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算什么罪过?”
“你到处劫掠女子,尤其是违背朕的圣旨,抢掠有夫之妇,破坏满蒙亲近,这是不是罪?!”皇太极愤怒的指责着:“我多分给你兵士人口,绸缎布匹,可是你不但不感激,还心怀怨愤,这是不是罪?!去年多尔衮出征明国,你却借故不去送行,是不是罪?!在明国官员面前直接悖逆朕,让明国看了笑话,损了大清的威仪,这是不是罪?”
前面一条,多尔衮反驳了回去,可是其他的几条,他却是不好再反驳。他知道自己的分量,给皇太极添堵可以,要是真的惹恼了皇太极,八旗当中,就算是多尔衮也未必会站在他一边的。于是他沉默了下来,什么也不说了。
皇太极见多铎终于不再辩白,也总算是放下心来。多铎毕竟执掌着正白旗,有四十五个牛录一牛录三百丁,实力是最强。而且也是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被宠坏了,要是不计后果的闹起来,那大清此时大好的局面可就要受影响了。
“各位旗主贝勒,大家议一议,看怎么处罚多铎为宜。”皇太极坐在龙椅上,威严的说着。
这下,做在下手的王公贝勒们终于开始说话了。有建议罚银的,建议剥夺人口的,还有建议撤销旗主的,撤销亲王爵位的。
讨论了好长时间,皇太极终于综合各位王公的意见,做出了裁决:罚没多铎的三分之一牛录降和硕亲王为多罗贝勒只管涉兵部,但是没有决断权。
不过皇太极也没有做的太过分,把从多铎那里罚没来的牛录都分给了他的两个亲兄弟多尔衮和阿济格。虽然削弱了多铎的实力,但是也算是在他三兄弟之间做了再平衡。要是不满意的话,就他们三兄弟先斗一斗去。这也算是顺势埋一颗钉子,让最有实力的三兄弟不能团结一心,给他的这个皇帝制造威胁。
此件事情终于了结,朝会也就结束了。
多尔衮从后面追上了多铎,低声的问道:“你就不能收敛一些?总是和皇上对着干,没有好处的。”
多铎盯着多尔衮,冷冷的说道:“他欠我的!也欠你和阿济格的!是他欠我们的!你还记得额娘是怎么死的吗?!”
“我当然记得,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多尔衮依然低声的说道:“他不但做了大汗,还做了皇帝,连代善都不敢违逆他,你又能怎么样呢?还是忍一忍吧。大清有如今的局面不容易,你今天没有闹起来,我很高兴。”
“你去做你的忠臣去!”多铎一把将多尔衮推开,大声的骂道:“我继续做我的逍遥贝勒,咱们两个不是一路人,你不要来烦我!”
多尔衮看着带着愤怒离开的多铎,无奈的低头离开。他心中不断的想着:“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苦心,我会讨回咱们兄弟的公道的,也是会给额娘一个交代的!”
北京,紫禁城,文华殿。
此时也在进行着一次君臣奏对,不过这里只有崇祯皇帝还有首辅薛国观两人。
“陛下,兵饷有着落了。”薛国观高兴的汇报道:“大臣们那里,臣可以去做说客,让他们捐银助饷。但是勋臣外戚,就得陛下您来说服了。”
崇祯刚听到让大臣捐饷还挺高兴,可是听到后面的要勋臣外戚也要捐输,而且还要他亲自去动员,脸色就不好看来了。他是大明帝国的皇帝,还要亲自拉下脸来,去向自己的亲戚还有大明的有功之臣去伸手要银子。这还有一点儿皇帝的尊严吗?还有一点儿皇帝的脸面吗?就算是普通民家,借钱也是要低声下气的,更何况他是直接要钱,这让他怎么能说得出口?怎么伸得出手?
薛国观看出了皇帝的顾虑,于是继续说道:“近来京中有一桩公案。武清侯李国瑞的庶兄李国臣对外说,老侯爷留下四十万两财产,他应该得一半。而他则愿意将这一半财产,捐助兵饷。”
其实是李国臣觉得李国瑞对他不好,想要争家产。但是李国瑞是嫡出,而且还袭了爵位,他一点儿胜算都没有,于是就放出了这个风声。
崇祯一听这话,立刻就高兴了。这可不是他去找人要的,而是人家自己说要给的。于是他立即问道:“此事可靠?”
