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马我派白世雄去山西打探一下,他在山西呆过,那边熟悉一些。”李牟说道:“顺带也回去看看弟兄们的家眷怎么样了,看能不能把家眷带过来。”

    李岩点头道:“可以,不过要小心,不要让官府给抓住了。他们那些人的家眷,估计也让当地官府给盯着呢。让他们不用着急,咱们迟早会让他们和家眷安全团聚的。”

    李牟点头道:“四哥放心,既然造了反,他们心里都是有准备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府赔礼() 
转眼就到了麦子收割的时候。今年的麦子长得不错,虽然也是天旱少雨,但是李岩他们在小河里弄得那个水塘起了大用处。虽然小河的水位又降低了,但是还是在流淌,有了这个水塘,农民们都是挑水浇地。虽然远一点儿,但是能有七成的麦子留在手上,这点儿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

    李岩让士兵们轮流暂停训练,让他们以队为单位,分片去田地里帮助收麦子。他则是骑马四处巡视,看看自己今年的收成。

    李岩到七里寨休息的时候,却是遇上了专门过来的周王府田庄的新管事。李岩在议事厅里见了这位管事。

    “鄙人姓汪,是田庄新来的管事。”汪管事拱手道:“其实早就想来拜会李将军的,可是新近交接,各种事务忙乱,现在才有时间来拜望,请李将军不要怪罪。这些是鄙人给将军送来的礼品,请将军笑纳。”说着就把礼单双手递上。

    李岩有些惊讶,感觉这不是王府田庄的管事,而是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接过礼单,随手放在了桌子上。

    而汪管事却是大声的唱起名来:“金十两,银百两,段十匹,羊十头……”。同时他的跟班将金银这些东西抬了进来。

    李岩赶紧摆手道:“汪管事,先停一下。”等汪管事停下来之后,李岩拱手说道:“李某有些惶恐,不知道汪管事这是”

    汪管事笑着解释道:“请李将军不要疑惑,咱们比邻而居,相互走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鄙人被派来的时候,王爷亲自嘱咐,一定要鄙人亲自来给将军赔个不是。王爷说王府里的人见事不明,让将军受了嫌疑,有损将军的威名,这些东西也算是给将军赔礼道歉了。”

    李岩真的是在那一瞬间被感动了,王爷向他这个小小的把总道歉,还真是礼贤下士啊。不过立刻他又清醒了过来,王府这样低的姿态,肯定是有什么图谋。所以他立刻打起精神,准备小心应对。

    “王爷客气了。”李岩拱手道:“只不过是个误会而已。既然误会已经消除了,自然也就不用如此客气了。这些东西,李某实在是不敢收啊。”

    汪管事说:“李将军收下就是,不必客气。鄙人此来,还是有事想要求李将军的。”

    李岩心道:“果然来了。”于是笑着说道:“汪管事尽管说,只要李某能做的,一定给您办了。要是李某位卑职不能帮到王府的,也请汪管事能够见谅。”

    汪管事笑道:“李将军一定能做到。近来流贼土寇并起,就是开封周围也不太平。李将军刚刚把数万流贼击退,保全了县里大部分的良田,实在是活命无数啊。鄙人此来,就是想请李将军分出一点儿精力,也能保护一下王府田庄的周全。”

    李岩一听,就放下心来。这事简单呀,只是顺带的事情。不过他也不想白白出力,于是开口道:“这个倒是没有问题。不过”

    李岩这么一停,汪管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于是说道:“将军放心,给将军的谢礼稍后会送来。”

    李岩摆摆手,道:“汪管事误会了,不是李某本人想要些财货。毕竟是李某手下的弟兄来拼死杀敌,李某要对得起他们。所以,李某想要王府田庄收成的一成,来让手下弟兄能吃饱肚子,也能让弟兄们的家眷能吃饱肚子。”

    “这”汪管事皱眉看了李岩一,汪管事就舒展了眉头,笑着说道:“虽说鄙人是这田庄的管事,但是此等大事,鄙人还是不能做主的。所以请李将军稍等些时日,鄙人这就去开封向王爷禀报。”

    李岩点点头,道:“这是应有之意。不是李某贪鄙,实在是天灾,要养活手下这些弟兄和家眷,实在不是易事啊。”

    “鄙人明白。”汪管事点头说道

    李岩指着那些已经放进议事厅的礼物,说道:“这些礼品,李某不敢愧受,还请汪管事带回。”

    “诶,”汪管事立刻板着脸说道:“这些是给李将军赔礼的东西,要是将军不收的话,那是还要记恨王府的不是吗?”

