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与太后临朝,细心的大臣们发现,少年皇帝脸色惨白,坐在龙椅上 琶发抖,太后也是坐立不安,眼神飘忽不定。

行过大礼后,太后向下叫道:“瓜尔成都,你把前线战事通报于诸位大臣。”

战事?什么战事?难道前线又打起来了?莫非是传说中的宋军北伐开始了?群臣心中一凛,知道有事发生。

“是,臣刚刚接获龙化军报。宋军两日之前,突然出现在龙化城 外。兵力不祥,宋军本欲绕过龙化,直奔上京,但龙化守将卑工,亲提大军出城迎敌。双方血战半日,各有损失,战事目前仍在持续,卑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一语既出,满堂皆惊!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宋军在哪儿?在两千里以外的幽云十六州,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我大金国的腹地?前线可有是十几万大军!还有我国最优秀的将领!群臣像炸开锅一般,议论纷纷,殿头值事官连叫四声肃静,大臣们却是充耳不闻。

“事情不太对啊,两千里的距离,宋军是怎么过来的?”有大臣百思不得其解。

“本官私下听说,宋军骑兵是精锐之师,得了幽云十州后,那王钰大兴马政,估计大定防线已经被攻破了。”这位大臣忧心忡忡。

“唉,国难当头啊,女真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这时,年仅十八岁的皇帝见局势控制不住,欲哭无泪,哀声问道:“列位大臣,如今宋军兵临城下,众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问题一出,下面一片沉默。原来的旧臣还没有从政变的恐怖中走出来,不敢妄言,而完颜亮的党羽因其不在京中,也不便发表意见。

那太后见群臣默然不语,责问道:“众爱卿都是追随太祖太宗东征 元勋,如今敌军兵临城下,何故沉默?国难当头,难

个忠臣么!”

众臣面有惭色,良久,一人起身奏道:“圣上,依老臣愚见。各处兵马都未见动静,只有龙化一处报急,由此可知,宋军并非全线进攻。这支宋军,当是孤军深入无疑。如今龙化告急,仪坤离龙化最近,不如调仪坤兵马火速救援,是为上策。”

“不错!仪坤有沈王千岁一手缔造的重骑兵拐子马,平原作战,以一挡十!请圣上降诏,星夜调仪坤兵马驰援龙化。”几位大臣起身附 和。

瓜尔成都坐于下面,一言不发,调动兵马,这得有我兵部明令,如今海陵王不在京中,自己担不起这个干系啊。

那少年皇帝是个没主意的人,听大臣如此建议,便侧过头去询问太后的意思。太后心知完颜亮不在京中,调动兵马,需有瓜尔成都同意。

“瓜尔成都,你任职兵部侍郎,一切兵马调动,需有兵部明令,你意下如何?”

“臣,臣不敢妄议,海陵王不在京中……”瓜尔成都刚想推脱。

“莫非要等宋军打到上京!海陵王不在,万事当由圣上裁决!你想侍权抗旨不成!”一班老臣纷纷起身训斥,瓜尔成都顿觉为难。

左思右想,如今宋军打来,内部矛盾暂时可以缓一缓,先且退兵再说。龙化仪坤两个州,有金国精锐部队七万有余,上京有兵马三万,十万大军退敌应该不成问题。一念至此,便起身言道:“既是圣上明诏,臣遵旨便是。”

众官松了一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大金国风雨飘摇。

“太后,圣上,臣以为,不但要发兵退敌,上京方面也应该作好应急准备,万一战事不利,上京顿成孤城,得想好退路。”一人突然高声叫道。

众人侧目视之,乃太宗皇帝旧臣,胡沙虎。他本统领大军,防御蒙古,因为接连失利,又是太宗旧臣,完颜亮掌权之后,将其削去兵权,召回朝廷挂了个虚衔。本欲加害,但此人在军中威信极高,太宗完颜阿骨打起兵,此人便是先锋,号为“飞虎将”。

太后皇帝见胡沙虎发言,同时问道:“爱卿有可对策?”

“回太后圣上,宋军远征来此,必是有备而来。我军所依仗者为骑兵,臣虽从未与宋军作战,但久闻其骑兵深得当年辽军战法,再者装备精良,士气高涨。若前线战事不利,宋军兵临上京,太后与圣上便退无可退。以臣之见,莫如……”说到此处,这位典型的女真大汉顿了顿。

“爱卿有话,不妨直说,事态严重,不必有所顾忌。”太后心知其身份特殊,有所忌讳,遂出言开导。

“莫如暂时放弃上京,请太后与圣上,携带兵马大臣,往黄龙府暂避。”胡沙虎语出惊人。黄龙府在辽国时期,就是最重要的六府之 一,有重兵防守,城池坚固,历史上岳飞有句名言“直捣黄龙”,便是说的此处。

