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见过么?打几年仗,这东西能把有水的地方长满,老子家乡田里的野草都齐腰了。”旁边一人随口说道,“真想进去睡一会儿,这日头太毒了。”

    “哎,你说这八旗大姥爷怎么比老子还耐热了。”

    “娘球,你回头瞧瞧,衣甲脱了,现在正脱皮了。”

    “哎呦,老子是受不了,头都晒昏了,得去洗把脸,你说前面的孙子,怎么那么能跑呢?早点干一场,大家都好嘛。”

    那绿营军官说完,便脱离了队伍,往道路两旁长满了芦苇的水洼地里跑,他拨开芦苇蹲下来捧上一点臭水,刚准备往脸上浇,抬头却见芦苇荡里,一群群穿着盔甲的明军半蹲着,一支锋利的箭头,正对准他,他眼中顿时流露恐惧。

    他猛然站起身来,想要逃跑,想要喊,但才转身,一支利箭就从荡子射出,从他后劲射入,箭头从喉结穿出,他咕噜咕噜的发出几声声响,便扑地而死。

    战乱使得赣地人口锐减,大片水田荒芜,草有人高,在这芦苇荡和长满野草的田地里,足可藏数千兵马。

    这突然而来的一箭,便是一个信号,清军正走在官道上,两旁忽然发出声声炮响,开花弹在清兵中间炸开,顿时人仰马翻。

    “有埋伏,往后退。”卜从善战马被惊的暴躁不安,他本人也脸上大变,一拉缰绳便往回跑。

    道路上的清兵被炸死一片,慌乱之间,没几个人听到将领的呼喊,聪明点的掉头就跑,脑子不好使的就慌乱的跑下官道,但迎面就是一片铅弹打来,清兵身体像筛糠一样,抖动着倒在地上。

    与此同时,利箭破空的呼啸声,如狂风一般从两侧袭来,一道箭矢形成的大网正疾速落下。

    惊疑未定,如同炸开了锅的清兵,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箭雨射来,铅弹打来,顿时贯穿了他们的铠甲,刺透了他们的单衣,钻入他们的身体,那撕心裂肺的疼痛,瞬间化作凄厉的哀号。

    更让他们胆颤心惊的还在后面,在一片哀嚎声中,两侧的喊杀生冲天而且起来,无数明军从芦苇荡、杂草中冲杀而出,操着寒光闪闪的战刀,来收割他们的人头。

    “快,后队改前队,退过江去退过江去。”马背上的刘之源,惊出了一身冷汗,挥舞着军刀发声狂吼。

    可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士兵的惊呼,哀号,所淹没,但其实不用他说,大队清兵已经像惠民桥跑来,拥挤的想要逃到对岸,不少人被汹涌的人朝挤下河,扑腾扑腾几下,便没了人影。

    同混乱的绿营兵相比,八旗兵的建制还在,他们要镇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行走在后面,并没有受到多少攻击,而且他们马快,所以率先退回河边。

    此时一部分八旗兵,已经被绿营裹挟着上了浮桥,但还有七八百骑在刘之源身边。

    这些骑兵一个个惊慌失色,但也没急着上桥,包括刘之源在内,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赶紧把脱了的衣甲穿上。

    可就在八旗兵惊魂未定的戴盔穿甲时,从南面,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支马军,飞快地向他们袭来。

    刘之源才戴好头盔,衣甲套上一半,见此顿时肝胆俱裂,这骑兵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追了几天的王得仁。

    虽然对方只有五百多骑,但现在的八旗那滑稽一样儿,肯定不是敌手,而且敌军抢占了先机,不知有多少人马埋伏,他不明虚实,在这里顽抗并没有意义。

    刘之源当机立断,把穿了一半的衣甲一丢,便果断下令道:“快过江!”

