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

    在这个过程中,王仁甫倒是显得无计可施。骑兵既不占优势,炮兵似乎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军,慢慢的将两丈多高的投石机组装起来。

    “哈哈哈,”阿济格开心的大笑:“总算找到李岩的软肋了!我还以为他是天兵天将呢,总能高咱们一筹。再等两刻钟,山海关就要成为咱们的囊中之物了。”

    高第,唐通等人也是轻松了不少。眼看着投石机就要组装好了,他们都等着看李岩麾下的兵将也在火海里挣扎,一如半年前他们被赶出山海关一样。

    可是此时,王仁甫一声令下,之前已经停止的火炮又开始发射了,而且发射的速度要快了不少。

    不论是三寸炮还是四寸炮,之前的一段时间都在精心的瞄准。此时发射的炮弹也不是普通的实心弹,而是被烧的通红的实心弹。虽然火药和弹丸之间垫了厚厚的土层,射程会有所降低,可是数百度高温的弹丸,对于木头的破坏力,却是提高了数倍。

    就在一瞬间,三十多枚通红的实心弹,分别向两架投石机发射了出去,每一架都有十多枚炮弹照顾。马上就有两三颗炮弹击中了耸立的投石机,连砸带烫,将粗壮的木料弄得脆弱了不少。那些没有击中投石机的实心弹,在向后方挺进,将遇到了士兵、骡马、物资,统统砸烂或是引燃。

    通红的实心弹丸不是一轮,而是一轮接着一轮的发射。王仁甫为了能把清军的投石机摧毁,他给每门大炮都准备了十枚烧红的实心弹。数百枚这样的弹丸,应该足够能达到效果了。

    第三轮发射之后,清军放在后方的一部分火油就被打破引燃了。突然燃烧起来的大火,让清军措手不及,就连那些没有被引燃的火罐,也没有人敢去抢救出来。

    面对数十门严阵以待的火炮,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清军都不敢冲阵。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投石机能快些准备好,好早些将给他们造成不小麻烦的敌人炮兵消灭掉。

    不过现实很快就让他们失望了。巨大的配重筐里还没有放石块儿呢,两架投石机就先后燃烧了起来。虽然周围的士兵们被命令全力灭火,可是不断飞来的滚烫的弹丸,让他们的努力基本白费。没有一会儿,就有一架投石机被击中,抛杆砸在地上,摔成了三段。另一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配重筐被打烂、燃烧了起来,更本就不能使用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 威势不浅() 


    多尔衮等人在开战之后,就离的投石机远远的,他们也知道,这两架投石机会是敌人的火炮重点攻击的对象。可是他们依然没有想到,李岩的手下居然提前准备好了烧红的实心弹,让他们看起来很结实的投石机在短时间内就损毁了。

    这次他们只带来了两架投石机,也是实验的性质,看看究竟好不好用。现在的情况看来,确实是还有些问题。

    “真他娘的!”唐通喃喃的说着:“还准备打下山海关呢,可这,转眼间咱们的投石机就都给毁了。”

    吴三桂提醒着:“王爷,还是先撤吧,他们攻出来了。”

    阿济格从被损毁的投石机上收回眼神,发现李岩的部队正用盾牌掩护着六七架投石机,快速的向前推进。那投石机要比他们的回回炮小的多,结构也简单的多,自然轻便。而稍后位置,则是步兵还有炮兵,也在鼓声中缓缓跟进,两侧各有一千多骑兵警戒。

    而他们这里却只有六七门以前缴获明国的大一些的弗朗基和还能用的大将军炮,此时汉军的炮兵们正慌乱的发射炮弹,阻挡敌军的靠近。他们都知道投石机的厉害,火罐打过来,那可是比挨一下炮弹还要惨。

    上次入关,算是把能用的都带上了,不但新铸造的神威大将军炮带上了,之前铸造和缴获的大炮也都系数携带。是想趁着李闯和明国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抢些地盘儿,恢复前朝大金国的荣光。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可是与李岩开战之后,却是意外的连连溃败,把百多门各式大炮也都抛弃在了关内。

    这次出兵袭扰长城沿线,他们就没有火炮可用。新的神威大将军炮还没有铸造出来,旧有的大炮都是在都城和各大城池守卫,也不能调用,所以他们就只能在库房找这些以前都看不上眼的火炮来凑数。

    虽然他们的炮弹也能击中在前面举盾掩护的士兵,可是对于仍在不停前进的抛石机,却是没有多大影响。眼看着抛石机越来越近,很快就要接近两百步的距离了,炮兵们就更加紧张了。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装填弹药,随时准备转身逃走。

