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青笑了笑,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怕什么?”

    “大姐,啥意思?”闻朋睁大眼睛问,感觉大姐上学半个月,水平就提高了。

    姚世玲也听不懂。

    闻青说:“意思就是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只知道模仿,而不懂创新的人,一定会失败。”

    姚世玲、闻朋似懂非懂地点头。

    “那你打算怎么办?”姚世玲问。

    闻青说:“现在还不知道,等明天看了再说,我们先回家。”

    姚世玲见闻青脸上是轻松的笑,想着自己女儿一张破稿纸都卖了六百块钱,行事越来越内敛,姚世玲的担心稍稍减轻,以加上闻青好不容易回家,肖姨裁缝店的事儿,也不急于一时,于是开口问:“闻青,晚上你想吃啥?妈给你做。”

    闻青扶着牛车,跟着踏上大土路,说:“妈,晚上我们吃凉面条吧,我背包里有两包挂面,沸水煮熟了之后,捞到温水里,篦掉温水,然后再拌上辣椒,炒两个菜,多放点盐巴,滴两滴熟油。”

    闻朋听的口水直流。

    姚世玲则皱眉:“凉面条太浪费面了,一顿凉面够咱家吃三四顿汤面的。”

    “妈,面条我来出嘛,咱们炒点野菜就着吃也行了。”闻青说。

    “妈,我也想吃凉面条。”闻朋表态。

    姚世玲拗不过说:“好吧,就吃这一次。”

    “好。”闻青、闻朋开心。

    话音一落,姚世玲又开始唠唠叨叨地说,过日子要会节省,哪能这么吃,说闻青就是学会了她二叔臭毛病,这样是不行的。要知道在六零年代的时候,连树皮都吃不着,万一再遇到荒年咋办,没点存粮,几张嘴吃啥?

    以前闻青不耐烦听这些,现在觉得异常温馨,点着头,笑着,不住地说:“嗯,知道了。”

    “妈,你说的对。”

    “下次绝对不浪费。”

    姚世玲见闻青如此听话,也就不再啰嗦,转而细细地问闻青在学校,一日三餐都吃了什么,学习能不能跟得上等之类。

    母子三人进了水湾村,邻居们一见闻青、姚世玲就热情地招呼:“闻青下学了?”

    “闻青放假了?”

    “闻青回来了?”

    “咱们村最有知识的姑娘了。”

    “闻青又长好看了。”

    “……”

    闻青不适应邻居们的热情,姚世玲一一笑着回答。

    到了自家篱笆院子之后,闻青便问:“妈,他们怎么对我这么热情了?”

    “因为妈说服王婶,赔他们的麦秸了。”闻朋说。

    闻青看着姚世玲:“妈,你怎么做到的?”

    姚世玲把牛车停下说:“王婶也不是忒坏的人,上次不是我们借给了她玉米棒子和红薯秧子吗?”

    “嗯。”

    “她就把我当大恩人了,特别贴我。那天,她说她麦子什么的可能都不够吃了。我就提议跟她一块儿去捡麦穗,捡麦秸。田地里,大路上,河边的走,捡了几年,她捡了二十多斤麦子,好几抱麦秸,高兴坏了。我就趁机这么一说,说麦秸分期还,一年还一家,或者半家的,还上几年,其实都是邻居的,不会太逼人。然后她就答应了。”

    闻青问:“就这样?”

    “就这样,大家都是农村人,朴实起来很朴实的。”姚世玲说。

    闻青想想也对,拎过背包,才将芝麻大饼、水果蛋糕、苹果和盐金枣拿出来,姚世玲就问:“你怎么又乱花钱!”

    闻亮看着不作声。

    闻朋两眼发光。

    姚世玲唠叨归唠叨,但是晚上做饭的时候,还是烧了猪肉大白菜,猪肉是她听说闻青可能回来,特意去买的,这个年代的人买肉都要买肥的,既解馋还是炸出油花来储存,留着烧别的菜,这样划算。但这次姚世玲买的是瘦的居多,因为闻青喜欢吃瘦的。

    “妈,你对我真好。”闻青捧着一碗凉面条,看着桌上的辣椒炒鸡蛋,咸鸭蛋,猪肉大白菜,土豆肉丝,这些都是姚世玲平时舍不得吃的,特意给闻青留的,闻青感动极了。

    姚世玲不吃她这一套,夹了一块肥肉相宜的肉片,放到她的碗中:“你要是别人的闺女,我肯定不对你好。快吃吧。”

    “就是,就是,大姐,你不回来,我都吃不着肉。”闻朋说。

    “妈,你也吃。”闻青给姚世玲夹了一块肉片,又夹了鸡蛋。

    “好了好了,我吃我自己夹,你们赶紧吃吧。”

    一顿晚饭吃的异常满足,各个都吃的饱饱,饭后,一家子坐在树下乘凉,聊会天消消食之后,才回院子。

    闻亮、闻朋白天运动量大,犯困也困的早,早早就去睡了。

    闻青则是坐在缝纫机前,她好久没有碰缝纫机了,还是挺想念的,她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若是把缝纫机带到学校怎么样?

