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凤缠龙 作者:天宇-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军将一听之下顿心中大惊,才知这些汉人竟是大唐疆境中威名鼎盛的正义使者及飞虎堂武士,内心忐忑中却也有些忿忿不平的怒喝道:“呔!尔等虽是贵国武林中的盛名帮派,但岂可侵入我国疆域干涉我国治权?难道不怕我大军将尔等一一诛绝吗?”


  “哈哈哈!正因地处贵国辖域,因此我国军将不便出兵越境,可并非愿意任由贵国军民逼压残害我国百姓,便我等乃是百姓之身便无此顾忌,同胞互助抵抗迫害也属正理,而贵国之君如是亲政爱民的良君,便应依理息争安抚贵我双方百姓和睦相处,如此不但可促进贵我两国的交好且可使百姓无争相互走动互惠,也可使贵国盛产之物转贩中原牟利,如此岂不两利?”


  那军将闻言立时忿忿的说道:“哼!若说起如今我国军民皆愤慨同心欲将各屯民逼离疆域,实乃源起各屯民欺压榨骗我国百姓,才引起我国军民的愤恨而造成此后果,若是各屯屯民肯依公道价格收取我国百姓也不致引起如此兵祸,尔等又岂可责怪我军民?”


  唐天宝耳闻那军将之言顿时默然无语的似也有些惭愧,但也不同意契丹军将只藉此事便大兴干戈残害各屯屯民,因此正欲反驳时却听那头戴长羽的契丹王子己哇哇喝叫着,接而使听那军将已喝道:“屯内之人听着!我国王子己下最后之令!若两刻之后尔等再不开屯投降,我大军便将大举攻屯绝不宽容!”


  那军将喝声一止立时策骑驰返,并向契丹王子禀报详情,但却遭到那位契丹王子的叱喝,未几便见两名军将朝两翼军骑疾驰而去,开始整顿阵势准各攻屯了。


  唐天宝此时已知那两名戴有长羽的人,一名是契丹王子,另一人虽不知是什么身份,但想必也是身份不俗之人。


  缓缓环望四周契丹军骑时,只见军骑调动频频,己然有了不同的军阵攻势,前方乃是一排执盾步旅,而铁盾之后另有一名弓箭手总计约在千人以上,再后便是有四千之众的骑队了。


  由此阵势一望便知欲以弓箭先攻尔后骑队攻屯,因此唐天宝立时高声喝令道:“众兄弟注意了!敌方乃是军旅攻势,众使者目标放在对方弓箭手上,待军骑攻屯后才自行择取射杀,飞虎武士须隐妥身躯避免对方箭雨临身,并注意番子攻屯之人!”


  屯内众人依令备战静候契丹军骑攻屯,果然在半个时辰一到立听契丹王子之方已响起了一阵角号长鸣声,便见执盾步旅及弓箭手已开始缓缓前行,每面盾后的弓箭手也已搭箭张弓备射。


  依射技中其姿分立姿、跪姿及骑射三类,立姿及跪姿俱须身挺息平,运足臂力拉弓贴胸吻翎听弦。


  也就是说身躯要挺直腰部要不弯,屏息静气肩平手稳拉弦及耳箭翎及口,瞄物测距松弦箭出乃是最强劲精准的射技,否则身不挺腰不直力道便弱,弓不张劲不足,气不平则肩摇手抖又何谈精准?


  至于骑射则更是高一等了,快马疾驰中颠簸不止而且物随速移,因此须双腿紧夹马腹依座骑奔驰起伏中,拿捏起伏之速配合射技方能精准射物,否则必是箭箭落空成为敌箭。(此射技乃是军旅中重要一环,若非有高明射技便无法在战场上发挥遥攻歼敌之功,因此在汉唐之时军中战车、骑旅、步旅、水军皆须习练射技)


  且说众契丹军士闻角号之令跨步前行,执盾步旅举盾挺枪前行,执弓箭手也开始搭箭了。


  五十丈……四十五丈……四十丈……三十丈……


  盾牌手护卫着弓箭手逐渐围向屯墙三十丈之距时,尚前行未顿的欲逼近二十丈之距万是弓箭手发箭的有效距离,但没想到屯墙上的敌人竟弓弓弦震鸣箭矢尖啸的发箭。


  因此俱是内必窃笑如此之距敌人便己松弦射岂不是白搭?故而皆并不在意的未曾隐避暴露的身躯。


  然而内心中的窃笑尚未息止时骤然箭矢入体惨嚎倒地,至死尚不敢相信在三十丈之距便遭敌人箭矢射中?


