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能有第一批新兵分配下去。还好河南、山东和山西等地都是北方语系,方言虽然有差异,但不过还没有达到完全听不懂的程度。只要训练的时候着意官话的训练,再加上识字班的学习,士兵们也就能相互交流了。
但也不是都是好消息,山东登莱水师就让李岩很生气。本来回来的水师官兵就不多,可是给他们分了田地之后,这些人却是好些人都不愿意再继续做水手了,而是要去做步军。
李岩将投降过来的最高级水师军官,把总张翰墨叫到了北京。明朝的水师还是用的陆军编制,手下管着多少人,就差不多给一个什么样的官职,所以这个张翰墨,也不过管着二三百号水手而已,带回来了大小十七条船。其中最大的一艘,不过是一条老旧的两百料战船,其他都是子母船,连环船,鹰船,苍山船这些小型船只。
“卑职叩见大元帅。”张翰墨进来,向李岩跪下行礼。
李岩没有让他起来,不满的问道:“知道我让你从山东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吗?”
张翰墨战战兢兢的回道:“卑职知道。”
“那就说说吧,你们是怎么回事?!”李岩冷冷的下令。他已经给这些水手足够的优待了,待遇都是陆军的两倍,可是这些人还不知足,反而不愿意再做水手了。
张翰墨回道:“回大元帅,水手们都厌倦了水上生活。给的粮饷被克扣的只剩下三四成,每次出航都是生死别离。大元帅天恩,给他们分配土地,光是土地就能让他们生活下去了,所以好些人就不愿意冒险了。”
“步卒同样危险!”李岩不满的说道:“一场硬仗下来,有些部队也会有两三成的伤亡。而且给水师的待遇,是步卒的两倍,也是考虑到你们在海上的处境,做了相应增加的。你们还不满意?!”
“卑职是满意的。”张翰墨赶紧说道:“可是有些水手不想再担惊受怕了。水师同陆上不同,若是船舰沉没,那就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而且舰船老旧,很容易就会出事,所以”
“你们打过海战吗?”李岩皱眉问道。
张翰墨知道李岩知道真实的情况,只好老实的回道:“虽然我们只是负责给辽东海运粮食,可是船只实在是老朽的不行了,不用说海战,只是大一些的海浪,都可能让船只散架。适合造船用的木料本来就少,还都被用来造商船了,朝廷一直都在辽东耗费太多的银钱,我们水师的开支几乎微不足道。这次得大元帅恩赐,有了土地,所以许多人就不想再做水师了。”
李岩很生气,原来是他给的条件太优厚了,反倒是让那些水手不想继续在战船上挣粮饷了。可是这个时候只有这么一点点的水师投效过来,他也不能用激烈的手段,让水师的人寒了心。
所以他平静了一下,才说道:“愿意继续在水师效力的,待遇再加一倍。你能说服多少人留下来?”
张翰墨犹豫了一会儿,才回道:“五六成应该没有问题。”其实这个数量他还是能保证的,能回来投降的有不少是他的生死弟兄。这份交情,再加上李岩的优厚条件,能留下来继续操船的,应该只多不少。
李岩吩咐道:“你必须要留住七成以上的人员。你回去告诉那些水手,步军有步军的规矩,他们不一定能适应。只要不能适应,我就会把他们踢出部队,他们得到的东西也将被收回!”
“属下明白。”张翰墨立刻答应下来。
李岩马上又问道:“在木料足够的情况下,船匠能不能造出更大的战舰?”
