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年之际,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前夕的1998年,日本竟然在各地公开上映歪曲历史的电影《自尊———命运的瞬间》,仍想寻找种种借口宣传“杀俘”合理,肆意美化和吹捧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并竭力为战犯开脱罪责,进而达到推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义判决的目的,为二战中世界人民的公敌东条英机之流招魂。这种公开挑衅和平,亵渎公理的行径,严重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也失信于亚洲各国和世界人民。
在中国,《中国青年报》和零点调查公司都曾经完成过有关中、日等国际关系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对于二战中曾使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枪炮、屠刀下丧生的抗日战争,依然记忆犹新。然而,今天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一些人竟然美滋滋地穿着曾经沾满中国人血液的“皇军服”,在大街上“潇洒”地招摇过市,吉林通化经常有假“日本鬼子”游来荡去、厦门卖过“皇军帽”、郑州照过“皇军相”、某厂家还制过日本侵华战舰,更有甚者的是福建竟然有人假冒“日本遗孤”妄图偷渡,而如今首都北京几个有名的婚纱影楼里也开设了日本“武士服”的婚纱艺术摄影,这种把耻辱当荣耀,有辱国格的行为实在让人义愤填膺,真是可耻啊!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当日本首相不顾亚洲人民的感情执意年年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时候,当他们为所谓的《自尊》拼命叫嚣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中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国家和民族的耻辱面前表现出令人痛心疾首的“健忘”、“无知”和“麻木”,中华民族的自尊哪里去了?“难道日本的轿车果真坐软了我们的骨头?难道日本的电器果真简化了我们的智商?如果不是用一颗颗跪下的心来真诚谢罪,我们为何要接受那些貌似彬彬有礼的鞠躬?”一个诗人发自灵魂深处的感叹,给我们的该是怎样的深深思考?
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早以睿智告诫人民:“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其和中国接近的关系,时刻都在迫害中国各民族的生存,迫害着中国革命。”伟人在时空里纵横捭阖,老人家的话告诉我们许多朴实的真理,至今仍让人警醒。知耻近乎勇,忘耻就受辱。正如捷克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所说:人类反对强权的斗争,就是记忆反对遗忘的斗争。列宁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看不清今天,记不住今天呢?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容的民族,中国是一个大度的国家,中国人民是善良的人民,有句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上的话叫做:“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但友谊归友谊,历史终究是历史,在我们积极向前看的时候,历史总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留下记忆!
第三部分亲密的战友加同志——邓小平和金日成(1)
亲密的战友加同志
———邓小平和金日成
金日成的名字在20世纪的中国是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在“毛泽东时代”,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亲密关系是战友加兄弟般的关系。而金日成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
1925年,金日成就来到中国的东北,在抚松第一小学读书。读书期间他开始投身于中国的革命活动,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同盟。1926年10月,他在桦甸县组织成立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朝鲜独立”为宗旨的“打倒帝国主义同盟”,成为朝鲜最早的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组织。这个同盟组织,在金日成的领导下,以中国东北地区为基地,开始进行传播马列主义和培养新一代共产主义革命者的活动。1929年,金日成因此被捕,关押在吉林监狱。1930年获释后,他继续组织革命活动,并在吉林伊通县创建了革命军,开展抗日游击斗争。1934年,金日成将零散的抗日游击队合并改编为朝鲜人民革命军,真正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边境地区从事抗日武装斗争。1936年5月,金日成建立了“祖国光复会”,并担任该会会长。这个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支援朝鲜人民革命军,扩大和发展抗日武装斗争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他率领朝鲜人民革命军在中国东北境内抗击日本侵略者,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在1945年8月朝鲜解放后,金日成回国,并于年底担任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责任书记。1948年9月,金日成担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在1949年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后,他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金日成担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朝鲜人民革命军最高司令官。
因为共同的信仰和事业,金日成和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最深厚的友谊。尤其在1950年10月,面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嚣张气焰,中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发起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保家卫国的伟大战斗,并与朝鲜人民一道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写下了中朝友谊的辉煌篇章。
□毛泽东十分坚定地向金日成介绍邓小平:“我们要他!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
邓小平第一次和金日成的正式会谈是在1975年的4月,金日成应邀访问中国。这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打倒流放江西刚刚复出之后。三个月前,毛泽东提名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
1975年4月18这天,北京车站张灯结彩,红旗飘扬。金日成每次来访,都是乘火车经丹东,然后直达北京。
在喧天的锣鼓声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欢呼声中,金日成的专列缓缓驶进北京站。出于尊敬,邓小平亲自登上了专列,向金日成主席表示亲切问候,并陪同金日成主席一道走下列车,同载歌载舞的欢迎群众们见面。接着,邓小平在站台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乐队高奏朝中两国国歌。
下午5点,邓小平陪同金日成在中南海的游泳池书房里会见毛泽东。
一走进书房,毛泽东紧紧握着金日成的手说:“我这回去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几个地方,差不多住了一年。因为你要来,我又回来见面。”
金日成笑着感激地说:“谢谢,谢谢主席。”
坐下来后,毛泽东说:“我今年八十二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一边说,毛泽东还一边用手指了指金日成和邓小平说,“我们Premier(总理)有病,一年里开过三次刀。”
金日成点点头说:“邓小平副主席讲过这个事。”
毛泽东接着说:“我的腿不好,讲话不好,眼睛也有白内障。你好吗?”