  骤然中箭惨嚎悲鸣之声连连响起,霎时吓得其余盾牌步旅及弓箭手狂急躲至盾牌后,在缓缓前行中地面上己倒毙了九十余人。


  缓缓前行中惶恐的弓箭手饱巳开始搭箭张弓朝屯内射箭,然而气不平身不稳力不足,所射箭矢十之八九连屯墙都未碰到便斜坠落地,又何谈伤及屯墙上的敌人?


  反观屯墙上的正义使者,每人皆是或立或跪,双臂皆有千钧之上的力道,屏息张弓拉足弓弦,只要一见有人暴路身躯必是弦鸣箭唳一箭毙命,因此更令契丹弓箭手紧贴执盾步旅胡乱出箭。


  漫天箭雨交我划疾啸,待契丹盾牌手、弓箭手逼近二十五丈之距时地面上己遗尸四五百人,因此更使契丹弓箭手不敢暴露身躯,在二十五丈之距搭箭张弓胡乱射入屯内。


  未几!契丹军士发觉敌方箭矢己止,又疑又奇的以为对方已被己方的漫天箭雨射得伤亡惨重无力反击了,因此更是连连发箭的压制对方以利后方军骑攻屯。


  但是也有人好奇的探首张望,刚一探首倏然已被二或三支劲疾箭矢迎面射中惨嚎毙命,这才知对方乃是因己方弓箭手躲在盾后箭出枉然才未曾发箭,因此再也不敢轻易探首了。


  突然号角急鸣,顿听蹄声轰然中四千之众的军骑已疾驰接近开始攻屯了。


  数千军骑疾驰中,其中也有不少弓箭手在马背上搭箭张弓欲射。


  但刚驰入三十丈之距时屯墙上己连连射出片片箭雨,漫天罩向疾驰中的军骑,霎时惨叫哀嚎、马嘶凄鸣、人仰马翻伤亡连连。


  但正义使者人数有限,且要隐避军骑所射的箭矢,因此狂呼呐喊冲锋的军骑己有不少冲至屯墙下。


  箭雨纷飞惨嚎哀鸣声中,一条条的攀索也己抛上屯垛,不少军士已开始扯索上攀欲攻入屯内,但是有些尚未及上攀或是攀爬一半时,已被飞虎武士一一砍断三爪钩的粗索坠落,竟无人能攀至墙顶上便连人带索坠落地面。


  契丹军士攀不上墙,且又被屯墙上及屯壁上的箭雨射杀不少,因此伤亡惨重得遗尸屯墙前,突然角号急鸣,顿见契丹军士迅疾退怯拉马跨骑回奔,但溃逃中箭矢依然不断的射出,因此又造成不少的伤亡。


  初次的交锋终于息止了!只见屯周及屯墙下散布着遍地人马尸身,估算之下至少也在千人之上。


  倏然只听屯内响起了震天欢呼声,正庆喜契丹军士伤亡惨重溃败,而屯内竟只有些微的轻伤者,可说是一场大胜。


  高居哨楼上的唐天宝内心振奋欣喜的环望四周,眼见溃退的契丹军士又已迅速重整队伍,似乎又开始准备了下一波的攻势,因此忙朝屯内高呼莫要松懈防备,于是专责运补之人立时开始捡拾契丹军士射入屯内的箭支,分送至屯墙上及屯墙间箭孔的射手处,略有弯钝的也一一收集整修备用。