    王得仁领着五百骑兵冲来,明军骑士们扣箭上了弦,锐利的箭头射向了毫无防备的清军步兵,一个又一个清兵在溃逃中中箭扑倒。

    马蹄轰响,伴随着千斤之力,王得仁领着骑兵拦腰撞上没有密集阵形,没有厚实铠甲,没有弓箭压制,只想过江的清兵。

    拥挤在桥头的清兵,立刻就被马军撞成了两截,骑兵战刀挥砍,人头滚滚,他们透阵而出之后,没有停下来,而是一个大迂回,继续撞了过来。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1000书币,感谢t世界的月票)

第570章发兵救援

    余干县和清兵沿途占据的州县一样,烈日下城池和屋宅的阴影,看上去有些残破,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地上、墙上还留着一些血迹,所不同的是,这座城池还有生气,但这些生气也不属于原本的主人,而是临时驻扎在这里的满达海四万清兵。

    现在这座赣北小县城内,已经挤满了清军,放眼望去,在残垣断壁的背阴处,入目的都是密密麻麻乘凉避暑的清兵。

    在刘之源作为先锋,追赶王得仁之后,满达海在饶州休整一日后,便领着主力追赶上来,可与刘之源死命急进不同,满达海走的不是很急,遇见正午烈日当头时,大军还是需要休息,等到了烈日西斜,才继续赶路。

    余干县的居民,在开战前就被官府迁走,刘之源占了城池后,手下人马毛都没捞到一根,老羞成怒下,被清兵焚毁,所以满达海进城后,连个下榻的地方都没有。

    这时在城墙背面的阴凉处,满达海与几员满清大将,穿着单衣,吃着瓜果,商讨军情。

    在这炎热的天气里,几人秃着顶儿,坦胸漏乳,吃得汁水四溅,模样儿粗鄙不堪,身上俱是骄横之气。

    满达海吃完一块,将瓜皮随手一丢,把手往裤腿上擦了擦,开口道:“照这个速度,本帅月底就能拿下南昌,然后北上与亲王会师。”

    “亲王那边想必也进展顺利,说不定贝勒打下南昌,亲王那边也破武昌了。”苏松巡抚土国宝附和一句。

    几员清将大多哄笑,这次作战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轻松了些,只有镶红旗固山金砺有点担心道:“贝勒爷,老实说这次攻入江西,虽然特别顺利,但咱们占了饶州府,却没有什么收获,弟兄们连只鸡都没摸到,沿途的明军打个照面便跑,这就算了,一路过来,连老百姓都没看见,便有些怪了。而且之前,金声恒主动攻入江南,烧田抢粮,气焰嚣张,现在却一触即溃,卑职觉得这里透着一股邪气,还是谨慎些好。”

    “哈哈~金固山与金声恒都姓金,怎么长他人志气?”一满州甲喇章京笑道:“你是没跟着亲王南下过,当年豫亲王从河南攻灭南朝,沿途的南蛮子就是这般模样,一个个要么不战而降要么望风而逃,金声恒那厮不就是那时投降的么?他这种反复的小人,一旦看见八旗的勇士,立刻就漏出了本性,夹着尾巴逃了。哈哈~”

    众将其声哄笑,根本没把明军看在眼里,骄横无比,满达海道:“金声恒这个叛贼,害得勒克德浑被王彦烹杀,你们谁要是擒下这个叛贼,也当把他烹了!”

    金砺见众人都没听进去他的话,微微皱眉,在哄笑声中,自言自语道:“金声恒还是有些能力的,不能小窥~”

    就在众人哄笑之时,一队骑兵却急匆匆的从西面奔驰过来,马蹄轰响,惹得躲在树阴墙角里乘凉的清兵,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贝勒爷在何处?”为首的清骑焦急的嚷嚷着问了一句,被指明方向后,立刻催马奔到众将歇息处,当即翻身下马,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满达海与几将正吃着瓜了,见此不禁喝问道:“何事惊慌?”