“这个卑职就不知道了。”张翰墨谨慎的回道:“不过水师已经很久没有添置过大型战船了,想来即便是有木料,要造出大船,还是有些难度的。”
李岩点头,吩咐道:“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还有,回去之后要多想一想如何去利用现有船只来作战,并且要能打赢。”
张翰墨再次叩头,道:“卑职明白。回去之后一定勤加思考,让我们的水师能尽快形成战力,助大元帅平定江南。卑职告退。”
等张翰墨退下去之后,李岩就在发愁了。好不容易投降过来一支小小的水师,可还有一半人闹着不干了。而且这支水师实力很弱,想要在水战中能有什么好的表现,他还真不抱有多少希望。近海防御都成问题,就更不用说去远海作战了。
虽然战船上装着火炮,可是船只服役时间太长了,也就都不敢开炮了。说不定没有打到敌人的战船,自己的船就会被震散架了。现阶段,他的水师也只能是多造些小船,用火攻,或是用炸药来对敌作战。
他对孙四福吩咐道:“给黄得胜发信,让他从沿海地带的渔民中招募水手,待遇为普通步卒的三倍。但是要体现在发给的粮饷上,每名水手给的田地,为步卒的一半。还有,尽量将各地的造船匠人和作坊集中起来,在天津设立造船厂。”
“好的,属下马上就让书吏去写。”
李岩接着说道:“还有,给河南送信,让李仲将军注意与李自成接壤方向的防备。将来要是谈判不成,要小心李自成的偷袭。还有南京方面的消息,也要着力打探。现在张献忠也失了锐气,要防备南京的军队北上。”
“遵命。”孙四福答应。
第610章 私心作祟()
在征得李岩的允许之后,田见秀派人快马向太原报信,而后由太原向西安送鸽信。所以消息去的还算比较快,只是比李过的战报晚了两天时间。
西安,大顺的将帅又一次陷入了争论当中。
“绝对不能把太原让给李岩!”刘宗敏断然说道:“没有了太原,晋南也保不住。”
袁宗第反驳道:“可是李岩已经占了宁武关和雁门关,想要南下的话,现在太原的兵力也保不住。而且李岩一向守信,只要和谈达成了,他就不会再南下,咱们至少还能保住晋南之地。”
“信用?!”刘宗敏不满的说道:“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李岩也是要争天下的人,我就不信他会得了太原之后会停下来。”
高一功问道:“要是防备太原,要多少兵力才够?李岩可是一直在向大同增兵,我估计能有一万多人了吧。”
他在偏关的战局稳定下来之后,就回来亲自向李自成做汇报。此时大同各地以及都在李岩的掌控之下,他和李过虽然有近两万人马,可是在没有得到李自成的命令之前,也不敢向李岩进攻。
刘宗敏依然不放弃:“不管他有多少人,也不能马上就南下吧。太原一直在坚壁清野,再给派一些部队过去,也能坚守个三五个月了。再说了,还有清国在关外呢。就算是咱们不和他们合作,他们自己也会来找李岩麻烦。到时候李岩就会像崇祯一样,把他的精兵都布置在长城防线。”
牛金星立刻附和:“汝侯说的对。李岩亲自坐镇北京,定然不会轻易放弃直隶。清国虽然小败,但是实力未损,一定能将李岩牵制在长城各关隘。”
李自成沉吟一下,才开口:“嗯,军师说的有道理。清国是咱们的生死大仇,自然不能与他们合作。不过李岩与清国之间的作战,正好可以为咱们所用。马上再调一万人马去太原,还是一功过去负责吧。”
高一功还没有答应,刘宗敏立刻说道:“还是我去吧。”
他之所以这么想去,是因为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兵败,退出关外降清之后,决定将吴三桂的家眷归还吴三桂。不过他们和吴三桂没有联系的渠道,所以就先交给李岩,让李岩代为归还。若是李岩如约归还,那吴三桂就没有了顾忌。若是李岩杀死吴三桂的家眷,那吴三桂自然会拼命报仇。李岩要是扣下了吴三桂的家眷,吴三桂这样的奸雄,也不会有多少制约。
而他朝思暮想的陈圆圆,也是要和其他人一起从山西送到北京去。当知道李自成要把陈圆圆她们送走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打过主意。可是李自成好像知道他怎么想的,马上就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而且还派出心腹来看守。所以他只能想办法去山西才方便下手。
