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白世雄他们按照李岩的建议,前后拉开了足够的距离,前面的骑兵打完一枪之后立刻减速,拉开和清军的距离,让回身放箭的清兵瞄不准目标。而后第二排的骑兵再奋力的追上去,趁着清兵放箭之前,将清兵打下马去,然后又是减速拉开距离。

    这样一来,他们的伤亡就少了很多。即便是被射中战马,在倒地的时候,骑兵机敏的跳下马来,他们也基本不会被后面的同袍踩踏到。他们之间的距离足够,骑兵们都能反应过来,及时让战马做出规避。

    此时白世雄追击的已经不单单是多铎和阿济格留下来断后的部队,而是清军的主力。

    断后的孔有德等人都是心惊胆战,李岩的骑兵实在太难缠了,刚消停一会儿就又追上来了。而且李岩的部队火器厉害,身上的铠甲基本没用,谁落在后面谁倒霉。所以他们都没命抽打着战马,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因此他们这么快就追到了大队人马的尾巴。

    多铎和阿济格得到汇报,觉得很愤怒。他们三万骑兵,居然让两千敌人追着跑。之前是李岩有炮兵做掩护,现在却是只有骑兵。而且这里距离北京已经很远,炮兵短时间内跟不上来,于是他们决定来一场歼灭战。

    李岩在后面,视野更开阔,看到从清军的大部队中分出两股人马,向后队跑来。他就知道,清军这是要反击了。于是他立刻让传令兵手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好在他们距离白世雄也不算远,号角的声音穿透力又强,几只号角同时吹响,前面的骑兵都听到了。

    “大帅,您怎么来了?”梁振方首先退了回来,见到李岩吃惊的问。他被白世雄教训一下,立刻就收了心性,在队伍后方冷静指挥,所以退的最早。

    白世雄和其他几个将领也过来,吃惊的和李岩见礼。士兵们则是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先装好一支手铳再说。

    李岩摆摆手,命令:“没时间浪费,你们先走,我们断后。”

    众人也不争论,他们的手铳最多只有一两支还有弹药,如何断后?还是让生力军来断后更靠谱。

    “后排准备手铳射击,次后排准备投掷炸弹。”眼看着几千清军骑兵轰隆隆的飞奔过来,李岩一边率队奔逃,一边下令。

    他的亲兵很快把命令传递下去,骑兵们各自准备。尤其是投弹的倒数第二排的骑兵们,他们从袋子里拿出炸弹,抱在怀里,同时把火媒拿在握缰绳的左手上,随时准备点火投弹。

    李岩不断回头观察着距离,发现清军距离他们只有四五十步了,立刻下令:“投弹!”

    骑兵们点燃引线,抓住绳索甩两下圈才向后抛出去。炸弹越过后排骑兵的头顶向后飞去,而战马的速度又很快,炸弹还没有落地,周围就已经都是冲上来的清军骑兵。

    “轰隆”,“轰隆”,炸弹在清军的骑兵群里炸开。虽然清军也会躲避,可是前面的躲过了,后面的却是刚撞上来。爆炸的弹片把马匹炸伤,声响让马匹受惊,气浪把附近的骑兵掀下马去。

    清军的骑兵抓着缰绳,都在全力去控制战马,没有余力来发射箭矢。而且炸弹还在持续的抛过来,让他们极其惊惧。等他们蒙头冲出爆炸的硝烟之后,却是迎头撞上了射来的弹丸。铅弹重重的打在他们身上,把他们一下就砸的倒飞出去,摔下马去。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578章 紧追不舍() 
多铎带着骑兵追击,面对炸弹和火铳的打击,他自己伤亡数百,不过是给李岩造成了几十人的伤亡而已。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只好让部队停止追击。

    可是李岩也在两百步之外停了下来,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他的部下赶紧装弹药,交换位置,炸弹已经用完的骑兵换到前面去。

    多铎心中一喜,以为李岩这是要和他来一场正真的对决了。因为李岩那里有四五千骑兵,他这里才三千而已,看着是李岩占优,所以觉得李岩会过来一战。

    但是只要双方对冲而过,交换了位置,那么李岩的骑兵就落在他的包围中了。就算是李岩的骑兵有火器,给他们造成的伤亡大一些也没有什么。只要把这支骑兵消灭掉,他们是撤退还是继续作战都会从容很多。

    多铎一声令下,八旗骑兵们又向李岩冲了过去。他们对李岩的阴险很愤怒,可是也很害怕。他们每人都是身经百战,哪里见过这种打法?简直就是对他们的屠杀呀。不过他们也知道,有这支骑兵跟着,他们做什么都不放心,还是要尽早消灭掉才行。

