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变。
姬溪的命令让荀彧见识到了其军队的素质,客观的批评,荀彧不得不承认,己方的军队比之姬溪的大军还是要逊色一些的。
姬溪说是三日,便当真是三日,三日后的正午,姬溪的五万大军抵达了扶余王城,相距曹营三十里安营扎寨。
姬溪的到来,令曹魏的十余万兵马如临大敌。姬溪以诡诈著称,令曹仁对姬溪颇为忌惮,是以早在得到姬溪要来扶余王城的那一刻,曹仁便暂缓了己方的进攻,并摆出了防御的阵型,对扶余王城和姬溪双面防御。
三日奔波,抵达扶余王城的姬溪,更加的憔悴了,然而那张憔悴的脸上更多的却是振奋,只因为心中那强烈的感应告诉姬溪,姬渊就在这里,自己很快便能见到姬渊了。
着实很快,姬溪这边还没安还营寨,便有报说敌军前来劫营,且报信的军士满面的不可思议,说领先一将看着像是姬渊。
闻言,姬溪又惊又喜,慌不择路之下,竟然摔倒在地,继而也不顾自身的狼狈,命令军士扶他出去确认。
出了中军大帐,费力的登上瞭望台,姬溪一眼看去,立刻便锁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可不正是姬渊。
第446章 失忆()
月余不见,姬渊的骁勇更甚往昔,可是此时此刻的刀锋,对准的却是自己人,眼见姬渊纵马驰骋,眼见自己的将士一个又一个的死在姬渊的刀下,姬溪目眦尽裂,怒喝道:“混账东西,你疯了不成?”
姬渊却是疯了,准确的说,他应该是失忆了,他谁也不再认得,包括姬溪。他得到的命令是斩了姬溪,然而见到姬溪的那一瞬间,冥冥中的本能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而胯下的马似乎感应到了他的心思,竟也排斥着往姬溪那边跑,殊不知,姬渊失忆了,但蹑影没有,它当然认识姬溪,也知道谁都可以被姬渊杀死,但姬溪却绝对不能被姬渊杀死,所以,自见到姬溪开始,蹑影便不再往姬溪的方向跑。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姬溪没有找到姬渊,而蹑影却找到了,且自然而然的再度待在了姬渊的身边。而蹑影虽同人性,但毕竟不是人,它没有人的是非观,所以,它除了不往姬溪身边跑外,照旧驰骋着姬渊冲杀。
一口气盘桓在胸口,憋的姬溪面色涨红,与来自灵魂的疼痛叠加,使得姬溪瑟瑟发抖,眼见死在姬渊手中的将士越来越多,姬溪只能尝试着怒吼:“畜生,给老子把云虎带走,否则老子炖了你。”
姬溪不能确定蹑影能不能听懂并照办,然而这却是此时的姬溪唯一能做的了,身边的赵云提枪赶到姬溪的身边,慌乱的问应当如何。姬溪阻止了赵云上前迎战姬渊,却实在下不了格杀姬渊的命令。姬溪不下令,监视们投鼠忌器,折损自然更加惨重。
所幸,蹑影感应到了姬溪的焦急,便不顾姬渊的调度,自作主张的脱离了战场,见状,姬溪和赵云终于松了口气。
姬渊已退,余者对姬溪来说便都是乌合之众,赵云亲自提枪上马,不片刻便结束了战斗。
结束后,姬溪在大帐中坐立不安,赵云走进来,焦急的问:“主公,云虎到底是怎么了?”
