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头号炮灰[综]-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雪云则被留下,和秋香一起陪太师夫人在后院闲逛。苏雪云见到精致的假山凉亭便会夸赞几句,不急不躁的样子让太师夫人有几分惊讶,不禁问道:“你就不怕他们说错话得罪了太师,会自毁前途?他们应当是第一次见官职这么大的官员吧?”

    苏雪云淡淡笑道:“若他们见太师一面都会得罪人,那日后步入官场也走不了多远,趁早还是别考科举直接回家的好。”

    太师夫人笑道:“我看你呀,倒是很像见过大世面的人,很有那种处变不惊的样子,好得很。”

    苏雪云谦虚了两句,太师夫人没再多说,只带着她逛花园赏金鱼。

    另一边华太师的书房里,陈小生、周文宾和文征明并排站在华太师对面,华文武坐在一边。华太师捋着胡子慢慢打量他们,开口问道:“周文宾,秋月说你无故被取消了参考资格,此事可属实?”

    周文宾恭敬地行了一礼,道:“禀太师,草民是拿着苏州六艺会馆馆主周臣的亲笔荐书来参考的,万万没想到会被朱子健从中作梗。也怪草民当初报仇心切,误信了此人,才惹来今日的祸患。”

    华太师眯起眼,沉吟道:“这么说就是宁王不守规矩,徇私枉法了?当日到底情况如何,你且细细说来,宁王的义子当真可以轻言考生资格?”

    “是,当日事情是这样的……”周文宾半垂着眼,不疾不徐地将当日所发生的事陈述了一遍,连朱子健骂他是狗的污言也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没有加油添醋,也没有丁点遮掩,偏偏他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仿佛所说的与他无关一样,竟比那义愤填膺之态更令人信任。

    华太师越听越气愤,狠狠一拍桌子,怒道:“区区一个宁王义子,身无功名,在朝中也无任何官职,竟能够私下决定考生参考资格!如此一来,此次能高中的学子岂不都成了宁王门下之人?如何能尽心为皇上效力?恩科是为皇上为朝廷招纳贤才,如今竟成了宁王扩张势力的踏脚石,简直可恶!”

    文征明忍不住上前一步,说道:“正是如此,简直可恶至极!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朱子健身为王爷之义子,勉强也算得上皇亲国戚,他不思报效皇恩,竟私下里仗着这层身份为所欲为。他不仅败坏了宁王府的名声,更败坏了皇家的名声,那些被他欺辱之人畏惧权势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长此以往,谁还会一心一意为皇家做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朱子健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破坏皇家在民间的声威,不惩罚此人不足以平民怨!”

    陈小生和周文宾都一边看着满脸正气的文征明,一边留意着华太师的反应,只等不对劲的时候想办法补救。谁知等文征明说完,华太师突然一声大喝,“好!说得好!”

    华太师起身走到文征明面前,一脸欣慰地说道:“你叫文征明?果然不愧是文天祥的后人,我们读书明理就是要一心为国,否则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可恨朝中不少文臣武将竟因宁王的身份而不敢说真话,这样的人多了,皇上岂不是要被他们蒙在鼓里?文征明,你很好,待他日入朝为官也要谨记你今日所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人臣子的决不能出半点差错。”

    文征明立即应道:“征明谨记太师教诲!我自小立志要报效朝廷,为民请命,日后不管什么时候,绝不会遗忘初心!”

    华太师捋着胡须,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小生松了口气,说道:“听太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能拜见太师,是我们三人的荣幸,他日若有机会入朝为官,我等定会以太师为榜样,忠心不二地为国家做事。”

    华太师看到他就想起苏雪云那番言论,瞥了华文武一眼,说道:“老夫听秋月说你精通杂学?杂学一路需耗费大量心思,你沉迷这等奇淫巧术,还有精力用心读书?”

    陈小生笑道:“世间学问本没有分门别类之说,是人们将学问分了三六九等,然而在学生看来,实用的学问就是最好的学问,而实用与否又要看各人的选择了。”

    华太师不大认同地道:“你们夫妻倒是般配,连想法都是一般无二,那你就说说,你学的学问有多实用?可比你这位兄弟实用?”

