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面容微微扭曲,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
“明日一早,我们去皇后那里!”
***
第二日一早,正是小朝之时,皇帝却是早早唤人通知,让各部司官,勋贵公卿,都齐齐上朝,一时之间,却是热闹的比大朝之日更甚。
百官们仍沉浸在鞑靼刺客的恐怖气氛之中,上朝路上,不免严阵以待,遣了好几个护卫,仍是战战兢兢,生怕小巷里窜出个大汉,把自己的大好首级取去。
他们来到西华门外,却见戒备森严,阵仗森然,不由心中又是揣测——
这次,又出了什么事?
还有P票的桐子们请继续支持,这是PK最关键一个星期了~~
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诡道
众臣在阶下窃窃私语,直到元祈登上御座,才归于寂静。
“诸位也许都在猜测,昨夜发生了什么事,逼得朕匆匆把你们唤来。”
元祈扫视着所有人,面沉似水,看不不出什么表情,几个亲信大臣知道他的秉性,心中暗暗叫苦。
“我朝自先帝开创基业以来,众臣工上下一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有之,勤敏有为,抚爱一方的更是处处可见……”
他一开口,居然是褒奖。
“可是,却也有一等枭镜禽兽,居然丧心病狂,为敌张目!”
皇帝话锋一转,变得格外犀利,他微一示意:“将他带上来!”
两位御前侍卫听命,从殿外拖着一人入内,有眼尖的,已经看出,正是昔日同僚,为人低调谦恭的礼部侍郎,贺飞。
他满身都是血污和烟熏火燎的痕迹,看着实在狼狈,受了半夜惊吓,他正是惊魂未定,脸色苍白发青。
“这位就是朕的好臣子,天朝的好子民,贺飞大人,昨晚的鞑靼刺客,就是在他府上剿灭抓捕的。”
元祈以轻讽的口气说完,殿中已是大哗,有些臣子这几日满耳听着“鞑靼刺客”四字,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平时更是寝食不安,如今听完这话,怒火中烧,恨不能上去掌掴脚踢几下。
贺飞抬头,却并不惧怕,只是喃喃道:“白日不照吾精诚,奈何……”
元祈冷笑:“老天有眼,怎会眷顾你这等乱臣贼子?”
“我不是乱臣贼子!!”
贺飞高声叫道,声音极为凄厉——
“我辅佐的才是真命天子!!”
他素来遵从孔孟之道,听着这乱臣贼子的诛心之语,忍不得这侮辱,才不顾一切的喊了出来。
话才出口,他已经觉得不对,脸色更加苍白。
皇帝却好象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径自冷笑道:“鞑靼人是你的真命天子?你难道没听过圣人之语:狄夷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君?你也算是圣人门徒?!”
底下的群臣不是傻子,各个都是久浸官场的人精,一听贺飞这话,就有着莫大的蹊跷,只是皇帝往“狄夷”方向想了,他们也不敢做声,心中却是惊疑不定。
贺飞眼睛却是直直看着地,一言不发。
元祈词锋越发锐利狠毒:“你对君不忠,对友也是无信——静王素来爱重你的才华,去年秋日亲身去你家中求‘秋菊赋‘,把你引为莫逆,你是怎么报答他的?!”
他转头看向下阶下众臣:“也让你们见识见识这禽兽的手段——他家中暗藏刺客,几日来连连袭击朝中重臣,下一步的目标,却是向来与他知己的静王!!”