    李岩一愣,之后只好笑着拱手道:“汪管事息怒,李某不是这个意思。李某从来没有对王府有任何怨恨,这些东西,李某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李将军尽管收下,王爷对李将军这样的勇将还是很欣赏的。王爷有交代,要是李将军不能对王府冰释前嫌的话,那鄙人也就不用再吃王府的饭了。请将军一定要收下。”汪管事继续恳请道。

    李岩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这个汪管事,要是在平时,他们完全能把东西拿回去自己收起来,然后给王府报一声就了事了。怎么现在倒是上杆子的一定要他收下呢?

    “那李某就却之不恭了。”李岩最终拱手说道。

    汪管事终于送了一口气,说道:“这就好,这就好啊。”

    在来的时候,王爷可是真的和他交代的,一定要让李岩记着王府的好。而李岩也不过是王府最近结交的武将中的一个而已,王府现在对武将很是礼遇,尤其是对驻开封的副将陈永福。不过王府做事,也不会表现的露骨,而是每一件都做的不着痕迹,但是每一件都让武将们感受到王府的善意。

    李岩还等着汪管事继续说五娘的事情呢,他都已经打定了主意,绝对不承认五娘在他这里。他还等着牛师傅来这里呢。

    “那鄙人就告辞了。”汪管事没有问五娘的事情,而是直接告辞。

    对方既然不知道五娘在这里,李岩也就更高兴了,还能省了他的一番解释呢。于是起身道:“好,我送送汪管事。”

    等李岩送走了汪管事,李牟问道:“王府的人,还送了这么多东西,他们想让咱们做什么呀?”

    李岩把汪管事的来意说了一下,还说了他的要求。

    李牟哈哈大笑,说道:“四哥,拉到吧。你还敢要王府的保护费,你这个把总我看也做不长了,咱们还是扯旗造反吧。”

    李岩也是疑惑的说道:“可是看他那个样子,是真的要回去问的样子,不知道是要搞什么名堂。”

    “咱们得小心些,这不正常。”李牟提醒道。

    李岩点点头,道:“嗯,是不正常。”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执行契约() 
李岩没有管王府的阴谋到底是什么,他现在关心的是他能收上来多少粮食。

    等收完麦子之后,他得到的汇报,亩产平均在一石四斗。在他名下的田地一共有九千二百亩,也就是说,他这次能收上来三千八百六十四石麦子。听着挺多的,可是也不够他养兵用的。

    等下半年就看能不能再种一茬土豆了,他的十亩试验田的结果可能不太好。出芽率有些低,产量肯定也会有问题。关键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时候种植比较好,所以这次李岩要再加大试验的力度,分批、分时种植。不过要先留出一些土豆来储藏起来,万一要是这次的试验都失败了,至少还能有种子继续来年的试种。

    与此同时,他还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开始收取那些商人和大户们答应下来的“保护费”了。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不愿意交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军队的配合了。

    李岩带着人马首先去了北面张典史家的田庄。虽然他们家的田庄被饥民们攻破了,而且麦田里也被放了一把火,但是佃户们抢救的及时,等饥民走了之后,拼死的割出了一个两丈宽的防火带,保住了近五成的麦田。

    张典史家的麦田离的水源远,所以收成稍微差一点儿,基本是每亩一石的样子。也就是说,李岩大概可以收取三百石的“保护费”。

    “你们做什么?!”还是那个在遭受饥民攻击时对李岩大呼小叫的管事,也还是照样那么的无礼。

    这次李岩就不同他说了,而是由李岩的亲兵孙四福来说话。孙四福就是最先把“杨”字烙印烧掉的从杨守备的田庄逃出来的流民。此时他已经完成了训练,各项表现都很好,所以被李岩挑中,成了亲兵中的一员。

    “来收你们答应给的养兵粮!”孙四福大声的喊道。

    管事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孙四福的,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道:“去去去!这里是张典史家的田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找食的!”

    孙四福恶狠狠的盯着管事不说话,而李岩则是一挥手,命令道:“进去,有敢阻挡的,绑了!”

    李岩的部下立刻冲了进去,那管事一见兵丁抽出明晃晃的腰刀冲了上来,顿时就不敢说话了。至于阻挡,那就更是不敢了。他就乖乖的靠在一边,看着兵丁们冲进了庄子。其他的佃户就更不敢阻挡了,一个个呆呆的站在原地,或者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部队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庄子,现在刚收完麦子,粮食还在仓库里没有被运走。李岩吩咐道:“去看看他们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抽两成出来。还有他们的账目也找出来,对一下,不要弄错了。”

    一会儿之后,李岩带来的账房人员就把账目找到了。等盘库的人跟账目一对,发现账目上少了一百二十石。

    李岩笑着问道:“你们谁是账房啊?这账目做的,你们东家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处置你们?”