    华太师指了指文征明,捋着胡须坐回了座位。文征明和周文宾对视一眼,顿时替陈小生紧张起来,觉得这个问题太刁钻,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两更

第398章 四大才子之秋月() 
陈小生看了文征明一眼,不紧不慢地笑道:“回太师的话,我同征明是一起长大的好兄弟,然而我们的经历却大有不同。征明是文天祥的后人,他爹也在我们苏州十分有名望,他出身这样的家族,从小被他娘教导要行得端、做得正,不得给家族抹黑。所以他从小就一心一意读书,要效仿先祖,考科举,入朝为官,报效朝廷,为民请命,这一步步在他懂事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是他毕生的心愿,所以读书考科举的学问就是对他最实用的学问。”

    华太师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那你又如何?”

    陈小生说道:“我年幼失怙,还有个年纪很小的妹妹要照顾,当时常常饿肚子,要不是我的老师出手相助,我可能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那时候吃饱穿暖让妹妹好好地长大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为此我必须在读书之余去做许多杂事,赚取银子养活我和我妹妹。我从小就知道读书才能有好出路,所以我很努力的读书,但我也很清楚的明白,光靠读书我和我妹妹会饿死,读书考科举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谁也不知道我哪一年能考中,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中。试问这样的我又怎么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

    陈小生顿了顿,见华太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继续说道:“我当年年纪小,连最简单的搬搬抬抬都做不了,又没时间去做跑堂小二,只好去书斋求老板让我帮忙抄书,以此来换些银钱。抄书一能练字,而能看书,三能赚银子,也算解决我的困境又给了我学学问的机会。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抄过那么多书,不知道学了多少东西,后来我才知道有许多是杂学,但因为这些杂学,我想出很多变通的方法去赚银子,养大了妹妹,自己也得了个才子的虚名,买了间大宅子,开了间书斋,还用所学的东西为我娘子解了毒。可以说我所有的心愿都是靠杂学来完成的,那对我来说,最实用的学问自然非杂学莫属。如今我没了困难,可以用那些跟老师学的学问来考科举,甚至入朝为官风光无限,但若没有杂学,我和我妹妹坟头的草都长得老高了,以实用来论,四书五经对我来说恐怕算不上实用。”

    陈小生说完之后,书房就安静下来。直到一刻钟之后,华太师才轻轻叹了口气,一脸复杂的看向华文武,“文武,这么多年来,爹让你用心读书,好好习武,你却一直文不成武不就。今日听了祝枝山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对你来说,最实用的学问是什么?”

    华文武起身站在华太师面前,有些紧张地低着头,小声道:“我真的可以说吗?”

    华太师皱起眉,指着陈小生他们道:“你看看他们,第一次见爹就敢说心里话,你是爹的儿子,有什么话不能说?爹问你,你就跟爹说实话,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都不能对爹说谎!”

    华文武抬头看了他一眼,深吸一口气,快速地说道:“对我来说杂学最实用,我喜欢发明。”

    华太师仔细打量着他,突然站起来,背着手往外走去,“带爹去看看你的发明,你们三个也跟上。祝枝山,你给老夫好好讲讲这里头的学问。”

    陈小生应了一声,跟着他们向胡文武的院子走去,他刚刚已经看过华文武的发明,心里盘算了一番,就已经想好了要拿什么程度的学问出来。

    华文武又惊又喜,高兴地给华太师展示他所有的发明,虽然有些大物件还只是半成品,被一些问题给难住了,但确实能看出来他发明的东西很稀奇。

    华太师皱眉看了一圈,摇摇头,忍不住道:“你弄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华文武难掩失落地垂下头,华太师看着又生气又不忍,回头叫陈小生过来解释里头的学问。陈小生拿过一样东西摆弄几下,很快将难住华文武的问题给解决了,小东西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自动的水车,放在木盆里像是小孩子玩的玩意。随后陈小生给华太师解释了此物可用于耕田之用,华太师心里一惊,这才认真的观察起来。

    随后陈小生又根据华文武想在天上飞的想法,给华太师画几张草图,解释了热气球、降落伞、滑翔伞、飞机等等原理和设想,又说出这些东西如果发明出来将会给军事和民生方面带来多大影响。在华太师认真之后,陈小生又说了关于修路和抗洪抗灾的想法,一些发明也许解决不了天灾,但好歹能做些预防或者减少损失。

    陈小生说的通俗易懂,虽然受古代条件限制,飞机之类的基本弄不出来,但他的理念很成熟,让人听了就知道这东西早晚能研究出来。到最后华太师已经拿着图纸不放了,连声追问这些东西到底有几成把握研究出来。

    陈小生说道:“把握不敢说,毕竟发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但如果能多聚集一些对此精通的人,集大家之所长,说不定能研究得快一些。很多东西都还只是个想法,能不能发明不来说不准,但有想法就有了希望,有了目标,我相信只要朝廷对此重视起来,一定能发明出很多有用的东西。”

    华太师眯了眯眼,说道:“就像你发明出威力加倍的炸药一样?”