这一声如同晴天霹雳,连贺飞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他猛的抬头,突然感觉到,自己已陷入一个极大的陷阱之中。
元祈只是冷笑,不再开口。他身边的秦喜示意从人端起盘中被烟熏得黄褐的地形图,出示给众臣观看。
只见上面,虽然图形模糊,仍能隐隐辨出,是静王府的地形图,亭台楼阁,房屋区间,都画的清清楚楚。静王的寝居之上,还画了个鲜红淋漓的叉,显然是清除之意。
他们争相上前观看,一时熙熙攘攘,热闹不已。
晨露站在殿外,和瞿云一起观赏这浩大场面,唇边掠过一缕微笑。
“这些人中,也有心思深沉之辈,也未尝不会对眼前一幕有所怀疑,但,却不会有人敢于说出。”
只听得大殿之中,皇帝继续说道:“刺客已经伏诛,可也有留下活口,他们得知朕要将幽州册封给静王,便生出了这般不轨之心。”
群臣又是一阵低声喧哗,前几日,有十数位亲贵联名上书,恳请今上将九州之中的重镇,封给静王作为封地,理由很是冠冕堂皇,道是静王恭谨忠诚,实为国之柱石。皇帝当时留中不发,到头来竟还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元祈继续道:“幽州若是有亲王前去坐镇,对鞑靼的扩张,大为不利,所以他们就联合了贺飞这败类,想要致吾弟于死命!!”
他语气微微颤抖,显然是悲愤已极,众臣知道他与静王素来交好,也不禁黯然。
晨露看着他精彩的表演,不禁微笑道:“元祈这一招真是天外妙着——”
她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那贺飞乃是静王暗中的心腹,所以静王私蓄的刺客,才会在他府中。
这些人杀了京营将军柳膺,已经触犯了皇帝的逆鳞,于是让暗使将他们全数清除,给静王一下重击,却又将此事再次栽到鞑靼人头上,最后更是画龙点睛,将此事和前日里沸沸扬扬的“赏赐封地“联系,让静王有苦说不出
此时大殿之中,已是群情激愤,天朝建立以来,虽然也有战败,可是在天子脚下,朗朗乾坤,竟任由鞑靼刺客横行,甚至还有朝廷命官参与其中,这实在是天朝之耻。
“看看你们奏的好建议,险些让朕的爱弟命丧刺客之手?!”
元祈扫视着十数个前几日联名闹腾封地的亲贵,任由他们两股战战,汗流浃背。
这些人,要么是静王夹袋里的人物,本来便是一气,要么是趋炎附势,看着太后亲重静王,于是想预先市恩,在这位当朝亲王身上,谋得升官加爵的资本。这一下,拍马正中蹄子,却是暗中叫苦不迭。
“钱熙,你这几日最为积极,串连着亲贵子弟,上书给朕,要让静王多多历练——是想让他历练到鬼门关不成?”
皇帝点了二驸马的名,怒气仍是不消:“你自己部里的事放着不管,却是胡乱言说国事,这几日给我回家闭门思过——下去!!”
他眼睛扫过大驸马孙铭,轻轻的点了点头,表示嘉许,又继续道:“这件事也给了朕好大教训——传旨!”
他唇边露出一丝近乎顽皮的冷笑:“幽州仍然赐给静王作为封地,只是此地位置险要,乃是中原的门户所在,所谓怀璧其罪,朕不能让弟弟置身凶险,所以由国家派出长史代管,静王只需在京中遥领便是!?”
晨露听了一这番冠冕堂皇的话,几乎要大笑出来——
这世上,怎会有这般狡猾,又如此流畅的人?!
她站在殿外,遥遥望着英挺潇洒的皇帝,笑容慢慢收敛,在日光下,她微微眯起眼睛,想起半夜时分,那突然而至的队伍,以及,领头之人——
昨夜,众人烧杀将尽,正要撤离,却听得街道另一头,有整齐的脚步声,大约一百余人。
瞿云脸色微变:“难道是九门提督的手下?”
晨露当时就摇头:“这般整齐一致的脚步声,仔细听去,竟带着军中的肃杀之气,断然不是城中驻军。
那队伍来到墙边,领头之人扬声喊道:“是哪位高人射了这一箭?“
晨露听着,异常熟悉,瞿云掠至墙头,细细看去,心中一惊——
“是上柱国大将军,已经荣休在家的王沛之。”
晨露的脑中,闪过一个嬉皮笑脸的少年
那时,他与元祈,情同手足,她如约下山,加入义军之中,他先还不屑道:“女人这么娇弱,在家绣花多好!”
