胁我汉家江山的。你们将来的功勋,不会比任何人少。但是,在我们主动出击之前,你们可要给我守好边地才行。百姓们就在你们身后,你们的妻儿家小也在你们身后,我大梁的兵将可千万不能重演崇祯时期的惨剧呀。否则不但朝廷不会宽待,天下百姓,以及你们的家人,也都不会原谅你们!”

    “请陛下放心,我等一定不敢有丝毫懈怠,整训兵马,随时准备着,消灭一切胆敢来犯之敌。”此时跟随着的十多个将领抱拳,齐声保证。

    李岩笑着说道:“好啊,你们有不松懈的劲头就好。不过,要有实际行动才行,可不能只是流于口头应付。否则的话,朝廷是不会坐视的。”

    “臣等牢记陛下教诲,忠诚实干,守卫边疆。”众将又是齐声保证。

    李岩点头,随口问道:“这里养了多少马匹呀?”

    “一千七百匹。”冯程马上回答:“我们打算在兰州和西宁再建两个马场。西蒙古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西藏地区,对大梁的敌意不多。因此趁这个时期,多与西蒙古行茶马贸易,为我大梁储备更多的战马。”

    李岩满意的点头道:“嗯,想法不错。不过也不能蛮干,要选好场所和人员,注意疫病的防范。还有,要多注意西蒙古的情报,万一有事,不要被人家打个措手不及。”

    “臣记下了。咱们的商队在西蒙古很受欢迎,好些部落都请咱们的商队长期贸易呢。”冯程轻松的说着。

    李岩看着马舍里一匹匹高矮各异的骏马,十分满意。这些马有好多不同的种类,有三河马,伊犁马,河曲马等蒙古马种,还有从沙俄来的几种高大泰西马匹。这个马场不但饲养繁殖马匹,还有改良马种的责任。

    几天之后,李岩结束了在西安的巡视,然后南下汉中,又去巡视了赵大同的部队,才最终返回开封。

    他这次巡视虽然幸苦,可是效果却是不错。北方边疆的军兵们都士气高昂,警惕性没有下降,各部队训练也没有偷懒,完全有能力保障北方边疆的安全。而将领们也心中有数,知道日后会有他们表现的机会,也没有心生不满。

    而且在他巡视山海关的时候,吴三桂等人还派出了使者,正经八百的来向他表示祝贺。除了祝贺之外,还给他汇报了清国的消息。

    清国还是老样子,朝政由八旗旗主商议,不过摄政王变成了代善和济尔哈朗。代善早在崇德年间就被皇太极收拾的奄奄一息了,可是自从进兵关内明失败,他又回到议事王爷的行列之后,身体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而清国对于新朝还是没有明确的态度,只有多尔衮是想要和谈的,其他王爷都还摇摆不定。不过对于主动攻击新朝,各位旗主都比较谨慎,对于保住满蒙联盟倒是谁都没有意见。

    还报告了清国的武器制造。新的神威大炮还在继续铸造,而且更重,打的更远了。还制造了抛石机和新式手铳,不过手铳只产出了千余支给汉军骑兵用,之后就没有再生产。满洲骑兵还是喜欢用弓箭,不过对炸弹倒是挺喜爱。同时还报告,清国对部分汉人已经不十分信任,有几个汉官已经被处置。

    虽然吴三桂等人还没有投诚过来,不过天平已经向大梁这边倾斜。只要大梁与清国开战,吴三桂等人应该也很快就会反正。至于蒙古各部,想让他们臣服比较困难,不过要是先打败清国,蒙古就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只要平定南方,他就能专心的对付清国。他相信,他的部队绝对不会重蹈明朝洪承畴的覆辙。

    至于四川方向,他已经受命赵大同,可以相机行事,在有利的条件下首先占领成都,以免被张献忠的余部抢占据。至于四川本地的反叛者,可以考虑授田招安,但是必须兵将分离,整训部众。

    李岩率领卫队,在依然寒冷的北风中行军,向开封前进。在他看来,一切都比较顺利,张献忠的身死和左梦庚的投诚更是意外之喜,只有福建方面有些小麻烦。李自成在福建的山区转悠,只要再增加些兵力,让他不能游动起来,李自成也蹦跶不了几天了。至于郑芝龙,他相信,在陆地上,他的部队是不会吃亏的。

    可是正是这个郑芝龙,把负有占领任务的郭成栋给折腾的够呛,正一次次的给开封送信,要求再给他增派些兵力,否则无法对沿海地区形成有效保护。

第七百二十三章 暂时忍让() 


    二月十七,李岩回到了开封。

    因为知道李岩马上就要回来,所以李仲让张翰暂时留下,等李岩回来亲自与张翰商议。虽然李岩一直在北疆巡视,可是信息却是一点儿都不闭塞,该知道的大事,他都能及时收到消息。所以一回到开封,他就能马上开始处理事务。

    “黄得胜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