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魁奇和钟斌叹口气,“大哥,对不住了,我们跟刘香哥走了!”
郑芝龙的眼圈都红了!什么都没有说,难过的背过身子。
郑成功将拳头捏的格格作响,虽然才是一个四岁多的孩童,却已经看的出来以后是个孔武有力的身板了!
熊文灿在岸上将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的,却并没有退步!让人原地等候。
郑芝龙在刘香,李魁奇和钟斌走后,带着亲信们下岸边来迎接,“巡抚大人,有劳了。”(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51章 郑芝龙北上()
崇祯盛世;第0451章 郑芝龙北上
熊文灿一副官相,他别的本事没有,交际能力是非常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熊文灿,说他只会坏事吧,好像过分了,但说起熊文灿的能力,总之是天底下的这么多的大明督抚当中倒数的,除了交际能力,他还真做不到这样的封疆大吏的位置!
“哪里话,郑总兵大人,恭喜恭喜啊!老夫是奉了皇上的旨意,亲自带着粮草和黄金来慰劳你的啊!上等大米二百石!皇上亲自让人从京城送来的黄金一千两!这都是皇上差遣锦衣卫秘密送来的,耽搁了两日,老夫不敢怠慢,这不是亲自给你送来了的?”熊文灿很亲热的过去握住了郑芝龙的手。濠奿榛尚
郑芝龙不敢相信的跟着亲信们去看,真的是黄金和大米,如今的形势,朝廷拿的出这些东西,足见皇帝的诚意!
本来郑芝龙不该这么当面去看的,这就跟当面拆开人家送的红包看一样,只是这帮海盗们实在是不敢相信皇帝和朝廷会如此厚赏赐!
郑芝龙也握住了熊文灿的手,偷偷的将一张银票放入了熊文灿的袖管中,对身边的亲信们道,“弟兄们,人心都是肉长的,朝廷的诚意,我们大家应该都能够看见吧?一千两黄金,足够朝廷造船组建水军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亲信都没有话说,算是认同了郑芝龙的说法,不过很多人小声的议论着,“皇上这算不算是要买我们的人啊?想把我们拉到北边去卖命的吧?”
“朝廷是不是想拆散我们啊?”
熊文灿瞄了一眼那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有点嫌少。却不露声色。往里面插好。淡淡的笑了笑。
熊文灿听见了众人的议论,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圣旨从怀中掏出来,拿给郑芝龙看,“郑大人,如果不信的话,您亲自看,皇上有吩咐,不让我给你们派人。一切都听凭大人自行调派,不往你郑家军中派一个朝廷的官员,如果你想问本督要人的话,只要是我福建有的,我都调给你,皇上就只有一个要求,让你在十日内务必赶往天津港!现在已经过了五日了。”
郑芝龙点点头,对熊文灿抱拳道,“熊大人,多承费心了。我郑芝龙立即带着所有人船,一起赶往天津港!麻烦您让人回报皇上。不用他到天津港去,我亲自去北京面见圣上!”
熊文灿笑着点点头,拍了拍郑芝龙的肩膀,“老弟,我的身家性命可都押着你身上了的!老夫是用尽了心思跟朝廷说你的好话,皇上也是千古圣君,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郑芝龙再次拱手,“大恩不言谢,熊大人,后会有期了!我只希望您给我透个实底,皇上会不会委任我为福建的总兵?”
熊文灿不露声色道,“你不已经是总兵了吗?至于能不能成为福建总兵,看你自己了!咱这位皇上的事情,相信你已经听说了一些吧?最恨贪官和庸官,只要够忠心,够勇猛,会办差,我想这还不算是十拿九稳的啊?”
郑芝龙露出一丝忧虑,其实他虽然倾心于投靠朝廷,却也并没有对皇帝完全放心,不管皇帝花再大的代价,对于一个海贼来说,总不能完全放心朝廷的,更何况,郑家军也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还必须考虑到底下的弟兄们的想法,今天刘香,钟斌,李魁奇三个人的出走就是先兆!他们三个人出走,直接让郑芝龙损失了一百多条战船和四千多名弟兄!
熊文灿大概能够猜到郑芝龙是怎么想的,也不敢说多了,熊文灿为什么会在整个地方官都不服朝廷管制的时候还这么忠心为朝廷办事,他没有多少能力,却不代表熊文灿不够聪明,熊文灿能够看清一个大势!