    李岩面前的几个衣着体面的中年人都是脸色煞白。他们都是按照往年的样子,先做了账目,等运粮之前再把粮食藏好,等来年春天缺粮,粮价最高的时候再卖出去。可是没想到今年来个收养兵粮的,而且还来的这么早,让他们措手不及。

    张典史在杞县这么有势力,那也不单单是凭祖上的余恩,他自己也是一个狠人。这些年,张典史手上的人命,没有十条也有八条了。至于被逼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那也不在少数。要是这些事情被张典史知道了,这几个账房、管仓、管事都逃不脱干系,至于是怎么处理,他们还真不知道。

    李岩按照仓库的量计算,从里面提取了两成三百四十石粮食,没有多拿一点儿。然后给管事一式两份的凭据,上面写着拿走的粮食数目,要管事签字画押。一份儿留给管事,另一份儿李岩自己拿着。

    之后就装车离开,去下一家人家收“保护费”。他必须趁着粮食还都在田庄尽快去收,要是被这些人家把粮食都运走了,那就不好办了。毕竟他不是想抢一票就算了,而是要长期收税的,所以诚信还是必须要有的。

    李牟和李仲也都分头带着人马去收粮,就连黄主事家和杨守备的田庄也没有落下。虽然他们两家没有签字画押,但是整个杞县都交了,就他们两家搞特殊,这也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李岩觉得杨守备已经不算是威胁,而那个黄主事,只不过是工部的主事而已,而且已经年过六十,也快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而且家里只出了一个举人,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威胁。

    等张典史得到消息的时候,李岩他们早就把粮食运回兵营两天了。他知道找县令苏京没有用,毕竟苏京是他们契约的见证人。去找李岩理论也不行,要是李岩李岩是讲理的,也就不会带着兵去田庄抢粮食去了。至于用他手下的四十多个衙役去收拾李岩,他连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产生。李岩可是有千多号人呢,动武那不是找死吗?

    于是他果断的决定,给佃户的粮食,只有每家两石,其中还包括了来年的种子。至于说这些佃户的死活,他才不会去管呢。用他的原话是:“不满意,找李岩去!是他把该给你们的粮食抢走了!”

    他是想让这三四十家佃户去找李岩的麻烦,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佃户拿到粮食之后,全都高高兴兴的去北边的燕寨,慈母岗寨去投奔李岩去了。

    这些佃户早就不满意张典史的盘剥了,今年又确实听到、见到了在李岩田庄的农户真的得到了七成的收成,他们立刻就都去给李岩种地去了。一年能有七成的收成留在手里,他们是会拼了命的努力耕种的。

    张典史搬起石头砸了他自己的脚,于是他只好和其他的商人大户去商量,看怎么对付这个胆大妄为的李岩。

    他以往的跋扈和强势都是建立在对县里事务的控制上,但是现在面对李岩的武力,他的控制力完全不起作用。所以只能借助那些有官员做后盾的世家大族,想要借助官员的力量来达到对付李岩的目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闯子”受伤() 
在许州的左梦庚也在麦收之后,在金声恒的建议下开始向归德进兵。他们走的是扶沟、泰康、拓城、归德这一线。

    满心以为麦子收了,能沿途得到充足补给的左梦庚和金声恒却是失望了。之前一条龙向东去归德,也是走的这条路。一条龙一路抢掠,为了能有吃的,他强令被裹挟来的人去收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麦子,几乎把这一路上的麦子割走了大半。人们眼看一年的口粮没有了,只好也跟着一条龙做了流贼,好混上一口饭吃。

    等走到泰康县的时候,左梦庚他们的军粮已经剩下不多了,于是勒令泰康县给大军筹集粮草。但是粮食让流贼抢去了一大半,人民也跟着走了不少,太康县也没有办法给他们筹集好粮食。于是左梦庚一声令下,士兵分散开来,大掠泰康县。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一条龙来的时候还怕被官军追剿,只敢一路沿途抢掠。但是左梦庚就不同了,他把人散出去,各村各镇都不放过,凡是有粮的地方都要搜刮遍。这下泰康好不容易熬过春荒的人们,又是大批量的外出逃荒,这也给了在杞县的李岩充足的劳动力。