姬溪阴沉着脸,答不出话来,此时的他,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对于该如何应对一筹莫展。直到夜间,账内飞进来了两只小鸟,姬溪才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凤凰的声音再次在姬溪的心中响起:“年轻人,对不起。”
看着站在案台上的两只小鸟,姬溪瞬间精神振奋,急切的问:“前辈,云虎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凤凰的语气中饱含着歉意:“当日我借云虎肉身去救我的孩儿,虽然成功了,但我身受重伤,陷入昏迷,故而流落时空不得回返。连我也不知道在我昏迷的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当我醒来时,云虎竟凭借一己之力跳出了时空牢笼回归了此地,可是,他却变成了一张白纸,过往的记忆似乎具皆遗失在了时空长河之中。”
凤凰的话,姬溪听来并不甚懂,但有一点姬溪听明白了,那就是姬渊确实失忆了,而后也不再纠结于姬渊失忆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焦急的问:“前辈,可有办法找回云虎的记忆?”
凤凰为难的道:“若是我全盛时期,解决此事易如反掌,然而,此刻我本源尽失,却是无能为力。”
姬溪:“那前辈何时能够痊愈?”
凤凰无奈的苦笑道:“短则十年,长则百年。”
姬溪一滞,有些恼火,又有些心灰意冷,又问:“可还有其他的办法?”
凤凰叹了口气,没有回答,反而说:“你兄弟二人的恩情我们母女铭记在心,他日必当报答。”说完,竟然自顾自的飞走了。
见凤凰如此不负责任,姬溪怒气冲天,若然此刻有出手的能力,姬溪恨不得直接将奉还抓住熬汤喝,然而凤凰走便是走了,姬溪一点办法都没有,这般无奈的感觉令姬溪憋屈的厉害,满腔的怒火却无处安放。
不得已之下,姬溪只能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活捉姬渊,将之带回洛阳再慢慢的想办法,然而,想要抓住姬渊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必须得好好谋划。同时,姬溪还在疑惑,姬渊纵使失忆了,也不该投入了袁熙的账下啊,那袁熙又是用什么办法令姬渊替他卖命的呢?
说起来,还要归结在姬渊的情事上。本以为和甄宓已成过往,却不料姬渊回归后睁开眼见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甄宓。那一日,姬渊跌落荒野,怀中装着尚还昏迷不醒的两只凤凰,恰甄宓外出,好巧不巧的在草丛中发现了同样昏迷不醒的姬渊。
对姬渊,甄宓是感激的,是以虽然知道姬渊是敌人,也知道姬渊出现在这里必然有蹊跷,可还是选择将姬渊救起,带回了府中疗养,连带着,将姬渊怀中的两只凤凰也带了回去。
姬渊醒来后,甄宓很快的便发现了姬渊失忆的事实,更发现姬渊对自己非常的亲近。当然亲近了,甄宓又怎能知道,姬渊可是对她念念不忘了十年。
很快,袁熙知道了这件事情,当确定姬渊确实失忆了之后,其瞬间起了收服的心思,可姬渊从始至终都对袁熙爱搭不理,令袁熙很是恼火,然而很快,袁熙发现姬渊对甄宓的话言听计从,便计上心头,要甄宓去劝说姬渊为自己效力。
有甄宓在中周旋,袁熙终于间接的控制住了姬渊,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姬渊的骁勇。
正当曹魏兵临城下之际,曹仁账下兵强马壮,典韦,许褚更是无人能敌,袁熙派出了姬渊迎战,结果令袁熙大喜过望,之间姬渊连斩曹魏十余将,而后在典韦和许褚的联手中尚还取得了胜利,且伤了许褚,令其短时间内不能再战。
而姬渊的绝世骁勇,也瞬间为袁熙赢得了绝大的话语权,兴安岭之西的战败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姬渊的投诚,立时抵消了大半,且被倚重的地方越来越多。
如此种种,袁熙意气风发,却没有察觉到甄宓的黯然神伤。
第447章 夫妻本是林中鸟()
袁熙对姬渊真是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姬渊但凡露出喜欢的迹象,袁熙便竭尽所能想方设法的去为姬渊达成,好到姬渊爱慕甄宓,袁熙便不止一次的暗示甄宓,适当的时候可以牺牲一些色相。
袁熙是甄宓从小爱慕的对象,她的心中从未装下过除袁熙以外的任何一个男人,在甄宓的眼中,袁熙是个顶天立地的盖世大英雄。之前的袁熙具体如何且不论,或许真是英雄,然而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当人生的磨难冲垮了心中的堤坝时,这个人便变了,他会变的毫无底线。正如袁熙这般,让自己的妇人去牺牲色相,想来古今中外都是了了,当然,我们鄙视这种人,我们不承认他是人。
袁熙毕竟还是要些脸的,是以他没有明说,但当他发觉甄宓并没有如他所暗示的那般做的时候,他直接付出的行动。他的行动简单而粗暴,搬出了甄宓的住处,却安排姬渊住了进去。瞧,当一个人再也不顾及自己的底线时,他确实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的,这样的人,有怎么会不成功呢?又怎会成功呢?
