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十万大军,层层关卡,是那么好接近的吗,即便刺杀了,皇帝也会派出另外的将领,一旦查出是哪个古武门派,势必遭遇毁灭打击。”

    罗昭云点点头,明白了这个道理,朝廷,其实就是最强大的门派,皇帝,就是另一种武林盟主,一句话,能让流尸漂橹,血漫九江,甚至皇帝可以登山封禅,封山河阴神!

    鱼成都的实力,至少也是抱丹归元,甚至可能练出了一丝先天罡气,但面对朝廷,终究还是要屈服,甘心做皇帝的忠心侍卫将军。

    剑客在江湖中,不牵扯到世俗,可以自由自在,但是不能得功名,不能升官发财。下山还俗之后,只有投效朝廷,成为门阀贵族的座上宾,贴身护卫,才有机会得荣华富贵。

    萧依依道:“据说当年鬼谷宗高徒盖聂,接近剑圣修为,仗着百步飞剑的剑技,击杀秦王派出的三百铁甲精锐,那些精锐,可都是秦国精锐的武士,身披刀枪难刺透的重甲,几乎刀枪不入,却也被盖聂所灭,不过,他也受了重伤了,逃离民间,不再踏咸阳一步。”

    罗昭云闻言,算是大致明白了那一层面的力量,说白了,终究只是潜在势力,个人勇武,对朝廷庙堂,还早不成大影响。

    两军交战,靠的是国力强盛,将帅谋计,军队士气,粮草充足等等,一个剑客,难以改变什么。

    不过,罗昭云还是想要变强,因为乱世在十年后就来到,到时候,没有朝廷的威慑,各方势力说不定会派出俗家弟子出来,辅助一些枭雄。

    比如窦建德、杜伏威、李密、薛举、李轨、梁师都等人的身边,会不会有古武弟子跟随?

    乱世兴武,到那时,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对手,万一那些门派,打破常规,派人行刺大将、枭雄,不得不防。

    和平时期,朝廷国力强盛,政令统一,对各方势力有威慑作用,一旦乱起来,那就龙蛇起陆,天翻地覆了。

    说完了江湖,二人又说起了音律,萧依依躺在床上,把这些日子新编的曲子,哼哼给他听,有时候还会清唱几声,优雅的旋律,美妙的歌声,唱着唱着,罗昭云就陶醉得,入了梦乡。

    萧依依侧着身子,盯着他的脸庞,还有儒雅又阳刚的气质,越看越悸动,忍不住凑过去,轻轻吻着他的脸颊。

    “他真是一个君子,而且思维与众不同,换做其它贵族公子,恐怕早就猴急般要扑上来了吧?”

    萧依依想到这里,嘴角溢出一丝笑容,女人不是不喜欢房事,相反,她们更愿意把身子交给挚爱,被呵护,被疼爱,被颠龙倒凤,雨露灌溉。

    但才女们,往往精神享受,大于肉身,更喜欢这种神交,到了无法自拔,刻骨铭心的时候,别说身子,就是命都可以不要。

    次日,罗昭云离开了,得到了他想知道的消息,回去准备年关的事。

    过了两日,是大业元年最后一次朝会。

    隋炀帝杨广当朝封赏建造东都的几位功臣,杨素被册封为尚书令,几乎是朝廷第一官职,比宰相、三省长官、三公等,都要尊贵,不过,杨广趁机也收回了杨素一些实权,等若名升实降,把他的权力分化了一些。

    杨达、宇文恺都被赐了散秩:成为银青光禄大夫,而罗昭云则是第一次获得封爵,开封仪同三司,俸禄增了很多,除此之外,各有不少黄金、珍珠、丝绸布匹的赏赐。

    四人谢恩之后,隋炀帝又公布了留守西京的大臣名单,多是一些虚衔和不受重视、待见的臣子,其余大臣和门阀贵族都要跟随朝廷班子搬去洛阳,重新安家落户。

    虽然有不少大臣反对,可是谁也不敢开口了,因为过去半年中,一些大臣不服气,在朝堂上反驳、抗拒,不是被削官了,就是被流放,或是被大理寺查办了,许多大臣渐渐明白了,这杨广已经不是当太子时候,那样满口仁义道德,老实忠厚的人了,他比先皇杨坚,手段刚烈、迅猛的多,而且不喜听纳谏!(。)

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华() 
朝会结束,杨广起驾回宫,绝大多数官员们围绕着杨素,恭贺赞美,溜须拍马,可以说,杨素的权势已经达到了极致,朝中大臣,已经不得不卑躬屈膝来讨好一番。

    不止杨素的官爵高,朝中宰相班子,七个人里,有三人来自杨阀,分别是杨约、杨达,而站在朝堂之上,四品官之上的杨家人,至少数十人,规模宏大,在三省六部、九卿御史台内,都有任职。

    连皇室杨族,都要与弘农杨阀套交情,维系成一个大杨族!