    她刚一提出来,就被姚世玲拒绝。

    “那你还怎么读书?”姚世玲说:“你宿舍放得下吗?”

    闻青打消了这个念头,趁着此刻不困,她将背包里攒下来的活计,都一一踩着缝纫机,全部缝好。

    姚世玲催促她几遍,她才回房间睡。

    闻青躺在自己的床上,看着房梁,看着看着,发现透过房梁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闻青汗颜。

    这房子的漏洞也太大了吧?

    她家的房子全是土房,砖是泥巴砖,就是用粘性较大的土壤,混着麦壳之类和成泥,制成砖盖房子,房梁可不是什么楼板混凝土的,房梁就是木头,房顶也不是瓦,而是用竹竿支撑,上面放的是混了泥土的麦秸,这些麦秸就是充当瓦的作用,与瓦不同的是,麦秸受风吹雨打会发黑会腐坏,必须一年换一次房顶,才不会漏雨,这也是为什么水湾村的人都那么爱惜麦秸的原因。

    之间她家堆了一垛的麦秸,准备修房子的,结果被二虎子一个炮仗给烧的七七八八,完全不能修房子,这下漏雨的地方越来越大,居然看到了天空的星星。

    闻青没有心思欣赏星星,想到的是自重生以来,她以为自己赚钱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家庭,以为自己买吃的买喝的给妈妈弟弟,他们就过的好了。

    殊不知,是她想的太窄,如今她连盖章瓦房的钱都没有,如何能让妈妈弟弟过的好。

    再想想,她上辈子是三十多岁病逝,这辈子肯定也会病逝,万一这辈子十八岁去了,弟弟还小,妈妈孤单,她连点积蓄都没有留下来,他们如何生活?

    这么想着,闻青睡不着,盯着房顶上的漏洞开始思考着接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做?如何平衡学习和赚钱的关系?

    想的差不多之后,她才有睡意,翻个身,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一起吃了早饭。

    早饭是玉米糊糊,腌咸菜,粗面饼。

    “妈,一会儿我去趟县城,去看看肖姨。”闻青说。

    “我和你一起去吧?”姚世玲说。

    “不用了,你在家歇着吧,我自己去就行了。”

    “大姐,我跟你去。”闻朋说。

    闻亮反问:“你作业做完了吗?”

    “这才放假第一天,我都是最后一天做作业的。”

    闻亮:“……”

    闻青说:“就让朋朋和我一起去吧。”

    吃过早饭后,闻朋换了没有补丁的衣裳,跟着闻青顺着大土路到县城。

    闻青手上照旧提着布袋,布袋里装的是她在学校里做的鞋子。

    “闻青,哟闻青回来了!”还没到肖姨裁缝店,修鞋大爷就看到了闻青,连忙打招呼。

    闻青笑着打声招呼,然后跟闻朋进了肖姨裁缝店。

    闻青记得她临走时,肖姨裁缝店里肖姨和宝红都忙不过来的样子,今天店内冷清的不像话。

    肖姨正坐在缝纫机低头打算盘,像是在算账,缝纫机不再像从前那样噔噔声不断。

    “肖姨。”闻青喊一声。

    肖姨一抬头看见闻青,惊喜地站起来:“闻青,你回来了?是放假了吗?”

    “是。”闻青笑着,四周环顾问:“宝红呢?”

    肖姨笑着说:“她家豆子比咱们这边早熟,她回去割豆子去了。”说完见闻青看着店面,心里有些不好受,低声说:“对面新开了一家裁缝店。”

    闻青说:“我刚才看到了。”

    “肯定是我们前段时间生意太好了,惹人眼红,所以那边开了一间和咱们一摸一样的店面,连鞋子样式都是一样的,衣裳也是出自汤权制衣厂的。”肖姨十分忐忑:“我开裁缝店几年,从来没遇到这样明目张胆顶生意的。”

    闻青点了点头,轻松说道:“我知道,不过没关系。”

    没关系?怎么会没关系呢,肖姨望着闻青:“许多老顾客,虽然不明着去那边做衣裳买衣裳,但是偷偷去的,我都知道。”

    “没关系,肖姨。”闻青又说。

    这样还没关系?肖姨吃惊地看着闻青。

第38章()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作者:水晶翡翠肉

    晋。江。文。学。城。独。发。请。支。持。正。版……

    ——

    “肖姨,真的没关系。”闻青笑着说。

    肖姨迷糊了。

    闻青掏出布袋的鞋子,放在柜台上,问:“肖姨,对面裁缝店开多久了?”