    他们只看到,抛石机前端,钉着厚厚的人字形的木料。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正是这个小小的举措,让抛石机能安全的持续向前推进。炮弹打在上面,会被向另一个角度弹开,很难直接被洞穿,对抛石机的保护作用十分明显。

    王仁甫看着抛石机快速的推进,不得不佩服李岩的奇思妙想,一个简单的想法,就能让抛石机的防护提高好几倍。要不是手推车不够结实,不能承受住炮弹打过来的力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推进放法。

    转眼间,抛石机就进入了两百步的距离,操作的士兵们拉着绳子,在滑轮的作用下,抛杆被快速的拉下来,卡住。后方的装弹手小心的把火罐抱过来,放入了铁网兜中。点火手吹着了火媒,点燃了外边的棉布,又快速的把火媒扣上。

    在指挥官发射的口令声中,操作手释放了机括,抛杆猛烈的弹起,将网兜中的火罐抛射了出去。之后指挥官没有继续号令,而是看第一发的弹着点,适当的做些调整之后,才会继续下一次的发射。

    火罐在空中画着弧线,似乎是慢慢的飞行着,可是也十分迅捷的落在了清军掩体附近。有的落在了掩体的前方,有的直接在掩体上碰碎,还有的砸在了掩体之后,瞬间就燃起一大团火焰。

    此时抛石机的指挥官在指挥着部下调整方向和扭紧的筋腱的松紧,而清军在掩体之后的士兵却是慌乱的向后方逃跑,可是此时阿济格还没有下达后撤的命令。

    很快,第二轮的火罐就抛射了出去。这一次就准的多了,大多数火罐都落在了清军掩体的附近,将掩体左近打成一片火海。不过此时战果却是不大,除了第一轮发射时大火吞噬了少数几个倒霉蛋之外,此时的掩体后面,清军早就都逃之夭夭了。

    阿济格看着远处李岩的投石机眼睛冒火,恨不得纵马过去把它们砍成碎片。可是投石机后面的步兵阵线,数十门大炮,还有在侧翼掩护的数千骑兵,又让他不敢下冲击的命令。他知道,就算他镶白旗这一千骑兵全部战死,也未必能冲破李岩的阵线。至于那些汉军,还有吴三桂等人的骑兵,他也不敢完全相信。

    “撤吧,”多尔衮淡淡的说道:“再犹豫下去,只能吃跟大的亏。”

    不等阿济格下令,他又对吴三桂吩咐:“平西王,派人回去通知你们的部下,做好防御准备,要快。”

    “铁场堡不要了?”高第问道。那里有他的五百兵士,而且那里也算是他的地盘儿。

    多尔衮随意的说道:“那是你自己的事。”说完之后拔马就走,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阿济格终于不再纠结,快速的下了撤退令之后,也带着卫队,还有他的旗丁精锐,快速的北撤。

    “这,这,”唐通目瞪口呆的说着:“通了娄子把麻烦扔给咱们,这算什么事呀?好容易轻松了半年,又要提心吊胆了。”

    吴三桂也是下了撤退的指令,提醒道:“快走吧,等你发完牢骚,没准儿就被李岩抓住了。”

    “咱们是不是该派人和李岩接触接触,我看这大清国也是扯淡。”高第愤恨的说着,同时跟上了后撤的吴三桂。

    吴三桂无奈的说道:“那也要扛住接下来的攻击,否则就算咱们想投降,人家也未必会在意咱们。”

    王仁甫看着清军仓惶后撤,轻松的下令:“骑兵追击。马成,带你的部队在后方接应。注意,收复铁场堡即可,不要过度追击。”

    “遵命!”骑兵的魏诚,还有步兵的马成同时抱拳领命。之后魏诚带着骑兵,呼喝着向逃跑的清军追了上去。

    几乎是同时,墙子路关口外的豪格却是在发愣。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昨天还在激烈抵抗的关口,今天一早就没有了守军。他确信,关上的守军伤亡很小,倒是他这里有三百多人的伤亡,而且中间还有五十多他麾下的精锐护军。

    “陷阱,这一定是陷阱。”他心中确定着。

第六百五十章 自乱阵脚() 


    这还真是一个陷阱,梁振方带着三千快速部队就在关后五里等着呢。关前有一条大河,施展不开,而李岩给他们指令,又允许大范围的深入关外,所以他就让守关的兵将趁夜撤出来,放清军进来。

