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愚忠到底,眼下时机已到,希望裴将军不要犹豫,积极投诚,将成为瓦岗军的座上宾,所任官职比现在只大不小,兵马继续由裴将军带领,城内百姓,瓦岗军不但不会滋扰,还会发放粮食救济……”

    裴仁基父子闻言后,都沉默下来,他们对大隋也失望了,只是自己不敢谋反,没有自立为王之心,又有将门忠君的传统,才一直这样坚守着岗位,可是萧怀静要动手逮捕他们,使得裴仁基父子已经动了反心。

    “此言当真?”

    “在下身上有魏公亲笔信。”李玄英见裴仁基态度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知道有戏,所以直接掏书信。

    裴仁基翻阅李密亲笔信后,得到了李密的承诺,心中的大石才放下来。

    “此事关系重大,我要仔细斟酌一番,你暂且留在府内,等商议过后,再给你答复。”裴仁基派人领出来李玄英,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了。

    “父亲,时机正好,为何不当面答应?”

    裴仁基捋着胡须道:“当面就同意,显得咱们太过积极,就好像走投无路一样。再考虑一下吧,如何制定方案,明日将萧怀静的人一网打尽,然后再给魏公送去答复,如此,我们可掌握主动,不坠身份。”

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隐患() 
罗昭云带军出征,逼近西平郡,消息迅速传回了湟水城,西凉王李轨听到罗成亲自带兵杀来,顿时有些慌乱,紧急召开朝会,寻求制敌对策。

    李轨见文臣武将来的差不多了,迫不及待地询问:“罗成出兵了,第一个目标,竟然是我西平郡,按照他的行军速度,两三日便能抵达临羌城,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罗成出兵来攻了?”

    “是罗成,不好办了。”

    所谓的文臣武将,多数都是西北的一些小官吏、郎将、豪门酋长等,当年罗成率兵经过西平郡,以此为根据地,进攻吐谷浑的时候,他们只是遥望其身影,没有资格靠前去说话,这种心理上的地位悬殊,使得众人对他还是有些畏惧的。

    太子李伯玉见人心浮动,立即站出来说道:“父王,儿臣以为,当立即调兵,全力防御罗成的进攻,即便临羌城保不住,还有土楼山的关隘,那里当年为防御吐谷浑而设,百年之内,阻挡了吐谷浑的上百次进攻,从未有失,川谷、河水、山岭、土堡组合起来,使得大军难以跨越,可以拖垮罗成的兵马,逼其后撤,重选目标。”

    “臣附议太子殿下之言。”安修仁站出来道。

    “臣也附议!”不少人站出来,同意李伯玉的建议,利用天险阻挡罗成的进军。

    李轨点头道:“如果罗成能够知难而退,把目标换成薛举,对我等就大大有利了。”

    群臣释然,都认为有了天险,阻挡罗成大军的进攻,有了保障,即便临羌城告破,也不会危及到湟水城。

    。。。。。。。。。。。

    次日,虎牢关内的裴仁基,暗中调动人手,准备应对萧怀静的兵变。

    那萧怀静毕竟是文人出身,对军中调度、肃杀之气的敏感程度不够,直到黄昏时分,他凑集了一些武官,准备要攻打将军府的时候,却忽然听到他府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马蹄声、弓箭拉弦的声音。

    裴行俨带着几名俾将,前来包抄萧怀静的府邸,将里面的武将和士兵一网打尽。

    “裴行俨,你们父子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通瓦岗军,谋反作乱。”

    “住口,萧怀静,小爷忍你多时了,这次是你自己找死,鼓动一些武官企图对大将军不利,要兵变虎牢关,今日,小爷我按军法,收押尔等,胆敢反抗者,杀无赦。”裴行俨大喝着,充满少年霸气。

    “杀出去!”萧怀静已经知晓了裴仁基父子通敌之事,看事态无法善了,只能杀出血路逃走了。

    “杀——”萧怀静身边的两位俾将,带着数百人向外冲杀,却被一轮轮冷箭射死不少人,随后,裴行俨手持马槊,亲自带人近身搏杀,勇猛无比,不一会就平定了祸乱,擒住了萧怀静。