    那斥候头领,显然一路狂奔,累的不轻,他满头大汗,气喘如牛的手指西面,慌张道:“贝勒爷,前锋,前锋,在信江西岸被伏击了。”

    “什么?”众人听了,纷纷大惊,满达海把瓜一丢,猛然站起来问道:“什么情况,怎么会中埋伏?”

    这一路顺风顺水,众人刚找到满清入关之初,势如破竹的快感,以为要重现昔日的辉煌,立刻遇上了当头一棒。

    一时间,众人惊疑不定,金砺开始就觉得有些邪气,这刘之源追着王得仁,然后就被伏击了,明军显然蓄谋已久,一念至此,他立刻说道:“贝勒爷,看来明军是有意放水,引咱们深入。”

    满达海听了,心中也惊疑起来,他向斥候问道:“前锋现在情况如何?”

    斥候回道:“奴才向西探路,正好遇见有败军过来,看他们模样,应该很惨。”

    满达海听了,有点相信金砺的话语,估计他是真中了明军奸计,毫无疑问,这场伏击经过了精心准备,其目的,就是完全吃掉冒进的前锋部队,甚至往坏一点想,他的四万主力也在明军算计之中。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点尴尬了,他方才还是一幅看不起江西明军的模样,现在转眼就中了陷阱,不是啪啪打脸么。

    满达海不禁恼羞成怒起来,就算明军有所预谋,那又怎么样,就凭借江西的虾兵蟹将,也想算计他,在实力面前,计谋就是笑话。

    “哼,南蛮子就爱使这些阴毒的手段,居然敢伏击本帅前锋。”满达海咬牙切齿道:“信江离余干不到百里,南蛮子敢在本帅眼皮底下伏击,简直视本帅如无物。传令大军,立刻开拔,本帅要会会这群不知死活的蛮子。”

    满达海发话,骄横的清军诸将,特别是满州将领,立刻同仇敌忾,纷纷起身,那意思分明是想狠狠教训一下,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明军,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么?

    金砺见诸将齐齐起身,都要去调兵,不禁起身说道:“贝勒爷,此事不妥!”

    满达海怒在心头,没好气的喝问道:“有什么不妥?”

    金砺上前沉声道:“蛮子敢设伏,说明他们蓄谋已久,大军这么杀过去,恐怕会有更大的埋伏。贝勒爷,那金声恒自从放弃了浮梁、景德镇之后,便没了消息,不可不放啊!”

    “金固山的意思,前锋就不管呢?”一名满将骄横道:“贝勒爷,不给蛮子一点教训,蛮子肯定蹬鼻子上脸。”

    满达海眉头一皱,金砺的话让他心中一凛,明军设伏的可能极大,他沉默半响,忽然抬头看了看四周,最后眼神一利,发话道:“大军士气,可鼓不可泄,前军本帅必须救出来,至于蛮子的埋伏,本帅到要看看,我四万人马,摆在旷野之上,又有近万骑兵,蛮子凭什么敢和大清勇士野战争雄?哼,想伏击本帅,就怕蛮子没有那么好的胃口。传令,骑兵先行,步阵随后,给本帅全线出击。”

    (感谢悦冻窝芯,来给爷笑一下的打赏,感谢降临空间的两张月票,感谢书友5288的月票)

第571章王得仁马踏汉贼

    信江西岸,惠民桥以西,三十余里的旷野上,大队清军残兵,撒开丫子狂奔,步兵骑兵混杂在一起,恨不得多生一条腿,丢盔弃甲的往东面奔逃。

    骑在马上的八旗大爷还好,紧靠两条老腿的步军,可就要了老命,大热天的为了跑快一些,别说兵器铠甲,一个个几乎脱的精光,赤条条的奔逃,可即便如此,还是不时有人中箭扑倒。