“可靠,全京城人都知道了。”薛国观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崇祯立即吩咐道:“好,现在就下旨,给武清侯送去。让他把该给李国臣的财产二十万两准备出来,十日之内,上交国库。”
“臣遵旨。”薛国观也是高高兴兴的接了旨意。
崇祯又想起了文臣的捐助,不能只让勋戚出钱呀,他这个皇帝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文臣和勋戚,一个都不能少。于是提醒道:“还有众臣那里,也要去说服。让大家同心同力,共度时艰!等剿灭贼寇,平灭东虏之后,朕不吝封赏!”
薛国观躬身道:“众臣都是清正君子,自然是不会见朝廷急饷而无动于衷的,请陛下放心。”
第七十六章 可怕的赋税()
六月初十日,城西来了一队衙役还有民壮,他们是来收夏税的。
现在城外的耕种的田地已经少了很多,但是他们还是要出城来收税。要是没有完成收税的任务,县太爷受上司责罚,他们这些衙役也不好过。
他们在城西惊喜的发现了李岩他们种植的数百亩田地,于是就大队开了过来。对于周王府还有郡王府的田地,他们都是知道位置的,这些田地可是不在征税行列,他们自然就略过去了。
“劳烦通报一声,”一个衙役在寨子外大声的喊道:“要交夏税了,请寨子里的李把总来说话。”
对于七里寨,他们还是知道的。这个寨子的战斗力很强,能独自打败围攻的流贼,而且斩首两百多,这事差不多全县的人都知道了。不过他们是来收税的,就是硬着头皮,也是要来收的。
寨子门口的守卫立刻报告给了李岩,之后李岩和李仲两人出来,而李牟则是继续训练士卒。
“李把总,”班头出来,拱手道:“咱们是按规矩来收夏税的。”
李岩也是拱手还礼,之后笑道:“都是公事,班头不必紧张,李某是会照规矩纳税的。”
“这就好,这就好。”班头笑逐颜开的说道。他来的时候还怕七里寨蛮横,不好相与呢。前些年,因为收缴税赋而起的冲突不在少数,但是拿着扁担锄头的农民和拿着弓弩刀枪的乡兵,本质上是不同的,他们来之前也是提心吊胆的。
李岩笑着说道:“但是县尊是给过我文书的,只交半数的赋税,役钱是一个都不用交的。不知道县尊是不是和你们交代过?”
班头点头道:“县尊交代过了,咱们也是有分寸的,请李公子放心。”
李岩这下满意了,于是说道:“那好吧,我这里有地三百一十亩,你看该交多少税赋?”
一个老衙役突然插话道:“公子,不对吧?您这田地,少说也有三百四十亩。”
“闭嘴!老王头瞎说什么?!”班头看李岩皱起了眉头,立刻紧张的呵斥道。
老王头也是无奈,他是负责核对田亩的,要是出了问题,那可是他的责任呀。可是现在他也不敢再多说了。
李岩看了一下他的田地,之后指着田地的木桩,说道:“我的地,是用木桩绳索围起来的,其他的不是我的。”
老王头赶紧扭头看了一下,之后笑这拱手道:“果然是没错,围起来的当是三百一十亩,公子果然是信人!”
班头也是惊讶的看了看,他没有想到,这里居然还有其他人在种田。之后他就变得异常兴奋了,对这个李把总他不敢乱来,但是对于其他的民人,那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
班头拿出账册,笑着说道:“既然县尊吩咐过了,只交赋税,那就是每亩三升。李把总只交一半,那就是每亩一升半。现在是田三百一十亩,而麦价现下是每斗三千钱,所以一共合银一百三十九两五钱。”
李岩点头道:“好,我给班头一百四十两。”说完就让李仲去取银子。
班头笑着点头哈腰,道:“谢李把总了,谢李把总了。”他倒不是真的感谢那半两银子,而是感谢李岩的配合,没有多费口舌,就把任务给完成了。要是遇上豪强之家,不想办法减少税赋才是怪事呢。即便是他们已经减免了很多了,但是依然是斤斤计较,恨不得像皇亲国戚一样,要朝廷给他们米禄才好呢。
李仲很快就把银钱拿了过来,衙役中有各方面的老手,看成色的,称重量的,一会儿就验看完了。
衙役们完成了任务,就快速的离开了七里寨,向西边废弃的村中而去。
“都出来啊!不要躲!”到了村子里,可是就不同在七里寨了,衙役们大声的叫嚣着:“要是再躲,就要放火了啊!”
