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来“清君侧”的,只有少数人内心惶惶,预感到王权可能会更替。
在当天下午,一些官员们得知了消息,便三五成群的聚到一起,猜测着国王陛下的真实意图,以求在明日早朝的时候,能够应对自如。
翌日,天刚蒙蒙亮,王宫的大门还没有打开,许多官员便早已经来到门外候着,以期遇上其他的官员,了解一下情况。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一头雾水,完全摸不清情况。唯有几个掐着大门开启的时间过来的朝中一品大员,气定神闲的,毫无惶恐之色。
“高中书!高大人!数日不见,您的风采更加耀眼了啊!”一个三品小官,见礼部中书高远洋走过来,遂笑呵呵的恭维道。
高远洋瞄了对方一眼,知对方只是一个四品知事,属于圈外人,遂爱搭不理的道:“风采什么的就免谈了,这些日子,你们都休了如此长的假,而我……天天忙的跟蚂蚁似的,哪里还有什么风采!”他加快了脚步,在对方再次搭话前,拉开了距离。那名知事神色尴尬,却也不好说什么。但高远洋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转身道:“若说风采,可能在早朝之后吧!哈哈哈!”
几名三四品的官员相视一眼,皆摇了摇头,不知高远洋话里的意思。
从王宫正门到早朝正殿,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由高处往下看去,人影如流,一直向前涌去。文武百官虽然不会大声喧哗,但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纷纷讨论着什么。多数人都在摇头晃脑的,表示不知情。
过不多时,所有的官员都已经到正殿之内,文官在右,武官在左,按照品级的高下顺序依次站好。正殿之内死寂无比,甚至都听不到人的喘息声,前些时间以来,这些臣子们都吓怕了。国王的情绪不稳定,稍有不顺意,便大发雷霆,有几个触了眉头的,被贬官数品,出了王都就任去了,这还是好的,有几个更加倒霉的,遭到了流放,能不能活着回来,还得另说。
君臣人心惶惶,不敢多言,只能静静的等待着,像接受审判!这种上早朝的感觉,也是奇了。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国王迟迟未见来到。这时,有几个从一品的大员,斗胆问道:“贾大人,这些日子来,也就你见陛下见得多?陛下说要早朝,为何迟迟没有到来?”
贾正斜了对方一眼,沉声道:“等着便是了,难道你想对陛下指手划脚?”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的意思是,陛下早朝从来没有迟到过,而今天,过了这么长时间了,陛下还没有来到,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安排,我们不知道?”
“这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贾正垂首闭上了双眼。那官员皱了皱眉,不再说话。在百官列队的正中,四品知事单正也心中不安起来,暗想:“陛下虽然近来性情古怪,但于守时信用之上,却从来没有失过,难道……陛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思及此,他不由得更加担心起来。
在群臣当中,单正虽然只是一名四品的官员,但他向来以敢谏著称,数次冒死进言,让陛下免成昏君之行。久之,陛下虽然不喜欢他,但亦知离不开他,所以,一直没有升他的官,倒是交给他的权力不少。
但单正毕竟势单力薄,想要左右陛下的思想,简直比登天还难。终于还是没有能挽回局势,最后,陛下连早朝都不上了,更不见群臣,单正就算有谏言,却也见不到陛下。
朝廷中的水,深的很!此时,所有的人,都内心有自己的盘算。过得半刻,不是从王座处的侧门,而是从正殿的门口,传来了脚步声。
听声音,来人大约有十多个。众人更加生疑,因为平时,陛下只会带一到两个侍从过来,从来不有多带过人。这种异常情况,令得群臣脸色都有些变化。甚至不些做过坏事的,已经开始两股战战,后背冷汗直冒:“难道……难道我做的事情被陛下发现了?”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当今国王,至少在群臣看来,是当今国王。随着一行人的往前走,群臣都斜眼瞄了一下,心中更加疑惑起来,因为国王的身后,跟着的是晋侯、于侯、陈侯,再之后便是护卫,竟有四名武皇、四名半皇!
这捧场确实足够大!
不过,令群臣疑惑的是,国王陛下今天的步态,似乎有些不一样,完全没有往日的从容、气魄、威势!倒像是有些虚弱、怯场!