熊文灿清楚的看见,虽然整个国家混乱不堪,但作为大明帝国核心人物的皇帝,其实是最近几代皇帝中非常优秀的了!他谈不上对皇帝有信心,相信皇帝有翻天覆地的能力,但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这,并没有什么坏处。
具体到熊文灿的厉害,从他的手段也可以看出来,别人贪财,都是自己贪了自己要,他不一样,他贪财,但不敛财,他贪来的财物大都是用来结交官员,贿赂上层,笼络下层,属于八面玲珑之辈!
郑芝龙和熊文灿简单聊了几句,虽然郑芝龙也并不是很喜欢熊文灿,但熊文灿的交友能力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在熊文灿的一番好言安慰下,坚定了郑芝龙北上的决心!
在郑芝龙投靠明廷这点上,熊文灿功不可没!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好觉了,他本来国事就很繁重,虽然有了电脑的辅助,让办公效率增加了不少,但京畿地区的官员,大都以从九品为主,加上建党,建立体制,很多事情都必须由他自己来亲力亲为!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郑芝龙会不会来天津港的事情,一点把握都没有,嘴里说的斩钉截铁,但心里并没有放下心,这关系太过重大了!如果郑芝龙不来,他的许多计划都没有办法实施!
大明在过去都是阻止民间私造两椝帆船的!更别说郑芝龙手里还有许多的三椝帆船!如果没有郑芝龙的加入,他的开放海禁,基本就是一纸空文!此时的大明海疆,各方势力多如牛毛,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于这点,相当的清楚!
“皇上,天大的好消息,郑芝龙到了天津港了!”王承恩在中书院的皇帝官厅外小声的给里面报喜。
崇祯皇帝朱由检霍的一下子从龙椅上跳起来,惊觉失态,又坐了回去,清了清嗓子,“进来。”
王承恩笑呵呵的进入了官厅,他是皇帝的大伴,自然最为关心皇帝,也最为了解皇帝,“皇上,熊文灿派人送来的密奏,郑芝龙已经启程北上五天了,老奴算算日子,说不定现在郑芝龙的船队就已经到达了天津港了。”(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53章 颜继祖()
崇祯盛世;第0453章 颜继祖
龙辇随着路途的颠簸,轻轻的晃动着,车内的三人,都有着各自的心事,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跟颜继祖和刘鸿训,并没有什么要商议的事情,很多时候,皇帝问询大臣,没有为什么。濠奿榛尚
颜继祖大着胆子提议,“一定会的,皇上,他们毕竟长期为海盗,这边都才刚刚接受朝廷的招抚,如果此时就贸然让郑芝龙运送军队,难保他不会多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理会还没有转过弯来的刘鸿训,问颜继祖,“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郑芝龙不多心,为朝廷出力吗?”
颜继祖锁紧了眉头,摇摇头,“或者,皇上可以跟他提议,让他分批运送,先运送一万军队和五万百姓过去,这算是第一批,照此下去,分五次运送完成,这样的话,他就不用担心朝廷是想借此来夺他的战船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很好,这个想法很好,到时候,由你主要负责跟郑芝龙谈,你在书信中,跟郑芝龙也没有少接触了。”
颜继祖不敢隐瞒,“臣和郑芝龙都是钱谦益大人的学生,有同门之友谊。”
颜继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皇帝却恍然大悟,他忘记了这一点了!“马上让人将钱谦益带来,暂停对钱谦益的双规!官复原职!”
古代是很讲究师生情谊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颜继祖感慨于皇帝办事的果断,他很清楚钱谦益的个性,钱谦益虽然好个文人文辞,却并没有多少文人的品行!皇帝却是能够将钱谦益控制于鼓掌之间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也很了解钱谦益这种人的为人,一个能够投靠满清的人,有什么风骨?但他却弄不明白。为什么越是钱谦益这样的人,越是有很多的弟子门生,越是影响力这么大。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刘鸿训在一旁暗暗咂舌,没有想到皇帝会将一个内阁大臣说抓就抓。说放就放,有些儿戏,他不能接受,但他更不敢说什么。他听说颜继祖的话,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也暗暗的为颜继祖高兴,他刘鸿训能够出来重新入内阁,也有颜继祖很大的功劳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听了颜继祖的分析之后。对郑芝龙的商谈的把握性大了一些,心情也好了一些,遂问刘鸿训,“刘爱卿,你刚才说朝鲜怎么样?”
