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风烈-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的时候,董卓因部下兵多将广,因此心中托大,认为韩遂和边章不敢轻易到自己的地盘上来捣乱,因此也没太把叛军当回事,再加上他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部队消耗在这样的战斗中,所以迟迟没有派出军队镇压叛军,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任凭其他各郡各自为战。直到陇西郡被半包围了之后,董卓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再想调兵遣将,已经有些为时过晚了,更因为他之前的观望,导致他威信大跌,现在即便是向其他相邻的势力求援,恐怕也不会有人来帮助于他了。

    “如之奈何?你们且说说,为今之计,如之奈何?”董卓抖动着肥胖的身躯,在西凉刺史府的大厅之中,暴躁的询问着站在他身前的文武官员们。

    李儒站了出来,道:“刺史,事已至此,我军暂时只能坚守了。我已经向我军各部发出了调令,李傕和郭汜两位将军已经率部赶来了,只要我们坚守到他们二人前来支援,韩遂等人,便不足为惧了。”

    “好!好啊!还是文优想的周到。那我们,便坚守?”董卓暴躁的情绪,终于减弱了一些,用尽量平和的语气问着李儒。

    “禀刺史,坚守是必须的。但也绝不能让韩遂等人太过舒服,我军对叛军的骚扰,还是有必要的,以此来阻断叛军大规模的攻城。”李儒忙不迭的献策。

    董卓思考了片刻,道:“言之有理。诸位,三军将士用命的时候到了,谁敢前往袭扰叛军?”在说话的同时,董卓将目光看向了李儒之外的其他文武官员们身上。

    董卓的话音刚落,位于大厅中的二十多官员中,一人昂首阔步走了出来,大声说道:“华某愿往!”

    顺着声音看过去,进入董卓视线中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西凉大汉,浑身上下透着西凉人特有的彪悍气息,脑后束发的狼尾,乌黑油亮,此人脸上一道斜着的伤疤,从左侧额头一直延伸到右侧的上嘴角处,更是平添了几分凶戾之气。

    此人,乃是西凉上将华雄!

    看清是华雄之后,董卓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赞道:“危急时刻,还是华将军忠心啊,忠勇可嘉啊。有华将军在,本刺史何惧韩遂等跳梁小丑?”顿了一顿,董卓稍作沉吟,之后又再次开口说道:“这样吧,华将军可在咱家的飞熊卫中挑选一千精锐铁骑,咱家再给你四千骑兵,你便带着五千骑兵出城,袭扰韩遂等人,让那韩遂不得安心攻打咱家的陇县。”

    为了表示对华雄的亲切,董卓连自称都给改了,用起了西凉独有的自称“咱家”,更是准许华雄在自己的亲卫部队飞熊卫中挑选一千骑兵,可见董卓对华雄是极为信任与放心的。

    需知,飞熊卫那可是董卓用重金打造出来的精锐部队,军中的每名精锐,都有以一当十之勇,与马腾的胡子军并称为西凉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两支部队,而且武器装备远胜马腾的胡子军,就算是称作西凉第一强悍部队也不为过,对于这支部队,董卓可是一向当成宝贝的,能拿出一千飞熊卫的精锐交给部下去指挥,这样的举动,董卓可是不经常做的。

    华雄伸出右手重重的击打在了自己的左胸之上,对着董卓行了一个西凉人的特有礼节,大声说道:“末将必定不辱使命,若稍有差池,华雄提头来见!”言罢,华雄霍然转身,身后的披风一扬,大踏步的向外走去,一股肃杀之气,开始从他的身上渗透出来,令大厅中的文官们,顿时感到不寒而栗,浑身的不舒服。

    三个时辰之后,华雄身披黑色的铁甲,手中握着一杆厚重且锋利的大刀,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率领着一千飞熊卫和四千普通骑兵,杀气腾腾的奔出了陇县的北城门,兜着圈赶往了前方的战场。

    华雄赶往战场之际,远在祖厉城中的马超,也率部从城中奔驰而出。

    太史慈和赵云这两员大将依旧是一左一右的护卫在马超的身侧,杨奉手下的大将徐晃也赫然出现在马超身边,再往后则是跟随着由马超一手提拔起来的马玩和杨秋两名骁将,在他们的身后,是马超部下的两千骑兵,以及战斗力暴增的三千步兵,五千之众排列着井然有序的队列,簇拥着马超向金城的方向快速挺进。

    韩遂与边章不是孤注一掷的势要攻破陇县吗?那就让他们打好了,反正无论是韩遂、边章还是董卓,没一个是好东西,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马超可不想去趟浑水,趁着他们交战的时候,去端了韩遂的老巢才是正经!