  隐于各屋内的妇女此时也己端捧出热呼呼的食物及热水迅速分送各处供食用,因此也便守屯之人皆欢愉的享受着热呼呼的粗简食物。


  另一方的契丹王子此时正在叱喝七名军将,并且似在下令继续攻屯的策略,而另一名也是头戴双翎帽的人也在旁开口指示。


  果然不到一刻,只见一名军将立时率领一队五十骑的军士快骑驰往东方的一片林木处。


  而另六名军将则分驰向四周军士处传达命令重整队伍。


  未几便见三千多的军骑迅疾调动,己有不少军士一一下马将马背上的铁盾取下聚合,另有部份军士则是取弓聚合,共有一百多名铁盾手及五百名弓箭手,还有六百名执盾的刀枪军士。


  约莫半个时辰后,原本离去的五十余骑竟拉着一具粗简实心四轮大板车赶回,而板车上尚绑着一根粗有一人半合围长有丈余的树干,不问可知是欲以巨木板车冲撞屯门或屯墙。


  果然巨木板车一到,那执盾的一百多人立即由板车上取下早已备妥的粗枝插入板车隙内,一手推车一手执盾护身。


  而六百名执枪盾的军士也立即分列巨木车两侧,五百名弓箭手则分列于执枪盾军士之后,再后还有四百名军骑随后,其余尚有两千余军骑则候令冲锋。


  在高哨楼上唐天宝遥望契丹之方的布署后,内心中已开始担忧屯门的安危。


  于是急忙跃下哨楼召集四名小队长及燕屯主商量应对之策,且迫不及待的作出调整防御的新对策。


  首先是将两小队正义使者集中在屯门两侧的屯墙上专责射杀推巨木车的军士及箭手,两小队则调至屯门处候令冲杀,原在屯门处的燕屯主则率屯内所有能战之人登墙协助飞虎武士守墙。


  而唐天宝自己则率四名小队长在屯门两侧的墙垛处指挥备战,并且视情作出必要的攻击命令。


  蓦然角号大鸣,霎时只见契丹之方的各种布署同时发动攻击迅速逼近。


  首先便是巨木推车两侧的执盾军士及箭手快速冲向屯站处,巨木推车也开始缓缓朝前推动且逐渐调整方向冲向屯门,后面的四百军骑则落后缓行,两千余军骑也开始驰向屯周,并搭箭张弓开始攻击。


  四千余的契丹军士同时发动攻势,在屯周骑射的军士只要无能攀登上墙便不足虑,最重要的还是是不得了门处的攻势令屯内之人担忧,万一屯门遭撞毁必然便契丹军骑如潮冲入屯内那便危险了。


  在屯门两侧屯墙上的正义使者待敌方逼近三十丈之距时便开始张弓欲射。


  可是敌万皆有铁盾护身,只能偶或射中一不小心露出身躯的军士,因此当敌方冲近至二十丈之距时才射杀数十人而已。


  接近至十五丈时两侧军士已然停顿前进,由弓箭手在盾牌后一波波的射向屯墙上,而巨木车则加快冲速的撞向屯门。


  就在此时,唐天宝心知箭矢难伤有盾牌护身的推车军士。


  因此已当机立断的等候巨木车临近十丈之距时,突然率着四名小队长由屯墙上凌空下跃,冲入执盾推车的军士中狠疾砍杀。


  霎时只见手无寸铁的推车军士惨嚎悲叫的一一伤亡,其余的也开始狂叫散逃,但却成为墙上箭矢的目标。


  但在两侧维护弓箭手的执枪盾军士己有部分冲杀而至。


  在巨木车后尾随的四百军骑也已同时快马驰至围杀,便连围绕屯周的一些军骑中,靠近屯门之方的部分军骑也己冲至。


  就在狂呼呐喊冲杀而至的契丹军士已开始围攻唐天宝及四名小队长时,屯墙上箭矢便劲疾的射杀围攻中的军士,并且屯门倏然张开迅疾冲出六十名正义使者,猛猛的冲入围攻的军士之中,展开一场惨烈的血战。