众人都没有想到刘宗敏居然是为了一个女人,而要坚持守卫太原的。而太原作为省府,意义重大。他们不再是流寇,而是开国立朝的大顺,对山西这样的富庶之地,自然不能再像北直隶一样轻易放弃。
李自成点头道:“既然宗敏主动请缨,那就你去吧。到了山西,要相机而行,最好能控制住内长城一线,这样防守起来就轻松一些。等西北稳住之后,就能调更多的部队过去了。”
宋献策提醒道:“陛下,山西已经无关紧要,不必派过多兵力过去。如今我大顺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南方財赋重地,最后再与李岩决战。”
陈名夏,龚鼎孳等跟着从北京过来的臣僚们也终于敢插话,都是附和宋献策的话。
他们已经收到消息,那些去了南京的官员都被当做罪臣来处理。有的逃回了家乡,有的被抓进了大牢,还有的则是被愤怒的人群将家宅毁去,实在是令人心寒。连逃回南京的大臣都受到这样的对待,更不用说他们这些真的投效了李自成的。所以他们对南下江南,绝对是打心眼儿里支持。
牛金星此时却是黑了脸。他才是丞相,这些人都是他录用的,怎么一下都成了宋献策的应声虫了?不过他还知道轻重,此时李自成虽然看不出什么来,可是心情却是着实不好,也不敢与宋献策争锋相对。
李自成从去年离开河南后开始顺风顺水,一路打下了偌大的地盘儿,还登基称帝了。可是一切美好都让突然入关的清军给绞了个粉碎,不但从北京狼狈而逃,而且控制区也变得烽烟处处。这其中的落差,自然让李自成心中积攒着无数的愤怒。
“山西也是富庶之地!军师不必再说!”李自成突然冷下脸来,呵斥道。
北京,李岩这里也收到了不好的消息。
洛阳,灵宝,陕州等地的一些士绅,在从事粮食的走私的贸易,通过潼关卖给李自成。由于李岩有土豆产出,所以对粮食的收购价格不高,而且用的是粮食做等价物,金银基本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而那些绅士人家却是更看中真金白银,所以尽管风险极大,他们也还是开展了走私活动。
李岩冷冷的吩咐:“查!将参与走私的军兵揪出来,杀头!他们家的田土也都没收!至于那些士绅,按照他们的走私量,加十倍罚没。并且所有的参与人员,子侄、家丁、下人都一样,都要去做苦役五年!”
孙四福汇报道:“赵大同汇报,说是乡绅们与军将们结亲的事情很普遍,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稽查不严的情况。”
李岩感到无奈,这种情况,他当初看到李牟不断纳妾的时候就预见到了,所以当时才反复告诫李牟。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严重起来,士绅们已经开始向中下级军官伸手了。可是他也不能让手下不娶士绅之女吧。
他想了一会儿,吩咐道:“立刻派人查,等查清楚了,就按我刚才说的处理。不论是谁,绝不宽待,并且要通报全军。再有,让冯程做好准备,回河南与赵大同换防。”
“算了,”李岩犹豫了一下,更正道:“先不用通知冯程了,等这件事处理完了再说,免得军心浮动。”
孙四福终于放松下来,他还担心李岩一时生气,真的就要马上换防。军中娶士绅家女子的军将多的是,毕竟能娶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官家小姐,实在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若是李岩继续扩大打击面的话,他还真是有些担忧。
“大帅英明。”孙四福笑着说道:“这件事情一通报下去,全军官兵就都能警醒了。对那些涉案士绅的处罚,也足以让其他动歪脑筋的人不敢再有动作了。”
李岩叹息道:“希望如此吧。都是跟着我一路走过来的,真要是为了钱财美色而放弃以后的荣华富贵,那也是他们自己意志不坚。没有士兵的将军,他什么也不是。”
第611章 蓄谋()
几天之后,田见秀收到了西安的消息,这个谈判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他虽然很失望,可是众人的决定,他也无法改变,只能向李岩如实陈述。
李岩冷笑一下,说道:“既然如此,那田兄就请回吧。”
“李兄,”田见秀拱手道:“虽然咱们和谈不成,不过也不要轻起战端。虽然李兄兵甲无双,可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咱们双方还是以和为贵,李兄以为如何?”