    “一个星期了。”肖姨回答。

    “比咱们的东西,便宜多少?”闻青问。

    “差不多一块钱的样子。”

    闻青点了点头,又问:“衣裳、鞋子的样式跟咱们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肖姨说。

    “在哪里进的货?”闻青又问。

    “应该不是汤权制衣厂,不过肯定是从市里的衣裳店进的。”

    闻青听后,没作声。她在肖姨裁缝店内坐了半个多小时,一个买衣裳客人也没来,连做衣裳都没有。如今的生意还不如肖姨自己的时候,难怪肖姨准许宝红回家割豆子,否则,宝红留在店内,也是跟肖姨大眼瞪小眼,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

    “大姐!他们的店里又进了两个客人!”闻朋站在门口,一副嫉恶如仇的样子,盯着对面,替闻青打抱不平,摸样逗趣。

    闻青哭笑不得。

    她顺着闻朋的视线,看向对面,对面是三间门面,三扇木门大开,布架上的布料满满堂堂,各种颜色都有,衣裳是她设计的两款衣裳,以及朱师傅、叶师傅微改动的衣裳,还有她设计的鞋子。

    店内确实热闹,客人店员都不少。

    “这可咋办啊,再这样下去,我们连宝红一个月二十块钱的工钱都给不起了。”肖姨一脸愁容。

    闻青转头问:“肖姨,趁此机会,咱们可以转型。”

    “转型?转什么型?”肖姨问。

    闻青笑了,漂亮的眼睛明亮灵魂:“他卖的东西,可都是出自我之手。”

    “那又怎么样呢?”肖姨问。

    “让他们继续卖。”

    “继续卖?”肖姨完全不理解闻青在想什么:“什么意思?”

    闻青笑着说:“肖姨,你先别急,等我安排好了,我再同你细细说。”

    “怎么安排?”

    “我现在去一趟市里。”

    “去市里干嘛?”

    “找一下汤叔叔。”

    “找他?”

    “对,和他明确一个事儿。”

    “什么事儿?”

    “赚钱的事儿。”

    在肖姨的不解中,闻青和闻朋坐上了去市里的公交车。

    肖姨则自问:“闻青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呢?”

    闻青、闻朋下了车后,直奔汤权制衣厂。

    一个月前汤权制衣厂还是个冷静的小厂房,如今厂房变大不说,缝纫机的声音响多了,连厂房门口都请了门卫人员。

    闻青拉着闻朋,才到门口就被拦住。

    门卫人员问:“你们是谁的家属?”

    “我们不是谁的家属,我们就是来找人。”闻青说。

    门卫人员:“你们两个不能进。”

    “为啥?”闻朋问。

    门卫人员见闻青、闻朋年纪不大,但都长得都非常好看,语气不由得柔和,摆了摆手说:“我们这儿有规矩,大家都在干活儿,要找人一旁等着,正在做衣裳,被偷学过去了,我们还怎么赚钱。”

    “那我们等一下吧。”闻青说着便拉着闻朋,站到厂外的大树下。

    “大姐,咱们要等多久?”闻朋问。

    “等他们下工,快了。”闻青说:“朋朋,你渴不?要不去买个雪糕吃?”

    闻朋瞪大眼睛看着闻青:“大姐,我只吃过一次一分钱一个的冰糕,我还没吃过雪糕。”

    “那就去买一个吃吃看。”

    “你有钱吗?”

    “有。”

    闻青给了闻朋八分钱,让他去买了奶油雪糕站在树下吃。

    闻青觉得凉,没敢吃。

    闻朋第一次吃雪糕,舍不得吃的样子,舌头一点点舔。奶油,咬都不敢咬,就细细慢慢的吃着。

    闻青哭笑不得。

    这时,一辆黑色的大头鞋小汽车从外面驶过来,驶到大门口。

    门卫人员赶紧从门房里出来,拉开大铁门,笑脸相迎:“汤总,汤总。”

    按照常理汤总的车子会直接驶入厂区内,今天却停在厂门口不走了。

    门卫人员一愣,汤总这是怎么了?

    不待门卫人员反应,汤总从车上下来,老远就热情地喊道:“闻青,你来了!”

    老远也就伸出了双手,身子微微弯下,开心的不得了,双手握住闻青的手,紧紧握手:“好久不见了啊!”