这办法干系太大,太后与皇帝一时没有主意,但大臣们却如一锅沸粥般争论起来。放弃首都,会动摇国本,影响军民士气,被视为一种 “投降示弱”的举动,怎么能轻易施行?历史上,若非万不得已,哪个朝代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首都。

胡沙虎也是一员名将,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提出这个意见,有他自己的考虑。如今完颜亮当权,慑于他往日的威名,不敢取他性命。但早晚有一天,必加害于他。再者说,他是太宗旧臣,忠于太后和皇 帝。

如今完颜亮篡权,万事不由皇帝裁决,这上京的兵力被他四处调 离,任用亲信执掌。只要太后与圣上离开了上京,回到女真人的圣地黄龙府,便可脱离完颜亮的掌控,重塑皇帝的权威。

太后皇帝,及文武大臣一走,上京就是一座空城。就算宋军攻下 来,也没有用处,而黄龙府距离上京一千多里,宋军孤军深入,不能持久,粮尽必返,此可谓一举两得。

此时,太后已经揣摩出他的用意,心头一喜。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上京是我朝皇都,极为重要,如何放弃?宋军远来,人马劳顿,我军以逸待劳,岂能不破?请太后圣上安坐京 中,臣愿龙化指挥作战,不破宋军,提头来见!”完颜亮亲信将领起身奏道。他一带头,完颜亮在朝中的党羽纷纷附言。

就在大臣们争得不可开交之时,一位分量极重的人发言了:“太 后,圣上,列位大臣,国难当头,宋军势大,海陵王又不在京中。此时宋军来攻,兵力不明,胡沙虎之见,乃是权宜之计,待敌军粮尽而返,再请太后圣上回京,有何不可?切莫为了一己之私,而遭致国本动 摇。”此人,便是与兀术向来不和的完颜宗翰。

当年在上雄前线,他就与兀术分别掌军,水火不容。兀术与完颜亮叔侄得势之后,他的息影极其艰难,若非是皇室宗亲,又是开国国相撒改的长子,早就被杀了。

他口中所说的“一己之私”,就是指责完颜亮的党羽,不要因为某一派的势力,而使整个国家民族遭受灭顶之灾。

众臣争执不下,而实权又掌握在完颜亮的党羽手中,最后此事不了了之。皇帝当即下诏,调仪坤守军,火速驰援龙化作战。

龙化州,

边。

关外的气候,较之内地显得反复无常,昼夜温差极大。远征军没有深入敌境作战的经验,事先没有料到这一点,所以士气们都穿着单衣,着轻铠上阵。军中生病者,十有二三。

刚刚经历一场血战,女真军队暂时缩回岸边,紧守横河石桥。横河宽两丈,这座石桥,是唯一的通道。

冯擒虎在刚才的战斗中,左大腿被扎了一枪,包扎完毕,在副将的搀扶来到军中视察。为了迷惑敌人,士兵们点起了许多的篝火,借以取暖。

“部队伤亡多少?”冯擒虎小声问道。

“回将军,四场恶战,我军伤亡近三成,如今只余七千多人。”副将回答道。女真人的骑兵,还真不是吹出来的,战斗力极强,在远处宋军还能靠装备精良占些便宜,一旦短兵相接,打得可真吃力啊。

“据说龙化的守将是金国大将卑工,当年在咸都,王上率军抵抗金军入侵。就是这个卑工,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若非徽宗先帝一纸诏命把王上和南府军召回京中,他早就完蛋了,没想到现在却成了我军的拦路虎。”冯擒虎叹道。

“将军,韩大人命我军吸引龙化敌军的注意力,只能进攻,不能退守,所为何意?”副将有个问题一直不解,此时提了出来。

冯擒虎没有马上回答,火光映照在这位大宋勇将的脸上,竟显现出一阵悲壮之情。

“韩大人的意思,是用我军作诱饵,不光是要吸引龙化敌军,最重要的是,把仪坤的拐子马吸引过来。给大军北上进攻上京,扫平道路,切掉尾巴。”

副将闻言,心头狂跳,搀扶冯擒虎的手也不自觉的抖了一下。我部现在只有七千余人,而横河岸边的金军有数万之众,如果仪坤的敌军再过来,我部必陷于重围之中,难以逃出生天!