不知那想象中的干柴烈火有没有令袁熙兴奋,姬渊看向袁熙目光中的感激却是令袁熙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振奋,却丝毫没有察觉,当一个女人感到自己丧失了一个男人的关怀,并受到了这个男人的侮辱时,她们心中的恨意同样可以促使她们改天换地。
不知不觉中,胸中滔天的恨扭曲了原本美好的灵魂,世界在眼中变的昏暗,而当自身觉得这个世界不再美好时,这是世界也不再对其展示美好。甄宓开始怨恨身边的所有人,而首当其冲者,却是姬渊,如她所想,自己之所以会有今日的这般伤,全是由姬渊带来的,如果没有姬渊,或许一切都会恢复如常。
所以,当得知姬溪兵临城下后,她瞒着袁熙,请求姬渊出城杀了姬溪,如她所想,姬渊此去,要么被姬溪刺激的恢复记忆,要么被姬溪杀死或者擒住,而不论怎么样,姬渊总能消失在她的生活中了,她的生活也终于能步入正轨了。很显然,她考虑的并不周全,她又覆灭一切的野心和欲望,却没有相应的智慧和实力。
姬渊出城之后,袁熙立刻得到了消息,继而大惊,显然,袁熙最怕的便是姬渊再次见到如姬溪这般的亲人受到刺激从而恢复记忆,可想要阻拦已经为时已晚,盛怒下的袁熙找到了甄宓,本想毒打一顿,却不敢下手,因为他怕姬渊与他反目。看着自己的丈夫竟然是因为别的男人从而不敢对自己发怒,甄宓心中的怨念更深了。
姬渊终究没有如甄宓所期望的那样一去不返,他还是回来了,且还满面愧疚的来告诉甄宓,说自己此次没有杀了姬溪,并保证来日一定会替甄宓杀了姬溪。
甄宓因为袁熙的所作所为而阴沉的脸,令姬渊误以为自己没有办好事情从而让甄宓不高兴了,于是乎心急如焚,并暗下决心明日一定要取了姬溪的性命,让甄宓高兴起来。
殊不知,此时此刻,城外大营中的姬溪已经开始制定活捉姬渊了。拖着沉重的病体,姬溪艰难的谋划着,天下间应该不会再有人能比姬溪更了解姬渊了,而姬渊虽然记忆不在,但姬溪相信其脾气秉性不会变,所以,虽然姬溪的状态不佳,可针对姬渊的计划还是很快便制定完毕,姬溪预估,只要能将姬渊引进自己的陷阱,当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活捉姬渊。
第二日,姬溪兵临城下,擂鼓挑战,本意引姬渊出战,却不料姬渊迟迟不出,原是城内再次发生了变故。
袁熙能有今日,必然是敏锐的人,自昨日甄宓擅自做主让姬渊出城劫营之后,袁熙若是还反应不过来那便妄为人主了。因为姬渊的缘故,对甄宓,袁熙不敢骂不敢打更不敢杀,可对付甄宓显然还有别的办法。
昨夜里,甄宓的父亲和兄弟找到了甄宓,以全家老小对甄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用想也知道是袁熙指派的,而袁熙的用意也不难猜,无非是要用家人的性命威胁甄宓而已。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多么赤裸裸的,自然而然的现实啊。
甄宓的心还是不够狠,所以,她妥协了,当姬渊对她说要为了她去取姬溪的人头时,她多么想答应,却只能无奈的摇头。
如此一来,倒是让姬溪疑惑了,昨日初到此地,姬渊便来劫营,按理说应该是袁熙急不可耐的表现,怎的今日便坐起了缩头乌龟呢。
姬溪不得其解,便派人出阵叫骂以作试探。这骂阵的功夫,姬溪自认第二,普天下没人敢称第一,是以只一炷香后,城门便开,一将奔出溺战,视之,却不是姬渊,令姬溪大失所望。寒着脸一挥手,身后立刻有一将奔出,直奔来将,十余合后斩杀敌将,得胜而回。