(本章完)
第779章 退位(八)()
国王通过大殿,走到王座之前,竟然额头上渗出了细汗。他吞咽了一口唾沫,眼神又惊恐、又兴奋的打量了座椅片刻,才郑重的向前迈出一步,蓦然转身,坐了上去!
没错,就是坐了上去。
群臣的神色都疑惑起来。按照国礼,以及陛下之前的做法,都是首先向群臣问好,接受群臣的拜礼,让群臣平身之后,陛下才坐下。因为晋侯、于侯、陈侯,都是分封在外的诸侯,早已久不行礼,对这样的细节竟是忽略了。晋侯直到此刻,才蓦然想起,连忙给礼部中书高远洋使个眼色。
高远洋当即领会,便带了群臣跪拜而下,齐喊道:“陛下千秋万载,基业永固!”
这位假陛下,因为精神紧张外加兴奋,说话都有些不顺,道:“呃……那……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一齐喊道,纷纷站起,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毕竟不早朝已经有月余了!他们想看看一个多月未见,陛下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因为忧心操劳,而身患重病!毕竟之前有过这样的传闻。
“来人,给晋侯、于侯、陈侯赐座!”国王道。在侧室待命的侍从,抬了三张椅子进来,在国王的示意下,于群臣之前、面向群臣,让三人入座。三位诸侯谢过,便往椅子上一座,居高临下的望着群臣!
“这……”下面登时响起了疑惑和不和谐的声音。终于,有一位大胆的直言臣子站了出来,问道:“陛下,臣有事要问!”
“请问!”国王平静了一些,这两个字倒是说得十分有底气的样子。
那二品官员指着三位诸侯道:“陛下,在这大殿之上,陛下乃是君权神授,真命天子,三位诸侯何德何能,怎可与陛下平起平坐?实在有失礼法!”
“陛下,臣也以为,此举确实不合礼法!诸侯的地位再高,在品级上也不过是一品的臣子!”另有一名从一品官员也站出来道。
晋侯微微露出冷笑,盯着谏言的二人,目光中闪着寒意。
此时,正是恭维国王的时候,许多官员都出列,说:“臣附议!”是以,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国王抬了抬手,压下群臣的声音,道:“这件事情稍后再谈!”他幽幽叹了口气,道:“你们都知道,没有上早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们一定都在猜测是什么原因!今天我就来告诉你们!”
“因为这几年来,国事的纷扰,我积劳成疾,一个多月前……一病不起!”
群臣登时响起了一片惊呼之声,许多人露出了我早就猜到了的样子,点着头。
国王又道:“就算有御医来诊治,过得月余,我才能稍有些好转,但是……御医告诉我,我的身体……已经……已经不行了!再这么下去,撑不过三两个月,便会……”他的话并没有说完。
“陛下,请保重身体啊!”
“陛下操劳国事,日理万机,乃千古名君!”
“惭愧啊!陛下身体有恙,做臣子的却无法分担,实在是惭愧啊!”
君臣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方面恭维着国王,一方面掩饰自己的心虚。
“当时因为国内局势动荡,我才没有把这个消息及时通知大家,以免引起更大的混乱!”国王道:“我已决定……退位!”
“退……退位?”
群臣尽皆惊愕,他们在早朝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今天国王会宣布这样一个重磅的消息!这可是一国之君的退位啊!对于整个米莱国来说,还有比这更大的事情么?
“陛下!请三思啊!”
“陛下!保重龙体啊!”
“陛下!今是多事之秋,退位势必会引起动荡!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退位可万万使不得啊!您乃千古名君,米莱的未来,还要依靠您的圣明治理!”
“陛下!您……”
正殿之内,从上到下一片哀请之声。声音足足持续了数分钟之久,尚无停息的迹象,这时,晋侯轻咳了一声,当中蕴含了元力,将所有人的声音压下。
国王又道:“吾意已决!退位之事,任何人不得多言,否则流放死亡岭!”
死亡岭的可怕,可是众所周知的,武官去了还好,因为修为足够自保,那些文官去了,简直是给野兽送美食的。群臣立刻缄口不语,就像瞬间变成了哑巴!