    “你们父子不得好死!”萧怀静沦为阶下囚,被士卒按在地上,狼狈不堪,气得满脸铁青。

    裴行俨抽出佩剑,冷冷盯着萧怀静,直接一剑斩落,隔断喉咙,斩杀了这位监军,一了百了,免除后患。

    “来人,抄家,余党一个不放过。”裴行俨喝令,身后的千人队呼啦啦冲入府邸,进行搜捕和屠杀,不放落网之余。

    一个时辰后,裴仁基当夜召开了聚将会,把自己要投诚瓦岗的决议说出来,然后让麾下武将自己选择去留。

    “大家共事一场,你们在我裴仁基的麾下,立下不少功劳,如今我被萧怀静那恶贼逼得无法再效忠朝廷,只能投靠瓦岗军了,不是我裴仁基不忠,而是佞臣当道,昏君无德,天下大乱,良禽择木而栖,裴某不得不为家族和许多将士考虑,再这样死守下去,跟着大隋一起灭亡,毫无意义,不如跟随新主,建功立业,再造一个新的王朝。”裴仁基所言诚挚,感染了堂内将领,绝大多数都同意留下来,跟随裴仁基一起投诚。

    只要几个俾将犹豫不决,因为他们的家眷和族人都在洛阳,如果跟着谋反,很可能家人都要被株连。

    有几人站出来,跪地拜道:“请裴将军放我等一条生路,回到洛阳去,那里有我们的家人,无法追随裴将军了。”

    “人各有志,境况不同,我裴仁基绝不强求。”裴仁基让这几名俾将,脱下甲胄,然后派侍卫护送他们离开虎牢关,从西门出山城,向洛阳逃走了。

    裴仁基看着剩余的部将,微微点头,说道:“明日一早,开城接纳瓦岗军入虎牢关,尔等官职继续保留,按照李密与本将军的约定,大家还在我的麾下任职,只是更换旗帜,以后我们不再是朝廷的军队了。”

    当天夜里,裴仁基又找来了李玄英,跟他把局势说开,李玄英得到准确答复,也非常高兴,特别是知道了裴仁基已经把虎牢关内萧怀静的人马全部清除,剩下都归属裴仁基一方了,更为满意,客套过后,连夜出城,回到魏公大营,禀告了策反成果。

    李密深夜已睡下,但是被这种紧急重要情报唤醒,得知消息后,大笑三声,掩盖不住心中的狂喜,虎牢关轻易拿下,又得到裴仁基父子这对猛将,数万的朝廷精兵,对他的宏图大业开展,有着重大的帮助。

    “来人,通知下去,五更聚将,本王有重要事宣布!”李密吩咐下去后,精神兴奋,已经没有了睡意,拉着李玄英进内帐饮酒作乐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夺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夏季的西北高原上,有大漠的冷清,酷暑的炎热,风沙的侵袭,还有郁郁青青的草原地。

    临羌古城虽是西平郡第二大城,但跟中原城池比起来并不大,东西两百四十米、南北也差不多,近于正方形,夯土筑,高五丈,南北各开一门。

    罗昭云带兵兵临城下,并没有急于攻打,当天派兵,驻守在两城门外,堵住了城门出口,一万骑兵绕着城池狂奔几圈,声威雄壮,马蹄声如雷滚动,使得城内的地面都跟着震颤共振,顿时给城内的守军和百姓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罗昭云擅于打心理战,未战之前,就营造出一种大军压城城欲催的声势,打压敌军的士气。

    侯君集请示道:“少帅,末将打算攻城,练一练兵,已经很久没有实战,不知道这批久经打磨的精锐,中不中用?”

    罗昭云思忖了一下,点头同意,毕竟平时练兵,跟实战磨砺,是不同的,没有见过血腥,没有经历几次生死大战,很难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去吧,两个城门同时进攻,不过,不必死战,只打一个时辰即可,轮流上阵磨炼。”

    “末将明白了。”侯君集抱拳领命,然后回到南门城外,组织一万大军,分成两批,发起攻城战。

    北城门,罗昭云派周仲隐作为攻城将领,带兵杀向城池,意在锻炼。

    罗家军与西凉军激战起来,攻城车、云梯开始向城池上冲击,精锐士卒登着云梯攀爬,但是很快就被乱箭射中,被滚木打中,落地身亡。

    顷刻之间,血腥之气就开始弥漫,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浴血之后,方有胆气。

    当金锣收兵时,双方各有损伤,好在并没有强攻一整天,罗家军只死伤了两千多人,仗着武器、弩机等精良,也收割了七八百的守卒性命,任何时候,守城一方都要占地利的便宜,伤亡相对会少许多。

    夜间时候,程名振带人靠近了北城门的内侧校场。

    这里有驻军把守,至少是千人队,城楼、城墙上都有守卒执勤,巡卫按着路线在不断巡夜。

    程名振带了数百人提前进入临羌城,加上城内原来的据点人手,加起来足有八百人了,徐徐靠近城门附近。

    忽然间,城内有几处民宅火光冲天,有人开始四处放火吸引城门守卫的注意。

    “动手!”

