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在三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何人,咱家问得是吕恒吕玄甫,快快唤他出来!”

    “公公赎罪,妾身正是吕恒之妻,夫君他今日坏了肚子,正不方便,可否告知公公寻夫君何去?”

    一听吕恒竟然拉肚子,小太监不由的皱眉头,但是碍于皇帝那边正等着,只能道“赶紧唤他出来,随我去见圣上。”

    听到小太监这么说,蔡琰也明白了,便应付了小太监后,便急忙回去寻吕恒。

    等蔡琰回到教室,浦俞早已将东西收拾好,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仅仅是吕恒最近写的东西,外加浦俞的一东西而已。见蔡琰回来,吕恒便开口道“文姬外面什么情况?”

    蔡琰看着收拾停当的几人不由笑着说“相公!你是被抱琴吓到了,门外几人是过来,请相公进宫面圣的。并不是要来拿你。”

    听到蔡琰的解释,吕恒的心再一次从天上回到了地面。恼怒的看了眼抱琴,随后便出去见那三人。

第13章 不就是账房先生吗?() 
从客栈随三人出发,走了近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了目的地所在皇宫(东汉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复道是指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南、北宫城都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为望楼,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南宫的玄武门与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直达城外。皇帝出入经朱雀门,所以这门最为尊贵,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北宫为皇帝与妃嫔寝居,所以此处不提,东汉一般朝政大事都在德阳殿定夺。所以吕恒现在看到的正是此殿)

    进了殿门,便见乔玄正与另外两个没见过的老头在闲聊。吕恒不由暗暗鄙视,这种暴躁的老头竟然还有朋友。而这三人在看到吕恒后,便不由分说的上前拉着吕恒,询问关于阿拉伯数字的一些问题。

    吕恒被三人搞的心烦,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乖乖的将一些简单的应用,讲述了一遍。等三人终于停下追问,默默消化的时候。吕恒才有机会偷偷观察周围的环境。

    古典的装饰,大气且奢华,完美的尽显了大国风范。可惜的是从始至终,就没见到皇帝出现。吕恒庆幸的同时带有点可惜,庆幸的是不必对皇帝卑躬屈膝,可惜的是好不容易来次三国,现在都到皇宫了却依然没有见到皇帝。

    既然见不到皇帝,吕恒只能静静的看着三人,只见三人在各自消化完吕恒所说的东西后,便开始各抒己见,那吵得真的是面红耳赤。一个说“此法有利家国社稷,当广为推之”。

    话音刚落另一个声音便接着响起“方今天下,正值黄巾大乱,此法虽利家国。当先解燃眉之急,将此法推后。”这个声音刚落,另一个又起,就这样一问一争,吵的是不可开交。

    就在吕恒认为,今天就要看着三人吵到天黑的时候,从殿外走进来一个老太监。正争吵的三人见老太监进来,便立刻停下争吵,静静的看着老太监。老太监走到三人身边,酝酿了下氛围便开口道“三位大人,你们竟如民间泼妇般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训完三人,便继续道“圣上口谕‘吕氏恒,献技有功,现暂任中尚方令,因黄巾未平,即明日起正式上任’着,吕恒在任内倡新法与朝廷。吕方令快快回去准备谢恩吧!”

    看着仍在呆愣的吕恒,老太监不由再次说了一遍。旁边的乔玄见吕恒竟然在发呆,便偷偷的掐了下。

    被旁边的乔玄狠狠地掐了下的吕恒,猛地醒悟过来。迅速的整理下衣服就要跪地谢恩!却又被身后的乔玄打了一下,却是没有跪成。

    冷眼旁观的老太监看着两人的表现,冷哼一声道“既然,吕方令已经接旨,咱家就先告辞了”说完便走了。

    等走出皇宫,吕恒都没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官了!看着仍在神游的吕恒,乔玄不由得再一次大怒,上前提起吕恒的耳朵大声道“吕玄甫,你为何不将这官推了?”

    被乔玄这么一弄,吕恒此时是真的彻底清醒了!麻利的远远离开乔玄,问道“乔公,不知你这是何意?”

    “哼!何意,你就要大祸临头了,你自己可知?”

    吕恒左右想了想,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大祸临头了,便反问道“不知乔公可否详细告知!”

    “你可知现今黄巾造反之事?”

    “知道,但这与我无任何干系,不知又与我大祸临头,有何干系?”