    与此同时,在归德府夏邑县境内,也是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

    一条龙到了归德之后,兜兜转转的避开县城,专走小路,避免被高元衡“高闯子”盯上。毕竟“高闯子”的名头,在归德周围的流贼们中间还是如雷贯耳的,至今都没有被打败过,所以一条龙也是相当的谨慎。

    而在杞县和李岩两次交手都失败了的“时迁”,现在也还是一条龙手下的营头之一。他现在已经吃的胖嘟嘟的了,完全不是逃荒那会儿的精瘦模样。但是“时迁”的诨号已经叫出去了,就算他胖成猪八戒了,也不能再改了。

    此时一条龙被高元衡带兵追上,一条龙仗着人多势众把高元衡的人马围住,准备一举歼灭这个“高闯子”,好给自己扬名立万。

    在包围圈中的高元衡怡然不惧,他指着东边的一条龙大旗,对手下喊道:“儿郎们,这边就是流贼一条龙的中军所在,随我一道,杀过去!斩了这个贼首,保乡里太平!”

    “杀了贼首!保家乡太平!”士兵们高声的呼喊着。

    推官王世秀小声的提醒道:“高将军,咱们不是应该向西突围吗?向西杀出去,就能去夏邑县城了。你怎么能向东呢?”

    高元衡笑着说道:“监军放心,这些流贼人数虽众,但大都是裹挟来的流民而已,精贼不多。王监军只要跟紧我,就不会有事的。”

    他也等王世秀回话,说完之后就把长枪向前一指,吼道:“儿郎们!随我杀啊!”一马当前的向流贼们冲了过去。

    随着高元衡的冲锋,他手下的骑兵也都打马跟上。骑兵们手里拿着雪亮的长刀,或者是骨朵、钢鞭,呼喊着向前猛冲,将高元衡保护在了中间,慢慢的形成了箭矢一样的突击阵型。而王世秀也只好纵马跟上,他手里没有武器,他必须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控制战马上面,不敢有丝毫的分心。

    一条龙只是在前排摆了一层盾牌,后面是两层长枪手,他们的长枪也是把长木棍削尖了一头而已。在后面就是搜罗来的弓弩手了,人数不多,只有一排。再后面才是拿着各种兵器的精锐之士还有为数不多的骑兵,这些都是他保命的本钱,要离的他最近他才会放心。

    “放箭!”随着一声变调的呼喊声,一条龙的弓弩手们慌乱的把他们的箭矢射了出去。为数不多的箭矢射中了冲来的官军人马,但是被射下马的却是只有五六人而已。其他的箭矢都落在马队后面,像稻草一样插满了一片区域。

    之后就再也没有齐射了,弓箭手们慌乱的发射着。但是他们还是看到狂奔而来的官军骑兵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最紧张的是前面的盾牌手还有那些长枪手。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来混口饭吃的流民。他们来这里打头阵,为的是能得到一升的粮食。

    他们两股颤颤,紧张的看着越来近的骑兵。等骑兵快要冲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将手里的盾牌一扔,转身就向后跑去。后面的长枪手也是一样,扔掉长枪就跑。再后面的弓弩手多少还有点儿纪律,他们至少还没有将他们的弓弩扔掉,向后跑的时候也不是直接向后跑,而是向两侧跑,绕开后面的流贼精兵们。

    骑在马上的一条龙看到前面的阵型崩溃了,知道再挡也没有什么用了,于是拔马就逃。他的大旗一向后撤,其他几面的流贼也开始逃跑。

    骑在马上的高元衡轻巧的将长枪递出,刺中一个逃跑的流贼,然后微微向上一用力,长枪弯曲,将这个流贼挑了起来,扔向前面成群的流贼中,砸倒了三四个。而后纵马向前,再轻巧的将一个流贼挑飞出去。流贼们则是发出凄惨的喊叫声。

    王世秀则是紧紧跟在高元衡的身后,将他的身体掩藏在骑兵们中间,亲眼目睹着这场血腥战争。

    在南边包围的“时迁”,也是同样开始了撤退。他自从和李岩较量过后,就认识到了军阵的重要性。在又一次网罗了一批人手之后,就不断的训练他们的手下。为了能让他的手下听命行事,每次抢掠来的东西,他都分文不要,他的东西都是他自己抢来的。他每次都和手下们一起训练。虽然他对军阵也不是很懂行,只是照猫画虎而已,但是他部下的战斗力,在一条龙的众多营头中,仅次于大当家的亲卫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