直到她九战九胜,奠定了军中威名,大会天下英雄于潼关,他才心悦诚服道:“嫂子你真是厉害,大哥真有眼光!”
“谁是你嫂子……再胡说八道,小心嘴巴被缝!”
那时候的她,仍不脱少女的娇纵,羞恼之下,撂下了狠话。
在这幽深夜里,她站在墙的另一边,未见其人,却想起很久以前的笑语——
嫂子,你真是厉害……
第四卷 第五十四章 献子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朝廷命官家中烧杀屠戮?”
王沛之又问道,瞿云觉得不是事,知道再不能躲避不出,只得朗朗一笑,登上墙头——
“大将军,多时不见,您的虎威不减啊!”
只听王沛之轻轻咦了一声,奇道:“竟会是你!”
他细细打量着瞿云,问道:“大统领你不戍卫宫中,却是在此做甚?””末将乃是奉了圣上的旨意,前来剿灭不法凶徒,惊扰了大将军,却是末将失职。”
王沛之哈哈大笑:“怪不得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想来,必定和这几日喧嚣尘上的刺客有关吧?——只是,”他沉吟着:“这里是官员宅邸,你们侍卫的职司,并不及于此处吧!”
他语气不重,但说话间,叱咤沙场的威势,却让人不敢辩驳。
晨露心明如镜,也感同身受,这些昔年军中的厮杀将领,对缇骑厂卫这些诡谲势力,向来没有任何好感,以王沛之的经验,又怎会看不出,这是宫中的黑暗力量?
他这话占了全理,瞿云一时无话可说,晨露眼看一夜将过,一旦拖过了早朝,皇帝就会陷入被动,她微一思索,也飞身掠上墙头。
王沛之只觉得眼前一凛,在冲天火光的映照下,一位素裳少女居高下望,正和他四目相对——
仿佛是不能承受那眼中的冰雪之色,他微微别转头,心中暗自惊诧:“姑娘是……?”
少女凝眸一笑,仿佛万古寒冰都灿然裂溶——
“妾身忝为圣上御侍,区区名号,不足挂齿!”
王沛之有些惊异,他在家修身养性,远离庙堂,竟是不知道皇帝身边出了这等人物!
“瞿统领奉了诏令,来捉拿这行凶京中的刺客,其间更有朝廷命官涉案,为免物议,所以秘密进行,还请大将军谅解一二!”
她声音清脆,话也是说的滴水不漏,合乎情理。只是王沛之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也无心去深究这职权问题,他径自问道:“这两支箭,是你射出的?”
他接过从人递上的染血羽箭——这是刚刚从逃遁的两人身上拔出的,袍袖一拂,就直直射向少女。
晨露从袖中伸出手,在火光之下,那花瓣一般的柔荑,莹润如玉,却轻轻拈起闪着寒光的箭头,毫不为难。
她微笑着,端详着已过不惑的王沛之,但见当年调皮精灵的少年,已然两鬓染霜,面目刚毅。
这岁月风尘,到底将多少人事改变?
她暗自嗟讶,面上却毫无异样——
“妾身本领粗陋,却是让您见笑了!”
王沛之双手不易察觉的微颤,几乎全身血液都要逆流,但他终于忍了下来,含笑道:“哪里,这两箭,真是不凡……”
双方寒暄了几句,王沛之破天荒的,率领这一百多家中兵丁,给了瞿云许多协助。
天边隐隐有了鱼肚白,晨露和瞿云率领一干人等起程回宫,仍能感受到身后那炯炯的目光——
“小云,难道我射的箭,有什么特别?”
瞿云闻言,郑重的看着她,晨露更觉蹊跷,半晌,他才面无表情道——
“是有特别……”
“是什么?”
晨露更感好奇。
“特别之处在于……能一箭杀掉两人!”
