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杨坚已经枯瘦如柴,只剩皮包骨了,脸如败灰色,只差一口气就要驾崩了,数天只能进水,不能进食物,但始终没有去世。

    此际,他撑起身体,看着大儿子来床榻前尽孝道,心中感动又感慨,脸色竟然红润过来,这是病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我儿……忠厚仁义,不该诸罪加身,你过来……朕有几句话说……”杨坚断断续续出来了,虽然有些气色,但是他而动身子,不时地发颤。

    假杨勇趁机起身,快走几步到了杨坚的床榻身前,再次跪拜,俯身聆听。

    杨坚伸手,要去抓住杨勇的手,假杨勇递出了手,但是由于他毕竟是假冒的,在这种场合,难免紧张,而且他隐隐猜到,事后自己一定会被灭口杀掉,心中更加后怕,手也哆嗦着。

    两个人的手握住了,假杨勇不敢去看杨坚,但杨坚的脸色却有些古怪,都说血浓于水,父子之间,有没有血脉关系,往往到了真情流露的时候,容易被气场感染,假做不了真。

    杨坚的脸色由笑转愣,然后逐渐凝固,嘴唇颤着说:“你……你……不是……”

    这时候,陈贵人在旁边搭腔道:“皇上,你要说什么?大点声,奴家听不清啊……柳大人、元大人,你们过来听听,好像有国事要交代。”

    柳述和元岩早已一身冷汗,心知肚明,暗赞陈贵人聪明,他二人走上去,陈贵人起身,蔡贵人也狐疑地跟着起身退回,把位置留给了两位亲信大人。

    柳、元二人靠近,已扶住了杨坚的身子,贴耳上去,然后装模作样吃惊道:“什么,要拟诏书,重新立杨勇为太子,废掉杨广,这这……臣明白了……立即拟旨!”

    元岩的官职是黄门侍郎,属于门下省的二把手,门下省的第一长官是纳言,掌朝廷审议,属于宰相圈子的一员,随后才是黄门侍郎,现任的纳言为苏威,虽然官职不小,但是并不是杨坚的心腹宠臣,而且宰相大臣,不能随意出入宫廷,有自己的事要办,审议诏书等。

    但黄门侍郎,是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此职位秦代初置,汉代沿用,因为秦汉时候,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

    隋代推行三省六部,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内史省,尚书六部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审议政令机构,内史省则是起草诏书机构。

    此时,元岩让太监去那空白的圣旨卷轴,假装拟定诏书。

    杨坚这时已经气息不稳,眼神涣散,那一口气终于散了,整个人的身体发僵,然后无力地垂下头。

    一代杰出的君王,就这样驾崩西去了。

    柳述见状不妙,浑身冷汗直冒,却不敢声张,急忙抱住杨坚的身躯,平缓地放下,口中还在说:“陛下请安歇,臣等会将事情办妥,拟定诏书,发出圣谕,昭告天下,重立杨勇为太子,废除居心叵测,欺君罔上的杨广……”

    屋内的一些嫔妃、太监、宫女听着这样的言论,都吓得寒蝉若将,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息。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ps:

    新书上架,当日求首订啊!

第一百四十章 局势严峻() 
罗昭云、晋王、宇文化及等人被阻挡在内城外,众人脸色都变了,意识到大事不妙。

    宇文化及沉着脸喝道:“大胆,晋王要入宫面见太子,探望陛下,尽儿孙孝道,尔等胆敢阻拦,实在大逆不道,迅速打开城门,放晋王、郡主入城,否则,明日罪责降下来,尔等担罪得起吗?”

    “我等遵守皇城规矩,一切只听从皇命,乃是我等职责,没有陛下赐予金牌和圣喻,恕难从命!”城楼上的守将,正是元虎,元阀中的武将出身,知道今晚的重要性,哪还会惧怕下方的人。

    宇文化及气的脸青,他以前横贯了,尤其是为杨广办事,几乎谁也不敢这样直接得罪,现在被无理拒绝,令他格外不适应,怒气冲冲,大骂几声,回转身子,向晋王禀告。

    “昭云,你怎么看?”晋王杨昭听完之后,下意识地询问罗昭云。

    “属下预感大事不妙,如果通过不去,太子殿下不知城外的变故,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会相当被动。”

    “是啊,可有办法度过此危机?”晋王焦急地问。

    宇文化及皱起眉头,他身为右监门军郎将,其实相当于其它军府的将军权力,因为监门军府不设置大将军一职,统领只是将军,那么郎将就相当于二把手了。

    他的年纪二十七岁,官职也高,门阀势力在后,应该更受重视才对,此刻见晋王不耻下问,反问向一个少年问良策,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小郡主大眼睛如宝石一般闪光,睫毛很长,水气灵灵,此时也一眨不眨地盯着罗昭云,少女心中还是希望她眼中的大英雄,能够有办法,保持那个完美的形象。

    罗昭云沉吟道:“内城有几座城门?”他从没有来过,所以不熟悉地形。

    “大约五座!”宇文化及抢先答道,彰显自己的才能。

    “内城驻扎的侍卫军有多少?每一昼夜执勤多少人?”