  在两侧的弓箭手虽也望见屯门打开冲出数十人,但在屯门前然是一场混战,因此不敢发箭以免射中自己人,只能朝屯墙上频频射出箭矢。


  屯门前的正义使者虽然个个都身手高达一流之境,且习有凌厉残狠的七绝刀及天地双刀,每出一刀必有军士伤亡,但是陆续围至的契丹军士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唐天宝己焦急的连连呼喝退回屯内。


  在唐天宝的连连大喝中,果然己使正义使者逐渐退往屯门处,当然也使契丹军士更为振奋得喊杀震天且逐渐逼至屯门处。


  但是数百军士围向屯门前更利于屯墙上的箭矢射杀,只须张弓随意射出便可射杀一人,因此契丹军士也伤亡惨重。


  唐天宝率正义使者逐渐退至屯门前不到两丈时,眼见部分使者已退入屯内,因此立时大喝退回屯内。


  正当全然退入屯内时,已有数十契丹军士也抢攻入屯,但立时被数名使者攻逼退至一侧,其余之人则运足全身功力推合屯门。


  如潮军士被阻门外自是了屈力推门欲冲,因此双方已成推力之赛,能否守攻屯内全在此定胜负了。


  尚幸冲入屯内的契丹军千迅疾被歼,数十名使者皆运足功力猛推。而屯墙上的使者则狂急射杀屯门前的契丹军士,因此伤亡者不但无助反而阻挡了后方同伙的前推之力,终于两片屯门缓缓闭合且插上巨木栓。


  屯门既合攻屯也已失败,因此屯门前的军士立时散逃退怯以免遭墙上箭矢无情的射杀。


  尤其是推合屯门后的使者也已迅疾登上屯墙再度张弓射杀屯外的契丹军士及箭手,再使契丹军士伤亡迅速,尸身已然堆积高达及腰堵在屯门前更不利冲门了。


  一笔难写各处混乱的局在,当契丹之方眼见冲攻屯门之策又失败后便迅疾鸣号撤退,终于又停止了一场惨烈的攻屯血战。


  逐一退返的契丹军士大略估算后,似在此次攻屯中又损失了近千人之多,而且尚有两百余伤者。


  不过……在此役中!屯墙上中箭身亡的使者有三名伤者四人,全是专注射杀屯门前之时遭对方弓箭手射中的,另外开门攻出的使者竟失踪两名。


  屯门倏又张开,立时冲出数十名使者在如山的尸堆中翻找,只要遇有伤重未亡的契丹军士立即补上一刀,翻找刻余后终于寻获两名失踪使者,但己身遭数处刀、枪伤势阵亡了。


  另外的飞虎武士中也有五人中箭阵亡,轻重伤者十七名,飞燕帮所属及屯民也阵亡六名,轻重伤者十三名。


  尚幸正义使者皆有一粒续命金丹及上好伤药,而飞虎武士也有上好伤药随身携带,重伤者皆由使者赠服续便金丹救活而无碍。


  当然云燕帮也有不少以上好老参调制的伤药及培元益气之药,一一救治伤者并交由屯内妇孺照顾。


  连续两次的攻屯血战后,契丹军骑竟己损失了近两千人。


  因此使得契丹王子及七名主将又惊又怒,怎么也想不到凭以往的经验及五千之众,不但两次攻屯皆末杲而且损失惨重,于是不再恃众强攻在屯周搭起帐篷成对峙之状。


  屯内的唐大队长眼见契丹军骑虽不再攻屯,但却在四周搭帐围困驻守。


  于是便下令所属下墙入屋休歇,只留部分巡哨注意契丹之方的动态。


  为了加强防守的安全,燕屯主竟派所属开门出屯捡拾散布屯周的契丹军士尸身上的长枪及铁盾,以及一壶壶尚未射完的箭支。



第三十二章 护我汉民



  一夜无事!