    “不要停,快点跑,明军追上来了。”卜善从看着手下人马,心头一阵绝望,清朝十分现实,有兵就能混个好位置,没兵便要靠边站,他是已经完了。

    疲惫的溃兵们,拔腿狂奔,跑死者不在少数,他的回首一望,只见明军骑兵紧追不舍,有溃兵跪下投降,追上来的骑兵随手就是一刀,直接砍杀,手段凶狠,而在骑兵后面,还有杀声震天,铺天盖地撵过来的无数步军,这显然是要把溃兵杀绝。

    王得仁是李自成旧将,绰号王杂毛,光看浑号就知道不是善茬。

    这次能把清兵引入伏击圈,大多是他的功劳,但他一路被刘之源追了数百里,心头也是窝火。

    此时逮着机会,顿时翻身把歌唱,面目狰狞的冲在大军之前,风驰电挚的催动战马,一定要把追了他一路的刘之源刺于马下。

    这时王得仁手持一杆大枪,沿途刺死数十人,清兵只顾着逃跑,不敢恋战,他手下没有一合之将,身上沾满了清军的鲜血。

    身后五百骑兵,也是杀的兴起,战刀挥舞,像看瓜切菜一样,收割着人头,他们撵着溃兵逃跑,像狼群狩猎一般,死死咬住猎物。

    刘之源穿着一条裤衩,伏在战马上狂奔,他回头一看,只见王得仁死死盯住他,已经杀到身后,骑枪对准后背,另他脸色煞白。

    就在这时,前方忽然传出一阵号角,在天地之间,一条黑线慢慢出现,清军的援兵来了。

    刘之源只见东面有数千骑兵奔来,差点喜极而泣,明军骑兵听见号响,不觉间马速便慢了下来。

    “将军,清狗援兵到了,我们撤吧!”王得仁的亲兵百户大喊一声,提醒道。

    可王得仁却马速不减,他犯起浑来,自己都怕,非得把刘之源弄死不可。

    这时他纵马直追,身后骑兵只得跟上,但见他长枪突刺,将马前的溃兵刺死,战马飞腾,从尸体上越过。

    刘之源正为逃出生天而欣喜,忽然感觉到一股杀意袭来,他扭过头一看,正好和王得仁四目相对,顿时骇得肝胆俱裂,没想到见到清兵援军,明军还敢追来。

    这时眼看着王得仁抬枪突刺而来,刘之源无法逃脱,顿时也恶从胆边生,拿出了老汉贼的凶狠,他身体一歪,双脚勾住马蹬,整个人便倒向战马一侧,长枪刺空,他双腿一夹,腰一停又坐了上来,然后猛然横扫一刀,直奔王得仁腰间。

    “来的好!”王得仁大喝一声,举枪竖挡,拦下攻击,然后大枪一绕,拨开战刀,枪杆横拍。

    刘之源只能身体后倾,大枪帖着鼻尖扫过,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左手一把扯住枪杆,死命往前一拖,右手的战刀直皆刺来,可他单手怎么扯的过双手持枪的王得仁。

    他一扯之下,恰似蝼蚁撼树,纹丝不动,而就在这时,王得仁反向一拉,他不及松手,加上刺刀的力量没有收回,反被扯的身体倾斜,屁股离开了马鞍。

    这让他大惊失色,连忙凭借精湛的马术,想要坐回来,但这时大枪却再次出现,狠拍在他的肩头,使他失去平衡,坠下马来。

    刘之源重重摔在地上,便听见一声战马嘶鸣,他瞳孔顿时放大,脸上惊恐万状,只见王得仁猛然勒住缰绳,战马在嘶鸣中前蹄高悬,然后忽然落下,直接踩在他的腹部,使他立刻面部扭曲,没来及哀嚎一声,吐血晕厥。

    王得仁却再次拉起缰绳,双腿紧夹马腹,战马在嘶鸣声中,把两只前蹄抬起,又重重砸下,马掌踩在刘之源胸膛,咔嚓几声脆响,肋骨断裂,胸腔变形,死的不能再死了。

    “将军!”亲军百户终于追上了王得仁,他焦急的呼喊一声,一手指向东面。

    王得仁抬头一看,东面的旷野上,入目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红甲骑兵,红底黄龙白边的旗帜迎风猎猎,近万骑兵飞驰而来。

    “镶红旗!”王得仁脸色一变,拉了拉缰绳,放声喊道:“咱们撤!”