    程名振看时辰差不多了,发出行动口令,上百弩机在黑暗中弩机对准了校场的侍卫和岗哨,一阵冷袭。

    “噗噗噗——”

    一些没有防备的西凉军守卒,被弩箭偷袭,穿破喉咙、脑门、胸口等,直接毙命,也有人受到轻伤,只是被擦中,惨痛之下,顿时大呼:有人偷袭!

    “敌军袭营——”

    “城内有叛乱者,在偷袭——”

    北城门内侧校场的军营顿时乱起来,程名振打了口哨,让黑暗角落等待的几十名骑兵先冲出来,以坐骑冲撞小型营盘。

    然后程名振亲自手持长兵,大喝道:“冲击城门,不惜一切代价,打开城门,接应城外的援军。”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行动,就没有了后路,他们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向城门处冲杀,完全成为一支不要命的死士。

    “杀——”

    兵戎相见,激烈交锋,程名振等人拼着一股狠劲儿,冲向人数几倍他们的校场营地。

    在城门入口的两侧,有营盘、有民房宅院,住宅了不少守军,这是为了守城方便,牵走普通的百姓,只留驻军,此时,一些死士带着油脂和木柴,堵住了门口,直接点燃,阻挡西凉军从各营房内冲出。

    校场上,双方厮杀,首级翻滚,残肢横飞,一阵血腥之气迸发开来。

    “发送信号,攻城门,快!”程名振神色焦急,他很清楚这些兵力,只能撑住一刻,务必最短时间打开城门,否则,他们这些死士将会全都阵亡在此,因为听到厮杀声,城内其它营房的军士,也会陆续赶来增援。

    “锵锵锵!”

    刀声嘹亮,血水喷溅,不断有人被砍杀在地,身子抽搐着毙命,但程名振却咬牙在坚持,因为看到城门口,距离他只有不足三十步了。

    一步一染血,数百人跟他猛冲,最后逼近城门口,只剩下不足百人。

    这个时候,城外援军已经到了,有些将士在利用云梯攀爬城墙,跟城墙垛口的守卒厮杀,牵制住了一定的兵力。

    而城门口,聚集了不少骑兵,就等着城门开启,然后杀入城内。

    郭孝恪、周仲隐都在焦急等待,嘴中不断嘀咕着:“快!快点!快——”

    “吱呀呀!”

    忽然间,石门开启的声音响动,城外的罗家军将士们,精神一振,一些步兵直接在外面猛推,加速了城门开启的速度。

    “城门开启了一扇,给我冲!”郭孝恪大声呼喝,骑兵先行,呼啸而出,如滚滚洪流灌入了决口的堤坝中,势不可当。

    城门告破,骑兵忽降,西凉军的守卒彻底傻眼了,已经无法抵抗,顿时丢盔卸甲,只顾逃命了。

    这一夜,临羌城内厮杀声不断,马蹄声踏遍了大街小巷,惨叫声不绝,城内百姓紧紧关闭家门,不敢外出找死

    到了拂晓,战斗彻底结束,喊杀声已经消除,临羌城的南北大门全都被罗家军控制。

    偷袭战成功,当夜在城内,就斩杀西凉军四千多人,俘虏七八千人,还剩下数千人从南门突围而出,遭遇侯君集的伏击,也死伤不少,余生者逃向了土楼山的防御线。

第六百一十九章 游说() 
一夜的时间,临羌城被攻占,城内两万守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拂晓时,整个城池被西北隋军占据,重新夺取了此城控制权。

    罗昭云下令不得滥杀无辜,所以降兵全部被收押,城内百姓,没有去滋扰,战乱局势很快被控制。

    随行将士们,再次感受到少帅用兵的奇妙之处,完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城已经被攻破了,崇敬之心不免增加几分。

    “清理城池,查看军械库、粮仓、户籍等,发布檄文,迅速稳定民心。”罗昭云对着身边被提拔成长史的杜如晦说道。

    “属下明白。”身为长史,其实就是军中的大管家,这些军务都需要他来登记、备案等事宜。

    罗昭云不再插手这些琐事,他对杜如晦的才能非常信任,直接去了伤病营,先慰问伤者,然后回临羌城的衙府休息,一夜未眠,要尽快调整状态,下午还要继续开会,商讨继续进军的事。

    消息传到了土楼山一带的防御山岭,那里陆续增兵,也有了两万众,拥居天险峻岭,并不畏惧隋军的到来。

    。。。。。。。。。

    晨阳升起,虎牢关封闭的大门,缓缓打开,裴仁基父子身穿甲胄,徒步出了城门,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一手端着头盔,带着一群武将投诚,迎接瓦岗军的到来。

    城外,李密、王伯当、徐世绩、单雄信、程知节、罗士信、邴元真、王君廓、蔡建德、柴孝和、房彦藻、贾润甫等将领文臣齐聚,见证这一刻。

    李密满脸的笑容,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自己威望的体现,也是擅用奇谋的效果,拿下如此雄关,兵不血刃,定然会传播四方,给他的脸上再次贴金。