  次日清晨时,屯内众人皆在享受着热呼呼的肉美饭菜时,契丹之方则派出了一队无兵器的军士逐一搬收散布的尸身,运往远方的一处山洼中埋葬,而屯内之人也不攻击的随契丹军士运尸。


  此外!契丹之方竟毫无再攻屯的意图,也无撤军之意的依然围困屯周。


  一天……两天……三天……直到第四天的辰时!高辽哨突然传出喝叫声,原来北方数里外的起伏丘陵地中竟有一批数百人的快骑疾驰而至。


  唐天宝及燕屯主闻声出屋登临高辽哨台上遥望,果然见到那批快驰迅疾接近,并且发现那批快骑之前有数名契丹百姓打扮之人,后面的骑队竟是身穿铁头盔铁甲的军骑,不同于原先身穿契丹战衣的军士。


  “天……是契丹最勇猛的铁甲骑队!唐大队长!他……他们……是契丹最骁勇善战的鹞军铁骑,不但全身皆穿铁盔甲,就是战马也披着铁甲,因此不畏刀箭,乃是契丹军的常胜军,直属契丹王统率。”


  唐天宝此时也已望清那批铁盔甲军骑约有六百人左右,紧皱双眉的耳闻燕屯主之言后才沉声说道:“嗯……怪不得契丹王子这几天皆未曾下令攻屯,原来是派人调来不畏箭矢的铁盔甲骑队,可是铁盔甲骑队只利于冲锋陷阵的攻击,若要仗恃攻屯恐怕甚为笨重不妥,莫非另有用意?”


  唐天宝正说时,燕屯主却惊望着契丹王子等主将己跨骑迎前,双方各有礼节的同往中军大篷行去,顿时惊异的猜测那些百姓装束这人是何等身份?竟劳契丹子亲自前往迎接?


  未几便听燕屯主惊急叫道:“唉呀!莫非那五人之一便是契丹王子之师巴雅喀及四名徒弟不成?坏了……坏了……”


  唐天宝耳闻燕屯主的惊急之言中似有骇畏担忧之意,不由好奇的询问道:“燕屯主!你是说那五名契丹百姓乃是契丹王子的师父及师兄弟?他们是何来历?”


  燕屯主此时似是惶恐不安的忧急解释道:“唐大队长!契丹国也有和咱们一样的江湖武林人,但并不称武林人而称勇士,契丹勇士中有两个一等高手,一个是契丹国师莫札图,另一个便是契丹王子兄妹的师父巴雅喀,怪不得契丹王子扎营不攻,原来是派人请来了师父及鹞军!唉,早知如此前一两天便应突围离去才是正理呢!”


  唐天宝闻言不由双眉一皱心有不悦,但又不好显现于面的沉声说道:“燕屯主体放心!只要我正义使者及飞虎武士在屯内一天,便会尽一切能力保卫柳河屯,除非……全都阵亡于此那也无可奈何了!不过,本队长虽不知这个巴雅喀的功力武技如何?但据另一名莫札图与贵帮帮主……”


  唐天宝话语及此突然顿止未再续言,但内心中却己有了大致的盘算,因此默默的笑了笑后便飞身跃下哨台,将四名小队长招至低语细商。


  晌午刚过!契丹之方的军骑突然开始奔驰调动,似乎又开始准备攻屯的布署了。


  军骑迅速一一排列成横队阵势,六百名鹞军铁骑在中军篷帐之前横列两百人三排队伍,个个皆是鞍上斜插长枪手执铁胎弓,鞍前悬有两壶铁管箭,一看便知欲以铁盔甲护身接近屯周箭射攻屯。


  原有的三千余轻旅军士也已编列每队百人的二十队步旅,除了皆有铁盾刀枪外每队皆备有四具长木梯,属攻屯主力,所余千余人依然是跨骑执弓,在鹞军及步旅两侧横列延伸向屯周,乃是属于绕屯遥射的骑队。


  中军帐篷前,面蓄虬髯的契丹王子正与那位年约六旬头戴一顶两侧斜翘大帽的巴雅喀低语,另一名看似只有十五六岁头戴双翎白狐皮帽的俊秀少年,则面含笑意的望着阵势及远方大屯,似乎断定此次攻屯必然可轻易的攻入屯内杀光汉人。


  此时契丹王子己与巴雅喀低语交谈后立时连连大喝,身侧的七名主将便一一跨骑驰奔向中军及两恻骑队,当中军帐篷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