    “五千人驻扎,每一次换防,有一个千人营,分守五个城门。”宇文化及对守门的事情还是详知的。

    “五座城门里,不可能没有太子殿下的人,我们不妨散出人手,每个城门都派些人,向城门喊话,就说晋王奉命来到,在途中遇袭,有紧急事情入城,城内有侍卫听到,肯定会想办法把消息传到太子那边,到时候,里应外合,一定能闯进去,当然,如果城外有办法立即通知城内,就更好了。”罗昭云仔细说出来,虽然办法简单,但是一丝一环,都极具细微,有可实施性。

    晋王杨昭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又向宇文化及问:“将军手中,可有通知我父王的秘法?”

    宇文化及道:“末将手上,倒是有响箭,可通知城内的人,城外有事发生,当做好警惕、备战准备,但是,里面的人不知道外门具体情况。”

    “那也行,早做准备,不会被人打个措手不及。”晋王杨昭说完,宇文化及更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有人要胆敢谋反、宫变啊。

    众人分头行动,派出一些甲士到各城门呐喊、喧闹,很快,城内有耳目得知后,立即去太子所在的行宫通知了。

    此时,杨广正在行宫北斗殿内,与几位亲信商议事情,因为他已经得到柳述、元岩带人入宫的消息了,很快,永光门戒严,里面的太监,外门的亲王,都无法进宫。

    哪怕出来办事的小太监,宫女,被安排到里面打探消息,可是进入之后,顿时没有了消息,猜到已经被控制住,情形严峻。

    “柳述、元岩这两个老匹夫,究竟要做什么,难道要宫变?”杨广已经动怒了,现在陛下弥留之际,太子代理国政,他即将成为新国君,但是仍有人要破坏他的好事,阻挡他的大业,这种障碍,令他恨不得碎万尸,诛九族才解恨。

    杨广想到自己为了夺嫡,这些年何其艰难,何其凶险,铺进去多少金银财宝,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担惊受怕?

    当了四年太子,也同样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声势太大,触动到皇帝的权力和威严,导致他上朝都不敢多说。下朝回家也不敢大肆宴请,不能给人结党营私的印象,不能给人他迫不及待要当皇帝的错觉。

    自己战战兢兢走过来,眼看没有两日,自己就是无冕之王,就是新的皇帝,可是,有人还有在这个时候,坏他大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啪!”杨广气愤填膺,摔碎了手中的青葱玉杯,脸色布满了一层寒霜。

    “殿下,这个节骨眼儿,我们当早作准备,不如,先撤离内城,以免出现大变故!”赵行枢提议。

    杨广当场否定,摇头道:“不行,本王若离开,那就更无法周旋了,到时候,柳、元二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娇诏废掉我,重新改立杨勇,诏书发往京城,到时候杨勇一党死灰复燃,重新真臂高呼,那时候,我才是大势已去。”

    “那不如,我们杀向仁寿殿,以清君侧之名,就说元、柳二人要谋反,企图颠覆大隋,恢复魏制?”

    元阀都是北魏的皇族后裔,当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接下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实行汉化,改拓跋氏为元氏。

    但北魏立国百年多后,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数十年过去,东魏又成高氏的北齐,而西魏成了宇文氏的北周。北周最后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不足三十载,杨坚窃取了北周皇权,建立了隋朝。

    这段历史中,门阀兴替,皇权更迭,但是关陇贵族却越来越壮大,门阀越来越庞杂,元氏始终不倒,根深蒂固,要说元氏没有恢复魏国旧朝的想法,也未必真。

    就在此时,殿门外侍卫匆匆进来汇报:“启禀殿下,城外晋王已经到了,却被内城的守军阻挡,晋王派人在城外喧喊,据说途中遇到伏击,请殿下定夺。”

    杨广听完,脸上布满杀机,冷冷道:“这几个老匹夫,还真敢铤而走险,谋反宫变,那就休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 
杨广彻底怒了,胆敢有人阻止他的君王之路,那注定要血洗一番。帝王路,白骨堆;任何一个去争权的人,没有不心狠手辣,猜忌重重的人,否则,不会成功。

    不得不说,杨广还是有一定才能的,志向也远大,他很快冷静下来,此刻的局势对他很不利,这是以往杨广跟一些心腹亲信讨论中,最差的推断,甚至也是很渺茫的,没有人相信,柳述、元岩敢兵变,这是底线!