    “你可知皇甫嵩所献之计?”

    (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摇了摇头还是不懂的看向乔玄。

    “你方才所授何职?”

    “中尚方令啊!”猛地反应过来的吕恒不由深吸一口凉气。(秦和两汉均设少府,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中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

    自己竟然成了士人对抗十常侍的马前卒,关键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那边的人,这个可怎么办?抬头看着一脸怜悯的乔玄,吕恒弱弱的问道“要不这个账房先生我不干了行不行。”

    没有得到乔玄的建议,反而乔玄冷哼的一声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吕恒只能独自一人走回客栈,也幸好吕恒有一种特别的认路天赋。在失魂落魄的情况下竟然也能回到客栈。远远的便看到正一脸兴奋的蔡琰,领着二人站在门口正等着吕恒回来。吕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道

    “文姬啊!你可能又要改嫁了!我已命不久矣,你赶紧收拾东西回蔡府吧!”

    “相公,你这又是为何?你方才不是进宫领赏了吗?怎么?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难道乔公没有放过你?打算置我夫妻二人于死地?”不愧是蔡文姬,即使遇到这种事,也能镇静的对待。

    随后等吕恒将事情解释清楚,原以为蔡琰会跟着自己陷入绝望,谁知蔡琰反而一脸轻松的表情。吕恒感到不解,便用眼神示意了下蔡琰,希望蔡琰解释下。

    “相公,我相信,以你的本领,完全可以应付”

    听到蔡琰的解释,吕恒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丢人了。自己一个堂堂穿越人士,拥有着领先几千年的先知先觉。但是自己一旦遇事,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逃避。细想一下,自己有什么好怕的,不过是几个太监,和几个老顽固之间的利益问题。自己如果这都不能应付,那以后要如何去应付,璀璨的三国群雄。

    解开了自己心结之后,吕恒整个人都感到了轻松。

第14章 上任第一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第二天,鸡叫头遍,蔡琰便准时起床。然后第一时间敲响了吕恒的房门。至于有没有考虑吕恒的感受,哪当然是没有啦!也是自昨天之后,蔡琰便真正的把自己,定位在了妻子这个角色。至于有没有去考虑吕恒的意思,哪当然是有过啦!如果不是吕恒没心没肺的精神将蔡琰打动,再加上蔡琰这,自带倒霉的属性。就吕恒这个倒霉蛋,蔡琰估计情愿终身不嫁,都不会考虑嫁给他。

    自然吕恒既然已经认可了蔡琰叫自己相公,那么他当然,也理所当然的将自己定位在蔡琰老公了。接下来的时间,吕恒便需要开始考虑,如何获取蔡邕的支持了,不仅这个,还要再加上如何让蔡琰过的幸福。毕竟如此贤妻良母,便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现在如此优秀的女子稀里糊涂的成了自己老婆。如果不打消蔡琰对她父亲的遗憾。这会成为吕恒终身的愧疚。所以他一大早便一声不吭的思考着,可惜的是,吕恒想了一早上都没有想到,如何去获得蔡邕的赞同。

    在一阵忙碌之后,收拾妥当的吕恒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几人,独自一人晃晃悠悠的向皇宫出发。一路上,吕恒看到很多往皇宫去的马车,看着别人都是马车,而自己却在一个人走。不由得感到不好意思,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官服(昨天吕恒刚到家没多久,老太监便让人送来了一应物品,生怕吕恒拒官,就连吕恒的买官钱都不要了。据后汉书记载,光和元年,汉灵帝刘宏“初开西邸”,正式公开出卖官爵。根据官爵不同,价格定的也不同。为体现出京官和地方官之间的区别,汉灵帝还亲自出台有“细则”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位的标价以官吏的年俸为基数,然后根据官员所在不同,翻不同的倍数。在付款上,刘宏也别出心裁,简直就是最早的高利贷发行人。买官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合适的方式。有钱人买官“货款”一次付清。贫寒之士买官,可以选择分期付款方式,就像现在按揭买房、买车一样,先赊欠部分款项,等到任有钱以后,照原价的两倍偿还)再抬头看看人家(真丢人啊!)。

    毫无办法的跟着别人家的马屁股,一路走到了皇宫。一到皇宫,便看见皇宫前方,正站着一些侍卫。这些侍卫正对着来往的官员逐个查看登记。明白了原因,只能无聊的等着。看着排成长龙的官员,一个一个的走进去,别说速度还挺快的,没一会便要轮到吕恒了。