“很好!我跟主席已经几年没见面了!”金日成回答说。
“welcome!”毛泽东用英语说着“欢迎”,还补充说,“我发音不好,讲外国语。现在我不谈政治了,由他来跟你谈。”
毛泽东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邓小平,对金日成说:“他叫邓小平。”
“我们很早就认识了,他做过很多工作,是老朋友、老同志了。”金日成回答说。
毛泽东又指了指邓小平说:“他会打仗。”
“不但会打仗,而且会做政治工作,进行思想斗争。”接着毛泽东的话,金日成立即补了一句。
“还会反修正主义。”毛泽东也补充了一句。他始终没有忘记邓小平在中苏论战中舌战赫鲁晓夫的表现,那是1963年的事情了。毛泽东或许还记得他曾经跟赫鲁晓夫说过:“看见那个小个子了吗?他才智过人、前途远大。”当邓小平7月21日从莫斯科回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亲自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高级领导人和数千群众举行了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迎接邓小平回国,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对这场中苏论战,金日成是知道的,因此谈及此事,他似乎也有许多感慨。他感叹地说:“是啊,我们很清楚他。我和邓小平副主席10年没见面了。”
“红卫兵整他,现在没事了。那个时候打倒了好几年,现在又起来了。”毛泽东说。
“这很好,我们欢迎。”金日成说。
“我们要他!”毛泽东说,口气十分坚定,“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
毛泽东亲热地叫邓小平为“小平”,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十分看重邓小平的能力的。说到这里,毛泽东对金日成说:“你们去谈话,我不谈了。”
这样,邓小平和金日成开始了第一次正式会谈。这次会谈先后进行了三轮。
第一轮会谈是4月19日上午9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南门接待厅里举行的。这次会谈谈到了中朝两党、两国的关系和朝鲜统一问题。第二天上午9时45分,邓小平和金日成接着举行了第二轮会谈,就总的国际形势、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南亚形势、南部非洲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翌日下午3时35分,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和金日成主席又单独进行了会谈。4月25日上午10时30分,邓小平和金日成主席举行了第三轮正式会谈。
会谈结束后,双方公开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联合公报》。对这个“联合公报”的发表,金日成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这是中朝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表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发展到了新的、更高的阶段。”
在金日成为期9天的访问中,邓小平还陪同金日成先后参观了北京、南京等地的工厂、人民公社和名胜古迹。在南京,邓小平陪同金日成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无线电厂,游览了中山陵。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金日成高兴地对邓小平说:“我们把你们的成就看做是自己的成就一样高兴。”
金日成访华回国后不久突然生了病。邓小平知道后,非常挂念,就派出中国最好的医生赴朝鲜为金日成治病。对此,金日成十分感动。多年后金日成访问中国时,曾当面就此事向邓小平表示感谢。
第二年,从3月底开始的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活动,因受到“四人帮”的压制,4月4日采取了抗议行动。4月5日,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错误地把这一抗议行动判定为“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又一次从中国政坛上消失了,直至一年后的第三次复出。
第三部分亲密的战友加同志——邓小平和金日成(2)
□邓小平四处“点火”。他对金日成说:“我们希望22年不打仗,我们就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
其实,邓小平和金日成第一次见面是在1953年11月。
当时,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的金日成,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来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邓小平与周恩来、彭德怀、董必武等中国领导人一起前往北京站迎候金日成。11月12日下午3时整,金日成的专列驶进北京站。身材高大,身穿黑呢大衣、头戴黑礼帽的金日成元帅,在中国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的陪同下,走出车厢和中国领导人一一亲切握手。邓小平是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常务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参加欢迎仪式的。其时,邓小平从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任上调中央工作才一年多时间。
邓小平和金日成的第三次会面是在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的1978年。
这年的9月9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国庆日。从9月8日到9月13日,邓小平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朝鲜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国庆庆典活动。
邓小平一行于8日上午到达朝鲜平壤,受到了朝鲜党、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下榻不久,邓小平立即前往锦绣山议事堂拜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金日成在门口迎候邓小平。一见面,两位老朋友亲切握手,热情拥抱,并互致问候。