    金城郡与武威相邻,趁着金城目前兵力空虚,夺下了金城,让两个郡势力相连,互为犄角,那可是对以后的发展有着无尽的好处的,只要拿下了金城,谁也别想再让马超吐出去!

    就算是日后董卓问责起来,马超也可以推说此乃是围魏救赵之计,意在化解陇西的危局,届时,董卓还能硬逼着马超交出金城郡不成?

    快马疾行中,马超在心中早已做好了打算。

    有的时候,连马超都不由得佩服自己,自己怎么就那么聪明呢?什么叫天纵之才?自己就是!

第五十三章 攻陷金城() 
不一日,马超率部来到了金城郡的地域之内。

    或许是因为韩遂倾巢而出,并未留下太多驻守部队的原因,所以马超在进入金城郡五十余里后,依然未见到半个金城军的身影,这到是给马超提供了一些方便,留下来驻守金城的叛军越晚发现马超所部的行踪,对马超便越是有利。

    兵不血刃的拿下金城郡的枝阳县城,马超暂时将枝阳当做了临时的大本营,并将城中留手的一千多守军进行了重新整编,然后交给徐晃、杨秋暂时统领,抓紧时间进行训练和忠诚度的培养。

    徐晃可是训练步兵的高手,杨秋亦是一把好手,由他们两人去重整这一千多步兵,马超感到很是放心。另外马超还有一个心思,就是给杨秋一个机会,为日后提拔杨秋打下基础。既然杨秋已经投效到了自己的麾下,总不能让他没有个一官半职在身吧?

    杨秋是马超在守卫祖厉城的时候发现的人才,当时杨秋只是一个普通的步卒,可是杨秋彼时的英勇,却给马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接触中,马超又发现杨秋不愧是后来的西凉八骁将之一,虽然不擅长骑战,但却在步战中有着不一般的天赋,让他协助徐晃训练新投效过来的步兵,既是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是让给他随着徐晃继续强化自己本领的机会,至于能在徐晃哪里学到多少东西,那就要看杨秋自己了,但是马超坚信,杨秋一定不会令人失望的。

    在马超所部于枝阳县城修整的时候,氐族的俄何烧戈去而复返,也来到了枝阳城中。

    俄何烧戈这次前来,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来了与他相交甚厚的两个小部落首领。这两个小首领的势力都不算太大,两个部落加起来,可战之士也不过是七八千人而已。即便如此,能在这个时候来投效马超的,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对马超攻打金城,将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这两个小部落的氐人首领,也算是明白人,他们清楚叛军的势头不可能太过长久,早晚会衰败下去,被西凉其他势力联手镇压。而且氐族人生活的地方,实在是太艰苦了,撇开他们对神明的信仰文化不谈,哪怕马超在他们眼里不是雷神降世,不是所谓的神威天将军,可现实的问题是,投到马超的麾下,就有可能享受和汉人同等的地位,分享同等的耕地资源,这是马超在收服俄何烧戈的时候,亲口承诺下来的。

    这一点,也是这两位小首领所追求的,他们和他们的族人,极为渴望能够像汉人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富饶的沃土上,而不是在穷苦的偏远之地苦苦挣扎。

    随同俄何烧戈一起前来的这两个小首领,在见到马超之后,便表明了自己的心迹,马超许给他们和俄何烧戈同样的承诺,允许他们在战后,进入汉人的领地内生活,与汉族的西凉人一起劳作,接受汉文化的融合,但必须要接受马腾的管理,遵循汉人的规矩。两位小首领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反正他们是带着全族老幼一起来的,既然来了,就没想再离开。

    安顿好了氐族的两个小部落之后,马超又把目光瞄向了金城。陇西周边的战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如此天赐良机,若是不夺下金城,连马超都觉得实在是浪费老天爷的一番好意了。

    于是,在枝阳修整了五日之后,马超率领本部马步精兵五千,连同三个部落的氐族骑兵七千,合计一万两千人,直扑金城,不一日来到了金城城下十里处安营扎寨,对金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自扎好营寨之后,马超便命太史慈和赵云轮流上阵,每日由其中一人带着小股部队到金城城下挑战,还故意把箭矢的箭头折断,然后绑上劝降书射入城中,瓦解着城内守军的士气。与此同时,马超秘密调令徐晃和杨秋率领本部一千名精锐步军,绕到金城城外的僻静之处,借着城外障碍物的遮掩,每日昼伏夜出,在城外挖掘出一条直通城内的地道,以作为攻城的通道。

