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先生果然大才,说的丝丝入扣,这也正是朕几次围北京而不取的原因。朕就是要用朱由检这个诱饵,将明国的军队一支一支的吃掉。不过先生说的不错,明国的确是很大,一次次损兵折将,不用数月就又能组织起一支军队。要是我大清有一场打败,没有一二年是缓不过劲儿来的。”
“陛下不必气馁。”洪承畴立刻开解道:“明国的精锐已经所剩无几,新募之兵不习战阵,粮饷器械样样缺乏。空有数十万之众,不过是浪费粮饷而已,一见我大清铁骑,必然望风而逃。”
“嗯,”皇太极笑着点头道:“先生说的在理,不过也还是有些精兵强将的。宁远的吴三桂就不错,若是能招降的话,我大清就能没有后顾之忧了。”
洪承畴遗憾的说道:“虽然吴三桂之前在微臣麾下,可是只不过两年时间而已。而且他拜高起潜的膝下,即便是微臣对他有些提携,吴三桂也不会格外感念。此事微臣恐怕不能给陛下分忧了。”
还没等皇太极表示失望,他就立刻建议道:“不过,祖大寿是吴三桂至亲,吴三桂又得祖大寿提携扶持才能有今日。让祖大寿来劝降,效果应该要好一些。”
皇太极笑着摇头,站起来说道:“先生真是了不起呀,处处都和朕想到一块儿去了。朕已经让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了。朕也也已经拟好了书信,亲自劝~,嗯?降。”
还没有说完呢,就觉着嘴唇上一热。他知道,这是鼻血又开始流了,于是立刻从御案上拿了毛巾捂在鼻子上。此时太监也注意到了皇太极流鼻血了,赶紧去传太医。
洪承畴躬身,诚恳的说道:“陛下要保重龙体呀。”
皇太极坐了下来,仰着头,瓮声瓮气的说道:“先生不必担心,老毛病而已。先生请回吧,下次再请先生来畅谈国是。”
“微臣告退。”洪承畴又看了一眼胡子上已经沾满鲜血的皇帝,才担心的倒退出去。他有些担心,要是皇帝有什么闪失的话,那这蒸蒸日上的大清国,还能保持现在的势头吗?
第四百八十一章 税收先行()
李岩回到开封之后,视察了一下开封的守军。还去周围的堡寨看了一下,城内的那些流民都被就近安置,分了田地。
而那些大户人家,也在抓紧时间将手里的白契去官府过户,换成红契。因为姓黄的大户已经来开封告过状了,而李岩说的明白,红契才是官府承认的地契,其他的一概无效。而且还说了,拿不出地契的就是无主之地,要分给百姓,筹措粮饷。
现在的大户们也琢磨出来了,不管李岩做的是不是合朝廷的意思,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在河南,李岩的势力最大,朝廷即便是不满意,也不敢有什么严厉的处置。就像左良玉一样,就算是抢掠地方,不听调遣,也只能是口头警告一下而已。要是给以惩罚的话,就怕左良玉也反了。
所以现在那些官绅大户首先要做的事,不是去弹劾李岩——弹劾了也没有什么用,而是想办法减少他们的损失。至于他们这样做是不是在配合李岩,他们不在乎,面对李岩的军兵,他实在是没有抵抗的办法。
而那些官绅富户基本没有趁机霸占的,因为李岩已经和他们说清楚了,他们名下的荒地也要征收罚款,按照普通田地收成的一成来征收。他们可是见识过李岩的效率了,他们这里刚把鱼鳞册弄好,那边立刻就有军兵拿着册子去实地验看。
之前流贼横行,荒废的田地自然不少。可是李岩的人第二天就上门来收缴罚款,一点儿都不能耽搁。有粮的交粮,没粮的交银钱。要是遇上不配合的,直接就自己找粮库和地窖,总能找到粮食或是金银。他们也不多拿,该是多少是多少。让签个字,画个押,带着东西就走了。临了还不忘说一句: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去兵营里投诉。让那些富绅们摸不着头脑。
周王府,外书房。
“贤婿,”周王看着正在喝茶的李岩,皱眉问道:“你这是闹什么呢?整个开封城都鸡飞狗跳的,那些富绅们都来我这里哭诉了。”
李岩随意的说道:“不用管他们便是。一个个家里谷满仓,银满窖的,才收他们一点点儿税就哭爹喊娘的了。”
周王不满的问道:“怎么连郡王府宗室的田庄也要查?那些可都是朝廷给的赐田,不交赋税的!”