瞿云的笑话,还是同平时一般,十分无趣,晨露却在冥冥中,感觉到一种异样——
她没有深究,于是,和那个埋葬于深渊的秘密,再次擦肩而过。
一行人朝着宫中进发时,第一缕晨曦已经露出,今天是个晴朗明媚的日子……
……
“小宸!”
瞿云的低喊打断了她的回忆,她凝神看去,只见早朝已毕,皇帝已经起身,朝着殿外走来。
“朕瞧着你在发呆!”
年轻的皇帝走到她身前,凝眸望着她,言语之间,满是真挚的关切,和亲密怜爱。
“微臣只是觉得……今日,定是个晴天!”
在前廷大朝之时,幽幽后宫里,也有两位身份高贵的女子,在闲适地品茗,轻谈。
她们起的都很早,两人端着茶盏,互相寒暄闲谈着,却并不涉及正题。
梅贵嫔瞧着窗外天色,曼声问道:“娘娘仍是睡眠不佳吗?”
“花香熏得我头疼!”
皇后淡淡道。
梅贵嫔不顾她的冷淡,笑道:“臣妾却能解娘娘这头疼的症状呢!”
皇后微微疑惑,却已看出梅贵嫔的示意,她摒退了从人,有些厌烦道:“你可以说了!”
梅贵嫔站起身,娉婷婉约,她将手抚在自己腹上,悠然笑道:“臣妾已经怀上了皇上的龙裔!”
皇后猛的睁眼,满是掩饰不住的怨毒和恨意,声音也略见嘶哑:“你是来向本宫示威的?”
梅贵嫔有些瑟缩,但很快镇定下来:“臣妾岂是那等样人!”
她恭顺跪下,眼中满是清澈:“臣妾是想,如果娘娘不嫌弃,这孩儿不管是男是女,都拜在您的膝下!”
这突兀一句,让皇后猛然一颤,仿佛从没见过她,细细打量着。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皇后有点不敢相信,天朝历史上,不乏有庶出之子,算在中宫膝下,但他们的生母,大都出身卑贱,不受宠爱。
梅贵嫔蒙受皇帝的深深眷爱,又离妃位仅有一步,诞下皇裔,便算是对社稷有功,可以再上一阶,晋位为妃,她正是风头盛时,却又如何甘心把腹中骨肉献于皇后?
“臣妾岂敢有妄言?还求娘娘成全……”
梅贵嫔长跪不起,皇后心中料定,她必是怕后宫倾轧,蒙受不测,才佯装恭顺,带着孩子投靠自己,她想到此处,不由冷笑道:“你想必是有求于本宫?本宫只怕自己力薄,不能如你所愿啊!”
第四卷 第五十五章 密议
梅贵嫔直挺挺的跪着,脸上却丝毫没有怯懦之色:“娘娘心中,必然是以为我巧言令色,是为了保全这孩子,才如此委屈求全……”
“哼……”
皇后冷笑,再不说话,她以为梅贵嫔必然要知难而退,谁知,对方竟是嫣然一笑——
“娘娘,您可知道,皇上他,并不想让您受孕呢!”
皇后一听这话,悚然一惊:“你怎么会知道……?”
梅贵嫔笑得婉约:“这地上太凉,若是伤了我腹中的龙裔,却是不好呢!”
皇后深深皱眉,实在看不惯她故弄玄虚,冷声道:“起来吧!”
梅贵嫔盈盈站起,轻声笑道:“看您的神情,便知此话不假,若是如此,您真要为自己好好打算啊!”
皇后闻言,怒道:“本宫的事,自己会料理,无须他人过问!”
“如今有太后在,您当然能料理,说句不恭敬的,若是她有个万一,您难道想如汉时废后一般,退守长门冷宫吗?”
此话一出,皇后的脸色蓦然苍白,她欲要狂怒,却又露出欲哭的凄然神情。
梅贵嫔见火候到了,趋前道:“太后是林家的支柱,将来,您会如她一样,成为天朝真正的女主人,您所需要的,只是——”
她轻轻抚摸着小腹:“只是这一个皇子,他将成为未来的天子!”