    他这也不是盲目做的决定。这几天各地斥候侦探,长城沿线六七处发现清军的踪迹,兵力都不多。多的五六千,少的两三千。而且其他各处都是做做样子,唯有墙子路这一处是猛力攻打的。既然这股清军想要急着进来劫掠,那就把他们都留在关内好了。

    可是他等了半天时间,也没有等到清军过来。到了午后,在前方监视的人回来禀报,说清军还在原地不动,似乎没有进来的打算。

    “真是孬种!”梁振方鄙夷的说着:“放着一座空了的关城,他们都不敢动心,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他这里都准备好了,就算是清军不进来,只要占据关城,他也可以用抛石机和火炮来大量消灭清军。通过两天的作战,他知道清军没有带几门大炮,所以清军即便是占据关城也不会有多少优势。他现在就是想抓住清军作战,否则清军的机动性那么强,就算他是快速部队,也拿清军没什么办法。

    此时守关的百总过来,陪着小心,说道:“梁将军,既然清兵不敢进来,我看我们还是回去守关吧。乡亲们都在外边躲着,这天寒地冻的,也怪不容易的。”

    他们这一队人,都是关后村子的军户。本来大部分已经没有田地,变成了佃农,可是李岩占领了长城沿线之后,这些人又从了军,就又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至于这里的地主,则被李岩以置换土地的形式,给迁到其他地方去了。这样一来,这些士兵守卫着关口,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自然会拼了性命。不过也因为如此,他们总是有些小家子气,眼里只有他们的家园。

    梁振方不客气的说道:“老胡啊,你们不能只看到你们家里的那些坛坛罐罐呀,要是能把清军放进来加以歼灭,你们家里少了什么,就赔给你们什么,再给你们换上大瓦房。百姓们都在军帐里住着,有炭火,有吃食,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胡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他们更担心的是地里种的粮食,不过既然梁将军已经承诺赔偿了,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他们虽然进入李岩的体系晚,可是对李岩及其麾下的信任却是一点儿都不少。李岩手下的官员说会给他们田地,还真就实实在在的给了,就冲这一点,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而在关外的豪格还是犹疑不定,虽然他知道关城是空的,就连后面的村庄也空了,可是他还是不敢让部队入关,哪怕是占据关城都不敢。此时他脑海里不断闪现的是山海关城头上的熊熊大火,是士兵们凄惨的哀嚎,他不敢去试一试占领这个通向关内的长城隘口。

    梁振方等了一夜,还是没有等到清军进来,于是他也不再坚持,让守城部队回去布防。

    收到消息的豪格也终于轻松了,他终于不用再纠结了。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儿的自鸣得意。至少他看穿了李岩的小伎俩,没有让他的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实梁振方想要把清军吸引进来,完全可以把戏做的足一些。比如撤走从后方增援上去的三百多士兵,让原来守城的军兵真的坚持不住。可是他不敢这么做,这种有些冷血的做法,虽然可能换来更大的战果,却也有可能丧失一部分人的民心。这种因小失大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

    此时已经回到开封的李岩,收到了李牟的汇报。得知清军不过是派出少量兵力虚张声势之后,他就没有继续北上,让李牟在北京统筹长城沿线的防务,继续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

    同时他下令,让陕西的部队继续发动攻势,尽快攻下汉中地区,给入川打出一个后方基地。而南阳的部队,则继续保持警戒状态,对已经撤退到襄阳的李自成暂时不要主动出击,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主要是那里的部队兵力不多,只剩下不到两万,而且骑兵很少,不能完成主动出击的任务。还是要再等一些时候,补充兵员装备,再增派一些骑兵之后,才是主动出击的好时候。

    可是撤到襄阳的李自成,却是没有李岩那份淡然。因为他刚收到消息,西北的牛成虎,左勷,郑嘉栋等人造反了。而本来奉命调集一部分兵力回陕西增援的党守素等人,在收到入川指令的时候,却是受到了前明降兵的突然袭击,损失不小。留守各地的原起义军部队,更是损失惨重。

    李自成乱了方寸,在襄阳的寝宫中来回的转圈儿。口中喃喃的说着:“完了,完了。西北全乱了,四川也没有什么指望了,怎么会变化的如此快呢?我戴他们不薄啊,让他们继续统领所部兵将,让他们独镇一方,爵位赏赐都同老兄弟们齐平,可是他们怎么能一点儿感恩之心都没有呢?无耻之徒,无耻之徒。”