    陈小生低头解释道:“太师也知道我娘子闯荡江湖,难免会遇到一些危险,我研究炸药只是为了保我娘子的命罢了,不然不可能到现在还没传出半点风声。”

    华太师满意地说道:“你知道轻重就好,炸药这种东西非同小可,一旦落入贼子手中就不堪设想,你日后不得再私自研究。至于这些……待老夫弄清楚是否有用之后再做决定。”

    华文武眼睛一亮,“爹,什么决定?你接受这些东西了?是不是你想让祝枝山带人研究这些?我能不能跟着他一起研究?”

    华太师轻哼一声,“你能不能争点气?祝枝山说起这些头头是道,你那些难题人家一看就解决了,偏偏人家还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你这么看好他怎么不向他好好学学?”

    眼看父子俩又要闹僵,周文宾忙笑着打了个圆场,“其实祝兄学了这么多东西的初衷只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华少爷出身高,不愁吃不愁穿,自然就不会在这方面用心思,依我看华少爷专心于一门学问也是好事,研究东西不用分心,定能事半功倍。”

    陈小生也笑道:“就像我和征明和文宾都各有所长,其实都是被身边的情况所影响的,有很多不得不学的东西。像华少爷这样生来就不用考虑其他,只需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实属难得,若能专一投入其中,想必能获得不小的成果。刚刚我同华少爷讨论了许多问题,华少爷的天赋绝对比我高,太师对华少爷严加督促也是想让他成材,将来能靠自己在这世间立足。如果华少爷能发明出于国于家都有大用处的东西,想必所有人都要感激他,这不也是成材吗?”

    华太师转过头去,沉声道:“你说得轻松,要是那么容易研究出来,怎么你这么多年还默默无闻?”

    陈小生看了周文宾一眼,回道:“望太师恕罪,我不是发明不出来,我是不敢发明。之前我遇到的都是朱子健那样的人,一旦被人知道我手中有好东西,岂不是命不久矣?我自己怎么样倒无所谓,但我不能连累我娘子和我妹妹,虽然我是胆小了一些,但这次来京亲眼目睹文宾被朱子健一句话就打入谷底,我还是很庆幸没有发明任何东西。”

    几句话又将华太师的愤怒引到了朱子健身上,华太师冷哼一声,背着手道:“就是因为这等小人在民间作祟,才令民间有才之士不敢冒头,宁王身为人父难辞其咎,真是岂有此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等恶事,老夫决不能姑息!你们三人随老夫来,老夫要亲自考校你们。”

    周文宾眼中一喜,感激地看向陈小生,陈小生对他轻轻点了下头,随即跟随华太师又回了书房。华文武本要跟去,被华太师一句“专心研究”给钉在了原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他爹不反对他发明东西了,不再逼着他读书习武了!华文武欢呼一声,差点激动地哭了,抱住他那一堆发明高兴的不得了。

    华太师在文人中乃是天下第一人,且家学渊源,底蕴深厚,许多民间难得一见的孤本他都看过,被他亲自考校学问自然是一件荣幸至极的事。陈小生三人都有真才实学,无论华太师出什么题目都能对答如流,写的字也一个比一个好看,让华太师十分满意,这才认同了他们江南才子的名号。

    考校完基本的学问,华太师又出题让他们谈谈对天下局势的想法。陈小生是后世上千年的超前思想,文征明是几代积累的极端正义,周文宾是异国漂泊的广见博识,三人各有各的想法,虽有不同,却能取长补短融合到一起,提出的意见都十分中肯,十分可行,华太师越听就对他们越欣赏,到后来已经没有了考校的意味,几人在书房里相谈甚欢。

    太师夫人得到消息的时候万分惊讶,惊奇地对苏雪云道:“老爷已经许多年没这么欣赏什么人了,怪不得你一点都不紧张,原来他们的实力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苏雪云笑道:“当然了,秋月怎么敢欺瞒夫人?”