    在侍卫验吕恒前面一个的时候,吕恒便提前将自己的官凭拿出,准备递给侍卫。(官凭,古代为了防止有人冒充官员而设计东西。主要由两样东西构成,一是委任状,二是身份证明,合称官凭。委任状用来证明朝廷的人事变动,身份证明就如同现在的身份证,用来证明自己就是上任的新官。尽管这样,还是会有人冒充官员,毕竟这两样其实不能代表具体莫一个人)。

    在轮到吕恒之后,吕恒直接就递上自己的官凭。侍卫接过吕恒的官凭,对着吕恒仔细看了看,确认了是本人后,对着身后的人吩咐了一番。随后便走出一个侍卫,这个侍卫是来领吕恒去他上班地方的,毕竟这个时代对于新人,是必须有人带着过去的,防止他乱跑。当然了,吕恒现在的官只是一个小官(汉代官员无品阶,一般只有一个特地,丞相最大。就算分也是按俸禄,可惜的是吕恒并不知道自己的俸禄是多少,如果按历史上所说,自己为六百石,相当于七品官。但是昨天,灵帝并没有说自己的俸禄。所以吕恒现在相当于一个小吏而已,真正的是个账房先生)所以他是没资格再去昨天的地方的。不一会,侍卫将吕恒送到一小院子前,便告别走了。

    这个院子共五个房间,一间最大的房间,是作为仓库。左右两边作为办公之用,而剩下两间小屋子,是作为吏员用的。

    当吕恒进了院子,便被一小吏拦住问道“这位大人看上去面生,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吕恒正为自己要去哪个房间何处犯愁,不想这个小吏及时的跳了出来。

    (你可真是及时雨啊!)“吾乃新任中尚方令,奉圣上口谕今日方才上任,姑你不识吾,也是应该”。

    (喝!上一个刚走没几天,今天便又来了一倒霉蛋。我现在可不能得罪他,防止他将我给连累了)心中打定主意,便开口道“原来大人便是新任吕方令,快快随我前来,我带你去办公之所”说完便示意吕恒跟着自己,然后便领着吕恒往左边房间走去。

    进入房间惊奇的发现,偌大的房间竟然只有一个案。也就是说,这里是给自己一个人办公的地方。懵逼的吕恒感到莫名其妙,稍一细想便知道了,这是为什么了。因汉灵帝采纳皇甫嵩之计,将拿出钱财武器交于地方诸侯。可惜东汉谁不知道,汉灵帝爱财如命。国库向来没有余物,真正的东西都在皇帝私库。钱财好说一般皆为权利阶层直接讨论,但是武器却刚好归自己管。自己虽名义上,是皇家兵械库管理。但实却是大汉兵械库管理。

    看着桃之夭夭的小吏,吕恒只能苦笑。无聊的将房间转了一圈,发现不是竹简,就是一些帛布,看样子应该是用来记录账务的。唯一的不同,可能便是自己的案了,自己这个案比较大,看这个大小应该可以堆放很多竹简(没准这个东西可以当桌子睡觉)。大概清楚了房间构造,吕恒便随手拿起一卷竹简。看了看全是一些记录,乱糟糟的,一条接着一条。而且大小账务完全没有分开,都是逐条记录下去的。

    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不想死得不明不白,只能先将这些东西重新统计了!)打定注意,便找来一些空着的竹简与帛布,又从门外的小吏处,要来笔墨和水,便开始将这些乱七八槽的账本逐条归档。

第15章 路是人踩出来的() 
就这样,吕恒将自己沉入竹简“不可自拔”,持续不断的忙了一天。期间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剩余时间基本未离开书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吕恒也终于在下班前将账目,大概理清。也幸好此处账目仅是武器账目,相较于后面的三国时代,东汉时期的武器,实在太过单调。堆积成山的账本上,来来回回不过是刀,剑,盾,弓,驽,甲,还有一些装饰用的长兵器,吕恒仅是将这些分成几类,随后做成表格。然后逐条填写日期与数目,最后来个总结。就此种账目,就算是后世中学生来做,都能轻易上手,更不用说吕恒,这顶着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了。

    也正因账目将被理清,由此才引发吕恒的危机感。往往数据是不会骗人,可惜吕恒在整理账目时,竟惊奇发现,账本有多处武器记录,竟不是用数据记录。代替数据出现的竟然是“若干,许多,等,不详”这些虚数词。并且这些词,出现的几率,相当之高!单单看如此之多的账本,就已经令人头疼无比。现在,账本里竟出现如此之多的虚词。这简直就是将吕恒往死里逼。吕恒本人也实在想不通,这些太监贪财也就罢了,为何连武器都不放过,他们将这些武器又能搞到何处去!