    徐晃和杨秋是秘密接受马超命令的,因此其余的将士们均不知情,不明白马超只是派出太史慈和赵云率小股部队去挑战的用意,因此一些好战的将领,纷纷耐不住等待,主动来到马超的大帐中请战,其中甚至包括俄何烧戈在内的三名氐族首领。

    面对每个来请战的将领,马超都是不动声色的将其劝回,只是让他们加紧训练本部人马,弄得他们不知道马超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而对待俄何烧戈等三个氐族首领,马超的态度则是要稍微和煦一些,他委婉的说明,氐族擅长骑战,而骑战如果用来进行攻坚战,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马超内心中也不愿意让氐族的战士们去充当炮灰,所以马超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理由,将他们也劝了回去。

    马超的劝说,让俄何烧戈三人心中感到分外的欣喜。一般来说,新加入到某一个势力的部队,都是被当做炮灰来使用的,一方面是考验这支新加入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是以此来评测其忠诚度,但是马超却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让俄何烧戈三人真切的感受到,马超是将他们当做了自己人来看待的,有了这样的感受,自然让他们觉的,马超和其他的诸侯不一样,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在马超身边的决心。

    诡异的对峙局面,在七日后被打破。

    就在金城内的守军们,因为太史慈和赵云每日来到城外,向城中射入劝降书而导致守军的士气降落到了冰点的时候,徐晃和杨秋终于率部凿通了地道,以此潜入金城之内,并顺利的攻占了城门,进而将城门打开,迎接马超率领的主力部队长驱直入。

    这个时候,马超才将俄何烧戈三人派上了战场,责令他们迅速杀入城中,占领城中的各个制高点和军事要冲,并特意嘱咐他们:对器械投降的叛军以及普通的老百姓们,绝不能肆意杀戮,一旦发现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俄何烧戈三人率部领命而去,利用氐族骑兵特有的灵活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了金城之中的所有要道,切断了城内叛军抱成一团的路径,完美的分割了战场。

    随后,马超带着大部队进入城中,将金城的局势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城中本就士气低落的叛军们,被不知从何处出现的徐晃所部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才发现大势已去,于是几乎没进行什么像样的抵抗,大部分人都把武器扔掉,主动请降了。

    此一战,马超几乎是兵不血刃的便占领了金城,连带着捕获了六、七千的叛军俘虏,缴获的物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毕竟金城可是韩遂的老巢,城中的储备,那可是堆积如山的,凡是韩遂没来得及带走的东西,都成了马超的战利品。

    之后的论功行赏中,马超对徐晃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因为徐晃是杨奉的部将,所以马超也不能给他什么额外的封赏,便只能赏了他三匹好马,外加一些金银之物,聊表心意。

    徐晃之后,便是杨秋。借着这个机会,马超正式代替马腾,擢升杨秋为军前校尉,也算是解决了杨秋的身份问题,让杨秋此后率兵作战时,再无后顾之忧;其余人等,马超根据军功一一进行了封赏,分别赏赐了数量不等的财物,并在金城的府库中,抽出一大笔钱,按照部下军士们平时一个月的军饷数,分赏给了他们,让这些西凉汉子们爆发出了震天般的欢呼声,而赏赐下去的钱财,对于金城府库中的存留而言,其实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至于俄何烧戈等异族人,马超没有赏给他们一文钱,但却按照先前的约定,准许他们举族搬迁到金城内居住,与城中的汉族西凉人们一起生活。马超的这个指令,对于氐族上下而言,那可是远比金山还要贵重,他们知道这其中的实惠,是几座金山也买不来的,三个部落的氐族人,由此对马超自然是感恩戴德,于敬畏之外,油然生出了许多的亲切感。此后任何一个氐族人,在城中见到马超的时候,都会立刻致以最尊崇的礼节,并恭敬的向“神威天将军”问安。

    攻占了金城之后,马超修书一封,说明了金城的情况,然后派人给马腾送了回去。马腾的回信也来的很快,数日之后便递到了马超的手中。

    马腾的回信中只有两句话:吾儿壮勇,父甚慰。金城事宜,吾儿自行做主便可。

    看完了马腾简短的回信后,马超英俊的脸上露出了温馨的笑容,缓缓的将回信折好,收入了怀中。

    知子莫若父,马腾的意思,便是让马超从此在金城盘踞下来,与武威连成一片,攻守相望!如果以后有谁想要马超交出金城,自然有马腾这个当爹的给马超做后盾!