    门卫人员瞪目结舌,汤总怎、怎么对一个小姑娘这么有礼这么客气,有点像钦佩了。

    这时,厂子里的工人也都下了工,一出厂门就见平时位高权重的汤总,对着一个小姑娘十分礼貌看重,众人吃惊不已。

    “诶诶诶,朱师傅朱师傅,外面那小姑娘是谁啊,看样子汤总对她特别看重啊。”门卫人员正巧看见朱师傅,连忙拉住问。

    朱师傅白了一眼门卫人员:“这都不知道?告诉你,这小姑娘叫闻青,咱们现在全场做的衣裳都是出自她的手,可以说没有她,你连饭都吃不上。”

    “她有十六岁吗?这么小有这么大本事?”门卫人员有点不相信。

    朱师傅睨他一眼:“你别管她大她小,汤总会平白对一个人这么重视?”

    门卫人员当即傻住,完了完了,刚才他还有点看不起她,都怪自己有眼不识泰山,这下自己会不会丢工作啊?他一家子还指望着他一个月二三块钱的工钱呢,门卫人员担心极了。

    这边朱师傅也热情迎了上去。

    门卫人员心往下一沉,朱师傅对这小姑娘也忒热情了。

    “朱师傅好。”闻青礼貌地招呼。

    汤权问:“你怎么不进厂里等,在树下干什么。”

    闻朋看向门卫人员,门卫人员心头一紧。

    闻朋才刚开口,闻青打断闻朋:“快吃,雪糕要化了。”然后说:“朋朋要吃雪糕,我就去买了一个,在这儿乘凉呢。”

    “是这样,走,到我那吹吹台扇,吃块冰西瓜,我刚买的冰箱。”汤权笑着说。

    闻青应着:“好。”

    说着一群人向厂区内走,门卫人员转头,暗暗抹汗,要知道这个时候出现了不少乍富之人,这些人的特点就是站在高处,吃个瘪都能大发雷霆,甚至让对方付出代价。像闻青这样平和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门卫人员心里对闻青充满感激,暗想,下次遇着来找人的,态度一定要好一点。不然指不定哪天就丢了班儿。

    闻青对此并不介意,跟着汤权进了会室厅。

    朱师傅连忙将台扇插上电,对着闻青和闻朋吹。

    闻青一眼看到了墙角香雪海牌单门冰箱,再看看汤权、朱师傅对自己的态度热情十分,闻青猜测,她做的两套衣裳,一定让汤权制衣厂赚的盆满钵满,并且现在还在赚,毕竟连章方方也穿在身上了。

    “闻青,闻朋,来吃西瓜。”汤权从冰箱里,抱出一只小西瓜,立刻打开,切了两大块,递给闻青一块,又递给闻朋一块。

    闻青接过来没吃。

    闻朋捧着西瓜转头看向闻青,一双吃货的眼睛渴望地望着闻青。

    闻青说:“吃吧。”

    闻朋立刻埋头啃起来。

    “闻青,你也吃啊。”汤权笑着说。

    闻青坐在汤权的对面:“谢谢汤叔叔,我一会儿再吃。”

    汤权见闻青有话要说,于是站起来,将会客厅的门关上,问:“你来找我有事儿?”

    闻青点头。

    “什么事儿?”汤权问。

    一直坐着朱师傅站起来,问:“要不我出去吧?”

    “不用,朱师傅,你听着也没关系。”闻青说:“就是我要开始经营我的画稿,开始做衣裳卖衣裳了。”

    汤权一愣。

    朱师傅连坐都没来得及坐下,动作就僵在半空中。

    闻朋仍旧低头咔嚓咔嚓地啃西瓜。

    “做衣裳?卖衣裳?”汤权问。

    朱师傅渐渐回神,慢慢坐下,有点不明白闻青的意思。

    闻青点头:“对,我想经营自己的品牌,做大自己的品牌。”

    若是没有两套衣裳救活汤权制衣厂,并且让汤权制衣厂逐渐壮大起来,谁都会觉得不足十八岁的小姑娘闻青在白日做梦,可是现在,汤权、朱师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闻青的实力,他们毫不怀疑,闻青所制的衣裳能够大卖。

    汤权、朱师傅同时处于震荡之中,久久不能平复。

    朱师傅望着闻青,怪不得几次汤权重金聘请她进汤权制衣厂,她都不为所动,原来她心大着呢,野着呢。

    半晌后,汤权说:“闻青,你虽然有手艺,但做生意不是把衣裳做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做生意相当的不容易的,很辛苦的。”

    闻青点头:“汤叔叔,我知道。”

    “那你还坚持?”

    闻青再次点头:“嗯。”

    这时朱师傅缓缓回神儿,疑惑地问:“那你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些呢?难道……”

第39章() 
“不是。”闻青否认。

    朱师傅愣了下。

    “我没有想要让汤叔叔帮忙。”闻青解释。

    朱师傅疑惑地问:“那你是……”

    汤权也看向闻青。

    闻青认真地说:“我是想和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