“害怕了?”冯擒虎感觉到了部下的震惊。

“将军,这可是九死一生的勾当。卑职听说那拐子马又名连环马,三人为一组,人马俱披重甲,以铁锁相连,像墙壁一般推进,很是棘 手。”

冯擒虎闻言倒是不以为意,摇头道:“要破拐子马其实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没有步兵。如果硬碰硬用骑兵冲锋,不利我军。如果把骑兵改作步兵,我部兵力又太少,防得了东,防不了西……”

语至此处,突然笑道:“说来也怪,我一个羌人,如今却统率汉军作战,为你们打天下。”

“王上早就有言,汉羌一家,不分彼此。将军为国征战,屡立奇 功,他日班师凯旋,王上必有重赏。”副将安慰道。

冯擒虎沉默,环视四周,望着那些在篝火旁取暖的士卒,忽然叹 道:“不知道我没有命回去受封为侯。”

副将刚想劝说,他却已经推开,深深吸上一口气:“传我将令,骑兵上马,发动冲锋!战至一兵一卒,绝不允许后退半步!”说罢,回头直视副将,“你我共事多年,情深义重,若我战死,请代为上奏朝廷,若念冯擒虎忠心为国,请善待羌人,视之如一。”

仪坤州西南五十里以外

夜色之中,连营绵延,韩毅三万大军在此驻扎已经整整两天了,可斥候回报,仪坤的守军仍旧没有动静。再等下去,我军随时都有暴露的可能。但仪坤的守军不走,大军就不能北上,否则到时敌军尾随于后,宋军就会腹背受敌。

想必上京方面已经得到了消息,有所准备,奇袭的效果已经达不到了,打下上京已是妄想。不知仪坤是何人镇守,竟然眼见龙化州遇袭,而视若无睹。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拔营,率领大军避开仪坤,绕到横河的源头,迂回进攻上京。可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有被追击的危险。大军粮食有限,至多还有三天,便告粮尽。到时候,这几万人马如果到不了蒙古乞颜部,不是被饿死,就是被金军调集部队围 攻。

连日马不停蹄北上,每名骑兵携带的四匹战马,大多跑死两匹,甚至有累死三匹的。再不速战速决,这几万大军的命运可就堪忧了。

已是深夜,除担负警戒的部队外,士卒们早已入睡,韩毅步出中军大帐,举头望着那一弯新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自己一手策划这次史无前例的远征,不管是对国家民族,但是对自己都是极为重要的。冯擒虎已经率领他的一万兵马进攻龙化,想到他,韩毅心中有些愧疚,因为他的任务太过凶险,是为主力引开敌人的注意力,很有可能陷于重围之中。这位优秀的将领,最大的愿望就是被朝廷封侯,但愿苍天庇佑,让他有惊无险。

“韩大人!韩大人!仪坤的兵马出城了!”一人快步奔来,远远的向韩毅呼唤道。

韩毅大喜过望!几个大步窜上去,拉着那人的肩膀问道:“当 真?”

“千真万确!斥候探明,一个时辰以前,仪坤兵马出城向东而去,必是驰援龙化!”

“好!太好了!哈哈哈哈!天助我也!传我将令,全军准备!目 标,上京!”

第八桶 第两百一十八碗 国殇—古来征战几人还

腾,山崩地裂,两万七千余名勇猛善战的塔塔儿骑兵带领下迎着初升的朝阳,疾速向金国皇都上京挺进。这位百战余生的女真名将心急如焚,连路看到难以计算的马尸让他察觉到,宋军此来,其志不小。进攻上京并非突发之想,而是事先早有准备。

他们一个骑兵至少带了三匹战马,口粮军需都用马驮,保证速度。五天的行程,他们三天就能达到,甚至两天半。自己虽然全力追击,倒直到此时,仍旧没有看到宋军骑兵的身影,上京存亡,不得而知。

清晨的阳光洒在这万里草原上,这支骑兵人马困乏,塔塔儿将领多独不止一次的请求他让部队休息一阵再前进,可兀术坚决不允。日上三竿之时,部队就能达到龙化仪坤一线,但愿这两处的守军能够阻击住宋军骑兵,让自己实施合围。

突然,兀术胯下所乘战马忽失前蹄,栽倒在地,连带着他甩出半丈之远。身后的多独急忙勒住战马,以免踩踏到这位金国六王爷。兀术翻滚起身,只说了一句话:“给本王再牵一匹马来!”

飞快上马,再次扬鞭,所有人都不难从这位王爷的举动和神情中看出他的焦急。想以难怪,首都遭到进攻,换成任何一个女真人都会焦急万分。那里不但有金国的皇帝,还有中央机构,文武百官。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损失难以估计。

约莫一个时辰后,兀术下令停止前进,从此地往西北走,是仪坤,往东北走,是龙化。宋军会进攻哪一边?他们远征大金,兵力必定不 多,不可能分兵出击。只会重点突破。龙化有一座石桥,跨过横河,从那里进攻上京最近。

“向东北走!”兀术抿了抿干裂地嘴唇,声音沙哑的喝道。如果他是宋军指挥将领,他也会如此选择,从最近的地方直逼上京。如果走仪坤。就得绕到横河的源头,迂回前进。那样,会白白浪费半天时间。