再骂,再战,姬溪每战皆胜,敌军损失数将却始终不见姬渊出战。
没等来姬渊,却等来了袁熙手下第一大将麴义。说起来,这麴义虽是个无谋的蠢材,却当真有难得一见的骁勇,起战力当世一流,在袁熙没有得到姬渊相助之前,全是由麴义充当着袁熙的门面,可自从袁熙得到了姬渊,对麴义不知不觉间便怠慢了很多,这让麴义心中颇有怨念,是以此次出战,乃是抱定斩将立功的决心的。而偏偏,姬溪身边还有个赵云,赵云出战,麴义的决心便注定成了泡沫。
赵云年少成名,历经战火数年,更显老辣,早已能独当一面,这几年来,却是很少亲自冲锋陷阵,然鹅让姬溪却知道,赵云的武艺一点也没有落下,反而日渐精进。年前初至洛阳之时,姬溪曾趁着各师将帅前来述职朝拜的机会,兴起的组织了一场小范围的比武,参与者几乎囊括了军中大部分公认的猛将。其结果,姬渊自然独占鳌头,而赵云和黄忠联手却可以和姬渊针锋相对,且在和黄忠的较量中,赵云虽未得胜,可还是略占意思上风的。
第448章 偷梁换柱()
赵云和麴义的大战,凶险异常却精彩绝伦,百余合后,麴义不敌,败逃而去,赵云雄姿英发,紧追不舍,与千钧一发之际斩了麴义,赢得了三军喝彩。
回归本阵,姬昀夸奖了赵云几句,然而却实在高兴不起来,无他,直到此时,姬渊都没有丝毫出来的迹象,而麴义一死,袁熙再没有可堪一战之将,一时间偃旗息鼓,彻底的做起了缩头乌龟。姬溪无奈,只能暂且退军,另做他途。
一连数日,姬溪日日溺战,然而城门紧闭,再无一人出城。在这个过程中,曹魏方面一直按兵不动,处于观望状态。这一日,正当姬溪无计可施之际,荀彧请求面见姬溪。
姬溪连日来的种种作为,令荀彧相信了姬溪最开始那荒唐的解释,事实摆在眼前,虽然荒谬,但由不得荀彧不信。找到姬溪,荀彧为姬溪设了一计,即可攻占扶余城,又可如姬溪所愿活捉姬渊。
对荀彧的建议,姬溪当然是有戒心的。荀彧的计策虽然绝佳,但内中的虚实太多,且那虚实不仅是针对扶余城的,若然自己不能全盘知悉,那虚实便很有可能是针对自己的。所以,姬溪虽然心急的想要将姬渊带回去,但在没有参透荀彧计策中的虚实前,姬溪不敢同意,而后便只能推脱。
糟糕的是,姬溪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是以总觉得自己没有把握,情知事不可为,姬溪果断的没有逞能而放弃亲自去与荀彧周全,而是写了封信传回了洛阳,召姬昀前来救急。
不得不说的是,姬溪因为灵魂之故,统筹能力大不如前。便如召姬昀之举,以往的姬溪是绝对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的,无他,姬家三兄弟是己方大业的支柱,三大支柱全部离开洛阳,其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若然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心绪大乱的姬溪,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姬昀却显然是能够认识到的,然而,姬昀还是来了,且来的速度极快,算上送信的时间,也只不过用了十余日的功夫便抵达,且还带来了黄忠。
见到姬溪的憔悴,姬昀痛彻心扉,紧握着姬溪的手,双目通红,强忍着不落下泪来。
姬溪宽慰的拍了拍姬昀的手,温和的笑问:“家中可好?”