    太师夫人高兴地笑笑,说:“难得老爷今日心情好,秋香啊,你去跟石榴说说,叫她多准备几道老爷喜欢吃的菜。对了,其他好吃的也多准备一些,我要留秋月他们一起吃饭。”

    秋香笑道:“是,夫人,我这就去。”

    秋香见姐姐、姐夫得到了太师的赏识,开心地满脸笑容,脚步轻快地去厨房里找石榴了。

    待她走后,太师夫人挥挥手命下人腿下,拉着苏雪云的手坐到了亭子里,叹了口气。

    苏雪云察言观色,适时的出声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不如说出来看看秋月有没有办法?”

    太师夫人拍拍她的手,说道:“你是个好孩子,秋香也是个好孩子,还是我和老爷从小看都大的孩子。按理说你是她的姐姐,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团聚,我不该拦你们。但我早年没有子嗣,看秋香玉雪可爱,是真的把她当自家孩子看待啊,这么多年的感情,现在突然分开,我心里实在不好受。”

    苏雪云想了想,说道:“夫人,秋香能得到太师和夫人的关爱是她的福气,可是我这么多年没有照顾过她,如今好不容易找到她,还让她背着奴籍做丫鬟实在是……”她起身对太师夫人福了福身,诚恳地说道,“若夫人舍不得秋香,我定叫秋香常来拜见夫人,不伤夫人和秋香的感情。”

    太师夫人侧过头,一脸伤感地说:“话虽如此,但秋香日日在我身边,我一想到日后她不再是我家的人,我就难受啊,文武也很依赖秋香,以前文武被他爹训斥的时候,都是秋香帮忙求情。没了秋香这么好的孩子,我的文武以后可怎么办?”

    苏雪云低下头,缓缓地说道:“我听秋香说过,华少爷在发明一事上极有天赋。方才太师看过我相公和华少爷的发明之后没有生气,想来太师也同意让华少爷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若太师和夫人不嫌弃,不如让我相公同华少爷一起研究发明?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有个人商量着说不定能事半功倍,夫人以为如何呢?”

    太师夫人眼睛一亮,“真的?你愿意让你相公陪文武一起研究发明?你不想让他高中状元入朝为官吗?很多女人都盼着相公升官之后能得封诰命呢,你不怕耽搁了你相公吗?”

    苏雪云微微一笑,说道:“就像我昨日说的,许多东西在别人眼里万分重要,于我却是无用。我嫁了个好相公,又找到了妹妹,此生已经无憾。得封诰命是锦上添花,没有也并不可惜,人生几十年还是活的顺心恣意最重要,我只希望我相公能做他喜欢的事就好。”

    太师夫人愣了愣,叹道:“你小小年纪倒是想得开,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想通这个道理,整日。逼文武读书练功。唉,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见过他的笑容了。”

    苏雪云提议道:“太师同意让华少爷发明,华少爷现在定然很高兴,夫人若是惦记不如去看看?”

    太师夫人点点头,立马起身朝华文武的院子走去。华文武第一次在研究发明的时候没被华太师骂,围着他那些发明,脸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太师夫人走到窗外的时候正看见儿子开心的一幕,不知不觉竟红了眼眶。

    苏雪云陪她在窗外站了很久,听到太师夫人沙哑着嗓音说道:“你说得对,人生在世还是顺心恣意最重要。你们姐妹这么难才能重逢,我也不能做个恶人,赎身银子不要再提了,等一下我就将秋香的卖身契给你,明日你来接她回家吧。”

    苏雪云嘴角扬起,福了福身,“谢夫人。”

第399章 四大才子之秋月() 
当晚众人一起用饭,华太师与文征明话题相投,简直有说不完的话。华文武挨着陈小生一直追问关于发明的问题,颇有些废寝忘食之意。秋香已经被告知将要放她离去,席间眼睛红红的,同太师夫人仿若即将分离的母女,感情动人。还有周文宾时不时给大家讲个波斯的趣事,让大家欢笑不断,无形中拉近了他们同太师一家的距离。

    苏雪云那天在太师面前已经说得太多了,虽然有理有据,但在这种封建朝代,女人还是不适宜太过出头。苏雪云虽然有这个出头的本事,但她没必要在性格倔强的太师面前自找没趣。所以到最后反倒是她说话最少,这份安静让华太师心里对她也多了不少欣赏。

    到他们离开时,华太师对他们每人的本事已经心里有数,十分高兴将有这么多有能之士为朝廷效力,直接应承会为周文宾解决考试资格之事,还表示很看好文征明高中状元,将自己珍爱之书籍的手抄本送了他几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