林程海还有另外两家人终于无奈的出来了,站在一起,看着来收税的官差。这些他们都太熟悉了,每年都是要有两次的。
老王头抬眼看了一下他们的田地,说道:“班头,一共三十一亩。”
班头一个眼神,两个衙役出来,一个拿着鳞册,一个拿着算盘。高声的说道:“你们有地三十一亩,夏税每亩三升,合银十四两。另外还有辽饷,剿饷,折色,耗羡,解京阔步役、胖袄盔甲役、糙米役、盐课役、打冰防河战役,还有军需豆料、草料钱,总计每亩二两,合银六十二两。”
“哪有这么多?!”林程海终于忍不住了,大声的说道:“这些地的收成,可没有你们收的多!”
班头不耐烦的一挥手,呵斥道:“闭嘴!这只是一部分,还没有完呢!”
拿账册的衙役接着高声念道:“这里原有里甲,欠崇祯九年,十年半数钱粮,欠崇祯十一年全年钱粮。一共是银六百八十七两,你们既然种了他们的地,这些积欠,也是由你们来包赔!总计你们需交税银七百六十三两!”
林程海愤怒的吼道:“你们不用说了!哪有这么多的银两?!我们是农民,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商户富豪,那来的这么多银两?!漫说那些这里的里甲积欠的钱粮,就是我们自己今年的夏税,我们也交不起!”
班头冷笑一声,道:“能在这个年节,在这里开出三十多亩的荒地,没有家底儿,谁人会信?你们是自己交,还是要我们去搜,你们自己选。”
“没有!”林程海大声的回绝道。
班头没有废话,直接一挥手,道:“搜!”
林程海从腰间拿出一把匕首,大声的喝道:“谁敢?!”
“抓!”班头还是简单的一个字。
几个衙役上前,一个前面吸引注意力,另外两个拿铁索从旁边一套,就把林程海给锁住了。其他的两家人都畏缩的后退,不敢有丝毫抵抗,只有林程海的妻子还有老爹上前去求情。
随着一阵翻箱倒柜,衙役们终于从屋子里出来,不但把林程海他们私藏的五六十两银子全都搜了出来,还把他们的口粮也全部都抬了出来。
班头得了汇报,之后大声的说道:“这些东西,折银六十一两,你们今年的夏税还欠十五两,你们的积欠是七百六十三两,再加上今年的积欠,那就是九百一十六两。男人抓走,你们这些家眷,筹集钱粮,在七月十五之前,到衙门里交齐!不要晚了,否则你们的男人可要受苦了!”
“差爷,您发发慈悲吧,我们哪里有这么多的银钱啊?”林程海的妻子哭叫着。
班头随意的说道:“朝廷定的就是这么多,有什么怨气,找对了人!”之后带着他的手下,还有搜出来的粮食,回县城去了。今天他们的收获实在不少,尤其是那些银子,他们可以拿掉一大半儿呢。
第七十七章 反面教材()
林程海的妻子无助的看着他的丈夫被抓走,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另一家人的人也是泪眼朦胧的提醒,说要不要去七里寨,请那里的人帮帮忙。这也似乎是他们唯一的指望了,于是他们三家人倾巢出动,向离他们不算远的七里寨赶去。
其实李岩他们就一直在寨子里看着衙役们把人带走的,虽然离的远,听不见说的什么,但是也能猜出个大概。此时见几个女人,老人,孩子急急忙忙的向寨子赶来,也就知道她们是想要干什么了。
“走,回去吧,二哥。”李岩转身就走,还招呼着正在皱眉发呆的李仲。
李仲拉住李岩,问道:“你不打算帮他们?”
李岩回头,无奈的说道:“我怎么帮?我就是一个小小的乡兵把总,没有那么大脸面的。”
李仲此时看见了在寨子围墙的周围,有不少人家正看着匆匆赶来的几家人,有的还对他们指指点点的。
“真可怜啊,连口粮都被拿走了。”
“可怜什么?我看是活该!要是跟咱们一样留在寨子里,哪里会遭这个罪?”
“就是,公子又不是没有留他们。”
“没错,以为他有把子力气,就比公子还厉害?还想自己单干,也不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斤两。”
……
李仲听着人们的议论,突然皱眉,低声的问:“你是故意的,是不是?那些官差说田地数目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什么也不说的。你是故意的!”