    他们都是磕打着马腹,让战马的速度马上加起来,好尽快冲过去。他们也不射箭了,反正他们的马弓也没有什么优势。他们都是把压低身体,拿着兵器,准备直接对冲拼杀。

    李岩不上当,还是让自己的部队掉头后撤。不过速度不算快,等清军的骑兵接近之后又是向后扔炸弹和开枪。

    清军这次学乖了,一看李岩还是上次的办法,他们也就识趣的停止了追击。他们满洲人也不多,同样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对于李岩的油滑,多铎气的直骂娘,可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其他的将领们也都是骂骂咧咧,都说汉人没有英雄,不敢和他们真刀真枪的来打一场。

    一会儿之后,阿济格也让全军停了下来,带着亲随来到多铎这里。说道:“干脆,咱们全军杀回去,把李岩的部队全都给灭了算了!”

    “能灭的了吗?”多铎无奈的说道:“咱们连大炮都没有了,骑兵根本靠不过去,怎么灭呀?”

    阿济格恶狠狠的说道:“那就围起来,饿死他们!渴死他们!”

    多铎摇头:“要是能围的住,多尔衮就不会撤走了。”

    尼堪插话道:“豫亲王,咱们大清可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看看各旗的兵丁们,都没有了往日的骄悍。咱们不能再撤了,要把咱们大清的荣光打回来!”

    多铎犹豫了一下,还是吩咐:“图赖,你率领一千两黄旗骑兵,同三千汉军骑兵一道断后,不能让敌骑靠近大军二里之内。”

    图赖不满的说道:“豫亲王,我两黄旗自入关以来,每战必前。经历大小十余战,伤亡七百于骑。汉军也是新败,伤亡惨重,军心已堕,如何让我们去断后?”

    多铎皱眉,呵斥道:“只是今天半天而已,明天自然会轮换他部。入关以来,谁人不是奋勇杀敌?独你们两黄旗的功劳要多表一表?!”

    图赖虽然愤恨,可是也不敢再辩驳。要是多尔衮那里,还能讲些道理,可是多铎向来是飞扬跋扈的性子。现在又是军心士气受挫的时候,说不准还真有可能把他给砍了。要怪只能怪多尔衮棋高一着,把豪格削了爵位。顺治皇帝又是个小孩子,他们这些两黄旗的人只能受欺负了。

    多铎见图赖不说话了,于是就和阿济格又回到了中军,继续带领部队向将军关前进。他们已经派出了前锋部队,去把将军关夺下来,好让大军能够顺利通过。

    阿济格无奈的说道:“这次咱们可是损失惨重,比当年松山大战损伤都多。李岩要是控制了北方,咱们可就不容易进来了。”

    多铎倒是没有那么悲观,说道:“没有那么遭。长城有那么多的关隘,咱们随时都能再进来。现在山海关有吴三桂,山西有李自成,再加上咱们在关外牵制,李岩就算有三头六臂,也耗不了几年。咱们几十年时间把明国朝耗死了,再等个几年又有什么关系。”

    “但愿吧。”阿济格还是情绪低落的说:“这李岩有些不一样,不好对付呀。”

    李岩见清军大队又开始前进,于是马上带着骑兵又追了上去。

    而被顶在最后的汉军骑兵,都已经没有作战勇气了。八旗兵还能射几支箭,给李岩造成一些伤亡,可是他们却是很少有人能在马上开弓放箭,只有挨打的份儿,让他们更加士气低迷。

    他们好些人被给了一张步弓和一壶箭,想让他们临时客串一下弓箭手。弓箭是那么好用的?没有两三年的训练,能做弓箭手吗?他们也算是豁出去了,不听图赖的命令,根本就没有下马放箭,等李岩的骑兵接近之后,立刻就向后逃跑了。

    两黄旗的骑兵砍杀了几个汉军骑兵,可是一点儿都不能遏制汉军骑兵的溃逃。他们也不想留在后面被李岩射杀,于是也掉头开始逃命。他们避开了大军的后队,让后队人马慌乱起来。

    李岩趁着清军后队慌乱的空档,冲过去放了几阵手铳,杀伤了一些清军。

    才走出不到五里的清军又不得不停了下来,阿济格带着大队骑兵赶过来驱赶。

    李岩又是故技重施,一边逃遁,一边给追击的清军一些杀伤。不过清军也不傻,早早的拉开队形,稀稀疏疏的,让他的炸弹也没有多大的效果。可是稀疏的队形,却是让前面的骑兵成为好几支手铳的目标,清军的伤亡也不算小。