在这次简短、亲切、友好、融洽的交谈之后,金日成设宴款待了邓小平—行。宴会结束后,邓小平还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金日成赠送了广东枫溪陶瓷三层大型花瓶。花瓶高1.3米,最大直径达48厘米,内外三层,上面雕饰有梅花、花篮和蝴蝶,象征着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金日成表示感谢。当邓小平和金日成来到这个巨大的陶瓷花瓶前面时,记者们拍下了这个历史的镜头。
在结束访问的头一天,9月12日上午9时,邓小平与金日成在平壤兴夫宾馆举行了正式会谈。
“自1975年访问中国后,第一次见到您,而且是在朝鲜见到,感到十分高兴。”金日成对邓小平说,“本来我准备今年秋天去中国进行内部访问,就国际问题交换一下意见,现在邓小平同志来了,可以推迟到明年去了。”
邓小平说:“非常欢迎,到时我陪主席去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如敦煌,你没有去过吧?”
“没有去过,延安、成都、重庆都没有去过。”金日成答道。
邓小平接着说:“今后两国领导应常来常往。”
金日成点点头,表示同意。
会谈中,双方对国际形势交换了各自的看法。邓小平说:“国际形势总的来讲还是很不安宁的。”
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我们同日本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把反霸条款写入了正文,这在世界上算是第一次。同日本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是我们奋斗7年的结果,当然现在不能说问题全解决了。”
邓小平还向金日成通报了中国政府正在同美国谈判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情况。对此,金日成主席表示理解。
在谈到战争与和平问题时,邓小平说:“有人说我们好战。不是我们好战,我们讲的是实际情况,我们希望22年不打仗,我们就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还详细地向金日成介绍了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设想。
在谈到引进技术发展经济问题时,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我们的农村还很穷,收入还很低。我们农村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收入,高的地方150元,全国平均只有60元。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了,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
金日成表示赞同说:“这样做很好。”
访朝归来,邓小平顺道从9月13日至20日,在东北地区和天津市进行了视察。
9月15日在哈尔滨,邓小平听取了黑龙江省委的汇报。他说:“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发展。‘文化大革命’以前就这样。一件事人多了,转圈子。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
9月16日在长春,邓小平听取了吉林省委的汇报,指出:现在关键问题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慢,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生产力总是需要发展的,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这次谈话的一部分,以《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题,收入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9月17日在沈阳,邓小平在听取辽宁省委汇报时,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问题。同日,他在听取沈阳军区常委的工作汇报时说:“我是到处点火,在这里点了一把火,在广州点了一把火,在成都点了一把火。批林彪也好,批‘四人帮’也好,怎样才叫搞好了,要有几条标准。”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的军队建设的五条标准:一是要恢复军队的优良传统;二是根除派性;三是军队要改变在老百姓中的形象,要像老八路、老红军那样;四是要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五是整顿好干部队伍。
接着,9月18日邓小平在鞍山也作了讲话,后来也以《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为题,收入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指出:要解放思想,不要当懒汉,不要划框框,不能搞平均主义。他说:“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在谈到要引进技术要改革企业管理时说:“凡这样的工厂,管理要按人家的方法,这个对我们来说叫革命。”
邓小平“四处点火”,他点的是解放思想的火,是实事求是的火,他也是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点火”。因为,邓小平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发动机应该发动了。而他和金日成的谈话,谁能说不是在为世界共产主义的长远事业“点火”呢?
此后邓小平和金日成经常见面会谈,老朋友成了一对好朋友。如果有什么大事,两人都要相互通气。像中共关于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还有香港回归问题,邓小平都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滴水不漏地告诉了金日成。
1981年4月金日成内部访问中国。
当时,中共中央正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月7日,邓小平在北京对《历史决议》小组起草负责人发表了意见。4月18日下午,邓小平就赶往辽宁,在沈阳的友谊宾馆,和金日成进行了单独会谈。
邓小平指出,起草《历史决议》有三个目的:一是树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