    至此,马超算是终于开创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在这个烽烟乱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神威天将军马超,开始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第五十四章 张绣来到() 
在马超率部占据了金城之后,他可没有闲着,每日依旧是苦练武艺,打熬力气,并且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两个时辰的时间,和部下众人商讨军政要务,安抚金城内老百姓们民心和稳定投降叛军的军心,并对现有的朝廷律法进行细微的改革,以使其更契合在金城郡内实施。

    军事方面,马超在氐族骑兵中挑选出一千名好手中的好手,补充到自己本部的精锐骑兵中,从而使得自己的骑兵精锐达到了两千人之数目,之后他又在其他的氐族骑兵中,精选出了整整一万名骑兵,扩充到自己的部队中,加上原有的武威骑兵和投降的金城骑兵,令马超的普通骑兵部队人数,剧增到了两万人;步兵方面,经过徐晃亲自训练的那最初的两千多名劲卒,也被马超编成了独立战斗序列,成为了马超部下的精锐步兵兵种;其他的兵卒们,经过筛选后,马超留下了战斗力较强的一万人,当做是驻守金城的正规军,其余的不适合留在部队中的人,由马超发给粮饷路费,全部都给遣散了。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马超现在共计拥有了三万四千多人的控弦带甲之士,麾下的势力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几乎已经追上马腾了,据守金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政务方面,因为马超现在还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金城太守,所以不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只能是遵循着大汉现有的法度,进行一些微调,在许慈和国渊的鼎力帮助下,马超很快便稳定住了金城内的民心,令原有的居民不在因为战争和金城易主而感到恐慌,并且和新搬迁来的氐族人,也能够做到和平相处,这其中,可没少花费许慈和国渊的心血。

    国渊是在给马腾送回信的时候,来到金城的。马腾心知马超初定金城,身边一定缺少得力的帮手,所以才特意让国渊前来相助。

    稳控住了局面之后,时光已经过去十天的时间了。

    在第十日的清晨,号称北地枪王的张绣,率领着部下三千铁骑,来到了金城。

    原本在韩遂叛乱之初,张绣便心中惦念着自己的师父和两个师弟,意欲率兵前来相助的,可是北地郡紧邻羌人,羌人趁乱四处烧杀抢掠,令张绣无法分身,因此只好先平定了北地郡之内的隐患,击溃了羌人侵略的势头之后,张绣才抽出身来,赶往祖厉驰援马超。

    可是等张绣赶到祖厉的时候,马腾麾下守卫祖厉的大将成宜告诉他,马超已经率部前往金城作战了,于是张绣又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却没想到短短数日之内,马超竟然已经拿下了金城,并且令金城重新焕发出了几分昔日的光彩。这倒令张绣吃惊不小,他以前可是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小师弟,不但在武学之道上天赋过人,而且连指挥作战和治理政事上,也同样妖孽!由此,张绣心中对马超的评价,又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马超和赵云亲自出城,将张绣迎接进了金城,来到城中的府衙落座。因马超没有朝廷的任命,所以不能住进太守府中,所以金城府衙,便成为了马超的临时住所。

    落座之后,张绣拿起茶杯一口喝光,然后便催促着马超,让他讲述一下是如何攻下金城的。马超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简单的说了个大概,可就是只有一个简单的讲述,却令张绣拍案称妙,看他那样子,是怪自己来的太晚了,恨不能和马超并肩作战杀个痛快一样。

    马超看着张绣的样子,心中也有些好笑,开口岔开了话题:“佑维师兄,北地境内的叛军形势如何?”

    张绣笑着说道:“初期,有几股羌人叛军,在北地烧杀抢掠,都已经被我给击退了,后来便再也没有叛军出现了,可能是因为陇西那边的战时吃紧,韩遂他们把大部队都调集到陇西去了吧。”

    顿了一顿,张绣又说道:“对了,你们可曾听说了么?董卓部下的校尉华雄,率领五千铁骑,搅的韩遂所部不得安宁,在正面的交战中,韩遂部下已经有数员大将被那华雄斩杀了。”

    华雄?

    听到这个名字,马超明显愣了一愣。在后世,这个华雄可是非常有名的,可惜的是,此人心狠手辣,与马超并非同道中人,马超是不太可能将其收到麾下的。而且在后世中,华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