    毕竟杨坚夺权,是因为北周孤儿寡母,自己是外戚国丈,通过阴谋夺权,禅让的把戏,改朝换代,杨坚本族的势力,并没有那么大,子嗣也不多,皇室杨族,远远没有弘农杨阀那么大的根基。

    高颎、贺若、元寿等人,则略有不屑,转身离开了。

    也有一些官员,围住了罗昭云,向他抛出橄榄枝,准备设宴邀请他参与。

    任谁都看出,这个字昭云的罗成,深受陛下的重新,官路亨通,文武全才,日后成就不可限量,说不定又是杨素、宇文述、高颎、长孙晟这般人物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罗昭云不好得罪这群官员,虚与蛇尾地交流一番,好不容易才挤出了朝堂,却被长孙晟叫住,要请他跟随回去府邸,因为长孙无忌一直在挂念着他。

    “行,那就去长孙叔叔府上蹭饭去了。”

    长孙晟捋须一笑:“呵呵,你有酒楼营生,还愁吃饭问题吗?现在要请你登门,还是不容易的,那么多官员,都想邀你而不得。”

    罗昭云谦虚道:“长孙叔叔过奖了,我就是一个晚辈,哪有什么值得攀附的地方,都是太抬举我了。”

    “有这样的觉悟,你的路,会走的更远,哈哈,走走走,回去陪我痛饮一番。”长孙晟拉着罗昭云的手臂,离开皇城,登车远去。

    小半个时辰,达到长孙府,十二岁的长孙无忌,五岁的观音婢,看到罗昭云到来,都非常兴奋,三人在一起玩起来。

    也不知为何,马上就要到六岁的观音婢,对罗昭云很依恋,对他写过的几首诗词都能背诵、默写了。

    “昭云哥哥,观音婢马上就要六岁了,想要自己的大名儿,你能给我起一个大名儿吗?”

    “这丫头,父亲不是为你起了一个吗?长孙无垢,早在汉蔡邕《琴操》卷下,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这无垢二字,是至清无垢的意思。”

    观音婢撅着嘴,摇头说:“无垢,污垢,听起来,不是洁净,而是很脏的样子,不喜欢!昭云哥哥博学多才,定能给婢儿起个好大名。”

    罗昭云苦笑,心说让自己引经据典,从古代什么诗经汉赋中取字,然后解释一番,可有点困难。

    他想了一下,说道:“不如叫长孙无蓉,这样大家可以叫你蓉儿了。”

    “长孙无蓉,蓉儿,嗯,这听起顺口多了。”观音婢咯咯笑起来,似乎满意了。

    午宴就在长孙府上吃的,长孙晟、长孙无忌与罗昭云小饮一番,闲聊一些,一直到了下午,罗昭云才告辞离开。

    回到自己府上,快接近黄昏时候了,罗昭云看到自己的府门前,有不少侍卫和车马,心中疑惑,当进了宅院,才知道,太子杨昭,与小公主一起来到了。

    大业元年,小公主杨采玉已经有了封号,被册封为如意公主。

    罗昭云来到客厅,见到太子杨昭和如意公主正在宁沐河的陪同下,喝着茶,等着他的归来。

    “太子、公主殿下,你们怎么来了?”

    太子起身,笑着说:“哈哈,怎么,我们不能来吗?”

    罗昭云客气道:“那倒不是,事先派人告知,我还在府内恭迎啊,现在反而让两位殿下,在府上空等了。”

    太子杨昭身体又胖了许多,足有二百四五十斤重了,缺少了威严,更有亲和力了,他微笑说:“我们也刚到一会儿,知道你去了长孙府上吃酒,估摸着你们宴席将散,我们就过来了,赶在除夕前,见一见你,否则,有个人啊,等不及了。”

    如意公主听到王兄话里有话,故意挖苦打趣,心里发虚,脸颊顿时不争气地红润起来。

    她比罗昭云小三岁,如今已是十三岁的豆蔻年华,婷婷玉立,再过几天,除夕一过,她就十四岁了。

    一年未见,如意公主看到罗昭云进入大堂的那一刻,眼眸都快凝固了,注视着他,心中说不出的思念、酸涩、开心、兴奋,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一个少女,朦胧欲醉。

    少女公主上衣穿着素洁狐裘,里面一袭绯罗棉裙,裙绣石榴花,足蹬一双凤头靴,腰束一只下缀桃叶形小金饰的蹀躞带,窄瘦合体的衣着,衬托得她纤细合度,腰如约素,仪姿优雅,不再是稚嫩的黄毛丫头,而是堪可入画的娇美少女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图改变() 
如意公主眸光看着罗昭云,心说他又变得成熟,更有男子气概了,跟自己心目中,那个小时候梦里的英雄形象,更加贴近,甚至重合。

    小女孩大多这样,在很小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异性影子,这个影子,也许有父亲的因素,也许有其它看书、听故事、异性过客等等,综合因素影响的投影。当有一天,女孩子长大了,看到某个男子,跟她脑海深处的影子很像或贴近的时候,这就是一见倾心了,如同冥冥之中的一种感应。

    也许,有的女孩子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而有的女人,却真的遇到类似梦中人的异性,有的适合,有的未必适合,因为脑海的影子是虚构的,并不真实。

    如意公主轻声说道:“昭云,你回来了,一切都好吗?”