李岩同样低声的说道:“我这里不是善堂,想来就能来,吃饱喝足了就离开。他们就是反面的例子,有比较,人们才能分的出好和坏。”
“你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李仲痛心疾首的问道。虽然他很激动,但是还是记得压低了声音。
李岩看了看周围,低声道:“走,咱们回去说。”
赶在林程海他们的家眷来到寨子前,李岩和李仲回到了寨子里,没有去议事厅,而是去了李岩的卧房。
“我们现在做这些不就是为了救这些百姓吗?”李仲激动的问道:“可是你怎么还能害他们呢?!你不帮他们也就是了,怎么能害他们呢?”李仲还有理智在,没有大喊大叫,而是尽量让声音低一些,但是也表达出了足够的愤怒。
李岩解释道:“我这也是为了救人,为了救更多的人!刚才咱们是能帮他们,可是会有什么后果,二哥你应该能想得到。等明年,不会有几个人留在寨子里,他们都会离开,自己单干。反正在这里咱们会帮他们,官府不会向他们收税,他们为什么还要给咱们交三成的收成呢?到那个时候,咱们的队伍就要解散!现在救了三家,可是明天,咱们就不能再救一个人了,我想二哥应该是知道该怎么做的。”
李仲冷静了下来,开始思考。他知道李岩说的一定会变成现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既然能白占便宜,那就不会有人去付钱。尤其是在有人做出示范之后,会有无数的人去效仿的。
“李公子,求求你,救救我们吧!”
“我们知道错了,您就发发慈悲吧。只要能救出我家男人,我们一定入寨子,给您当牛做马,以报大恩!”
“求求李公子了,我们现在只有来求您了呀。”
……
寨子围墙的大门外,林程海他的家眷跪在门口,大声的哭喊着,不住的叩着头。
过了一会儿,李牟也找来了,问道:“二哥,四哥,你们怎么躲到这里来了?外面都已经人山人海了,快去看看吧。”
李仲也说道:“去看看吧,现在人人都知道咱们寨子的好了,不用再让他们受罪了。”
李牟好奇的问道:“到底是什么事呀?”
李仲简单的给李牟解说了一下。
“好样的,四哥!”李牟突然拍着李岩的肩膀,赞道:“看来我是选对了,这样才有当大头领的心性!”
李仲却是继续劝道:“快去看看吧,你的目的反正也达到了。”
李岩无奈的说道:“二哥,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帮他们呀。”
“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李仲不死心的问道。
李牟倒是唯恐天下不乱,说道:“他们就是挂在城楼上的脑袋,哪里有刚挂上去,就立刻摘下来的道理?”
李岩摇摇头,说道:“走,看看去吧。”
等李岩他们来到围墙大门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老妇人哭晕过去了,她的家人正在伤心的照料。
他们看见李岩出来,立刻又不住的叩起头来,并且大声的喊着求情的话。
李岩大声的说道:“你们不用再磕头了,我帮不上忙的。你们还是回去另想办法吧。”
林程海的妻子哭着求道:“李公子,俺们知道错了,求您再给俺们一次机会吧。只要能把俺家男人救出来,俺们一定对公子忠心耿耿,誓死追随。”
李岩无奈的说:“不是我不帮你们,而是我真的没有办法。”
“那请公子借些银钱给我们,俺们以后当牛做马的给公子还上。”林程海的妻子又是哭着说道。
李岩摇摇头,两手一摊,说:“我们也是刚交过赋税,也没剩下什么了呀。”
林程海他们的家眷以为李岩他们也和他们一样,不但要叫赋税,还要交这里的积欠。于是也就绝望了,他们不再哀求,而是木然的起身,跌跌撞撞的向他们的家走去。
李仲低声的问道:“你怎么也不问问要多少钱呢?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很多的钱,对咱们来说,不一定算多呀。”
“这是整个寨子的人用命换来的,我不能就这么给外人。”李岩同样小声,但是坚决的说道。
李牟则是高兴的说道:“四哥说的是正理。”
第二天,林程海他们的家眷都去了县城,向县太爷去跪求宽免了。同样的人家去了县衙的还有不少,都是请求宽免一些赋税的,这让苏京很头疼。但是朝廷现在急缺钱粮,他也只能狠下心来,继续追缴钱粮了。
第七十八章 开封行()
交完了夏税,几天之后,李岩带着樊师傅还有他的一个徒弟,带着三辆大车还有十个士兵去了开封。看能不能买到做弓弩的软木、马尾绳,做箭矢的柳木,还有雕翎或是鹅毛。要是能建立一个长期的交易关系,那就更好了。
一路上都是看到官差在乡间收缴夏税,叫喊,抓捕,持械抗拒,随时都可能会在乡村出现。即便是有不少荒地,但是只要有人耕种的田地,都会成为大批官差们的目标。之所以会是大批的官差,是因为要是人少的话,他们可能会被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