    现在,柳述、元岩已经不要底线了,彻底要置死地而后生,如果失败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如果只是朝堂夺嫡,党争相斗,比如高颎、苏威等人,虽然先前支持的是杨勇,杨广心中有些怨恨,但可以理解,甚至有想过,当他登基之后,还会重用这批人,因为有大才,有底线,按照朝堂的游戏规则。

    可是宫变,等若谋反,这种人投机取巧,野心甚大,没有对皇权的敬重和畏惧,该杀!

    “该杀,该杀——”杨广嘴中重复这两个字,浑身都透发着一股杀气。

    张衡急促道:“殿下,我们手中兵力不足,北斗殿只有三十名侍卫,随行的侍卫军,只有三百多人,在山脚下,如果没有准备,可能瞬间就被扑灭,围歼,请殿下造作定夺。”

    杨广额头汗珠迅速布满不少,心中有些自责,这次太轻敌了,储备仍是不足,百步冲刺若倒在最后一步,没有成功,他就冤死了。

    “谁有谋策?”杨广询问室内的几位亲信。

    郭衍抱拳道:“殿下,当务之急,应该数管齐下,一是先派人去往城内侍卫军营,想办法调动效忠殿下的将领,让他们私自调兵去接管城门,控制仁寿殿,但这需要一定时间。最快是派人山脚调出咱们的几百东宫卫士,迅速抢占一个内城门,放城外的宇文化及禁军入城,我们的兵力增多,就有对抗的本钱了。”

    杨广眼神一亮,觉得此计可行,暂时能解燃眉之急,至于如何搬回上风,还要走一步看一步,是否顺利。

    “鱼赞将军,你带着本王的兵符,去行宫驿馆调动司马德戡的人马,迅速抢占一个内城的城门,然后与外面的晋王、宇文化及联络,放进来一批禁军甲士来。”

    “属下得令,一定办妥!”东宫左清道率长鱼赞起身,大声领命。

    “这就速去!”杨广让贴身太监取出玉匣子,拿出了玉虎符,这是太子调兵符,跟皇帝的金虎符还不一样。

    杨广安排了一人之后,继续吩咐:“赵行枢将军,你带本王腰牌,亲自去往内城侍卫军的驻防地,去找令狐行达等人,调兵接管内城宫防之事,若有阻拦者,一律杀无赦!”

    “属下明白了。”赵行枢接过了太子的金牌,迅速出殿去了,不敢丝毫耽搁。

    “郭衍将军,你负责带人下山去通知杨素,还有裴矩、卫文升、李珲、长孙晟、杨雄等落脚行宫,把他们随行带来的私兵侍卫,全给我调集起来,去仁寿殿前的永光门集合,越来越好,另外让几位大臣也过去,就说元岩、柳述谋反,要颠覆大隋,随本太子一同去镇压叛乱。”

    “属下这就去办。”郭衍快不出殿,带着几名侍卫去办事了。

    杨广站在殿中,看向外面的月色,夜黑浓重,无异于昨,但是今晚要发生的事,足以影响千秋了。

    局势对他而言,相当的被动,他在明处,而对手正在暗处施展计划,对方了解他,了解仁寿殿的形势,而他却对这些暂时一无所知,更重要是,他准备的侍卫不够,难以办大事,信息也不通畅,迟迟没有外援来助。

    他的身后不远,如雕像一般,站着一个男子,魁梧身材,气息轻微,似有似无,甚至有时候闭着眼睛,如果不仔细去瞧,还以为就是一个铜像一般。

    事情牵扯太大,杨广心中越发不安,甚至有些担忧自己的生死安危,不过,但他转身看到了那个静立闭眸,沉稳冷静的鱼成都,反而有了安全感。

    不错,自从鱼俱罗把他这义子推荐给杨广做贴身侍卫将军后,几次危险的行刺,都被鱼成都轻易化解,任何一位厉害刺客,只要靠近杨广的三丈范围,都会被鱼成都抢先出手,后发先至,一刀劈死!

    此刻的杨广,惆怅若失,心中煎熬,哪怕过去几分钟,他都感觉相当的漫长。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哭嚷嚷喊着:“殿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杨广脸色阴沉,很像扇他几巴掌,让他满嘴不吉利的话,但是这小太监是他布在宫内的眼线之一,负责传话的,所以忍住了,喝问道:“什么事,慌成这样,成何体统?”