    虽然只有几个字,但仿佛用尽了浑身气力,她的心跳得很快,如一头小鹿在乱蹦。

    女孩子越大,越知道害羞了,也多少明白男女之间,有一种感情在。当初她十一岁的时候,如意公主跟罗昭云就相处很随意,因为她还小,不懂那么多,也不懂什么是女孩子的矜持和难为情。

    如今,如意公主已经十三岁,即将十四岁了,当年的萧皇后,就是在这个年纪,已经嫁人了。

    罗昭云处之自然,微笑道:“这次任务,不是带兵打仗,所以比较清闲一些,过得不错。”

    这次营造东都,主要设计者是宇文恺,督促和监工是杨达,总领全局是杨素,罗昭云没有多少事直接参与建城。

    不过,洛阳的地形,下水道,护城河,皇城宫殿,防御布局等,他都记在了脑海。

    如意公主呼吸有点紧张,但是以她的活波性格,还是加了一句:“我很挂念你。”

    罗昭云愣住了,干笑两声,不知如何回答,这一句未免过于暧昧了。

    他没想过要娶公主过门,也不想当什么驸马,把自己绑在隋炀帝的战车。历史的轨迹很难改变,日后风起云涌,遍地烽烟,人力不可阻,除非根基彻底挖掉,重新建造新的王朝,否则,迂腐的政策和王室,难以回天。

    杨昭打圆场说:“今晚我们就在你府上用餐了,把烟雨楼的大厨叫来,可要弄一些山珍海味的佳肴,上等纯酿,才算有诚意。”

    罗昭云苦笑,太子都发话了,唯有照办,他派家丁去烟雨楼,请来三位后厨掌勺,然后在府上起灶做菜。

    这个过程中,罗昭云陪着太子、如意公主闲聊。

    他明显感受到,太子杨昭对他非常热情,没有了上位者的架子,简直如同兄长一般,问东问西,畅谈文辞、风俗等,或许因为罗昭云地位不断攀升,加上如意公主对他有意,使太子更加器重他了。

    “太子啊太子,如果我说,明年八九月份,你就要歇菜了,不知道你信不信?”罗昭云心中暗想,却不自知如何开口,透露天机。

    “太子殿下,一年未见,我觉得你的体重比以前更增了不少,这些日子以来,是否感觉头重脚轻,经常身体不适,四肢麻木,眩晕恶心等症状?”罗昭云打算旁推测敲一下。

    杨昭是个大胖子,一年不见,身材更加走样,大腹便便,跟皮球差不多,外形实在不佳,这是他的缺点所在,朝中大臣见了,也不敢拿身材当话题,免得得罪太子,日后他若登基,恐怕惹来麻烦。

    所以,没有人敢在太子面前询问身体,这等若是一种挖苦和嘲笑。

    当罗昭云说完之后,如意公主脸色一变,担心长兄会翻脸,责怪罗昭云,同时心中暗责他鲁莽,为何提这个话题?

    杨昭错愕一下,没想到聊着聊着,罗昭云会询问他的身体,不过,太子的脾气不错,又推崇仁义,对罗昭云爱戴有加,也清楚小妹如意公主喜欢他,所以,没有当场发作,只是笑容收敛,问道:“你为何这样问?”

    “是这样,我在洛阳监工中,曾外出办事,遇到一位江湖高手,传授我一些练气吐纳之法,可以调和人体经络,还有简单的医术,我见太子身体,脸色、呼吸、脉搏等,才有所判断,太子倘若真没把我当外人,不妨让我诊断一下,及时防治,可换身体一个健康。”

    杨昭点头,原来是这样。如意公主也松了一口气,在旁劝道:“王兄,昭云不是外人,试试无妨。”

    “你呀,这么快就不把他当外人了?我怎么还没觉得呢?”

    如意公主脸颊一红,转头哼道:“不看拉倒!”