“这就是百官之相么?”晋侯心中暗道,对于这个表现,他的内心是极为失望的。当初那些能直谏的官员,不是被流放,就是左迁到了偏远地区,是以无人能谏了。
沉默片刻,单正站了出来,道:“陛下!若是您的身体有恙,必须要退位的话,我们想知道,您是将王位传给大王子,还是传给公主?这件事情,事关国体,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国王摇了摇头,道:“大王子他……偶染重疾,月余前已经去世了!是以本王才忧郁成疾……”
“哇——”群臣听之,犹如炸开了锅,这件事情甚至比国王退位,都要来得猛烈。
“怎么会?大王子他怎么会这么突然就走了?”
“陛下!您说的这是真的吗?”
大王子虽无贤名,却胜在平易相处,与各部的官员关系都算不错。朝中的许多官员,都曾试着攀附大王子,以期日后大王子接下王位。对于这些人来说,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变成了泡影。
“而至于公主……她生性顽劣,并不太适合继承一国之君!这王位若是让她坐了,只怕米莱会比我死得更快!”国王道:“所以,我也不会传位给公主!”
“大王子病故,二王子又早离世,公主不适合继承王位!那……陛下难道是想从侧室中选出继承王位的人选么?”
“不对,怎么会是侧室中选呢?按照米莱的律法,在公主之后的顺位继承人是卫南王和都岳王!卫南王已经……现在只剩下了都岳王!陛下应该是想把王位传给都岳王!”
“不错!都岳王文才武略,又镇守边关,确实能担得起!”
“陛下与都岳王感情甚好,传位给他,却也在情理之中了!”
“……”
群臣纷纷议论起来,谁也没有联想到被赐座的三位诸侯。
(本章完)
第780章 退位(九)()
国王压下群臣的声音,道:“众位爱卿,在当今米莱国,德高望重,能够担当如此大任的人,为数不多!本来卫南王是最好的人选,但他心太急了,竟然谋反作乱,终害得身败名裂,王府被抄!”
他幽幽叹了口气,好像颇为心忧的样子,道:“你们都要记住一句话,本王想给的东西,你拒绝不掉,本王不想给的东西,你也抢不去!”
“远在边关的都岳王,近来也频频请战,夕时未曾想,他竟是一个如此好战的分子,如果将米莱国交到他的手里,只怕全米莱的人都会被他送上战场,与摩诃人拼个你死我活,终免不了灭国的下场!”
群臣都点头称是,但是心里的想法却完全相反:“都岳王哪里是好战,明明是想拒敌于国门之外!而且都岳王爱民、体恤士兵也是出了名的!”被米莱人称为“边关铁闸”的卫南王,在天下人的风评都极为的不错,甚至没有半点的负面消息。但是,国王都这么说了,怎能当面反驳?那不是自找流放、贬官么?
“细数了一下,当今的米莱国,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他励精图治,却向来低调,而且二十多年前,功勋卓越,为米莱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那人是谁?”群臣心里都在想。
国王的目光落到了眼前三位诸侯的身上,道:“晋侯!”
“晋侯是最有资格也最有能力接任米莱王位的人选!”
“啊——”群臣登时惊呼起来,许我官员都喊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王权天授,怎么能传给外姓!”
“其他的侧室子嗣里,也有几名颇有贤名的,可立为王子!”
“论战功,都岳王远在晋侯之上,论威望,都岳王亦是远胜,这王位若是传,都岳王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有几个暗藏心机的官员,内里考量:“陛下居然会把王位传给外人?这怎么可能?难道这是……在试探我们?试探我们的忠诚程度?”
当下,这些官员为了表现一把忠心,匍匐在地道,哭喊道:“陛下!晋侯何德何能,安可接任王位!按照我们米莱的律法,这不合法,更不合礼!于礼于法不合,恐会至天下不稳啊!陛下——请三思啊!”
“陛下!请以天下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只有方氏宗族才是正统的王位传承者!”
“陛下!请收回成命!”
晋侯静静的坐在那里,半句话不说,强忍着怒气,虽然他想竭力保持正常,但是,微颤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要知道,晋侯自恃甚高,以为自己出面,文武百官一定会呼喝相迎,只是没想到,呼喝是呼喝了,却不是相迎!
国王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又道:“你们无需如此,米莱的天下,是米莱人的,只要是米莱人,只要能够为米莱的亿万百姓谋幸福安宇,他便可以做国王,而且是个好国王!我相信晋侯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心愿,为米莱贡献自己的余生!”
其实,按照原计划,这个时候晋侯应该起身请辞,说自己担不得重任的,然后在群臣的支持下,不得已而就位。然而,事情的发展怎能都如他的预料?