刘鸿训听见皇帝问自己,急忙打开了话匣子,“皇上,要问朝廷的问题,必须从后金努尔哈赤手里说起,后金努尔哈赤为避免两面作战。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鲜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与后金结盟。但是朝鲜不为所动,仍然支持明朝,反对后金。后金面对明朝与朝鲜的夹击,决定向较弱的朝鲜开刀。天启七年,皇太极与贝勒阿敏亲自领兵入侵朝鲜,朝鲜军队不敌后金兵,仁祖与群臣逃往江华岛,结果朝鲜与后金议和,约为兄弟之邦。朝鲜并向后金岁贡。”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这些朕都听说过。好像那个李倧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并没有得到过我大明的承认是不是?”
刘鸿训点头称是。“这个问袁可立大人就最清楚不过的,天启四年,朝鲜发生政变,仁祖被西人党拥上了王位。他一反光海君的中立政策,拒绝与后金互市,断绝了后金贸易收入来源。此外,仁祖又支持我大明军以朝鲜为据点进攻后金。于是在天启七年,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便率军三万,入侵朝鲜。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后金兵逼近朝鲜首都汉阳,迫使朝鲜屈服。阿敏与朝鲜使者在平壤会盟,宣布后金与朝鲜结成“兄弟之盟”。双方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但是朝鲜并非真心与后金结盟,仍暗中支持大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陷入了沉思,怎么对待这个李倧的问题也很棘手!他已经从郑芝龙的问题,跳到了朝鲜了!
16世纪末建州女真部在中国东北崛起,努尔哈赤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对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之后不久,后金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占领了整个辽东,大有将战火蔓延到山海关内之势。但天启元年(1621年),明朝将领毛文龙率一百九十七名勇士取得“镇江大捷”,随后招抚辽民、训练士卒,建立起一支海外劲旅,收复金州、旅顺、宽奠、叆阳、旋城等大片土地,在后金统治区内“飞书遍投”,发动辽民反抗,严重威胁着后金后方,也使得后金对于明朝的军事行动,受制于毛文龙,每次都无法及远。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死去,其子皇太极继位。为了打破明清双方的战略均势,遂决定首先攻打毛文龙建立的东江镇,解除这一“腹心之大患”,为南下进攻明朝本土做好准备。
后金方面在《满文老档》中记载:“明毛文龙驻近朝鲜海岛,屡收纳逃人。我遂怒而往征之,若朝鲜可取,顺便取之。”说明是把毛文龙作为攻击的主要目标,朝鲜则是顺带的目标。
天启七年(1627年)初,后金首领皇太极一面派遣皇太极方金纳为首的九人代表团,前往宁远与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议和,以疑惑明朝方面。一面派镶蓝旗旗主阿敏、镶白旗旗主阿济格、镶红旗旗主岳托,贝勒济尔哈朗、杜度、硕托,总兵李永芳等人率大军攻打东江镇,以解除心腹之患。对于后金的出兵人数,袁崇焕说有十万:“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朝鲜认为毛文龙必败,为自保倒向后金,向后金大军提供朝鲜服装“引贼俱换丽帽丽服”冒充朝鲜军围攻铁山。铁山都司毛有俊等率千余名守军与后金大军血战,战至最后一卒,无人肯降,毛有俊拔刀自刎,壮烈殉国。(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55章 天津()
崇祯盛世;第0455章 天津
当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一行御驾抵达天津的时候,袁可立和徐光启,满桂三人为首的天津官员来迎接。濠奿榛尚`顶`点``。2。co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才知道,郑芝龙的船队,几乎是和他同时抵达了天津。
袁可立,徐光启和满桂三人,可以说是大明目前最忙碌的三个官员了,三个人的任务都很重,徐光启一贯埋首于科技,倒也还好,袁可立和满桂的任务就相当的繁重!