    那小太监十六七岁,踉跄跑进来,噗通一跪,哭着道:“陛下他,驾崩了,大太子杨勇,元、柳两位大人带兵严守住了大宝殿,正在重新拟定诏书,声称……声称要重立杨勇为太子,登基大宝,废掉殿下您啊……”

    “甚么?”杨广直觉脑海嗡的一炸,满眼金星,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太大了。

    “不可能,绝不可能!”杨广有些慌乱了,喊道:“罪臣杨勇,一直被关押在东宫的鹰犬坊,那里防守严密,堪比刑部大牢,他如何会来到了这里?”

    “这,这奴才就不清楚了,但是我从远处瞥了一眼,的确是杨勇殿下,他还跪在陛下的床榻前哭着谢罪呢。”

    杨广现在觉得自己处于绝对危险之地,疑问道:“你怎么知道陛下驾崩,又是如何出来的?”

    “奴才躲在外轩屏风后,看到陛下已经垂头昏迷,过了片刻,蔡贵人趁柳、元大人不在身边,上前探望陛下身体,结果大吃一惊,说陛下驾崩,引发了宫内的骚乱,柳、元两位大人带士兵进去把嫔妃、贵人们围起来封口,我趁机从后窗逃出,然后打一个墙角排水沟狗洞溜出来……”

    杨广已经无心去听了,知道现在十万火急,绝不能让新拟的矫诏发出永光门,一旦让大臣知晓,局势就难测了,到时候肯定有一些人投机倒把,见风使舵,倒像了杨勇那边。

    现在他实在想不通,杨勇如何会出现在仁寿宫?难道长安城内的东宫被人攻陷了?京城已经失守?

    他得不到长安那边的消息,这个时候,只能胡乱猜想了。

    张衡凑过身子道:“殿下,还是调集人手把北斗殿外围设防起来,以免对方趁机扑过来,对殿下不利。”

    杨广点头,对着鱼成都道:“成都,你带人布防,把门口守住,以防万一。”

    鱼成都点头,大步流星地走出殿外,开始抽调侍卫,把守重要位置,等待阻抗前来袭击的敌人了。

    仁寿宫的局势,一时变得扑朔迷离,凶险万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 
内城已经被元虎、云定兴带着侍卫军把守住,每个城门大约两百多人,但他毕竟二人,不可能分身到五个城门处,至少有三个城门,是由其它的折冲郎将来掌管。

    东南角的一个城门,今晚当值的折冲郎将是庞英,有一半胡人血统,因为生母是一位胡商的女儿,但父亲一族在关陇贵族中,也算有一点小地位,他得以在宫内任侍卫将领,这是一种荣幸。

    皇帝的侍卫军,是十二卫府中的左右领左右府,里面设有大将军、将军、千牛备身、备身、长史、司马、折冲郎将等。

    一般千牛备身、备身都是皇帝的贴身侍卫,驻守皇帝入寝的宫殿内外,折冲郎将带普通侍卫负责宫门、宫苑殿寝的安全职责。

    皇城戍守的职责一般归左右监门府来担任;京城的宿卫归左右卫府来担任,掌官掖禁御;而京城外的周边宿卫,则归左右武卫府负责。

    一层层向外扩散,卫府各有各的职责。

    就在这时,有一小撮人马从内城街道奔来,庞英皱起眉头,手按刀柄,带着侍卫阻拦,迎头喝问:“来者何人?哪个卫队编属?”

    “这位将军,我们奉皇命前来……”有人应答,继续前进。

    “止步,报上归属和姓名,办皇命,亮出陛下圣谕或金牌!”庞英脸色深沉,大声喝令。

    “好,我们是……东宫的人!”话音刚落,一些弩机声响起,人群中有抱着短弩,朝着城门内垛的守卫射杀过去。

    噗噗噗——

    有侍卫被射中,箭矢洞穿人的盔甲和血肉之躯。

    鱼赞、司马德戡率领了两三百名东宫卫士,卷杀过来,从一些黑暗的角落也冲出不少,以雷霆之势,瞬间就将这里的侍卫军给压制住了。

    不论在准备上,还是人数上,东宫卫士都占了上风,瞬间,短兵交接,血肉模糊,残肢掉过,首级飞滚。

    “杀——”

    厮杀声骤然爆发,虽然只有几百人地喊杀,但是夜空太安静了,没有任何喧嚣,又在山脚下,属于盆地的地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