    “罪将裴仁基,携带众部将,投诚瓦岗,迎接魏公等入城。”裴仁基单膝跪地,施高规格军礼向李密叩拜。

    李密上前几步,伸手扶起裴仁基,微笑道:“裴将军能够及时醒悟,脱离暴隋,就是迷途知返,何罪之有?日后抗击暴政,解民倒悬之苦,还需要裴将军父子,以及诸位将军们,同心协力,共谋大业。”

    裴仁基站起身,感受到李密对他的重视和尊敬,心中还算知足,觉得魏公重视人杰,有明君潜质,投靠他也是不错的选择。

    “请魏公及诸位将军入雄关,接受守军的将士!”

    李密即将掌控数万朝廷精锐大军,心中高兴,拉住裴仁基笑道:“走,一起进去,这里的将士,还是由裴将军来统领,修整几日,即出兵伐洛阳。”

    裴仁基父子听到要攻打洛阳,心情多少有些复杂,毕竟前几日,他们还是效忠洛阳的越王和朝廷,短短两日过去,他们就要倒戈,带兵去攻打洛阳了,局势所迫,造化弄人,不禁有些唏嘘乱世动荡与风云突变。

    当柳崇礼抵达虎牢关外,听到裴仁基易帜投诚的消息,有些震惊,他心中细数李密这几年的传奇经历,多少有些不安,如此叱咤诸侯,俯视一方的霸主,枭雄人物,麾下肯定有一批智谋之士追随,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唐公的一封假大空的书信,能忽悠住李密吗?

    一旦李密听不进去,识破唐公的阴谋,会不会把自己拉出去砍了?

    柳崇礼毕竟是士子,动刀动枪的胆量不足,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中七上八下,委实担心。

    不过,他接了任务到来,若是临阵逃走,自己恐怕再也不能回唐国公阵营了,甚至会遭到各方鄙视,所以,硬着头皮也只能往前行,只希望李密越来越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没准还真的会上当。

    柳崇礼在虎牢关的西城门,自报来历与身份后,一名侍卫将他引入城,带往帅府。

    忐忑施礼后,禀明来意,同时递交了李渊的亲笔信。

    李密接过书信,认真查阅后,顿时大喜,唐国公李渊竟然如此识时务,推他为盟主,认他为诸侯老大,还要约他共谋大兴城,这倒是一件大好事。

    一直以来,李密没有把那些寒门起兵的雄主放在心上,窦建德、杜伏威、梁师都、薛举等,他都没有在意,因为自从魏晋之后,天下阀门占据了社会的重要资源,能人志士多出身贵族、门阀,哪怕是没落的贵族,也要比寒门子弟有才学,知识渊博,得门阀拥护,就能得天下。

    这是李密出身贵族门阀的心理认知,他自从得知李渊起兵南下后,就有些担忧,因为李渊是关陇贵族,能够得到许多旧贵的支持,成为他日后的强劲对手,此时李渊服软,推举他为盟主,让李密松一口气。

    不过李密天生狡诈多疑,不会轻易相信,于是假意不许,冷笑道:“口说无凭,本王怎知唐国公不是故意示弱,所图甚大?”

    柳崇礼拱手道:“唐公仁义宽厚,却无图谋天下之心,只是碍于形势所迫,才不得不起兵,他年过五旬,却从没有得到过朝廷重视,自认为才能不够,但魏公您年纪轻轻,却功盖天下,万民敬仰,才能举世无双,拥兵数十万,占据数个粮草,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可称得上群雄之冠首,无人及左右,唐公又如何攀比,试问这盟主之位,舍魏公、能其谁?”

    李密被对方一阵戴高帽,夸得四海唯一,有些飘飘然,大笑之后,又沉下脸,试探道:“唐国公为何要取大兴城,难道效仿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成?”

    柳崇礼摇头道:“唐公绝无窥探皇位之心,毕竟年过五十,身体多疾病,只想抱住家族而已,因为当时刘武周起兵,攻打雁门郡,四周义军增多,唐公武力镇压,只能顺水推舟,带着麾下关陇子弟回到西京,这样才能保住性命,唐公说了,如果魏公能平定中原,登基大宝,他便俯首称臣,只要魏公称帝后,依然封他唐国公之位便满足了。”

    “原来是这样!”李密思忖一下,也觉得李渊没有什么大才,否则不会碌碌不为数十年了,暗想如果李渊真的胸无大志,那么柳崇礼所言,倒是符合实情,西京自己暂时不取,还是重点拿下洛阳,再接收大兴城不迟。

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时彼一时() 
李密让柳崇礼下去休息,当天夜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