心气之下,竟然把自己的戏份给忘了。
假国王望了一眼晋侯,然而对方却根本不看他,他又给于侯和陈侯使个眼色。这时,于侯提醒了一个晋侯,传音道:“晋侯爷,别发愣了,该你了!”
晋侯恍然一怔,连忙回身拜向国王,道:“承蒙陛下赏识,但臣子早已退隐,不再过问朝政之事,恐怕要让陛下失望了!臣子以为,陛下身体有御医调理,再注意休息,继续为王,才是最好的!”
“呵呵!”国王道:“晋侯,你不必推辞了!这王位是贤能者得之,况本王欲效仿古代先贤,行禅让之礼,难道你不想成全我么?”
自从大陆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禅让”早就变成了一个只在历史中存在的概念,之后的朝代更替,从来都是通过战争、夺权!方氏王族之前的吴氏,便是昏庸无道,被后起的方氏所灭,便成了如今的王族;吴氏之前的江氏,也是统治末期暴乱不断,吴氏趁机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江氏,成为了入主米莱的王族!再往之前推,也大抵都是如此。
今国王突然说出“禅让”之事,竟令得众位臣子都目瞪口呆了起来。
“禅让”虽然早就脱离了现实,但它却是高于现实的。提到“禅让”让人想到的就是明君、圣贤、以天下为己任的当权者,每一个人无不是被万古称颂的。
“禅让?这……陛下!您真的这么决定了么?”礼部中书高远洋颤颤问道。当然,这只是他的表演。
国王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君无戏言!‘禅让’乃本王效仿古代先贤,以成此生功德之举,能不能成为千古名君,便留给后人评了!高爱卿,你是礼部的中书令,对禅让之事,自然要比我清楚的多,我记得米莱律法里,有关于禅让的记载,让你转达给众位爱卿听听!”
“是!陛下!”高远洋道:“米莱律法第三百三十五条曰:‘禅让’是王位传承最崇高的方式,是……”他随口将数百字的律法条目,一字不差的复述了出来,惊得群臣瞠目结舌。众人都在想:“高远洋真不愧是礼部的中书令,居然连这个都记得这么清楚!”众人哪里知道,他是早就准备好了,已经背了数日有余,才能有方才的表现。
这进群臣才知道,这禅让居然还是有礼有法所依的。
国王点了点头,道:“众位爱卿,你们也都听到了!难道,你们还要阻止么?流放是一种很好的刑罚,不知道有谁想试一试?”
群臣鸦雀无声,谁也不想被流放,客死于他乡。见无人说话,国王又道:“禅让的典礼及相关事宜,便交由高中书来安排吧!”
高远洋深深跪拜行礼,声泪俱下道:“臣定当不辱王命!”
(本章完)
第781章 退位(十)()
其他的几位中书令,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言谨遵国王的命令,达成国王的心愿,让国王成为万古名君,流芳百世。
王国六部之中,竟有五部之首赞成国王禅让即位的决定。接着,文武百官的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得片刻,竟形成了一股支持、赞扬之声。
“陛下英明!陛下万古名君!”
“陛下效仿先贤,万古长青!乃后世国王之楷模!”
晋侯内心窃喜,但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连连推辞,言自己被高看了。于侯、陈侯,按照原计划,遵守陛下的命令,拥护晋侯登基王位。
终于,晋侯最终答应了,道:“多谢陛下及各位同僚的厚爱!晋某推辞不过,只好担下此重任来,如果日后有更合适的人选,我希望他能够接替我的位置!陛下实乃万世之楷模,千秋万载,基业永固!”说着,晋侯向国王拜倒,口中赞颂之辞不绝。几位中书令也相继三跪九叩起来,带动的君臣也纷纷拜倒。
整个大殿之内,竟然迅速变成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
因为早就作好了准备,礼部中书高远洋拟定了次日举行禅让大典,让新国王晋侯承王位!这件惊动天下的大事,如同惊雷一般在王都炸响,接着,以极快的速度向全国以及其他国家传去。
安宇与圆颐带了卫南王夫妇刚进入青州城,便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同。因为他们一路上顾及卫南王夫妇的生活起居,行的并不快,是以消息传到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到。而传消息的,是晋侯的加急信使,所以,能赶到安宇等人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