    回忆一番,前世历史。若历史无太大变故,现在是184年4月,此刻皇甫嵩等人刚与黄巾交战。再等半月前方战事便会吃紧。一旦战事吃紧,便将是吕恒倒霉之刻。若吕恒不能事发生之前,将所有账目搞清。那么,一旦灵帝准备彻底执行皇甫嵩之计,首当其冲的便是吕恒,谁让吕恒此刻刚好领了这份差事。

    灵帝到时,定会询问,武器机械几何。到时,若自己说出实情,(账目太假,与库房不合)那么十常侍,绝不会放过自己。而今十常侍受宠,一旦想报复自己,自己吕恒便会是下一个卢植。甚至,若十常侍无赖,直接将责任推予自己,那么,自己恐怕将无端背下罪责。而若自己不说出实情。自己数目说多了,自己不仅拿不出来不谈,皇帝也不会放过自己。说少了,士人集团绝不会答应,毕竟这么多年的经营,数目多少,人家心里都有数。

    既然两方皆会得罪,不若两方都不得罪。如何呢?便在吕恒正愁眉苦脸之时,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下班时间。驱散脑中想法,简单收拾下书案,吕恒便随着人群缓缓前行。今日早晨,因昏昏欲睡缘故,吕恒并无太多心思去仔细观察,这些乘马车之人。此刻刚好是下班时间,即使心情郁闷,但并不防碍自己去观察高人一等的存在。

    “果然高人一等,乘马便多人一路啊!”(古代官员马车有着严格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你可以少却不可以多)再一次感叹自己官低爵无,更何况,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做了多大的官。只能等有时间去问问有司了。

    好像后世三国,流行过这么一句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女中貂蝉”这可就是三国的顶级高富帅了。真不知道此刻貂蝉在何处啊!再三翻阅脑历史,还是不能确定,毕竟有没有貂蝉这个人还是两说呢!

    (要不我现在去王允府上串串门,去瞧瞧这个世间到底有无貂蝉此人。)“啊!王允!我真是太笨了啊!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可是,我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此刻正恍然大悟吕恒,正是因为想到王允,从而想到了,为何宫中会有如此之多的糊涂账。(公元184年,灵帝为迅速镇压起义,拜王允为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在黄巾兵败之后,王允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在受降过程中,王允从农民军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涉及一些与黄巾军有关的内容。张让是当朝掌权的大宦官,权势很大,极受皇帝宠爱。王允也没有去计较利害关系,他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便进一步追查,把其中的具体细节全部揭发出来,并且写成奏折上奏皇帝。皇帝在受到王允上奏后,仅仅是责骂几句张让,而王允却是因为得罪张让而多次被张让报复,以至于直到董卓执政方才复出)。一个当朝大太监,他与黄巾暗通能通什么,不过是贩卖武器情报而已。难道还能指望黄巾推翻东汉而后,再任大太监吗?这个简直是细思极恐,却也是最正常的行为,毕竟太监无后,若皇帝死后太监却无财,估计太监连狗都会不如。

    此刻的吕恒是明知原因,却依然无能为力!难不成让吕恒此刻就去上奏告发张让,张让会承认自己贩卖武器军械给黄巾吗?自己这不是“厕所打灯笼――找死吗”即使不说吕恒的奏折能不能被灵帝看到。现在吕恒连自己的官职都没搞清楚还上奏,他能上给谁啊?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我不信我一个穿越者踩不出一条活路!”既然已经完全了解事情原因,此刻的吕恒反而不着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还能被事搞怕?此时,吕恒最需要做的便是将此事搞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毕竟混水摸鱼吕恒才能蒙混过关。

    一路上,放松下来的吕恒,一边欣赏着最美的四月洛阳,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不知不觉间,便已经看见了客栈,远远的变看见客栈门前正站立着几个人。见吕恒回来,几人一同向吕恒行礼道“恭迎老爷相公回府”待行礼完毕,吕恒便领着几人回到客栈。

    走进客栈,迎面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