皇后正要反驳,却被她眼中的郑重光芒刺中,她细细想了一会,道:“你未免一厢情愿了,本宫若是需要,多的是嫔妃可以选择——”
“只是她们都没能生子,娘娘,您只有我可以选择……”
“当然,您可以选择一两个可靠忠心的,让她们怀上龙裔,比如说,前头的云萝云贵人,可是,您连她,也不甚信任——在这个后宫里,忠心这种东西,实在是飘渺无稽。”
皇后被她说中了心事,不再讥讽,只听梅贵嫔继续道:“云萝实在是八面玲珑,皇上的宠爱,也并不很盛,您虽然想用她,却是心存疑虑,也没逢上时机,才蹉跎到了如今。”
皇后听到此处,冷笑道:“本宫若是对她有疑虑,难道会对你放心?”
“您确实应该对我放心!”
梅贵嫔款款道:“我所要的,不过是天子之母的无上荣光,而您想要的,是母仪天下的玉座权柄,我们可以如前朝一般,两后并尊!”
这近乎狂妄的话,却让皇后眼中放出光芒。
前朝,曾有两位太后并肩临朝,一为皇帝生母,一为先帝中宫,她们齐心协力,创出了一时盛世,被后世称誉。
在这口蜜腹剑的宫中,皇后早已学会,不把任何人的承诺当真,可是梅贵嫔的诺言,因为狂妄,才更显真实——
她不过出生小户殷实之家,若真是两后并尊,便是把玉座珠帘分去一半,那至高权柄,却也仍归于林家!
皇后想象着,太后薨后,自己成为林家的实权者,那份不受拘束的威权,不禁怦然心动。
她望着窗外,初升的朝日,不由心中唏嘘——
天可怜见!她要求的,不过是如普通女人一样,有夫君眷爱,有儿女绕膝,可是,在这琼楼玉宇的深宫之中,这也不过是,最最可笑的梦幻!
她想起那日,她满心怨愤,离开乾清宫之时,发下的誓言——
从今以后,我不再是你的妻子,只是你的皇后!
那日的心死绝望,仍萦绕不去,皇后露出一抹冷戾的微笑:若是无爱,那只有执掌权柄,才能告慰于己!
她优雅起身,对着梅贵嫔问道:“你让本宫,如何相信你呢?”
梅贵嫔早有预料,沉稳答道:“这孩子一出生,我就奏请皇上,道是我八字与他有冲克,把他寄予您抚养,若我有叛离的举动,您尽管把这孩子千刀万剐便是!”
“要是个帝姬呢?”
“我预感,这胎是个男儿——”
梅贵嫔眼中放出狂热的光芒:“若是个帝姬,我自己养着便是,也不劳烦您费心了!”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梅贵嫔才袅娜离去,望着她的身影,皇后意甚踌躇,思量半天,仍是决断不下,于是吩咐道:“摆驾慈宁宫!”
她乘着辇舆,不多时便来到慈宁宫,穿过庭院,来到廊下,却只有几个面生的侍女,原先一班人等,都被皇帝以伺奉不力的罪名,贬谪到了宫外。
经过“毒药事件”,叶姑姑仍是身体虚弱,而皇后身边的鄂姑姑,也不宜再待在御苑之中,只得回到靖安公那里,好在靖安公也中了“鞑靼刺客”的毒,虽然经过郎中救治,却也需要懂得医理的人照料。
她走到廊下,几个侍女见是皇后亲至,正要入内禀报,却被皇后制止了。
皇后此时很有些杯弓蛇影的样子,见殿门紧闭,心中又启疑窦,她笑着对侍女说道:“太后好似有什么事,我也不急进去,想去殿后小院里看看今年的桃花。”
她径自来到殿后,见无人经过,才绕到殿后的窗棂之下,以指甲上的镶套,划破窗上纱绢,弄出一个小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