    杨昭笑了笑,对着罗昭云说:“那就有劳昭云了。”

    罗昭云搭上太子的脉搏,他不完全懂医术,但是修炼半年吐纳之术,但是可以察觉经络淤堵情况,气血不畅,血压受力过大,心脏负荷,大脑缺氧严重,这种大胖子,按照后世医学临床,很容易得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样的身体,太过肥大,影响身体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等,容易心肌劳损,心脏衰竭、猝死等,许多历史专家都判断,大隋太子杨昭的死亡,就是跟血压高猝死有关。

    罗昭云试图调动一丝气劲,沿着手臂经络,推宫过穴,又在一些脏腑的反射穴上,以柔劲点动,试图缓解一下杨昭的身子。

    半晌过后,罗昭云收手,一身大汗,杨昭惊奇地说:“咦,果然有效果,感觉身子轻盈不少,头也不那么眩晕了。”

    罗昭云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珠,说道:“太子殿下日后要戒酒,不要疲劳,然后找一些手艺好的医师,每天按摩、针灸、拔火罐,身上体重下来,我定期为太子推血运气,体质会逐渐变好一些。”

    太子杨昭闻言,点点头,对方的关心,他深切体会到了,心中有些感激。

    ………

    秦岭的一处深山老林,悬崖沟壑之间,别有洞天,这里面修建了不少殿宇、阁楼,信鸽不时飞进来,有各种信息,从天下各地及时传达回来。

    这里是江湖古老门派之一,天玑谷,自称洞悉天机,能算古今事。

    该宗门最醒目的建筑,是一处山端的观星台,悬在峭壁上,可望日月星辰,楼阁云台上,此刻站着一位中年人,盯着天幕中的星辰,蹙了一下眉头,喃喃自语道:“有人要改变天机了吗?隋朝太子这一劫,谁能逆改?”(。)

第二百三十二章 风波欲来() 
夜色如水,照在大地一层白霜上,并不是完全漆黑如墨。

    晚宴过后,太子杨昭醉醺醺的,带着双颊陀红,明眸皓齿的如意公主离开罗府,先去东宫住了。

    本来,如意公主有意留在罗府住,但是想到未出阁的公主,如果留在一位年轻大臣的家里住,只怕次日传出了什么绯闻,她的名声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皇室声誉,违反开皇律中对王族的约束。

    这种事可小可大,如果被御史台的人弹劾,闹到金銮殿上,弄得陛下大发雷霆,她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罗昭云叮嘱太子,以后要尽量少饮酒了,可是在古代官场,不饮酒作乐,如何拉拢关系,应付交际场面?

    太子杨昭只是付之一笑,并没有当真,不过回去找医师、按摩师的事,还是记在心里了。

    夜已经很晚了,罗府开始熄灯,罗昭云也回到房间,洗浴过后,在床上盘膝打坐,不忘练气吐纳,改善体质。

    ………

    大兴城实行宵禁政策,整个街道和里坊都是静悄悄的,星斗漫天,寒风凛冽,吹在无人的巷子里,非常的萧索孤寂。

    齐王府,依旧灯火通明,杨暕拉拢了几位朝廷大员,在府上饮酒赏舞,寻欢作乐,当酒席散后,官员各回府邸,他则浑身酒气来到第四进院落的书房内,几名心腹谋士聚在一起,听他们几个人的回报。

    “齐王殿下,现在朝中,已有五分之一的三品以上大员,表示会站在咱们这边,剩下就是五分之二,都是中立派,而其余人,应该都是支持太子杨昭的,我们在朝唐上,还有抗衡。”

    二十岁的杨暕年轻气盛,自觉仪表堂堂,跟父亲、祖父很像,比其胖兄长,更有当君王的风度和气概,尤其是他父亲的皇位,就是谋权得来的,当初伯父杨勇本是太子,还不是可以争得?

    故此,杨暕也希望自己通过努力,最终能夺得王位。

    齐王问:“最近太子有什么举动?”

    一位名为朱旭的谋士道:“还是联络一些大臣、阁老,询问一些治国之策,拉近跟门阀贵族的关系。今晚,还特意拉着如意公主去了罗成府上宴饮。”

    齐王杨暕哼了一声:“他也看出了罗成的潜力,日后会成为红极一时的宠臣,所以提前笼络人心了。我那王妹,如意公主,似乎对罗成有意,真让我头疼,若对他下手,怕是小妹会跟我决裂,母后也不会答应。”

    朱旭建议道:“殿下,这罗成风头正劲,只不过,年纪尚轻,等他真正在朝中有话语权威的时候,只怕还要五到十年,我们有的时间,调整对此人的策略,最好让他谁都不帮。”

    杨暕点头,讥笑一声:“不错,暂时不理会他,还是加紧在朝中三生六部的人脉布局,同时,监视我那皇长兄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能撑过十年不?”

    这时,一位身穿青衣的老翁谋士道:“工部、吏部、刑部中,有侍郎归顺齐王,内侍省、御史台、九卿机构,也有齐王的人了,如果在今后几年,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