    高桂英劝道:“自成,不要自乱阵脚。咱们这次来襄京之前,不是早就都计划好了吗?就算是西北兵力不能过来汇合,四川没有着落,也不是什么大事呀。”

    “唉,”李自成叹息道:“话虽然是如此,可是到底是变得对咱们越来越不利了。要是没有四川的牵制,将来就算是占据了江南,也要面对黄虎的挑衅。怕是将来李岩还没有打过来,咱们就要与八大王先论一个生死了。”

    高桂英提醒:“那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去把江南拿下来,否则不用李岩动手,张献忠也会来找咱们麻烦的。他现在可是控制着偌大的地盘儿,人力、物力、财力都要比咱们强出不少。至于以后一同对付李岩,他也应该不是糊涂人。关键还在江南,没有占下江南,什么都是空的。”

    “对,对,对。”李自成缓缓的点头:“你说的没错,咱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沿江东下,占据江南!”

第六百五十一章 明智还是昏招() 


    李自成虽然紧张,可是也不能仓促行事,他从陕西带来了十万大军,不论是就地防御,还是去远征江南,那都要准备好粮食器械才行。而且李岩正在对付汉中他留下的钉子,也没有继续穷追猛打,正好给了他准备的时间。

    至于落在陕西的李过和刘芳亮,他现在也没有什么消息。当初只是派人给他们送个信,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南撤,至于信送没送到,李过二人能不能带着部队撤出来,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一些都太仓促了,自己帝国的都城,两天就放弃了,还真是同他梦幻般的攻入北京一样迅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六天之后,李自成等人又转移到了扬武州(承天)。同时除了留在襄京指挥抵御李岩的刘宗敏之外,再各地留守的将领也都被召集过来了。

    李自成此时也没有在意皇帝的威仪和礼数了,又恢复了当初做流寇的做派,把大叫都召集过来,商量一下之后的行动。

    众人乱七八糟的行礼之后,李自成随意的一摆手,让将领们都坐下。犹豫了一会儿,才沉痛的说道:“现在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李岩对咱们大顺突然开战,我们准备不足,损兵折将,把陕西也给丢了。”

    此时从陕西逃过来的将领脸色都不好看,而留守湖广的将领也没有什么得色。毕竟是大家是荣辱一体的,而且李岩的威胁确实也就在眼前,大家都不轻松。

    李自成接着说道:“虽然李岩现在还没有追过来,可是他的兵就在南阳,要打过来也很快。我想他正在调集兵力,很快就会向襄京进攻。大家说说,襄京能不能守得住?要怎么守?”

    虽然已经定了要下江南,可是这种未战先怯的话,他这个统帅不好说,最好还是让部下们自己说出来。尤其是留守湖广的将领,他们没有与李岩对战过,难免会有些其他想法,要小心对待才是。

    其实此时的情形,留守湖广的众将也心里清楚。从北京逃到西京,然后又被从西京赶到襄京,此时连襄京也不敢留,又来到这扬武州,明显就是准备继续跑路的路数嘛。

    等了一会儿,留守湖广的统领白旺说话了:“陛下的意思是,想要放弃此地?”

    李自成自然不好回答了,顾君恩赶紧分忧:“我等仔细商议过,此地离河南太近,实在不宜坚守,所以建议陛下取江南之地,以为基业。”

    白旺皱眉道:“顾军师,这个想法有些不妥吧。此地已经归属我大顺一年有余,各地官佐守军都已经正常运作。虽然精锐兵将只有不足两万,可是也能召集起五六万地方守备部队,而且粮饷也有着落。若是放弃湖广,那咱们就又成了无根之萍,若是战事受挫,那咱们造反这么些年,可真是一事无成了。”

    底下的将领也开始窃窃私语。放弃这么好的根据地,确实有些可惜呀。大家造反都有些年头了,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成就,让他们放弃一切,又回到流寇的状态,确实是有些不情愿。

    顾君恩早有准备,缓缓的说道:“白将军,南阳就有李岩的两万部队,很快,那里就会集中起四、五万大军。李岩部队的战力,白将军应该清楚,哪一座城池是能够守的住的?就算是把咱们所有的兵力集中起来,也奈何不了李岩的五万大军。即便是围困,李岩还能从河南再快速的调来援兵,那个时候,除了大量的伤亡之外,我大顺还能得到什么结果?”

    白旺被问的语塞。李岩的部队确实是强悍,当初他们在开封城外,二十万大军,愣是对李岩的两万军阵无可奈何。不论是攻是守,只要同李岩的部队当面锣对面鼓的交战,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