“现在是非常时期,”李岩还是随意的说着:“整个河南,有大半的田地是王府宗室占着的,不收这些田地的税赋,我的军兵就要饿肚子了。”
周王一拍桌子,喝道:“不用拿流贼来做幌子,他们已经退的远远的了!其他人的地,你随便收,哪怕是我王府名下的,你也尽可以去收税赋。可是其他的王府宗室,你不能动!都是一脉宗亲,你这个仪宾总要给宗亲们一条活路!”
“他们不缺这点儿收成。”李岩还是漫不经心的说着:“我只不过收一成半而已,比那些富绅少半成,比百姓们少一成半,已经是给予最大的优惠了。”
周王怒道:“他们虽然家业大,可是人口也多,耗费自然不在少数!你这么一闹,让他们立刻就不能维持生计了!”
李岩摇头道:“王爷,这已经是我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你脑袋怎么想的?!”周王指着李岩,喝骂道:“要是没有本王鼎立支持,你以为你能进的了开封?!你以为你能被破格提拔?!要是没有仪宾的身份,你以为朝廷就只是派一个监军太监过来?!到头来你的屁股却是坐到了那些外人的一边,你这是忘恩负义!”
李岩站起来,冷冷的说道:“你从来没有把五娘当女儿待,五娘也没有把她自己当王族看。告辞了。”
等李岩走后,世子从隔间出来,担忧的问道:“父王,李岩这是铁了心想要造反了呀,这可如何是好呀?”
周王坐在那里不出声,过了半天才问道:“你觉着他能不能成事?”
“啊?”世子惊慌的疑问。
周王自己给自己分析着:“只凭借归德府为后盾,他就能把流贼击退。要是再加上新收复的地方,那在河南周边算是没有敌手了。不知道遇上边军会怎么样?”
“父王,您在想什么呢?”世子赶紧阻止了周王的自言自语。
周王失笑道:“想什么?想当想之事。”之后突然严肃起来,问道:“要是李岩真的造反了,我们会怎么样?要是流贼得势了,我们会怎么样?”
“这,这~”世子脑门子都冒出冷汗来了,他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
周王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低声的说道:“要想啊,凤阳祖陵都被平了。与流贼作战,除了李岩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败涂地。关外和清国交战,打不动,可是又和不成。这是内外交困啊,还真说不好呀。”
李岩在开封停留了五天,让那些商人们可以在朱仙镇收拾商铺了。承诺保护朱仙镇的安全,不过却是要向商人们收取商业税。商人们虽然知道税率不高,可是比起以前几乎不收税来说,他们还是有些失望的。不过李岩就不管这些了,是自己赚钱还是看着别人赚钱,让他们自己决定好了。
之后就继续启程,走通许、尉氏、鄢陵、扶沟、太康、淮阳、项城、沈丘、郸城然后从鹿邑进入了归德府。这一路看下来,还是归德府像些样子。经过李自成等人的蹂躏,还有撤退前的最后摧残,那些新收复的地方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几乎都是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县城而已。要想恢复往昔的繁华,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呢?
等于这些新入手的地方,除了分散了他的兵力之外,给他的贡献却是几乎没有。不论是兵员,还是来年的粮食,都只是鸡肋而已。他有些后悔了,不应该给李自成那么多准备时间的。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呀,要是他追的太急,朝廷派别人来接收,连这些鸡肋他都吃不到,那他岂不是白忙活了吗?
当李岩进入归德府城的时候,却是收到了消息,清兵再一次绕开山海关,毁长城隘口进入了京畿。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勤王与否()
李岩没有理会清兵入侵的事情,继续在各县巡视。。xm清兵要是得了失心疯,敢过黄河的话,他自然会全力抵御。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山海关没有被攻破的情况下,清兵不敢过于南下,他的地盘儿不会受到威胁。唯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安置逃难过来的难民。
十一年那场杀戮,估计让直隶和山东的百姓们都害怕了,向南逃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那些豪绅富户,会往州城、府城、省城里躲,应该是不会来河南的。不过难民也不会太多,毕竟清兵都是骑兵,速度要快的多,百姓们不一定能逃的过来。
等他又回到归德府城之后,李牟立刻汇报道:“四哥,来圣旨了,让咱们带着部队去北京入援。”
“嗯?人呢?”李岩没有看到来传旨的人,问道。
李牟随意的说道:“打发走了。是从开封追过来的,挺烦人的,天天让我去找你,给了五百两银子,让他留下圣旨走了。”
李岩点头道:“知道了。兵练的怎么样了?”