    清军知道,要把李岩彻底赶走,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他们也不留断后部队了,等李岩追上来的时候,各部骑兵轮流出动,只要把李岩驱离一段距离就行。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及早的出关去,其他的什么也不想了。

    天色黑下来之后,李岩带着骑兵向后退却一段,在一个废弃的村寨中停留。同时派出人员,去后方接应他们的辎重。为了防备清军的夜袭或是围困,他把岗哨放的远远的,让部队分四批轮流休息警戒,有情况的话也能及时应对。

    而清军根本就没有偷袭的打算,他们快速的抢掠了几个村镇,得到粮草之后连夜向将军关赶路。没有李岩的骚扰,他们即便是不休息也心甘情愿。只要出了长城,他们就安全了。

第579章 货比两家() 
第二天一早,李岩就带着骑兵极速去追赶。可是等他们在斥候的指引下到了将军关外围,清军已经大部出关,只留下一小部分留在峪口两侧以及关墙上,似乎有凭关据守的意思。

    李岩有些无奈,他的骑兵只是带了些炸弹和手铳,要是勉强去攻城,所要付出的伤亡是他不愿意承受的。之前追击清军,是能以更小的代价换得更大的战果,能大量的杀伤清军。可是现在强攻,却是正好相反。

    虽然这个隘口不能让清军占据,可是也不用急在一时,等步兵跟上来再夺回来就行。左右不过一两天,清军也不可能把防御加强多少。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万里长城要如何防备。这里的明军显然已经不能用了,清军每次都是来去自如。这次密云,蓟镇等地的官军不是投降清军,就是跟李自成撤走,各地也都是空虚。可是他这里只有三万人马,连守住边墙都不够。虽然山东已经开始了分田和征兵的工作,不过三四个月之内是见不到效果的。

    而且还有东边的吴三桂等人自成一系,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态度。他必须要慎重对待,要是吴三桂倒向了清国,山海关洞开,被他刚刚赶出去的清军又会卷土重来。同时还会加上吴三桂等人的五六万大军,那样的话他的弹药量也不够一场大战了。

    还有逃去山西的李自成,一定也不会轻易放弃北京。等李自成整顿好兵马再次杀回来,他要面对的,又会是百万之众的敌人。

    还有各地的治安问题。他一下子占领了山东和直隶这么大的地方,各地的留守部队又很少,一个照顾不到,就会形成盗匪横行的局面。虽然以他的军力,之后剿灭也不费什么事,可是地方生产不能恢复,对政府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这一件件的事情都要妥善的解决,让他都有些头疼了。相比之下,留在京城中的明朝官员们,倒是相对容易解决的事情了。

    此时梁振方过来,抱拳汇报:“大帅,抓到一个斥候,自称是平西伯的麾下。”

    李岩吩咐道:“带上来吧。”

    很快,一个耷拉着一条左臂的士兵被带了过来。

    士兵跪下来叩头,说道:“小人手臂受伤,不能给大元帅行全礼了,请大元帅勿怪。”

    “把他的马打死了,摔下来摔伤的。”梁振方在旁边解释。

    李岩吩咐道:“给他个三角巾,固定一下,免得伤势加重。”

    一会儿之后,一个受过简单培训的骑兵过来,给这士兵把手臂吊在胸前。那士兵又是磕头:“小人王顺,谢过大元帅救治之恩。”

    李岩随意的说道:“回去之后再好好治吧。说说吧,吴三桂让你们来做什么?”

    “就是探查一下大元帅同清军作战的情况。”王顺马上回答。

    “你都看到了什么?”

    王顺回道:“小人只看到清军连夜撤出了将军关,后来大元帅的骑兵来了,小人就想躲在远处再看看,却是被大元帅的兵将们发现了。刚上马想跑,战马就被打死了。”

    李岩点点头,问道:“吴三桂可投降了清国?”

    “没有。”王顺回答的很干脆。

    “他若是投降清国,你们也愿意跟着吗?”李岩接着又问。

    王顺犹豫了,回道:“这个,小人拿平西伯的粮饷,家人也是从关外随营迁来的,只能跟着平西伯。”

    “在我麾下效力,每个兵士都会得到十亩田地,只交三成实物税收,其他的都归自己。”李岩说道:“不过北方多山地,可以给二十亩。这是我的政策,你回去可以考虑一下。”

    “小人关外老家有十五亩上田,不过现在都抛给清国了。”王顺有些失落的说着。

    李岩肯定的说道:“你放心,关外之地迟早是要多回来的,只要你手里有红契,那片地就还是你的。”