姬昀点头:“万事皆好,二嫂身体大好,胎儿稳固,大哥勿要担心。”
虽然早已知晓,但从姬昀的口中听到,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是以长舒口气,笑道:“如此甚好。”接着,姬溪屏退了所有人,将自己和姬渊离开洛阳后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姬昀,没有丝毫的隐瞒,而后在姬昀的沉思中笑道:“大哥累了,此地之事就交给你了,把你二哥带回来,我们一起回家。”
姬昀笃定的点头,却说:“大哥,洛阳不可无主,你需要即刻启程返回洛阳。”
姬溪自然不愿,他不放心姬渊,可姬昀的态度坚决,到最后,姬溪只能无奈的答应。而后,姬昀即刻开始安排,为了确保姬溪的安全,姬昀竟从此地的五万大军中足足分出了两万护送姬溪,且,高顺以率十万大军再度跨过兴安岭,兵峰直指龙城,其目的便是想曹魏方面宣告己方的决心,若敢在姬溪的归途中使诈,那么便是玉石俱焚的结局。
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曹魏方面已然相信姬溪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姬渊,虽然荒唐,但却没有其他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确实动心了,他想将姬溪留在塞北,而后趁关中政局不稳直接入侵关中,他甚至愿意为此放弃塞北的既得利益。然而,对此郭嘉,程昱,荀攸三人具皆不赞成,认为其中的风险太大,若然失败,姬曹联盟瞬间瓦解,而孙刘联盟必将闻风而动,解释风雨飘雨,局势的走向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于是,曹操不得不放弃了截杀姬溪的想法,令姬溪安然无恙的跨过了兴安岭,而后折道抵达洛阳。
且不说姬溪回家后与家人们的互诉衷肠,将视线再度放回扶余王城。彼时,因为分出两万兵马护送姬溪之故,姬昀手中便只剩下了三万兵马,而且,观姬昀的架势,也并没有继续增兵的打算。
相比于曹魏的十余万兵马和扶余王城内的十余万兵马,姬昀的势力无疑是弱不禁风的,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敢小觑,因为在这三万将士中,武有赵云,黄忠,文有姬昀,此三人,任何一人都不可小觑,赵云和黄忠早已是天下闻名的无敌统帅,而妖孽般的姬昀,更是让天下人恐惧。
送走姬溪的当日晚间,姬昀便请荀彧前来相见。二人本是旧时,再次相见时却是各为其主。姬昀面色坦然,荀彧有些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慎重,三年未见,姬昀给荀彧的感觉更加的深不可测了。
二人寒暄毕,姬昀首先同意了荀彧针对扶余王城的计策,并在几个点上加入了一些建议,看似无足轻重,但荀彧细思之后,将骇然发觉只是加了这几个小点,其计策已经截然不同,最显著的变化是,先前荀彧的计策是以曹魏为主,而现今却俨然变成了由姬昀主导,且,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数倍。
此时,姬溪当初面对荀彧计策的困扰出现在了荀彧的身上,如姬溪一般,荀彧看是看不透个中的虚实,所以他不敢答应。这时,姬昀适时的说出了荀彧心中的犹疑:“先生无须多