李牟回道:“那些家伙,到底是投降过来的,老毛病还没改过来。在城里待的久了,刚集中过来的时候,连列个军阵都要两刻钟。训练的时候还发牢骚,我处理了十来个,现在好多了。”
“怎么处理的?”
李牟冷笑道:“本人发到俘虏营去修路了,把他家里的地收了一半。跟他们说清楚了,要是在俘虏营里表现好,一年半载就能放出来。要是再从军的话,一应待遇照旧。要是表现不好,另一半地也收了。”
李岩皱眉,缓缓的点头,说道:“看来其他县城的降兵也要集中起来好好练练了。关键时候是要他们顶上去的,没有良好的素质可是不行。”
“李自成不是遵守了约定吗?还要有大战?”李牟疑惑的问道。
李岩解释道:“李自成也应该知道清兵入塞了。以前每次他们都是利用这样的机会翻身的,这次估计也不会例外。”
“那他可失算了,”李牟笑呵呵的说道:“咱们根本就不会去入援,他还得退出河南。”
李岩笑着说道:“所以咱们得派兵过去。”
“行吧,这些家伙们也练的有些样子了。”李牟点头同意。
李岩吩咐道:“还有新兵,有没有快训练完成的?把他们和冯程的队伍一起整编扩充,马上派到许州去。不能让李自成停下来,否则的话咱们就得再打一仗了。”
“只有八百新兵还差半个月完成训练。”李牟说道:“咱们收了二十多个县,可是送来的新兵还没有咱们刚占了归德的时候多。”
“人都被李自成掠走了。”李岩叹息道:“那家伙也看出些门道来了,不让咱们扩军啊。”
“那么多人,他能养的起?”李牟皱眉道:“咱们是种了土豆,才能让百姓们都吃饱。他可是一粒粮食都没种过,就不怕那些百姓把他也反了?”
李岩笑了,说道:“所以他才只有去湖广一条路可以走。只有那里,才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的部队和上百万流民。”
“要不,我也过去吧?”李牟小心的提着要求。
李岩拒绝道:“不行,你在这里好好沿河巡守防御,把难民接收一下,送到新收复的地方。要是清兵想要过河的话,你可要给我守住。”
“不会吧,山海关还在呢。他们敢过黄河,那不是找死吗?”李牟不信的说着。
李岩严肃的说道:“疯不疯那是清兵的事,你的任务就是守好河防!”
“遵命!”李牟不敢再多说,只好抱拳领命。
李岩的判断一点儿都没有错,在汝宁的李自成等人确实是不想走了。
汝宁,崇王府。
刘宗敏笑着说道:“这东虏还真是好人啊,每次咱们落了难,他们就打进来了。”
“就是啊,”刘芳亮也是心情大好,兴奋的说道:“这次李岩肯定也是要被召去守北京的,就像当年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一样。当年那个悬啊,要不是清兵来了,咱们这些人,就都去地下找高闯王去了。”
“这是天意啊,哈哈哈。”贺锦大笑着附和。
李自成看了一眼抱着个女人喝酒的罗汝才,问道:“曹操,你是什么意思?”
罗汝才随意的说道:“你们说你们的,我不管。我的部队反正是要去湖广,你们继续,我也继续。”
高一功提醒道:“粮食不够了呀。这次后撤,可是带了不少百姓。要是他们饿肚子了,那可就危险了呀。”
刘宗敏放下手中的羊腿,含混不清的说道:“等李岩一走,咱们就去归德。那里的粮食多的是,还怕没吃的?”
李过这次却是不怎么同意李自成的想法,提醒道:“还不知道李岩会不会去勤王呢,咱们还是看看再说吧。听说黄虎也想要进湖广,咱们还是快一些的好。万一要是被他抢了先,李岩又没有去勤王,咱们就不好过了。”
“他那么能打,不用他勤王用谁?难道用那些残兵败将?崇祯小儿应该不会那么傻吧?”刘宗敏用一连串的反问,把李过的想法完全驳斥了。
李自成又看向了贺一龙。而贺一龙则是拱手道:“贺某觉得李头领说的有道理,还是看看再定吧。”
“老回回,你的意见呢?”李自成对马守应客气的问道。
马守应淡淡的说道:“看看再说吧,也费不了什么事。李岩要是个循规蹈矩的,也就练不出这支强兵来。等等看吧。”
“玉峰,怎么一直不说话呀?”李自成又来让田见秀发表看法。
田见秀没办法,只好说道:“李岩都跟咱们合作了,那他就不会去勤王。虽然现在还没有扯旗造反,不过也和造反没什么区别了。他把归德、杞县控制的铁桶一般,官府根本就是摆设了。他跟咱们打,不是为了给朝廷效力,而是为了地盘儿,要不他也不会放咱们南下湖广了。”
刘宗敏脸上有些挂不住,辩解道:“那家伙就是个小人,想两面讨好处。要是崇祯给的多,他就给朱家做狗!”