与此同时,龙化城外。只要有眼睛的人,都可以从满地的尸体,以及凝固的血迹中看出,这里经历过血战。士卒的遗体横七竖八地倒着,丈长的骑兵枪,有些还插在尸体上。没有了主人的战马,正不住的划着蹄子。

“还有多少兵力?”冯擒虎满脸是血。头盔已经不见,他浑身上 下。创伤达三四处之多。他那杆扬名的铁枪已经不见了,执着一杆普通的骑枪。在他地身后。聚集着宋军的残部,将士都是血染征袍,疲惫异常。

一名普通士卒回头望了一眼,回答道:“将军,不多了。”副将已经为国捐躯,现在这支部队里,已经找不出来多少军官,建制早就残 了。

“集结部队。再次冲锋。”冯擒虎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偏下头去。用牙咬住白布带,使劲勒紧了包扎的伤口。

而离这支宋军仅两里之外,金军卑工所部也正在重新组织阵形,血战多时,他的部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失,士卒伤亡过半。他从军以 来,还是头一次遇到如此顽强之敌。可背后就是上京,退无可退。

骑兵们迅速集结在一起,组成进攻阵形,士卒喘着粗气,战马喷着白沫,都快力竭了。

“奉宁军!进攻!”冯擒虎拼尽力气,威武的吼道。身后奉宁军的将士们轰然应诺。

“游击军!进攻!”一员宋将,被射掉了一只眼睛,同样不落人 后,他麾下的将士们虎吼着回应着他。

“捧日军,进攻!”这位将军年纪二十左右,很是年轻,他吼完之后,众人发现,没有人回应他。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年轻人现在就是捧日军的最高长官,同时,捧日军只剩他一个人。可他脸上地坚毅与凶 狠,丝毫不输给友军的战友们。

战马再次扬蹄,缓慢地向敌军冲去。速度渐渐加快,马蹄声越来越响,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骑兵作战,开始时候地冲击力是很重要 的,谁如果静止不动,就会落于下风。

卑工一见敌军来袭,也厉声下令:“全军冲锋!”女真战士们吼声震天,催动战马,发足狂奔。尖锐的枪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 光。两支军队,如巨浪一般袭向对方。两军越来越近。

就在此时,号角声陡然响彻战场,在西面,一支军队缓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全身裹在厚重的黑甲之内,就连脸上都戴着狰狞的面 具,甚至连战马躯干部位,也披着厚甲。三匹马为一组,用铁索相连,同进同退。

这支军队,就是兀术视为骄傲的拐子马,也叫“铁浮图”。从仪坤开过来地援兵赶到了!

金国大将卑工一见援兵赶到,心中暗暗叫苦,若是援兵早到片刻,赶到宋军骑兵冲锋之前,那这场仗就容易得多了。以拐子马的优势,对付宋军轻骑兵,易如反掌。可现在,两军都在冲锋,马上就会短兵相 接,双方混在一处,敌我难分。

就在这危急之时,卑工大声下令:“听我号令,向东南角前进!”他此举,是要避开宋军,以免两军混在一起,拐子马不能插入战场。

冯擒虎也注意到了拐子马,他抱定必死之心,要与女真人拼一个鱼死网破。死命地拍打着战马,牙关紧咬,脸上浮现出怨毒之色,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

对面的金军突然向东南角奔去,意图避开我军,冯擒军岂能让他得逞?立即下令,迎头冲去!

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金军卑工所部,由冲锋改为逃逸,而宋军却紧咬着他不放,尾随而去。就在同一时间,拐子马像墙壁一般开始推进了。可拐子马的优势明显,劣势同样明显,它的速度提不上来。

三支军队,前后相接,互相追赶。卑工不禁为这种局面感到焦急,如今他的军队已然失去了先机,被人追在后面。而拐子马又不可能及时赶上,如果自己一下令调转马头,宋军的冲击力马上就会把自己的部队给冲垮。骑虎难下啊!

兀术再一次下令停止前进,他听到了什么声音,军人敏锐的直觉告诉他,前面有事发生。牧哨被迅速的派了出去,当这几名哨兵前里约三里之后,他们全都全惊失色的回来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 幕。

铺天盖地的女真骑兵正向他们冲过来!

兀术已经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前方情况不明,会不会冲着我来的?难道龙

把我当成了宋军?

不可能!纵然龙化州得知有军队靠近,难道连汉人和塔塔儿人都分不出来?他们向这边冲锋,到底是为什么?兀术百思不得其解,没等他“解”出来,卑工大军就已经映入眼帘了。

大惊失色之下,兀术急令全军向下奔跑,避开卑工所部的冲击力,否则,自己人就得撞到一块,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