天底下没有比管人,还是管着一大堆的流民,原本不是该管的人更累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让人去将钱谦益找来的人马,也并没有耽搁多久,在皇帝到达天津的时候,钱谦益的马车也到了,但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第一时间见钱谦益,他很不喜欢这个后来主动归降满清的人,他的归降跟洪承畴那种兵败被捕,是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概念!这种,主动归降,非常的让人恶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跟袁可立,徐光启,满桂三人客套,招招手,让三人上了自己的龙辇,“你们跟朕走,其余官员回城,咱们直接去天津港。”
袁可立和徐光启,满桂都很清楚皇帝的办事风格,袁可立急忙去布置安排,徐光启则留在车上陪皇帝说话。
徐光启将天津港的建设,还有大明水泥厂,大明船坞的一些进度都跟皇帝做了汇报,“有了皇上教臣研制的蒸汽机,所有的进度都提高了不少,冶铁技术有了提高。在明年。臣一定研发出蒸汽机为动力的新式战船。”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对徐光启的工作做了肯定,这些都不是他最关心的,他没有回现代,事实上,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已经不是科技的飞跃了,还是人的问题,因为科技再怎么飞跃。也无法取代政治和经济,如果政治倒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影响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能不能等到大明的科技飞跃,对他来说都还是一个未知数!眼下的怎么安置几十万流民,怎么解决朝鲜的这步棋,这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崇祯皇帝朱由检简单的将自己知道的一些科技知识,跟徐光启交换了一些意见,顿时又让徐光启产生了许多茅塞顿开的感觉。
崇祯皇帝朱由检笑着对徐光启道。“老师,你去忙你的吧。有袁可立陪着朕是一样的,你的重心就放在建设上,想着法子让大明水泥厂的产量不断加大,要用能源的地方太多。”
徐光启正巴不得呢,他是一个科技痴人,并不是很习惯跟着皇帝到处做这些事情,等袁可立过来,徐光启便先行告退。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时间很急,没有绕圈子,直接将他将要对朝鲜用兵,和想要让郑芝龙帮着运兵的事情说了。
袁可立出乎皇帝的预料,非常支持皇帝对朝鲜用兵,“皇上,老臣早在天启爷的时候就建议对朝鲜用兵,大明绝对不能放弃朝鲜的战略作用,但没有人重视!对李倧,不能完全拿掉,因为他毕竟当了多年的朝鲜国王了,但也不能允许这种没有经过我大明承认就政变上台的国王存在,这将会破坏大明的威信!如果允许的话,老臣建议,降低朝鲜的藩属国地位,直接改成我大明的行省,李倧如果归附于皇上的话,就让他做一个巡抚,可以规定一个期限。”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这不就是朝人治朝,朝鲜特别行政区了吗?您这想法够超前,够现代的啊!“太傅,深合朕意啊!”
满桂一直在旁边没有插嘴,他知道皇帝马上就要问自己组建第三军的事情了,果然皇帝在问了袁可立的意见后,马上就将焦点放在了他的身上,“满桂将军,怎么样?第三军组建起来了吗?”
满桂点点头,“只要是粮饷充足,没有大问题,人员已经初步的筛选过,目前是七万人的编制,末将正在淘汰阶段,最后留下一支五万人的编制,淘汰到五万人后就进一步的训练。”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对满桂的效率算是满意,“来不及慢慢练了,五万人,可能要分五批运抵朝鲜去,你先练一万人出来,其余的让部将们加紧操练吧,毛文龙死了,但大明不能放弃朝鲜!这个重任,当初朕就打算交给你!”
从崇祯皇帝朱由检当初根据历史的进程,预先保住了满桂不死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要跟建奴拼勇猛,非满桂莫属,大明的将领们,有时候缺的就是这么一些血性!
满桂庄重的跪下道,“皇上将这么重的担子交给臣!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满桂扶起来,“朕从来没有担心过你对大明的忠诚,还有你的勇敢,朕担心的是你太过莽撞,不懂爱惜自己,不顾着约束手下的军士。”
在经历了一次双规之后,满桂想通了很多的事情,他过去只觉得只要手下的军士勇敢善战,对老百姓有些侵扰是可以谅解的,但是跟着皇帝这么长的日子,皇帝的爱民如子,也让他有了切身的体会!
“末将一定会尽力约束手下人,不再给皇上挂怀。”满桂说的斩钉截铁。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还在为过去的事情介怀吗?朕已经都快忘了,朕也知道,军队是要保持一些野性,但这野性不能用来对老百姓,应该对敌人,宁愿自己饿死,不能在老百姓头上打主意,这也是我们建党的根基!没有了老百姓,就没有了国家,大明都没有了,你再能打仗,你为什么去打仗?为了谁去打仗?”
满桂点点头,接受了皇帝的训诫,事实上,自从被皇帝亲自提名成为第一批的党员后,满桂就非常重视党员这个身份!“微臣都记住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很欣慰,能够保住满桂和赵率教这两个老将不死,对于他,或者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56章 放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