    亲卫白户立刻取下号角,正追杀敌军的明军骑兵,听到嘹亮的号角声在平原上回荡,立刻放弃了追击,全部调转马头,转瞬之间便向西方退去。

    远处满达海放下千里镜,方才王得仁用战马踩死刘之源的一幕,尽收他的眼中,使他心头无比震怒。

    眼前这支明军实在猖狂,对,就是猖狂,满达海统兵多年,跟随太宗、多尔衮征战杀场,遇见无数敌兵,就没见过这么浪的。

    雄闻天下的八旗大爷来了,才五百骑兵,怎么也得给个反应,配合着落荒而逃吧。

    都看着八旗健儿来了,不跑也就算了,居然还敢追击,当着他的面儿,用战马踩死他的大将,这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

    满达海脸色铁青,连忙喝令追击。

    见了八旗不立刻逃跑,八旗大爷觉得太没面儿了,自然不会放过王得仁,他们没有理会奔来的溃兵,直接从他们身边绕过,急追而去。

    余干县东南面的万年县,金声恒三万人马,自从在浮梁、景德镇稍微示弱之后,便退往广信府。

    得利于,王彦对于情报的重视,天地会的细作遍布江南,在江西也有说所发展,这些人编制成了一章巨大的情报网络。

    清军决定进攻楚赣的计划一制定,入赣兵力多少,将领名单,部队成分,进军路线江西明军便一一知晓。

    现在清军又在江西腹地行军,细作、密探、以及留在乡间的百姓,都是明军的眼睛,满达海的行动,金声恒全都了解。

    随着清兵的移动,金声恒的三万人马,也秘密进入了饶州府的万年县。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清军主力进入预先设定的伏击圈后,从后面尾随上去,同顶在前面的孙守法、王得仁夹击清军。

    万元吉送来的军令已经过了一天,但他这边还是没收到消息,这让金声恒有些担心起来,难道因为前锋被伏,满达海不敢动呢?还是看破了明军的意图?

    “督镇!”这时堂外没见着人影,一声急匆匆的大喊先传了进来。

    金声恒闻声,立刻站起身来,急步迎出,便见一将行色匆匆的抢进堂来,他当即拉住他问道:“一鹏,什么情况?”

    徐启仁顾不上喘口气,大声回道:“督镇,刚等到消息,满达海动了,四万人马,骑兵在前,步军在后,大举西进驰援。”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五百书币。感谢gdrthg的打赏,**太小不想说话的两张月票)

第572章旷野上明清交兵

    明清开战以来,总体而言还是败多胜少,大明一方多是五忠军一支独秀,谁跟着五忠军,谁就能沾光,但这不符合常态,也不符合其他派系的利益。

    江西明军作为大明朝廷中独立于五忠军系统之外的一方势力,自然也有自身的目标,岂能让五忠军独美?

    如今天下风起云涌,国朝危亡,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怎能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如此一片好山河,建立一番功业。

    金声恒听了徐启仁的禀报,情绪有些激动起来,他金某人名震天下的时候到了。

    这时众将得到消息,涌进堂来,这一战算金部人马反正以来,真正的独自直面满清大军的一战,不仅关系到楚赣大局,还可以一雪他们身上的污点,从此堂堂正正做人。

    众人不禁握紧了拳头,齐声道:“督镇,下令吧,此战必胜!”

    金声恒见此,心中激荡,看来属下都卯足了劲,求战心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