    王顺低着头,什么也没说。

    李岩也没真的想凭借一两句话就把吴三桂的麾下拉到他这边,他不过是想让这王顺当一个免费的宣传员而已。

    他吩咐道:“给他一匹马,让他走吧。”

    “小人谢过大元帅。”王顺叩头感谢。

    李岩补充道:“给吴三桂、高第、唐通等人带个话。让他们谨慎做选择,不要自误。”

    “小人一定给大元帅把话带到。”王顺躬身保证,之后敏捷的上马,快速的远去。

    当天夜里,吴三桂就收到了王顺带回来的李岩的话。他派出了好几拨斥候,知道李岩一路追击清军,并且给清军造成了重大伤亡。虽然这个消息让他吃惊,可是面对十多组心腹斥候的回报,他也不得不相信。

    高第皱眉说道:“李岩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来攻打咱们了?”

    唐通却是对清军的伤亡有所怀疑:“李岩真的能让清军伤亡甚众?那可是数万铁骑啊,就算是李岩铳炮犀利,也不至于能抵挡的住铁骑冲阵吧?”

    吴三桂淡淡的说道:“从睿亲王到豫亲王,两支大军都败退出关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他们满八旗才多少人?其中的女真人又有多少?刨去其中的汉人,蒙古人,顶多也就是三五万人而已。那些蒙八旗,汉八旗不过是跟班而已。他们能承受多少伤亡?据报,清军的红夷大炮可是都丢弃了,要不是他们打不动了,会连他们的宝贝也不要了?”

    “那也不至于差距这么大吧?”唐通还是不相信的说道:“就连几千骑兵都能追着数万清军铁骑跑,难道咱们的军卒,就真的那么不堪一击?”

    高第不耐烦的说道:“清军主力都退走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唐通终于说出了他的内心想法:“听说李岩治军极严,而且还要给每个士兵发土地。若是投效到他的麾下,咱们还得到什么好处?连下面的军兵都对李岩感恩戴德了,还会听咱们的招呼?”

    高第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清军新败,还愿不愿意再和李岩打一场?若是咱们降清的话,李岩必定来攻。清军尚且不是他的对手,何况是咱们呢?”

    吴三桂叹息道:“和清国的联系不要断,李岩那里,也要派人去联系一下。现在的情形,咱们想要保持自立,怕是有些困难啊。咱们先看看两边的条件,再做定夺不迟。”

第580章 控制京师() 
五天之前,大同总兵姜骧和山西总兵王钺终于决定降清。他们利用设宴宴饮的机会,把大顺军的制将军张天琳等人杀死,然后袭击了大顺军的营盘。由于遇袭突然,而且又没有指挥,所以大顺军在大同的一万多守军死伤惨重,大部被歼灭。

    与其说是姜骧等人掩藏的好,倒不如说是张天琳完全没有防范。即便是李自成率领部队退出了北京,之后又回到了陕西,大顺军也没有认为他们的事业遭到了巨大挫折。他们对于这些明朝降将及其蔑视,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再一次背叛。

    可是等姜骧终于控制了局面,要向清军投降的时候,却是发现清军撤走了。他有些着急,于是派人去打探消息,才知道是李岩把清军打败并且赶走了。不过李岩似乎暂时没有来大同的打算,于是他和王钺一商量,反正清军来也是给崇祯皇帝报仇的,既然清军被赶走了,那他们就自己立个皇帝好了。

    于是就把枣强王的后裔朱鼎栅找了出来,用来号令山西各地打击大顺在山西各地的政权,恢复明朝的统治。同时他分兵四处,将宁武、代州等地控制在手中,做两手准备。要是李岩派兵过来,他以大同等地投献,自然能得到更多奖赏。若是李岩不着急,他也不见意割据称雄。

    而后又联络宣府、阳和地区的前明官员。这些地区的官军也是效法姜骧,突然攻击李自成的军队,而后加入到姜骧的叛乱行列中。他们这些人投降李自成的时候是前后脚,现在趁着权力真空搞割据,也是争先恐后。

    不但是大同叛乱,直隶其他地区也发生了叛乱。清军和李自成一样,打下一处地方,还是原官任用。现在清军退走,地方上都是这些朝秦暮楚的官员军将掌权,于是各自拥兵自重也是理所当然。

    当然,也有人来向李岩投降的,大都是京城周围的州县。这些人也算有眼光,他们认为李岩连清军都能打败,又占据了北京,虽然现在还没有建立政权,不过也应该快了。至于崇祯皇帝的仇,不是把李自成赶出北京城了吗,也就算是报了吧。

    李牟在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