“他已经是王府郡马了,还能指望得个异姓王?”田见秀反问道。
刘宗敏大声的说道:“对!他们已经是一家子了!会不去救他大舅哥?”
李自成皱眉,高声的说道:“不用吵了!看看再说!不过都回去约束好部下,说打就要打,说撤就要撤。要是你们做不好,可别怪我不客气!”
第四百八十三章 坚持计划()
部队的整编很仓促,挑出几个百人队,把部队一分为二,之后让新兵填充进去。那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军官得到升迁,老兵新兵各半,就算是完成了。也没有时间进行磨合训练,两天之后就匆匆启程,向许州出发。
他们只能在行军途中,休息的时候进行简单的合练。不过李岩已经给李仲送了信,把冯程的部队作为预备队,要给他们一点儿训练时间。
最高兴的就是冯程和那些军官了。他们这一年来,一直都是在守备县城,几乎没有上战场立功的机会。虽然他们知道这是李岩对他们的重视,把杞县交给他们来守卫,可是没有军功就不能升迁,这也让他们遗憾。
军官的好处可是不少,军中待遇这些自然不必说,要比士兵们高的多,更重要的是有地位。以前一个秀才都能把军兵像家奴一样使唤,可是现在,军队才是整个区域的掌控者。不用说秀才举人,就算是朝廷的官员,犯了规矩,一样拿鞭子抽他们。而且见官不跪,到哪里都能站的直挺挺的。
作为军官,他们在立功之后不但会有升迁,而且还会有各种赏赐,还有各种补贴。粮食、肉、蛋、油、盐、布、绸缎等等东西,官职越高给的越多。当然,现在是钱贱物贵,当然是给实物更划算,他们可以从市场上换到想要的东西,甚至能换来银钱储存起来。以后物价稳定了,他们得到的自然就是银钱为主了。
有了这些财力,他们的家人就能从事其他的工作。比如开一个工坊,比如购买牛马,耕种更多的田地。这让他们的家族更容易的赚取财富,让家族更加兴亡。
最典型的就是王德江家,他们家跟着李岩最早,出了不少军官,所以现在已经成为杞县的首富之家。家里有上千亩的田地,专门用来种棉花。还有织染一体的一家布坊,雇着四五十号伙计。他们穿的军装布料,就有两成是王家的布坊提供的,赚的钱那可多了去了。将来等物价一稳定,王家绝对就是归德府的富豪了,比那些百年大家族丝毫不差。
等李岩回到开封的时候,牛文炳终于抓到了李岩。
“李将军,”牛文炳追着李岩,边走边说:“陛下下了圣旨,要李将军去京城勤王呢。”
李岩进了兵营,淡淡的说道:“我知道。”
“那将军为何还不动身?”牛文炳直接问道。
李岩不耐烦的说道:“本将抽身不得,李自成还在汝宁虎视眈眈呢。本将的部下一撤,他们立刻就又会来攻打开封。”
“这不是李将军该考虑的事情。皇爷既然下了圣旨,你就应该遵从!”牛文炳同样不满的指责。
这些天可是把他给气坏了。他从许州追到了开封,可是却不知道李岩去哪里了。在开封等了半个月,才终于见到了他的监视对象。就算有什么机密事情,一个月的时间,也早该办好了,他还监视个什么劲儿呀?
李岩直截了当的说道:“绝对不能让崇祯十一年的故事再次发生!这次李闯可不是只有区区数十人了,而是拥有百万之众!要是本部离开了,开封断然不保。开封联通南北,八省通衢,一旦有失,河南不保。河南有失,中原尽失,到时候河北、京师则成死地!这个责任,监军能担得起吗?!”
“河南还有陈总兵料理,不用李将军操心。京城危在旦夕,李将军却是拥兵不救,你这是想要造反吗?!”牛文炳尖利的声音在大堂里回响。
李岩不耐烦的说道:“清兵早就分路南下了,并没有攻打京城,何来危在旦夕?监军要是没有其他事情,就请回去休息吧。本将明天就要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