李岩笑着说道:“多谢田兄关心了。既然和谈不成,那就不会有什么约束,咱们双方不论是谁,随时都可以先开战。田兄请回吧,至于路线嘛,我给田兄选的是井陉口。”
田见秀无奈,只好抱拳:“那就谢过李兄了,我们明日启程。”
等田见秀离开之后,李岩对孙四福吩咐道:“再次通知下去,与李闯接触的关隘通道,要加强盘查,不能让一粒粮食运送过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土豆过去,更不能让种植土豆的人过去。”
“遵命。”
李岩知道,李自成已经开始缺粮了。李自成只是占据了湖广长江以北的地区而已,所以粮食产量并不大。而关中地区虽然田地也不少,可是这些原来的秦王田产大都成了大顺军中将领的私产,自然也收不上几石粮食来。西北地区就更不能指望了,不但没有帮助,那里的军兵还等着他把粮食运过去呢。
土豆现在可是他手里的大杀器,要是让李自成也解决了粮食问题,那他可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敌人。一个清国已经牵制了他很多精力了,所以对于土豆的控制,还要比其他粮食控制的更加严格才行。
好在李自成他们似乎也没有吃惯土豆吧,这次汇报上来的粮食走私,八成多的都是麦子和谷子,剩下的才是土豆。他相信,这一点儿土豆,应该不是被用做种子的。
“大帅,周世显找来了。”孙四福进来禀报。
李岩问道:“他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孙四福解释:“他就是崇祯皇帝给长平公主定的驸马,是您让找的。”
李岩经过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长平公主说不想成亲,而是想要南下金陵。不过为了表示对前朝皇帝和公主的尊重,他还是让人把这个准驸马找到,让他们双方自己商议,他不掺和这个事。
“我就不见了,让他等着吧。”李岩吩咐道:“等长平公主身体好些之后,再让他们在那些降臣的见证下自己商议去吧。”
长平公主可能是担心她弟弟前明太子的生死,再加上搬进了她之前居住的寿宁宫,睹物思人,想起李自成进城的那一个血腥之夜,所以病倒了。再加上被斩断了一只胳膊,身体本来就虚弱,所以这些天一直都卧床不起,自然只能让周世显等候了。
“属下知道了,这就去安排。”孙四福抱拳答应,又再次快速出去安排。
而此时,叶臣也带着部队回到了盛京。
他本来带这部下先走,准备找地方等着姜骧,毕竟姜骧是总兵官,在大同宣府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自然不能随意放弃。可是他没有等来姜骧,倒是等来了李岩的追兵。还没有等他准备好攻击呢,就看见后面跟进的部队带着的大炮。他不知道李岩的部队还有多少,所以也不敢在这里久留,只好带着部队继续北撤。
这一撤,却是收不住脚了。后面有李岩的骑兵跟着,再后面还有李岩的炮兵跟进。他们想打,可是李岩的骑兵却不给机会,每次都是跑回去同炮兵汇合。可是炮兵还有那些骑兵,每次又都能快速的列成方阵,让他们无法下口,只好继续撤退。
两天之后,他们终于知道姜骧投降李岩的消息,所以也不敢再留在大同,选择最近的关口破关而出。好在守关的还是姜骧的部队,只付出了很小的伤亡就出去了。
他之所以这么快就能回到盛京,是因为这一路上,他们都是快马加鞭的通过蒙古各部,没有像往常那样耀武扬威,索要补给等物。因为他们在关内再次被击败的消息,在草原上比风传的都快,他们能看的出来,那些蒙古人看他们的眼神少了敬畏,却是多了一些戏谑,甚至是挑衅。
济尔哈朗厉声问道:“擅自进入关内,损兵折将,你可知罪?!”
叶臣无奈的回道:“是姜骧派人来请降,所以我才带人破边墙而入,助他抵御李自成的袭击。本来前面很顺利,我们将李自成的部队打到了黄河边,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李岩的部队却是从东边过来夹击。”
“李岩和李自成结盟了?”代善皱眉问道。
叶臣不确定的回道:“有可能,要不怎么会对我们两面夹击呢?”
阿济格担忧的说道:“李岩若是真的同李自成站到了一起,那他们是不是会来与咱们大清为难?”
“不可能。”多铎确定的说道:“李自成是大顺的皇帝,而李岩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从无败绩,可是李岩却没有建国的准备。难道李岩会屈居李自成之下?”
“那李岩怎么会去救李自成的部队?要是没有李岩的搅局,李自成的部队会损失惨重。”豪格终于敢开口了,他在山海关的败绩,也让他不敢再嘲笑多尔衮。可是现在多铎的话明显说不通,他自然不想放过任何打击两白旗的机会。
多铎不屑的说道:“这些不重要,就算李岩同李自成暂时的合作,他们迟早也会再次开战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威慑蒙古诸部,不能让他们与我大清离心。”
“与蒙古诸部会盟?”济尔哈朗问。
多铎点头,阴测测的说道:“让漠南蒙古诸部都来,而且时间要定的紧一些。哪家要是没有来的话,那就以此为借口去征讨。我大清虽然几次败于李岩之手,可是对付蒙古人还是手到擒来。在稳定蒙古诸部的同时,要加紧赶制大炮,还有火铳、投石机和开花弹。只要我们也有了和李岩一样的利器,那击败李岩也是十拿九稳!”
“一味用强,有些不妥吧?”代善有些不同意。
阿济格立刻顶上:“不这么做,还能有什么好办法?难道再去和李岩打?更好的火炮还有投石机造出来之前,我可不会去同李岩交战。”
济尔哈朗等了一会儿,见众人没有其他建议了,只好同意:“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